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文教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语言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哲学史学研究 、思想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高教高职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359
国内刊号:32-1032/C
全年订价:¥ 9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775
总被引量:269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3.7141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0.7105
平均引文率:2.0914
  • 庄子的草根情结——浅谈《庄子》中的劳动者形象

    作者:袁海战 卓敏敏 刊期:2015年第10期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智慧锋芒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其中塑造了许多下层劳动者的形象,如厨师、木匠、工人、杂工和农民起义领袖等,他们虽然身份职业不同,但展示了作者关注民生、热爱普通老百姓的深沉感情。

  • 纳兰性德《饮水词》中的借代分析

    作者:夏舒婷 刊期:2015年第10期

    纳兰性德词作风格婉丽清新,深沉柔美又不失自然之气,他本人也被称为"国初第一词手"。本文以纳兰性德《饮水》词集为对象,探究其词作中"借代"这一修辞艺术手法的运用,分析词集中所出现的借代方式,以及这一辞格在清中期词人词作中的特点。

  • 皆为“民间”——论赵树理的乡村和张爱玲的都市

    作者:李艳平 刊期:2015年第10期

    赵树理乡村风味颇浓的小说成为最具"民间"意识的代表作品,他用精心提炼的山西农民口语系统鲜明地描绘出了乡村人物故事及其生活的民间环境;张爱玲的都市题材小说中所呈现的都市人物与物象同样凸显丰富的民间意蕴,并诉诸都市传奇体的形式。因而,无论是赵树理的乡村还是张爱玲的都市小说,都体现出"民间"这一文化形态,"乡村"与"都市"虽然是...

  • 社会文化差异与女性悲剧命运——以苔丝和曼桢为例

    作者:常慧慧 刊期:2015年第10期

    托马斯·哈代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与张爱玲创作的《半生缘》有诸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均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能干的女子,她们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品质,家庭出身还是爱情经历都颇为相似,但由于二者思想观念和所处时代的不同,导致命运迥异。本文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出发,分析苔丝与曼桢的悲剧命运,彰显东西方传统文化...

  • 从心醉神迷到梦想幻灭——菲兹杰拉德《冬梦》的叙述学解读

    作者:王建文 张静文 靳晓芳 刊期:2015年第10期

    菲兹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冬梦》讲述了以迪克斯特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代年轻人从怀揣梦想、追逐梦想到梦想破灭的历程。小说运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包括叙述视角的选取,特殊叙述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简短的篇幅内体现出故事的立体感和艺术性,彰显了小说家高超的创作手法。

  • 赵萝蕤诗歌翻译艺术研究——以《草叶集》中“船”的翻译为例

    作者:邵云兰 吕鐄 刊期:2015年第10期

    翻译家赵萝蕤诗歌翻译的艺术特色历来是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赵萝蕤与楚图南对《草叶集》中"船"的译文对比研究来看,赵氏翻译坚持直译,以"信"为主,因"信"求"达",化"达"入"雅"。其译文富有生活气息,具有节奏的动感,流露女性的细腻柔美。其翻译风格和个人特色的形成,或许与其特殊的个人经历有着直接的关联。

  • 从关联理论视阈看《雷雨》英译本Thunderstorm

    作者:林海霞 刊期:2015年第10期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翻译行为,译者面对不同类型的文学文本,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关联理论指出,翻译是实现原作品的再创作(即将原著用目的语向读者再现)过程,对语言合适的理解和恰当的翻译,取决于找到文本和推论之间的联系。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可以在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关联理论能很...

  • 王力《古代汉语》文字关系注释研究

    作者:许芳芳 梅文娟 陶梦雅 谭覃义 刊期:2015年第10期

    本文对王力《古代汉语》四册教材的文字关系的注释部分进行研究分析,运用有关文字学知识,对其可商榷之处作系统的论证,尽可能给予准确的解释和说明。从自相矛盾、误注通假、误注通假字、误注异体字三个类型作具体阐述,提出修改意见,希望对教材的进一步修订有所裨益。

  •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与元语言功能

    作者:任梦媛 刊期:2015年第10期

    "陌生化"最初是俄国形式主义为探讨文学本质问题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语言陌生化简单来说就是指作家们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言语吸引读者注意,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其具体表现手段主要有词语、语句、修辞及语境等方面的陌生化。从语言学角度反观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表现手段,不难发现文学语言陌生化...

  • 内蒙古晋语中的“来”

    作者:高洁茹 刊期:2015年第10期

    内蒙古晋语是晋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晋语的共性特征,又有自身独特之处。内蒙古晋语中的"来"包含丰富的用法,可以分别做趋向动词、句末语气词、句中提顿词和时间助词。

  • 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文小兵 杨长虹 刊期:2015年第10期

    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产生既有基础教育、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又有自身原因。建议采用健全制度完善机构、突出科研引领作用、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呼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等办法与措施,解决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

  • 网络流行语言在社会传播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刘金荣 刊期:2015年第10期

    网络流行语因其产生的社会现实背景和流行性呈现特定的传播价值。通过对搜集到的2008~2013年124个网络流行语进行主题分类和正负效应分析,提出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传播中具有文明推动价值、管理创新价值和经济营销价值,以利于社会主体根据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价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向上的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和绩效提升,进而推进幸福、和谐、生态...

  • 副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性及其语用启示

    作者:王晓卉 刊期:2015年第10期

    副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时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对言语交际有效的补充与说明。副语言对语言交际具有解释功能,是说话人真实感情的流露,同时也能够替代言语并具有幽默性。对副语言的使用要注意区分场合、保持本色和顺其自然。这样才能用好副语言,充分发挥其功能。

  • 略谈布拉格学派

    作者:丁乃妮 范荣玲 刊期:2015年第10期

    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被语言学界公认为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学派,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本文旨在通过对布拉格学派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各阶段成就的纵向介绍探讨其在语言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和功绩,以及学习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

  • 论小说语篇中的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以艾丽斯·门罗的《公开的秘密》中译本为例

    作者:邹清妹 刊期:2015年第10期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主要方式之一,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是衔接的两种主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语法衔接的三种手段与词汇衔接的两种手段在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公开的秘密》中译本中的使用说明了衔接手段在实现小说语篇连贯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