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文博杂志 省级期刊

Relics and Museolgy

杂志简介:《文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0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文物保护与修复、原始文明、周秦光华、汉风唐韵、历史纵横、收藏与鉴赏、考古与发现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国际刊号:1000-7954
国内刊号:61-1009/K
全年订价:¥ 238.8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1268
总被引量:5615
H指数:20
期刊他引率:1
  • 陕西省凤翔双塚村、三家店村古墓葬发掘简报

    作者:田亚岐 权西红 郑文斌 孙宗贤 刘爽 陈改侠 赵赋康 马金磊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地处凤翔县城西北的双塚与三家店两村近邻,同期在这里发掘的五座古墓葬分别为汉墓3,唐墓1,宋墓1。此次发掘出的双塚大型汉墓出土鱼鳞式铁铠甲及多把铁剑等兵器,应是东汉中期一位军事首领等的合葬墓。联系到"双塚村"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献记载,凤翔曾为汉代右扶风的郡治所在,系军事重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不乏有死于军中的官兵在屯驻...

  • 唐代大理正荀曾墓发掘简报

    作者:张小丽 赵晶 朱连华 呼安林 王小鹏 张蕊侠 高博 刊期:2015年第01期

    2012年8月至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清凉山公园范围内发掘了一批汉代、隋唐及宋元时期的墓葬,其中有唐代大理正荀曾之墓,该墓出土墓志一方,有明确纪年,形制保存基本完整,为夫妻合葬墓。为研究唐代中层官僚的墓葬形制提供了资料,也为唐代中晚期墓葬形制的确定提供了又一实物资料。

  • 蓝田县咀头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作者:赵强 杨天民 阮新正 潘颖瑞 李新民 刊期:2015年第01期

    咀头遗址发现的房址,根据房屋的建筑形式分析推断,应是一处氏族聚落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或为氏族聚落中地位显赫者的居所。它的调查发现,丰富了仰韶文化同一时期文化类型的内涵。

  • 隋唐五代时期的灰陶制品

    作者:王小蒙 陈力 刊期:2015年第01期

    灰陶器是隋唐五代时期各种遗迹中出土最多的品类,烧制灰陶器的窑炉往往兼烧灰陶砖瓦,迄今,在隋唐长安城和周边及洛阳城都发现了不少平面马蹄形的陶窑遗址。灰陶器类多日常生活用品,以各类罐为大宗,还有瓶、碗、盘、杯、盏等,造型变化的总趋势是从隋代的瘦高到盛中唐的浑圆饱满,再到晚唐五代时期又变得高挺。灰陶器在各个时代节点的突出特征,为所...

  • 青铜簠兴起于宝鸡说

    作者:张懋镕 沙忠平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依据陕西宝鸡石鼓山2013年岁末发掘出土的两件青铜簠资料,并结合传世的西周早期青铜簠,指出宝鸡出土的青铜簠具有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体量最大且形成组合的特点,可以认为青铜簠最先兴起于宝鸡地区。这与宝鸡地区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有关,也与宝鸡地区重食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有关。

  • 新论“六齐”之“齐”

    作者:杨欢 刊期:2015年第01期

    学术界关于《周礼·考工记》中的"六齐",有多种不同认识,而所有这些认识都无一例外地认为"六齐"中的铜锡比例是两种金属的质量之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有关史料和考古资料分析认为"六齐"中的铜锡比例应该为它们的体积之比。

  • 西安市小雁塔出土的唐代线刻菩萨系吴道子真迹

    作者:冉万里 刊期:2015年第01期

    西安市小雁塔即唐代荐福寺的塔院,曾经在其遗址中发现线刻菩萨的石刻。笔者根据出土石刻的图像特征,并结合有关文献及敦煌莫高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图像资料,论证石刻上的题材是维摩诘经变的一部分。同时,更进一步指出,该石刻上的线刻菩萨图像是以吴道子在荐福寺菩提院的维摩诘经变画为底稿雕刻而成,从而推断小雁塔发现的石刻当系吴道子真迹。

  • 也论唐乾陵的营建者及始建时间——兼与杨东晨等先生商榷

    作者:李阿能 赵维娜 刊期:2015年第01期

    笔者通过对《乾陵营修和安葬等问题考辩》一文的研读,对该文"营建乾陵的山陵使不可能为韦待价,而应为霍王李元轨和侍中刘齐贤"以及"乾陵应建于仪风三年左右"等观点提出质疑。指出霍王李元轨虽为高宗山陵使,但其职责主要偏重于陵园的规模、制度及葬仪的制定,而乾陵的实际营建者应为山陵使韦待价;指出乾陵的始建时间在高宗死后的文明元年(684),而...

  • 新见唐《唐逊墓志》考释

    作者:马志祥 张安兴 刊期:2015年第01期

    志文文辞优美,对仗工整,用典丰富,详述志主唐逊家世及其生平,涉及唐太宗对高句丽的战争等事件,为满足水路作战对战船之需要,志主被任命为扬州道造船大使,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考证了志主世系,志史对照、史史相校,指出、纠正了《新唐书·表》中的几个错误记载。

  • 唐许王李素节之子李琬、李琎墓志合考

    作者:丁辉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从许王之子李琬、李琎两方墓志入手,结合相关史籍,对许王及被杀诸子年龄、被杀时间地点、初葬时间地点以及改葬时间地点进行了考证,对许王存活的四个儿子的事迹进行了考证,并对许王诸子的名字和排行进行了推测。

  • 华县发现清代道教“玄天上帝”造像碑初探

    作者:刘合心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清代道教"玄天上帝"造像碑的释读,重点考述了该造像碑残损的过程,以及"玄天上帝"在道教色彩中的位置和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道教石刻造像碑在陕西境内发现的不多,该造像碑的发现为陕西道教造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文化输出的功能与发展探索——以博物馆为阵地

    作者:李博雅 岳敏静 刊期:2015年第01期

    "文化输出"这一概念最初是指本土文化向国外的输送。笔者认为,作为文化圣殿、传承文明的博物馆,是文化输出的绝佳阵地,且与其相对应的文化输出是围绕"信息"—"知识"—"文化"三个不同层次向外输送的行为与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多家博物馆馆情与发展现状,从博物馆文化输出的作用、博物馆文化输出与文化创意的密切关系、文化输出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发...

  • 试论博物馆在传统技艺传承中的作用——博物馆教育与艺术院校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作者:杨兵 范淑英 刊期:2015年第01期

    作为古代文化艺术渊薮的博物馆可为艺术院校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技艺的直观材料,为他们了解传统技艺的功能、材料美感和装饰艺术提供帮助。本文以博物馆教育与西安美术史论系本科选修课课程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为例,探讨了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作用。

  • 高校博物馆讲解员队伍特色化建设路径探讨

    作者:陈理娟 刊期:2015年第01期

    高校博物馆日益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中一支新生力量,具有自身鲜明的办馆特色,是对社会公共博物馆的有益补充。高校博物馆讲解员是博物馆文化、大学精神的传递者。高校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具有结构特色突出、稳定性和流动性并存、转化能力强、服务意识弱及管理比较松散等特点。建立一支具有高校特色的、高质量讲解员队伍,对于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具有重...

  • 洗砚池晋墓出土的青瓷胡人骑狮考释

    作者:肖强 张丽莉 刊期:2015年第01期

    洗砚池晋墓出土的青瓷胡人骑狮应为插器,并兼有辟邪之意义。由异域传入的狮子在中国被神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走向了民间,成为民间辟邪纳吉的日用器物和墓室中的镇墓兽。胡人手持便面为魏晋常用物品,在随葬物品中也具有辟邪的功能。洗砚池晋墓的青瓷胡人形象因与北方胡人的服饰和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别,其来源应属不同的地域,应是通过南海海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