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论丛

唐史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唐史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与民族、家族与碑志、典籍与文化

主管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中国唐史学会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中国唐史学会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499
总被引量:423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091
  • 唐宋之际财政三司职掌范围及分工演进考述

    作者:张亦冰 刊期:2019年第01期

    自北宋建国(960)至元丰五年(1082)官制改革,一百二十三年间,均以三司统管全国财政,然其组织架构、职掌范围、分工格局等,并非宋廷创制,多踵前代而来。一般认为,北宋三司制度,根源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形成的财政三司使,即盐铁转运、度支、户部使。二者理财职掌相似,在职官与机构名目方面,亦多有承袭[1]。但百余年间,国祚兴替,中央财政管理体制屡经变...

  • 从《天圣令》看唐代的传制——对其运行模式和法令形态的考察

    作者:侯振兵 刊期:2019年第01期

    对于唐代的交通制度,学术界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1]。但在没有发现明钞本北宋《天圣令》以前,学术界对在交通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传制的研究仍基本上处于推测的状态。按照普遍接受的观点,用于交通的传制大致包括两部分,一是作为一种交通机构的传,一是用于交通的传马。在文献上,传、传马与驿、驿马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是独立于...

  • 实与虚:唐代殿中监除授析论

    作者:刘夏欣 刊期:2019年第01期

    殿中监一职,始设于曹魏,品秩第七。晋与刘宋因之。南齐殿中监有内外之别,各八人。梁袭前制,亦分内外,殿中外监为三品蕴位,内监为三品勋位,陈并因之,官品极低。北魏殿中监为从五品下。北齐置殿中监四人,为门下省属官。隋设殿内局,置监二人,正六品下。大业三年(607),分门下省与太仆寺部分官司,置殿内省,设监一人,正四品。唐武德初(618)改殿内省为...

  • “房、杜让贤于王、魏”与贞观政治

    作者:冯涛; 黄寿成 刊期:2019年第01期

    贞观时期是唐代前期社会稳定、政治较为清明的一个时期。因此研究贞观时期政治发展的学者较多注意此前的玄武门之变和贞观十七年前后围绕储位人选的斗争,对于二者之间的政治变化措意较少[1]。本文拟通过《资治通鉴》收录唐代史官柳芳对贞观时期诸相的评语,分析此间的政治发展。

  • 唐代驱使官考论——对李文才先生研究的考补

    作者:张琰琰 刊期:2019年第01期

    史学界对唐代胥吏群体中驱使官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拓展了传统的认识范围。如严耕望先生认为驱使官普遍存在于唐代府州和方镇使府[1],这一论断突破了《新唐书·百官志》仅在左右神策军军职内记有驱使官的局限[2];李锦绣先生对包括驱使官在内的唐后期胥吏名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3].李文才先生亦有专文,对驱使官的渊源、类型、时代分布、性...

  • 因袭与创新:隋代都城规划设计考察

    作者:潘明娟 刊期:2019年第01期

    隋代有两座都城,大兴城和洛阳城。大兴城是隋文帝开皇二年(582)正式颁诏营建的都城,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引言(一)选择隋代都城进行研究的原因之所以选择隋代都城进行规划设计的考察,是因为隋代两座都城在地理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微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这两座都城的建设团队都有设计师宇文恺的...

  • 唐代西受降城地望考——兼论西受降城在北疆治理过程的作用

    作者:孟洋洋 刊期:2019年第01期

    唐朝曾在关内道北部边疆地带建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三座受降城是张仁愿收复漠南地区后,为阻止突厥穿越阴山山脉入寇而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在阴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津渡要冲之地建立的三座驻防城[1]。其中,西受降城在今后套地区,并于开元十年(722)发生过迁徙。因此,唐代共有旧、新两座西受降城。西受降城是唐代北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隋唐时期关中漕渠新考

    作者:祝昊天 刊期:2019年第01期

    汉初'都关中',应'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之需求[1],始有修凿关中漕渠,作为一条连接东西往来的运输通道;继其后,又有隋唐两朝承袭沿用,恰与前代的情形较相似。对此,学界已经有不少的研究论述[2],而前作亦进行过系统整理[3],不难发现:前人工作多侧重于汉代漕渠(以下简称'汉渠')线路的考证,虽略有涉及隋唐时期的内容,却一直未能形成专文论著.

  • 唐释常愍与《历游天竺记》探赜

    作者:阳清 刊期:2019年第01期

    唐代僧人前往佛国巡礼求法者众多,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粗据闻见并撰题行状者达五十六人。尽管如此,除了义净类传以及另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涉及一些求法僧人的行迹,考察这个时代的僧人行记单著,留存于世者并不多见。《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专叙玄奘法师,分别有季羡林校注本(中华书局,2000年)和孙毓棠点校本(中华书局,20...

  • 圆仁入唐海州港口路线考

    作者:赵旭 刊期:2019年第01期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二年(唐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日本政府组成第十七次遣唐使团[1],也是日本遣唐使团实际成行的最后一次,圆仁继承师父最澄遗志,以'请益僧'[2]身份参加使团。这次使团在途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前两次都因自然原因而失败了,最终,在日本承和五年六月十日(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遣唐使团第三次出航,圆仁一行于七月二日抵达扬州海陵县...

  • 新罗女王与唐罗关系

    作者:高然 刊期:2019年第01期

    唐代是中国古代东亚藩属体制建立和东亚儒学文化圈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致在同一时期,新罗也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巩固的藩属关系。统一新罗时代几与唐相始终,可以说对唐关系是新罗对外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在唐朝存续的300年中,新罗出现了善德(632—647)、真德(647—654)、真圣(887—897)三位女王,其中前...

  • 丝绸之路与“东国”的指向和变迁

    作者:李效杰 刊期:2019年第01期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既有地理范围上的指向性,也反映了古代族群分布的大致格局,同时也有政治理念的因素,其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天下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1]。居中的华夏与南蛮、西戎、北狄、东夷共同构成的华夷'五方格局'中,位于华夏之东的地区可称为'东夷''东土',也可称'东国'。'东...

  • 唐五代成都外来文明研究

    作者:陈玮 刊期:2019年第01期

    唐代的外来文明以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扬州、广州、成都、东都洛阳的都市文化都活跃着外来文明的因素。学界以往对唐五代成都外来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个别入蜀外国人行迹的考证[1],笔者拟在较为全面发掘史料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唐五代成都外来文明的载体——各类外来人、外来宗教、乐舞及方物,分述如下。一、唐五代成都的异域蕃客和少数民族...

  • 唐前期华北蚕桑纺织与农家生计的量化考察

    作者:王昊 刊期:2019年第01期

    唐代农民家庭生计问题,已有学者做过较多的探讨,其中不乏对农家收支情况的量化考察[1],不过由于在家庭规模、户均田地、亩产量、纳税额和副业收入等具体数据与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学者指出,考察唐代农民家庭生计问题需要注意时间与地域上的差异[2],不仅如此,粮食生产之外的家庭副业经营收入也值得重视。

  • 隋代谱牒与郡姓评定

    作者:陈鹏 刊期:2019年第01期

    谱学兴盛是中国中古史学的特点之一,所谓'官有簿状,家有谱系'[1]。南北朝时,谱牒关乎士族门第、选官、婚姻;降及隋唐,因九品官人法废除,谱牒对选举不再起直接影响,但对士族身份界定和婚姻仍有着重要意义。鉴于中古谱牒的重要性,研究者关注颇多;但就隋代谱牒而言,既往研究则较少,偶于讨论北朝或唐代谱牒时稍有涉及。这主要出于三点原因:第一,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