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史资料

武汉文史资料杂志 省级期刊

Wuhan Cultural & Historical Data

杂志简介:《武汉文史资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56/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城市之根、扶贫路上、精工匠心、山有黉门、委员天地、往事漫忆、史海钩沉、都市史话、楚风汉韵

主管单位:政协武汉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4-1737
国内刊号:42-1056/K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被引量:838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武汉的老桥

    作者:刘桂英; 祁金刚; 王运良(图) 刊期:2019年第01期

    南桥,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贺站社区陈六村大屋饶湾,建于660余年前的元代。该桥为单孔券顶石拱桥,长36.7米,宽6.3到7.4米,桥拱跨度6.9米,桥面距水面高约10米。桥外表砌以红砂石板,内填石块、黄土,桥面铺大石板。南桥是武汉、湖北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桥梁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1989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王余先生作品选

    作者:王余 刊期:2019年第01期

  • 城市是时间的产儿

    作者:涂文学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9年是共和国七秩华诞,也是武汉解放70周年。美国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武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作为'时间的产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为书写'中国时间'作出了卓越贡献——盘龙城将武汉城市起源定格在3500年前,武汉是中国有3000年城龄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

  • 老树春深更著花——1950年代武汉工业化与城市现代化

    作者:涂文学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70年前的5月16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满城飞扬。武汉人民迎接自己的子弟兵——人民解放军的威武之师阔步踏进武汉市区。下午3时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12兵团118师的1个营由黄浦路经中山大道进入汉口市中心;傍晚6时许,118师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开进汉口市区,汉口万人空巷,广大市民奔走相告,夹道欢迎人民子弟兵。

  • 师从吴于廑先生习史小记

    作者:陈勇 刊期:2019年第01期

    吴于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习经济史。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1944年和1946年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7年应周鲠生校长邀请,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兼任系主任。

  • “”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

    作者:朱九思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结束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就是我工作多年的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这所大学完全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盘学习苏联模式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的产物,1952年开始筹备,1953年10月正式成立,迄今整整50年了。在这50年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80年前后学校实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开始把一所纯粹工科大学改变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 见证汉藏交流发展,做新时代民族团结使者

    作者:斯朗·丹增曲培; 曾凡顺 刊期:2019年第01期

    作为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西藏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叫斯朗·丹增曲培(以下简称丹增),藏族人,1971年2月出生在拉萨。我的少年时期在雪域高原长大,初中之后在内地的西藏中学读书,已扎根湖北三十余年。我的一家是一个'团结族',我是藏族,我妻子陈娟娟是汉族。我们家也有'团结族'的传统,我爸是汉族,...

  • 我是时代大潮涌动中的一朵小浪花

    作者:张天武; 黎园 刊期:2019年第01期

    '温文尔雅''口若悬河''专业人士'……提到律师,大家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闪过类似的标签。事实上,正如一位业内的老师说的,律师是'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荣耀与挑战同在,拼搏与磨砺并存,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味。我的律师工作经历,有时代大潮中个人的运气,也是改革开放后的律师群体在时代大潮中摸索前行的一个缩影...

  • 我保存的武汉作协1955年的一封信

    作者:张智海 刊期:2019年第01期

    建国初期的1955年,我在汉口一元小路的武汉市实验小学读五年级,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实验小学是那个年代市里的重点小学,校舍好、师资强,少先队工作也很活跃,备受市里关怀和社会各界重视。当时,在全校同学中组织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是少先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却很少。

  • 我的民国故事——刘绪贻回忆录(十一)

    作者:刘绪贻; 余坦坦 刊期:2019年第01期

    清华大学毕业后,有机会留在昆明跟着陈达、费孝通等名师做学问,对我来说,本是很理想的事情,为什么要奔赴正遭日机频繁轰炸的重庆呢?如前章所说,这是由于相恋近5年的女友周世英因家庭关系,不愿放弃她好不容易在重庆盐务分局获得的铁饭碗的缘故。周世英祖籍浙江宁波,父辈寄居湖北宜昌。伯父是宜昌英国怡和洋行买办,父亲周楚江是宜昌日本日清公司大...

  • 东湖之父——周苍柏

    作者:水世闿 刊期:2019年第01期

    水世闿,新四军第五师老战士,原新四军武汉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周苍柏系其嫂子的哥哥。在第五师中原突围后,水世闿隐蔽在国民党统治区做学生工作,曾得到周苍柏的帮助。在2019年1月24日周苍柏捐献东湖69周年来临之际,已是米寿之年的作者,特作此文,纪念周苍柏无偿捐献东湖的爱国义举。

  • 楚剧名角一家谈

    作者:谢其瑞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我的父亲是汉剧大王吴天保的戏迷,我5岁时就跟着他看戏,看到如今算起来有半个多世纪了。到了11岁我学戏、演戏,看的戏就更多了。有幸生在武汉这个大码头,南来北往的大演员很多,什么剧种都看。我喜爱看一个演员扮着各类人物在舞台上的表演,那是一种何等的快活。此篇,专谈我所见过的楚剧演员。谈冯雅兰我只看过冯雅兰一次戏,这仅有的一次戏里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