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月刊

史学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杂志简介:《史学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16/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欧洲文明再认识”笔谈、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学会
国际刊号:0583-0214
国内刊号:41-1016/K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2367
总被引量:14126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10.328
立即指数:0.0296
期刊他引率:0.9671
平均引文率:40.2012
  • 论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

    作者:张广智 刊期:2004年第11期

    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艰难地然而终于剥离传统史学的脐带,迈向史学现代化的新途.在这一过程中,中西史学的交融呈现鲜明的特点:史学的传播渠道由欧美直接输入为主,以取代从日本的间接输入;中国学人留学欧美成为时尚,从欧美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中西史学的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传播西方史学的主体;而传播的内容以西方史学...

  • 评荀子的君本论和君民“舟水”关系说

    作者:王保国 刊期:2004年第11期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学的传承者,但他基于封建政权已经稳固的现实,提出了君民'舟水'关系说.其说弱化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力度,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威,从而从根本上构筑了儒学君本主义体系.孔孟儒学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则被荀子削去锋芒,塞入君本主义框架中.于是,在牺牲了'民贵君轻'精神的前提下,儒学实现了与封建专制政治的并轨改造,并在理论上为后世...

  • 论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之“禁马出关”——兼与陈伟先生商榷

    作者:龚留柱 刊期:2004年第11期

  • 唐宋地方监察体制变革初探

    作者:贾玉英 刊期:2004年第11期

    唐前期的地方监察体制由御史和诸道使臣组成,属于朝廷派出性质的单一型监察体制.安史之乱以后,伴随赋役制度的改革,出使郎官、转运使、巡院等新的监察体系出现,我国封建社会地方监察体制开始向固定型、多元化、多层面变革,宋代完成了这一变革.元、明、清各朝基本延续和发展了宋代多元化、多层面的地方监察体制.由此而论,唐宋地方监察体制变革是...

  • 明代中原商路与商品经济

    作者:张民服 刊期:2004年第11期

    明中期以后,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中原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商道.这些商道多以开封为中心向河南各地及周边省区辐射,为中原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增长,商业都市愈加繁荣,商业城镇不断兴起,集市贸易渐趋活跃,各地商贾纷纷前来进行交易.这其中,商道的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中...

  • 李鸿章遗片保荐袁世凯说质疑

    作者:刘路生 刊期:2004年第11期

    李鸿章的遗折证明,其中并无传统所说的保荐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的内容.又有学者提出李是在遗折的附片中保荐袁世凯的.本文论证,清廷对袁世凯督直的任命,发表在收到李鸿章遗折之前,而且李鸿章遗折中根本没有保荐袁世凯之附片.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督直,是时势使然,无须借重李氏的保荐.

  • 严复的法制起源说

    作者:俞政 刊期:2004年第11期

    严复认为法制起因于人类的忧患意识,起源于民约,社会分工是"民约"变"君令"的重要一环.这些见解系受多种西方理论影响,彻底否定了法制由上帝创造或圣贤创造的观点,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 中国留学生与现代新儒家——以冯友兰、吴宓为中心

    作者:李喜所 刊期:2004年第11期

    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现代新儒家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归国留学生.这和百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思想文化走向不大协调.本文选择冯友兰和吴宓两个典型,通过对他们出国前的文化观的解析以及出国后的思想走向和文化追求的具体考察,旨在说明出国留学何以反而让他们步入了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列,从而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中国留学生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

  • 论反右派斗争对“”运动的影响

    作者:王玉贵 刊期:2004年第11期

    反右斗争对当代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其与紧随其后的""运动的相互关系来说,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对知识分子的沉重打击,为""运动中普遍忽视和不尊重科学与客观规律埋下了祸根,并为唯意志论的张扬提供了条件;进一步助长了报喜不报忧的虚报浮夸风气的滋生与蔓延,使错误得以延续更长时间,并且加重了困难的严重程度;助长了...

  • 古巴比伦婚姻习俗若干问题的再考察

    作者:国洪更 刊期:2004年第11期

  • 1935年萨尔全民公决与英国外交

    作者:梁占军 刊期:2004年第11期

  • 1949年尼赫鲁访美的背景及失败原因

    作者:王琛 刊期:2004年第11期

    194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是在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向美国寻求援助和冷战向远东扩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尼赫鲁此次美国之行并未获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于:首先,美印双方均误读了对方的政策.尼赫鲁拒绝放弃中立主义政策,不愿以公开加入西方冷战集团为代价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而美国则自信可以经济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其次,美国对其南亚政策的改变受制...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作者:石斌 刊期:2004年第11期

    研究"核威慑"这一军事理念正式形成的50年代美国核战略的决策史,有助于认识今天再度得到强化的美国核战略态势.有关档案文献显示,在军事战略领域首次正式将威慑理论付诸实践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新面貌"战略特别是其中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具体实施问题上,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并为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这既是出于对美苏核军备竞赛所加剧的全面战争危...

  • 断裂与延续:意大利历史发展的特征

    作者:高海林 刊期:2004年第11期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意大利统一,从中央集权到大区自治,从罗马教廷的控制到天民党的长期执政,这是发生在意大利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次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传统的断裂与延续,是意大利历史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

  • 试析殷海光晚年的“五四”观——以《中国文化的展望》为中心

    作者:张艳 刊期:2004年第11期

    殷海光在晚年重新审视了的成就,对五四时期的自由、民主等理念进行了相应的理性反思,进而以超越五四的姿态,主张以"道德、自由、民主、科学"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其有关缺失值得适当厘清.殷海光对五四问题的关注和解读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林毓生、张灏等人,而且至今仍具有弥足珍视的现实意义,理当置于我们的思想资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