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月刊

史学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杂志简介:《史学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16/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欧洲文明再认识”笔谈、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学会
国际刊号:0583-0214
国内刊号:41-1016/K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2367
总被引量:14126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10.328
立即指数:0.0296
期刊他引率:0.9671
平均引文率:40.2012
  • 全球化时代的中外关系史研究笔谈: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

    作者:王建朗 刊期:2017年第07期

    近代以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牵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从以屈辱的方式被拖进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到试图通过各种努力逐渐在这一体系中拯救自己,从冷战时代以重大代价坚持在两大对垒国际阵营中独立自主,到后冷战时代在全球化浪潮中谨慎韬晦,把握机遇而重塑国运,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写下一部充满曲折艰辛的近现代史。这个史...

  • 条约体系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国际化视域下的民国对外关系史

    作者:陈谦平 刊期:2017年第07期

    朝贡体系、条约体系与殖民体系都是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朝贡体系是西方学者对清以前存在于东亚地区的、以中原皇朝为核心的等级制政治秩序的一种理论概括。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将朝贡体系放在中西冲突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建立了以“冲击—回应”理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皇朝统治时期中外关系的主流...

  • 国史、国际关系史与全球史: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三个视角

    作者:吴义雄 刊期:2017年第07期

    当“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出现时,晚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近代史研究兴起于民国时期民族主义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国难、屈辱、沉沦和与之相伴的“近代化”变迁,构成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时至今日,晚清中外关系史的重大事件和演进历程,仍然支撑着大学中国近代史教...

  • 多国解密档案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以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为例

    作者:戴超武 刊期: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学界在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解密的大量档案文献以及研究者对这些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是密不可分的。冷战时期中国和印度关系的研究,极典型地诠释了多国解密档案对学术创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作为方法的“跨国史”及“共有的历史”

    作者:徐国琦 刊期:2017年第07期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就其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角度来说,顾名思义当属“跨国史”(transnational history)及“共有的历史”(shared history)范畴。因为这部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人和外国人共同参与(无论是正面抑或负面)的历史,深受国际和国内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尽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遍观国内外近现代中外关系史著作,似乎很少有人...

  •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揆中”思想与战国时代的政治化儒学

    作者:刘成群 刊期:2017年第07期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借助武丁与彭祖的对话阐述了特定的政治理念,其中重点讨论了祥、义、德、音、仁、圣、智、利、信等概念,由此可判断其主体思想属于儒家,且与《荀子》相似。《殷高宗问于三寿》两次提出“揆中”,这里的“中”是一个关联“仁”的礼义之“中”。如果孔子“仁礼一体”的“中”与荀子的礼义之“中”一脉相承的话,那么《殷高...

  • 说“制诏御史”

    作者:代国玺 刊期:2017年第07期

    “制诏御史”是西汉重要制书的常见起首语,引领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贵爵之诏。学界以往从御史大夫负责颁下诏令的角度解释“制诏御史”,认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综括传世文献和悬泉汉简来看,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制诏御史”之“御史”,实际上是指“侍御史”。而“制诏御史”意指皇帝命令侍御史书记或抄录王言,并将其制成规...

  • 出土文书所见唐代公验制度

    作者:张飘 刊期:2017年第07期

    唐朝行人往来各地需持证明身份的旅行文书,公验即是其中的一种。过所与公验在唐朝长期并行,二者性质相似,互为补充。现有研究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对过所制度及二者的异同多有关注,但对公验制度的研究还有不足。不同于过所,公验的勘发机构更加广泛,使用范围随勘发机构的等级而变化,或行用于本地,或行用于相邻同级行政区。公验的管理比较宽松,格式相...

  • 从国都到村社:元代社稷礼制考

    作者:马晓林 刊期:2017年第07期

    元代社稷礼的制定与实践,可分为国都、州县、村社三个层面。元代国都、州县社稷礼制是由国家制定的,但二者的建置是不同步的,因为蒙古统治者对于社稷所具有的农业神、政权象征二重属性的接受有先后之分。较之于唐宋,元朝的社稷礼既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又继承和延续了前代的发展脉络。元朝国都、州县、村社三个层面的社稷礼之间,存在着中央与地...

  • 载沣与清末海军的“兴复”

    作者:李学峰 刊期:2017年第07期

    甲午战后,清政府始终以重建海军为念。光绪末年,清政府虽然提出了规复海军,并制定了初步的计划,但由于财政困难,缺乏兴办的决心,并未落实。载沣摄政后,毅然决定兴复海军。在载沣的支持、推动下,清政府明确了海军复兴目标,制定了复兴计划,筹措了巨额资金,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制度,建立了巡洋和巡江两支舰队,开建了象山军港,与美国贝里咸钢铁公...

  • 法币改革时天津白银南运问题考释

    作者:申艳广 刊期:2017年第07期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以政府银行所发行的法币收换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存银和流通中的现银,意图将全国白银集中上海纳入政府金融统制之下。天津华资金融业担心白银南运后华北发生金融风潮,反对白银南运,经过不断吁请,最终由另行设立的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天津分会就地保管;天津和华北当局为保持与国民政府交往中的话语权,力图维持华北金...

  • “圣战”与“和平”的博弈:战时华东沦陷区“七七纪念”活动述析

    作者:邹灿 刊期:2017年第07期

    在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纪念日通常承载着塑造国民意识、培养民族国家认同以及创造或增强政权合法性的强大功能。然而,抗战时期华东沦陷区日伪政权展开的“七七”纪念活动却并非如此,它一方面被赋予针对抗日宣传的反宣传功能,同时又因日本居留民群体以“七七圣战”纪念活动展示日本战胜的意味而极度尴尬。由于华东沦陷区特殊的社会环境、日军占领...

  • 贪污惩治、税政革新与派系权争——抗战胜利前后直接税署长高秉坊贪污案解析

    作者:魏文享 刊期:2017年第07期

    抗战胜利前夕,重庆又发惊天要案。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高秉坊以贪污罪被起诉,初审被处死刑,复审改判无期。高为直接税之创办人,有功于战时财政,但又为孔祥熙之亲信,夹身于CC系、军统及孔派之间,案件审理扑朔迷离。高案起诉后,法院直指其随意提拨所得税“一丙保证金”,牟取私利,依贪污惩罚条例,应予重判。章士钊担任辩护律师,指其虽有挪用事实,但...

  • 自救与互助:托马斯·查尔莫斯的济贫思想

    作者:莫磊 刊期:2017年第07期

    英国工业化时期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苏格兰社会活动家托马斯·查尔莫斯通过考察分析英国的贫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济贫主张。与同时代主流济贫观不同,查尔莫斯强调自立和互助在脱贫中的作用。他认为,贫困阶层应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性以减少新生贫困人口,贫困者还应重视自救认知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建立自愿原则下的地方互助体系。查尔莫斯的济贫思想对英...

  • 环境史的研究及反思——马立博(Robert B.Marks)教授学术访谈录

    作者:张程娟; 张权 刊期:2017年第07期

    环境史近年来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领域,马立博教授是西方环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马立博的个人研究理路经历了从社会经济史到环境史的转变,他的众多作品中《虎》是一个关键节点。他的研究理路转变和对环境史的反思,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史有很大助益。同时,他仍认同“加州学派”的基本观点,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赋予中国关键角色的全球史对于现代世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