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杂志简介:《室内设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208/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国际刊号:1006-2181
国内刊号:50-1208/TU
全年订价:¥ 31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37899994850159
复合影响因子:2.09
总被引量:1082
H指数:11
  • 自然景观与人文价值的完美结合——解读杭州西湖意象

    作者:孙飞扬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参照凯文·林奇的"意象"理念来解读杭州西湖的文化景观,指出它是自然环境与人文价值的完美结合,真正实现了有品质的空间意象的理想,并成为景观与城市规划的典范案例。

  • 新都市主义浪潮下的高层住宅发展策略

    作者:解然然; 魏宏杨 刊期:2011年第06期

    在全球化的后发达经济城市中,大量单一模数化的高层住宅将逐渐被拥有新大都市特色的住宅模式所替代。新都市主义强调个体消费对城市的回归,发展和城市相互支持并紧密相连的个性化高层居住模式。这种集城市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住宅综合体在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的同时考虑了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新前景,个体性与市民性的实现,功能主义与...

  • 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方法初探——以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为例

    作者:廖波 刊期:2011年第06期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关键环节,合理划定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尤为重要。本文摆脱传统边界划定仅从风景区保护出发的单一视角,提出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区边界划定新方法,即力场分析法,并重点探讨了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建设区相交区域边界的划定。

  • 建筑设计中的冗余空间——以重庆某综合楼设计为例

    作者:丁一 刊期:2011年第06期

    没有冗余的系统是脆弱的,经不起外界随机事件的干扰,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冗余,才能维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行。本文提出需要重视对冗余空间的理解和设计,这样才能应对人们对空间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和人性化的需求,并以重庆某综合楼设计为例,探索了冗余空间的设计。

  • 地景的再现——莱斯高尔斯休憩亭的设计策略

    作者:吴佳维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西班牙RCR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莱斯高尔斯餐厅休憩亭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场地和周边地景的可能方式,即在建筑中通过影像的操作再现当地的独特地景,将自然的意境融入空间体验之中,并最终使建筑超越狭小场地束缚的策略。

  • 重庆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现状问题浅析

    作者:谭希 刊期:2011年第06期

    边本文通过介绍对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现状的调研,引出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换乘距离过长、路程复杂、流线交叉、环节冗繁、缺乏无障碍设施等现状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从换乘站点的整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换乘空间、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等方面提出对换乘站点设计的建议,以期帮助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实现高效化。

  • 从人的高级需求谈办公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作者:李晓松; 魏宏杨 刊期:2011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脑力劳动必须的场所——办公空间,其设计的重点也逐渐由满足生理所需的声、光、热、气以及简单交往等较低层次要求向营造积极情绪、激发创造力、体验成就感、实现自身价值等较高层次要求转变。本文从人的高级需求入手,结合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需要,探讨了如何创造一个更加人...

  • 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的自然资源型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初探——以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总体规划设计为例

    作者:杨培峰; 闫兵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居民利益缺失的源头,并以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总体规划为例,提出了从当地居民利益出发、促进当地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的具体规划措施,如合理的城乡空间开发模式和城镇建设模式、复合的旅游产业规划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发展策略,等等。

  • 浅议工业城市品位提升的城市规划途径——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作者:张欣慧; 周琎; 刘聪颖 刊期:2011年第06期

    本文从对"城市品位"一词的辨析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城市的使用者——普通居民对城市品位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而结合重庆市长寿区的特点,从六个方面对工业城市品位提升的空间进行了挖掘,并提炼出工业、宜居、文明三大落脚点;最后探讨了如何利用城市规划途径,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推动工业城市品位的提升。

  • 山地建筑生态技术的人文关怀

    作者:马跃峰; 张庆顺; 梁文跃 刊期:2011年第06期

    山地建筑作为人与山地环境之间的空间和行为中介,其生态技术的应用具有生态的针对性和地域的契合性特征,既需要体现技术本体的生态意义,又需要体现人文层面的情感关怀。文章从生态技术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仿生山地建筑的人文关怀、室内空间的人文关怀、生态适宜技术的诗意表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山地建筑生态技术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功能厅室内建筑声环境研究

    作者:陈剑军 刊期:2011年第06期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功能厅是学院师生进行会议、学术报告的主要场所。本文介绍了该多功能厅的室内概况以及主要建筑声学评价参数的测量结果,并用ODEON软件对厅堂室内音质参数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同时分析了报告厅室内建筑声学环境特点,提出建筑声学改造措施。

  • 关于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类课程教学的思考

    作者:赵立志; 赵晨; 周子杰; 杨明 刊期:2011年第06期

    城乡规划学作为从建筑学科中分化出来的独立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范围,在建筑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思想、研究对象、分析方法上,建筑学本科专业中的城市规划类课程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专业为例,指出建筑学教育中城市规划类课程的不足,提出了"调研—分析—思考—设计"的训练思路,并深...

  • 《室内设计》征稿启事

    刊期:2011年第06期

    近几年来,《室内设计》的关注范围逐渐从室内扩展到建筑与城市,其思维主线遵循着个体空间←→群体空间←→社会空间的关联逻辑,这不是浓墨在水里泛开与淡化的过程,而是从个人作品设计到社会空间生产的站点更高阔、视野更宽广的过程。相对于浓墨与水,设计与我们生活环境之间更像是释迦牟尼所说的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