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杂志 省级期刊

Capital Shanghai

杂志简介:《上海国资》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786/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编者的话、观点、封面文章、国资大讲坛、专题、专栏、研究院、人物、长江养老视野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8-6560
国内刊号:31-1786/F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746
总被引量:1441
H指数:12
立即指数:0.0158
期刊他引率:1
  • 探春改制缘何失败

    作者:于孟媛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从贾府的衰败看公有资产监管》一文读来饶有趣味,文章从产权制度、公有资产管理、经营体制等方面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解读了贾府的没落过程。虽然一个封建王朝家族的经济性质跟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但以史为鉴,其中的经济管理思想还是值得探究。这里面探春改制部分最有意义。

  • MBO本身没错

    作者:夏冰澈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上一期贵刊的封面文章《MBO神话覆灭》通过对多家已经实施MBO的公司进行财务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深入剖析了造成MBO这个泊来品如何在制度缺失的环境下被念歪了经的原因,很让人深思。

  • 上海房市硬着陆了吗?

    作者:肖尧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上海房市能否软着陆》一文抓住了目前的热点问题。跟目前股市的波诡云谲相比,对于“上海房市能否软着陆”,一种流行的看法是,认为至少“硬着陆”即将来临。但就笔者了解,目前从房价上看还不出明显这样的特征。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的楼市进入了僵持状态。就是说,楼市中的买方和卖方开始博弈:上家不肯降价,下家不肯掏钱。而这背后又是两...

  • 人物

    刊期:2005年第06期

    5月20日.湖南省纪委证实,华天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武及其妻卢晓凤因涉嫌经济问题已被省纪委专案组“双规”。稍早的4月27日,华天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银河动力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夏传文因涉嫌挪用公款于2005年4月22日被刑事拘留:据一位纪检人上称。夏传文所涉嫌挪用的公款,正是供朱金武之妻卢晓凤坐庄炒股的资金。

  • 声音

    刊期:2005年第06期

  • 焦点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七部委联合调控房价,注册资本金8000万元可拿直销牌照,雀巢奶粉危机,攀钢与长虹战略合作,民营石油航母搁浅,国航可能全面退出深航……

  • 数字

    刊期:2005年第06期

  • 怨人与责已

    作者:鲁宁 刊期:2005年第06期

    我赞同通过政府、业界、行业商会乃至其他民间渠道积极交涉、谈判、沟通、妥协,但反对简单地“刀对矛”,也不赞同舆论过分“大呼小叫”

  • 不应以MBO激励企业家

    作者:杨宇立 刊期:2005年第06期

    至少在目前条件下.作为国有资产“管家”的企业经营者并不具备收购国有资产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度条件

  • 从内部人董事会到出资人董事会

    作者:周放生 刊期:2005年第06期

    国有独资及控股公司设立出资人董事会不仅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更是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主要途径,是防止成为“婆婆加老板”的关键

  • 中国正在发明自己的管理体系

    作者:章玉贵 刊期:2005年第06期

    提及中国式管理,有些满脑子浸润着西方管理理论的人禁不住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有人在玩概念,中国什么时候有过管理理论?从先贤古董哲学里整理出的那几句话远远构不成管理理论。激变时代,中国企业家要想获取国际竞争力,学习对象应该是德鲁克、波特和韦尔奇等,先哲思想尽管听起来亲切,但太遥远。

  • 股权分置改革将极大推动国资国企改革

    作者:凌宝亨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下一步,要积极重点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推动金融创新,推动国有上市公司改革重组,提高国有上市公司质量

  • 国企债务重组的“重庆经验”

    作者:任卫东; 王金涛; 刘健 刊期:2005年第06期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再次焕发了活力。2005年,重庆机电控股集团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该集团在基建费用增加10%、支出职工医保费用几千万元的前提下,盈利竟达2亿元。如果把合并后重汽集团的利润加在一起,集团当年盈利达4亿多元。

  • 千点“魔咒”会不会再来

    作者:田文斌 刊期:2005年第06期

    也许千点还会再现,但那是解决股权分置后的除权结果。其后的涨跌则是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自然反映

  • 固定汇率制符合中国国情

    作者:罗伯特·蒙代尔; 李经 刊期:2005年第06期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本不存在是否全球化的问题,问题是如何全球化,其次,全球化的代价问题,在带来好处的同时全球化也是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人类历史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有人获利,也有人失利,我们都要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