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杂志简介:《土壤》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18/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3-9829
国内刊号:32-1118/P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2
复合影响因子:1.9
总发文量:2072
总被引量:38688
H指数:76
引用半衰期:6.7077
立即指数:0.05
期刊他引率:0.9439
平均引文率:26.9875
  • 土壤-植物营养学家朱兆良先生的科学研究与贡献

    作者:慕亚芹; 李群; 崔江浩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朱兆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土壤一植物营养学家,土壤氮素转化与农田氮素管理研究方面的拓荒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围绕太湖地区熟制改革后出现的稻田“氮肥胃口增大”问题和在争取作物高产中盲目增加氮肥施用量问题,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定量解析和研究,提出了“区域总量控制与田块微调相结合”的氮肥适宜施用量的推荐方法。他致力于农田中...

  • 长期不同施肥下小麦离子吸收对土壤酸化贡献能力的比较

    作者:宋文峰; 王超; 陈荣府; 文石林; 王伯仁; 沈仁芳 刊期:2017年第01期

    农业生产中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严重酸化,除了硝化作用和硝酸盐淋溶,作物对阳离子吸收是另一个重要的土壤酸度来源。本研究基于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农田25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下小麦阴阳离子吸收对土壤酸化贡献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显著降低土壤pH,影响小麦生物量,而施用有机肥可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小麦生...

  • 添加尿素和秸秆对三熟制水旱轮作土壤各形态氮素的影响

    作者:张丽; 张磊; 鲁剑巍;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刊期:2017年第01期

    添加不同外源氮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选取长期耕作土壤,设置对照、添加尿素N150kg/hm2(u150)、添加秸秆(相当于添加N38kg/hm2Straw)、添加尿素N150kg/hm2+秸秆(相当于添加N188kg/hm2,U150+Straw)和添加尿素N188kg/hm2(u188)5个处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氮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

  • 秸秆配施氮肥还田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倩倩; 尧水红; 张斌; 岳龙凯; 韩亚; 张月玲; 周璇 刊期:2017年第01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时间及配施氮肥比例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培育水稻土肥力和稳定稻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2个秸秆还田时间(ws,冬季还田;Ss,春季还田)和4个氮肥配施量(No,秸秆还田,试验期内全程不添加矿质氮;Ne,常规施肥,还田时不添加矿质氮;N30B,秸秆还田时添加早稻基肥用量的30%矿质氮;N60B,秸...

  • 腐植酸和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植烟土壤质量的影响

    作者:穆金丽; 谭钧; 刘国顺; 丁松爽; 温心怡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以中烟100为材料,采用腐植酸和氮肥双因子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和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筛法测定的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均以T3处理(腐植酸900mg/kg+氮肥40mg/kg)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15.3%~23.2%和6.5%~20.0%;方差分析显示,腐植酸与氮肥互作对土壤...

  • 集约化种植下潮土养分肥力与团聚体特征相互关系研究

    作者:张先凤; 朱安宁; 张佳宝; 杨文亮; 车威 刊期:2017年第01期

    通过测定封丘潮土7个肥力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为3种肥力等级(一等、二等和三等肥力),研究了集约化种植条件下潮土养分肥力与团聚体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肥力等级下,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最高,微团聚体居中,而粉黏粒最低。在0~5、5~10和10~20cm土层,一等肥力下大团...

  • 鄱阳湖湿地碟形湖泊沿高程梯度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研究

    作者:雷学明; 段洪浪; 刘文飞; 纪宇皝; 周际海; 吴建平; 樊后保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碟形湖区,沿高程梯度采集岗地、高滩、低滩和泥沼土壤,对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O~10cm)有机碳含量在岗地土壤最低;总氮和总磷含量均表现为岗地〉高滩〉低滩〉泥沼,且总氮和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减少的趋势。表层土壤C/N...

  • 湘西植烟土壤pH和主要养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邓小华; 张瑶; 田峰; 张黎明; 蔡云帆; 田明慧; 张明发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为了解湘西烟区植烟土壤pH和主要养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于2015年采集烟区1242个土壤样本,研究了植烟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适宜性分布、县域分布以及pH与这些养分指标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①湘西烟区植烟土壤pH平均值为6.12,有20.77%样品偏酸和18.20%的样品偏碱;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42g/kg和14...

  • 施用生物质炭对大棚土壤特性、黄瓜品质和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作者:牛亚茹; 付祥峰; 邱良祝; 李恋卿; 潘根兴 刊期:2017年第01期

    选择长期种植黄瓜并发生根结线虫病的大棚,设计生物质炭施用量为0(C0)、24(C1)、48(C2)t/hm2的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炭对黄瓜生长、品质以及根结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和pH,同时降低土壤体积质量11.0%以上,c2处理黄瓜根系生物量较C0显著增加了56.9%。与CO相比,C2处理...

  • 沸石和过磷酸钙对鸡粪条垛堆肥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慧杰; 王一明; 林先贵; 彭双; 孙蒙猛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为研究沸石和过磷酸钙对畜禽粪便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甲烷(CH4)排放的影响,选用蛋鸡粪和米糠为试验材料,以沸石和过磷酸钙为堆肥添加剂,进行了46d的好氧堆肥试验,监测了堆肥试验过程中CH4排放通量的变化,并通过PCR-DGGE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H4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中后期的腐熟阶段,添加沸...

  • 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栗方亮; 张青; 王煌平; 王利民; 王秋营; 罗涛 刊期:2017年第01期

    研究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对菌渣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为揭示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肥力形成及演变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菌渣用量处理土壤,分析了稻田施用菌渣下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及各粒级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变化,得出了各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

  • 具矿物风化效应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毛欣欣; 何琳燕; 王琪; 盛下放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从钾质粗面岩表面和野青茅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0株具矿物风化效应的伯克霍尔德氏菌,通过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10株伯克霍尔德氏菌分别属于6个种群,同时研究了伯克霍尔德氏菌对钾长石和黑云母的溶解效应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生境伯克霍尔德氏菌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能力不同,供试伯克霍尔德氏菌从钾长石中释...

  • 轮作油葵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雪风; 李朝周; 张俊莲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为了探究轮作油葵对连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影响,选取马铃薯连作4年、连作4年后轮作油葵1年、连作6年、连作6年后轮作油葵1年的同一块试验田,以该试验田前两年分别种植藜麦、玉米的地块为对照,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测评土壤环境。再在该试验田种植马铃薯,对其幼苗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马铃薯生...

  • 滇中高原华山松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肥力特征

    作者:杨媛媛; 陈奇伯; 黎建强; 刘佩琪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为探究滇中高原华山松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肥力的关系,运用野外调查法和实验室分析法对玉溪市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华山松天然次生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磨盘山华山松天然次生林形成以华山松为优势种的针阔混交林,其物种组成单一、植物多样性较低,共出现维管束植物13科15属15种。②华山松林下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

  • 甘肃太统-崆峒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

    作者:马雄; 马正学; 张亚莉; 鲍双玲; 吴利华; 马建军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部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033只。节肢动物fq(Arthropoda)和线虫动物门(Nemat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7.50%和26.08%;环节动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