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杂志 部级期刊

Space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太空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492/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航空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航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太空新航线、人物、军事航天、探索时空、博览、宇宙画廊、观史探秘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学会
国际刊号:1009-6205
国内刊号:11-4492/V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航空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复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3130
总被引量:377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5G大潮下气象卫星如何应对干扰

    作者:许元男 刊期:2019年第07期

    目前,5G通信已经进入商用阶段。5G技术使用的频段也是卫星气象微波遥感的频段之一,因此在5G大潮下气象卫星如何应对信号干扰,是相关从业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为何大家都要'抢'这一频段呢?让我们先来科普一下微波。微波一般被认为是波长在1毫米~30厘米范围内的电磁波。

  • 我国离子液体微推进空间验证取得成功

    作者:景骢 刊期:2019年第07期

    新闻:物近理日技,术由中中心国研航制天的科离工子二液院体2微0电6推所进应器用成功完成多次在轨点火试验,微电推搭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次试验验证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在立方体卫星平台开展离子液体微电推进空间验证试验的国家。

  •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突破3000亿元

    作者:驭驰 刊期:2019年第07期

    新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于5月15日在北京《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016亿元,较2017年增长18.3%。解读:3016亿元总产值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

  • 声音·圆桌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三极观测急需国产专业卫星2019年5月16日—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联合申办的第653次香山科学会议'三极天基观测的前沿关键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来自相关领域的50余位专家深入讨论了如何构建三极天基观测系统,一致认为三极天基观测是三极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

  • 短消息

    刊期:2019年第07期

    俄将与中国分享超重型运载火箭参数,提议合建月球基地在6月6日-8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称准备与中国分享有关研制超重型运载火箭的信息,并提议两国联手打造月球基地。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日报道。

  • 中国首次海射试验圆满成功

    作者:陈立 刊期:2019年第07期

    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本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

  • 从大海飞向太空——长征十一号火箭迈上商业发射新征途

    作者:陈立; 扈佳林 刊期:2019年第07期

    先走铁路后转公路,从北京而来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星夜兼程赶到山东海阳港口,在这里稍作停顿,为一场从未经历过的旅程做准备。6月2日中午,骄阳当空一片蓝,火箭搭乘排水量两万吨的'泰瑞号'驳船,在'北海救101'号保障船的牵引下驶离港口。中国航天史上的新一页就这样被海风吹开了。它将从海上起飞,这是中国运载火箭以前从未尝试过的。

  • 海上首秀,乘客都有谁?

    作者:沐沐 刊期:2019年第07期

    6月5日正午,黄海海域停泊的一艘旧船上,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实现了首次海上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发射虽然只是一次技术试验,但是乘客可不少,有5组'家庭'登上了这次航班。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太空新航线

    刊期:2019年第07期

    美国'猎鹰9'发射60颗'星链'卫星5月23日22时30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使用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其'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60颗卫星。这是该公司首次专门针对'星链'项目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本次发射采用了此前飞过两次的旧第一级火箭,还再次对整流罩两个半罩进行了落海回收。

  • 改变历史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

    作者:庞之浩 刊期:2019年第07期

    2019年7月20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它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纪念日。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阿波罗载人登月活动的成功至今仍对人类社会在政治、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甚至精神等许多方面产生着较大影响。

  • 新颖奇妙的载人登月方案和工具

    作者:天兵 刊期:2019年第07期

    整个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耗资25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约2000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约40万,集中体现了现代科技的水平,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

  • 永载史册的人类第一次登月壮举

    作者:天兵 刊期:2019年第07期

    2019年7月,美国宇航局迎来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50年纪念。近日,美国宇航局在社交网络上推出了一个名为'美国宇航局探索者:阿波罗'的活动,希望公众能记录他们对于这一历史时刻的回忆。美国宇航局称,他们计划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这些回忆,作为庆祝阿波罗11号(Apolo 11)任务完成的系列活动之一。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那改变人类科技进程的首次登月...

  • 坎坷曲折的阿波罗载人登月之路

    作者:士元 刊期:2019年第07期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成功实施了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送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但该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屡遭磨难,其中最惨痛的是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飞船发生的悲剧,这是第一次被全世界人民所知道的重大恶性航天事故。后来,阿波罗12、13号载人飞船都曾遇险,尤其是阿波罗13号因飞船服务舱在途中爆炸,不仅使这次载人登月计划夭折,还差...

  • 他们,把脚印留在了月球上

    作者:天兵 刊期:2019年第07期

    '阿波罗'计划执行过程中,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他们也是至今为止,人类实现登月仅有的12人。这12名航天员分别是:1.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世界登月第一人,1930年8月5日出生,先后参加过双子座8号、阿波罗11号飞行,总计太空飞行时间8天14小时12分钟30秒,舱外任务1次。

  • 50年后,美国要重返月球

    作者:张雪松 刊期:2019年第07期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开始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然而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完成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转眼之间50年过去了,美国宇航局在高调纪念阿波罗登月50周年,但载人航天活动反而局限在近地轨道,美国更是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失去了送人上天的能力,这实在比较难堪。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签署命令指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