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文教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语言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哲学史学研究 、思想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高教高职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359
国内刊号:32-1032/C
全年订价:¥ 9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775
总被引量:269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3.7141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0.7105
平均引文率:2.0914
  • 唐代男性叙事角度下的传奇女性李娃

    作者:李安飞 刊期:2012年第10期

    中国历史发展至唐代,已是国富民强,文学艺术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特别是传奇文的创作,把传统的文言小说推向了高峰。《李娃传》是唐传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从男性叙事角度对李娃形象做再次探究,对李娃这一人们传唱的女性典范提出些许疑问,并在男性话语角度下重新审视李娃的形象。

  • 略论明末萧山文人来集之的诗词创作

    作者:李清清 刊期:2012年第10期

    来集之是明末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从来集之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明末文人对科举腐败的揭露和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也可以从一定层次上探究明末文人寄情于山水田园的真实原因。通过对来集之诗词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来集之其人。

  • 浅论《聊斋志异》中狐女的纯真和狡黠

    作者:王滢沁 刊期:2012年第10期

    本文联系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和当时社会情况,结合《聊斋志异》中的具体人物和情节分析狐女的纯真与狡黠的性格。

  • 文言与《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选择文言创作小说

    作者:周涛蕾 刊期:2012年第10期

    明末清初乃至整个清代,白话小说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优点而虎踞文坛,蔚为大观。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金瓶梅》、《儒林外史》,直至《红楼梦》的出现,古典文学由文而白的趋势毋庸置疑,但文言小说自宋以后便逐渐没落,至明清尤甚。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在白话小说盛行的时代,选择文言创作,并且重新赋予文言小说蓬勃旺盛的新生命...

  • 《施公案》中绿林好汉的没落及其对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影响

    作者:徐小明 涂春芬 刊期:2012年第10期

    《施公案》是清中叶唯一一部侠义公案小说,它在中国侠义公案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后的《三侠五义》《彭公案》等影响甚大。《施公案》中绿林好汉走向没落的趋势,奠定了此后侠义公案小说中绿林好汉生存发展的基本格局。

  • 一场怀揣时代良知的诚实揭露——《丁庄梦》新解

    作者:王静 刊期:2012年第10期

    阎连科在小说《丁庄梦》中不仅揭露了中原地区农民的精神性弱点、人性中的恶与美,而且揭露了这场悲剧的时代性。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无一不感受到阎连科的诚挚心灵,以及对于农民的深切同情,《丁庄梦》正是作家怀揣着时代良知所做的一场诚实揭露。

  • 《草房子》中的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

    作者:李敏 刊期:2012年第10期

    曹文轩的儿童小说《草房子》用大量的笔墨表达了父爱主题,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群鲜明的父亲形象,充分展现了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无奈,父爱的接力,以及父爱与爱父的相互性。深沉的父爱为儿童在苦难中成长染上了一层亮丽的色彩。

  • 包法利夫人的生存“越境”与现代人的自我救赎

    作者:胡云菁 刊期:2012年第10期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典范之作,它体现了作者"客观无动于衷"的创作原则,被誉为"新的艺术法典"。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爱玛这样一个沉迷于浪漫主义的忧郁,以想象、激情来对抗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和空虚,最终成为一个肉体堕落而精神依然执著于生活幻梦的女性形象。对爱玛这一悲剧性的人物的评价历来莫衷一是。现代批评界有观点...

  • 哈代的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韩晓敏 刊期:2012年第10期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托马斯.哈代的名作《无名的裘德》中淑.布里迪赫德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这些行为与心理变化折射出淑作为一个早期女性主义者的特征。而通过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索,也可以逐步推论出女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

  • 从汀克溪走向后现代的有机主义——安妮·迪拉德生态思想刍议

    作者:余娟 刊期:2012年第10期

    在《汀克溪的朝圣者》中,安妮.迪拉德通过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传达了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机自然观: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看待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主张自然与人类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关系;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论王维诗歌英译过程中的意境转换

    作者:姚婷婷 刊期:2012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王维部分作品的英译分析,探讨王维代表诗歌中所体现的意境美在英译过程中的转换问题,从而确定一个相对合理和科学的翻译标准,使原著和译本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诗歌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的五美和谐统一。

  • 论中西修辞之别

    作者:陈娟 刊期:2012年第10期

    在全球信息和知识汇聚交融的今天,在东西方话语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修辞互动以象征的方式渗透进日常交际的今天,对中西话语交流和修辞互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西修辞发展历程、定义及修辞观进行简要比较,使读者对中西修辞有初步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在中西修辞互动中抢占战略高地,争取话语主动权。

  •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中英方位词“上”和over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敏 刊期:2012年第10期

    方位词是人类语言中的基本词汇。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方位词"上"和英语方位词over进行了语义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语义范畴的体系、原型语义成员和边缘语义成员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这些异同点是中西方民族的认知体验和文化思维的特点决定的,体现了英汉方位词的不同特点。

  •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王茶员 刊期:2012年第10期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是当前中学语文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特征思路和基本策略。主体性发展的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应通过主体参与、主体思维、主体发展三个阶段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一般经过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综合讨论→评价激励这些过程。

  •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作者:蓝秋燕 刊期:2012年第10期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到七八十年代,这一思潮占据了西方理论界主要话题的地位,在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等各领域都掀起了"后现代主义的论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对话与反思而探究未知领域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