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属

上海金属杂志 统计源期刊

Shanghai Metals

杂志简介:《上海金属》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558/T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论述、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材料组织与性能、钢铁冶金、压力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金属学会
国际刊号:1001-7208
国内刊号:31-1558/TF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9
复合影响因子:0.38
总发文量:1162
总被引量:5614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6.5435
立即指数:0.0211
期刊他引率:0.8547
平均引文率:10.1368
  • 无镀层1500MPa级热成形钢的激光拼焊性能

    作者:刘成杰; 潘华 刊期:2019年第06期

    以无镀层B1500HS热成形钢激光焊缝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对自熔焊和填丝焊两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以及显微硬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激光自熔焊未能得到性能优良的焊缝,焊后质量风险增加;激光填丝焊由于低碳钢焊丝填入过多而导致焊缝软化。通过工艺优化、严格控制焊丝填入量可得到性能优良的焊缝,并...

  • 钛合金双极板磁控溅射制备TiC和TiCrC改性镀层的性能

    作者:严军; 宓保森; 汪宏斌; 陈卓 刊期:2019年第06期

    使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TiC、TiCrC镀层。使用XRD、SEM、划痕实验、电化学和接触电阻分析了镀层的表面质量、耐蚀性能和接触电阻。结果表明:TiC镀层为TiC相,TiCrC镀层包含CrC相和TiC相;两种镀层表面致密,质量良好,膜基结合力强;两种碳化物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相较于钛合金基体均降低了1个数量级;在1.4 MPa压力下钛合金基体、TiC...

  • 高速钢轧辊氧化膜形成研究

    作者:王畅; 王林; 于洋; 郭子峰; 尹玉京; 陈瑾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为了揭示高速钢轧辊在使用中的氧化行为和氧化膜的特性,对取自成分为1.95C、5.01Cr、5.37Mo、5.87V和1.77W(质量分数,%)的高速钢轧辊的试样进行了如下的氧化试验:在氧化性气氛中加热至1300℃;分别加热至700、800、900、1000和1100℃,在空气介质中保温60 min,在氩气保护下冷却;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在700~900℃与70℃的温度区间循环...

  • Cr含量对ZnAl4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郭子辉; 黄海滔; 马义明; 张恒华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为0~0.1%)变化对ZnAl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ZnAl4合金中初生η-Zn相明显细化,体积分数明显增多,而层状共晶组织减少。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是试验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当Cr的质量分数为0.06%时,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和断后伸长率最佳,分别为...

  • 海洋石油平台节点用低温铸钢的开发

    作者:郭嘉; 翟晨晨; 李莉娟; 翟启杰 刊期:2019年第06期

    开发了一种可用于海洋石油平台节点的低温铸钢,其化学成分为0.16%C、0.65%Si、0.66%Mn、0.53%Cr、0.26%Mo、0.75%Ni、0.02%Nb、0.026%V、0.03%RE、0.011%P和0.013%S(质量分数)。经920℃×4 h炉冷完全退火、910℃×1 h随后水淬和650℃×1.5 h回火处理后,钢的屈服强度为670 MPa,-40℃冲击韧度为60 J/cm^2,高于要求值550 MPa和40 J/cm^2。

  • 吐丝温度对高硅焊丝钢氧化皮结构及剥离性的影响

    作者:郭慧英; 张亚运; 王纳; 张宇 刊期:2019年第06期

    研究了吐丝温度对ER70S-6高硅焊丝钢盘条氧化皮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扭转试验评价了氧化皮的机械剥离性。结果表明:高硅焊丝钢盘条轧制后形成的氧化皮具有4层结构,从基体侧向外依次为Fe 2SiO 4、Fe 1-x O、Fe 3O 4和Fe 2O 3层;吐丝温度对氧化皮的总厚度及物相比例具有显著影响。当吐丝温度从840℃增加至920℃时,氧化皮总厚度从约7μm增加至13μm,中间...

  • 55钢的离子渗氮

    作者:黄嘉豪; 史文 刊期:2019年第06期

    对尺寸为10 mm×10 mm×3.5 mm的55钢试样分别在470、500、530和550℃离子渗氮8 h。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检测了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目的是研究离子渗氮温度对55钢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钢离子渗氮层的相组成主要为γ′相、ε相和少量的α-Fe相,且随着离子渗氮温度的升高,渗层中ε相的含量逐渐升高,γ′相...

  • Co56Ta35B9非晶合金薄膜纳米压痕蠕变行为研究

    作者:马昕迪; 李培友; 王刚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不同衬底温度(298、373和473 K)下,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了Co 56 Ta 35 B 9非晶合金薄膜。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非晶合金薄膜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薄膜的模量和硬度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在蠕变过程中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降低,蠕变抗力增大,剪切转变区体积缩小,塑性降低。采用纳米压痕保载阶段的数...

  • Mg、Cu元素对低硅铸造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嘉诚; 曾瑞祥; 金洋帆; 程腾飞; 杨弋涛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低硅铸造铝合金制备了两组镁和铜含量不同的试样。利用浸泡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两组试样的耐腐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EDS)方法,对两者的耐腐蚀性能从微观机制上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Mg含量越高,铸造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越好,而Cu含量越高,耐腐蚀性能越差。这主要是由于铝合金中强化相Al 2Cu...

  • Fe-Al-Mn-C四元系1000℃的相平衡试验研究

    作者:谌思宇; 郑伟森; 鲁晓刚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等测试手段,对在1000℃退火的Fe-Al-Mn-C系钢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1000℃时Fe-Al-Mn-C四元系钢中奥氏体γ、铁素体α及κ碳化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并与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e-9Al-Mn-C四元系钢在1000℃时的κ-碳化物稳定性较高;现有Fe-Al-Mn-C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无...

  • 基于热成形-淬火一体化工艺的7075-T4铝合金板材的高温流变及断裂行为研究

    作者:顾瑞瑩; 王武荣; 韦习成 刊期:2019年第06期

    模拟了7075-T4铝合金板材的热成形-淬火一体化工艺并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以研究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和温度共同主导下,随着初始拉伸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由淬火态的397.0 MPa下降到了440℃时的68.3 MPa,断后伸长率由淬火态的15%缓慢升高到了440℃时的26.1%;在0.01 s-1以上较高应变速率下,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

  • Y2Ti2O7纳米颗粒对CLAM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佳喜; 屈乐欣; 蔡南; 战东平; 姜周华; 张慧书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为了提高CLAM钢的力学性能,采用传统熔炼法,对CLAM钢添加Y2Ti2O7纳米颗粒。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和拉伸、冲击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轧态和回火态下未添加和添加Y2Ti2O7颗粒的CLAM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轧制态CLAM钢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回火态CLAM钢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在回火态,与未添加Y2Ti2O7相比,添...

  • 铬元素对轻质钢中κ相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梦丽; 杨洪宇; 郑伟森; 何燕霖; 李麟 刊期:2019年第06期

    结合试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铬元素对780℃轻质Fe-Mn-Al-C钢中κ相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含Cr轻质Fe-Mn-Al-C钢在780℃保温2 h、1天和15天后,组织中均出现了κ相,呈棒状。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含Cr轻质钢中κ相的粒径较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κ相发生粗化,含Cr量高的轻质钢中κ相的长大...

  • N08020耐蚀合金的热变形性能研究

    作者:高佩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为揭示温度对N08020耐蚀合金热变形性能的影响,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进行了热拉伸试验,并检测了拉伸后试样的断口形貌及轴向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900~1200℃以1 s^-1的应变速率拉伸时,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塑性,断面收缩率为68.0%~98.5%,且在1175℃拉伸时最高;拉伸试样断口均有明显颈缩,且孔洞和韧窝随试验温度的提高而增多、增深,1200...

  • RuT400蠕墨铸铁热疲劳性能研究

    作者:姜爱龙; 张孟枭; 孟令健; 庞建超; 姜宏; 张少杰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热疲劳试验等对比分析了RuT400蠕墨铸铁在不同循环温度区间的热疲劳性能,研究了裂纹萌生及扩展的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开裂现象的成因。结果表明:在450~25℃及650~25℃热疲劳循环温度下,疲劳裂纹长度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且温度越高,增长越快。在420~25℃循环温度下,仅形成了表面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