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文教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3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语言学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哲学史学研究 、思想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高教高职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359
国内刊号:32-1032/C
全年订价:¥ 96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775
总被引量:269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3.7141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0.7105
平均引文率:2.0914
  • 论诗与“抬杠”

    作者:刘俊生 刊期:2010年第25期

    诗论中的"抬杠"是在所难免的,它能让我们明白一些读诗的道理。但抬杠不等于挑剔。对诗的抬杠要尊重诗的本质。诗的本质是"虚"。首先,诗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对现实的"实"而言,它是"虚"的;其次,诗还用"虚"的方式去表现事物和对象:一方面,诗人可以运用联想、想象、意念甚至超验的心理行为方式去处理他与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诗人对世界...

  • “初唐四杰”雄壮刚健的诗歌风格解析

    作者:王彦杰 刊期:2010年第25期

    "初唐四杰"反对初唐时期诗坛上人们普遍效仿的南朝浮靡诗风,认为这种诗风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给人一种萎靡不振的感觉。他们认为真正健康的诗歌应该骨气充沛,所以追求雄壮、刚健的审美风格。本文结合"初唐四杰"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分析了他们雄壮刚健的诗歌风格。

  • 杜甫与元末回回诗人丁鹤年诗歌的忧患思想比较

    作者:刘燕妮 刊期:2010年第25期

    杜甫和丁鹤年留存的诗歌中有很多共同点,他们的生平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杜甫和丁鹤年诗歌的主体思想的对比,揭示了他们在爱国思想、忠君意识、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政治抱负上的异同之处,探讨了他们具有这些共同之处的原因,以及杜甫对丁鹤年在文学思想方面的影响。

  • 晚唐皮、陆唱和诗略论

    作者:潘彩丽 刊期:2010年第25期

    晚唐唱和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颇高。对晚唐唱和诗创作的典型代表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诗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深入了解晚唐唱和诗及其艺术风貌。

  • 纵论古今谈壮志,横览江山抒豪情——浅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王金潍 刊期:2010年第25期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作为豪放派诗词中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被誉为"千古绝唱"。不少作家和论析者都对此词作了鉴赏评论。本文作者结合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风格与影响等方面鉴赏了这首佳作。

  • 秦观的脆弱与其谪怨词之凄美

    作者:胡家全 刊期:2010年第25期

    秦观才高命薄,仕途蹭蹬,多愁善感,对挫折和失意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这种脆弱性格形成了其谪怨词特有的凄美甚至凄厉的风格。

  • 人性 兽性 魔性 佛性——《西游记》小说人物形象评析

    作者:颜晓星 刊期:2010年第25期

    本文主要从人性、兽性、魔性、佛性角度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指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四性"有机结合,在一定情理、环境中展示各自的对立性、复杂性、流动性,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贴进生活。

  • 2005年红学研究综述

    作者:牛芳 刊期:2010年第25期

    2005年的红学研究中鲜有真正有重大价值的著述、论文、观点。文献研究方面出现"草根红学"的新见解,文本研究方面大多是对以往观点的重复,对红学研究及红学史的反观与思考,是该年度红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

  • 女性独立人格的成长——论简·爱在反抗中的成长历程

    作者:芦毅 刊期:2010年第25期

    本文解读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此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本文从"女英雄"式人物——简·爱这个形象的成长历程和她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个性入手展示了其反抗性格萌芽、产生、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以揭示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

  •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安妮宝贝作品中女主人公身上的佛教思想影响

    作者:张玉慧 刊期:2010年第25期

    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有着"缺失性"童年经验,这些成长历程让长大后的她们有着特立独行的性格。本文试图从佛教理论入手剖析这些女性身上流露出来的佛教精神。

  • 走向罗伯特·布莱诗歌的“自我”世界

    作者:许灵芝 刊期:2010年第25期

    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精神,而精神又由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两个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面具和自我,后者包括阴影和自性。布莱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即是对心理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自我意识的发现。本文主要从自我的角度解析布莱诗歌中的情感与直觉。

  • 对小说《喜福会》人物文化身份的解读

    作者:赵俊 刊期:2010年第25期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处女作《喜福会》中真实直白地描述了四对华裔母女在美国主流文化的统治下所遭遇的身份构建从茫然困惑走向勇敢自信的过程。一方面,她通过母女冲突及两代人在美国的边缘人境遇彰显美国主流文化的排他性,另一方面,对东方文化的回归和认同使得母女两代人对个人身份有了完整统一的构建,同时也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抵制与消解...

  • 台湾与大陆普通话中的同义异素词语抽样调查

    作者:孙悦 刊期:2010年第25期

    本文作者抽样调查了2009年7月7日的《联合报》和《自由时报》两份网络报纸,收集了两岸近200个同义异素词语进行研究,并将收集到的同义异形词语分为三类:同素异序词语、同序异素词语和异序异素词语,分析它们的词性、语素构成和语素的顺序。从词性来看,名词性词语与动词性词语占很大比例,形容词及其他所占比例较小;从词语结构来看,三类词语中同序...

  • 杨慎曲用韵反映的-p、-t、-k韵尾考

    作者:刘单单 刊期:2010年第25期

    杨慎曲是杨慎语言的反映,我们通过对杨慎曲的用韵研究可以较为真实地揭示杨慎语音的实际。杨慎曲中入声韵尾字出现甚少,大多与舒声韵尾相混押。经分析,在杨慎的时音里入声韵已经完全消失,并且消失后并没有在音节的末尾保留一个喉塞音[-?],并不是作为一个入声调类存在。

  • 从认知视角看汉语偏义复词语义现象

    作者:谢薇薇 刊期:2010年第25期

    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现象,合成词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角度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通过这些要素对汉语偏义复词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一是认知完形原则促成了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词素的结合;二是偏义复词的认知突显是动态发展,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