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71/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指数和及其均值问题研究专题、演化计算与群体智能专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专题、简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672-4291
国内刊号:61-1071/N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4
复合影响因子:0.66
总发文量:1563
总被引量:10943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8.1806
立即指数:0.0366
期刊他引率:0.9565
平均引文率:17.0244
  • 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40年发展趋势解析

    作者:张亚群 刊期:2017年第04期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40年来,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需要,高考制度改革呈现五大发展趋势:录取率攀升,招考重心上移;招考类型增多,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转变;命题方式由分省命题回归全国统一命题;招生标准从单一考试走向多元评价;改革自主招生模式,探索人才选拔的新路径。高考制度的历史变革表明,统一考试...

  • 高校招生自主权: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作者:吴根洲; 甘齐 刊期:2017年第04期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扩大到落实的艰难过程,具体包括零星探索、政策推动、法律确认、单项突进、综合改革等5个阶段。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主要在投档比例、自主招生、结盟联考、综合评价录取等方面进行了颇有价值的实践探索。然而,探索之路的艰难也反映了相关理论建设的不足乃至缺失。有效落实...

  •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

    作者:田建荣 刊期:2017年第04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大体经历了学校单独招生、多元化招生、高考统一招生、高考分类考试等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由国家本位、政策本位向社会本位、人本立场的转变,符合人才甄别、成长与培养规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根源在于高职毕业生社会升迁歧视、阶层向上流动的阻隔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确保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

  • 恢复高考招生以来专业选择的价值提升与制度变革

    作者:吴合文 刊期:2017年第04期

    恢复高考招生40年来,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教育和专业价值逐渐得到提升,专业选择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考招生改革的重要一环。专业选择合理赋权使个体和专业之间达到最佳匹配,对于促进科学选才、维持社会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主选拔录取、按学科大类招生、合并录取批次、专业平行...

  • “新高考”的价值取向、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作者:尹达 刊期:2017年第04期

    “新高考”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场旨在维护、促进个体高等教育选择权利表达与行使的高考革新活动,其本质意蕴在于实现求真、向善、崇美、依规、尚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与高度统一,基于“人”之差异性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新高考”的价值取向,而对“人”的重新发现是“新高考”最突出的时代贡献。“新高考”的现实挑战主要来自于“新高考”的制...

  • 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与现实启示

    作者:陈答才; 吕越颖 刊期:2017年第04期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是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前后开始酝酿,并在此后逐步形成的关于中国现代旅游业的集中、系统的思考,其中包含了对旅游业诸方面的具体思考。它不仅强调了发展旅游业的思想方法,指明了我国旅游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还启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是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释放各领域活力的根本举措;把握时代特征,抓紧...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与发展

    作者:龙治刚 刊期:2017年第04期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当前面临被弱化的风险。在新形势下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蚀、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具有重大意义。变革“元叙事”的话语方式,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以及培育有机知识分子、打造人才队伍,是新时期建构和发展马...

  • 中国梦对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意蕴

    作者:韩步江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中国梦不仅凝聚和浓缩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一种通俗表达和高度引领。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能离开建构中国梦、实践中国梦、发展中国梦的丰厚土壤,离开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

  • “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空间延展

    作者:詹小美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方略,是“中国梦”链接“世界梦”的相向而行。“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文化意蕴指谓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承认、平等交往、理解沟通和优势互补。从民族本真的生活语境出发,文明互鉴的空间延展生成于文明主体间承认中的交往,阐释为文化空间与实体景观交互中的映射,发展在文化扩散与物态转换演化中的展演。在现实...

  • 丝绸之路、地方知识与区域秩序——“丝绸之路”的概念、话语及其超越

    作者:袁剑 刊期:2017年第04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丝绸之路”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近期关注的热点。在对丝绸之路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反思性地探究“丝绸之路”本身作为事件、传统与名称的三种意蕴,并注意到既有的“丝绸之路”话语本身所蕴含的欧洲知识范式与单向视角,从而在论述“丝绸之路”及其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避免落入既有...

  • “科学主义”背景下的“被科学化”——浅析近代中国城市地图绘制的“科学化”转型

    作者:成一农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中国传统的地图绘制方法逐渐被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追求准确、科学的绘图方法所取代。过去学界认为,这一转变是由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所致。尽管在近代化进程中,地图绘制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需求,需要借助科学、准确的地图来科学、准确地表达地理要素,但是还有许多其他功能并不需要建立在准确、...

  •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1882年日本人所绘盛京城镇地图初探

    作者:孙靖国 刊期:2017年第04期

    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有一套1882年日本军官伊集院兼雄盗绘的中国盛京地区14座城镇的地图。该套地图是较早运用近代测绘技术绘制而成的城市地图,不仅反映了这些城镇的形态与内部格局,还涉及这些城镇附近的地形、军事设施以及水陆交通状况,对于研究这些城镇的早期形态和复原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研究...

  • 玄学与理学的和谐论

    作者:曾春海 刊期:2017年第04期

    魏晋玄学和宋学皆系回应久经衰乱、黑暗的动荡时局,企求针对世道人心来针贬时弊,创造出玄理与新儒理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理论,期望能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转化心态、安定人心、营造和谐的社会国家。这两种思潮企求以形上学的高度引导人能自发性地产生玄理的自觉、德性的自觉,能从具普遍性及超越性的形上至高原理来营造我们共同的生活世界,享有...

  • 《荀子》的人“性”论是否为《韩非子》“人”观的基础?

    作者:佐藤将之 刊期:2017年第04期

    过去支配荀子和韩非之间关系的论述架构是由“韩非为荀子弟子”和“韩非的人观渊源于荀子的性恶论”两项主张所构成的“循环论证”。从两书中的“性”概念和“人”观的比较来看,《韩非子》的“人”应该继承《商君书》以及慎到和田骈等齐国稷下学者,并非荀子。在司马迁《史记》的《韩非列传》中含有“(韩非)俱李斯事荀子”一句话的理由应该是,司...

  • 荀子哲学的两大原理——“天生人成”与“礼义之统”及疏解

    作者:路德斌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哲学是一个少有的、具有系统性建构的思想体系。具体说,其哲学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曰“天生人成”,一曰“礼义之统”。在荀学体系中,两大原理纵横经纬,统领全体,于其思想之梳理,精神之把握,借用荀子自己的一句话说,即“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