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Shanghai Art Review

杂志简介:《上海艺术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11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集思、广益、言之、有据等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上海艺术研究所
国际刊号:2096-1774
国内刊号:31-2119/J
全年订价:¥ 32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2217
总被引量:868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养的。如今我们的物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很多人并不觉得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孔子说:“修身明志,让人生充满激情,当以诗成之;立身处世,在与社会和他人相处时知进退之道,当以礼成之;培养高尚情操与艺术品质,当以乐成之。”

  • 集思

    刊期:2019年第02期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定于2019年5月20日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国家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放在上海举办,是对上海的高度信任,也为上海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了重要机遇。

  • 艺术,高光时刻——写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前夕

    作者:毛时安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今年5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拉开帷幕。5月,正是申城春意荡漾,春潮涌动的美好时光。可以想象,这个5月,黄浦江两岸不仅有大自然似锦繁花的动人装点,更有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艺术百花姹紫嫣红地尽情绽放。

  • 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获奖人员名单

    刊期:2019年第02期

    文华奖,始于1991年,由中国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政府在舞台艺术领域设置的最高奖。此奖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我国舞台艺术的创作繁荣,促进艺术院团的艺术生产,奖掖优秀的艺术人才。文华奖的评奖范围包括上一年度的所有舞台艺术作品,前八届每年评奖一次,从第九届开始改为两年一届。

  • 打磨时代精品——访十二艺节“文华奖”上海竞选团队

    作者:《上海艺术评论》编辑部 刊期:2019年第02期

    沪剧《敦煌女儿》、话剧《追梦云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参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艺术评论》在展演开始前采访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水、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团长陈飞华,听他们讲述最后的备战情况。

  • 观剧拾珠——十二艺节上海七部展演剧目汇评

    作者:唐心韵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这次艺术节上,上海共有七台剧目参加展演,剧目囊括了京剧、昆曲、沪剧、话剧、儿童剧、舞剧等多个门类。这些作品从题材到内容、形式,无不反映出上海舞台创作的新风貌和新气象,凸显出作为十二艺节“东道主”的上海日渐日新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上海艺术评论》对这七台剧目的相关评论进行整理,希望在艺术节来临之际,通过主创、专...

  • “上海气质”的舞台呈现——沪剧《敦煌女儿》

    作者:孙红侠 刊期:2019年第02期

    《敦煌女儿》是一部有“上海气质”的作品。这部作品和上海沪剧院即将推出的《董竹君》一样,体现出沪剧——这个上海本土剧种,着力打造地方文化、树立地方形象,以艺术的方式讲述上海故事的用力所在。从沪剧这个剧种的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看,《敦煌女儿》也是一部从素有“西装旗袍戏”之称的市民戏曲向现代化都市戏剧过渡的作品,它接续了《雷雨》《...

  • 蓝天下飞着英雄的心——观话剧《追梦云天》

    作者:毛时安 刊期:2019年第02期

    经过艰难的潜心创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无数次深入商飞公司,深入到航空人的心灵深处,采撷他们精神世界深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锲而不舍地以大国工匠的精神,反复修改、加工、打磨以商飞人、民航人为主角,以中国大飞机研发制造为题材的话剧《追梦云天》,让我们在剧场里被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壮举所感动。商用大飞机是中国几代民航人的梦想。

  • 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作者:吴珺 刊期:2019年第02期

    谍战类的影视作品观众并不陌生,《潜伏》《风筝》等作品曾经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用舞蹈来展现谍战故事,确实是一项巨大挑战。如何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既看懂故事又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考验的是编导解构故事、铺垫悬念以及运用舞台的综合能力。

  • 广益

    刊期:2019年第02期

    《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说:“2019年是不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谁也不知道,但2019年从春节档就这么热闹,谁也没想到。”保底28亿票房的《疯狂的外星人》同样是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韩寒的《飞驰人生》加上宣发成本投资共计5亿,成龙领衔的《神探蒲松龄》,合家欢的《小猪佩奇过大年》,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把2019年的春节档搞得烽烟四起。

  • 中国需要自己的刹车系统和巨型发动机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9年2月5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一,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质疑与期待中上映。从上映首日票房突破1.7亿到截至3月25日累计票房达到46.8亿,《流浪地球》成功掀起了一股科幻电影热潮。

  • 中国科幻电影的诗和远方

    作者:刘宇清 刊期:2019年第02期

    自2019年春节档(2月5日)以来,《流浪地球》在国内公映37天,获得了46.54亿元票房收入。鉴于影片强大的吸金能力,发行/放映方一致同意延长首轮档期,让《地球》继续流浪,直至2019年5月5日,穿越“五一强档”,以期创造另一个票房奇迹。现在,《地球》正保持着稳定的热度,以低耗状态在“远日点”航行。

  • 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想象

    作者:贾斌武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人工智能、神经医学、生物科技等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物种的纯洁性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人类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由科技进步所主导的“后人类”时代,人与机器的深度融合以及人类基因的编辑和改造不再是一种荒诞不经的狂想,而是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

  • 《流浪地球》的科幻特色与创新

    作者:边洲斓轩; 张慧瑜 刊期:2019年第02期

    西方科幻片的社会文化想象科幻片在电影刚刚诞生之时就已经出现,第一部科幻片是法国电影之父、魔术师乔治·梅里爱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根据19世纪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改编。

  • 国产科幻片创作如何保持民族特色?

    作者:陈鹏 刊期:2019年第02期

    构建植根于中华文明传统的世界观堪称科幻片大师的詹姆斯·卡梅隆认为:“科幻是一种通过未来模拟现在的方式,建立一个完整的、视角独特的世界观,是一个好科幻故事的硬壳。”而科幻片的世界观,就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是创作者要向观众传递的幻想世界的设计和应对未来的方式。这种世界观的构成,既要考虑到科幻片类型的共性,也要分析其所在的社会规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