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月刊

史学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杂志简介:《史学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16/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欧洲文明再认识”笔谈、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学会
国际刊号:0583-0214
国内刊号:41-1016/K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2367
总被引量:14126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10.328
立即指数:0.0296
期刊他引率:0.9671
平均引文率:40.2012
  • 明清契约文书与历史研究笔谈——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作者:陈支平 刊期:2005年第12期

    或因时间上距今稍近的缘故,明清时期的契约文书在各地都有遗存,特别是关于徽州、福建地区的文书更有大量收藏。由于契约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性和民间性,其对基层社会诸侧面以及区域社会的研究、国家对地方控制的认识等方面的价值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并取得了人们的共识,贯穿于研究之中。为了拓宽研究视野,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敦厚研...

  • 明清契约文书的研究价值

    作者:栾成显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遗存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尤其宋代以后的典籍文献,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就个人来说,即使皓首,也难以遍览.然而,今日研究古史者,又常常痛感所需史料之不足,搜集史料往往要占用研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何以如此呢?原来中国古代的典籍文献虽然极为丰富,但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说,仍有很大缺憾.对于许多研究专题,文献记载方面的资...

  • 土地契约文书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

    作者:陈学文 刊期:2005年第12期

    历史研究本重实证,力戒浮泛空论,尤其是社会史、经济史的研究不宜做过多过阔的推论或演绎,有多少史料说多少话.也就是说,论点(观点)应建立在坚实、丰富的史料基础之上.这就略有不同于政治史、思想史的研究(当然,并没有否定史料对政治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性,只是相对而言).傅斯年当年倡导"史料即史学",从重视史实、注重实证的意义上说,也并不是...

  •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契约文书研究会的30年

    作者:岸本美绪; 栾成显 刊期:2005年第12期

  • 收集、整理和研究徽州文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振忠 刊期:2005年第12期

  • 中国古典气论对朝鲜徐敬德之影响

    作者:曾振宇 刊期:2005年第12期

    徐敬德是朝鲜王朝著名哲学家,尤其在气论哲学上成就斐然.徐敬德气论深受中国古典气论之影响,中国古典气论所彰显的泛生命性、泛道德性、前逻辑性三大特点在徐敬德哲学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中西哲学范畴与概念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西方哲学史上那种获得"绝对的纯粹形式"的"纯粹概念",在以中国与朝鲜为代表的东方哲学中是不存在的.表现在概念与范畴...

  • 从吴简蠡测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

    作者:高凯 刊期:2005年第12期

  • 论北宋“不杀士大夫”

    作者:李峰 刊期:2005年第12期

    学界普遍认为宋代存在或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不杀士大夫或不轻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事实上,不杀或不轻杀士大夫事实的出现,并不是皇帝主动给予士大夫优待的结果,而是士大夫阶层通过与皇权不断斗争,从而最终为自己争得的一项利益,因此它是一条伪家法.从它对宋代的影响看,它无助于维护封建统治,适足以败坏宋代的政风.

  • 晚清时期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对外航线与港势地位的变迁

    作者:毛立坤 刊期:2005年第12期

    晚清时期,东南沿海一系列口岸相继开埠通商,其对外航线和港势地位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形成了中短程航线、跨区航线、远洋航线三种相互联系依存的航线结构.不同层次的口岸因对外航线结构不同而在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形成了三个等级的港势地位.港口对外航线和港势地位与沿海物流和港口集散能力有密切关系.

  • 清末片马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作者:朱昭华 刊期:2005年第12期

    史学界多认为清末片马事件的发生是英国殖民扩张、图谋侵占中国西南边疆领土引起的.本文通过考察已公布的英国外交部档案,认为英政府远征片马的深层原因在于英政府对中国西南边疆改革的不满与仇视,为了抵制所谓的中国政府的"前进政策",英军对恩梅开江以东,包括片马在内的小江流域地区进行远征,采取具有主权特征的管辖措施,以达到迫使清政府承认...

  • 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

    作者:姜新 刊期:2005年第12期

    留学生归国考试是介于废除科举和实施文官考试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选拔人才形式.它不仅检验了早期留学活动,并且影响着留学生活动的规模与方向,推动了中国留学活动进入新的阶段.它不仅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并且为文官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中国新式铨选制度的建立.

  •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

    作者:姬丽萍 刊期:2005年第12期

    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与任用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官体制的组织与体系、考试与甄别、分发与任用等三个方面切入,通过对北京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基本内涵、功能与作用的探讨,考察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务员...

  • 朝野纠葛:北京政府时期的舆论与外交——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的考察

    作者:杨红林 刊期:2005年第12期

  • 日本侵略华中地区的经济根源

    作者:李占右 刊期:2005年第12期

    华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占领富庶的华中攫取以战养战的战略物资,控制中国经济枢纽,摧毁国民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排斥其他国家在华中的资本势力,便成为日本侵略华中的经济根源.日本侵略华中之初,在速战速决战略指导思想下,对华中地区大肆掠夺的同时进行疯狂地破坏和摧残;战争持久化以后,日本加紧对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试图把华中经络...

  • 论10-11世纪德意志的帝国教会体制

    作者:侯树栋 刊期:2005年第12期

    10~11世纪,德意志存在一种帝国教会体制,其实质是王权主导下的王权与教会间的共生共存关系.在这一体制下,教会机构成为国王的政治机器,教会首脑成为国王官吏,同时国王则全力维护教会的特权和利益.在萨克森王朝统治时期,帝国教会体制成为德意志强大王权的一根重要支柱.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体制也存在严重隐忧."主教授职权之争"以后,帝国教会体制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