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

土壤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d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土壤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119/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视角与前沿、综述与评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国际刊号:0564-3929
国内刊号:32-1119/P
全年订价:¥ 768.00
创刊时间:1948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61
复合影响因子:3
总发文量:1828
总被引量:66333
H指数:104
引用半衰期:5.9764
立即指数:0.1152
期刊他引率:0.931
平均引文率:19.4909
  • 气候-土壤-作物之间氮形态契合在氮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程谊; 张金波; 蔡祖聪 刊期:2019年第03期

    采用合理的作物养分管理措施对粮食安全保障、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正确的养分管理策略应是针对某一特定气候-土壤-作物条件选择特定的肥料品种、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位置。然而,当前的氮肥管理措施大多未考虑作物氮形态喜好特性、土壤氮素转化特点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在实际生产中效果欠佳。本文提出最大化...

  •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与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程鹏飞; 王莹; 李芳柏; 秦好丽; 彭叶棉; 刘同旭 刊期:2019年第03期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是指土壤与质子的结合能力,主要包括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Ds、电荷零点pHpzc以及质子化、去质子平衡常数pKa。表面酸碱性质对于评估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揭露酸化机制有重要意义,也是探究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土壤固液间的分配,控制微量元素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土壤性质之一。本文综述了通过表面络合模型获取表面酸...

  • 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景宽; 徐英德; 丁凡; 高晓丹; 李双异; 孙良杰; 安婷婷; 裴久渤; 李明; 王阳; 张维俊; 葛壮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核心要素,其形成、转化及稳定过程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来源,但由于其腐解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的高度异质性,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稳定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本文介绍并讨论了近年来关于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相关研究的新发现,探...

  •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谈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作者:唐浩竣; 李海萍; 陈文悦; 唐家亮 刊期:2019年第03期

    以“土壤有机碳”为主题词,从ISI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集中检索出1975—2018年文献2 258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合著国家、作者、机构、学科领域、文献共被引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进展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图谱解读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稳定三个阶段;...

  • 秸秆“富集深还”新模式及工程技术

    作者:窦森 刊期:2019年第03期

    针对长期浅耕造成的土壤亚表层缺乏有机质和过于紧实以及目前秸秆还田成本高或效果差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的秸秆还田新模式及相应机具创新和田间工程技术。该技术模式是基于优先快速培肥土壤亚表层的新理念,在条带轮耕深松土壤的同时,将秸秆富集深埋于指定条带的土壤亚表层。将这种秸秆还田新模式称为秸秆富集深埋还...

  • 不同规格生态沟渠对排水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研究

    作者:刘福兴; 王俊力; 付子轼 刊期:2019年第03期

    利用三种不同深度规格的生态沟渠(E0.80、E1.05和E1.30),通过控制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比较研究了动态进水(TN 0.86~6.13 mg·L^-1、TP 0.11~0.28 mg·L^-1)条件下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其耐冲击负荷能力和适宜建造长度。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三种不同深度规格的生态沟渠对铵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悬浮物...

  • 苏南农田土壤性状和水稻长势对土地整治的短期响应

    作者:李肖肖; 朱凤武; 许桃元; 姚新春; 余漫; 陈浮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增加耕地数量、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粮食产能的重要手段,全国已广泛开展。苏南平原农田整治中坑塘填埋、田块平整等十分普遍,这为土壤环境带来极大风险,但目前对农田整治中短期生态干扰仍缺乏关注。本研究借助遥感和田间调查,对土壤性状和水稻归一化植被指数开展了监测,研究土地整治对土壤及水稻生长的短期干扰及其相互关系...

  • 重庆紫色土抗侵蚀能力的粒组效应研究

    作者:薛乐; 汪时机; 李贤; 胡东旭; 沈泰宇; 江胜华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流失,改变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为研究粒组缺失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以重庆地区紫色土为对象,采用去掉某一粒组颗粒后的土壤作为试验用土,重塑制样进行控制围压与吸力的三轴试验。基于试验所得黏聚力c、内摩擦角φ等强度指标,分析土壤侵蚀机理。结果表明:(1)相对于无粒组缺失的试样,缺失较大粒径(0.25 mm...

  • 水玻璃和玻璃纤维联合改良砂质黏性紫色土抗剪强度研究

    作者:周超云; 汪时机; 李贤; 胡东旭; 黄伟; 何丙辉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为探究水玻璃、氯化钙与玻璃纤维联合作用对砂质黏性紫色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室内试验,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玻璃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两种溶液质量分数为1:1)、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以及两种溶液和纤维联合作用对土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玻璃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作用使内摩擦角逐渐增大,黏聚力变化不明显。土体中掺入纤维...

  • 基于USLE原理和3S技术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马力; 卜兆宏; 梁文广; 夏立忠; 彭桂兰; 徐姗姗; 王冬梅; 钟敏 刊期:2019年第03期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基本原理,利用我国南北方各水蚀区的土壤流失量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以3S(GIS、GPS和RS)技术为支持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方法。该系统方法在我国山东、福建、江苏、云南、北京、河北等地累计应用面积超过30万km^2,其在江苏南京的应用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应用该方法在1997-2015...

  • 岩溶区煤矿工程堆积体边坡细沟发育及其水沙关系研究

    作者:林姿; 史东梅; 娄义宝; 蒋光毅; 彭旭东; 李叶鑫 刊期:2019年第03期

    重力作用对坡面径流泥沙和细沟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以煤矿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研究不同坡度条件下,重力作用对工程堆积体边坡产流产沙细沟发育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过程分为面蚀(产流3 min内)和细沟侵蚀阶段,其中细沟侵蚀存在扩张(产流3~24 min)、过渡(产流24~30 min)和稳定(产流30 min后)3个发展...

  • 黄土高原2种典型灌木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裴艳武; 黄来明; 贾小旭; 邵明安; 张应龙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为确定土壤质地对旱生植物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幼苗不同生理指标水分有效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2种典型质地土壤(砂土和壤土)下长柄扁桃和沙柳幼苗不同生理指标随相对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质地土壤下长柄扁桃和沙柳幼苗各生理指标相...

  • 不同培肥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作者:范亚琳; 刘贤赵; 高磊; 汪亚及; 彭新华 刊期:2019年第03期

  • 不同草本植物根系提高无侧限受压土体的抗剪强度

    作者:段青松; 赵燚柯; 杨松; 王金霞; 杨旸; 龚爱民; 孙高峰; 杨苍玲; 余建新 刊期:2019年第03期

    研究草本植物根系提高无侧限受压土体的抗剪能力,为根系固土护坡计算和草种选择提供依据。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了素土和3种草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C),分析了黏聚力增量ΔC与根系特征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洲狗尾草、鸭茅、紫花苜蓿的根系可将0~25 cm范围内土体的黏聚力提高4.75、4.04、1.39 kPa,25~50 cm范围内土体提高3.10、2.32、0.71...

  • 川西地区表土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陈梓炫; 吕镔; 郑兴芬; 马兴悦; 何梅菊; 赵国永 刊期:2019年第03期

    通过对川西地区表土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并且结合气候要素探讨表土磁学性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川西表土在成土过程中生成的细粒超顺磁(SP)和单畴(SD)的亚铁磁性矿物是磁化率增强的主导因素。该地区表土磁性增强机制与黄土高原类似。(2)在空间上,川西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区的磁性矿物含量要高于东部和北部地区,而成都平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