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6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化学研究、教育学研究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5973
国内刊号:37-1066/C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84900000691414
复合影响因子:0.9
总被引量:11292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5.7273
立即指数:0.0054
期刊他引率:0.973
平均引文率:6.8432
  • 儒家传统荣辱观的时代价值切换

    作者:马永庆 刊期:2006年第05期

    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儒家认为,仁义是区分荣辱的基本标准,好荣恶辱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国家应确立的主流价值取向。儒家提出廉洁奉公,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知行合一等思想,是人们确立荣辱观的方法和途径。儒家的传统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洛克经验主义体系中的理性主义倾向

    作者:崔永杰 刊期:2006年第05期

    洛克通常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将经验主义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但是,他在使经验主义认识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同时,又将诸多理性主义因素容纳于其经验论体系之中。他不仅与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一样视“实体”为最高认识对象,而且主张人具有“天赋”的认识能力并极力推崇“直观的知识”和“解证的知识”。洛克的经验主义体系之所以表现...

  •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思

    作者:孙运福; 夏辉 刊期:2006年第05期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还始终存在着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只有坚持并进一步深化对这些不相适应方面的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才能切实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

    作者:刘新军 刊期:2006年第05期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的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代表作,是青年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最初的重要成果。写作《博士论文》时的马克思还处于黑格尔及其弟子的哲学思想影响之下,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对青年马克思有着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自我意识”在当时马克思的哲学里具有“本体”的意义,马克思《博士论文...

  •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作者:黄玉桂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历史的实现过程,人的发展同样不能超脱社会规律的客观强制性。就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而言,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应将其置于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历史大潮的时代背景中考察。我国现阶段,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有:加快科技创新和现代化步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加快市场化、全球化进程,为人的全面...

  • 艺术境界论

    作者:杨守森 刊期:2006年第05期

    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意境”与“境界”常被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是判然有别的。“意境”强调的是主客化一,情景交融,“境界”注重的则是作家、艺术家凝铸于作品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主体性体悟与沉思,即诗性精神空间;“意境”是一个浑然整体概念,“境界”是一个深度层级概念;“意境”更适于论及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之类诗作,而“境界...

  • “道本原”和“经本源”——效果历史原则与刘勰的原道观

    作者:李丽琴 刊期:2006年第05期

    刘勰的“文原于道”与“文源于经”的观念是“龙学”研究中颇为“复杂”的一个问题。但从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则透视这一观念,则可见这一“复杂”观念,其实是刘勰对先秦以来的儒家之“经”及“圣人之道”作出的“现在”的“不同理解”,是刘勰以自身当下的玄学视域置入过去的经学视域的结果:“经”的本源地位的确立是过去对现在的“效果”,...

  • 上博简《恒先》在文学发生论上的价值

    作者:彭树欣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上博筒《恒先》自2003年12月面世以来,其蕴涵的丰富的文学思想还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恒先》在文学发生论上的价值在于:一是对文学发生过程进行了最为详细的描述;二是将文学发生的最终根源追寻到形而上的道;三是重视文学发生过程中符号概念的作用。

  • 博采异同 遂混虚实——论干宝的小说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恒展 刊期:2006年第05期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以来,学界成以为魏晋南北朝小说一如写新闻,并非有意创作。然细阅干宝的生平资料,细阅其《晋纪》、《搜神记序》及《搜神记》却会发现:号日良史的干宝实爱搜神志怪;在那时就发现小说“难免失实”,划清了与历史散文的界限;其《搜神记》题材采自典籍者多荒诞失实;题材采自现实者实非写实而多虚构。干宝的创作实...

  • 论孙绰的文学贡献

    作者:王建国 刊期:2006年第05期

    孙绰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精通诗、赋等多种文体,其后期玄言诗由玄理转向玄境,推动了中国诗歌意境的发展;其山水诗赋、模拟民歌之作对南朝山水诗、宫体诗等诗歌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首开风气的作用;他的文学思想对南朝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 艳体乐府诗的复兴

    作者:王立增 刊期:2006年第05期

    艳体乐府诗是指内容香软、风格艳丽的乐府诗。它的首次兴盛是在梁、陈至初唐时期。到了中晚唐,李贺、张祜、温庭筠、李商隐等人又大力写作艳体乐府诗,使艳体乐府诗复兴。其复兴的原因:一是补写六朝宫廷乐歌,一是模仿六朝乐府诗。中晚唐的艳体乐府诗基本上已不入乐,多是借南朝兴衰之史针贬现实。尽管他们四人都写艳体乐府诗,但在新旧题的运...

  • 田同之诗论与康乾之际山左诗学思想的嬗变

    作者:石玲 刊期:2006年第05期

    清代康熙至乾隆初期,山左诗歌空前繁荣,诗学思想亦相当活跃。田同之于康乾之际神韵说风流云散之时,“笃信谨守,乃在新城王公”,极力维护和鼓吹神韵说。同时,他又受到家学传统的影响和德州乡邦诗风的浸染,十分推重杜甫。各种因素的合力,使他立于沉实与清远两种诗学旨趣的交汇之处。透过他的诗论及其与诗界的前后钩联,可以寻觅到康乾之际...

  • 从《偶论四名家诗》看李宪乔的诗学观——从其对朱彝尊的评价考察

    作者:王恒柱 刊期:2006年第05期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李宪乔强调诗歌以独造为本,以真挚见情,情兴自然,精神感通。反对媚俗,强调风雅、气骨。认为朱彝尊以经史为诗,追求温柔敦厚的诗风,长于学识,短于独造和真情,指出其僵化、程式和流俗之处。

  • 新时期文学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

    作者:房福贤 刊期:2006年第05期

    文学文本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表述的,因此,文化语境对文学文本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对一个作家来说,他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发生了变化,他的创作必然会发生变化。对一个时代的文学来说也同样如此。新时期中国文学为什么会发生整体性的变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影响并制约着80年代与90年代的中国文学生成的文化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 儒家文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变革

    作者:赵卫东 刊期:2006年第05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以传统资源为主导制约力量的工业经济,正在被以知识或智力为资本、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新型经济形式——知识经济所取代。教育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首先带来的将是教育理念的如下变革:一是由以学校为主的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二是由以灌输为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