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杂志简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657/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电子与电工、通信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与自动化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国际刊号:1671-4431
国内刊号:42-1657/N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817
总被引量:28345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1126
立即指数:0.0111
期刊他引率:0.881
平均引文率:13.1083
  • 原料配比与温度对热压烧结ZrB2陶瓷的影响

    作者:方舟; 傅正义; 王皓; 王为民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固相反应和热压烧结方法研究了ZrO2-B4C-C体系反应原料的不同掺量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规律,并对烧结体进行了物相分析、粒度分析、显微结构分析、相对密度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B4C过量15%(摩尔分数)和C过量10%(摩尔分数)的反应体系是最理想的固相反应体系;烧结体颗粒粒径大约在13 μm左右呈正态分布;烧结体晶粒形状不规则,晶粒大小也不均匀;相...

  • 欢迎投稿、订阅《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刊期:2005年第03期

  • 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原位复合与性能表征

    作者:李鹏; 官建国; 张清杰; 袁润章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先合成导电聚苯胺,然后用多元醇原位液相还原的方法,合成了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镍的含量约为19.22%(质量分数).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生成的纳米镍'镶嵌'在聚苯胺颗粒的表面,形成了类似'草莓'状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热稳定性有较明显提高.复合颗粒同时具有铁磁性和导电性,复合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最高可达到10.77 Am2/kg,电导率为9.8...

  • 高阻尼性能聚氨酯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作者:文庆珍; 朱金华; 王源升; 姚树人 刊期:2005年第03期

    根据基团贡献分析法和聚合物阻尼性能定量化理论,设计合成了主链和接枝链均为甲苯环二异氰酸酯与聚氧化丙烯醚的反应产物的聚氨酯弹性体.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弹性体的相间相容性好,阻尼性能优异.主链软段的分子量和接枝链上软段的含量对聚氨酯的阻尼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主链上软段的平均分子量大,接枝链上软段的含量小,材料的阻尼性能好.原子...

  • 两种溴阻燃剂对聚乙烯阻燃性能的研究

    作者:熊传溪; 张燚; 周志勇; 缪沾; 李学 刊期:2005年第03期

    讨论了十溴二苯醚(DBDPO)和八溴二苯醚(OBDPO)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阻燃性能和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热分析法(DSC)和热重法(TG)比较了DBDPO和 OBDPO分解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DBDPO对LDPE拉伸强度下降的影响比OBDPO大.极限氧指数(LOI)测试表明:Sb2O3能够与溴阻燃剂产生协同作用,显著增强阻燃剂的阻燃性能;DBDPO对LDPE的阻燃性能优于OBDPO;用DBDP...

  • 新型低压片状模塑料增稠方法的研究

    作者:黄志雄; 李建; 秦岩; 梅启林; 明瑞锋 刊期:2005年第03期

    研究了低压片状模塑料的3种单一增稠体系,讨论了各种增稠剂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性能的影响情况.分析对比了各种增稠剂在增稠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采用联合增稠剂的方法,即将碱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一般用氧化镁)与结晶树脂、端异氰酸酯基化合物与结晶树脂联合增稠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研究表明,联合增稠剂的增稠效果比单一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 RTM多注射口成型的控制研究

    作者:冯武; 王继辉; 高国强; 邱桂杰 刊期:2005年第03期

    多注射口注射是降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充模时间的重要措施,若控制不当,将引起制品浸润不良、干点以及变形等缺陷,从而影响制品质量.以某越野车发动机面罩为对象,采用控制体/有限元法编制的数值模拟程序,分析了恒压注射、恒流量注射、注射口数量及位置、排气口的数量及位置4种因素对充模过程的影响.实现了充模过程的优化控制,避免了缺陷...

  • 废弃粗粉煤灰-水泥系统固化重金属废弃物的探讨

    作者:乔秀臣; 林宗寿; 寇世聪; 潘智生 刊期:2005年第03期

    利用强度发展、毒性浸出试验(TCLP)和动态浸出试验(DLT)等手段探讨了废弃粗粉煤灰-水泥系统固化/稳定含铅、铜和锌的重金属废弃物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废弃粗粉煤灰-水泥系统养护28 d后符合固化/稳定的指标要求,而且长期效果优于细粉煤灰-水泥系统.另外试验还发现,固化/稳定系统的酸中和能力是决定样品中重金属浸出能力的主要指标.

  • 含泥硅质石屑-石灰加气混凝土试验研究

    作者:陈友治; 李方贤; 付天全; 徐兵波; 水中和 刊期:2005年第03期

    利用不同含泥量的硅质石屑作为硅质材料与石灰钙质材料进行水热合成反应制备B05、B06级加气混凝土.通过配合比设计、发气研究、加气混凝土性能测试,得出了用不同含泥量石屑制备加气混凝土的适宜配方及关键工艺参数;并通过XRD、SEM等测试手段,探讨了含泥硅质石屑-石灰加气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含泥硅质石屑-石灰体系水热合成反应后,水...

  • 轻集料与水泥石界面区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王发洲; 周斌; 彭艳洲; 胡曙光 刊期:2005年第03期

    研究了高强页岩陶粒与水泥石及其界面区的元素分布特征,探测出界面区宽度约为20~30 μm,研究表明界面区Ca2+向轻集料方向迁移、轻集料内水分向界面区扩散,结果使得界面区的硅钙比较基体小,结构较基体密实,显微硬度较基体大;分析了粉煤灰、矿渣对两相界面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矿渣的掺入,界面区硅钙比增大,界面区水泥...

  • 海洋环境下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医博; 梁松; 莫海鸿; 陈尤雯 刊期:2005年第03期

    介绍了大掺量矿渣微粉抗海水腐蚀混凝土的3年野外实验结果.通过在海边进行的3年野外实验,证实了大掺量矿渣微粉抗海水腐蚀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远较普通混凝土为优,3年浸泡龄期时其中的氯离子渗透深度只有普通混凝土的12%~25%.在大掺量矿渣微粉抗海水腐蚀混凝土中,矿渣微粉的细度宜为420~460 m2/kg;在满足混凝土致密的基础上,胶凝材料用量...

  • 碳纤维混凝土电热红外无损检测的灵敏性分析

    作者:黄莉; 龙曦; 李卓球 刊期:2005年第03期

    利用碳纤维混凝土的电热效应,在电致发热的情况下,对含预制裂纹的碳纤维混凝土缺陷体进行红外无损检测,检测的灵敏性在于缺陷体被检表面上的最大温差.在建立了有内热源的热传导理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得到了电热碳纤维混凝土缺陷体的表面温度分布及其最大温差,分析表明:随材料电阻率的降低和裂纹逐步加深,检测灵敏性显著提高...

  • 运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OGFC的研究

    作者:韩宏伟; 黄绍龙; 丁庆军; 张厚记; 胡曙光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析漏和飞散试验结合的方式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对比研究了采用SBS改性沥青和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s,开级配沥青磨耗层)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车辙动稳定度达5 000次/mm以上.

  • 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分离磺胺药物

    作者:姚礼峰; 靳素荣; 王志花; 冯钰锜; 达世禄 刊期:2005年第03期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吸附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锆基质色谱固定相,考查了4种磺胺药物在该固定相上的分离.通过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对磺胺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研究了磺胺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由于磺胺药物和固定相都具有两性特征,溶质存在疏水作用、电荷排斥等多种保留机理.在不同pH条件下,4种磺胺药物均得到了快速、高效地分离.

  • 植物甾醇油酸酯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陈茂彬; 黄琴; 干信; 吴谋成 刊期: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