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文教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语言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哲学史学研究 、思想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高教高职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359
国内刊号:32-1032/C
全年订价:¥ 9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775
总被引量:269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3.7141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0.7105
平均引文率:2.0914
  • 一章:开展多种形式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

    作者:高永年 王莹 刊期:2014年第29期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对于培养“科教兴国”的预备队,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使当代大学生具备高尚理想、健全人格、上进精神、审美愿望、敬美心态、求美行为,才能将“天下的任何事情担当得起”,放飞民族复兴的梦想,铸就四化建设的脊梁。 项目组成员根据立项要求,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南京...

  • 二章:文学欣赏课教师在大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孙绪敏 刊期:2014年第29期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过早的文理分科,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造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表现为人文素质弱、文化底蕴薄、文学基础差、文字水平低。大学期间开设文学欣赏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陶冶思想情操,使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

  • 三章: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兴趣调查分析

    作者:金春平 刊期:2014年第29期

    兴趣是指一个人专注于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调动情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最终创造性的完成某项任务。文学阅读同样需要兴趣作为内驱力。一个对文学阅读充满兴趣的人,会始终对文学充满迷恋,沉浸其中,品味意蕴,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构建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观、道德观,获得思想的启...

  • 四章:外国文学对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的意义、现状及对策

    作者:姚苏平 刊期:2014年第29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的工作中心是培养人才,其目标和中心是培养高素...

  • 五章:文学阅读功能价值与当代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为中心

    作者:金春平 刊期:2014年第29期

    从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节来考察,文学阅读处于文学消费阶段,是文学价值能够被广泛传播并作用于受众客体的重要过程,也是阅读主体对文学文本进行思想和美学重构的独立活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从空间上最具中国特色、时间上最具现代特色的文学类型,向来是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热门读物。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因其在社会、历史、人性、审...

  • 六章:关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调查分析

    作者:高永年 夏豫宁 刊期:2014年第29期

    在对江苏省大学生文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的研读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度评价不高。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57.36%的学生对相符度评价持一般态度,而26.25%的学生认为不相符,这对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异议。21世纪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的是科学技能与人文素养和谐发展的人...

  • 现代性视野下的学衡派理论探究

    作者:万馥蕾 刊期:2014年第29期

    写作本文无意对学衡派做历史意义上的考究,也不讨论其错位的语境,而是试图在现代性复杂的张力之中,探寻学衡派的产生与现代性的微妙关系。重新解读他们十二年间发表的文学艺术批评文章,关注其在更高视角上达到文化融通的希冀以及克制自我的“内省”诉求。以学衡派诸君理论为本原,探究其对理性的反思。

  • 形式至上与文以载道对中西抒情诗的影响

    作者:王恩胜 刊期:2014年第29期

    中西文论史上,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屡见不鲜。尽管各家观点各异,但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认识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或重内容轻形式,或重形式轻内容,或辩证统一。在西方有一条清晰的“形式至上”路线,而中国则始终以“文以载道”为基本精神。正是由于对这一关系的不同认识,造成了中西抒情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文要“载道”,所以中...

  • 萨特与卡夫卡的自由观之辨析

    作者:汪婷 刊期:2014年第29期

    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特别注重对人的存在状态和意义的追问,而自由问题也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自由也是一种虚无的状态。自由是人无法逃避的状态,要求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0世纪现代派先驱作家卡夫卡对现代人存在的自由问题深有体会,并用他的作品进行文学上的探讨,在很大程度...

  • 爱情悲剧的女性原型分析

    作者:汪明月 刊期:2014年第29期

    中国文学作品中爱情悲剧里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在面对自己的婚姻爱情的时候,不敢大胆地追求,听凭家长的安排和看重世俗的眼光,最后在无爱的婚姻牢笼里郁郁而终。这一类就姑且命名为听天由命型;第二类女性形象敢于争取自己的爱情,积极主动地追求爱情,勇于反抗不合理的压迫,但是最终面对爱情的破灭时仍不能彻底地反抗和争取,这...

  • “个体”反叛与“群体”反叛

    作者:刘宁一 刊期:2014年第29期

    对于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与日本“新人类”时期文学中的社会交往的分析是为了将二者进行对比并得出共通与差异之处,以便对这样类型的青年群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文章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的社会群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试着寻找原因和佐证并且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其中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本文通...

  •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探析

    作者:毛晨 刊期:2014年第29期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传统由来已久,疾病就其本体性而言,先验性的负载着严肃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审美指向。疾病是人类的基本经验,也是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在作家们眼里,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它还具有哲学意蕴,运用隐喻,有助于表达人的深层心理与思想。

  • 让恐怖成为一种美--读莫罗之画

    作者:卫秀荣 刊期:2014年第29期

    恐惧是人类必然会有的心理体验,人生在世,生命的终结、青春的衰退、人性的扭曲、暴力的袭击、未知的怪物等都能唤起人的恐惧害怕心理,然这些“恐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害怕的心理体验,它想要唤起人内心的敬畏,唤起人对生命的思考,从而让我们看到恐怖背后的善意,这些“恐怖”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体验,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 谢灵运诗歌研究综述

    作者:姜彦章 刊期:2014年第29期

    本文试着对谢灵运研究中有关诗歌分类、诗歌风格、比较研究、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侧重于方法论方面。

  • 从《纪闻》看唐代志怪小说的新特点

    作者:杨青 刊期:2014年第29期

    《纪闻》是唐代一部从志怪向传奇过渡的小说集,其中许多志怪故事已经明显不同于魏晋志怪小说,它们不再像魏晋时期志怪小说十分重视教化作用,反而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小说文学趣味也有所增强。与魏晋志怪小说相比,《纪闻》体现了唐代志怪小说一些新特点:淡化教化色彩;传递讽刺意味;凸显现实内容;注重文学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