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杂志简介:《水土保持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362/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评述、学术讨论、研究生论文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9-2242
国内刊号:61-1362/TV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7
复合影响因子:1.23
总发文量:3975
总被引量:77602
H指数:82
引用半衰期:6.5422
立即指数:0.0636
期刊他引率:0.9026
平均引文率:16.3303
  •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沙化影响因子的风洞试验研究

    作者:何文清; 高旺盛; 妥德宝; 赵沛义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土壤风蚀沙化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室内风洞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土壤风蚀率(风蚀强度)与风速及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土壤风蚀输沙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翻耕后土壤风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风蚀率与风速变化成正相关,随着风速增大,风蚀率相应增加,18 m/s风速是风蚀由轻变重的一个转折点;土壤水分与风蚀率呈负相关...

  • 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

    作者:郝芳华; 陈利群; 刘昌明; 戴东 刊期:2004年第03期

    LUCC(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年径流量的影响,选用基于Arcview GIS的SWAT模型,利用情景模拟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并重点探讨森林对产流的影响.以黄河下游支流洛河上游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992~2000年24个雨量站的雨量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土壤类型图(1:4000000)以及设定的不...

  • 遂宁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作者:何丙辉; 缪驰远; 吴咏; 陈晓燕 刊期: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遂宁市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遂宁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侵蚀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却不明显;坡耕地土壤侵蚀厚度、侵蚀量及养分流失量均随着坡耕地坡度的增加而变大;土壤侵蚀量和降雨量、平均雨强、浑水径流深之间的关系可用y=-30.666-1...

  •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作者:左长清; 马良 刊期:2004年第03期

    针对南方广大红壤坡地果园因耕作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翔实的观测数据认真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差异,找出了多种措施的优劣,分别是横坡耕作、顺坡耕作、果园清耕和裸露对照,得出了增加植被、改进耕作有明显的保持水土作用,单纯的耕作措施仍不能杜绝水土流失,欲要从根本上控制,还应与其他措施配合的结论.

  • 路堤边坡土壤类型对水土流失影响的试验研究

    作者:王美芝; 许兆义; 杨成永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以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和胶州-新沂铁路路堤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然降雨条件下路堤边坡土壤侵蚀的现场调查,并分析二试验区侵蚀程度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研究二者相应边坡土壤类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秦沈线和胶新线路堤边坡侵蚀程度的差异是由二者路堤边坡土壤的可蚀性不同造成的;在次半宽降雨量大于临界次半宽降雨量时,秦沈线路堤边...

  • 红壤中铝、锰和铁在酸雨作用下的释放特征

    作者:许中坚; 徐冬梅; 刘广深; 刘维屏 刊期:2004年第03期

    酸雨作用下红壤中Al、Mn和Fe的释放大多具有阶段性特征,旦土壤不同,其阶段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多数情况下同一土壤中Al和Fe的阶段性释放特征较为相似.3种元素累积释放量(Q)随淋溶量(H)的变化符合二次模型:Q=A+B1H+B2H2.经过9 150~10 650 mm的酸雨淋溶以后,与对照(pH5.6)相比,pH4.5的酸雨使Al累积释放量增加8.16%~87.49%,Mn增加-4.29%~24.75...

  • 黄土性土壤对Cr(Ⅵ)的净化作用及迁移规律研究

    作者:易秀 刊期:2004年第03期

    通过土柱淋滤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对Cr(Ⅵ) 的净化作用及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性土壤对Cr(Ⅵ)是逐步地均匀地吸附的,直到吸附饱和.土壤对Cr(Ⅵ)净化吸附分为3个阶段:全吸附段、部分吸附段和吸附饱和段.受粘粒含量影响,黄土性土壤中Cr(Ⅵ)运移的速度不同,其顺序为粘化层<犁底层+老耕层<耕层<钙积层.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土层...

  •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作者:宫渊波; 麻泽龙; 陈林武; 胡庭兴; 张健 刊期:2004年第03期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Ⅰ、刺槐林Ⅱ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透性和枯落物持水性,作为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的指标,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机理和水...

  • 新型高分子有机硅材料集流效率试验研究

    作者:李巧珍; 吴普特; 冯浩; 余海龙; 李少斌 刊期:2004年第03期

    将高分子有机硅材料喷施在夯实的坡面上,在坡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防水膜,减少土壤入渗,增加径流量,从而提高了坡面的集流效率,并减少土壤的侵蚀量,是一种简单、方便的集雨方式.本试验以一种新型有机硅材料作为对象,采用室内渗透和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其应用于集雨工程的可能性,并确定其最佳配比和最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硅水最优配比(体...

  • 京北山区板栗林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作者:薛智德; 刘世海; 余新晓 刊期:2004年第03期

    对北京北部山区板栗林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板栗林的生物量为38 638 kg/hm2,生物量在干、枝、叶、花、果、果苞及根中的分配比例为52.18:21.82:3.70:2.26:2.65:2.07:15.33.板栗林5种主要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贮存量为315.38 kg/hm2,不同器官中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排序为干>枝>根>叶>花>果苞>果.土壤层中5种养分...

  •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作者:王云琦; 王玉杰; 张洪江; 夏一平; 肖江伟; 吴云 刊期: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4种典型植被类型(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的林下枯落物的调查分析和进行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得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其最大吸水率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楠竹林.在枯...

  •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庞学勇; 刘庆;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刊期: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云杉人工成熟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低于云杉人工幼林地,也低于同龄的次生阔叶林地,人工云杉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肥力严重退化.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碱解N等养分指标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

  •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作者:蒋太明; 刘海隆; 刘洪斌; 肖厚军; 夏锦慧 刊期: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的分析来探讨贵州岩溶地区黄壤坡地的土壤水分特性.主要运用小波变换对各层土壤水分序列的突变点进行了检测,根据相干谱和互谱特征分析了各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关系,利用相频特征研究了各层土壤之间水分变化的时滞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各层土壤水分变化近似平稳随机过程;土壤表层(0~20 cm)的水分突变现象要明显多于下...

  • 黄土区坡面表层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特征

    作者:郑纪勇; 邵明安; 张兴昌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是影响坡地土壤入渗产流和抗侵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径流小区表层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在坡面的空间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坡地的降雨入渗产流产沙规律.借助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采用1 m网格布点法对神木六道沟流域41 m×5 m径流小区表层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坡面空间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容重沿...

  • 地下水埋深对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巴比江; 郑大玮; 卡热玛·哈木提; 孟翀; 王占生; 邱江泉 刊期:2004年第03期

    通过6种地下水位控制处理和对照春玉米试验,探讨了地下水埋深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春玉米0~100 cm层次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越浅这种影响显得越明显;无论地下水埋深深浅,田间累计地下水补给量变化规律可分为4个阶段,即稳定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趋于稳定期.地下水位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