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杂志简介:《水土保持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362/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评述、学术讨论、研究生论文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9-2242
国内刊号:61-1362/TV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7
复合影响因子:1.23
总发文量:3975
总被引量:77602
H指数:82
引用半衰期:6.5422
立即指数:0.0636
期刊他引率:0.9026
平均引文率:16.3303
  • 天然降雨对红壤坡地侵蚀的影响

    作者:左长清; 马良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气象观测站与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江西省红壤坡地的天然降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与土壤流失关系密切的降雨量(P)、降雨强度(I)等降雨特征参数的等级划分和时间分配规律;确定了江西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标准;确立了ΣE*I60为红壤坡地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最佳计算组合,并分析了R值的季度分配、月分配特征以及雨量分配、雨强分配...

  •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作者:陈洪松; 邵明安; 张兴昌; 王克林 刊期:2005年第02期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盖度较高,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土壤初始含水量,两者的关系可用线性公式描述,达极显著水平;与裸地相比,荒草地能延...

  •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林地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关系

    作者:何凡; 张洪江; 程金花; 史玉虎; 祁生林; 潘磊 刊期:2005年第02期

    为研究优先流与地表径流的关系,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优先流过程,在小流域出口处设置90°薄壁三角堰和水位计记录了地表径流过程,并对不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优先流流量主要决定于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优先流峰值总是晚于地表径流峰值出...

  • 人工降雨条件下土壤结皮的形成以及与土壤溅蚀的关系

    作者:胡霞; 严平; 李顺江; 蔡强国; 刘连友; 蔡崇法; 朱远达; 张光远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溅蚀实验,测定土壤溅蚀速率,同时采样制作土壤切片,观察分析结皮的发育特征以及与土壤溅蚀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结皮形成,即沉积结皮和结构结皮.土壤结皮随着土壤表面大团聚体或者大颗粒的分散而形成,并且伴随着下层大孔隙的出现.土表结皮的完善过程,也是土壤抗溅蚀能力增强的过程.

  • 防沙工程的结皮效应研究

    作者:方海燕; 屈建军; 俎瑞平; 张克存; 李秋艳 刊期:2005年第02期

    对土壤物理结皮形成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降雨和流水对物理结皮形成的作用,而忽视了风力尤其是在流沙区风力及其大气降尘对结皮的形成和促进作用.通过在流沙表面不同的地貌部位设置不同规格的草方格沙障,来研究沙面结皮形成时的情况,并就障内表层沙样的粒度分布和流沙的粒度分布作了对比.同时就流沙区丰富的大气降尘对结皮形成的物质来源和促进作用...

  • 紫色土坡地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作者:卢喜平; 史东梅; 吕刚; 蒋光毅 刊期:2005年第02期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土地资源.以研究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基础,以紫色土坡地示范推广的果草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野外定点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对紫色土坡地的产流产沙影响最强烈,降雨历时与产流产沙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雨强参数与产流产沙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2)在降雨特征...

  •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作者:王鸿斌; 赵兰坡; 王杰; 王宇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连作黑土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所形成两种不同构型剖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平面型"剖面构型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土壤结构优良,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而坡地土壤侵蚀又是造成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耕作制度下,土壤的抗侵蚀性有较大的差异...

  • 河北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对风蚀的影响

    作者:海春兴; 周心澄; 李晓佳 刊期:2005年第02期

    土壤风蚀是引起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风蚀强度取决于土壤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及土壤本身的性质,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其所引起的土壤表层水分变化成为影响土壤风蚀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2002年3~6月期间在河北坝上丰宁县野外试验并观测到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湿度及风蚀量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土地利...

  • 三峡地区侵蚀泥沙的^137Cs法研究

    作者:文安邦; 齐永青; 汪阳春; 贺秀斌; 伏介雄; 张信宝 刊期:2005年第02期

    1989年以来三峡地区开展的侵蚀泥沙137Cs示踪的初步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紫色土陡坡耕地侵蚀强烈,坡度>25°的坡耕地,侵蚀速率高达7 126~9 452 t/(km2·a);黄壤质地粘重,抗蚀性好,坡度29°的陡坡耕地的侵蚀速率仅2 509 t/(km2·a).林草地侵蚀轻微,坡度25°林草地的侵蚀速率为306~688 t/(km2·a),较坡耕地大致低一个数量级.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县小江河...

  •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作者:员学锋; 汪有科; 吴普特; 冯浩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关中土娄土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同一施用方式下,有随PAM浓度的加大其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PAM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研究结果还表明,PAM施用量过大时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PAM的改土、...

  •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性分析

    作者:董世魁; 康慕谊; 熊敏; 刘晓骢 刊期:2005年第02期

    通过黄土高原地区农户和基层干部的问卷、随访调查,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初步结论为:目前的退耕还林(草)政策虽有部分地方尚需修改和完善.但总体而言,退耕还林(草)政策已在黄土高原地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退耕还林(草)政策具有以往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 旱作农田沟垄微型集雨结合覆盖玉米种植试验研究

    作者:李小雁; 张瑞玲 刊期:2005年第02期

    田间沟垄微型集雨结合覆盖技术有效地利用了膜垄的集水和沟覆盖的蓄水保墒功能,改变了降雨的时空分布,使降雨集中富集在种植沟中,显著地提高了降水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小雨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土垄的平均集水效率为7%,而垄上覆膜后集水效率为87%,膜垄能产生径流的最小降雨量为0.8 mm.田间沟垄微型集雨结合覆盖技术能提高土壤贮水量,增加玉米的...

  • 不同除草处理对经济林果园地水土保持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闵安民; 郭亨孝; 李红霞; 赵蓉 刊期:2005年第02期

  • 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

    作者:高雪松; 邓良基; 张世熔 刊期:2005年第02期

    以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的典型坡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下坡位土壤物理结构性能较好,而人工林与坡耕地、荒草地相比较,人工林更能增强土壤的结构性.土壤养分分异特征表明,在不同利用类型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氮素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在人工林...

  •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流域降雨及其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琚彤军; 刘普灵; 郑世清; 徐学选 刊期:2005年第02期

    以燕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高度治理流域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流域增强了土壤接受降雨的入渗能力,提高了流域自身林草涵养水分以及流域地表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因而增加了流域生态建设可用的径流资源量.燕沟流域1997年以来的年降雨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燕沟流域的输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