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杂志简介:《土壤》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18/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3-9829
国内刊号:32-1118/P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2
复合影响因子:1.9
总发文量:2072
总被引量:38688
H指数:76
引用半衰期:6.7077
立即指数:0.05
期刊他引率:0.9439
平均引文率:26.9875
  • 水稻土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过程的相互影响——以水分历史处理为例

    作者:徐华; 蔡祖聪; 八木一行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盆栽和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历史水稻土CH4产生、氧化及排放间的相互影响。水稻土CH4产生、氧化和排放皆受土壤水分历史条件的强烈影响,非水稻生长期土壤水分含量越高,随后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越大,产生和氧化能力也越强。无论是水稻生长期平均值还是季节变化,CH4排放皆受CH4产生的显著影响。CH4产生量和排放量的相对差值很好地说明了...

  • 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朝辉; 李生秀; 王西娜; 苏涛 刊期:2006年第06期

    在我国北方早地,施入土壤而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N,主要以NO3^--N的形式残留于土壤中。残留的NO3^--N如不及时被作物吸收利用,在降水或灌水的作用下,会淋入土壤深层,或随径流进入地表水体,或经反硝化形成N2O进入大气,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中,NO3^--N在土壤剖面的残留淋溶与施肥、灌溉/降...

  • 不同氮肥形态的氨挥发损失比较

    作者:苏芳; 黄彬香; 丁新泉; 高志岭; 陈新平; 张福锁; Kogge; Martin; Romheld; Volker 刊期:2006年第06期

    利用从德国引进的农田土壤氨挥发风洞法测定系统,对不同N肥形态的肥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N量条件下,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的氨挥发损失分别比尿素减少22.5%、3.2%和8.3%,不同N肥的氨挥发损失差异很大。相同条件下,尿素的氨挥发损失为25.7%,添加DMPP后氨挥发损失为27.6%;硫硝酸铵的氨挥发损失为18.6%,添...

  • 稻季施肥管理措施对后续麦季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马静; 徐华; 蔡祖聪; 八木一行 刊期:2006年第06期

    2003----2004年选用江苏省宜兴市稻一麦轮作试验田,研究了水稻生长季秸杆(0和3.75×10^3kg/hm^2两个水平)和N肥施用(N0、200和270kg/hm^2 3个水平)对后续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秸杆施用显著减少了后续麦季N2O的排放,这些减少量主要体现在小麦播种一返青期,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P〈0.05)。稻季施用N肥,后续麦季N2O排放减...

  • 南京郊区大白菜生长期氮素的供应及利用

    作者:贺发云; 尹斌; 曹兵; 蔡贵信 刊期:2006年第06期

    在南京郊区露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秋季大白菜生长期的土壤N素供应、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和肥料N素损失。结果表明,在大白菜整个生育期,耕层土壤供N量为50.7kg/hm^2,占土壤全N量的1.07%。作物收获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和N素含量随施N量的提高而升高,施用N肥显著增加了大白菜的生物量,提高幅度高达3—4倍。植株吸收N量70%以上来源...

  • 氮肥投入水平对蔬菜地硝态氮淋洗特征的影响

    作者:于红梅; 李子忠; 龚元石; 陈清; 张宏彦; 曹一平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N条件下蔬菜地NO3^--N淋洗浓度及淋洗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的传统施N处理(花椰菜为450kg/hm^2,苋菜为100kg/hm^2,菠菜为309kg/hm^2)下蔬菜地NO3-N的淋洗浓度明显高于2个优化施N处理下蔬菜地的NO3^--N淋洗浓度。在花椰菜、苋菜和菠菜生长期内,2个优化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平均淋洗量分别是...

  • 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期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李香兰; 徐华; 曹金留; 蔡祖聪; 八木一行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持续淹水,分蘖肥后提前烤田、正常烤田和推迟烤田)对水稻生长期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水稻生长期N2O的排放集巾在施分蘖肥后的烤田期间及随后复水的5—8天内。在此期间各处理N2O排放量占季节排放总量的70.30%~94.26%;烤田前淹水及后期干湿交替阶段有少量N2O排放。对持续淹水...

  • 下辽河平原大豆田CO2和N2O排放通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重阳; 郑靖; 顾江新; 史奕; 陈欣 刊期:2006年第06期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了2004年及2005年大豆田CO2和N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在2年的观测期内,大豆田的CO2和N2O排放均具有明硅的季节变化规律。在2个生长季的观测中,CO2和N2O的排放通量分别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大豆田在休闲期内基本没有CO2排放,冻融期有少量的N2O排放。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得知,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大豆田...

  • 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风洞法

    作者:黄彬香; 苏芳; 丁新泉; 胡小康; 高志岭; 陈新平; 张福锁; Kogge; Martin; Romheld; Volker 刊期:2006年第06期

    详细介绍了农田土壤氨挥发风洞法测定系统的原理、构造和特点。并通过回收率试验和田间试验进行了验证。所选用的德国风洞主要包括采样箱、采样系统和控制系统3部分,系统内部的气压、温度、湿度、风速等微气象条件接近自然环境条件,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代表性。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0%,说明风洞的密闭性和浓度分布的均匀程度较好,适合...

  • 一个稻田土壤-作物体系的氮素循环模型

    作者:唐昊冶; 韩勇; 黄俏丽 刊期:2006年第06期

    模型为一维模型,其主要框架由土壤水分运动、N素迁移转化以及水稻生长3个模块组成。在土壤水分运动模拟中,考虑了可能存在的饱和流和非饱和流:在N素运移中将土壤中的NH4^+、NO3^+和尿素视为土壤溶质,用对流弥散方程模拟其在垂直方向上的运移;在N素转化过程中考虑了尿素水解、有机N矿化、氨挥发、硝化、反硝化以及NH4^+的吸附这6个过程:...

  • 不同氮磷配合下稻田田面水的氮磷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田玉华; 贺发云; 尹斌; 朱兆良 刊期:2006年第06期

    稻田田面水中N、P浓度是决定稻田N、P径流流失,N素的氨挥发与硝化-反硝化等各种损失途径的关键因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N、P配合下田面水中N、P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田面水总N(TN)、总P(TP)和溶解态无机P(DIP)的浓度在施肥后很快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其变化均可以用指数方程(Y=C0×e^-k t)来描述。NH4^+-N在施N后2~4天达...

  • 磷在稻田土壤中的淋溶和迁移模拟研究

    作者:周全来; 赵牧秋; 鲁彩艳; 史奕; 陈欣 刊期:2006年第06期

    稻田土壤磷(P)的淋溶和迁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水稻士施P后立即进行高强度淋洗的研究表明。施P对各处理淋出液的P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各种形态的P淋溶到60cm土层以下的浓度不超过0.1mg/kg,折合每公顷损失P量分别为可溶活性P约1.2—1.4kg。非活性P为1.2—1.6kg,全P为2.5~2.8k,对地下水影响小。施P量低于400kg/hm^2时,施入的P没...

  •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矿化进程的影响

    作者:赵晶晶; 郭颖; 陈欣; 史奕; 韩晓日 刊期:2006年第06期

    通过300天室内恒温(30℃)好气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C/N有机物料(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牛粪、猪粪)掺入土壤后,土壤有机P及各组分含量和有机P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的添加,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有机P含量;添加有机物料处理,有机P矿化率高于对照处理,且在培养的前30天迅速矿化。掺入有机物料处理土壤有机P各组分含量均有所增加...

  • 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有机碳平衡及固碳潜力的影响

    作者:尹云锋; 蔡祖聪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潮土有机C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施肥措施明显改变了潮土有机C含量,并且有机肥处理的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化肥处理。不同施肥措施不仅改变了潮土有机C的平衡水平,也影响了有机C的分解速率。NPK、I/...

  • 水分状况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

    作者:郝瑞军; 李忠佩; 车玉萍 刊期:2006年第06期

    水分状况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C(DOC)溶出,而DOC含量变化与土壤有机C矿化动态有密切关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土比提取条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DOC含量的影响,观测了培育过程中土壤DOC含量及土壤有机C矿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随着水土比的增大而升高,且两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长期室内恒温培育条件下,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