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杂志简介:《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79/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管理工程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国际刊号:1674-2869
国内刊号:42-1779/TQ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9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2128
总被引量:9157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4.0096
立即指数:0.0268
期刊他引率:0.9302
平均引文率:6.7248
  • 三苯胺基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气体吸附

    作者:王振博; 徐佳伟; 汪锋 刊期:2019年第05期

    以三苯胺(TPA)为基本构筑单元,分别选用三(4-乙炔基)苯胺(TEPA)和苯基三(4-乙炔基苯基)硅烷(TEPP)为共聚单体,通过Sonogashira-Hagihara反应合成2种有机微孔聚合物(MOPs)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仪、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氮气吸附结果表明:聚合物TEPA-TPA和TEPP-TPA的BET比表面积分别...

  • Pd基催化剂用于选择性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进展

    作者:向春鹏; 万成志; 殷霞; 杜治平 刊期:2019年第05期

    苯甲醛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原料。近年来,以绿色清洁的氧化剂(如空气、氧气)为原料的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备受关注,而纳米Pd负载催化剂因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成为该反应的研究重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碳材料、磁性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等载体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和Pd纳米颗粒的大小、形态对Pd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影响,...

  • Ag2O/TiO2微球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黄乔木; 吕中 刊期:2019年第05期

    生物膜状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是导致龋齿的主要细菌,为抑制该细菌,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g2O/TiO2复合物,并以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透射电镜对所合样品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Ag2O/TiO2对Streptococcus mutans的抗菌活性,此外Ag2O/TiO2对Streptococcus mutans生物膜形成、产酸和胞...

  • 双取代酰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作者:左波; 马晓旭; 周政虎; 吴莉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发现新型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以格氏法、羧基化、酰肼化和亲核取代反应首次制备了11种N′,N′-双取代酰肼化合物。并采用FTIR、1H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偏苯三酸酯的润滑油添加剂,利用微摩擦试验机分别测试其质量分数1%的添加量时98N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N′-双取代酰肼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减摩抗磨作用,添加N...

  • 新杂合抗结核药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作者:祝宏; 曾祥聪; 丁娇; 李丽; 马俊; 张焕; 刘慧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满足临床对抗结核药物的需求,对临床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广谱抗生素乙酰水杨酸进行杂合,合成了新的杂合药物乙酰水杨酸异烟肼和乙酰水杨酸乙胺丁醇,以期望达到多靶点给药和减缓细菌耐药速率的目的。其结构用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ESI)、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并利用生物活性实验对目标产物进行活性测定...

  • UDMH废水治理的研发趋势及实用化进展

    作者:李慧; 王明迪; 王燕平; 刘友林 刊期:2019年第05期

    偏二甲肼(UDMH)作为液体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其废水治理技术相应受到关注。归纳总结了UDMH废水的常规化学、物理、生物治理技术及一些新型的治理技术,分析了各方法的工艺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等。指出常规技术降解废水的效果不佳,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要彻底去除较为困难,存在二次污染。重点介绍多种新型联合治理技术(EOW-MBR组合工艺、微波-Fento...

  • Ce^3+,Tb^3+,Yb^3+三掺杂CaAl2Si2O8下转换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作者:周佳; 姚植彩; 戴武斌; 黄珂; 胡金; 许硕; 徐慢 刊期:2019年第05期

    硅基太阳能电池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使用最广泛的光伏器件,其光电转换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太阳光谱与硅的最大吸收光谱不匹配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升Yb3+的近红外光发射强度,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Si2O8:Ce^3+,Tb^3+,Yb^3+系列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荧光光谱仪分析了该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最佳掺杂浓度及发光性能...

  • 锶锌双掺杂磷灰石型硅酸镧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吴昌胜; 雷红; 黄江胜; 姚东辉; 程怡林; 黄志良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提升硅酸镧电解质在中低温时(500~800℃)的电导率,将氧化镧、正硅酸四乙酯与掺杂元素的氧化物做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锶、锌双掺杂的磷灰石型硅酸镧电解质材料La9.33SrxSi5ZnO25+x,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变温介电测量系统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电导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锶和锌成功进入硅酸...

  • 有机胺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铝三元前驱体及表征

    作者:陈杰; 罗喆; 苏勇杰; 张勇; 吴江渝 刊期:2019年第05期

    以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铝和二正丁胺为原料,通过有机胺共沉淀法制备了镍钴铝(NCA)三元前驱体Ni0.8Co0.15Al0.05(OH)2,并利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在室温条件下向硝酸盐溶液中加入二正丁胺,反应后将溶液过滤,并将得到的固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以获得可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镍...

  • 微波辅助合成Fe^2+掺杂酸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活性磷去除的研究

    作者:王珍; 兰旺荣; 邓禄安; 李金蓉; 黄旭光 刊期:2019年第05期

    以酸和Fe^2+为改性剂,微波处理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膨润土用于处理含高活性磷(PO4^3-)水体。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改性剂质量分数(H2SO4和FeSO4)、改性膨润土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对活性磷的去除效果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微波辐射为350W、时间为5min,30g钠基膨润土用50mL质量分数8%的H2SO4和质量分数4%的FeSO4溶液制备的改...

  • H2SO4-NaCl体系下硫精矿中铜的浸出

    作者:余洪; 邢张溪; 周峰; 蔡祥; 肖林波; 金艳锋; 张汉泉 刊期:2019年第05期

    某硫精矿直接采用浮选或硫酸浸出均无法回收其中的铜,导致铜资源浪费,且影响精矿的再利用。采用NaCl为助浸剂,H2SO4浸出该硫精矿中的铜。探讨了助浸剂的种类、NaCl浓度、H2SO4体积分数、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铜浸出的影响。试验表明,在H2SO4体积分数为5%、NaCl浓度为0.5mol/L、浸出温度为85℃、固液比为1∶3(g/g)时,8h内铜的浸出...

  • 单箱双室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作者:卢海林; 郝静; 薛凯仪; 蔡恒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单箱双室箱梁在不同工况下剪力滞效应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单箱双室箱梁各腹板在均受集中力情况下各腹板均匀承担剪力滞,可以有效减小剪力滞系数。若在曲线箱梁集中力作用处加腹板会导致该部位剪力滞系数激增,从而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由于曲线梁桥的“弯扭耦合”作用,内侧腹板剪力滞系数大于外侧。单箱双室箱梁作为...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涉氨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作者:周德红; 陈慧芳 刊期:2019年第05期

    结合2005~2014年的208起液氨事故案例,分析我国涉氨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涉氨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体系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54起事故主要发生在食品厂、冷冻厂、肉类加工厂等以氨作为制冷剂作用的制冷企业中,泄漏和中毒是事故的高发类型,材料失效、设备故障及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涉氨...

  • 基于ZY-3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作者:秦朝; 周鹏; 隗剑秋; 韩瑞; 王申林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本研究构建适于ZY-3卫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技术——面向对象的SVM分类方法。首先进行ZY-3高分影像分割,将具有同质性信息的象元合并成图像对象,然后提取对象的光谱、纹理及空间属性信息,以这些多元信息作为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器训练和土地利用分类。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发现此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高于其他方法。此方...

  • 基于单一神经网络的实时人脸检测

    作者:熊寒颖; 鲁统伟; 闵峰; 蒋冲宇 刊期:2019年第05期

    由于人脸尺度多样性使得人脸检测算法在CPU上运行速度受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一神经网络的实时人脸检测算法。首先在网络初始卷积层和池化层中设置较大的卷积核尺寸和步长,缩小输入图像尺寸利于实时检测;然后网络将浅层特征图和深层特征图相融合,增强上下文联系和减少重复检测;最后在多个卷积层上预测人脸位置,利用预测框重叠策略,实现多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