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及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数量越来越多,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以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对该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改进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促进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煤矿生产;机电设备;管理 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地推动下,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机械化程度也得到大幅提高,各类机电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机电设备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基建施工使用相关设备过程中,通过应用诸多经济、技术、组织实施等进行全程、综合管理[1]。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证设备使用综合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层次不齐 目前,现代化矿井的管理者都很重视设备管理,视机电设备为煤矿的心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是生产部门的一个辅助部门,对设备未实施现代化管理,设备检修、养护等工作均未受到足够重视。由于机械化程度很高,对使用者要求也相应提高,从以前的人工劳动升级为操作设备进行生产,但是一线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经验直接关系到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队伍建设缺失会大大降低管理水平,进而导致机电设备运行危险系数增加,使用寿命缩短,为煤矿生产埋下诸多安全隐患。目前,诸多现代化煤矿企业均已经拥有专业能力较高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才,但是多数管理工作人员均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多数管理人员均是单纯凭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开展工作。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现场实践经验有待积累,实践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1.2设备配件管理及维护混乱 多数煤矿过度使用设备,导致设备运行状态出现问题,使用寿命缩短。煤矿机电设备大部分使用井下环境,粉尘多、潮湿,条件较为恶劣。因此,当设备防尘、防潮、防锈等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时,机电设备配件出现故障几率会大大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因多数企业未能使用相关技术对设备实施检修与维护,维护技术及手段相对落后,检测操作缺乏规范性,进而使得机电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进而大大增加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风险。 2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改进措施 2.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煤矿企业能够稳定、安全运行以及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均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通过加强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可促进管理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2]。只有掌握高技术、拥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更好地使用、管理技术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而使其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煤矿生产工作效率。为了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学习和培训,不断加强机电设备实际操作及管理演练和考核。同时,企业管理层应该有敢于将传统管理局限突破,使用新观念、新思维来解决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以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机电管理部门需加强对相关机电设备的实际运作状况、维修及养护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对违反操作规定的人员须及时追求责任,并给予严厉惩罚。 2.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配件的管理 首先,设置台账等措施,促进设备配件管理明细得到不断规范。在主水泵的泵体、管路、闸阀、供电线路等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件的管理中,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管理和检验。高度重视对重要配件实施全面管理,做好预防工作,对配件维修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提高配件使用安全性。其次,积极制定设备更新计划。设备更新停滞对设备使用安全、煤矿工作运行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应及时更新危险系数较高的设备,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企业生产安全。重要配件安全性能较差的老旧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新型设备[3]。再次,更新观念,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煤矿机电设备配件进行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责任心教育,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采用刺激措施、激励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设备配件以及整体运行检修制度,并在施工现场直接张挂制度,时刻提醒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实施相关操作,保证设备运行安全,进而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2.3加强设备维护与检测管理 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设备安全负责人须对检修计划进行仔细、认真审核,同时安排专人对重点项目实施现场跟踪,对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严格执行矿井停产检修计划,每月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一次维修,且确保检修质量,严格执行设备日检;设备检修完成之后,需加强试运转监管,保证各项目设备检修维护质量均能够达到要求。同时,不断完善设备检修质量责任制,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先进管理系统,推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朝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3结语 煤矿生产环境以及条件均存在复杂性,机电设备的应用对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设备实际应用效果。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制定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促进管理措施得到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孙秀灵 单位: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策略 摘要: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所欲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的开采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的机电设备管理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效率不高。相关部门应该需要及时找到管理中的不足并且改正,推动管理的快速进行。 关键词:管理重视问题;煤矿机电设备问题;管理职能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煤矿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率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现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发展较为缓慢,在设备、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样导致了相关企业出现了损失,因此需要企业设法进行相关的优化。 1煤矿机电设备中出现的问题 1.1一线机电管理重视度不足 现在的很多煤矿企业都是个体经营,这样就会出现资金不足,重视度不够的问题。煤矿的开采需要很多程序共同完成,机电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机电能够正常运行就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这样对于机电的重视度就特别低。有些机电由于长期得不到相应的维修,很多企业都会让设备超载工作,加之不进行定期的维护,所以经常会有意外情况出现,这些情况会给煤矿开采带来很大的影响。 1.2一线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 每个工程都是由很多部门一起组成的,煤矿工程也不例外。煤矿管理人员对于管理职能有较大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只是以产量来评判最终的结果,忽略过程。在煤矿工程的建设中应该需要一批专业的监督人员对于施工进程进行监督,在监督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于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监督,督促相关人员进行保养,但是很多工程都忽略这一点,导致管理职能不能较好发挥。一线管理工作主要还是需要班组进行管理,但是班组却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班组由很多人组成,每一个工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以磨合,这样对于团队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加之煤矿机电部门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所以很多管理人员消极怠工。 1.3一线管理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缺陷,所以很多学生即使选择了相关专业,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其他的行业,这样对导致缺乏专业的机电管理人员。选择相关工作的人很多都是没有专业素质,这样在进行管理技术时没有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到最后都不能推动企业的机电事业有较大的发展。现在一线管理出现的问题就是专业素质的人员较少,很多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很多企业即使有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实习生,也没有很多人员进行转正,所以导致技术力量特别薄弱。 1.4一线生产现场机电管理较为混乱 由于进行现场施工需要不同型号和不同类型的设备,所以现场的机电数量较多,但是存在着放置不合理加之不合理的利用,一旦同时启动可能会出现电压过大,导致现场出现断电的问题。现场机电的维修和管理的方式不同,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可能会出现较为混乱的现场秩序,不仅不利于施工对于人员安全都会很严重的影响。由于现场需要不同的机电设备,一旦这些设备出现问题就需要有相应的零件设备进行更换,但是很多企业没有现场的设备,很多情况还会出现设备零件出错的问题。 2对于机电设备一线管理的优化 2.1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 现在在一线机电现场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遇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加之很多煤矿分布区的地形地质更不相同,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所以要加强对于职工的培训,加强他们对于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减少出现操作失误问题。对于职工进行培训才能更好的和技术人员之间协调的进行工作,有利于提高现场的进程。 2.2加强对于机电现场管理的重视 由于机电管理涉及到现场所有的施工设备,所有相关企业要加大重视力度,对于需要扶持和帮助的机电项目进行相应的帮助。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视察和监督时要加大对于机电管理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维修人员定期的维修机器,减少出现事故的现象。对于机电现场管理的重视还应该通过工人们得到体现,很多管理人员只是单纯的重视生产率,对于机电本身不重视,相关企业要通过法律法规加大对于机电设备的关心,鼓励相关人员去发展这方面的技能,这样加强管理就能确保事故发生率的降低。 2.3稳定机电的一线技术人员 机电的一线工人由于收不到重视,危险性能较高加之工资较低,很多技术人员都会选择中途放弃工作。企业要考虑到只有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才能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要稳定技术人员。企业可以通过直接去学校高薪聘请一批有相关经验的毕业生,对于这些毕业生要有优厚的待遇,这样就能确保这些毕业生有长期稳定的就业倾向,对于机电一线能够做出巨大的贡献。 2.4加强一线机电设备的管理 现在的机电设备出现使用较为混乱的现象,所以需要管理人员增加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对于设备进行有序的管理,对于一类的设备统一管理,对于不同设备要有不同的管理和维修方式,这样才能确保现场施工不会混乱,很多施工问题不会出现。加强一线设备的管理还可以借助其他的现场,去学习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这样可以确保设备有序的管理。 2.5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现在的机电设备管理出现了很多消极怠工的情况,所以可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让工作人员有竞争意识,带动相关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对于生产良好的人员还可以增加工资,用奖金来带动积极性。加强绩效考核机制还能确保公平公正现象。煤矿机电设备的优化通过稳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相关的管理来优化现场机电,确保现场机电设备能够较高的为煤矿工作作出贡献,优化管理措施也能加强相关的工作。 作者:闫彦红 单位: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探究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也推动了我国矿产企业的发展,随着矿产企业的不断发展,对机电设备要求越来越高。矿山机电设备在保障矿产资源开采产量和安全上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矿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对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矿山开采;矿产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理念;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提出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然而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却对能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保障和推动,能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能源结构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前提下,煤炭等矿产能源仍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而矿产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也给矿产开采带来了一些挑战,尤其是对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大幅增加。矿山机电设备是矿产开采中的基础设备,对于矿产开采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负荷也在不断飙升。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采矿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程,矿山机电设备日益精密、复杂,所有这些都给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成为业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1.1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人为因素给生产带来的作用日渐减少,但机电设备终究还是需要人的管理和维护。倘若没有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那么再先进的机电设备也难以正常运转。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不仅关乎这机电设备自身的正常运转,而且也关乎这整个采矿系统的正确运转。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那么设备便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不仅妨碍采矿的进度,而且不利于采矿系统的整体运行,给采矿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因此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更是采矿系统整体运作的前提和保障。 1.2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提高生产率的必然要求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机械化水平再高也会造成机电设备的磨损和消耗,如果不加以维护、保养,会加速设备的损耗速度,降低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或因年久失修造成设备故障,影响整个矿山开采的效率。另外,矿产开采多位于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受到高温、降雨、塌方等自然因素影响会造成机电设备的损耗,给开采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妨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然而,通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日常维护管理,保障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转,有效地克服自然环境给生产带来的不便,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1.3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 全国范围内矿难事故的发生在一次次刺痛国人内心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很多矿难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机电设备引起的。然而因机电设备所造成的矿难事故,其背后又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所致。对于通风、排水等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极易诱发透水、冒顶、瓦斯爆炸等事故,给矿产企业和施工人员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威胁。因此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对于保障采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开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倘若没有认真严谨的管理人员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矿产开采就得不到安全保障,矿山建设也难以有效的开展。 2 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着力转变管理理念 思想观念对行动具有指导意义,正确的理念能够引导企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反之,错误的理念则可能断送企业的发展。当前一些矿产企业在对待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问题上不够重视,未能将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其注意力多集中在企业利润的提升和成本降低方面。这种企业发展的理念给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矿产企业应着力转变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理念,切实将该项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当中。要转变管理理念,首先,企业领导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主要领导人牵头负责的形式,将机电维护管理工作纳入到其职责范围之内,并将其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就具体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人员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统一,不仅注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而且要注意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维护管理,实现机电设备利润创造的最大化。 2.2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离不开人的参与,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又直接影响着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加强维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让每位管理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对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张贴警示标语、组织专题讲座、播放专题教育影片等,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让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产机电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传统的设备维护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经难以应对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成为当前较为迫切的命题。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首先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由采矿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并严格进行考核验收,建立明确的惩罚和奖励制度,以此督促管理人员学习。还可以选派企业内的年轻骨干赴国内外各大专业院校进修学习或与国内先进采矿企业进行人才的交流学习,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2.3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对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建立健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维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开展。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要以机电设备的使用为主线,贯彻机电设备使用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通过将管理工作的深入量化为时间、地点、环节等,将责任落实到每位管理人员身上,做到人人有责。并且将责任与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提升、晋升考核、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相关联,从而增强其责任意识;其次,要进一步细化管理环节,努力做到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等全程跟踪管理,诸如防爆设备入井、安装和验收制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机电事故分析追查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进而体现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后,要充分发挥矿产企业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建立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加强对要害部位的管理。明确干部上岗查岗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和程序等,并配合相关责任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的上岗查岗责任。 2.4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机电设备 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提高矿产企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还能保证矿产开采的安全,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因此矿产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机电设备。同时,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现有的机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提升现有机电设备的供电等级、设备功率、设备安全质量等,而对于那些安全系数低、能耗大且无法进行升级改造的机电设备应及时的拆除、淘汰。在更新机电设备的同时,还应及时地更新维护管理理念,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维护管理理念和知识,并将这些理念和知识切实地用到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一些矿产企业或因实力不足或因观念意识不强,不愿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投入太多成本。这种错误的做法不仅给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而且也给采矿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不利于矿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矿产企业应转变观念,以战略眼光看待机电设备更新问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机电设备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及时改造生产工艺,维护设备系统的整体更新率。 3 结语 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是采矿系统正常运行中的一大重要环节,企业上下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企业利润的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升,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也应及时跟进,牢牢把握机电设备发展的时代脉搏,不断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总之,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协作,从企业到个人都需各司其职、尽善尽美,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到我国矿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申芝源 单位: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现代化高效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探讨 摘要:通过分析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矿井高产高效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确保井下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有效提高井下生产效率。 关键词:高产高效;机电设备;管理 0引言 随着机械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井下生产从最初的炮采到普采,逐渐发展到现代化的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生产。矿井高产高效生产涉及到井上下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生产的重要部分,其安全运行成为了矿井高效生产的关键,因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并建立与现代化高产高效相适应的管理方式,保证矿井高产高效生产。 1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发展现状及特点 1.1高产高效矿井发展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个综采工作面开始,煤炭资源开采也开启了新时代,经过几十年不断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高产高效矿井生产模式[1]。高产高效矿井是通过优化的矿井设计,合理的开采布置,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新技术、新工艺,改进生产系统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现代化的高产高效矿井采用功率大,运量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先进生产设备以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的方式进行集约化生产。根据中国煤炭资源赋存特征,结合煤炭开采技术设备发展,逐渐形成了综放开采的采煤方法。由于其具有安全、高产高效、经济的特点,成为了有效解决中国厚煤层开采困难的途径,并形成了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综放开采在国内迅速发展,生产设备也由开始的全部进口,逐渐采用全套国产综采放顶煤设备。随着大采高综采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完善,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成为了高产高效矿井煤炭资源地下开采的另一种方式。大采高综采技术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大采高液压支架,一次采全厚,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采煤方法。其具有资源回收率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目前由于国内设计、材料和制造条件有限,国产大采高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低、可靠性差、服务寿命短,因此,一些矿区的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综采设备仍然进口。 1.2高产高效矿井特点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而对于生产,机电设备改进是主要手段。通过矿井生产高度集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效率。根据中国矿井建设情况,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可分为原有老矿的改扩建和新建矿井两大类。a)由于中国早期煤炭资源开采小煤窑较多,为实现矿井高效、高产、安全采煤,采用了资源整合的方式。通过原有矿井的改扩建,合理调整井田范围,加大矿井储量,在原有矿井井筒、巷道基础上开发延伸或重新加开巷道,优化生产布局,适当扩大采区及工作面尺寸,采用单水平开采,实现一井一面高产高效生产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方法,控制了矿井的最小生产规模,矿井开采正规化,基本实现了大中型矿井综合机械化生产,使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朝着高产高效矿井模式发展:b)近年来,对于新建矿井则按照高产高效矿井模式进行设计、施工,一般要求一井一面,当年投产,当年达产。 矿井根据煤层赋存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采煤工艺,对于缓倾斜厚及特厚煤层,在安全和资源回收率满足要求时,应考虑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应用,而稳定的缓倾斜中厚煤层推行综采的采煤方法。为适应高产高效安全生产,辅助运输应实现连续化作业,采用无轨胶轮车等先进的设备,巷道采用锚杆支护,推广采用新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主要是以机电设备为中心,从矿井的初期设计到施工管理、开拓布局、生产系统运行等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提高单产单进,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高产高效矿井具体体现在采掘机械化水平高,优化布局,集中生产、生产设备大型化、人员少,效率高等。在监控监测方面,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保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根据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模式和特点可知,机电设备是整个生产的关键,因此解决好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成为保证矿井高产高效的核心。 2现代化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 2.1高产高效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国内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机电设备管理不够重视。随着采煤方法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机电设备在煤矿高产高效生产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直以来,机电系统都作为煤炭生产的辅助,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煤炭企业由于利益驱使,减少机电设备检修时间,加班加点生产,设备更是处于连轴转状态,进行超负荷作业。对于机电设备不足的矿井,为了减少成本,使用按照规定应淘汰落后、超过年限的设备。这样不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也增加了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同时由于机电设备战线长、数量多,检修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力度不够,对设备安全运行认知不足,缺少检修标准化制度,导致检修多成为抽检式,维修监察跟踪不及时,处理问题经常出现拖延现象; b)机电设备配套管理问题。矿井现代化高产高效建设步伐加快,原来老矿井通过资源整合,扩大了井田范围,提高了产量,但在改造过程中,为获得利益最大化,有的矿井还沿用原有部分管路和设备,虽然当时满足生产需要,但后期往往忽视这些设备的淘汰及改造,导致与新设备管理不同,在运行中存在较多隐患,容易发生机电设备事故。在新建高产高效矿井中,初期由于国内设备无法满足要求,一些矿的先进设备从国外进口,之后损坏的零配件、损耗件采用国内产品,但国内设备存在易磨损、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应加强此类机电设备的管理; c)机电队伍专业人才素质不高。机电作为矿井生产辅助,煤矿生产管理层过分重视生产,导致机电管理无法发挥最大效果,机电队伍人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尤其对高产高效矿井,机电设备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矿井大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因此机电队伍的专业人才素质非常关键。而现阶段大多数矿井机电队伍人员素质不高不仅体现在对机电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也表现出安全意识不够强。机电队伍培训一般是针对新员工进行,缺少后期知识更新和安全意识培训。 2.2机电管理防治对策 a)建立完善机电管理制度。高产高效矿井需有相应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才能保障机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应根据规定消除设备超负荷作业,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时间,设置专人专岗进行检修维护,采用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不拖延的制度。对于老旧、超过年限的应更换的设备,应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有效减少设备故障时间,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 b)加强机电配套设备管理。针对高产高效矿井机电设备配套管理问题,对于存在新旧设备同时运行的情况,应采用加强旧设备的日常检修,增大检修力度,采用实时监测手段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同时也不能忽视新设备的检修。对于国外进口的全套机电设备的维护,应加强机电专业人才的培训,掌握检测检修方法,加强更换的零部件薄弱环节的管理。结合矿井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推行设备创新管理,从原来故障事后维修到定点检修采用零故障管理; c)提高机电队伍素质。随着科技发展,煤矿的高产高效生产,机电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大量新设备、新工艺应用于煤炭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工艺和设备的变化也要求机电队伍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因此需定期对机电队伍人员进行培训,进行知识更新。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为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结语 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生产涉及到井上下各个系统,而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正常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矿井的生产。结合现阶段矿井高产高效生产的特点,分析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机电管理制度、加强机电配套设备管理和提高机电队伍素质的对策,保证井下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实现矿井高产高效生产。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 摘要:随着新疆煤炭经济形势持续下滑,为了减少固定资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神华新疆能源各个矿越来越重视机电设备检修和维护。如何对煤矿机电设备做到科学的管理和维护这对提升生产质量、确保生产安全、实现煤矿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矿方在这方面仍然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难以满足当今新时期和该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内容与模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增强机电设备的完好率,保证煤矿的顺利生产。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1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必要性 煤矿机电设备是保证企业安全 生产的重要工具,涉及开采、掘进、支护、探放水、通风、提升等等环节。设备的先进程度、维护水平的高低直接与煤矿的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由于开采强度越来越高,工作面生产环境越来越复杂、恶劣,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受到诸如经济、制度、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矿井在维护方面资金和精力投入小,机电设备带病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及时更新机电设备管理理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维护管理势在必行。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认识落后 在以产量为中心的煤炭黄金期,机电设备超负荷运转成为常态,企业对有故障的设备、性能欠佳的设备进行整体更换,不计算经济性。此外,落后的管理根深蒂固:设备坏了以后才修,保养、维护不到位、不及时,设备经常带病工作、超负荷工作,保养费用大幅攀升,对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2安全管理投入较少 目前的老煤矿企业中,大多煤矿机电设备超过了服役年限,工作性能日渐退化。机电设备大多都已陈旧、落后、带病运作,加之经济效益不好、产量不高,缺乏有效维护资金投入,导致根本无法满足煤矿生产的相关规定。为了压缩在维护上的费用,煤炭企业不能及时更换过时的设备及配件,导致埋下隐患,是的安全事故频发。一些重要的机电设备,一旦发生安全或者停机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从安全、高效生产等方面,必须加大投入,引入先进的设备,升级过时的设备,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2.3职工综合素质低 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遇到经济不景气,待遇低,往往导致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不愿到煤矿从事工作。当前井下机电设备的操作、检修的职工大部分是农民身份,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技术不熟练,加之流动性较大,为设备故障埋下了较大的隐患。此外,对于技术难度大、复杂的设备,不能及时维护和检修,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矿井对设备的安全高效的使用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讲,上述因素阻碍了企业对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因此,加强职工的业务素质是摆在每一个煤炭企业一个重大课题。 3对策 3.1加强制度管理 根据不同种类的设备及不同的使用工况,分门别类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机电设备维护规范,全面落实设备检修制度。从根本上及时、高效的解决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大幅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既定的产量任务。此外,对于机电部门的负责人而言,要实行责任制和岗位负责制,让其认识到机电管理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的重要性,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更好的做好维护、管理工作,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条件的企业,要率先引进先进的设备管理流程,实现井下设备的实时监控,更好的对设备进行管理,实现管控的自动化、智能化。 3.2加强机电设备维护、更新工作 在设备检修方面,必须足额提取相关经费,必须保证重点设备100%的完好率。此外,根据国家安监局的有关设备淘汰设备目录及矿井自身的实际以及国家的引导政策,积极采用节能型的设备组织生产,对过时、高耗能、落后的机电设备强制进行更换,配套相应的设备管理、维护、升级更新的计划,使得设备保持有效的工作性能,设备管理可控,同时做到生产有序的衔接、更替。此外,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加强设备维护方面的培训,对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效率。 3.3加强培训、考核力度 企业的发展潜力来源于高素质人才团队。因此,在煤炭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中,必须积累高素质机电设备专业的人才。首先,企业应该每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相关人员在设备操作、日常检修维护等知识的培训,让职工认识并掌握相关知识。此外经常展开机电设备维护的理论检验、实操训练、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每年开展“五小”活动(小设计、小发明、小革新、小建议、小改造),在上述环节有重大改进、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奖励。其次与设备厂家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对设备的运行原理、操作规范、技术要点、维护事项逐一进行讲解,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对设备的爱护程度。从根本上打造一支技术精湛、水平好,素质高的人才团队,促进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 4结束语 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产能实现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管理制度、资金投入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将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落到实处,发挥持续的效力。最终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装备支持。 作者:许伟疆 单位:新疆华晨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探讨了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机电设备管理的一些方法。意在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保障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煤矿开发;井下机电设备;管理问题 根据煤矿开采企业的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的煤矿开采企业都已经使用了机电设备,并且,在机电使用中,其成本支出几乎占了总成本的40%,此外,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展很多情况是由于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因此,就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采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加强日常维护、制定好科学的维修方法、完善人才培育,从而降低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1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正常生产 随着煤矿开发的技术不断提升,大量的机电设备投入到了生产之中,极大的提升了煤矿开发的效率,如果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必然的影响到了工作的进程,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对于保障正常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机电设备是高科技的产品,随着煤矿矿井作业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不断的改进机电设备,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机电设备的性能,从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是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2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矿井下的机电设备是一个整体的工作系统,各个设备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在井下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采煤机进行煤矿开采,然后通过刮板输送机收集煤矿,再运用转载机、运输带、给煤机将煤矿送至提升机上输送到地面。整个工作链中,每台机电设备都有他独特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旦某个设备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工作链停止。并且,矿井之下环境复杂,一旦机械设备出现短路、设备失灵、设备爆炸等等现象,都极易导致发生矿井瓦斯或煤尘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必须以保障生产的安全性为前提。 2.2生产效益原则 进行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在机电管理中,应注重机电设备的合理配置以及规范使用问题,才能确保正常的稳定进行,最大化的利用设备进行生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故障,从而保障生产效益。 3加强设备管理的方法 3.1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制度化 首先,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要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标准来进行使用,比如《煤矿安全规程》《设备完好标准》《电气设备防爆标准》《矿井三大保护整定细则》及供用电标准化标准等都对煤矿矿井作业中的机电设备使用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煤矿企业必须按照规范来使用机电设备。其次,实现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在用电设备的使用中,严格执行用电设备“四检制”和订单检修制度,将“订单式”检修由综采和机掘单位推广至全矿井上下各设备使用单位,做好大型用电设备和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监控运行管理。实行用电设备编码管理,确保全矿井安全装备的可靠运行。最后,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档案化。要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档案化,做好及时的信息整理与更新。其中,对于机电设备管理的档案内容应该包括:设备的性能、设备的价值、设备安装调试的情况、日常维护情况、定期检修情况、零件维护与更新情况等等,这样就能对机电设备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监控,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人们对设备实用性的认识,使得设备管理走向精细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设备风险的评估与判断能力,降低设备使用风险的发生。 3.2做好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管理 机电设备在矿井下的作业时间较长,工作量大,加之井下的环境对设备的影响也极大,因此,就必须做好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管理。 (1)要做好机电设备的防爆管理工作。 一是要做好机电设备入井钱的防爆检测,在确认安全之后要贴上入井许可才能运送到井下作业;二是要加强日常的检修,每天都要进行安全防爆检测,一旦发现隐患就要及时排除;三是要制定定期的全面性检测工作,可以每个月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1次,每一个季度在检查完之后更新一个防爆验证标签。 (2)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但对矿工身体伤害很大,对机电设备的伤害也很大。煤矿井下温度高,湿度大,淋水、围岩、腐蚀性气体时常危害着机电设备。在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要委派专人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修与定期的维护,一旦发现零件损伤或是过度疲劳,就要及时的进行更换,要市场更换轮滑剂、机油等辅助材料,如果线路出现老化或是腐蚀生锈要及时的更换。通过日常检修和定期维护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性。 (3)要做好设备故障应急方案 煤矿设备一般价格昂贵,额外采购1台备用设备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应对故障问题,最好是培养一些维修人员,备好一些容易出现故障的零部件,一旦部件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更换,不会影响生产。此外,还要加强井下供电的管理,要派专人对供电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排除供电设施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3建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对大量机电设备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往往会发现,企业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必须要完善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并认真落实到位。首先,扩大生产安全员的责任范围,将机电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其职责范围内,让其每天都要对机电设备管理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与审核。其次,充分发挥使用人员的监督作用,建立机电机电设备异常上报制度,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只要发现设备存在或是可能存在异常,应及时上报检修;还要建立检修监督制度,让使用人员参与到对检修人员的监督之中。 3.4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进行生产的基础,而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都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因此,企业要做好机电设备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煤矿企业可以定期开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培训工作,请专家来讲解设备的相关性能、使用方法和常见的故障问题与排除方法;企业还可以派维修人员到生产企业去学习,从而更要的掌握设备工作原理,方便在日后设备养护及维修时及时找到问题根源。当然,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要开展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演练工作,从而提升管理与维护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此外,还要求修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在企业引进先进的国外设备时,依然能够得心应手。 4结论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与经济的效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煤矿企业要做好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故障的快速排除。因此,煤矿企业就要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制度化、从源头抓好设备的管理、做好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管理、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从而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使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达到最佳状况,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者:汤保民 孙国强 单位: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兖矿炭素制品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探析 摘要: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煤矿机电设备发展日益全面,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矿井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综合考虑中,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现有煤矿机电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提高管理和维护水平的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如今,我国的煤矿事业已取得高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与高效运行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各大企业的工作重点。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管理人员扎实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1)管理理念缺乏前瞻性。 当一个企业把产量看得过重而忽略了对设备的管理和养护时,煤矿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膨胀。而有的企业则是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修理,没有定时维护和保养。这样的管理模式并没有为生产节约成本,相反地,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不仅影响了生产,还降低了设备的运行周期。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严格要求设备安全运行,因此,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2)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多。 目前很多煤矿设备已经老化,因为还可以继续使用,很多企业没有更换设备,甚至带病运转,超出国家安全规定甚远。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潮湿,灰尘多,对设备的保养极为不利,如果不采取一定的保养措施,设备很容易腐蚀和损坏,大大缩短设备的寿命,最终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3)操作者素质不高。 据调查显示,在机电设备发生事故的案例中,设备的操作者大多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操作者对操作流程的规范和安全难以满足要求,而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不熟练和岗位经常变换对安全留下了严重的隐患。然而,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并不愿意进入矿井这样环境恶劣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工作,这也使得设备操作者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 (4)安全管理经费少。 由于很多企业抱着一次性投入,终身获利的想法,自上世纪末投入大批资金进行工厂建设以来,很少再有较大投入。大量的设备已经超过服务年限,但是仍然在投入使用。由于设备的老化,落后,而技术又跟不上时代的变革,企业的经济效益被制约。而这种超期服役又给安全生产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提高管理和维护水平的措施 (1)前期管理规范化。 要规范化管理生产的前期工作,必须先从设备的选型开始做起。设备的选型要求要能适应煤矿生产的环境,产量的需求等诸多因素。管理工作必须细化到每一个人,设备采购过程中,需严格验收存档,保存完整的资料,认真管理。设备的安装同样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关节。安装工作需完全按照最新的质量标准执行,在安装完成后,需有维护技术人员、安全监督者和设备管理者共同参与验收,拒收不合格的产品,拒装质量缺陷的设备,并在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2)坚持管理制度化。 为了改善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不足,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要求。拥有主人翁意识,要有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命运合为一体的热情,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水平,减少并消除工作中的不足。要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度化管理,管理人员需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根据有关设备使用和管理的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和情况,拟定井下煤矿机电设备的防爆标准。同时,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从而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加强设备的可靠性。对于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落后的设备要坚决淘汰。定期检查设备,保证设备的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等安全可靠,减小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产业效率。 (3)加强检修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其他管理方式不同。一方面,煤矿的生产环境多样复杂,与之对应的维修工作也比一般的维修工作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工作环境会制约设备的结构设计,以至于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设备的结构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很难进行维修和养护,甚至无法维修。总的来说,项目的检测主要包括主提升、主排水、主通风、压风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及供电系统保护等,这些设施需要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检修,并且在设备使用前,进行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跟上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4)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要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就必须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管理、使用、维护好机电设备离不开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的队伍。因此,提高对优秀技术人员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技术人员的队伍,熟悉操作流程并熟练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健康持久得发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可以成立技术小组,共同研究生产问题的解决,鼓励员工不断改革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5)加大投入安全设备。 根据煤矿生产的行业标准《煤矿安全规程》,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设备过分落后必须予以更换。在当前背景下,要使用现今和节能的设备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具体要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优先使用先进的大功率采煤机、变电所检测控制系统、绞车变形调速装置、综掘机、轨道运输检测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 3结语 总之,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从细节着手,从基础做起,改变生产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流程,科学控制生产作业点和面,从源头上控制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生产的高效与安全。同时,要做好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还需要从技术的创新着手,结合自身情况定期检查,强化流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第一,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实现机电设备和先进技术相结合,落实企业的管理制度,确保机械安全高效地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 摘要:主要分析与探讨国内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维护与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问题管理维护 引言 近年来,中国煤矿机械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由于煤矿生产环境与条件的复杂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煤矿机电设备应用范围。然而,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起步相对比较晚,基层单位通常都是煤矿设备管理、使用及维护并重,其管理依旧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以往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无法与现阶段形势发展要求相适应。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国内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维护与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相关对策。 1煤矿机电设备相关概述 煤矿本身具备生产的复杂性、高难度性,因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以设备本身的维护和安全使用为主。由此也会相应提高机电设备的性能和安全度要求。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和审批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指出,中国目前煤矿总固定资产中,机电设备和设施占55%~65%,而其中配件、人工费、能耗等资金消耗则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左右。 2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思维观念较落后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高层及管理者都没有用足够重视的态度对待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依旧将重心放在煤炭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作为辅助生产部门,并没有高效使用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使得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职责逐渐淡化,管理人员在具体生产工作时因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而降低工作效率,没有对机电设备保养和保护工作充分给予考虑,从而造成机电设备出现大故障或异常时才进行维修和管理,不仅缩短了煤矿机电设备寿命,一定程度上也因维修而加大了机电设备维修成本,使煤矿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在检修过程中这种较为落后的管理观念也造成部分拥有高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纷纷跳槽谋求发展,更是加重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被动性[1]。 2.2煤矿机电管理队伍素质低 大部分煤矿都位于地下,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因此多数人认为煤矿工作安全度低、工作强度高且环境较脏,所以很多在煤矿技术方面有资质的技术人员都不愿意进入煤矿企业。再加上煤矿企业管理层没有足够重视机电工作,机电工作人员工作热情被慢慢磨去,造成离职率较高现象。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乡镇煤矿企业机电人员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基本上都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没有经过专业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培训,无法在具体工作中解除安全隐患,导致失去了最佳故障清除时机,使安全生产工作无法收到保障,即便引进现代化设备及管理措施,但因为人员因素也无法将设备及管理措施应用于实际生产管理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机电设备管理团队素质较低的现状[2]。 2.3日常使用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大部分煤矿因过度使用机电设备导致其提前报废,或使用寿命期将近的设备,该类设备的保护装置及安保设施都随着时间而老化,造成了煤矿工作效率低下且危险性高。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多应用在井下,施工完毕后也会放在井中,所以要加强设备防锈、防尘等工作,如果没有恰当处理,会导致设备损坏和腐化。井下工作人员针对这些情况也没有足够重视,因而时常发生上述情况。最常见现象有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及测试手段落后,导致没有发现煤矿机电设备隐患问题,从而引发事故。再加上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管理不平衡,其管理都倾向于如提升、通风、排水等固定设备,而忽略了隐患多、量大的流动设备,导致机电设备日常安全隐患多,运行状况差。 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3.1以制度化方式管理煤矿机电设备 首先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大部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影响煤矿工作正常运行,影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所以要求煤矿企业及时对可能会产生人身危害的机电设备及重要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及时将一些安全功能较差的旧设备做报废处理,保证急需更新的一些设备的投入。对矿井停产检修计划予以严格执行,每月组织一次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活动,设备检修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措施、检修内容、安全措施及施工组织,从而确保检修质量;其次,改变观念。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是推进煤矿机电设备现代化管理进程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强培养管理人员自身责任感,树立责任到人思想,纠正工作人员对设备维护管理的消极态度[3]。一定程度上可采用激烈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工作;最后,根据煤矿生产施工现场和上级相关设备管理要求制定检修制度。将检修制度张挂到施工现场,随时提醒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工作,从而进一步实现规范、程序化、科学化的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 3.2提高和重视煤矿机电管理队伍素质水平 煤矿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无法脱离技术操作人员因素,加强培养煤矿企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利于避免煤矿事故,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才能正确操作和管理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服务于煤矿生产。为发挥煤矿机电设备应有作用,邀请机电设备的制造厂家对机电管理人员和机电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指导,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操作及管理[4]。此外,管理层也要敢于突破传统局限,应用全新思维观念解决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中的问题,走创新、发展及批判改进的管理道路。最后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机电管理部门要时刻监督煤矿机电设备具体实施情况及维修情况,要及时追究违反操作规定的工作人员责任。 3.3加强设备检测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需在停产前进行,要对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予以准确评估,之后根据具体煤矿施工环境制定严格的停产检修计划。相关煤矿机电安全负责人除了要认真审核检修计划外,还要安排专人负责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跟踪和监督,在检修结束后,跟班人员要时刻紧盯试运转,不合格的检修不能签字验收,尽可能地使各个项目的检修维护质量达到相应要求范围。此外,要通过完善设备检修质量责任制等方式不断加强煤矿设备检修人员的责任心,使煤矿设备能安全有效运转,避免出现煤矿机电设备事故。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煤矿企业可利用计算机建立相关维修管理系统,由计算机完成具体维修数据并借助该平台分析和处理数据,此过程要求数据传递及时及准确规范,一定程度上还可向智能化、可视化及网络化系统方向发展[5]。 4结语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可确保其长期处于良好运行工作状态,切实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内容主要集中在思维观念、管理队伍及设备日常使用等方面,应针对管理内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如以制度化方式管理煤矿机电设备,提高和重视煤矿机电管理队伍素质水平及加强设备检测管理等方面,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可靠及高效运行。 作者:安玉明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王村煤业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 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需面临艰苦的工作环境,这使得传统机电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范围越来越小。叙述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现状,分析了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方法,讨论了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措施,最后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未来发展趋势进了论述。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方法 0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范围越来越大,许多以前无法进行开采的区域现在也可实现了煤炭开采,这也导致了煤矿机电设备种类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煤矿机电设备的寿命和使用效率会对出煤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并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希望本文内容对促进中国煤矿企业发展能有帮助。 1现阶段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中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一直都是同步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国科技高速发展,中国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上逐渐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并成功将状态检测和设备故障诊断引用到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中,这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在煤矿机电设备上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1]。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超过多半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都以较为传统的定期维修、预维修为主。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如果以时间为基础,很多时候都会因为工作时机上的错误而引起大量徒劳工作,从而引起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效率低、维修时间长、消耗资金大等多种问题出现,这对设备安全运行与安全生产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要晚,直到20世纪末期中国才在煤矿机电设备引进了供电系统和生产系统,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础模型,此后开始了对煤矿机电设备零件管理和维修的研究[3]。此外,至今中国也没有深入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同时也没有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修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无法对管理与维修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由此可见,中国目前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上存在一定盲目性,因此,应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的探讨。 2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方法 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a)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应通过系统的管理机构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确保机电设备的管理能正常运行。煤矿企业应在企业内部设立针对设备管理的部门,并指派专门的人员对设备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b)完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的应用不仅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设备正常应用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则无法确保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使用; c)应用合理措施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的监督。 (a)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应将不同的技术指标作为一项绩效考核标准,同时应将每项技术指标都合理分配到每个生产组织中,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进而最大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b)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应在各个部门设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将管理人员合理分布到煤矿生产的每个环节中,或采取一一对应制度,使每一片工作地点都有专门负责人,确保问题出现时能找到相应责任负责人,同时指派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d)加强维修管理。因为煤矿机电设备体积较大、工作时间短等原因,一般来说煤矿机电设备具有拆装难度大、种类多、数量大等基础特征,同时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经常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故障,因此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维修的管理十分必要,在维修管理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预防维修。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应针对设备使用情况对没有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中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做出调整,降低故障发生几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b)计划维修。结合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机电设备中应用零件的寿命进行统计,从而准确找出需进行维修的项目,并制定出合理维修计划,依照计划完成对设备的维修,通过对维修工作的管理,可使维修更加科学合理; (c)事后维修。如果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对其的使用,排除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尽最大可能将出现故障的几率降到最低; (d)状态维修。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维修方式,在维修过程中事后维修与先进的监测诊断技术配合使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管理,从而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有计划维修,在下文会对状态维修进行重点介绍。 3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措施 3.1改善机电设备维修制度 要想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制度的改善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a)通过合理的措施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档案进行整理,并将档案与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合理结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b)依据煤矿机电设备各个零件在运行工作中的寿命来制定合理的定期维修制度。 3.2健全煤矿机电维修方式 在对煤矿机电维修方式的健全上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a)煤矿企业应依据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维修状况、使用情况及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等,不定期或定期对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要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定期维修、班检等工作; b)要对现代煤矿机电设备的特征、维修特点及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特点进行合理分析,设计出科学的维修计划,并依据煤矿机电设备在应用上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 3.3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煤矿机电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技术水平是整个维修的关键。因此,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适当转变观念,要注重人才、保护人才,适当提高人才待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对维修人才进行定期培训,确保维修人员做到“三懂四会”,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顺利开展。 3.4状态维修 在煤矿机电设备状态维修过程中,依据设备使用状态对设备进行维修,在日常工作中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在线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和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通过分析来确定煤矿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优势,且在设备出现故障前或设备性能下降前有计划地对维修工作进行适当安排。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实施状态维修的本质就是主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掌握设备技术状态,注重对煤矿机电设备历史资料的管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避免设备发生故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4状态维修是企业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未来发展趋势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随着科技发展会发生不断的转变,状态维修可看为预防性维修的进化,是在维修上以设备运行状态为重点的一种维修方式。因此煤矿企业需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在状态维修知识上的培训,并要做好相应知识普及工作,通过吸取国内国外相关企业状态设备维修上的经验,做好维修及后期总结工作,依据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维修结果对采取的维修方式是否得当进行审视,同时要确定检测频率、检测技术、技术状态及诊断方式是否合理。状态维修是一个动态、闭环运行和不断改进的系统工作。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科学使用、合理配置,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并做好适当的维修工作,降低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的发生几率,提供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效率,这是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要求。而采取状态维修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由此可见状态维修是煤矿企业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未来发展方向。 5结语 随着科技及煤矿开采业的发展,人们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煤矿开采安全性和煤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在管理和维修技术上的研究,不断提升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技术,为中国煤矿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王文飞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兴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优化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个行业建设都对煤炭资源有较大的需求,因此,煤矿开采及煤矿生产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一资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煤矿开采及生产等主要环节中,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比较广泛,其自身质量对于煤矿开采的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将简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管理 维护 问题 优化对策 煤矿开采及生产具有极强的危险性,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开采及生产工作的必需设备,对于提高煤矿开采及生产的效率、带动煤矿事业的深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煤矿企业及相关人员进行切实解决。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煤矿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比较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并不重视,甚至认为该项工作可有可无,并无任何实际意义,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无法得到有效开展。还有一些煤矿生产企业虽然成立了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但是没有对其工作职能加以明确规定,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各项工作均无法得到落实,具体的管理工作只能流于形式。 2.管理与维护不及时。 很多煤矿生产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性,但是在该项工作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管理与维护不及时的问题。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有些工作人员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对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导致该项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样,就会导致煤矿机电设备自身使用性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有些煤矿生产企业的机电设备甚至已经严重老化,濒临淘汰边缘,给具体的煤矿生产工作带来严重阻碍。 3.管理维护人员素质较低。 很多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没有重视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在选择管理人员的时候没有对其进行严格考核,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维护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素质较低。素质较低的管理人员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无法应用新型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巧,应变能力不够,在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还经常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积极性不足、敷衍塞责等行为,给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具体优化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落实与开展,首先需要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对这项工作有正确认识。管理者应当认识到,煤矿企业的各项工作开展都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经济效益的获得是与安全生产及高质量生产有紧密联系的。与此同时,煤矿企业的高质量生产需要安全性能与使用性能达标的煤矿机电设备予以支持,这就体现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在良好的环境下得到顺利进行。管理者在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后,就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强调,让各级领导干部及一线职工都能认识到该项工作的价值,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创设良好氛围。此外,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管理者还需要加大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比重,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预留资金,并保证资金得到合理应用,避免出现挪用资金、侵占资金等现象。 2.加强管理与维护。 煤矿生产企业一定要切实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证该项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整体效果。某煤矿生产企业十分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加强了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对于企业内部正在运行中的新型煤矿机电设备,该企业要求专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且要保证检修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在检修工作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要立即解决,避免问题长期存在给设备的各项性能带来严重影响。对于已经使用较长时间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需要适当缩短检修工作的具体周期,可以半个月进行一次检修,甚至是每周检修一次,在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检修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干净、整洁。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检修工作中,制定了严格的检修制度,并且在设备完全停止运行后进行检修,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性。此外,检修人员还针对每一台机电设备编制了相应的检修记录,对每一台设备的检修情况、具体性能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妥善保管,确保在日后的检修工作中可以随时查找相关记录。正是由于该煤矿企业的相关人员切实加强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才保证了所有设备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该企业的具体生产质量才得到了有效保证。 3.提高管理维护人员的素质。 煤矿企业在开展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时,一定要着重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选择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时候,煤矿企业要着重选择工作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品行端正、头脑灵活、应变能力较好的工作人员。此外,在选择好相应的管理人员后,煤矿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让其掌握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技巧、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等,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培训结束之后,煤矿企业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总体考核,除了考察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之外,还需要对其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只有考核情况达到标准的管理人员才能真正上岗,对于考核情况较差的管理人员,则需要参加二次培训与二次考核。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会意识到自身素质高低对于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影响,才会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4.加强监督。 很多煤矿企业虽然已经在内部开展了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但是没有对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煤矿企业应在内部选拔一批高素质的监督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除了监督该项工作的质量之外,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如果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敷衍了事的态度,监督人员就要及时与其沟通,若沟通无果,监督人员可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企业的管理者。此外,监督人员还要严格监督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及时与负责人联系,双方共同合作,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此外,如果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发生突发情况,监督人员需要先将情况进行上报,之后再与管理人员、工程人员等密切合作,共同针对问题进行解决。煤矿企业只有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进行严格监督,才能真正确保该项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此保证该项工作的开展效果。 三、结语 虽然我国的煤矿生产企业目前已经重视到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煤矿企业及相关人员应当正视并重视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切实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保证煤矿开采、生产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文泽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浅析 摘要:基于“管理、装备、培训并重”这一基本的煤矿安全生产原则,提出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发展目标,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现阶段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问题;改进措施 0引言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就是利用管理学的知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机电系统的人、财、物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达到经济良好运行状态。目前矿井机电设备的大型化、装备技术的现代化、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大大增加,这就给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1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滞后 设备使用单位,特别是区队长、工长等管理干部对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知度不高,仍然存在“重生产、轻设备”和“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为了经济效益,盲目地追求眼前产量、进尺任务的完成,一再压缩检修时间,造成设备的日常检修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设备往往带病运转,小病变大病,最终损坏。这也使设备的正常运行周期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1.2管理履职不到位 机电设备管理是周期性全过程的管理,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每个环节相互独立但又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多单位虽然成立了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但人员不足、职责定位不清晰等因素,导致了该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生产上,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从而出现管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管理流程混乱,采购的设备质量及技术参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设备技术手册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安装、检修质量不达标,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理与使用的矛盾突出,设备使用周期短等一系列问题。 1.3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低 由于煤矿在人们心中是一个高危粗放型行业,整个社会对其认知度不高,再加上教学与煤矿需求的脱节,故煤矿企业人员招聘选择范围较小,造成了招聘标准、质量下降,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而现阶段煤矿机电设备的发展趋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设备与人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违章操作、误操作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先进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矿井高效、高产的发展。 1.4培训不严谨 虽然陆续开展了每日一题、安全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各类培训从上到下都是应付差事;二是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员工因个人专业知识匮乏,兴趣下降;三是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理论不能与现场有效联系,造成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出现了每日一题抄在本子上、安全教育写在黑板上、专业知识还给书本等现象,培训慢慢流于形式,演变成为了检查而培训、为了检查而做笔记、为了检查而考试,完全脱离了“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目标。 1.5设备更新、新技术推广不及时 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及新技术推广对于实现煤矿的装备现代化十分重要,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切实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求,要结合设备的大修与中修,积极运用新技术来改造老设备,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但由于生产成本因素,再加上行业内缺乏约束性文件,设备的更新及新技术的推广不能有效落地,始终是一个口号。 2机电设备管理改进措施 2.1转变思路,加强制度和流程建设 首先,要树立“不换思路就换人”的管理理念。要让机电设备使用人员有紧迫感,明白机电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要让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有使命感,明白机电设备管理的总目标是使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转,追求设备的长周期运行,保障优质生产。其次,为充分调动设备使用单位的积极性,要在考核机制上做文章。当前机电考核指标主要有“9051”机电三率(设备完好率、设备待修率、事故率)考核,能耗费用、配件费用、维修费用等成本考核。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每月对全矿各区队的机电设备管理指标进行评比打分,采取奖优罚劣的模式,让使用人员意识到设备管理潜在的价值及效益,以有效促进设备管理。最后,要加强制度和流程建设。制度和流程是服务于设备管理的,它来源于现场,服务于现场,所以在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上一定要紧密联系现场,制度和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使用、梳理、总结和完善。笔者认为,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更好的制度。机电设备管理要以制度和流程为导向,遵循“循规蹈矩,严格管理,注重细节、超前防范”安全方针,充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约束管理中存在的靠经验、靠资历的行为。 2.2管理机构要定位准确、职责明确、人员合理 首先,矿井机电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要因矿而异,不能一个模式,不能一刀切,定位要准确合理。机构要保持稳定性,因为一个机构从诞生到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只有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其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其次,机电管理机构的职责要明确,并赋予相匹配的权利。要突出机电管理机构的价值,它是服务于生产的,而不是听命于生产,它与生产同等重要。最后,在管理人员的设置上要合理。《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等规程、规范中对机电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有较为详细的要求。但由于经营管理理念的差异,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单位往往精简人员,一人身兼数职,造成了在机电设备管理上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想到的做不到,看到的管不到。所以,人员的合理配置对机电设备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3队伍建设要走向新常态 现场操作岗位永远是机电管理工作的试金石,员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决定安全生产的正常开展,反映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成败,所以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使其向新常态发展。首先,队伍的建设要从源头开始抓。可以与有意向的专业院校合作,对一些关键的操作岗位进行定向培养,使员工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技能水平提升及延伸打下专业基础,彻底解决员工学习入门难的问题。其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职能,做好员工培训工作。矿内培训要讲究针对性,教材、视频课件的深度要与员工的文化素养对应,通过集中讲授、试听、案例分析、拓展互动、角色扮演、网络教学等方式,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培训要讲质量,不要凑数量,争取先让一部分员工成长,形成一种氛围、一种阶梯成长模式。同时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如采用职称评审、返校深造、提高待遇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使培训工作出现质的变化。再次,要重视与设备厂家的沟通与联系。因为厂家是设备的设计、加工单位,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最了解,所以对一些重要设备、关键设备,应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到场进行培训,让操作及维护人员吃透设备,真正做到三懂四会。最后,要走出去,多看看,开阔视野。机电设备管理在某个阶段由于思想认知的固化会处于一个瓶颈状态,这时候就需要走出去,学习同行业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了解行业内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情况。通过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紧跟行业发展脚步,积极进行产品的升级及更新,为煤矿机电设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3结语 总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现代化的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虽然现阶段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但“安全经济运行、优质保障生产”的终极目标不会变。 作者:马小强 单位: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煤矿开采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业,煤矿开采不仅工作条件艰苦,而且自然环境相当恶劣,是工作事故的频发区,不利于矿山开采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且从事矿山开采的工作人员,在人身安全上得不到保障。在发生的矿难中,由于机电设备管理不甚完善引起的事故最多,本文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改善的途径做简单探讨,希望能够为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重要性;质量管理;改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近几年来,我国煤矿开采离不开机械化的辅助,甚至机械化在开矿业上占主要位置,机械设备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企业生产也是主要考机械设备的正常高速运转来完成的,其中,机电设备是机械运行的动力来源,因此机电设备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1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套机电设备,从购买、安装、试用开始,直到设备维修和报废为止,都离不开对设备的质量管理,煤矿开采企业对机电设备的要求很高,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矿山开采行业中,机电设备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这些设备可以给企业带来固定的收益,现代任何行业都在逐步向计划化迈进,矿山开采对机械化的要求更高,因此,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从大量的数据统计来看,每年矿山事故中,由于机电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半数以上,机电设备若是突然之间停止工作,企业暂停运转事小,煤尘、瓦斯引起的爆炸等事件危害相当大。因此,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对于在保障人员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责任重大。 2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如今,我国矿山企业众多,但是大多数矿山企业把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对矿山开采人员的安全放在次要位置,企业内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到位,没有统一、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由于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机构自然呈现分散化状态,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出现分离化趋势,例如,财务部、选购部和机电管理部的权利都是分工的,这种模式使得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综合管理无法实现,降低管理费用、节约开支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2.2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在机电设备配置的质量管理中,首先就是要正确地使用设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会出现磨损的,但是合理使用能很大限度的减少磨损,并且确保精确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是保证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中[2],环境因素、拜访位置、安全设施配置等的影响,造成作业违章的情况很普遍,机电设备安装不正确、不按规定使用等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机电设备保养不及时、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 2.3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由于矿山开采业危险、艰苦、待遇差,专业人才得不到相应的提升或是奖励,不愿意从事矿山开采业,因此机电设备管理中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除此之外,矿山开采行业大都是年龄稍长的人员,缺乏年轻骨干力量。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导致矿山开采业运行艰难,生产效率低,发展前景堪忧。 3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改善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实现机电设备科学管理的第一步。面对矿山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很多企业接受前车之鉴,提高管理意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机电设备检验标准》、《机电设备管理办法》、《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方式》、《机电设备检验修理条例》等,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的顺利进行。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加强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 3.2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机电设备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操作人员的正确使用和维修人员的认真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机电管理的重点。这就需要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直接挂钩,相关部门定期作出检查和验收,严格执行规定的奖惩办法,而且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也要与工作人员一起领赏或是受罚,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不但追究操作者个人责任,还要连带所在单位的责任一起追究[3]。 3.3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机电管理是机电设备使用的重要环节,需要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方法先进[4],因此,企业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专业能力,还要从根本上抓起,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技术部门,以求管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电管理在矿山企业中占关键位置,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减少矿山事故,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实现矿山行业稳步发展。 作者:王利群 单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探究 1北宿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剖析 (1)作为80年代建成老矿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服役年限的延长,我矿不断购置大型煤矿机电设备、机械设备,对于购置设备存在管理松散和不可控制等原因的影响,使设备管理处于模糊管理状态。 (2)受井下工作条件和现场工作环境影响,少量机电设备存在现场搬迁、升井维修、设备跨单位交接、设备闲置、设备淘汰、报废处理等情况,机电设备交接易出现空挡管理,交接漏洞,造成部分设备不能及时有效利用,降低了机电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3)各单位机电设备、机修厂维护维修设备、仓库现存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查找、领用、统计、对账及其不便,机电设备型号、性能、种类、年限和出厂日期等信息无法有效提供,很容易造成错误引导,使决策者做出错误判断,造成我矿资金大量占用,增加我矿经济运行压力。 (4)现有机电设备管理仍以台账形式出现,仅限以各单位数据统计分析,没有预测、提示报警、设备状态显示、设备运行年限等功能,不能实时反应出设备的动态运转情况。如实反映设备的现有状态,使用、机修厂维修、入库等状态,将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连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可视化管理。 2关于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功能设计与运用 (1)设备管理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机电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设备管理可分为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后期管理,进一步细分为设备的规划、设计、安装和使用、修理、改进、更新、报废七个阶段。 (2)精细化分管理业务,建立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台账管理、技术标准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等子模块化管理信息平台。 (3)建立基于数据库的机电设备档案库和设备结构树、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分类、编码、设备登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在线查询、共享等功能。 (4)设备管理系统分为日常管理和设备综合管理两部分,采用面向对象分析作为系统需求分析和建模方法,使用UML作为建模语言。在UML中,用例模型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来界定以及定义系统功能。根据系统中用户分类,进一步来详细说明角色定义以及应该具有的功能。根据用户的分类,角色可分为5类,设备管理员、库房保管员、机修厂修理员、基层单位修理员、系统管理员。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获得系统需求,划分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分为设备管理子系统和查询可视化子系统,下设若干模块。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基于互联网网络的设备领用、维修、移交、报废、入库等流程化管理,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流动过程、维修过程进行管理登记,强化移动机电设备的状态管理,确保在用机电设备的状态完好,以保证满足安全生产各项需要。 (5)实现基于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下机电设备分布图的可视化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在线管理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实现基于设备对象的各种信息的管理查询,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视化设备管理平台; (6)采用图表的方式,实现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报废情况等统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机电管理的辅助决策分析手段; (7)建立对大型设备的跟踪管理档案及机电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的归档、建库管理等功能 3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价值与前景 (1)再造、优化设备管理流程,达到设备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专业化,提高设备执行效率。 (2)建立设备管理基础及其过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快捷查询、统计和自动分析,避免了人员变动等造成的资料和数据的缺失,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稳定、可靠。 (3)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升设备的综合效率;合理整合与配置公司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备件资源等,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 (4)借助信息系统及工具加强现场工作管控,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全面跟踪记录维护维修过程,为设备资产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维护维修信息分析。 (5)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备件库存预警机制实现采购-库存-消耗联动,降低备件库存及其备件成本,并配合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备件领用管理;实现与ERP、OA、财务系统以及基层单位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集成。 (6)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机电设备出库后的设备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维修费用的跟踪管理,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维修费用控制管理,来确保实物价值物尽其用、安全运行,并建立一套先进的、规范的、及优化的机电管理机制体质,将物资、设备管理贯彻到我矿运营的每一个方面,帮助企业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获利能力,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7)利用互联网+“机电”概念,建立专业机电软件平台,实现机电设备、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共享模式,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机电设备等资源。 (8)与现有机电管理标准相结合,制定机电管理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和机电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我矿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依据。 (9)培养现代化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其维修队伍,满足我矿先进生产设备对现代生产组织保障的要求,提高我矿市场环境下产品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及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变与发展,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与稳定,我矿机电装备与管理水平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进步才能跟上时展步伐,实现煤炭开采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作者:张林 郭宁 韩雪华 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宿煤矿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浅谈 引言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煤矿企业生产机械化的程度日渐增强,而在当前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的作用和优势越来越突出,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要给予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通过调查研究,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和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有直接的关系。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机电设备进行正常稳定的生产和运行,不仅对井上存在着危险,对井下的作业工作也隐藏着潜在的危险,有的时候甚至严重危及到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矿生产大省,山西煤矿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但近些年的煤矿安全事故中很多都发生在山西地区。就目前而言,山西的许多煤矿企业都在面临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例如:煤矿的生产条件相当艰苦,井下工作环境比较危险,生产经营的程序环节为较为复杂化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及时、不到位、不重视。 1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1)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多半是由于煤矿机电设备自身故障导致的。如果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那么肯定会给煤矿企业在各方面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2)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有利于煤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现代化的煤矿机电设备有很多种类,有动力机电设备、通风排风的机电设备、采掘机电设备等,因此机电设备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贯穿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需要。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改造都非常的迅速,尤其是我国的煤矿生产企业。先进的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造,让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都在提倡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等。所以,做好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减少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也进一步减少了对机电设备的资产投入。以上谈到的三点重要性,是当前煤矿机电发展的方向,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目的以及需要解决的现象。 2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技术规范措施 就以山西省A煤矿企业为例,并结合当前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探究。该煤矿企业在国内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煤矿生产的机械化普及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和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在全国范围内的煤矿企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不断增强的,逐渐占据了绝对的地位,这在任何一个煤矿企业都是普遍存在的。据不完全统计,该煤矿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该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共有30次,其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有21次,占到了总事故发生次数的70%。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次机电设备故障,主要原因为: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煤矿企业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操作不够规范;最基本的维护、检修保障工作不到位等。煤矿机电设备一般包括固定设备、运输设备、采掘设备、电气设备、露天设备等。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总结出煤矿机电发生安全事故多数都是产生在运输设备与采掘设备方面。 2.1运输设备 带式输送机是由滚筒、托辊、架体组成,架体是机头架、机尾架以及拉紧装置架构成的,同时要求此结构内部不能有开焊现象,如果在煤矿生产操作过程中出现变形等现象,应当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调平、校直。 刮板转载机主要包括机头、机尾传动部、机头架、机械传动装置等。窄轨电机车也是煤矿运输设备重要的机械部分,上述谈到的山西省地区A煤矿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经常性的出现电机车车架内有明显的变形现象,其中的侧板以及顶板凸出的高度明显大于20mm,这不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在管理和维护时应当注意,车架内不得有裂纹和变形现象,发现明显的变形现象就必须做好及时检修工作。同时,侧板以及顶板凹入或者明显凸出的部分也不得大于20mm,抽箱切口中心的两个对角线的长度之间的误差要保证小于10mm。 2.2采掘设备 采掘设备作为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机械设备,对整个煤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采掘设备包括液压支架、采煤机、装煤机等基本部件。该煤矿企业在采掘设备管理和检测工作方面过于疏忽,对液压支架的维护不及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其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实际上,液压支架的工作温度应该设为10~50℃之间,煤矿企业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在支架解体之前必须对支架进行严格的冲洗,同时,解体后的许多液压元件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包括阀、活塞杆等零部件,都需要将它放置在木质的衬垫上。针对装煤机技术创新领域进行研究,装煤机包括传动系统、装运系统两大部分。尤其是装运系统,山西省A煤矿生产企业在煤碳装运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3结论 煤矿企业发生大大小小的安全生产事故绝大多数都是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对煤矿机电相关的操作技术要严格要求。对于A煤矿企业来说,应当坚持做到: 1)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煤矿企业从管理者到基层工作者都要改变自己的生产观念,要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的位置,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 2)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力度。那就是从源头、从根本把安全隐患给消灭掉。煤矿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定期检查和维修、缩短检修周期是防止或避免不利因素发生的最好防护措施,千万不要等到小毛病积累成大毛病时再进行检修。同时,在机电设备的检修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化。 作者:张志芳 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通煤业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法探析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首要要求,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大幅提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机电设备管理就是提升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进行机电设备管理,需要结合当前管理工作实际,从薄弱环节出发,进行针对性补强。 1机电设备管理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 1.1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当前发展现状 从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而言,其发展尚属合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管理工作得以确立。在以往,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没有正式确立的,即没有作为一项正式工作展开。但是,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现在已经正式成为煤矿生产中的一项正式工作,地位也随之得到确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确立,才能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内容,提升机电设备安全,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第二,管理工作制度初见雏形。制度是展开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约束条件,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地位逐步确立之后,相应的工作制度也在逐步形成。在机电设备的安全规程下,一些简单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已经形成,并且已经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第三,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逐步专业化。以往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其他人员代为进行,只能进行一些十分简单基础的管理工作,对维护机电设备运行安全不具备太大意义。但是,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正式成型之后,进行管理的人员逐步专门化、专业化,对机电设备具有全面了解,能够发现处理机电设备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第四,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初见成效。根据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而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诸如工作制度逐步确立、工作团队逐渐形成、井下作业安全有所提升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最好证明。 1.2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表现出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可以在多个方面对煤矿生产安全发挥积极作用。首先,通过机电设备管理可以有效强化煤矿生产的效率。机电设备是进行采煤作业的关键,一旦出现问题故障,就会导致采煤作业出现拖延缓滞,降低采煤作业效率。通过机电设备管理,可以最大程度排除机电设备存在的各类故障隐患,确保机电设备可以在采煤作业中长时间正常运转。其次,机电设备管理可以增加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优化煤企经济效益。机电设备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其寿命延长一年,就可以为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机电设备管理,对机电设备加强养护与维修,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排除,最大程度提升其使用年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最后,机电设备管理可以加强井下生产安全。安全问题是煤矿生产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井下,由于存在瓦斯、粉尘等危险物质,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对于机电设备而言,又是容易产生电火花的重要设备,这就导致机电设备容易引起重大的危险问题。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管理,避免机电设备出现较大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瓦斯、粉尘等危险事故,最大程度保证井下作业安全。 2机电设备管理中表现出的问题 2.1理念落后 理念落后是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出的一大问题,也是一个根源性问题。理念落后,会导致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少必要认识,无法理解到机电设备管理和煤矿生产安全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理念落后,对机电设备管理缺乏清晰认识,导致在相关工作决策中出现失误或是偏差,不利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步发展。二是基层管理人员理念落后,没有触及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质,导致管理工作流于表面限于形式,无法发挥出真正实际的作用。 2.2部门职责缺失 在煤矿生产中,机电部门是众多部门之一,其主要承担着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责。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机电部门将工作的重点全部放在了机电生产上,对机电管理的重视程度过低,导致机电管理职责缺失。不仅如此,对于一些煤企而言,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诸多部门人员进行了精简压缩,尤其是过度压缩了机电部门的人员,导致机电部门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部门职能出现断链,无法正常履行部门职责。 2.3隐患较多 隐患较多是当前机电设备管理中表现出的一个严重问题,对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具体来说,隐患较多的诱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煤矿机电设备老旧,运行时间过长,这就导致其势必存在一些故障安全隐患。二是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不少意外因素,都可能成为机电设备的潜在安全隐患。三是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长期落实不到位,导致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只有在显露出来之后才会进行解决,致使隐患较多。 2.4工作力度不够 工作力度不够是当前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出的一个实际问题,需要深入这一问题的实质进行解决。引起工作力度不够的原因较多。首先,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属于基层工作,难度大,环境艰苦,许多工作人员深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困难,因此不愿意参与这项工作,进而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导致工作力度不够。其次,机电管理工作尚无十分明确的工作标准,在执行某些工作时,无法对工作尺度进行良好把握,由此就可能出现工作力度不够的情况。 2.5专业水平低 专业水平低会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难以触及机电设备核心,无法实现成果最大化。专业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正式展开的时间不长,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迅速构建完善的专业管理工作团队,因此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专业水平低。第二,煤矿井下生产环境艰苦,而且颇具危险。在一些煤矿事故新闻报道的影响下,部分专业人员害怕出现安全问题,而不愿意进入机电管理工作团队。第三,技术人员跳槽频繁,导致专业管理工作团队难以长时间维持。 3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策略办法 3.1加强重视 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是促进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发展进步的首要任务。第一,加强领导层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煤矿安全生产会议将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传达,使领导层人员对其产生深刻认识。第二,加强基层员工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可以在企业生产大会上通过实际的安全事故,剖析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强化基层人员对机电设备管理认识。 3.2完善组织 机电部门职责缺失,需要通过完善组织来进行弥补。首先,构建全面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度体系,用以约束指导相关工作展开,确保其符合实际要求。其次,切实落实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方针,加强责任制,做到专人专责、人人有责,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深入贯彻落实。最后,协调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之间的关系,使其处于一个合理的平衡状态,避免实际工作过于倾向某一方。 3.3强化管理维护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此,首先需要切实排除这些安全隐患。可以对井下机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彻底发现存在于机电设备当中的问题,并进行维修排除。其次,确立科学的管理方案,定时与随机相结合、专项与随机相结合,对机电设备展开全方位立体的管理维护。 3.4更新机电设备 由于井下大部分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已经较长,存在的各种问题隐患较多,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更新换代。这就要求煤企适当增加基础投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在更新机电设备的同时,还需对机电设备管控系统进行升级,使其对机电设备能够发挥出更加精细的管控操作。 3.5提升专业水平 提升专业水平,首先需要引进专业人才。由于煤矿工作条件艰苦,因此煤企可以适当提升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此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当中。不仅如此,还需在工作中不间断调整薪资待遇,避免相关人员因为薪资待遇跳槽到其他企业。其次,加强相关人员职业素养培训,使其正确对待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以免被错误观念束缚了工作能力。 4结束语 煤矿生产安全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切实促进矿井安全生产。机电设备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从工作理念、部门组织、管理维护、更新设备、专业水平等方面加强相关工作,才能促进矿井生产安全。 作者:张利新 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东曲矿机电科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试论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 摘 要:伴随着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供电与安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在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煤矿的供电安全、设备管理与维护措施等相关问题,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工作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并为相关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伴随着目前煤矿开采作业难度的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水平对于煤炭产业的重要性已经愈发凸显,为了保障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确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对煤矿安全供电与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研究。当前,对于煤矿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及相关设备的型号选取愈发严格,应当应用经济杠杆原理,由基础工作出发,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始终将设备的安全性作为关键核心,促使相关的管理工作得以良好开展,保证煤矿机电设备能够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1 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备陈旧落后 部分煤矿使用的机电设备已经陈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有诸多隐患,主要表现在设备的启动与馈电开关保护功能不够完备,有关的配套安全措施与标准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例如,在发生漏电或是过载情况时,若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及过流保护未能发挥出正常作用,将会导致意外跳闸事故的发生并威胁到人员安全。 1.2 管理理念滞后 在部分煤矿的生产作业中,单一性的追求煤炭产量,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所采取的管理制度也较为落后,导致了大量问题隐患的存在。相关的管理人员常常认为只要设备能够运转就不检修,只要自己八小时工作中设备不出问题就行,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按照设备检修计划进行系统检修,只有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影响到生产时才检修,致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极大地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在设备型号的选取、检修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导致了设备保护完全失效,设备定期维护也不能得到落实。 1.3 人员素质不高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中,还有一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即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发生机电设备事故的原因绝大多数由于人员素质水平不高所导致。人员素质问题会造成对设备型号选取、日常保养维护知识的掌握不足,对设备管理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且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也常常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实施。针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常常会因为工作岗位的改变导致对操作技术掌握不够熟练,这些均是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所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方面。 2 增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2.1 加强日常检修管理 在开展检修管理工作方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应对煤矿企业固定场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应依据相关检测检验标准开展定期安全性能检测工作,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以此确保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完善责任追查机制。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作业,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通风设备、排水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及提升装置等。例如,低于相关的通风设备一次性能检测应当在通风设备应用前予以重点检查,将试运行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开展好相应的记录管理工作,以保证发生问题时能更加及时有效地查询。此外,还应当开展对矿井排水所用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及相应的水泵及阀门检查,针对联合排水测试应就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为今后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2 坚持制度化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煤矿机电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将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个设备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并不断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加有效处理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尽可能规避由于相关的工作失误及疏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例如,针对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而言,应当在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量基础之上,严格依据相关的管理标准规程,应用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来明确出相应的管理执行标准。并且还应在岗位制与具体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将巡回检修制度落到实处,能够更为显著的促使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为了全面加强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升,需针对功能水平较差、存在明显故障问题的机电设备及时淘汰,并最终将矿井停产检修制度落到实处。 2.3 提升人员素质水平 要促进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即提升整体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大力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将他们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出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将有助于确保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高效应用及节约应用,且针对先进设备的应用同样优势显著。具备有一支技术水平固定的机电设备检修队伍十分重要,接受了相关机电维护与管理培训后的人员能够更加合理的依据操作规程开展日常检修作业,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促使其对机电设备的性能及运行原理做到明确掌握,在发生设备故障问题时可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隐患,无论是对于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还是生产作业的高效性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必须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煤矿的审计情况,采取定期检查检修措施不断增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力度,提升机电设备管理与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放在提升设备安全水平上,积极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投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以确保对于管理与维护措施的全面落实,保障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行,最大程度的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设备管理的作用 【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应用煤矿机电设备能够使煤矿的开采效率得提高,并且使煤矿开采变得更加安全。但是,从煤矿开采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在对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管理措施,不仅会导致煤矿开采的成本升高,而且还会埋下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对煤矿行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不断对新工艺设备和技术进行应用,这在提高煤矿开采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的管理要求。 1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我国多数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机电设备都出现了老化现象,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部分机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对煤矿企业的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煤炭企的固定资产中的50%左右都为开采设备,其是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在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如果无法通过合理的措施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会对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影响,将会提高煤矿企业的开采成本。因此,加强对煤矿企业安装生产管理,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1.2提升煤矿开采效率 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矿生产的基础,在煤矿开采企业中,机电设备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涉及到多种专业技术和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因此,在具体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依据煤矿开采企业的情况,构建机电设备管理小组,指派专人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与检查。如果发现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排查,确保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 1.3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煤矿开采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行业,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给国家和群众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素,依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瓦斯爆炸有40%都是因为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火花而引起的,而矿井下发生的重大火灾超过80%都是因为没有采取科学的手段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而引起的。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现代许多煤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重视更新管理理念。目前设备管理处于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只有个别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念,但是在从实际推行情况来看,还受到外界各项因素的冲击与干扰。现代煤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忽视了管理理念所带来的后果十分明显,依据相关统计显示,有30%-40%的机电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些现代设备管理理念,在煤矿企业中也很难接触到,例如机械化、信息化等。 2.2机电设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煤矿企业环境差、条件艰苦、风险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优秀的机电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煤矿机电行业。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措施不到位,在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多数都选择跳槽,导致煤矿企业的机电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虽然一些机电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没有对设备管理理论和煤矿企业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在机电管理过程中仅凭经验进行,无法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2.3机电管理部分职能作用得不到发挥 许多煤矿企业内部都设有机电科,其是专门负责机电管理的一个部门。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科的工作主要有两项,分别是机电设备管理与机电生产。但是,多数煤矿企业中的机电科员在具体工作中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生产上,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这样忽视设备管理智能,导致机电科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国内的许多煤矿企业在人力资源控制上,为了降低成本,对机电科的编制进行压缩,这样容易导致机电科管理员出现真空现象,设备管理工作经常会处于空缺状态,无法体现设备管理作用。 2.4设备管理体制不完善 煤矿企业中的管理层多数只关注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量,对煤矿开采中所应用的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导致了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直接原因。 机电管理部门煤矿企业的重要安全部门,其在煤矿企业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煤矿企业中的机电管理部门如同虚设,将所有工作的重点都放在了生产上,并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此外,在煤矿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专业的管理队伍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与检查,这样将会导致煤矿企业中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的异常情况得不到解决,煤矿开采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合理措施 3.1合理转变观念,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 目前,我国多数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上仍然采取“什么时候坏掉,什么时候维修”的管理方式,这与现代机电设备管理理念相违背。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转变观念,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 煤矿企业中的领导和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维修理论和设备管理理论的学习。并且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调动职工管理机电设备的积极性,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机电设备管理中,形成全面管理机电设备的局面。转变错误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观念,提高重视程度是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合理性的有效措施。 3.2提升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煤矿企业的从业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加上企业内部的激励制度存在问题,很难留下高素质人才。企业煤矿开采如果缺少专业技能,缺乏经验,容易引发开采事故。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引发人员恐慌,引起人员流失。由此可见,煤矿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对煤矿企业中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安全应用会造成直接影响。由此可见,提高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例会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处理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一线工人的综合素质对煤矿安全开采会造成一定影响,只有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思想,才能确保机电设备管理的安全性。 3.3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转水平 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水平生产的安全性会造成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和生产职能,并且需要与煤矿企业中的其它部进行合作,构建一套标准的检查评分制度。制定科学检查评分制度,使设备维修、上岗制度、工作制度都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应当在此基础上,突出监督考察制度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矿井生产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管理职能,各项操作都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应用系统考核和检查方法,确保煤矿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各项设备的运行都处于正常状态,使设备的运行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个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机电设备故障不过班,禁止机电设备带故障运转,及时发现机电设备中的故障与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4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 对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体制进行完善,构建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制度和管理制度要认真执行,对员工使用设备安全行为要进行规范。依据机电设备应用的具体情况,对设备的维护、操作、检修等各项内容进行规范,从而使机电设备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够找到相应的制度遵循。适当转换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转移煤矿开采工作的中心向煤矿安全生产方向转移,使其具有安全生产管理权利,同时还应当在企业内部构建合理的绩效激励制度,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煤矿企业中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每日都需要在高负荷下运作,工作强度较大,因此需要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与诊断。机电设备检修,不仅能降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几率,而且也需要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管理对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来说意义重大。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要从小事做起,对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维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提升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转水平,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从多方面加强对煤矿生产中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从而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探析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 摘 要:在现代社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煤矿生产也不断向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提高。做好这些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于煤矿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管理投入;安全管理 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使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的提高。在现代的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成为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煤矿中综采机电设备的精密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导致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煤矿企业在运行发展中应该重视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采取措施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为煤矿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保障。 1 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管理制度落后问题是我国煤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管理制度上,不仅设备管理制度会给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造成影响,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也会对综采机电设备管理造成影响。在煤矿企业中,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主要会对两个方面造成影响,一个方面是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个方面是煤矿开采的规模。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煤矿企业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综采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科学的管理,是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都提高上去。 1.2 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使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极大的冲击,使我国的煤矿在发展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矿之间的竞争不仅与外部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内部的人才构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煤矿企业的人才素质较高,就能够对煤矿综采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使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正常的实现。同时,高素质的人才还能够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了使煤矿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煤矿企业在运营发展中应该制定一个完善的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机制,通过机制把煤矿企业的运营发展和企业内部的人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完善的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机制中,企业员工的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煤矿综采机电管理机制的实行过程中,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把煤矿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使煤矿企业内部的员工的凝聚力得到增强,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一直的保持其自身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正常的实现。我国煤矿企业中管理人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员工的考核培训上面。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发展中不重视对员工的考核和培训,使煤矿企业中经常出现管理人员把考核培训当作流程形势来看。这种问题是造成煤矿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不上去的主要原因。此外,很多煤矿企业在对员工培训的时候不重视对培训方式的创新,一直使用固定的模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导致员工在培训上滋生厌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1.3 责任不明确 在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对管理责任和管理权力的划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国煤矿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并不理想,经常会出现权力和责任分配不明确的现象。责任权力不明确使我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中会出现权力和责任模糊的问题,从而会对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使我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很难提高上去。同时,这种责任和权力不明确的现象也会对管理任务的分配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煤矿企业的管理机构应该对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力进行科学的分配,使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使用压力和管理难度降低下来。同时,明确权力和责任还嫩巩固避免出现问题是管理人员推卸责任,对于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加强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 2.1 加大管理投入 在当前社会,煤矿生产对机电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对设备的型号进行科学的选择,还要对设备的运行进行优化升级。这样才能做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保障煤矿的安全正常的运行。为了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要加大对煤矿综采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资金投入,为设备水平的提高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还能够及时的对机电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2.2 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应该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监控和检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机电设备的监控和检修进行加强。(1)落实检修和监督中的责任、加强对检修和监督工作的考核,为机电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2)进行预防管理。在预防管理中应该将设备的检测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 2.3 进行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提高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计划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做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还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平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3个方面的工作对煤矿综采机电设备进行计划管理。(1)制定科学的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计划。(2)建立完善的平衡管理制度。(3)对煤矿综采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为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结语 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其能够对煤矿产品的质量和煤矿企业的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煤矿企业在运营和发展中应该重视对煤矿综采机械设备的管理,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其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高爱军,男,陕西神木人,大专,工程师,现任榆林市杨伙盘煤矿安全监察部副部长,研究方向:机电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技术的改造 [摘 要]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贯穿在矿井的各个角落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以及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要求。目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在日后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改造维修技术的方式。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改造 前言 为了促使煤矿机电设备可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受到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影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对煤矿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所以,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主要原因是离不开设备技术管理。煤矿在生产实践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维护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行。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运行的关键设备,如果机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一定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才可以正常运行,保障整个煤矿生产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第二,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煤矿生产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如果施工设备不完善,通常会造成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可以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性能,避免出现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第三,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能够避免发生事故,确保煤矿生产正常运行,维护生产秩序,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1] 2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出现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对我国具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很多煤矿企业忽视设备安全,对机电设备维修不到位,机电设备工作时出现异常响声和味道没有认真检查,由于机电设备没有及时的检查维修,使得一些小问题慢慢演变成大问题,最后不得不更换新的机电设备,不但对煤矿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很有可能还会造成安全事故。机电设备的老化情况,维修不及时,没有定期进行防腐,就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2 机电设备检查不到位,缺乏机电技术人才 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煤矿机电操作人员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这就对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煤矿的执行标准不全面,有些标准不清晰,这就使得设备检查难以把握。由于煤矿风险比较高,自然环境恶劣,很多技术人员都不愿意进入煤矿工作,在加上大部分煤矿企业都人为机电设备工作只是辅助职业,没有被高度的重视,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跳槽,造成技术人员匮乏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乡镇级别的煤矿中由于机电人员都是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不能及时检查维修机电设备,无法起到安全管理的作用。[2] 2.3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理念落后,资金不足 在一些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通常被忽略,由于机电设备部门被作为辅助部门,没有健全的机电维修管理体制,这就使得机电管理者并没有实权,只是应付生产工作,还有一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生产量,在设备的使用上比较陈旧,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理念比较落后,这就增加设备发生事故的几率。由于资金投放不足,引进机电设备少,并且工艺陈旧,维护保养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加大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的对策 3.1 加强维修制度管理,建立健全的维修方式 煤矿企业可以按照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以现代行业特点、维修理论、设备特点以及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基础,来制定合理的设备维修方案,不断的完善设备维修管理的规章制度,按照机电设备的不同特点和维修方式,不断的向新型和科学的维修方式转变。同时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制约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包括设备的使用、保养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不断的加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的相关内容和制度。 3.2 完善设备维护检修制度,建立健全的维修技术标准 不断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完善这一制度的基础是正确使用机电设备说明书,完善这一制度的根据是正常运行记录和故障档案。同时要按照机电设备每个部件使用寿命,制定出对设备定期检修的方案。[3]煤矿所有的机电设备正常运行都要被记录在档案,并且及时的归纳和整理,技术维修人员分析后,要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结合起来,全面的制定机电设备相关的维修和技术改造方案,主要内容包含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设备维修方案。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不仅包含经济管理、技术管理、维修技术等标准,而且也不能忽视机电设备技术人员工作标准和维修标准,不断的建立起现代化科学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3.3 实施机电设备维修,加强机电设备技术的改造 煤矿企业要对机电设备技术进行改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内容进行。第一是设备的不断更新。煤矿机电设备在技术上寻求先进,但是设备操作上力求简单方便,在经济上力求合理。第二是机电设备的不断改造。机电设备的改造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机电设备在结构上进行改造,二是不断增加煤矿机电设备新兴零部件和各种先进的装置。 3.4 加强监督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可以采用监测仪,加强监督,这种方式运用合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由时间维修不断向状态维修过渡,可以保证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进而让煤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 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后的生产工作中,我们应该需要认识到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按照实际工作情况采取相关的对策,来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改造水平,进而保障了机电设备的正常顺利运行,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其措施 【摘 要】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影响到煤矿开采和煤炭生产的多个环节,同时也对井下能否实现安全作业等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它是整个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作用,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作用;安全生产;问题;措施 榆树湾煤矿为年产100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矿井,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这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开机时间等都提出了较高和严格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就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其措施进行探讨。 一、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作用 1、可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生产的安全性。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这些机电设备每天都是长时间的使用,定期检查制度执行的不到位就容易导致较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往往会导致机电设备突然停止运作或是发生较大的故障,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在煤矿生产中运用机电技术管理后,可以使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得到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机电设备的运转,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2、可以规范机电设备的使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对机电设备操作、使用不规范是引起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违章操作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如何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就成为主要的问题之一。而在采用机电技术管理后,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对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不仅可以对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而且还能够避免事故发生的几率。 3、可以提高机电技术水平。在我国很多煤矿都缺乏专业的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特别像榆树湾煤矿等千万吨矿井,采掘设备多为进口,信息化集中。因此出现很多问题,诸如供电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无法对机电设备各方面的性能进行合理的检测、检测方法整体落后、模块程序受专利保护对操作者共享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煤矿生产的运行。机电技术管理可以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提高,同时还可以让机电设备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机电操作技能,进而能够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机电标准化工作意识的问题。随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2013版)的颁布实施,机电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内容更多、更细,要求也更严。但现状是很多煤矿没有专门的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或者尽管具备这样的人员,也大多都是兼职,诸如:电缆管理、配件管理以及电气完好防爆管理等方面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凸显。部分机电职工缺乏较高的标准化意识,对煤矿流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同时,机电设备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例如选型、采购、验收以及安装等做的不够充分,设备标志不全,缺少编号等等。 2、煤矿机电设备本身的问题。机电设备保护装置不全,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煤矿企业为了加快生产进度,使得设备的实际运行负荷超过设计能力等。机电设备陈旧的问题很少被维护人员重视,导致机电设备安全状态差,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问题。虽然大多数煤矿都设立了煤矿机电科,负责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工作,然而,很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仅注重生产方面,而忽视了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不仅造成机电管理网络时有发生中断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机电管理人员缺乏,不能健全机电专业组织,进而淡化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4、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问题。鉴于煤矿企业自身特点,许多煤矿的机电技术操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只能招收一些新员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机电设备理论知识,缺乏机电管理经验,同时其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素养也不高,违章作业常有发生,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三、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1、加强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煤矿机电标准化管理是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组建标准化领导小组,设定机电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实现时间。可采取“三抓”,易言之,点上抓薄弱环节;线上抓达标工作;面上着重抓质量标准化的提高。同时,制定机电设备标准化奖惩制度,定期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从而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推进机电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把机电设备和配件入矿检验关。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带病运转的机电设备时,应及时地进行更换,以给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基础;同时,应选用行业定点生产厂家的设备和配件,对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等进行检查。对于要进入煤矿现场的机电设备,还要检查设备的质量合格证、完好等。对于仪表仪器与电气插件等还应通过实验室对其进行标准测试,确定合格后才使用,进而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入矿。 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煤矿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高效、健康运行,进而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工作:(1)做好煤矿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工作。对每一台机电设备进行安装时,都应提前做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范,主管工程师对机电设备严格审批,同时,为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检查人员应严格各工序的质量验收,只有机电设备确认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2)做好机电设备运行质量工作。机电技术人员应采用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EAM)系统,使得工单模块同EAM设备管理模块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等状态进行跟踪检修,进而实现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转,服务于矿井生产。(3)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充分发挥机电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做到一个标准和一把尺子,把好检查考核关;发挥机电部门在生产与管理中的双重作用,同安监部门密切沟通,积极配合,对煤矿机电设备认真检查,从而有效的降低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给煤矿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提高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素质。(1)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机电设备技术人才,对有突出表现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调动机电人员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机电技术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机电设备技术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2)加强机电技术人员的培训。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矿进行专门培训,借助网络技术平台使培训工作形象、生动,调动职员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所授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技术人员的实践应用;提升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水平,确保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更加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操作原理,从而顺利的进行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作为对煤矿事故的重要控制手段,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为了不断提高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和不断提升机电装备水平,必须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高效。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关于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控制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石油化工装置产品的单套产量不断提高,大型塔器作为石油化工装置中完成汽提、精馏、萃取、吸收、闪蒸等单元操作的核心设备,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 超高、超重、超长设备的安装要求和难度较高,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以石化关键设备的安装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关键设备的安装管理流程和要素。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控制管理 前言 石油化工关键设备安装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石油化工关键设备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才能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设备的安装特点 在石油化工重点建设项目中,一些关键设备在交货验收、安装调试过程中组织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不及时进行验收和解决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甚至有些设备质量问题在开箱检验交接时没有发现,失去索赔证据,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现就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安装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要点谈一些看法。 2.1设备安装周期长,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大型关键设备安装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多个专业协作配合,多项作业交叉。 2.2涉及电气仪表、机械、工艺安装及土建多个专业,需要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单位以及设备生产厂家和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综合性强。 2.3设备技术含量高,安装调试和操作程序复杂,安装质量对建设项目能否按时投用及装置平稳运行影响大。 2.4设备采购合同一旦涉及对外贸易,金额较大。由于合同争议的解决不同于国内买卖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处理时间长,会影响整个项目建设。因此,要重视合同管理和设备检验验收工作。 3 熟悉技术协议、技术资料和相关技术合同 技术协议、技术资料和相关技术合同是设备验收和组织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处理合同索赔的重要依据。因此,参与设备安装的管理人员必须提前仔细阅读技术协议等有关资料,熟悉供货范围、性能保证、质量要求、交货条件以及合同条款等。为设备进场验收和安装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做好技术准备。 4 认真做好设备检验工作 设备的检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工厂验收、商检用户开箱检验,工厂验收是厂家制造完成时进行,主要检查验收设备制造质量和装配质量,了解制造质量控制等情况,有条件试车的设备必须进行性能测试。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记录,并要求制造商解决,但不能作为买方验收认可的依据,也不能替代用户开箱检验。工厂验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设备制造质量等情况,预防现场验收发现重大问题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例如,乙烯扩建项目部选派技术人员依据技术协议鉴证了裂解气压缩机组等重要进口设备的出厂性能测试试验,只做相应的记录,不能成为接受的条件。开箱检验和商检通常合并进行,是在设备到货后,买方应立即联系设备厂商、保险公司和商检局共同验收。首先,共同对设备外包装箱检查,发现包装有问题的箱子要先开箱验收,及时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接着检查其他箱子。开箱验收要严格按装箱清单核对实物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要认真做好检验记录并由参与验收的各方签字认可。检查发现的缺件、错供件及存在缺陷的零部件要通过商检局出具正式的商检证书,作为索赔依据要求外商尽快解决,以免影响现场安装及整个工程施工进度。 如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两聚装置挤压造粒机组等设备由厂商代表、保险公司和商检局、海关(对于进口设备)、报关(对于进口设备)、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及配件的外包装、外观,核对包装上的唛头、件数和发票提单、装箱单等是否相符,包装方法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开箱检查包装内部如发现残损,造成设备零部件损坏、锈蚀,尽量保持原样,对残缺部分照相进行取证。设备开箱后根据装箱单逐一清点数量是否缺少,件号是否相符,设备有无缺陷、损环、锈蚀、弄错等现象,检验记录由参与验收的各方签字认可。汇总检查发现的缺件及存在缺陷的零部件通过商检局出具证书,及时向外商索赔。因索赔及时、证据充分,外商采取了较快的补救措施,没有影响工程质量进度。 5、做好设备安装过程质量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裂解气压缩机组、挤压造粒机组等进口设备安装质量,参与乙烯扩建项目关键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各方在实施前设立了统一的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管理,周密组织,制定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注重检查、协调各方工作,实行动态控制。抓好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5.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督促安装单位建立健全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班组由专职和兼职质量人员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上述保证体系实现对安装质量的管理,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 5.2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监理工程师要以规范、规程为依据,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质量控制,每一单项工程均要提出具体监理职责,深入现场、严格把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3做好工序质量检查,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各工序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做好与外商专家的协调工作 如果是进口设备,则按合同约定,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外商技术专家应到现场指导。因为涉及外事工作和技术服务合同规定的时间天数限制,所以安装管理任务复杂而繁重。应做好现场协调管理工作并遵循以下原则。 6.1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安装方案、安装进度控制计划和外商技术人员现场安装指导时间计划。翻译好技术资料交给有关单位,提前做好安装准备。 6.2双方互相配合,建立友好关系,充分调动外商现场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以顺利完成进口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例如,安装调试裂解气压缩机组,中外双方技术人员存在不同意见。但是,双方态度诚恳,协商解决争议,问题很快得到处理,促使了设备安装的质量提高、进度加快。 7、结语 总而言之,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制度创新,尤其是关键设备的安装管理与控制。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石油化工关键设备安装有效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论石油化工设备用材的基本要点分析 [摘要]石油化工设备在生产时会遇到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特点,为了保证化工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全面了解石油化工设备在加工工艺时对材料的要求,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能,研究它的耐腐蚀性、可焊接性以及常用金属的牌号及意义,对石油化工设备操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 高温 高压 钢材的各种性能 石油化工设备操作具有多样性,使其用材种类繁多,既有金属材料又有非金属材料,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是设计石油化工设备的重要环节,根据设备的具体操作条件,本文专门对石油化工设备用材中的金属材料做专门研究。 1石油化工设备用材的要求 根据石油化工设备操作的特性,合理选用石油化工设备材料,一般选材的基本原则是,材质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一定的塑性和韧性,耐腐蚀,具备良好的加工制造性能和焊接性能;保证其使用寿命;经济合理;供货及时。对于特殊的设备还有特殊的要求,要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足够的蠕变强度、持久强度;组织的稳定性、较低的敏感性、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2石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及性能参数 2.1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 钢材做为石油化工设备常用的金属材料,按元素组成可分为两大类,碳素钢和合金钢。碳素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按含碳量多少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另外一类按有害杂技含量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高级优质碳素钢。合金钢按照含合金量的多少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刚、高合金钢。 2.2金属材料的性能参数 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硬度等。以及了解伸长率(6)、断面收缩率(φ)、冲击韧性值(ak),硬度: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等。 3石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耐蚀性分析 常用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具有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物理性能、加工工艺性能等。耐腐蚀材料一般认为腐蚀速率在0.1mm/a以下的材料。 金属被腐蚀破坏后的形态有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造成腐蚀的原因有两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例如金属的高温氧化、钢的脱碳、氢脆、氢腐蚀、腐蚀原电池、微电池等都是造成钢材腐蚀的原因。所以石油化工设备常用的金属材料要选用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钢材。18―8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对于浓度为65%以下,温度70℃以下的硝酸以及硫酸盐、硝酸盐、硫化氢等化学物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抗氢、氮的腐蚀。但在盐酸、稀硫酸、氯离子溶液中易受耐蚀。为了防止晶间腐蚀,采取的办法:对钢材重新进行淬火处理,以便于cr、c溶入奥氏体中,这样减少了钢中的含碳量,还可以加入Ti、Ni等元素。 4石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式 将固态钢、铁高温下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保温,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将其降温,从而改变金相组织,来满足石油仪器所要求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能,被称为热处理。生产中的热处理主要有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热处理的技术。 退火:将金属材料缓慢加热,当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某一温度时,保温,过一段时间以后,缓慢冷却。这样可以提高力学性能;硬度降低,提高塑性,便于进行冷加工;同时还可以消除内应力,防止仪器变形。 正火:将金属置于空气中进行冷却。使晶粒变细,提高金属韧性。锻件、铸件切削加工前都要进行退火或者正火。 淬火:对金属加热至30℃―50℃时,为淬火温度,将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投入淬火剂中使其冷却。得到马氏体,增加了家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空气、油、盐水、水都属于淬火剂,冷却能力在盐水中最强。 回火:淬火后,进行的一种更低温度的加热和冷却热处理工艺。回火可有效降低零件在淬火后的内应力。在150℃―250℃范围内进行回火称为“低温回火”。低温回火可使马氏体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内应力和脆性。量具、刃具要进行低温回火处理。在300℃―450℃范围内进行回火称为“中温回火”,轴类、轴套、刀杆等工具需进行中温回火。在500℃―680℃范围内进行回火称为“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后综合性能较好。如果淬火和“高温回火”一起进行被称为“调质处理”。可用于轴类零件、齿轮、连杆、螺栓等的加工。 表面淬火:对金属进行快速加热后立即进行淬火冷却,热量还未传至中心时,迅速予以冷却,表层被淬硬变为马氏体,而中心仍是未淬火的组织。 化学热处理后,渗碳可提高零件的硬度;渗铝可提高金属的耐热、抗氧化性;渗硅可提高金属的耐酸性。 5石油化工设备以压力容器为例进行选材分析 根据压力容器的特性选用不同的钢材,常温下压力容器要求其材料的冲击韧性值不得低于50J/cm;低温操作时,要求其材料的冲击值不得低于30J/cm。根据这一特性,压力容器选用的钢材有:09MnNiDR、15MnNiDR、16MnDR、09Mn2VDR等钢板;16Mn、09MnD、16MnD、20MnMo、09MnNiD等钢管。压力容器和多层高压容器一般选用16MnR钢材;低温压力容器选用16MnDR、 15MnNiDR、09MnNiDR钢材;15MnMoR用于制造壁温不超过560℃的压力容器;20MnMo用于制造-40℃―470℃的重要锻件;09MnNiD用于制造-40℃―-60℃的低温容器;12CrMoV用于制造高压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选用高合金钢:压力容器和它的内件钢号有0Cr13、1Cr13、2Cr13、0Cr18Ni9、00Cr19Ni10、0Crl8Ni10Ti、0Cr17Ni12M02等。如制造轴、活塞杆、螺栓、阀件一般选用0Cr13、1Cr13、2Cr13等钢材;抗腐蚀性较强的设备一般选用0Cr18Ni9、00Cr19Ni10、0Cr18Ni10Ti、0Cr17Ni12M02等钢材。 6小结 根据石油化工设备操作时的多样性,结合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能及其应用范围,合理选用化工设备材质,值得研究。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浅谈如何提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石油化工企业其设备水平大幅度提升,其硬件设备配置向着精密化、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对石油化工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升设备管理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接下来,该文将站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上,以设备管理、运行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运行 可靠性 企业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良好的设备运行,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站在生产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强以生产设备为中心的对象管理,对企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属于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的行业,一旦生产设备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安全事故。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性、高质量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运营特点分析 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遍布石油原材料的生产。比如说,机械制造使用的机械材料,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划线原料,运输过程中需要的燃料等等,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都离不开石油化工行业。在本质上来说,石油化工行业属于连续性的生产行业,具有下面几个重要特性:第一,石油化工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需要各个方面的技术性人才。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与此同时,石油化工行业多使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技术,属于高危行业。第二,石油化工行业所需要的介质非常复杂,这些介质的毒性比较强,易腐蚀、易燃易爆。第三,生产设备的规模种类繁多,生产条件比较苛刻,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另外,大部分的作业都是在密封的系统中,进行高温高压作业。第四,石油化工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在复杂的设备以及复杂的生产工艺环境中,需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从而保障生产的安全运行。第五,石油化工企业属于投资巨大的生产行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 1.2 石油化工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包括固有可靠性以及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指的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的。使用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运输以及保管作用下,使固有可靠性更加充分、切实的发挥。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生产环境以及生产工艺,其对于生产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良好的生产设备,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与运行的前提条件;设备运行质量无法保障,石油化工就无法安全运行,更何谈经济效益的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石油化工的安全运行。由设备缺陷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生产事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进而导致企业停工,影响其正行的生产、运营。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强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有效性。通过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以及设备选型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健康运营。 1.3 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一,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管理,必须适应该行业连续性生产的需要。从而保障各项生产设备的顺利、正常运行,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与维护保养制度。第二,尽可能降低石油化工设备与腐蚀性材料的基础,及时清除设备表层的污物。保持设备运行的清洁性,为石油化工的健康运行创造良好条件。第三,尽可能降低物料损失以及能源消耗,尽可能减少物料泄露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爆炸等重大事故。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管理连接处进行严加控制,积极采取措施,将危害降到最小。第四,一旦石油化工设备发生故障,必须进行及时维修,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设备的正常恢复。与此同时,完善设备管理与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石油化工行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有效管理,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企业的生产实际来看,设备投入在石油化工企业投入中的比重非常大。为了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与连续,必须对设备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主要涉及到设备的运行与保障,设备的剪修,设备的技术创新等环节。进行设备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优化配置设备要素、人力要素等相关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要素协同的积极性。另外,通过设备管理的加强,还能在环境恶劣的前提下,保障生产设备的稳定、高效生产,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近年来,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设备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这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各种新型的技术、生产设备积极投入运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设备处于高压、高负荷状态,设备故障与问题的发生几率大幅度上升。具体来说,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运营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站在设备投资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来说,在选取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过程中,主要以设备的价格以及生产的需求来决定的,对于指标的考虑不完善。也就是说,在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保障费用、维护费用以及生产消费费用,导致实际的企业生产与设备性能、指标等出现脱节现象。 第二,在设备的管理角度来分析,在选择、确定预算设备维修资金的过程中,对于预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往年的经验与数据,缺乏完善、标准的设备预算方式。另外,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常采用折旧计提的方式,这会导致部分设备虽然提满折旧,但是,仍然可以持续且完好的运行。而部分老化的生产设备虽然没有折旧计提,但是,在不良技术性能的影响下,会严重影响其使用价值,进而出现多种问题。从整体上来分析,设备实际状态与折旧计提不相吻合。 第三,站在设备管理范围立场上分析,石油化工设备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与内容,涉及单位非常广。专业的横向性发展与纵向性发展继续深化。目前来说,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经常采取专业化、职能化的目标进行划分。在质量管理措施以及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导致具体生产过程中,设备管理环节的脱节。 3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提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策略分析 3.1 石油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对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 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产生情况,制定比较合理、完善的设备维护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每班操作工人必须对设备的各个环节、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能否正确使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处理不了的故障必须上报相关解决部门备案。 (2)技术改造 综合利用先进经验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设备结构进行变化,更换或装上新附件、新装置,从而对设备的磨损进行有效补偿。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能够进一步优化设备的使用性能,使设备达到更优的水平与标准。技术改造的针对性比较强,现实性强、经济实惠,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整体功效。 3.2 石油化工设备维修机制 (1)制定完善的维修计划 首先,定期维护。结合设备的固定使用周期进行维修。通过固定维修,大幅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资源等优势,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维修效率。但是,这种维修方式不适合无时间规律的故障以及复杂成套的故障。 其次,视情维修。结合设备的检测状态,来决定故障处理模式的一定维修策略。 再次,机会维修。实际上,机会维修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是建立在定期维修、视情维修基础上的有益补充,其目的是为了提升费用有效度。需要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掌握维修时机。若频繁发生,则必须定期维修,视情况选择后两种维修方式。 另外,还有一定比较笨的维修方式就是时候维修。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等到一切条件准备完备后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的成本较低,是最后考虑的维修方式。 (2)加强维修机构的改革力度 一方面,积极提高所有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打造一只团队合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维修团队。比如说,理化检测团队、冷却设备清洗队伍、机组检修团队等等。与此同时,在化工系统中,还应该积极成立备检中心、预防中心、维护中心等专业化队伍。 一方面对企业内部的检修机构也必须进行深入变革。尤其是对企业依靠性较强的维修机构,必须积极转变思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更好的面对市场进行独立核算与经营,进一步提升维修团队的市场竞争意识与独立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传统的依靠经验、感官方式进行的设备检查方式,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工作环境的需求。所以说,积极打造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维修团队,是进一步提升维修质量的关键。必须积极引入高技术维修人才,为维修团队积极引入新鲜血液。对在职维修团队成员进行全面培训,积极打造一批能够及时排除故障、准确判断设备异常、掌握新型检测方式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训方案的实施,必须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适当增加磨损规律与设备操作等相关知识,提高维修人员的设备保养、维护技能。维修人员必须懂得设备正确操作规程,懂得设备性能以及结构原理。快速、准确的判断设备故障,并做出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障设备运行质量。 (3)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维修水平,必须提高团队工作人员的现代化知识水平,在加强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与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的维修技术。比如说,氩弧焊技术、热喷涂技术、粘接技术、离子焊接技术等先进的修复性技术。比如说,高压清洗、液压吊装等自动化、机械化的维修机具等。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大幅度降低人工劳动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了维修的质量与水平。 3.3 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检测与处理 设备的点检主要分为定期点检与日常点检两种方式。日常点检应用比较广泛,利用人的感官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与判断。现阶段的设备状态监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在人工检查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二,通过计算机以及现代化监测仪器进行精细检查。通过计算机接受检测信号,会定期显示设备的压力、震动等参数,大幅度提升了设备状态监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要进行设备在线监测,必须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加强在线监测软件以及状态监测项目的开展。上述准备工作充分完成之后,进行故障诊断与设备监测,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 基本的设备诊断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技术、识别技术、信号处理、检测技术等等。在实际的运营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决定了其定量检测的信息以及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在设备使用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应用诊断技术,与此同时,加强各种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而提升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问题,不能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疏忽设备管理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开始入手分析,从三个方面石油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石油化工设备维修机制,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检测与处理,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提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策略分析。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谈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分析和寿命评价 【摘要】在石化企业,设备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企业安全生产和设备长周期运行的一个重要难题。因腐蚀所导致的石油化工设备跑油、漏油、冒油以及设备的非计划性停工,我们应当加强对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并通过做好石化设备的腐蚀分析及相关寿命评价,使设备的腐蚀问题能真正处于可控状态,以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就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设备所面临的腐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和探讨了设备寿命评价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分析;寿命评价 石油本身对设备并不产生腐蚀作用,而导致设备出现腐蚀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油中含有少量杂质,如硫化物、无机盐类、环烷酸、氮化合物等,这些介质在化学作用或者电化学作用下对石油化工设备产生腐蚀;另一方面则是在石油的炼制工艺中,所添加的溶剂、氨以及酸碱类化学药品所形成的腐蚀性介质,加速了设备的腐蚀进程。对近年来不同石油化工设备类型及泄漏情况进行分析(如下图1所示),其中管道泄漏占据总故障问题的61%,其次为冷换设备占据了16%。 一、石油化工设备中常见腐蚀问题分析 1、湿硫化氢腐蚀 加工含硫原油的所有装置和设备系统均存在着此类型的腐蚀。湿硫化氢腐蚀包括了减薄腐蚀和应力腐蚀这两种形态,硫化物腐蚀过程中生成氢并渗入金属中,造成氢致开裂和使钢材分层、鼓泡。其中,氢致开裂有多种形态,包括了氢致开裂(HIC)、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以及应力导向氢致开裂(SOHIC)。湿硫化氢腐蚀问题的机理是由于硫化氢与液相水共存时,由硫化氢所引起的设备腐蚀,当设备容器承装的介质含有H2S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即为湿硫化氢应力腐蚀环境:当H2S分压≥345Pa;介质中含有液相水或操作温度处于露点以下;介质pH值 2、氯离子腐蚀 氯离子腐蚀主要发生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常压塔顶冷凝冷却器中,容易导致冷凝冷却器的管束出现堵塞,不仅影响管束的正常使用寿命,而且影响到装置的满负荷生产。其腐蚀机理是由于原油中含有氯盐组分,其中的氯化镁和氯化钙容易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受热水解,并生成具有较强腐蚀性的氯化氢。而在脱盐装置中无法去除的有机氯化物在高温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也会分解产生出HCI,并随之进入分馏塔顶部,再进入冷凝冷却系统中。且由于初凝区的水量极少,导致盐酸的浓度可达到1%~2%,成为一个腐蚀性非常强烈的稀盐酸腐蚀环境,引发塔顶系统出现严重的腐蚀。对于氯离子腐蚀问题的防治,其重点应当是控制氯离子等腐蚀介质的含量。一方面可采用低含硫原油与高含硫原油混炼的方法;另一方面则应强化装置的“一脱三注”管理,即深度脱盐、注水、注缓蚀剂和注氨。 3、胺腐蚀 胺处理装置中,包括气体与烃脱硫装置、酸性水处理装置等均存在胺腐蚀。其腐蚀的机理是由溶解在溶液中的酸气(H2S、CO2)、胺的降解产物、热稳定胺盐(HSAS)以及其他杂质作引起的。由于胺处理中含有H2S、CO2、氰化物等腐蚀介质,也带来了应力腐蚀问题。胺腐蚀的情况和胺类型、腐蚀介质浓度、温度、流速等相关。对于胺腐蚀问题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选用耐腐蚀材料以及对设备结构进行重新合理设计等方式进行。 4、高温硫腐蚀 对近年来石化企业设备的腐蚀调查表明,高温硫腐蚀问题存在较为普遍,在重油高温部位的腐蚀平均速率为0.5~1mm/年,而在流速流态交变的部位,腐蚀速率甚至达到1~3mm/年。高温硫腐蚀的机理是:在使用温度大于240℃和工业介质中含有活性硫化物,例如单质硫、硫醇、硫醚、二硫醚、H2S等时,能形成高温硫腐蚀环境,并可直接与金属设备发生反应,对设备会产生严重的均匀腐蚀。其中,在240℃以上时,H2S与硫醇可直接与铁发生反应;在340~430℃之间时,H2S的腐蚀率最大,在340~460℃之间时,单质硫可直接与铁反应;当温度在430℃以上时,高温硫腐蚀有所减轻,在480℃以上时,H2S几乎完全分解,高温硫的腐蚀率下降。对高温硫腐蚀问题的防治,主要是选用耐腐蚀的材料,如含有Al、Cr、Si等元素的合金钢材料。 二、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寿命评价 本文以输油管道的寿命评价为例,分析了石油化工设备在腐蚀寿命评价时的方法及相关内容。 1、设备寿命评价的目的 对输油管道的寿命评价,主要是基于可靠性理论和腐蚀理论,以给定管道的目标可靠度,并评估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 2、影响输油管道寿命的因素 根据历年来输油管道失效原因的统计分析,腐蚀问题是引发的管道失效的最主要因素,并约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由管道输送液体所引发的内腐蚀,其次是土壤等因素引发的外腐蚀。 3、输油管道腐蚀剩余寿命的评价方法 总结 本文首先就我国石油化工设备所面临的主要腐蚀问题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系统阐述了石油化工设备寿命评价的目的及具体应用方法。随着当前我国石油化工生产中高硫、高酸原油总量的增加,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升,都对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技术提出了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而做好对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问题的分析及设备腐蚀剩余寿命的评价工作,不仅可使得设备腐蚀问题的防治与修复更具有针对性,而且还能综合性的提升石化企业在设备防腐中技术水平,从而为企业取得更好的防腐效果。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论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措施 [摘要]石油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使之成为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它可谓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业的发展、能源的发展、交通业的发展、还有电子机械等各方面的发展中,它都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同时为人民的生活也提供了服务与方便。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璀璨光辉的业绩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它的负面的影响,石油化工产业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产业,一不小心引发的各种安全问题造成的人民的健康伤害还有财产安全问题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爆炸还有火灾,都有着巨大的破坏力,如何有效的预防,减少甚至说可以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每一个人所希望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本文通过一些常见的化工安全隐患还有引发的原因来探讨如何的有效的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出现。 [关键词]石油工业 化工设备 安全 防火措施 1石油化工安全隐患的特点 在石油化工中最为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爆炸问题,并且爆炸的可能性十分的大。一般石油化工设备容易在发生火灾后受热从而引起爆炸,而且伴随着一些可燃性的气体的泄漏极易出现化学爆炸,这种爆炸造成的危害是十分的巨大的,轻者建筑物倒塌设备损害,严重的还会造成工作人员的伤亡,尤其在化工厂这种特殊地方,由于一些可燃性燃料的泄漏使得事故现场十分的难以处理,对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第二个方面便是燃烧的面积十分的大,大家都知道,燃烧的特点,那就是十分的容易串燃,当一些化工设备内部泄放的时候,可燃气体便会瞬间向着四周不断蔓延,一旦遇到一丁点的火源便会产生燃烧,并且立刻大面积蔓延。化工设备还有一些化工容器容易会爆炸,明火四散,这也会造成大面积的火灾情况的出现。再加上化工设备中经常有可燃物或者可燃液体的存在,这就十分的容易出现立体火灾,火势一旦向着四面蔓延,十分的难以控制。 特点三就是化工业中出现的火灾十分的快速蔓延,燃烧的速度比较的快,令人防不胜防。因为一般的化工厂出现的火灾十分的容易爆炸,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形成一些高温的燃烧区域,加上一般的化工物质的热值都比较的大,这样一旦燃烧起来,产生的热辐射将会把周围的物体等迅速的加热,这样就会造成化工设备的内部压力迅速的增加,一些化工物质迅速产生分解反应,这就会造成二次爆炸,使得大火得到更有利的蔓延助力。 特点四便是一般的化工厂出现火灾,它的救援成功率比较的低,及时参加救援的消防人员十分的多,但是带来的救援效果却不是十分的明显,因为火灾的扑救难度系数太大。首先是石油化工火灾中十分的容易产生爆炸,这样的火灾救援人员如果稍有不当,便也会陷身与危险之中;还有就是一般的化工设备中的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这样一旦化工设备损坏的话,有毒气体的扩散就会提高救援人员的扑救难度系数,加上化工设备中的可燃物质的不同类型,就需要使用各种对应类型的灭火剂,这增加了扑救的难度系数,而且当遇到化工火灾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战略战术,需要专业人员的巧妙配合,这样的话也会增加救援难度,并且由于化工火灾十分的容易蔓延,所以如果在前期救援工作做不到位的话,那么火势一旦加大,就会更加的不容易控制住。 2引发石油化工设备火灾的原因 (1)首当其冲的便是化工设备的隐患问题,化工设备中才能在的化工物质都有着腐蚀性和可燃性,十分的危险,在反应的过程中都会有温度压力的参与,一旦化工设备的气密性和完好性有任何的纰漏,都会造成火灾或者是爆炸现象的出现。 (2)其次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现象的出现,比如说温度或者加压拿捏不准或者失误,就会使得化学反应出现不正常化,当反应产生的后果使得化工设备不能够承受,也就是说超出了化工设备的承受范围,那么就会出现爆炸或者火灾问题。 (3)第三点便是一些电器设备引发的问题,由于化工生产离不开电气设备的支持,所以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电弧等都会使得一些可燃性气体或者是可燃性的粉尘等可燃物燃烧,进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4)还有就是静电引发的火灾事故,由于大多数的化工物料都具有带电性,在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固体物料产生摩擦,这样就会产生静电,进而引发火灾爆炸现象。 此外就是主观的原因了,化工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过低,还有安全消防素质过低,违章操作等,都会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危险现象的出现。 3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措施 (1)必须要做好防雷设施,由于雷电而其发的化工厂的火灾事故十分的频繁,所以在设计化工设备的时候应做好防雷设施的设计问题,对于一些化工设备要做适当的接地措施。 (2)防止静电的产生,油品与固体或者油品与气体等之间不断相对运动的时候都会产生静电,所以化工设备都要做好静电接地,接地点必须要牢固,如果丝扣连接的部分电阻值过于大的时候,那么就要利用跨接,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设备和管线接地的店主只不小于规范的要求。 (3)对于电气设备还有电器防爆设备都必须慎重选择,一定要注重质量,合理的使用电气设备,并且要按照说明规定使用,这样是减少火灾的危险现象的有效途径。 (4)对于化工设备要进行合理的保护,尽量的减少热辐射对化工设备的损害,在一些必要化工设备上图上防火的隔热涂层,这样就会形成一层隔绝热辐射的保护膜,这样便会十分有效的增加了化工设备的寿命,减少了灾害的出现。 (5)对于一些必要的设备一定有良好的水冷却系统,对于一些化工设备而言,它是十分的必要的,它可以对着火的设备立刻进行冷却,这样的话可以减少产生爆炸危险的系数。 加强安全检测的力度,对于化工设备一定定期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一些有问题的设备,进行仔细的观测实验,消除安全隐患的出现,对于员工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时刻谨记安全第一,杜绝操作不当或者违章操作现象的出现,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化工设备火灾的出现。 4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一定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宗旨,时刻保持警惕,对于化工设备一定要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加强设备的保养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的可用性可安全性,操作人员一定要有职业责任心,有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保证化工设备的安全,只有安全达到了,才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型、超大型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工程越来越多,标准不断更新,施工技术、施工手段也越来越先进。随着经济的发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原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质量管理指挥系统的管理者也要掌握这些新的理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从而在新的形势下,建造出一个优质工程。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成本控制 引言 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是机械设备正式运作前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石油化工设备通常都是大型的重工设备,不论运输还是安装,工程量都很庞大,技术人员需要借助特定的仪器和工具,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施工,安装程序,将石油化工设备正确的安装到预定的位置上,安装完毕后,技术人员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试,使其能够正常运转。设备安装工程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第一环节,企业生产运行质量的好坏,就在于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质量,石油化工企业所用到的大多数机械设备都是承压设备,此类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设备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温度居高不低,空气中易燃易爆的气体含量很高,稍有不注意,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对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发展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一、石化设备安装的特点 石油化工行业有其特殊性存在,石化设备往往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这就要求石化设备的安装有一定的规范和独特性。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得出石化设备主要包含如下几个特点: 石化设备大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这就造成了它们的操作程序和安装调试都比较繁琐和复杂,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质量问题,影响设备的投入使用和具体功能的实现;石化设备的安装要涉及到很多相关环节,实施周期长,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特别是还涉及到了仪表、电器、土木建筑、工艺安装和机械等不同工种专业之间的交叉,需要各个部门做好配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般的石化设备具有很大的重量,这些笨重设备安装不仅关系到石化技术的实施成果,更会影响相关人员的安全。 二、PDCA循环理论 PDCA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 计划P (Plan)包括质量管理指挥系统制定的工程质量目标,例如某石化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单位工程交验合格率100%,设备试车一次合格率100%,工程材料正确使用率100%,焊缝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100%。 实施D (Do) 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例如,某石化工程 项目800t重反应器的安装需要1000t履带吊车的进场到位,需要吊装道路的压实和索具的准备,这些具体的事项的实施都直接关系到反应器的安装质量,这些步骤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为这台反应器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一环。质量管理指挥系统给予了严密的关注,抓住实施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重点设备反应器的安装质量。 检C (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査,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检,各类检查都包含两大方面。例如,反应器安装的检查,索具是否符合方案的要求,吊车性能是否良好,吊装前是否进行交底,所有这些检查都是确保反应器的安装质量,保证一次吊装成功。 处置A(Action)是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例如反应器安装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发现地脚螺栓距离有一定偏差,安装时要出现干涉现象,在安装前进行处置,将地脚螺栓调整到适合的位置,从而保证顺利安装。 三、石化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对于石化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按照安装的工序流程从设备安装工程前的质量控制、设备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设备安装工程实施中的质量控制 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人员要在现场时刻观察安装情况,并对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时请教专家予以解决,对于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安装实施,一定要在专家的监管下进行,保证一次到位,避免隐患。同时还要做好各安装工序之间的衔接,保证衔接部位的安全可靠。另外,要采用测量评价、技术例会等有效手段对安装现场给予质量控制。 (二)、设备安装工程前的质量控制 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制定合理的设备安装计划和质量规范,确保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便后期有统一的标准对设备安装进行检测。另外,也要做好安装技术的交底、待安装设备的检验和复查、所用材料的质检、相关人员的分配及培训等直接影响石化设备安装质量的工作。 四、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培训、优选施工人员 要控制石油化工设备的施工质量,化工企业就必须对公司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挑选技术过关、责任心较强的员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质量意识。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在设备安装工程开始之前,必须对施工单位设备安装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安装。 (二)、加强对安装材料的管理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工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的组件材料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设备组件的质量完好,而对于一些需要特别对待的组件,必须给予特别处理。在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工程中,由于安装材料的监检工作是现场进行,而安装现场环境十分凌乱,因此,技术人员应当加位小心对材料实物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证,注意证明资料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具有相应有效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或压力元件产品安全注册证,是否具有可追溯性,加强材料监管力度,严格控制用于特种设备工程的材料质量,对不合格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坚决清除出施工现场,确保工程的质量。 五、石油化工设备安装阶段 (一)、设备调运 这一阶段,要先安装好车间的桥式吊车,再利用桥式吊车来安装其它的设备。在吊运设备时,应保证绳索固定在设备适应受力的部位,并且要在绳索与设备表面接触部位垫上木垫板,进而防止损坏设备油漆表面以及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二)、设备找正 所谓设备找正,就是指使设备的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上的纵横中心线相互之间对正。在安装之前,要综合考虑设计、安装以及将来进行设备检修的需要,并结合设备布置图,绘制永久基准点布置图和永久中心标板,并且要在图中标明永久二者的编号和设置位置。埋设永久性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以供设备安装调整使用,与此同时,还要在整个机组的基础和主要设备附近埋设基础沉降观测点,以便于观测设备基础的沉降情况。在进行埋设时,要注意在同一块基础的四周至少埋设四个基准点,以检查同一块基础的沉降情况。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定位基准会在设计规范或说明书中加以规定。如果未对其进行规定,通常要采用几何作图法在设备的加工面上确定设备的中心点。 (三)、设备的定位与调整 为了保证设备在基础上准确就位,在设备吊装就位后,需要根据已设置的中心标板挂设基准线。挂设基准线必须要满足设备安装精度要求,挂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3 mm~0.75 mm的整根钢线 ,其拉紧力一般为钢线破断拉力的40%,80%,水平或倾斜挂设的跨距不宜超40 m。基准线一般要挂设在便于调整的线架上,用线锤对正中心点,当对正中心后用调整螺母锁定钢线,保证其在使用时不发生位移,但是要注意在使用期间要定期进行复检。 结束语 石化设备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进度控制中要预留出质量控制的时间,二者又都涉及到成本控制,进度快、质量好,那么成本就低。另外,质量控制中强调了工序衔接时的质量检测,而进度控制也是按照衔接部位来合理控制各工序的起始和终止时间的。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作建议 摘要:随着现代化工的不断发展,对于化工设备安装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石油化工业的大力发展更加推动了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和应用,而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是进行石油化工生产的前提,是物质基础所在。那么如何做好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作则是关键。本文主要就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石油化工石油化工设备安装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设备安装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倘若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出现问题就会给后期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应的合理科学的设备安装工作则有利于石油化工的生产,促进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由此看来,石油化工设备安装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机械安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石油化工设备正常运行。 一、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重要性 1、设备安装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适应市场需要,产品物美价廉。产品的优劣受生产设备的影响,生产设备工作不良,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还浪费了时间,从而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 2、设备安装影响企业安全生产。产前设备安装质量差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也是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粉尘,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消除事故、净化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坚持按照标准安装设备,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减少人身伤害、伤亡事件的重要一点。 二、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特点 1、工种交叉频繁 石化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涉及的专业很多很复杂,如设备、管道、土建、仪器等等,几乎每一个石油化工生产设备与其设备安装系统是分不开的,在安装的过程中,仪器、电器、管道、设备、土建等专业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彼此之间是需要相互协调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生产、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努力,所以,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处于一个更复杂的集成项目中,由于其涉及的设计专业诸多,那么各个工种相互交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2、技术含量高 不同的产品,它的生产设备有很大的区别结构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大多数能够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等等,从而使技术含量增加。石油化工设备具有超级大、超量以及高自动化的特点,使安装和调试和操作程序都变得非常复杂,而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如期投入运营,并对其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过程容易出现问题,如果设备的各个组件的定位误差,替代材料和设备偏差的大小不合格,而且这些问题没有有效的控制,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更多的麻烦。 3、风险大 石化设备具有加工周期长,设备的采购和合同涉及的金额大的特点,所以,在测试的过程中,施工和调试人员的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一些超级高,超质量和大型设备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较大,如果在发现问题时,维修很困难,处理时间长,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建设项目进展,因此,在石油化工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的过程中各阶段验收的设备。 三、有关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作的几点建议 1、石油化工设备装置的安装要符合一个厂的总体的规划要求和步骤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符合厂子的总体规划要求和步骤主要体现在全厂的整体建设规划上,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设备都有它适当的安装时间,不能本末倒置,安装要有阶段性,不可无顺序地安装;另外,为了设备安装更合理化,这一过程还应遵循一个厂的总体的流程设计,可以根据设备的用途及性质将它们进行合理的组合时期发挥更大的价值。最后,在安装时也应符合一个厂的平面的设计风格,设备的安装位置不能毫无规划,应将它们按一定的风格布置,从而彰显规划内涵。 2、石油化工设备安装要能够满足方便之后的维修,检查和施工 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设备的安装要为以后的检查提供方便,这样有利于设备的更好工作;其次,在检查出问题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维修和施工,因此,在安装的环节就应注意这一方面,确保安全施工,做到这些才能防患于未然,从而做到从安装到使用整个环节的合理,提高总体效率。 3、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要充分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进行安装。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安装石油化工设备,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没有进行实地的研究,怎么能够知道这个地区到底适不适合呢?当地的气候怎样,才能进行有效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设备安装。如果当地风沙很大或者雨水较多,这些设备就应该安装在厂房里面。现在比较流行设备露天安装,但要进行设备的露天安装就需要考虑当地的雨水量、温度、地形以及地质情况。做到符合实际,进行有效安装。 4、设备的安装应该充分满足用户的普遍要求 每个用户都会因为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提出符合他们利益的要求,所以设备的安装就应该为用户服务,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做出适合用户的安装计划,对设备进行安全、高效率的安装,充分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得到充足的发展和进步。 5、设备的安装要经济合理 经济合理不仅体现在资金方面,还有资源方面。在资金方面,安装设备之前就需要做好计划,做出预算,以最节约但也符合设备安装需要的预算对设备进行安装。在资源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要减少占地面积,最好能做预估,对设备进行整体安装,又能使占地面积减少到最小化。另一方面就是要合理利用能源。在我们国家,能源虽多,但是人口所占比重大,能源分到每个人时,已经没有多少了能源是珍贵的,用了就不会再有,所以在安装设备时要合理的利用能源。 6、设备的安装要有一定的外观美 设备的安装有一定的外观美,这将是设计人员、设计部门实实在在的广告。在这个经济社会中,任何一样事物都需要打广告。有的大公司甚至不惜血本也要请到大牌明星为他们的产品公司代言,因为这样将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广告的力量是强大的,有广告效果的外观更能引人注意。安装的设备具有外观美,是很重要,如果安装的设备内在的质量也不错,这个设备将是值得人们信赖的产品。所以,外观美在设备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 7、在安装设备过程中要根据工艺设计及流程进行,对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与之对应的流程图和设计图,分门别类,但又要适应总体要求。对于性质相当的设备或是性质特殊的设备要考虑集中在一起另行考虑安装的途径与方法,比如对于有毒的设备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比如设置围堰就是一个见效的方法。总之,在安装这些设备时遵照工艺流程图是进行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总之,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作对于石油化工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质量与效率,提高石油化工设备运行的效率,从而促进石油化工业的不断进步。因此,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工作,一定要充分重视对各种设备安装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同时还要结合化工设备的安装特点,在不断的对化工设备安装的技术经验的总结中,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的效率以及质量。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的修理与维护保养措施探讨 摘要:石油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就是石油化工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修理直接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市场竞争能力挂钩,设备自身就需要维护保养,这是不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设备的修理与维护保养过程进行剖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剖析,以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提供简单的理论借鉴与指导,为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 修理与维护保养 相应措施 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着强有力动力来源。石油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就是石油化工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修理直接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市场竞争能力挂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同时设备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并且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以及生产成本等一系列因素产生了影响,最终对企业的竞争以及生存产生影响。化工设备的分类很多,简单的可以分为反应、传热、混合、以及干燥等设备,这些设备对于精确度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对于设备的修理和维护保养措施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石油化工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石油化工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设备在设计、制造、装配过程中存在先天缺陷;不合格的原材料因为实验以及化验环节把关不严被使用在了设备上;操作的不规范,当设备出现磨损、变形以及疲劳等状况的时候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设备受损的现象出现;设备维修的方式不正确,存在失误;设备的保养没有按时进行,长时间的却反保养。设备初期故障期和偶然发生故障期组成了设备故障。石油化工设备初期故障期的时候,往往是由于设备存在缺陷、安装时未按照要求进行或者操作者操作不当造成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偶然发生故障期,设备在进行磨合之后,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设备的零部件磨损严重或者老化所导致机械故障。 二、石油化工设备故障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 化工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要通过全面检查及时掌握,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好,为了保证设备能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应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消除设备的故障或者隐患,进而有效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大幅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期限。 2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内容 2.1为了减少故障停工率以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以保持设备清洁、整齐及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维修费用减少,产品质量提高,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设备运行过程中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等技术规律,运用先进的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维修方法和措施来维修保养所用的设备,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按生产特点和要求,实行设备包机制,作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专人负责,严格按化工工艺操作规程正确合理使用设备,按维护保养规程精心维护设备,使设备达到应有的使用寿命,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率; 2.2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及时的巡回检查可以有效及时的的发现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巡回检查可以采用古老的人工巡查手段;或者是采用精密的仪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精密仪器的监测对生产设备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并以此为依据,发现设备存在的某些局部问题和细微的异常状况; 2.3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设备正常运行状况,然后再对实际设备进行充分观察,最后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状况并且予以调节和修理,保证化工设备的正常运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设备未进入磨损期时提前对设备进行预防性质的维修,设备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这项工作。维修工作应正确判断设备技术状况和吃透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这应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的维修保养措施。无论是定期的或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的,还是故障发生后安排的设备维修,维修人员都必须做好维修记录,特别是设备重要参数的测量和调整记录,作为设备以后检维修的重要依据。 三、化工设备在投产前和使用中一般的维护保养 化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运动和化学腐蚀作用,必然带来设备零部件的机械磨损、腐蚀磨损和性能的不断减退。设备劣化,并不单纯指发生故障而使设备停止工作,即使设备仍在工作,然而产量、质量和收率下降,或者效率过低,消耗增大等均应看成是设备劣化。化工设备维护保养的任务就在于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设备使用中的影响。根据设备劣化现象的分类,我们分析了设备劣化的具体原因和技术对策。对设备要作到以“维护与保养为主”的原则,努力对再用设备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与保养,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基本做法: 1.设备在投产前必须作好维护保养的管理准备工作 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规程;绘制设备润滑示意图;对工人进行培训,指导工人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理论和操作的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操作该设备;准备维护设备的工具和设备用的润滑油、脂;准备设备易损件;对设备安装精度、性能、安全装置、控制和报警装置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所有附件进行核对,一切就绪后,操作者方能使用设备。 2.在设备使用中,必须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并填写记录。使偶发故障苗头及不正常状态及早发现并处理。尽快使设备恢复正常功能及安全运行。认真搞好设备润滑,执行润滑标准和规程,严格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又引没备进行润滑;贯彻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为了保证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任务能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还需制定了各类人员的维护保养责任制,通过制度加强管理。 3.化工产品的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即生产上的连续的多系统协调运作的过程,不同的生产设备或者不同操作系统间子系统、子设备构成的完整系统设备通过管道的形式进行连接,生产的系统化和一体化进行了有效实现,这是批量化生产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要求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同步的维修护养的同时,对于某一设备中子系统或者子设备存在的异常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该种维修护养的实现要根据化工产品生产运作周期及设备运行特点,充分利用设备的停车机会等,保证生产设备安全的同时也保证生产的持续性。 结语 要提高化工设备维护保养水平,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素质也是很重要的。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石油化工设备日益现代化,日常化工生产中维修和保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延长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以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从而提高石化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不断使操作工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保养设备,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浅谈石油化工设备防腐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发展,设备的逐渐向规模化、精密化和智能化发展。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所处环境条件比较特殊,对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质量的发展与提升,此问题备受各方 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字:石油化工 化工设备 防腐对策 化工机械设备在给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存在着易腐蚀的问题,这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地研究,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预防机械设备腐蚀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的选用和生产方法进行严格控制,不但可以增强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能力,而且对延长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有重要的帮助。 一、设备腐蚀的原因和种类 腐蚀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它是由于物体与化学物质接触,而发生某种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该物体被损的情况。机械化工设备是一种较易被腐蚀的物体,发生腐蚀现象后,设备的外表和性能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的腐蚀原理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设备被腐蚀的程度,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 1、设备腐蚀原因及分类 ①设备腐蚀原因。由于机械设备是由金属制成的,金属的结构使其在外界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容易发生锈蚀,这是机械设备发生腐蚀的根本原因。在化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充斥着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加上工作车间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使得金属机械设备更容易和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被腐蚀。②腐蚀的分类。根据腐蚀发生机制分类,腐蚀被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所处环境的温度过高且较为干燥引起的,使金属表层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被损坏。电化学腐蚀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由于环境较为潮湿引起的,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后,出现了电极反应,导致金属遭到破坏。 在工业环境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含量较高,还存在着一些挥发物质和一些粉尘,这些介质都会导致环境中金属被腐蚀。如果周围的环境比较潮湿,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就会在水的作用下合成无机酸,这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物质。在工业气体环境中,机械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由于直接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导致的。这两种化学腐蚀都是一种氧化过程,只是发生的背景有异,化学腐蚀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在超市的环境中发生。 二、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1、设备的防腐结构设计 防腐蚀结构设计指的是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如何防止设备的腐蚀,它不仅包括单个设备的设计,还包括设备间安装情况以及管道系统的布置,也就是系统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避免间隙的产生,许多设备都容易存有缝隙,液体流通不畅的地方易形成缝隙腐蚀,如碳钢、铝、不锈钢、低合金钢等设备都有这种现象。缝隙腐蚀产生后又往往引发孔蚀和应力腐蚀,造成更大的破坏,而良好的结构设计是防止缝隙腐蚀最好的方法。经常存在问题的部位是密封面和连接部位。由于焊接能避免连接部位的缝隙,因此比螺栓连接要好。 避免死角的出现,设备中局部液体残留或固体物质沉降堆积,不仅会在设备操作时局部浓缩或聚集、引起腐蚀,并且会在设备停车时引起腐蚀。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死角和排液不尽的死区等。 2、合理使用防腐涂料 防腐涂料法是目前石油化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预防腐蚀的另一重要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将腐蚀介质和材料之间的接触能够有效的进行阻止,而且将腐蚀电池的通路也能够进行有效的阻隔,对于电阻就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二,防腐蚀涂料具有一定的缓腐蚀作用,例如一些颜料和其它与之成膜或者水分的反应等,对于化工机械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有着缓解的作用。其三,具有相应的阴极保护作用。漆膜的电极电位较底材料金属低,在腐蚀的电池当中可以将它作为阳极进行“牺牲”,这样对于底材金属就有一种保护作用。 3、“一脱四注”的措施 “一脱四注”是脱盐、注碱、注氨(胺)、注水和注缓蚀剂。这种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常减压蒸馏设备低温轻油系统腐蚀。因氯化物盐类物质的存在,导致石油化工设备常减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面临较大的腐蚀风险,降低腐蚀的最根本方法是对石油化工的原材料进行深度脱盐,达到腐蚀介质数量最小化的效果,可延长设备的运行的周期。同时要增强工作人员的防腐意识。 三、化工机械设备防腐蚀设计 1、材料选择 碳素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较为普遍的设备材料,其价格较同类材料较低,而且购买较为方便,同时具有易加工的特点。此类材料在普通的环境中不容易发生腐蚀,如果机械设备采用这种材料,也较能满足设备的防腐蚀需求。但是在化工行业这一特殊的环境中,这种材料则不能满足设备防腐蚀要求,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腐蚀现象。因此,在化工企业中,需要选择耐腐蚀的材料才能保护机械设备免受强烈的腐蚀,普通低合金钢则是一种合适的制造基材。 2、机械结构与工艺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机械设备结构设计太过复杂或者设计不合理,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积尘和积液等,从而设备的某些接合部位发生腐蚀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机械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能力。设计过程中要满足以下要求:①机械部件的形状应该尽量简单。②机械部件表面不能有缺陷或损坏。③机械部件尽量使用一样的金属材料。④机械部件中尽量不要有缝隙。⑤机械表面要使用较好的防锈漆,这样可以避免机械部件和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起隔离作用。在对焊缝涂漆时一定要注意,要保证机械部件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接缝处,都要涂漆。⑥在机械设备的设计方面,要尽量避免凹形状的出现,或者在设备上设计排水孔,预防水分在设备上滞留所导致的金属腐蚀。⑦在焊接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连续焊接技术,且对焊接处的夹缝要进行合理设计。 3、设备防腐蚀方法 机械设备的防腐蚀方法有很多种,但大都是从金属本身特质方面考虑,尽量减少金属和具有腐蚀性的介质的接触,或者是在金属的表面涂上防腐蚀的材料等。电化学保护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机理,对设备进行改进,使金属设备变为腐蚀电极中的阴极,从而对设备进行防腐蚀保护,一般主要采用外加电流法和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法是指,将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电池的一极,将另一种附加电极作为电池另一极,而且把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然后外加电流,对作为阴极的金属进行保护。牺牲阳极保护法,是指将与被保护的金属材质相同的金属作为阳极,固定在被保护的金属上,作为腐蚀电池,被保护的金属则作为阴极被保护起来。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被很多企业采用,且效果很好。 腐蚀现象的存在给化工企业造成了困扰,因此,防腐蚀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设备发生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腐蚀产生的化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选择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防腐蚀的两种有效的方法,对化工企业解决机械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现场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机电一体化的进步,各行业的生产活动越来越依赖与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在市场需求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石油化工设备的构造与运行也逐渐变得复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可靠性及其作用以及设备安装现场管理对石油化工设备的影响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安装 现场管理 化工设备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将原料进行多次加工,经过各种工序最终形成成品,所使用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化工设备在合适的环境下,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应用功能的能力被称为化工设备的可靠性。 一、石油化工设备科学安装的意义 1.石油化工设备的科学安装直接决定了企业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产品的使用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大量的基础设施在社会上得到建设。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石油化工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石油设备构造越加复杂,石油化工生产对于设备的依赖性及设备的可靠性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石油化工设备的可靠性有利于产品的产量与效率的提升。设备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可高效率的发挥设备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二是可有效的避免停产问题。石油化工设备的可靠性能够使其长时间的正常运行,进行生产,降低设备闲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三是正确的安装石油设备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反之,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维修资金进行设备保养维修等不必要的支出[1]。 2.使施工人员与环境得到良好的安全保障 加强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现场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规章,并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断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要求,特别对于化工行业更为重视。石油化工行业的产品可能具备一些危险的性质,若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对社会对人民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了有效的进行安全生产,应从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阶段加以重视。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加强管理,使设备正确组装并运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设备问题导致的爆炸或火灾事故,也能降低工作人员患职业病的机率。企业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过程,是安全管理应重视的环节,应提高设备安装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二、加强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制定标准,扎实基础,构建体系 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应从基础做起,首先应将设备的安装及保养的标准进行量化。其次应合理制定工作标准,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怎样进行设备保养指标的量化,应致力于做好设备安装管理的“四率”,即保证设备安装的完好率、运行率、泄露率以及保养率。安装管理以设备运行率为核心内容,确定各项考核指标,以保证石油化工设备正常投入生产。在指标进行量化后,结合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制定后续的保养措施,采取工作责任制,制定谁操作谁负责的体制,并建立班组、车间及企业的多级考核体系[2]。 2.安装细致化,管理日常化,保养固定化 在进行制定体系的基础上,把设备维修保养落实到设备的管理活动中去,做好的安装、管理、保养等工作,以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进行施工,并经常性的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可在车间采取责任范围的方式进行“机组承包活动”根据生产岗位与维修人员的分配情况,对设备的维修责任区进行划分,可成立以“机、仪、电、操”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三包”策略,即“包保养”“包检验”“包整改”等机组承包活动。合理的分配小组的职责,使职责明确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定期举行设备故障检测分析活动,使工作人员进一步的了解设备的相关技术性能。 设备的完好率是直接体现石油化工设备技术素质优劣的指标,也直接反映了设备安装与维修保养的质量。对此,可在车间定期举行设备状态故障检查活动,由车间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成立设备状态故障检查小组,对石油化工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对设备的运行与故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致力于加强“三级四检”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三级”是指班组、车间及企业对设备的三重检查。“四检”是指企业机动部的月检、车间的周检、专业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的日检、施工人员的巡检等。机动部的专业管理人员应每日到车间,对专业管理人员等的日检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正确引导员工按照操作规章等进行作业。在施工人员的巡检时,主要采取人体的感官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分析,着重对重点部位与易故障部位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以及时上报。用这些方式来判断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正确性,并分析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等,将化工设备的隐患在安装过程中就做好防护。此外还应做好设备的润滑,并满足“五定”与“三过滤”。润滑是石油化工设备安装与保养的重要步骤,在石油化工设备安装与维修中,相关人员应重视其中三点:一是将施工人员职责细化并制定详细润滑标准,做到定时、定人、定量、定点、定质等“五定”。使施工人员对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油类别得到明确的认识,并采取图表的形式做好记录,使石油化工设备每个安装工序都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监管;二是针对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置多个润滑点,配置适当的润滑工具,做好过滤工作;三是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巩固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3.加强人本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在石油化工设备安装中,认为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才能使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取得优秀的结果。因此,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中,应始终把更新施工人员的思想观念以及提高综合素质为重要工作进行狠抓。并在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时举行“降低设备故障,便是获取效益”的主题讨论会议。使员工在进行设备安装时从被动做好安装转变为主动做好安装。对于设备安装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理念,也应不断加强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与维修技术,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员工在设备安装与保养的工作上具备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在设备的安装现场的管理中,领导层的重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各级领导应共同协作,将设备的安装列入企业重要的工作日程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使石油化工设备在安装现场的管理工作,做到最好[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现场管理,对设备后期的正常运行及企业的盈利,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现场管理中应重视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以加强设备的效率重点,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管理思路。结合石油化工设备的实际情况与上诉观点,了解石油化工设备科学安装的意义,制定合适的标准,构建完善的体系,将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列为工作日程,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使石油化工设备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强化石油化工设备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发展,设备的逐渐向规模化、精密化和智能化发展。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所处环境条件比较特殊,对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质量的发展与提升,此问题备受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本文主要以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研究对象,针对设备管理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管理;维修;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离不开设备,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水平高,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设备一旦发生问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往往会导致装置停产、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身伤亡等事故的发生。因而,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化工设备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化工设备的管理概述 1.1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 (1)设备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化工生产工艺复杂多样,生产条件苛刻,化工生产大部分是在高温、高压及密封系统中进行。必须由各种各样的设备来适应。 (2)石油化工装置的介质复杂。石油化工生产接触到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 (3)石油化工行业属技术密集型生产企业。需要多学科合作,集中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工业更多的利用催化、高温、高压等技术。 1.2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 化工企业复杂而又苛刻的生产工艺条件对设备有很高的要求,设备是一个企业生产运行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化学反应过程的连续稳性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如果由于设备的缺陷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事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设备缺陷造成装置停工,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从整个设备管理过程来看,设备选型可靠性和维修可靠性在设备整个寿命周期中是相当重要的。可靠性的提高可以大大减少这两部分带来的费用投入。 2、化工设备管理措施 强化设备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寻找新新思路,探讨新方法,努力做到全员参与管理,提升预知维修设备的水平,设备全年检修时懂得取舍,设备管理制度要注重实效,注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 2.1全员参与管理。设备真正的使用者是一线的操作人员,因此,要想强化化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设备管理部门的任务,也要让全体的工作人员参与。一线工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石油化工装置一般要求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防护和消防器材,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2.2提升预知维修设备的水平。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化工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为了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我们不能等设备处理问题才进行维修维护,要做到提前预知,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工作。例如,石油化工企业里面的仪器仪表要定期进行检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要严格按照规程由专业队伍进行定期检验。这样提前对设备进行保养,对于设备和安全生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2.3设备管理制度要注重实效。石油石油化工企业作为高危的生产行业,其设备的管理制度一定要严明,不能只是流于形式,一定要注重实效。设备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出来的,制度要随着生产条件的技术改进而不断的革新,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效果,对制度进行相关的改动,以期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设备使用人员一定要在使用设备的时候,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使用,不能只对制度当作一种形式。同样,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也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对于那些不按照制度违规使用设备的人员,要予以相应的惩罚,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2.4注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培养良好的管理人员是非常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作为石油化工企业,一定要挖掘人才潜力,定期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在管理中学会应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在线监测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等。同时,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个人来说,一定要不断的利用空余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寻找相关资料补充最新的设备管理工作,这对于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相关部门的设备管理专业的人员要多加强交流,通过相关的交流,学习更多的设备管理知识,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企业的稳步发展。 3、石油化工企业维修措施 3.1制定维修策略的维修方式 定期维修。通常也称计划维修,是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维修的传统体制。这种维修体制的优点是可以有计划地利用生产空隙离线操作,人力、备件均有充分的准备。对于故障特征随时间变化的设备,这种维修方式仍不失为一种可利用的方式。但对于复杂成套、故障无时间规律的设备,这种维修方式就不适合;视情维修。通常也称状态维修,是根据状态检测出的故障模式决定维修策略;事后维修。是无需任何计划的维修。但必须在人力、备件、工具上有一定的准备和保障。成本较低,可以当作最后考虑的一种维修策略。 3.2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先进的维修技术,诸如氩弧焊、等离子焊、电刷镀、热喷涂、镶嵌、粘接等修复技术已在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应用;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维修机具,诸如各种液压吊装、 高压清洗,机械抽芯等维修施工机具广泛得到应用,既提高了效率又 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维修施工质量。另外,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磁粉、涡流、表面着色渗透等探伤及金属光谱鉴别和现场快速分析等手段也在设备维修施工中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加热炉内衬耐火纤维喷涂及油罐表面刷涂隔热降温防腐涂料等高新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维修中广泛得到应用,获得了节能的突出效果。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维修的现代化水平。 4、总结 通过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与可靠性、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优化企业设备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合理安排设备资产的运行、检查、维修等各项工作与相关资源的配置,大大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提高设备资产对企业高效、安全生产运行的保障能力这一核心效益目标。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价和方法技术的分析 摘要:由于石油化工装置在企业的运转过程中都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危险性大、安全要求高等特点, 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石化企业安全风险管理, 以实现系统安全目标。本文说明了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检测提供了方法和具体的技术防范措施。 关键词:安全风险 石油化工 设备 评价 方法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提供较大的动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维持国家石油的安全及时供应,是确保我国有充分的能源供应的前提,作为我国的能源巨头中国石油,应当强烈意识到现代化石油供应的重要性,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一、石油化工实现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我国的供油网络设备覆盖整个中国,许多为无人区,如石油化工设备受破坏,要进行修复,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未及时发现,将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要确保这个庞大的网络正常传输,风险评价是针对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和危险发生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从而能够合理运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条件,采取最为合理的措施,达到最为有效地减少风险的目的。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面临多方面的困难。由于石油化工设备需要在确保安全风险运行的前提下才能运行,延长设备的连续开工时间以降低生产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可以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程度。 因此,风险评价结果是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依据。对于风险评价的结果,不是风险越小越好,因为减少风险是以资金、技术、劳务的投入作为代价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水平上,去研究影响风险的各种因素,经过优化,寻求最佳的措施方案。 二、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是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的方式编制成表,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结合关事故资料,原则是要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 2.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通过系统、详细地对工艺流程和操作进行分析,评价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基本分析步骤是:选择一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设计意图找出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 研究偏差所造成的结果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3.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通过识别石油化工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确定分析项目和边界条件,说明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建议风险控制措施。 4.故障树分析 将导致石油化工设备事故的逻辑关系列出,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通过最小割集的计算,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5.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以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放出能量的危险性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把操作条件和化学反应的特殊过程危险性等作为追加系数加以修正,计算出“火灾爆炸指数”,并根据指数的大小计算暴露面积、财产损失、停工损失等事故损失后果,对损失后果进行分组,再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三、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预防性维护措施 1.维护设备的生命周期和预防性 结合维护经验,对设备进行生周期成本分析,测算设备生命周期,量化设备维护管理,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维护检修或更新。 2.加强设备检、维、修管理工作, 尤其是设备选材和运行状况 稳定原料性质,提供平稳的床层温度和催化剂线速;严格控制水质,定期排污;严把安装质量关,降低应力水平;严格遵循加热管道的焊接规程,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加强工艺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内外取热操作规 程操作,严禁干烧。 3.采用数字化监测系统 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类型有:光电液压等传感器、数字化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等.全新的数字监测管理模式,具有快速处理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而且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可以对管道监测系统远程、实时、集中、全面的掌握,通过全面的监测,将前端管道的参数通过网络摄像机视频采集、流量测试设备,通过网络摄像机的数据通道一起转换成 IP 数据包,将数据通过解码器将视频显示出在电视墙或大屏幕上,后端可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无法预知不定时活动区域,采取移动侦测,对有语音监控需求的环境,准确、有效地处理和控制关联事件。对于数据传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选择,如果设备的空间跨度大,可以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 4.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操作方案 加强三旋运行监控: 在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三旋压降正常为13k p 左右。石油化工设备实行二级维护,一 级维护是全员维护,设备按区域承包到人。重要设备在一级维护基础上实行二级维护,每周一次,由区域主管工程师负责,检要设备运行状况,监督一级维护的 维护质量,并进行可预见性维护及故障处理;对重大关键设备再实行每月一次的特别护理。实行分级维护可以使维护人员的职责明确,突出重点及关键设备,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减少石油化工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 综上所述, 石油化工设备的风险防范及技术措施, 对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危险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对系统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确定重点管理的对策和范围, 预防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并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程度。对在改扩建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 不但在石化行业, 而且在其他化工行业也是可行的, 这样使管理者掌握系统的安全状况, 修订、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完善防灾设施和组织,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浅析石油化工设备防腐的有效措施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可是腐蚀问题在石油化工中造成的损失越发严重,因此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防腐蚀的安全防护与管理方面更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来保证工作人员安全和减少石油化工行业内由于腐蚀产生的巨大损失。本文旨在讨论石油化工行业中设备腐蚀现状及各种腐蚀原因还有对化工企业如何做好防腐蚀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防腐、管理措施 一、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的机械设备在受到的腐蚀之后,不管是这些设备呈现出来的物理性能,还是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方面性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腐蚀较轻的情况下,这些设备的美观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腐蚀严重的则会影响到设备正常使用寿命,这些都将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关于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就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腐措施,进一步提升这些设备的抗腐蚀能力。 二、设备腐蚀的原因和种类 1.腐蚀的定义 广义的腐蚀指材料与环境间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狭义的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的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或物理溶解作用而导致金属损坏。最直接来讲就是,材料的自身功能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损伤,而这种损伤的直接原因就是腐蚀,其产生原因往往是环境和材料之间所产生的电化学和化学作用。这种损伤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化工企业经济上的损失,因为其机械设备产生损耗之后,在机械性能、色泽、 外形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化工机械设备的损坏,进而让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的增加,负担加重。所以现今化工及化工相关的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采用有效的积极防腐举措才能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能力。 2.设备腐蚀的原因 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含有较多的SO2、H2S、CO2、卤化物、硫化物以及盐雾等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高温或者是阴潮的环境中发生了相互反应,这些设备本身结构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发生了化学以及物理的反应,最终导致发生腐蚀的结果。 3.设备腐蚀的分类 从腐蚀的外观形态看,金属腐蚀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全面腐蚀一般表面均匀覆盖着腐蚀产物膜,在不同程度上能使腐蚀减缓,如高温氧化和易钝化金属(如不锈钢、钛、铝等)在氧化环境中形成的钝化膜,都具有良好的保护性,甚至能使腐蚀过程几乎停止。全面腐蚀分布较均匀,危害较小。局部腐蚀的腐蚀反应集中在局部表面上,又可分为电偶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缝隙腐蚀、小孔腐蚀、磨损腐蚀和腐蚀疲劳等。在化工生产系统中,由于局部腐蚀造成的化工机械的腐蚀损坏事故要比全面腐蚀引起的事故多的多,因此,对于局部腐蚀的研究与控制愈益受到重视。 金属腐蚀按机理可分为物理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等。物理腐蚀是指金属由于单纯的物理溶解作用所引起的破坏。许多金属在高温熔盐、熔碱及液态金属中可发生这类腐蚀。例如用来盛放熔融锌的钢容器,由于铁被液态锌所溶解,钢容器逐渐被腐蚀而变薄。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反应引起的损坏。通常在一些干燥气体及非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反应过程的特点是金属表面的原子与非电解质中的氧化剂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无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溶液相接触时产生的电化学反应而发生的腐蚀。它的特点是在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是很普遍的,为人们所常见,其腐蚀原理与原电池一样。 笔者按照腐蚀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以及表面现象等,将腐蚀现象有效的总结划分成为以下几点:①高温氧化腐蚀;②剥层腐蚀;③点状腐蚀;④晶间腐蚀;⑤缝隙腐蚀;⑥焊接应力腐蚀;⑦疲劳腐蚀;⑧电化学腐蚀;⑨工业大气腐蚀。 三、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1.设备的防腐结构设计 化工设备的防腐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在设备的设计阶段,要充分运用有关腐蚀和腐蚀控制的全部经验和知识,设计出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既经济又安全的设备和装置。这样的设备既能符合工艺过程的需要,又能保证使用寿命长和降低生产成本。具体说来,防腐蚀设计从设计到运转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设计时的防腐措施、制造施工时的防腐措施、设备安装时的防腐蚀措施以及设备运转时的防腐措施。 首先,防腐设计包括强度设计、正确的防腐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防腐保护方法的选择;其次,制造质量对设备腐蚀影响极大,某些材料从耐蚀性来说是好的,但制造质量达不到要求,设备也不会达到预期的防腐效果。制造时应充分考虑包括防治腐蚀在内的加厂、装配及制造过程中的管理;再者,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安装不正确,会导致改变流体流动状态和流速,在一定环境下还会导致应力腐蚀破裂。安装时的防腐措施主要包括包装、运输、施工、装配时的防腐问题,而在安装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非金属材料质脆、强度低的特点;最后,设备运转时的防腐措施包括正常运转时的防腐管理,异常运转时的早期排除、维修、保养、监控、开车及停车时的防腐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避免死角的出现。 设备中局部液体残留或固体物质沉降堆积,不仅会在设备操作时局部浓缩或聚集、引起腐蚀,并且会在设备停车时引起腐蚀。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死角和排液不尽的死区等。 (2)避免间隙的产生。 许多设备都容易存有缝隙,液体流通不畅的地方易形成缝隙腐蚀,如碳钢、铝、不锈钢、低合金钢等设备都有这种现象。缝隙腐蚀产生后又往往引发孔蚀和应力腐蚀,造成更大的破坏,而良好的结构设计是防止缝隙腐蚀最好的方法。经常存在问题的部位是密封面和连接部位。由于焊接能避免连接部位的缝隙,因此,比螺栓连接要好。 2.“一脱四注”的措施 “一脱四注”技术自19世纪初发展至今,一直是被国内外的石油化工企业普遍采用的工艺防腐措施,“一脱四注”主要是脱盐、注碱、注氨(胺)、注水和注缓蚀剂。这种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常减压蒸馏设备低温轻油系统腐蚀。因为氯化物盐类物质的存在,导致石油化工设备常减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面临较大的腐蚀风险,所以,降低腐蚀的最根本方法是对石油化工的原材料进行深度脱盐,达到腐蚀介质数量最小化的效果,进而可以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 3.增强工作人员的防腐意识 建立石油化工企业工程人员、管理人员在注重企业生产同时,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防腐蚀工作的有效机制,使他们在安排生产、指导生产的同时要对企业所属设备防腐蚀工作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只有从思想上、组织上落实,防腐蚀才能真正从源头抓起,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合理使用防腐涂料 防腐涂料法是目前石油化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预防腐蚀的另一重要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将腐蚀介质和材料之间的接触能够有效的进行阻止,而且将腐蚀电池的通路也能够进行有效的阻隔,对于电阻就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其二,防腐蚀涂料具有一定的缓腐蚀作用,例如一些颜料和其它与之成膜或者水分的反应等,对于化工机械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有着缓解的作用。 其三,具有相应的阴极保护作用。漆膜的电极电位较底材料金属低,在腐蚀的电池当中可以将它作为阳极进行“牺牲”,这样对于底材金属就有一种保护作用。 四、结束语 石油化工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相比较,其生产设备的腐蚀速度相对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有效、经济的防腐方法,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进行设备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才是21世纪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石油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中关于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摘 要】随时石油化工业的不断飞速发展,石油化工的最为主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设备制造。制造石油化工的设备的过程需要协同多个专业,是一个需要很多技术的复杂过程,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质量,实际操作也比较困难,并且需要各种各样的器材设备,而且检验的标准也相对比较严格。因为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到石油化工设备的制造,所以其过程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质量的检验也必须要严格控制。制造石油化工设备的材料也需要很多品种、较高的质量和高标准的检验,因此在制造设备时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是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材料;质量控制 1.常见的材料质量问题 1.1设计选材的设计考虑不够周全 例如某乙烯工程的配套项目——动力中心单元使用两个月之后,该单元中2#分汽缸套在温度计表面的保护管表面被腐蚀,腐蚀坑深达1.2mm。 分汽缸为12Cr1MoV材质。因为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周全,忽略了该温度计具体的使用环境以及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外在环境和自身材质的变化,因此便使Cr-Mo系列低合金钢很容易产生腐蚀。因此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保护套管。 1.2没有落实材料订货的技术要求 在某设备安装中,按《技术要求规格书》的设计规定,要对所需的不锈钢管配件进行相关试验。但是随机抽检设备资料时发现厂家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中没有相关的试验结果。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设备制造厂没有完全了解并且掌握所提出的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没有向供货商提出具体的质量和技术的相关要求。 1.3材料的质量审核重视度不够 检查某动力设备档案文件时发现这些问题:螺栓、螺母的质量检验报告中,螺母的化学成分中Mo 元素质量分数不符合相关标准中4 级螺母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螺栓的质量也存在一定欠缺。 材料的质量检测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因为检验人员不熟悉标准对工作不负责任另一个原因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人员的重视度也不够。产品质量保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材料质量证明书,它是满足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重要保证,如果质量证明书出现了问题那么相关的材料的质量一定也会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 1.4焊接材料选择不恰当 在石油化工设备制造的具体工程实践中,主要是使用焊接方式连接钢制设备,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焊接质量问题引起的。石化设备制造的难点之一就是控制焊接的质量,同时也是整个石化设备最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所以要对焊接的实际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这需要不断地完善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 2.设备制造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根据上文分析,具体制造过程中控制材料质量的几个关键点,随着石化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材料工程的复杂化,控制设备材料的质量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和检验方式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2.1设计环节的材料质量控制 使用设备的单位的设计任务应该交由和其水平相当的设计单位来完成项目所需的相关设计任务。通过设计图详细了解设计意图并分析其技术要点的设计的可行性。重点是关注设备的\质量和其安全性。 选用设备材料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工作任务,应该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来选用材料,选定合理的材质。所以,设计人员在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以选出最为合理经济的选材方案。要完全掌握和理解相关标准以避免因误解产生的一些质量事故和矛盾。为了防止因选材失误造成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要严格审核判断产品的质量。 2.2对设备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要强化 制造设备的单位要根据设计和工程技术要求编制好采购文件,做好彩果过程中的相关调查和评审工作。因为焊接材料和相关消耗材料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如果货源或材质发生变化就必须和原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已得到材料变更手续。 单位制造设备时,质量体系的运行应该被相关监管部分严格监管,可以采用抽样方式对采购部门的进行实时的质量监控活动。但是要对材料计划材料质量和材料制造单位的选择等等要警醒重点抽样调查,以掌握质量标准的落实和转化情况。 2.3材料的验收和检验要强化管理 材料入库时质量控制夫人关键点是材料检验和验收的整个过程,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和技术陆续出现,这就一者需要检验部门要对工作程序和检验制度做好相应的完整和调整工作,从制度和程序等各个方面做好质量控制的保障工作。同时还要对检验人员的业务技能做及时定期的考核和培训,以尽可能快地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提高质检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质量监管部门也应重点关注检验部门的制度落实和完善情况。 2.4对材料的保管、发放和使用要严格管理 报关材料必须具备合格的堆积场地和厂房,要满足材料存放的相关必备条件。从材料入库开始在后续的一系列过程中要做好最重要的标记管理工作。每一种材料都要尤其固定可辨别的标志,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标记方法制度。如库场的待检材料、合格材料和不合格材料的分区隔离标识,材料标识及其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等。监管人员应抽查材料标识程序的实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 3.结语 控制石油化工设备的质量问题涉及到形成设备的整体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而控制设备质量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设备制造时所用材料的质量,这个设备能够安全运行最为关键的保证因素。选用了不合适的材料,不仅仅会引起经济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留下事故隐患。所以,材料关一定要严把,材料的选择要合理材料的订购要正确合适,质量检查过程更要严格细致。只有整个制造系统中的每一个部门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才能使设备的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以满足发展石油化工工程的具体要求。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基于.NET的医药公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摘要】 本系统是从工商行政部门的实际应用出发,采用技术,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开发了企业登记管理系统,以便工商行政部门各级工作人员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更大的职能监督作用。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应用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及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系统的权限控制以及企业信息的录入、更新、删除及查询等功能。可以对庞大的信息量进行高效率的管理。通过测试,系统在Windows XP平台下能稳定运行,且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信息管理;登记;批量处理 0 引言 根据目前工商行政部门存在的现状,提出以下一些要求:在查询和打印功能方面增强功能,支持多数据模糊查询,支持各处室间的数据共享。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增加员工业务考核、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加强信息采集,规范分局数据录入,扩展企业信息量,改善数据采集方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省局、市局、分局、工商所之间的网络传输系统。 1 开发工具简介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是微软的一个开发工具,主要可以用来开发控制台应用程序、C/S结构的桌面应用程序和B/S结构的网站类应用程序。C#是微软公司为.NET平台量身定做的语言,是基于.NET平台的最佳语言。 SQL Server是一个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帮助用户方便地得到所需信息,并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 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包括:用户信息表、企业信息表、企业现状信息表、企业转制信息表等。企业现状信息表如表2.1所示。其他表设计略。 3 系统设计与主要功能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其中逻辑层是采用Web Services服务模型来完成功能实现的。Web Service体系结构基于三种角色之间的交互,分别是: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请求者。在典型情况下,服务提供者托管可通过网络访问的软件模块,定义Web Service的服务描述并把它到服务注册中心;服务请求者使用查找操作来从服务注册中心检索服务描述,然后使用服务描述与服务提供者进行绑定并调用Web Service实现或同它交互。所以本系统是面向服务的,而非传统的面向对象开发的。这有助于系统将来的商业化,并且更易于系统的维护。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3.1所示。 3.1 用户登录管理 用户通过登陆页面进行登录,系统将根据用户权限自动限制用户的操作。当权限不足时会提示用户权限不足。用户可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系统将保证用户账号的唯一性。用户登录界面如图3.2所示。 3.2 企业现状管理 基本实现了现状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并统计该企业现状情况下所拥有的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离休人员的数目。 3.3 企业转制管理 实现了企业转制时的基本情况的录入,删除及修改。并统计该企业转制时所拥有的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离休人员的数目。 3.4 企业人员管理 实现对企业现状和转制时的人员信息的维护,可分别对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离休人员进行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及多条件查询,查询结果将以列表形式显示给用户。 3.5 企业信息管理 用户可通过录入企业信息来新增一条企业的记录。在企业信息列表中可删除所有选中的企业,也可选择其中之一对其进行信息修改。并可通过多条件进行模糊查询,查询结果将以列表形式显示给用户。最终实现效果如图3.3所示。 4 结束语 系统运用技术结合SQL Server 2005 基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企业登录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后台支持,且通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设计了美观大方的网页页面,从功能上和视觉上给了用户良好的体验过程。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基于B/S 模式的医药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摘要:针对医药物流复杂性,对现代医药物流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使用EXTJS框架搭建界面,采用Oracle数据库进行分布式布置,设计了系统基本功能模块设计和定时任务实现上传下载接口,实现了物流系统与仓库之间的数据及时传输。 关键词:医药;物流管理;B/S模式;数据同步 1 概述 信息化是医药流通企业能否成功扩张,同时又能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因素。医药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药品进、销、存或者是药品配送,而是高度注重药物质量管理以及药物流通的控制。现代医药物流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等几个环节的整合优化,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率,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效益化。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我们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医药物流管理系统。 2 系统概述 本系统分为物流管理总部系统和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两部分。使用EXTJS框架进行网站搭建,采用DWR技术进行异步调用,增强客户体验,方便操作;采用Oracle数据库进行分布式布置;数据使用定时任务实现上传下载接口,对各个分部的仓库提供实时数据库,可及时把药品配送到客户手上,使总部系统数据和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达到一致。 3 系统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医药物流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基础资料,物流的统一管理,以及仓库的进货和库存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分为: 1)系统管理:主要用于系统人员设置,权限设置,消息管理,审批流设置等。 2)基础资料:主要用于维护医药物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包括药品资料,批号资料,客户资料,货位区域信息等。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不过受权限控制。 3)接口管理:主要用于物流系统跟医药公司的ERP系统做对接,把在ERP系统的订单业务信息,传送到物流管理系统。 4)入库管理:主要是对入库的业务操作,药品上架决策等,包括收货管 理,上架决策,入库确认,收货通知等功能。 5)出库管理:根据订单的内容,确认订单,备货完工送到正确的送货台, 装车设定最优路线,送货到客户手上。 6)仓库管理:主要是仓库内的养护药品的一些操作,能够及时检查出过期药品,及时发现药品的短缺,做好补货的措施,直观明了地让仓库管理知道库存的状况,药品的情况。 7)出入库统计: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快速反映出商品的进、销、存等状况和各种反馈信息分析。 8)质量管理:对药品的一种养护,定时检查药品的质量状况,特别是对特殊药品的看管;只要包括养护记录、养护档案、质量跟踪卡等功能。 9)运输管理:只要对送货过程的监管,确保送到客户的手上,同时却确保客户能在第三方物流上随时跟踪货物的状况。 部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4 数据同步接口设计 4.1数据同步接口分析 ERP总部中心数据库,通过网络与本系统连接来互相通信,由于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如果使用数据库链接对数据进行实时的读写操作,一旦出现网络原因,整个系统将不能使用。由此分析,设计数据同步接口,构建数据接口缓冲区,编写定时任务程序,定时对数据接口缓冲区进行数据读取,来对数据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这样,两个系统的数据,就不会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整个ERP系统瘫痪,物流系统仍然有独立数据库,仍然可以运行,数据读取速度快捷,稳定,可大大的提高物流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4.2 数据同步详细设计 本系统数据同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4.2.1 数据缓冲区设计 数据缓冲区由数据缓冲记录和数据缓冲历史记录组成。每一个基础数据如商品数据,库存数据,都有属于自己的数据缓冲区。 4.2.2 数据下载接口设计 本系统基础数据统一由ERP总部进行统一管理,如商品资料,单位管理等。物流管理系统连接到ERP总部网站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系统会将该部分数据放入数据缓冲区,物流管理系统系统将定时读取数据缓冲区的数据,同步对应数据。 4.2.3 数据上传接口设计 数据上传接口,主要是对系统的销售、销退、换购记录进行数据上传,各个仓库上传数据统一发送到ERP系统做数据统计。通过对对每一个业务交易记录设置上传标志,仓库使用定时任务定时读取业务交易记录,如果标志不是“已上传”则上传该数据到ERP。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医药物流管理系统能统一信息系统平台,统一数据管理,统一采购、销售、仓库、财务等业务模式;实现标准化管理和财务核算模式,实现信息化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成本;能提高物流配送速度,提高整个物流配送速度、提高库存配货的准确性、降低出库的差错率,同时减少整个物流配送的重复劳动。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医药企业网络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为使医药厂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能实时准确地掌握销售数据,并制定营销策略,设计并开发一套合适的医药企业网络营销管理系统十分必要。综合运用.NET平台、WAP网关、短信网关等技术,采用B/S构架,开发并实现了一套适用于医药厂商的网络营销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探讨了系统的功能架构、结构特点以及实现过程,将其应用于某药业公司,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医药企业;网络营销管理;WAP;B/S架构 0引言 目前,医药厂商进行产品销售时,一般按商、经销商、零售商模式进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家对医药产品监管日益严格与规范,各厂商正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营销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有这样一些问题困扰着医药厂商:一是厂商无法准确预测产品的销量,对后续生产无法提供准确的指导数据;二是各级销售对产品利润层层盘剥,厂商利润无法保证;三是无法对销售产品全程跟踪,准确了解产品的流向。本文针对医药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医药产品销售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营销管理系统,以期能对医药销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系统设计 1.1应用架构 本系统用户由厂商管理层人员、营销管理人员、营销商务人员与营销终端人员构成,覆盖医药产品营销的各个环节。为使系统达到更好的覆盖率与兼容性,支持移动用户,并对系统中部分数据上报业务采用了WAP网关与短信网关。系统总体采用B/S结构,各级用户通过电脑终端或移动手机终端访问业务系统,具备良好的实时响应特性。系统应用架构如图 1所示。 1.2系统功能 系统主要由基础数据管理、销售计划处理、终端数据上报、业务数据查询与报表、工作指令等功能模块组成,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基础数据管理。主要由营销商务人员和营销终端人员对产品信息、竞争产品信息进行维护与管理;对销售网络结构(省、区域、区县)进行管理;对人员进行管理并进行岗位权限指派等。 (2)销售计划处理。销售计划主要由巡店计划与促销计划两部分构成。营销终端人员自行制定巡店计划,区域主管对下属人员提交的巡店计划进行修改与审核,以确保符合业务开展需求。营销终端人员根据产品销售业绩或销售需求制定促销计划,区域主管在管理区域范围内制定终端产品促销计划,促销计划由厂商管理人员审查并下发执行。 (3)终端数据上报。营销终端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终端实时数据上传,一方面实现将药店(进货、库存、促销、竞争产品)、医院(进货、库存、批号、回访数)以及各销售期(进货、库存、上期库存、本期销售量)相关数据进行上报的功能,另一方面由营销终端人员通过手机拍照并以彩信方式上传药店陈列图片,系统实现该彩信的接收、图片的提取、所属终端的分析。 (4)业务数据查询与报表。按各级权限实现业务数据查询和报表生成,主要有经营产品信息、竞争产品信息、商业单位信息、终端产品进货数据、终端产品促销量、竞争产品即时信息、商业单位库存及价格、促销计划等。 (5)工作指令。管理层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对权限范围内的工作人员下达工作指令,工作指令以短信方式群发;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查询下达的指令记录并执行。 1.3技术平台 营销系统数据采取集中管理方式,由医药厂商配置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服务器,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服务获取数据,总体结构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前端开发采用、JQuery、Html等技术,保证了系统优良的客户端兼容性;后台采用短信网关、WAP网关作支撑,确保了对电脑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一致的服务与体验;数据系统采用SQL 2008,具备良好的并发访问特性,且在数据备份、安全容灾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2系统实现 2.1运行环境 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名称为MobileCommerce,采用双机热备份与定时数据备份相结合的容灾技术,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终端为普通PC或智能手机终端并开通上网功能,兼容IE、FireFox、UC、Chrome等主流浏览器,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2.2数据库 按照功能需求,数据库中主要建立的数据表分为基础表与业务表两大类。具体设计见表1。 2.3具体实现 以销售计划处理中的促销计划(界面如图2所示)为例,对系统的实现细节进行介绍。用户从WEB站点首页以一定的身份登录系统后,可以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制定促销计划,并查看编辑已有的促销计划列表。终端文员可以删除已过期的计划或还未开始执行的计划;省区经理、终端主管可以通过“指定区域”制定负责省份的促销计划。 例如,以省区经理身份登陆系统后,主要实现下列功能:在系统初始页面(或在操作过程中)选择“工作计划管理”,即进入到工作计划管理模块。功能导航区显示“促销计划制定”、“巡店计划制定”等信息。用户在左侧功能导航区使用过“促销计划制定”链接,系统显示“促销计划制定”页面。用户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指定的“省份”、“区域”,也可以继续指定“药品名称”和“规格包装”,单击“刷新”按钮,系统将查询符合条件的促销计划,并将查询到的促销计划制成列表。在查询得到的促销计划列表中,每条促销计划信息在操作区域分别有“删除”和“编辑”选项。在查询促销计划的结果列表中,点击“编辑”按钮,根据需要将促销政策、促销时段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修改”按钮,出现编辑促销计划操作的结果信息。 3结语 3.1系统优点 (1)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体系结构,部署方便灵活,实现了药品销售信息的共享。 (2)系统采用多种手段实现销售数据的实时采集,使得医药厂商能依据销售数据制定灵活的销售、生产策略,为资源优化配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系统采取面向终端的销售模式,提高了销售数据的反馈效率,从而提高了销售管理的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2系统不足 (1)由于资源与开发能力的限制,未能开发适应于Android与IOS的专用程序,用户必须利用通用浏览器访问系统功能,用户体验有待进一步增强。 (2)考虑到数据安全性问题,每天都需要将系统的数据文件定时备份并拷贝到内网的生产管理系统中进行读取。是否有更智能、更便捷有效、更安全的方法代替现有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医药供销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1、医药供应管理系统组织与功能结构分析 目前大多数连锁药店都是由总经理负责制,主要分为六个部门:财务处、采购部、营销部、仓储部、人事部、零售POS等。各部门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信息资料的传递关系、物资流动关系与资金流动关系。 2、系统规划方案 医药供销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药店药品的采购进药、采购退药、入库、前台销售、销售退药、库存盘点、药品分类、药品价格、库存报警等业务管理功能;提供自动快速统计分析的功能;促进药店规范化管理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药店管理的经营效益。 2.1系统开发方案 本系统是一个中小型的连锁药店医药供销管理系统,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的业务处理环境,连锁药店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实现浏览药品信息、搜索查询药品具体内容、下订单以及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单据查询及处理订单等功能;库存管理员能够执行库存管理的相关功能;而系统管理员拥有全部权限,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药品管理、供销管理等管理功能来实现对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2.2人员培训方案 本系统以模拟人工登记、人工记帐、统计和销售为主,建立药品供销的管理系统,操作人员易于理解软件思想并掌握使用方法,系统在执行时每一步都有相应的文字提示,有时还会弹出小窗口,只要根据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操作十分简单,只要安装系统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一遍演示几个轻松掌握,故不需要专门的培训。 3、新系统的逻辑结构 经过对现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和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去除了重复的业务流程,并对某些流程进行了细化或重组,确定了新系统的业务流程。 新业务流程主要增加经理对这个流程的管理,针对大药店的批量购买客户,采用批量销售模式,同时针对普通用户采用零售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在库存业务中加入了药品的库存调拨管理及药品报损报溢管理等新功能。同时在其它方面系统也有所改进,在此不详细叙述。 4、系统设计 4.1新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统计分析,具体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员登录 只有登录后管理员(各连锁药店的负责人)才可以进行药品详细信息、客户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及供药商信息等各项数据的更改与维护,并且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保证了企业数据的安全。 2)管理员权限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进行药品信息管理、客户资料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处理采购处理等相关工作。仓库管理员只能进行仓库管理,售药员只能进行销售业务管理。经理的权限最高。 3)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维护管理主要有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库恢复管理,数据库备份管理用于完成后台数据库的备份,而数据库恢复管理是在对数据库误操作和数据库被破坏时,用以前备份过的数据库去恢复它,使损失降低,而这些操作都是在输入系统管理员密码后才可执行的。 4)库存管理 (1)库存调拨,仓库管理员根据业务需求把药品从一个仓库调拨到另一个仓库。 (2)库存盘点,仓库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仓库内的药品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清点,以掌握该期间内的经营业绩,并据此加以改善、加强管理。准确行我药品的进、销、存业务信息,可避免囤积太多药物或缺药的情况发生,对于计算成本及损失是不可或缺的数据。系统管理员根据盘点的情况修改库存表,并在报损溢单中增加一条记录等操作。 (3)药品拆分,仓库管理员根据业务的需求对药品进行拆分处理。系统管理员根据拆分信息修改库存表,并在拆零记录在表中增加一条记录等操作。 (4)药品调价,仓库管理员根据业务的需求对药品进行调价。系统管理员根据调价信息修改库存表,同时可以进行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5)库存查询,为了使仓库管理员全面了解药品库存信息,仓库管理员可根据相关记录对库存详细信息进行查询。 (6)库存报警,采购进药添加设置药品的库存下限数量,当库存中药品达到或小于此下限数量时,会报出库存报警信息,提交药品采购需求信息,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信息的编制,从而减少库存缺药风险。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过期库存药品进行查询,对库存的上下限进行设置。 (7)报损报溢,定期提交报损报溢表,以便使管理者及时了解仓库药品的实际库存情况,对计算成本和估计损失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管理员根据报损报溢表打印报损单和报溢单,同时可以对报损报溢进行查询。 4.2代码设计方案 代码是代表事务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它为事务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本系统中的重要代码有进药单编码、药品ID编码等,这些编码的编码方式都是层次吗。 1)进药单编码(9位) 药品进单编码格式为:XXXXXXXXXXX 其中,第1位X为“1”代表是进药编码,2-7位XXXX代表进药日期,8-11位XXXX代表进药顺序编号。例如12011030001表示2011年3月办理的0001号进药业务。 2)药品销售单(9位) 药品销售单号编码格式为:XXXXXXXXX 其中,1-6位XXXXXX代表药品时间,7-9位代表药品顺序编码。例如:2011030006表示2011年5月销售的第六张销售单。 3)客户编号(19位) 客户编号格式为:XXXXXXXXXXX 其中,1-6位XXXXXX代表可好注册日期,7位代表客户类型,7位X为1代表零售客户,7位X为2表示批量客户,8-11位代表客户序列号.。例如11031010001表示指:客户是2011年3月10日注册的第1位零售客户。 4.3数据库设计 1)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用户的需求抽象为信息世界结构再转化为计算机结构的过程。一般的,描述概念结构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即用图形的方法描述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 2)物理结构设计 以下每个表格表示数据库中的一个具体的表,即一个关系。 4.4输入、输出及菜单设计 在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上,遵循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方便用户使用的原则。与用户反复沟通得到以下输入输出与菜单界面。 输入界面的设计不仅考虑数据输入窗口的屏幕格式,而且考虑如何使输入数据的错误率尽可能小,因此尽可能减少输入项目,或用选择框的形式给出。 (1)管理员登录模块设计 创建管理员成功后,管理员请求进入系统时,系统需要管理员提供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这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本模块设计一个表单让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对于管理员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在发现错误时,及时做出错误报告。若连续三次输入错误,则退出系统。 (2)添加新用户模块设计 添加新用户时可为新用户设置权限,添加成功后,新用户只能在规定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作者单位: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ERP系统在医药销售管理系统上的应用 摘要:针对云南白药集团企业的管理特点,在课题中主要采取UP开发的方法,选取药业企业ERP的核心模块——销售管理模块进行分析和设计,主要进行销售管理平台的设计以及销售管理系统的建模,实现销售系统的业务管理模块的开发。采用现代软件工程的思想,利用统一建模工具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现白药药业ERP系统的模型设计,并探讨药业ERP的实现技术,进行药业企业的ERP系统架构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ERP系统时采用模块化的开发模式,主要使用UML对系统建模、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和J2EE架构的web组件技术来构建药业部分ERP系统。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销售管理;建模语言;J2EE 作为一家医药科工贸结合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云南白药集团现拥有控股子企业11个、主要参股公司5个,业务范围涉及从种植到生产、批发、零售、科研等现代化医药生产全过程。虽然云南白药集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企业信息化现状与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通过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可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程序、细化管理对象,强化管理力度,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一般都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30%,库存降低30%~60%,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60%~200%,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70%,报表周期缩短90%以上。目前世界500强的企业中80%都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了统一的管理软件。可以说,企业管理信息化已彻底改变了企业特别是多元化集团公司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它们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成为各国企业参与竞争的必备利器[1]。 本课题是企业的横向课题,在对当前ERP的应用现状及我国企业目前所处的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ERP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ERP的概念、基本思想、作用及特点,分析了药业企业引入ERP系统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企业目前对ERP的应用现状;在ERP的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基础上,描述了ERP系统的整体架构层次;分析了ERP的设计目标,研究了ERP系统的总体设计,包含体系结构设计、系统建模设计、Web销售系统查询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在研究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基础上,分析其销售流程和业务流程,从分析、设计、实现与运行等方面阐述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内容达到相互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 1系统的体系结构 开发的销售管理系统采取了C/S结构和B/S结构都有的方案。销售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开发客户端软件;Web销售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连接Internet能让客户在线查询产品信息。 1.2 Client/Server系统体系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是当前数据库开发的主要形式。C/S结构是一种典型的二层结构,应用程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处理数据库,称为服务器部分;另一部分是用于处理应用程序、请求服务,称为客户部分。客户部分负责执行前台功能,如管理用户接口、数据处理和报告请求等。而服务器部分执行后台服务、如管理共享外设、控制对共享数据库的操纵、接受并应答客户机的请求等[2]。C/S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向客户机提出数据请求,客户机通过网络将用户的数据请求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数据处理任务,然后把经过处理后的用户需要的那部分数据传输到客户机上,最后由客户机完成对其所要数据的加工。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医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化应用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达成的重要手段,全面信息化管理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实现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以科技制胜的目标。应用阶段的信息系统一般称为生产系统。生产系统运行维护是指用组织、制度、流程等管理方式,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信息系统本身、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综合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准确、高效运行,进行系统全面应用维护的过程。生产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医药全产业链企业集制造、分销、零售和研发为一体,需要一个信息管理功能完整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这种统一、完整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复杂度高、周期长的特点,需要边建设边应用。如何协调好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相互关系、使信息化建设能保证生产系统的稳键运行、且运行维护工作又能推动信息化建设,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1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是对信息系统运行所有环节的管理,包括各种软件、主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机房、技术资料和信息备份档案文件的维护和管理。这是一项专业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维护体系,保障生产系统的在控和能控。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标准有ISO 20000和最佳实践IT基础设施知识库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在应用上已经很成熟的ITIL v2强调了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服务管理流程一体化的集成;2007 年的基于服务生命周期的ITIL v3整合了前两个版本的精华,强调ITIL 最佳实践的执行支持以及在改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入到应用阶段,运行维护工作也就摆到了面前。大量的运行维护需求会使一些企业有些措手不及,如果处理得不好或不及时,就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应用、甚至由于业务无法正常进行而导致信息系统被废除。 为了生产系统能长期为企业服务,可以参照ITIL对问题、事件、配置、变更和服务持续性等方面的管理,建立起企业的运行维护组织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制度,确定流程管理规范,使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正常展开。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充分调动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挖掘他们积累的工作经验,能更好地达到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有效应用的目标。根据ITIL的管理框架模型,加上运用运行维护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用图1来表达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框架。 1.1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组织架构的建立 组织是运行维护工作中人们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在医药企业,要全力打造统一集中管理的大型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组织应该考虑这样的模式:建立一个覆盖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组织,由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等人员组成,纵向应延伸到各子企业如公司总部和各级子公司,横向应涉及到各职能管理部门如财务、市场部门等。运行维护的核心组织建立在公司总部,承担运行维护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完成对构成信息系统各要素(各种软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的维护工作,进行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纵、横向子运行维护组织主要承担系统的应用管理(包括提出新的应用需要和完善系统功能等方面要求)、事件响应和记录等工作。功能为条线业务管理的子系统,可采用由总部相应职能部门牵头、总部信息技术部门配合的管理模式,如财务、资金系统应由财务部承担应用管理。功能为子、分公司业务运营管理的子系统,可采用在总部信息技术部门协同下由相应公司进行管理的模式,如医药生产企业的ERP系统由企业进行应用管理。 在建立运行维护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运行维护人员的岗位和职责,使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有序进行。运行维护岗位包括应用管理岗位、机房环境管理岗位、设备管理岗位、系统管理岗位、网络通信管理岗位、安全管理岗位、技术档案管理岗位和运行值班岗位等。 1.2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的建立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是对管理范围、内容、流程、方法等方面的规定,是运行维护体系正常运作的根本保证,是工作人员有章可依的工作准则。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涵盖所有环节,包括应用管理、人员管理、运行机房环境管理、设备管理、投产管理、值班管理、系统管理、网络通信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档案管理等。 全产业链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边建设边应用,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制度需要按系统建设的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这种需要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制度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制度=办法+细则+补充。公式中的办法表示的是系统的基本管理制度,细则是按系统功能和应用条线进行管理的细分制度,补充是系统功能扩充完善后对管理制度的补充。 1.3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流程的建立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流程是指为完成运行维护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整合资源与能力的协调性活动。运行维护管理流程有问题、事件、配置、变更和服务持续性等管理流程。如果将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流程进行抽象,图2就是一个较完整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流程。 每个按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环节细分的运行维护流程(即图2中的“活动N”)都可用流程图明确表示,这里以系统功能扩展项目投产管理举例说明。当系统功能需要扩展时,由系统主管部门提出系统变更计划,由实施部门提供系统变更方案,新功能测试成功后,方可在系统功能扩展项目投产所有资料(计划、方案、技术资料、操作说明等)已经齐全的情况下落实操作培训、制定管理制度等工作,才能进行系统功能扩展项目的正式投产。图3表示了系统功能扩展项目投产的变更管理流程。 制度是需要人来执行的,按运行维护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是需要花费一定人力的,如果对运行维护人员的配备不到位,运行维护人员终日处于应付各种实时发生事项的处理,无暇全面执行运行维护制度,尤其是无法正常做各种巡检、运行维护记录、各类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无暇于总结运行维护工作经验和教训,也无暇于全面提高运行维护能力,这是不利于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进行的,应引起重视。 因此,要使运行维护工作取得成效,不仅要借助ITIL的方法,用提供支持和服务来创造价值,而且要投入应有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对生产系统运行维护进行综合管理,不断提高运行维护质量,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与信息化建设齐头并进 全产业链医药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建设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对医药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医药产品的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内部因素包括各类业务流程整合的内部管理尚未形成或未成熟以及业务范围扩大、产品种类增加、内部组织架构的复杂性加大等变数的出现与现有信息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水平低等。所以,医药企业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 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难度和长期性要求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齐头并进。但这两项工作是相互牵制和相互影响的,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进展甚至倒退。 运行维护工作要保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系统的每个环节都能保持稳定、安全。而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则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尽快实现新功能,故需要对系统的各种配置做变更、对系统代码进行修改甚至需要全面升级。这些使生产系统运行基本环境发生变化的操作一旦处理得不谨慎,会影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反过来,如果运行维护工作不力,不能找出新项目可能对系统运行产生不利的关键点、不能评估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对现有系统的各项变更的影响、不能合理安排信息化项目的投产,也会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为了保障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和项目建设工作都能顺利开展,需要在新项目设计阶段就进行运行维护和项目实施两个团队的紧密合作,从保障现有系统的稳定性和新项目顺利建设投产的目标出发,找出新项目与生产系统可能发生的交集部分,分析这些交集部分中对两项工作有相互影响的关键因素,给出避免冲突的解决方案,同时评估和落实新系统功能投产后系统的承受能力,及时落实运行维护的各项工作,实现运行维护和建设的共同推进。 以系统应用面扩展项目上线为例,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流程和解决方案如图4所示。 面对信息化建设对生产系统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运行维护人员应该:1)要坚持用ITIL的方法、理论武装自己,及时做好运行维护的人员、组织、制度和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和补充工作,迅速掌握运行维护的新要求,完成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2)应将系统的变化在仿真环境中进行系统功能、压力和数据演算等模拟运行,模拟运行成功后再进行应用切换。3)与实施团队联合作战,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4)要保留和保全原有系统,以备及时复原系统。 运行维护人员要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工作,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团队充分沟通,主动介绍生产系统对功能的应用程度、业务流程的特点、系统各项基本配置和应用特点等情况,共同商议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安排,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与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的衔接,尽量将新项目上线对生产系统运行的影响和波动降到最低,使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不倒退、不混乱、不停止。 运行维护团队负责系统的各项维护工作,与系统用户接触最多,通过对他们的各类问题的排除和答疑,容易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当信息化项目建设对生产系统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时,通过运行维护团队可以取得用户的配合和谅解,从而减少系统波动的影响和损失,这也是运行维护团队的一个工作准则。 在应对信息化建设对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的挑战中,运行维护团队虽被动应战,但对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团队来说,不会仅停留在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层面上,而是会更上一层楼,根据积累的运行维护经验和信息系统应用的体会,促使信息化建设更切合企业需求,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更科学、合理、有效。从被动到主动的应战,是运行维护团队对工作价值的创造。 3 运行维护团队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促进作用 信息系统的应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企业这时才能真正从信息化建设中开始获得利益,在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决策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收获会使企业更坚定全面实现信息化的信心,加快、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发展所需的完整统一的信息系统。尤其是医药企业,有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就能快速响应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和各项要求,就能快速满足供应商和客户的需求,从而更进一步把握变化,应对挑战,实现发展。所以,做好运行维护工作保障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长期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是巩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促进了医药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优秀的运行维护人员不仅能按制度处理好日常工作,及时完成各类问题的处理,还能将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解决的问题反馈于信息系统的功能完善,反馈于优化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使信息系统发挥最大作用,为巩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而作贡献。 运行维护团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这个团队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能力,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等;在管理上具备企业管理知识,了解财务核算和各种业务运作的流程和要求,熟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要求;在运行维护上熟练掌握生产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的应用,自觉执行生产系统运行维护的规章制度,维护生产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所有这些都是运行维护团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贡献。 4 结语 上药集团吕明方董事长强调 :“信息化的实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是生意模式的问题,是集团‘十二五’战略打造收入和市值双千亿元产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医药全产业链企业只有透过信息化的实质才能进一步把握市场等大环境的变化,应对挑战、实现发展,释放信息的商业价值,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生产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在信息化建设时期不但重要而且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建设规范、稳定、高效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是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与保障,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团队保持良好互动不可或缺,充分发挥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成运行维护工作是关键。只有经过多方位的努力才能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保驾护航,使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1-06-03)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构建医药企业的现代绩效管理系统初探 [摘要] 医药企业的管理要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必然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设科学的企业运营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将企业战略转换成一整套可执行的绩效衡量标准与体系,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主动地位。 [关键词] 医药企业 绩效管理 信息技术 一、引言 在我国医药行业优胜劣汰的形势十分严峻,虽然许多医药企业都上马了ERP、OA、CRM、SCM等系统,但并没有解决有效地落实企业战略,实现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和管理的成功过度。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是一种既可以连接各类信息系统,统筹全局,综合运用战略、流程、KPI、预算、管理会计又能为管理层提供实时决策支持的系统,它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也直接地影响到了企业竞争能力。 二、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医药企业的绩效管理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个阶段:“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以财务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和“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绩效管理”。这些绩效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范围比较狭窄,无法让企业战略有效地执行。现代医药企业绩效管理应该理解为是用于监控、制定和管理企业绩效的方法、准则、过程和系统的组合。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的设定、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和优化、部门绩效评估和激励策略、企业的财务运营分析、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它的本质是通过先进的数据挖掘、商务智能、流程管理等技术,帮助企业获得洞察力、监控力、决策力和创新力。 在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存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在我国相当多的医药企业对战略、愿景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策划,而是跟着市场走,跟着感觉走。企业的目标模糊导致了绩效目标无法被有效地分解和传达,无法通过企业的目标链层层传递到底层员工,使绩效考核失去了源头。另外,许多企业将绩效管理误解为相对低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没有从战略层面、经营层面来考虑如何实现经营目标、监控经营状况,以确保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实现的系统运作。企业没有利用绩效管理系统向企业所有员工发出完整的、正确的信息: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该战略目标?企业重视并奖励员工的何种行为?如何创造价值等? 2.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 由于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绩效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只是把绩效管理简单的看成填一些表格,因此在设计绩效指标时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很多企业都在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然而,如何使考核的标准尽可能地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并与绩效计划相结合却考虑不周,只关注于结果性指标,而忽略了驱动性、过程性指标。而太多和太复杂的指标,不能聚焦于企业所关注的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问题,只能增加管理的难度和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影响对员工行为的引导作用。 3.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脱离 绩效管理的主旨是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达成,其手段是通过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从而带动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在现实中,管理者们往往是本末倒置。他们多关注于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忽视企业整体绩效的管理。一般将企业的目标分解到一级单位甚至二级单位,按照各单位的职责确定其责任中心的地位(比如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比较容易,但将企业的利润目标、收入目标、成本费用目标等层层分解到个人存在很大的难度,业绩目标很难量化分解,也就无法建立与总体目标产生密切关联的绩效指标。其次,由于分解的目标时缺乏企业内部对实现企业目标支持的时间管理,就造成支持目标实现的组织对实现目标组织的支持出现时间上的误差。 4.绩效管理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指绩效考核,它是一个不断闭合的循环管理过程,是一个管理系统,包括绩效计划和绩效指标确诊工作,以及考核期时的结果反馈工作等。在不少企业中,有效的绩效反馈不仅被忽视,而且是被有意的避开。企业中的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缺少了解,不知道企业的考核是怎样进行的;考核指标是如何提出来的;考核结果究竟有什么用处等。绩效评价被当作“机密”不公开,加重了职工对考评的不安心理和不信任感,进而妨碍考评对职工指导教育的作用。 三、建立科学绩效管理体系的对策 随着绩效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绩效管理实践的不断演化,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持续不断的提高组织绩效,是企业管理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对策包括: 1.提高对企业绩效管理的认识 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转变对绩效管理的看法,应该认识到绩效管理在企业战略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多与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沟通,让绩效管理与战略结合成为可能。企业应设置绩效管理委员会,确保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能层层分解到员工,使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使团队、部门、企业整体的绩效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要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明确企业战略和目标 实施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是企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及预算。另外,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目标管理流程。只有建立起规范的目标管理流程,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动态而高效的目标体系。同时,企业还需要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及预算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层层分解到各级组织和员工。在企业目标分解的基础上,以KPI(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按平衡计分卡法原则确定关键驱动因素,然后对关键驱动因素分别分析给出子因素,从而确定各个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各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为考核主要模式,根据考核对象不同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考核项目,针对组织和个人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结合组织业绩和个人业绩及个人与岗位能力匹配的情况对个人成绩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并将这一结果按一定的比重与每个员工的激励(包括:薪资、晋升、培养等)联系起来的一整套的绩效管理制度。 3.建立分层多模式综合绩效管理体系 立体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反馈,以及绩效改进等环节的闭环系统。在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时,比较有效可行的原则是:分层、多模式和综合。“分层”就是依企业目标对企业的各管理层级(包括企业整体、下级单位、个人)所承担的责任确定不同的类型的指标进行考核。其中:企业指标是以利润指标为主的财务指标;下级单位应以流程、分解的KPI指标和支持指标为主;个人则以业绩指标或个人能力指标为主。“多模式”就是根据不同被考核层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对组织考核KPI等方式;对个人考核应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职责特点采用KPI或个人能力评估方式考核。“综合”就是根据不同的考核单位和不同的考核层次采用不同的综合成绩的方式。企业成绩应以当年财务指标+增长率+来年发展潜力进行加权综合;下级等单位成绩应以上级单位成绩+本级单位成绩+下级单位成绩进行加权综合;个人综合成绩要以员工能力(或业绩)成绩+上级单位成绩进行加权综合;个人绩效工资以绩效工资额度与个人综合成绩结合。 4.构建支撑企业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 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行动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将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软件、业务流程和业务成效的衡量方法等的集合,通过提供一个集成的流程和平台,把散落在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来有效贯彻经营计划和预算。它在战略目标设定、商业建模、预算和预测、监控、分析和报告的战略管理流程中,提供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工具,增强了内部控制与沟通,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确保企业及其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使企业行为始终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运营层应用,以业务部门为主;第二层是跨部门的整合应用,规划企业内部流程,主要关注企业下层绩效;第三层是优化应用,关注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之间的关系,强调部门与部门、个人与部门之间的协作;第四层是创新应用阶段,不仅改善流程,而且改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的绩效文化。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泰凌医药的疫苗实时冷链管理系统 作为国内拥有雄厚实力的进口疫苗分销商,泰凌医药集团旗下的海南泰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肩负着一些全球知名厂商的疫苗产品在中国的分销和冷链配送服务。 疫苗不同于一般的药品,对温度极其敏感,只能“生活”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因此要求在仓储、运输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范围,以确保疫苗价效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疫苗冷链建设的难点 从2003年起,泰凌开始建立完善的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在疫苗冷链建设中,尽管采用了冷库不间断自动温度监控和冷链运输温度记录,但还是面临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将疫苗冷链的温度监控变为全程实时的监控。事实上,全程实时的温度监测与控制也是我国疫苗冷链参与者(疫苗厂家、经销商以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冷链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泰凌的疫苗冷链系统中,无论是仓库还是货车都配有专用的温度记录仪。对于冷链运输来说,尽管温度记录仪实时地记录了运输过程的温度变化,在SOP(标准操作流程)也规定了运输作业人员及时检查在途运输的温度情况,但泰凌上海总部的冷链管理人员还希望能够实时了解在途的疫苗专用冷藏车中的温度变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冷链温度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反馈。 NEC助力开发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 针对以上情况,NEC为其量身定做了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在疫苗包装箱上贴有RFID温度标签,其内部装有超薄的纽扣电池,能够连续使用三年以上;还装备了RFID芯片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实时温度信息能够实时存储在芯片中,并通过读写天线发送出去。 在仓库门上方安装了RFID读写天线,当装有疫苗包装箱的叉车通过时,包装箱中装有的全部货物的信息自动进入并显示在泰凌的电脑系统中,其中包括实时的温度信息。 在仓库中,RFID系统同样会把实时的温度信息传送到NEC为泰凌开发的信息系统中,总部的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疫苗的实时温度状况。 同时,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还覆盖了全程冷藏车运输系统。每台运输车的顶部都安装了先进的GPRS无线传输系统,车辆行驶过程中,包装箱上的RFID温度标签实时记录着疫苗温度的变化,并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冷链信息管理系统,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控温度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信息系统会自动报警,司机在出现温度异常的第一时间就能采取措施,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的冷链风险。 在这套实时冷链管理系统中,RFID是冷链品质监控的重要手段,帮助泰凌随时识别冷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冷链运作。 应用这套系统,泰凌还能够帮助用户完善疫苗供应链。将来,手持无线PDA的泰凌工作人员能够现场为客户查询订购的疫苗数量、目前所在位置、历史温度数据等多方面的实时信息,客户也可以自己上网查询。 目前,NEC已经计划将这套系统推广到所有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行业。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基于RFID的医药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入库流程设计 摘 要:近年来,医药物流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为完善的网络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医药物流正在涌现。由于医药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环节上,具有生命周期短,有失效日期限制,用户供货要求时间紧;在流通环节上,由于本身性能上的原因,使其对储存、包装、运输有特殊的要求,进而对医药物流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医药物流公司仓储管理的需求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系统入库流程设计,为进一步进行软件设计提供了流程参考。 关键词:仓储管理;医药物流;入库流程;RFID 医药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环节上,具有生命周期短,有失效日期限制,用户供货要求时间紧,在流通环节上,由于本身性能上的原因,使其对储存、包装、运输有特殊的要求,对医药物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医药物流领域里,提供专业化服务,避开现在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方面的价格战,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是成功的捷径。但是由于条码技术相对比较廉价,是一种低成本的标签,再有因为它是一种纸质材料,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容易损坏,如果条形码损坏,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才能够调整和弥补所需信息。射频识别技术与传统的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快速扫描、存储量大、抗污染和褶皱能力强、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尤其是完全可通过把RFID技术应用于仓储管理领域,可以对运动中的物体或者距离较远的物体实现非接触式识读,免除了大量人工干预,加快输入速度,减少错误发生率,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劳动成本和物流成本。在库存控制方面进行仓储优化,对货物存储实现优化分配,从而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节约时间,加快存取速度和货物的周转。因此,仓储管理系统与RFID技术在优化库存方面具有长远的意义,长久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RFID技术介绍 RFID技术早起源于英国,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飞机身份,20世纪60年代开始商用。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美国国防部规定2005年1月1日以后,所有军需物资都要使用RFID标签;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建议制药商从2006年起利用RFID跟踪常造假的药品。沃尔玛,麦德龙等连锁零售业巨头应用RFID技术等一系列行动更是推动了RFID在全世界的应用热潮。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电感耦合或者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实现非接触式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当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发射电磁场的工作区域时产生一定的电流,同时通过感应电流供电,同时将自身信息通过天线发送出去,读写器的天线接收到从RFID电子标签发送回来的电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给读写器,读写器解调和解码所接收的信号,发送到后台系统及相关的处理。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的读写射频信号耦合有两个:第一种是电感耦合,是通过空间高频的交变磁场实现的耦合方式,其依据为电磁感应定律。第二种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当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电子标签后反射,同时将电子标签上的编码信息一并带回,其依据为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可以看出,读写器在整个信息交换过程中起到了控制和处理的作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内部包括射频模块负责发射和接受射频载波,和读出和写入模块,负责接收到的信号的信息编码和解码增益标号信或将被写入标签的RF模块和天线是接收和电磁信号传输的一个窗口。 二、系统分析 某医药物流公司仓储管理现状分析经历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该医药物流公司在仓储管理上存在着几个问题。 1.仓储系统管理的处理订单速度较为缓慢 在对该医药物流公司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该公司的系统管理的订单处理速度较慢。订单处理和合并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整个物流环节的流转。订单处理是指在收到客户发出的订货信息之后,将订单进行合并,操作工人把所订购的商品从仓库中拣选出来,装箱打包,有时候还需要对所拣选的商品进行二次加工之后再进行配送。在这个过程中订单处理的处理速度显得尤为重要,订单处理速度快则说明该物流体系对于客户需求的反应加快,在收到订单的短期内就能够完成处理订单和拣选打包等环节,为客户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同时减轻了该物流体系的操作,提升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但对于目前的该医药物流公司,由于订单的处理和转化速度太慢,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十几个品类的订单竟然处理了一天的时间,拣选和配送效率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拣选过程中的差错率较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拣货操作一般都由仓管员操作完成,仓管员通过地牛或者叉车在巷道内穿梭,按找由客户订单生成的拣货单到多个货位进行取货操作,由于工人自身水平不高,再加上对于药品的品名不是十分了解,人员流动大,熟练工人较少等原因致使拣选货物的正确率难以得到保证,在我长期的调研中发现差错率居高不下。尽管在最后出货的时候还有专门负责出库的复核员进行复核,但是当发现拣错的货物时,需要将错选的货物重新入库并再次从仓库中取出正确的货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再有,由于较高的差错率水平,迫使该医药物流公司必须要相应的扩大范围进行抽检,也就是说抽检的比例增加,促使抽检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为了减少抽检过程中的时间,又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人到复核员的岗位上,这样库区的仓管员人手就不足,在药品集中出库区间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场面很混乱,大大增加了物流公司运作的成本,降低了运作效率。以上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还有部分货物由于抽检过程中,没有被抽到错误的货物,而到达了用户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要如果想要完成更正就需要将发错的货物带回物流中心,同时将正确的货物再补发到用户处。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甚至只能借助于快递公司,而且延长了时效,大幅降低客户满意度。 3.仓储作业操作的效率低 由于该医药物流公司的仓储系统作业流程大致包括收货、验收、货物保管、发货及发运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产生大量的凭证和订单等纸制资料。目前该医药物流公司在单据的填写过程中还是采用人工书写的方式,然后再把订单录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在这种操作之下,使大量的劳动力都在从事重复性的工作又使错误几率大幅提高,使仓储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三、系统功能设计 为了解决该医药物流公司仓储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明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为后续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重要的依据。有关本系统的定义如下:Auto WMS:Auto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自动化库存管理系统。RFS:Radio Frequency System无线射频系统,或称RF系统。WMS系统作为物流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功能上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物料入库所需的基本信息的登记及维护; 2.包括物流仓库的叉车库、拆零库区、搁板货架库区等相关库区库存中所有物料的管理; 3.物料的出入库的管理及所有库存物料的账面移动和实际的物理移动; 4.合理的物料的出库顺序; 5.库存物料的移动所需要的所有的单据的打印; 6.随时可以提供库存物料的相关的信息; 7.库存操作记录的查看及数据报表的打印; 8.库存缺货的提示功能; 9.提供拆零库区出库的空周转箱的注册的功能; 10.提供系统发生故障的解决方案; 11.具有基本的入库操作功能; 12.具有基本的出库操作功能; 13.具有基本的盘点操作功能。 四、系统需求分析 1.入库操作流程设计 入库操作的时候需要进行入库单据的录入工作,完成了入库单据的录入工作后需要对入库的货物进行相应的组盘操作,按照货物在不同库区的码放规则的数量,把入库的货物和托盘或者周转箱等货物的载体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入库的组盘操作一般是用RF系统来实现的,管理系统也提供人工组托的功能。 组完盘的货物就可以进行注册上架操作,注册上架操作就是把已经和载体建立起对应关系的货物记录到库存中去,包括所入库的货物的名称、数量、货物的供货单位、货物的物料编号、所入的库区等详细信息。该操作主要也是通过RF系统来实现的,管理系统也提供人工注册的功能。注册操作完成以后,系统就把货物送到所分配的货位地址中。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入库操作流程。 总的流程走向都是一致的,都是有入库单据生成、RF提示入库上架的过程,但是由于各个库区的特性不一样,入库到不同的库区的操作方式有一些差别,所以具体到每个库区的入库流程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下面将具体说明各个库区相应的入库流程。 2.以叉车库区为例设计入库流程 货物到达现场的时候,进行入库单据的录入工作,一般来说流通比较快且数量大,属于中包装或大包装以上规格的货物,建议入库到叉车库区,叉车库区的入库操作主要是通过RF系统来实现的。 入库到叉车库的时候需要对入库的货物进行基本的组盘操作,根据打印出来的入库单据,在RF系统中下载货物所对应的入库单据,按照货物在叉车库区的码放规则的设定,把货物放在贴有RFID标签的托盘上,在RF系统中输入所组盘的入库数量,扫描托盘上的RFID标签,点击组盘确认,则完成了该托盘的组盘操作。当然管理系统也提供RF的人工组盘操作的功能,主要是当RF系统操作失败的时候做为备用的系统来操作。 组完盘的货物就可以进行注册上架操作,进入RF系统的上架操作的界面,扫描要上架的托盘上,RF系统自动提示该托盘所入库的货位地址,叉车司机把货物送到相应的货位地址,放置完成以后,叉车司机扫描货架上该货位所对应的货位地址,点击确认,表示该托盘的上架确认完成。完成了托盘的上架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叉车库区的入库操作流程。 五、总结 在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过程中,RFID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RFID的使用过程中,凭借它卓越的性能,已慢慢取代了传统医药中的条码技术。条码技术在医药仓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已经被撼动,这里面当然原因很多,但是由于医药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利润较高,所以RFID技术带来的对于仓储和物流方面的成本升高也就不那么明显了。特别是在仓储管理系统中,再加上RFID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因此RFID的可变性很强,信息的跟踪和处理能力更为强大,这方面为今后降低成本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应用RFID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医药仓储管理,减少仓储成本,使仓储管理更加有序,所以RFID对现代仓储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目前,国家主导的药品市场定价的机制,企业在生产和物流环节中应用RFID系统,可以明显提高整体运作水平,降低库存和资金占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任何新兴科技从其诞生到被广大企业所接受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诸多因素,除了设备成本,采购成本,使用成本,员工素质都是制约RFID技术广泛普及的主要因素,因此RFID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始终相信,未来的仓储运作需要RFID,需要RFID相关技术使用,我始终相信,未来的仓储前景无限美好。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同时我国医院药品繁多,不易寻找,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我们所研发的系统的主要用户就是医院里的医务人员。本文便是考虑到系统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开发的进程举行深入的钻研,开辟一套检索敏捷、查找便利、可靠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成本低的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 关键词: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研发与设计 (1)医院进行医药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许多数库管理理论认为库存就是入库所有物质的总和,虽然可以进行一些数库的建设,但是过多的数库建设是不必要的,因为它们既浪费财力也浪费人力,尤其是医院更为如此,因为医院的资金比较紧张。但是,就我国目前医院药品管理来看,我们必须建立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因为,医院药品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在医院里“时间就是生命”,由于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内的药品数量繁多,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也要建立医院医药库存管理。 (2)库存分类 医院库存管理中最最关键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医院的医院人员如何管理药品库存,而MRPII物料主计划模块采购模块建立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通过利用这两种方法就可以对库存管理和采购补偿进行较好的管理。我们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我们可以将药品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药品:高值――此类药品的价值占据所有药品的70-80%,大约只有10-15%;对此类药品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属于最优先级;在订货的过程中,这一类药物的采购信息与采购状态是最重要的问题,比较容易忽略,所以我们要更新。 二类药品:中值――此类药品的价值占据所有药品的15-20%,大约有60-70%;对此类药品的控制要做到正常的控制,包括较好的记实与通例的存眷,属于中等优先级,告急时候属于最优先级。在订货的过程中,我们对于二类药物要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审查。 三类药品:低值――此类药品的价值占据所有药品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大约有5-10%;对此类药品的控制要进行简洁的控制,如定期进行检查等等,属于最低优先级。在订货的过程中,我们对于三类药物要进行清点处理或者是货点计算。 从以上药品的分类、控制程度、优先级以及订货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以是,病院药品的库存办理也是病院信息办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医院药品管理的主要目的 医院药品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仓库中所有药品、入出库的行为以及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医院药品的流通,使得相关医务人员及时对医院的药品进行监控,从而及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开发背景 病院的药品库存办理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医院药品种类繁多,药品订货、药品管理、药品发放的渠道各有差异,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目前我国医院药品管理的现状研发一种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 2 系统分析 本次研发的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主要采用了最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这一方法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调查分析;二是对这一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三是系统界面的设计;四是系统功能的设计。其中第一步是最基础的环节,但是常常会被忽略。 2.1 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搜集到一些数据,可以作为数据库设计的参考,如下: 序号提纲: (1)病院药品堆栈划分成多少个地区? (2)每一个药品分区有多少个药品货架? (3)每一个药品货架上放几层药品? (4)架子上的每一层放哪几种药品? (5)医院的药品进行药品编码的方式? (6)药品仓库医务人员人数有多少? (7)每天体系处置的入库单数量大约有? 2.2 绘制业务流程图 通过对医院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主要是药品入库与药品出库,绘制出系统药品入库与药品出库的业务流程图。 2.3 确定系统开发环境 由于大多数的医院使用的计算机平开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的,为了节省医院的资源,可以确定使用以下开发环境: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0;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Accessr2000;服务器平台:Windows2000;客户机平台:Windows XP/2000;前端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 2.4 体系功能模块的确定 经由对大量数据的研究,笔者确定体系有六个功能模块,主要有系统模块、入库业务管理模块、出库业务管理模块、退料业务管理模块(还库业务管理模块)、盘点业务管理模块(报表输出)、需求管理模块。 3 系统的实现 本文软件的开发主要采用以VB和Access2000为基础,进而实现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出库与入库的程序,而出库与入库的程序较为相似,因此,本文只对出库程序这一块进行进行分析。 3.1 入库模块的实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医院药品的入库程序 Dim I,J As Integer,STR As String If Text1.Text=""Or Text2=""Or Combo1.Text="" Or Text4=""Or Text5=""Or Text6=""Or Text7="" Then MsgBox"信息不全,请输入其他信息!" Exit Sub Else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采购员")=Text1.Text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编号")=Text2.Text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入库数量")=Text3.Text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入库时间")=Combo1.Text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价格")=Text4.Text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某一药品的供应商家")=Text5.Text 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供应商的电话")=Text6.Text MsgBox"药品已经成功入库!" End If End Sub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如果经由对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的简略设计来对病院的药品库存办理进行研究,但愿对病院的药品库存办理有一定的作用。 医药管理系统论文:探究医药企业的药品管理系统及其实践 【摘要】 药品质量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阐述了医药企业药品管理系统的现状;重点论述了医药管理系统的构建步骤,核心功能模块与药品质量的要求;最后,探讨了药品管理系统的实践运用效果和维护工作。 【关键词】 药品管理系统;药品质量;实践运用 引言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随着医药市场的逐渐开发,医药行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增长的趋势。然而,在药品快速发展的同时,药品的质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作为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的标准GMP、GSP,在一定程度上为药品的质量提供了保证。但由于药品管理的种类繁多,业务量大和要求严格等特点[2],造成了药品管理的困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药行业经营者逐渐意识到提高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和加快药品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因此,医药企业运用自动化的软件对药品进行质量管理(进货、库存、销售等)和建立药品管理系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药品管理系统也是医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3],它使得医药企业在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销售管理质量的前提下,改善药品管理的缺陷,从而实现医药企业的长久性战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1 药品管理系统的现状 从国外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医药行业的药品管理系统还处在逐步发展的阶段,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也不尽人意。例如大量的伪劣假冒药品流通于市场和一些地下药品工厂生产商横行,这不仅造成了消费者的财产损失和健康损害,也破坏了医药行业的形象。 初期的药品管理软件系统包含的内容较少,主要是对单一药品的疗效,成份和生产日期等信息介绍,并不能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信息资源共享的优点。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药企业现行的药品管理系统一般能具备良好的质量和信息管理,且很小程度的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和具备原始数据的自动保存功能;同时,大多的系统都涵盖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药品信息管理等模块。这样不仅有利于数据的查询、提取和分析质量检测报告、药品销售情况统计,还可以实现销售信息和价格对消费者的透明化。 2 药品管理系统构建 药品管理系统应包含了药品的各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医药行业的药品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类似的,主要包括录入基础信息、编辑订单、仓存管理和销售账本管理。 2.1系统构建准备 药品管理系统与其它的数据库操作工作原理类似,并对软件的要求和运行环境不苛刻,当前市场上存在的系统软件皆能满足操作要求。同时,该系统对硬件系统要求主要有拥有计算机、交换机和打印机等基本设备。 为了方便医药企业工作人员方便快速的查询药品状态,需要编写适用的药品字典。一般的药品编码采用6位制,按照大类分码―亚类分码―药品序码等命名格式。同时,编命时,药品名主要采用统一的名称,在编写不同生产日期等信息,这样在保证工作的延续性的同时,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识别、运行和管理。 2.2系统核心模块组成 药品管理系统的核心主要有药品销售、基础信息、库存管理、往来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是根据系统的功能来划分,有利于快速的反应和药品的管理,如下图所示。 图1 药品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 通过该系统,医药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根据软件显示的数据,可以对仓储作出相应的调整,还有利于查询药品的销售情况。 3 药品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与质量要求 3.1基础信息管理 3.1.1功能 该模块可以客户和药品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信息检索功能。在为消费者查询更多的有关药品信息提供方便的同时,医药工作人员还可对基础信息作出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有利于信息的综合管理。 3.1.2药品基础信息管理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药品编码,务必做到药品信息的合理化和人性化,使得工作人员能及时、快捷和有效的录入。同时,单击查询链接时,系统能快速的提出该药品的详细信息。 3.2采购管理 3.2.1功能 该模块主要是管理医药企业的药品采购业务,以提高采购经营事务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采购工作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执行,使企业具有最佳的供货状态。 3.2.2药品采购要求 医药企业采购药品需以质量为前提,从合法的企业进货,对首营企业应确认其合法资格,并做好记录。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票据和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两年。 采购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时,应配备良好的包装,且包装封面应注明中药材品名、产地,中药饮片应有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进口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进口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 3.3库存管理 3.3.1功能 该模块主要管理药品的入库、药品入库退货、药品库存查询,并对药品的价格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人员在便捷的管理药品库存,了解药品存储实时情况的同时,使消费者及时的掌握药品价格的波动,最大化的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3.1药品库存管理和陈放要求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执行检查制度。同时,药品的存放还需满足以下要求:①各类药品需按类别分开存在,例如内服药与外用药,挥发性较重的药品分开存放;②不同的药品对温度、湿度具有不同的要求,并严格执行药品的存放要求,最大程度和持久性的保存药品。同时,特殊的药品应根据国家严格规范保存;③针对危险药品,必须严格的执行国家规定。同时,危险品的陈列只能用代用品或空包装来陈列;④拆零药品应集中储存在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对于特殊的药品,例如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需要进行特殊的管理。 3.4药品销售管理 3.4.1功能 该模块主要对药品销售和退货信息的管理,统计、汇总药品的采购、销售、库存信息,使得工作人员对药品的销售情况了如指掌,便于采购部门及时的采购、决策部门制定合理的销售和促销方案。 3.4.2药品销售要求 在实际销售中,中药材的销售需做到产地明晰,药品销售必须对症配药,且药品包装需提供科学合理的说明、剂量等;同时,药品的调配处方需认真核对,对禁用人员和超剂量的处方必须禁止调配;如特殊情况下,需要出具专业医师的处方说明。在注重药品质量的同时,需要对药品分类进行明码标价,务必做到不投机倒把的销售品质。 3.5往来管理和查询统计 往来管理模块主要管理消费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进、销药品往来结账的信息,使得药品的采购和销售信息便于透明化,并提供药品的销售分析功能。主要包含了药品销售结账、药品入库结账及查询信息等。 查询统计主要管理药品采购和销售信息,使药品的信息保证在有效的查询状态,主要包括药品销售、库存和销售信息等的查询。 4 实践运用效果与维护 4.1药品管理系统实践运用效果 系统构建后,为了对系统的运行情况作出精确的评价和建立一个合格且让人满意的自动化系统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对药品管理系统进行实践。同时,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关闭及退出时保存记录的提示;系统的可操作及数据库安全性能;数据查询便捷及数据溢出、越界均能进行非法提示;系统对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良好,可移植性完好等。 在实际操作中,药品管理系统运行能有效的进行数据库和动态的更新,且数据的添加和维护性较好,有利于工作人员的便捷操作和熟练的掌握技巧,实现药品的有效流通。 4.2系统维护 药品管理系统维护的目的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应付信息系统的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各种变化,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改进、或解决在系统运行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其主要分为纠错性、适应性、完善性和预防性等维护。 5 结束语 “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是一项普遍的真理。重视质量管理是每一个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反映。尤其在医药行业,药品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药品管理系统对医药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帮助医药工作人员轻松、方便和快捷的查询药品采购、销售情况,实时的记录药品的往来记录,因时制宜的调整药品价格,为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从而促进医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信誉的双赢。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维护管理创新论文 1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1.1显示器 计算机显示器是呈现所有内容的必要工具,如果显示器使用不当,其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因此,显示器应当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维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室内灰尘和烟尘不可避免,电脑显示器外壳部分就会出现发黄或发黑。因此,就要用专门的电脑清洁剂和抹布擦出灰尘,然后用软毛刷清理散热孔隙中的灰尘,避免显示器遇潮湿以及灰尘的侵害;第二,显示器不能经常开关。 1.2鼠标 鼠标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器件之一。现在光电鼠标广泛使用,应注意:第一,注意感光板清洁,不要让污物遮挡了光线而影响了鼠标的感光性能,可以使用专门的鼠标垫,减少鼠标与桌子之间的摩擦和避免污物附着在鼠标上;第二,注意保护弹性开关,不要使劲点击鼠标。 1.3键盘 第一,先关掉计算机,然后再将键盘插拔,这是更换键盘的正确顺序,否则键盘和计算机的其他部件都会受到损失。第二,注意保持键盘清洁,不要将液体洒在键盘上,避免出现腐蚀和短路现象。 2计算机主机内部器件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第一,CPU,又称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在CPU的维护和管理中:(1)重视CPU的散热性能。首先应该有一个性能良好的CPU风扇,同时要经常性地清理CPU散热片和风扇。否则就会出现计算机无故重启、死机以及系统非正常运行等故障;(2)一定要使CPU在正常的频率下运转。如果一味地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性能而采取超频措施,就会对CPU造成极大地损坏。 第二,内存,是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对其维护和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内存进行升级时,为了避免系统不兼容和运行不稳定等故障的发生,应该选择和以前原装内存条的品牌和外频一样的使用,同时注意更换内存条时要注意工作电压一致;(2)发现内存条发生氧化,可以用橡皮擦对氧化的部位擦出。 第三,硬盘。(1)不要随意移动计算机,也不要在震动的地方使用。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准备移动的硬盘,减少震动;(2)不要靠近音箱、电视、手机等能够产生强大磁场的物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在潮湿、灰尘、粉尘等环境中使用。 3结语 总之,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创新,可以保证计算机设备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有利于减少和控制计算机设备系统对于正常工作和应用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计算机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采取适当的维护与管理措施,进行创新管理,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 作者:丁杰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设备常见故障与维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与人们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但是计算机作为一种电子设备,在实际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物理性的硬件损坏及外界带来的功能损坏的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人们正常使用计算机的前提。分析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常见故障及检验与维修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设备;常见故障;原理及维修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中,电脑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了极大的调剂作用。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计算机的过于普及,导致了充分了解计算机的专业人士的比例大大减少,造成了计算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硬件故障时不能够及时地被解决。为了确保民众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解决计算机硬件设备所出现的故障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计算机硬件构成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分为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光驱、声卡、网卡等,前3项是电脑的必备硬件后几项是选配硬件,同时计算机硬件又可以分为:控制器、外设备、输入设备。控制器的作用是对计算机正在运行的进程进行控制,保持计算器的流畅地运行;输出设备有很多,比较熟悉的有显示器、投影仪等,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运行处理后的信息直观地进行展示,让使用者能够对信息进行读取和使用,在整个计算机设备运行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设备;输入设备主要有鼠标和键盘等,是使用者接触最多的外部设备;外设备硬件相对较多,外制备主要是指通过外部直接与计算机连接使用的外部设备,其包括耳机、摄像头、音响、麦克风等,这些外设备作为计算机的扩展功能,通过计算机才能实现自身的功能。 2硬件故障与维修方法 2.1死机所谓死机是计算机突然无法正常工作,键盘和鼠标都不能正常地对计算机进行输入,显示器的画面被定格无反应。造成计算机死机的原因多种多样,计算机死机所发生的时机可能是在系统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也可能是在程序已经正常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今的计算机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使消费者对于计算机的选择性越来越大,而计算机性能配置是消费者在选择计算机的时候首要关注的地方,配置较高的电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运行更加流畅,还能尽可能地避免计算机死机的状况。散热情况不良也是直接导致计算机死机的原因之一,电脑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如果计算机无法及时地散出内部热量。就会造成CPU的温度过高,直接导致计算机进入死机状态。计算机经过长年的使用,极易吸附许多的灰尘,如果对于灰尘的清洁不够彻底,也会引起硬件上的故障导致死机。如果内存条发生了故障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也会造成计算机的死机[1]。要想避免计算机频繁死机的状况,必须要做好计算机的清洁工作和保持计算机的散热通畅性,更换显卡也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2.2声卡计算机突然没有了声音,这也是对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计算机没有声音有可能是因为驱动程序将默认输出设置为静音。声卡是否与其他的插卡有冲突,对声卡不发声的状况有着较大的影响,插卡不正也会导致声卡发出的噪音过大,播放CD的时候,如果只有一个声道发出声音是因为音频线的接线顺序发生错误。在插孔正常的状态下无法正常录音是因为对于录音的“混合器设备”设置不正确[2]。解决计算机无声的故障的方法主要是检查电脑对于音量设备管理器的设置,首先可以先检查电脑桌面右下角音量滑块是否处于最小值,用钳子矫正声卡的位置和更换新的声卡都可以保证减少声卡无声及噪声过大的状况。 2.3光驱光驱作为计算机的基本配件,它的使用寿命较为短暂,目前有许多的笔记本电脑都取消了光驱这个硬件,但是光驱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是有极大的使用价值。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也极易出现一些读写错误或者无盘的显示,这是因为在进行对光驱操作的时候,未等换盘就位就进行操作。光驱如果读不出文件还可能是因为激光管过于老化或变形,所以需要对激光管的位置进行调整[3]。当开机的时候检测不到光驱可能是因为光驱的数据线接头过于松动,此时需要将接头重新插好即可解决问题,如果发现是因为数据线发生质量问题,更换一条数据线即可。 2.4系统重启计算机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有时会发生系统自动重启的状况,计算机的性能和内存不足会导致程序无法顺利运行,计算机的用电功率不稳定也是造成系统自动重启的原因,避免这种需要提高计算机的性能[4]。 2.5显示器不能显示在使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突然异常,不能正常显示是可以经常遇到的计算机故障。造成这个故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显示器接口松动,或者CPU故障等原因。解决方案为在检查显示器接口线没有松动且接触良好后,仔细观察倾听主机是否发出报警声,若有,根据报警声次数与长短判断计算机故障,同时仔细检查CPU和主板,确认是否是由于主板电源故障导致显示器不能显示。 2.6CPU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元件,对于计算机而言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其不会产生技术性故障,通常情况下导致CPU故障的主要原因有:散热故障。CPU风扇不能正常工作或者与处理器接触不是很好,还有CPU出现超频现象等导致出现过热情况,进而使计算机自动重启、黑屏和死机等症结,解决方案是对故障的风扇进行更换,将硅脂涂抹在风扇跟CPU之间,保持CPU在正常的频率下运行。 2.7内存计算机内存是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内存在出现故障时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地运行,程序运行时可能出现错误,不能正常地安装程序。导致内存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由于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长期闲置时,开机会有一定规律的报警声,若发出一长一短的报警声则为主板和内存出现故障,如果报警声为长两短,则说明是显卡或者显示器出现错误;若报警声长响时,表明计算机的内存已经损坏。针对此类故障,应该采取立即关闭计算机电源的措施,让计算机保持断电状态,仔细检查机箱内的内存,查看是否由于机箱内进入灰尘,由于灰尘进入内存接口导致内存接触不良,同时检查显卡是否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应及时处理,对内存槽进行清理,安装完毕后故障将得到解决。 2.8硬盘硬盘在计算机运行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计算机各种信息储存的设备,如果硬盘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计算机大量数据流失,对于计算机使用者是较大的损失。通常硬盘出现异常的表现为,在使用计算机时,硬盘的容量出现迅速的锐减,导致硬盘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硬盘内部出现坏道或者坏块。(1)通常而言随着计算机使用时长的增加,硬盘出现损坏的概率会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故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安装硬盘修复软件对硬盘进行修复,若修复软件修复无效时,只能采取更换硬盘实现硬盘的正常运行。(2)在使用过程中,磁盘出现大量文件丢失的情况,但是容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释放。解决的方法是采用系统中的磁盘中扫描程序,对磁盘进行全盘扫描,对丢失的容量进行找回。(3)计算机感染系统病毒,病毒通过自动复制的方式将硬盘的内存全部占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杀毒软件解决此问题,还有可能由于硬盘的不正确的安装导致硬盘运转声音过大。 3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在面对计算机出现故障对计算机进行维修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维修原则:(1)先外设备后主机。在大多数情况下,外设出现故障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障处理,因此使用者应根据计算机系统所报告的错误信息对鼠标、显示器等外设进行检查。若排除外设备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再对较为复杂的计算机主机进行检查。(2)检查的顺序应该由易到难,对于故障的计算机进行维修时,用户应该从最简单的细节开始,检查各项常规设置,由于不少计算机仅仅由于一些细微的细节导致的,如机箱内灰尘过多,内存条不能正确安装,接触不良,确认此类简单的小细节没有问题后,再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查,。(3)先电源后部件。电源问题是计算机用户通常容易会忽略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由于电源输入功率不足可能导致输出电流异常,因此可能增大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几率。但是许多用户对于计算机电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在出现故障时盲目对计算机显卡、主板、硬盘进行拆卸,既没有把计算机的故障进行处理,反而耽误了许多时间,反而可能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4结语 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将做好的工作数据进行及时的保存,以免在计算机发生意外故障时,丢失自己工作的成果,加大自己工作的强度,计算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生一些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计算机的故障跟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硬件自身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在出现时应选择合理的检修方法,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故障的原因并正确处理。,在故障发生的时候首先应该分析故障所发生的原理,不要在不了解故障原因的时候自行对计算机进行修理,这极容易造成对其他硬件的损耗,必要时要让计算机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恢复正常。逼着由此探讨了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措施,探讨了若干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作者:刘明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设备科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维护论文 一、计算机硬件故障维护的基本原则 (1)计算机需要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如果计算机工作场所有大量的灰尘,或工作场所比较潮湿,容易造成计算机使用寿命减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电源的稳定性,若计算机工作场所的灰尘较多,容易导致计算机部件老化、设备接触不良等故障,因此,保持环境清洁是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原则,为了避免工作场所积累的灰尘对计算机硬件的影响,用户应将计算机放置在防尘、防潮的地方,若用户长期不使用计算机,则应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开机2个小时左右,并做好计算机周围环境的灰尘清洁,使计算机正常运行。 (2)计算机故障分析应从各个环节和各个设备入手,计算机元器件、内部芯片故障;计算机设备接触故障;计算机部件老化现象;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故障;电源稳定性、连接故障;计算机软件故障等。 二、计算机故障排除方法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硬件故障等现象,做好硬件故障的排除是计算机维护的前提,因此,探讨计算机故障排除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插拔替换法是计算机故障排除的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插拔替换法可以直接反映计算机出现的故障部位,因此,当前大多数计算机工作人员都采用插拔替换法排除计算机故障。插拔替换法的工作原理是用出现故障的相同部件更换到正常运行的计算机上,从而检查计算机硬件故障,例如计算机内存条故障检验,采用相同内存条更换到可以正常工作的计算机上,若计算机能正常工作,则说明计算机的内存条接触良好;第二,系统最小化法,若工程师无法确定计算机的故障部位,采用系统最小化法可以确定故障部位,其工作原理是将计算机硬件设备全部摘除,如主板、CPU等,待设备摘除完后,运行计算机,若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则采用插拔替换法对计算机进行故障排除,如果没有出现计算机故障,则说明计算机主板、显卡等硬件出现了故障;第三,采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排除计算机故障,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诊断软件是诺顿工具箱,其可以迅速检测出不容易发现的计算机故障,不仅可以检测出计算机硬件设备等运行情况,同时也可以检测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情况,诺顿工具箱对计算机故障检测完成后,将自动生成分析报表,以便于用户找出计算机故障部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故障。 三、计算机硬件维护措施 计算机主要有显示器、主板、鼠标、内存、硬盘、电源等硬件设备组成,做好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性能。第一,计算机显示器的维护,虽然显示器由屏幕、外壳保护,但是显示器容易受灰尘的影响,若显示器上积累了大量的灰尘,不仅影响了计算机的显示效果,也造成使用者视力的损伤,因此,显示器的维护应做好防尘除尘处理,可以在显示器上带一个防尘罩或用专业的清洁剂清洗电脑显示器;第二,计算机内部CPU的日常维护,CPU是计算机运行的主要工具,CPU运行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若环境温度过高,容易造成计算机运行缓慢,因此,控制CPU工作环境的温度,以70度为最佳温度,并且改用性能较好的风扇,如英特尔原装风扇,风扇可以降温除尘;第三,计算机硬盘的维护,计算机硬盘是使用者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硬盘在计算机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使用者操作频繁,并且硬盘由于告诉运转而产生振动现象,导致硬盘设备容易损坏,因此,计算机硬盘的维护加强使用者的维护意识,即要求使用者减少硬盘的使用负荷,减少文件下载、读写等操作;第四,计算机内存的维护,若计算机长期处于未使用的状态下,电脑容易出现无法启动、黑屏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电脑内存存在问题,在检查内存过程中,首先需要检查内存条是否接触良好,然后清理内存条、插槽后,重新插入内存条,最后重启电脑,内存维护应确保内存条接触良好性、防止静电、兼容性等;第五,鼠标维护保养,鼠标是使用者操作电脑的基本设备,由于使用者使用鼠标频率过高,鼠标容易出现控制失灵、和按键弹性消失等问题,针对鼠标出现的故障,首先需要拆开鼠标设备,其次对鼠标内部进行清洁检查,以排除鼠标故障。 四、计算机硬件的日常保养技术 计算机硬件日常保养有助于提高电脑的使用性能,尤其是计算机内部的灰尘清洁,首先将主机箱内部的连接线拆除,并将机箱内的主板、CPU风扇、驱动器吧、硬盘、显卡等设备安全拔出,采用毛刷清洁办卡接口的灰尘,并用吹风机清除CPU风扇、光驱、硬盘表面的灰尘;其次,灰尘清除干净后,需要将拆卸的各个部件按顺序依次安装,装上吉祥外壳后,需要对计算机的显示器屏幕进行灰尘清理;最后,启动电脑,检查计算机是否运行正常。使用者是计算机的主要实施者,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使用完后,应用防尘罩改善电脑,为了延长计算机电源的使用寿命,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性设置电源的保护程序,避免手机、电子产品等设备靠近计算机,这些设备容易干扰计算机正常运行,使用者也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如正确关机、开机等。 五、结束语 计算机的使用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人们的不正确使用容易造成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因此,做好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尤其是使用者的保养措施,维护和保养措施到位,才能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性能。 作者:苑丽贤单位:辽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室 计算机硬件论文:高校计算机硬件资源利用率提高 摘要在计算机普遍普及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资源,提高计算机及硬件资源利用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必将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方面。依据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机房及教学管理、机房建设等方面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机房建设 1引言 计算机利用率是指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计算机的使用率,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指计算机在正常运行中所需求的硬件资源使用率,如CPU、内存、显卡、硬盘等硬件的使用率。计算机机房是高校计算机及若干科目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为了满足教学需要都在不断地扩建计算机机房,随着计算机机房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发展更是迅猛,从而导致现在的电脑CPU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到15%,克林顿总统访华做过的演讲中,有一次大部分讲了能源的节省方面,说每年全球,电脑浪费掉的电费就达55%。怎样加强对现有计算机的科学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提高使用效率,是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及在计算机机房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就机房及教学管理、机房建设两方面谈谈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及硬件资源利用率。 2机房及教学管理 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机房及教学管理模式,高校机房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人才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的工作质量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管理机房,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管理机构,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广应用和提高利用率。目前管理形式可分为统一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1)统一集中管理 近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各高校纷纷建设统一的实验教学中心,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适应全校师生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发展等的需要。优点是计算机和人员均能集中管理,维护方便,能有效地开放和研制新的软硬件产品、接受较大的科研和协作项目,以及对用机学生能统筹兼顾,集中安排上机。缺点是用机安排一般为有计划的分批集中上机,对临时及少数用机人员较难做到灵活服务。 2)分散管理 即有需要的单位自己组建机房,自行管理。优缺点也较明显,优点是使用方便,有各学院(系)自行组织安排教学。缺点也主要体现在管理和维护力量差,开发软件、硬件能力薄弱,不能同意安排使用设备资源,以致用机负担轻重不一,一般所能提供的机时数多余所需机时,会造成经常性的停机待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机时浪费。 3)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以统一的实验教学中心为主,各学院(系)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为辅,大型公共课、公选课集中安排在实验教学中心,各学院(系)独立专业课可灵活自行安排。 笔者认为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这种管理方式综合了前面两种的优点,在管理制度上确定双重领导职能,机房利用空余时间的开放等措施,给学生营造一个进行自主学习,具有宽松、自由、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更能提高计算机利用率。 3机房建设 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追随着遵循着摩尔定律惊人发展。当然计算机配置越高,对教学越有促进作用。而正如引言所说,现在的计算机CPU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到15%,电脑浪费掉的电费却高达55%。如何提高每台计算机硬件资源使用率,成为了我们建设机房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计算机多用户终端设备(拖机卡)技术的出现,其出发点也正是为了充分利用每台电脑的硬件资源。目前该类产品都可以支持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都能达到一台主机共享达32台以上终端设备,利用Windows多用户终端设备解决方案(如图1),或是利用拖机卡解决方案(如图2),我们可以让多个用户独立、同时运用一台主机的软、硬件资源和所有外部设备资源。以1拖6为例,需购买的设备仅仅为:一台配置较高的计算机、6台计算机多用户终端设备(或只需购买一个拖机卡)、6个显示器、6个键盘、6个鼠标。 图1利用多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图 图2利用拖机卡及USBHub连接图 图1中,每个终端都配置了显示器、键盘、鼠标、多用户终端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多用户终端设备,而显示器、键盘、鼠标都接入到多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口;图2中,利用VGA分频器连接终端显示器,利用USBHub连接键盘、鼠标。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图2方案需要键盘、鼠标为USB接口,而图1方案则没有这个要求。 显而易见,其优点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花费极少的硬件费用就可以让多名学生同时独立使用一台计算机,无须购买昂贵的计算机,更可省去以后升级电脑的费用。 (2)可省去大量维护、管理工作,仅需要维护少量几台主计算机即可。使您省去大量时间来管理和维护多台电脑。 (3)能够实现个性化的真面设置和个人私有文件的安全与保密,以及共有文件的共享设置。本地断电也不会导致信息丢失,重新开机后自动恢复到关机前的状态。 (4)大大降低了电费的支出。 (5)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计算机的能力。 (6)有效避免了电脑主机辐射,更加绿色,更加环保。 然而其缺点也暴露了出来,如果学生运行一些比较耗费电脑系统资源的软件(如:三维制作、图像制作等)时,那么系统的运行速度将会变得缓慢;如果某一个学生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死机现象,则其余公用同一台电脑的用户就必须跟着主机重启。为了改良这种情况,笔者结合上文提到的管理形式进行了优化,分类组建机房将是最好的选择,可以组建1拖2机房甚至标志的一人一机的机房用于要求较高的课程,其余机房可以组建1拖多的形式,笔者认为1拖4或1拖6的形式最恰当,即可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减少故障辐射面积,又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 3结束语 在能源紧缺的当今社会,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统计:制造一台电脑要用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约有一半的原料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例如电脑的塑料外壳涂层中的溴化阻燃剂,可以想象拥有几百台电脑的机房的辐射又有多少。利用笔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维护工作量、电费支出,更加重要的是既绿色又环保。我们要时刻站在先进技术的前沿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 在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构成多级实验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改革;计算机硬件类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概念及理论的理解、便于掌握知识点,自2013年以来从实验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硬件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并加以实践。 1实验内容 1.1增加综合类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中增设综合类型实验《PC机系统中的小型I/O接口系统》。通过PC机系统中的小型I/O接口系统电路硬件设计、安装或焊接元器件、进行PC机系统中的小型I/O接口系统控制程序设计(采用ASM或CPP语言)、在PC机中运行此系统这一系列过程,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实现PC机系统中的小型I/O系统,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1.2引入先行课程实验,温故知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先行课程,在编程过程中,由于助记符多、指令难记、使用范围窄,学生容易遗忘,从而增大了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部分的难度。在实验中引入汇编语言部分后,结合debug调试环境,能有效利用汇编语言编程加深学生对指令编码、指令运行过程的理解与掌握,真正做到温故知新。 1.3严格进行实验分类,构建多级实验体系。 将实验分为四个层次: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首先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相关原器件,将所学知识和实物联系起来;然后用五、六个验证性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熟悉并掌握课堂所学部分;接着利用综合性实验,系统地将所学知识组织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最后完成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改革前实验类型混乱,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看似很多,实际训练并不能达到相关要求,所有实验均为必做类型,导致部分学生实验完成不了。在修正实验类型、将实验分为选做和必做之后,能更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构成多极实验体系,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目标。 1.4增加选做实验,多种选择贴合学生实际。 选做实验设置少,教学时可选择的余地很小,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等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灵活性差。增设选做实验后,《单片机及应用》课程选做实验达到7个:指示灯/开关控制器、16×16LED点阵显示实验、查询式键盘实验、电子琴模拟实验、直流电动机控制实验、I2C总线实验、电子万年历时钟实验,总计18学时,教学弹性大,更贴合学生实际情况。 2学时分配 由于各实验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实验学时不能“一刀切”,简单的实验安排少量学时,难度大的实验增加安排的学时数。改革前,《计算机组成原理》所有实验一律安排为2学时。重新分配学时后,PCC实验箱的使用和熟悉实验环境这样的简单实验,安排1个学时,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4个学时。改革前,《计算机接口技术》的波特率时钟发生器实验、音乐发生器设计与制作实验均安排2学时,由于实验比较复杂,学生在2学时内无法独立完成;增加到4学时后,学生不再手忙脚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加强实验效果。同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实验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下教学两部分,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教师通过教研会和科研活动,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既能促进实践能力,又能提高科研水平,一举两得。 3教学方法 3.1仿真与实验箱结合,发挥学生创造性。 传统的硬件实验主要采用实验箱联机进行,各模块已经集成在实验面板上,只能根据已有模块做实验,学生对实验箱的依赖过重。在单片机实验中引入Proteus和keil软件的联合仿真,学生先通过实验箱进行实验,对各种部件的连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再用Proteus绘制电路图,最后通过keil加载程序、仿真运行,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实验原理。修改已验证过的电路和程序,观察并分析产生的结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发挥创造性和求知精神。 3.2开放式实验教学,因材施教。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涉及面广、难度大,仅仅只靠课堂的4学时是不够的,因此需要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做为实验环节的补充和拓展,使实验开展的时间不再局限于实验教学的课堂时间。第一阶段:理论教学时布置实验的预习内容,学生课外通过查阅资料、网络资源等方式自主学习,设计出相关电路图,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二阶段:实验开始前提出实验要求、拟达到的实验目标,实验过程中通过问答、分组讨论等环节,加深理解;第三阶段:实验结束时进行拓展训练,修改已验证的电路和程序,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前两个阶段,优秀的学生能完成第三阶段。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经常表扬和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考核方式 增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将实验考核进一步细化,根据方案或实验结果的验收、总结报告等综合评定方法进行考评,最后上机实验成绩为一学期上机实验成绩的平均分。 5实施结果 改革实施2年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例,对2011、2012级学生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改革前后平均分对比如图1所示。很多学生表示不再对计算机硬件漠不关心,理论知识也不再晦涩难懂,感觉自己真正学习到了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等。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6结论 经过2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引入仿真软件、联系教师科研,形成了一套计算机硬件类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作者:苏静 刘明 朱晓静 蔡娜 单位:琼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常用维修方法及技巧 摘要: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者使用年限等原因,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快速准确的排除故障,计算机维修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维修方法和排查技巧。本文以计算机硬件的常见故障分类及原因入手,介绍了常见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修方法;维修技巧 在当代社会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机硬件是电脑的核心,出现故障的原因较多,硬件维修过程麻烦耗费时间较长。在进行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工作中,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掌握有效的维修方法和技巧对于维修人员是非常有帮助的。 1计算机硬件故障分类和原因 (1)故障分类:按照硬件故障时间分类则为先期故障、中期故障、后期故障三种。在设备存放期、设备开箱以及用户保修期前后出现的故障为前期故障,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是计算机设计不合理、计算机组装工艺差和运输受震导致;中期故障一般是计算机工作2-3年以后,由于计算机一个或者多个元器件质量问题导致,更换有问题的元器件就可以解决;后期故障是指使用多年以后,硬件设备的可调电位器、电阻电容这类器件因为长期使用发生老化或失效。对于已经找到的故障元器件,使用新器件更换即可。除了器件老化之外还有硬件的连接导线因为长期使用出现氧化、连接点漂移;电阻元件的变质等问题,这类问题也需要重点检查,需要维修人员具有足够经验和耐心来排除(2)故障原因分析:造成计算机硬件故障主要是人为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这三点。人为原因就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磕碰或者自己拆卸电脑、改装电脑造成的;外部原因是指在用户使用期间外部环境对计算机造成的影响,例如电网电压不正常造成电源和电路元件的损坏或者尘埃等原因造成硬件老化;内部原因就是元器件的性能不良造成的,元器件虚焊、开关触点氧化、印刷板漏电、锡连由于生产方面造成的故障,机械部件和器件使用寿命到期也都是内部原因。 2常用维修方法概述 (1)观察法:常规观察法是指维修人员打开设备后盖,直接查看计算机设备原件是否存在损坏、脱焊、烧坏等情况。随后将设备连电观察硬件是否存在异味、异常声响。通过常规观察法可以判断出下列问题:断线、短路、漏电、设备过热、接触不良等问题。故障观察法是指在维修人员掌握电路结构和特点的前提下,通过对主要电路故障进行检查,会加快故障位置和故障点的判断。例如显示器屡烧行输出管,一般就是过压、过流或行输出管质量差造成的。根据分析原因在结合测量故障不难被排除。熟练的运用故障现象观察法对主要电路进行检查,往往能快速的定位故障原因。(2)电路检测法:检查硬件设备电源电路负载电流可以使用电流法。在电流符合硬件设备的要求时,设备晶体管和芯片工作就正常。如果电流过大说明相关的电路出现故障,使用电流法测量常用的方法是切断电流回路串入电流表。电压法用来检查硬件设备电路主要端点和元器件的电压,再与正常数值进行比对,检验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的方法。在实际判断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静态和动态两种电压进行综合分析。(3)替换法:替换法就是采用新的元器件对于检测中怀疑出现问题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如果在替换后故障消失就证明判断正确,如果替换后故障仍然出现,再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对于硬件检修过程中无法判断的疑难问题采用替换法往往会有奇效。(4)拆除法:在电脑的硬件设备中,有的元器件设计目的是起到辅助作用。当这部分元器件出现故障后,有可能会对电路产生影响或者瘫痪,对于这种元器件在找不到替换原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拆除。这种应急式的维修方式也经常使用。 3硬件故障维修技巧 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种类多,每种故障伴随的现象也多种多样。是否掌握硬件故障的判断技巧是维修人员能否快速及时维修计算机的重点,所谓的技巧就是经过大量的工作积累经验,维修人员根据设备故障的表象,可以快速的在思维中形成排查故障和检查方法与次序。(1)先清洁后检查:硬件设备的不少原因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例如计算机工作环境差,计算机内积累了大量的尘埃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散热等问题,在检测开始后要把机箱内清理干净,排除由于机箱内沉积的灰尘引起的故障,再进行其他检测工作。(2)先机外后机内:每一种硬件设备的故障,都会伴随着外部表象,在进行计算机检测时需要先从外开始,例如在检修设备时,首先应该排查开关和按键的位置是否正常、连接线、插头、插座是否异常。在确定正常后再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电路。然后再开机对出现故障的电路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3)先电源后负载:在进行维修时,首先要检测计算机的电源设备,确认供电正常后再进行其他功能的检查。(4)先静态再动态:静态是指计算机不通电的状态下检查设备,首先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动态是计算机通电的工作状态。进行硬件维修必须要进行静态的检测后才可以进行动态检测,否者可能会加重计算机的故障。(5)先易后难:在维修中,首先要考虑优先检测和排查简单带有共性的故障,如果没有检测出来再考虑复杂的故障。实践证明,由于简单原因出现的故障占多数,而同时有多个原因造成的故障相对较少,在检查带有共性的故障时也可以由点及面,排除一个故障的同时也可能排除其他故障。 作者:吴新奥 单位:寿光现代中学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与策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逐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时代下计算机也在迅猛发展,但是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人们信息的安全。基于此,就重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现有问题状况提出几项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信息安全;创新技术 在现阶段中,世界已成功步入信息时代、科技时代,我国也不甘落后,我国有关计算机的科技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然而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相较于计算机的发展来说较为落后,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对计算机系统、人们的信息数据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解决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1计算机硬件安全的概述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对计算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计算机运行时外部环境的要求很苛刻,要求计算机外部环境清洁度较高,计算机温度不能过高要适中,计算机四周电压要保持稳定,做到这些并保证外部环境良好就能够尽可能确保计算机硬件正常运行、不出故障。保证计算机硬件安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这个技术叫做加固技术,计算机在设计生产中使用加固技术加固后能够防震、防腐蚀以及防水,这样的计算机能够一整天在野外工作,所以加固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计算机的硬件除了自身有问题会影响自身安全外也会有其他多方面因素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安全影响。例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内部都会存在一系列集成保密的指令代码,虽然说这些指令代码是保密的,但是到底是否是绝对保密、安全的并不能得知。据悉,我国的中央处理器或许存在着病毒指令代码或者陷阱指令代码,外国能够通过无线代码激活中央处理器内部的各种指令,使得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资料泄露,同时也可能会使计算机崩溃,并且这一崩溃将是毁灭性的,一旦这一消息是真实的,那么我国的计算机系统将随时可能会被攻击,导致硬件泄密、信息泄露,甚至更严重的是硬件泄密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源安全,从而导致产生电源泄密的情况。电源泄密是什么呢?电源泄密是计算机所发出的电磁信号顺着市电电线被传导出去后被人为使用特殊的手段和工具把这一电磁信号拦截下来并加以还原。其实,计算机就像是人的身体,有很多零部件,计算机中的零部件每一个皆是能够控制的,所以又出现了一个专业名词就是可编程控制芯片,一旦这一可编程控制芯片的程序被准确破解,那么就能够控制计算机,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保证芯片是不能够被控制的,因此,要做好计算机硬件安全防护工作,保证计算机硬件安全,保证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计算机硬件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重点工作就是保密、集成、实用,想要保证信息是安全的,就需要工作人员教授计算机购买用户操作计算机的方式方法,从而确保计算机硬件安全以及整个系统信息的保密安全。计算机硬件一直在发展中,它的发展过程比较漫长,通过它的发展过程能够知道一点,那就是计算机硬件安全是什么,它指的就是一个安全系统,这个安全系统是由以下三点结合在一起产生的,这三点分别是集芯片设计、电路设计以及工程设计。 2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发展现状 计算机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元件,这些构件组合起来构成了物理部件,也就是所谓的计算机硬件。根据分析调查得出,现阶段,计算机硬件发生的安全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相应的,产生问题的原因也大概能分为三种,包括输入设备、储存介质、输出设备。首先,就输入设备来说,以它为源头产生的计算机硬件安全问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所输入的信息资料、数据资料存在问题引发安全威胁,一般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输入的信息存在木马病毒,从而导致计算机系统信息数据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另一种是在输入过程中没有依法进行运作而造成安全问题爆发,一般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都会导致计算机内部信息数据被破坏与泄露,后果严重。其次,就储存介质来说,以它为源头产生的安全问题主要是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储存介质没有给信息资料、数据资料提供安全保障,安全保护层没有搭建起来就会导致信息数据在面临被破坏以及非法拷贝时毫无抵挡之力。最后,就输出设备来说,以它为源头产生的计算机硬件安全问题主要是输出设备自身具备的记忆性能会导致信息数据输出时的操作动作留下痕迹被复制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信息数据处于危险状态下。 3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分析 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潮流下,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相应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方案也逐渐被提出来,其中有一些新兴安全方案设计精妙,实用性高,并且成本不高、功耗不高,这类新兴安全方案的主要代表有设计多样性以及独特数字签名等。除此之外,在新兴安全方案出现的同时还有一大批新兴技术产生,如纳米技术、光纤技术、射频互联技术以及等离子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新兴安全方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内在变异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它能够使得检测恶意攻击行为的复杂程度大大提升[1]。现阶段已普及使用的硬件系统主要有新的安全原语设置、硬件木马检测、新型综合技术、物理不可复制技术、硬件安全协议等。 3.1硬件木马 根据上述可知硬件木马检测已被普遍应用于计算机,硬件木马与病毒相似,都会对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安全造成威胁,是一种较为恶意的程序,这一恶意程序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原始芯片,它会恶意改变原始芯片。尽管在现阶段看来仅有少部分硬件木马被发现,但是由于硬件木马对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安全影响程度很大,所以现阶段大部分有关研究人员都积极对硬件木马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选用的研究模型有很多种,所以每个研究人员研究的难易程度不同,普遍情况下,那些过于标准规范的结构以及性能检测无法有效检测木马攻击。如果将工程变异忽略不计,那么检测木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针对一截输入序列的有关功耗进行测量,主要测量的功耗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关功耗,另一方面是泄漏功耗,然后将测量结果与研究所用的模拟模型进行对比。但是,之前忽略不计的工程变异对于硬件木马的检测工作来说,使得检测工作的困难程度以及复杂程度大幅度加大。若在不是关键的路径上安放木马,或者让已有的门电路和硬件木马连接在一起并且将其隐藏起来,会使得硬件木马检测工作难度、复杂度加大,这时对硬件结构或者对旁道进行的检测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近期又有新的检测方法被提出,它们能够避免前面提到的传统检测方法的弊端进行木马检测,如热调节技术。硬件木马检测方法仍在不断被提出,这对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具有很大的意义。 3.2物理不可复制技术 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发展至今普遍被研究的还有一个课题就是物理不可复制技术,物理不可复制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比较新的概念,物理不可复制技术前景广阔,它能够提供一组特殊的映射,该映射与芯片的制造工艺间存在依存关系,这种映射的方向是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其实物理不可复制技术采用数学或者是统计的方式实现逆向工程是很难的,这正是由于物理不可复制技术中存在的依存关系,除此之外,芯片的映射还存在不可预测的问题,这也使得实现逆向工程变得更加困难。现阶段,随着对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以及物理不可复制技术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理不可复制技术被研究人员提出,并加以试验,最终成功实现,然而,在很多现在被提出的物理不可复制技术方案里,仍旧存在输入到输出的映射数量有限、芯片结构存在线性或者偏低非线性特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物理不可复制技术的安全水平大幅度降低[2]。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知道的物理不可复制技术的结构都或多或少存在一部分弊端,例如输入到输出数据库的指数级不稳定时常变化。物理不可复制技术中有一种是公开物理不可复制技术,它是一种能够轻易被反向工程的特殊物理不可复制技术,能够制造出一种刚刚兴起的加密系统,这种系统被叫做非对称加密系统。这种非对称加密系统里,相应的加密和解密密钥是不一样的。非对称加密技术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相同。在很多种状态下,需要像物理不可复制技术或者公开物理不可复制技术以某种方式集成到设备电路的安全原语,有很多方式能够实现集成。 4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的策略 4.1做好内置安全确认工作 想要很好保证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内置安全确认工作,内置安全确认工作重点是在测试和制造计算机芯片时使用物理不可复制技术和外延平面集成电路技术以电路设计形式来保护硬件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也就是IP。那么怎样来进行内置安全确认工作呢?计算机硬件内置安全确认工作、保护工作的程序大概是下面的几步,首先,使用物理不可复制技术将最初设计好的集成电路在集成电路制造工厂中进行制造,在制造后能够获得一种发生变异的公开物理不可复制技术序列,再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进行编译工作,从而能够得到新的产物也就是物理版图,把前面已获得的公开物理不可复制技术序列和已经过加密处理的集成电路信息进行合成然后得到校验密钥,接下来就在刚刚得到的集成电路的物理版图中挑选关键区域,把校验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后得到验证模块,随后把验证模块加在最初设计好的已形成保护层的集成电路的物理版图上,最后将其应用到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制造中[3],从而就完成了内置安全保护工作。有关工作者通过对内置安全保护工作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更好进行内置安全确认工作,从而更好保障了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 4.2检测外置辅助安全 想要更好改善现存的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还需要采取的策略就是做好外置辅助安全检测工作。现阶段,大多数都会使用可靠性R、可用性A、可维修性S3个指标也就是RAS技术来进行对外置辅助安全的检测工作,与此同时,外置辅助安全检测工作还要依赖可以信任的密钥关机部门制造公开密钥以及私用密钥,其中公开密钥一般是被把信息数据进行加密然后保存在电路里面,而私用密钥一般被安置在用于检测外置辅助安全的密钥储存器内。 4.3研发时注重安全设计 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是多方面存在的,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安全设计的整个过程里不仅仅需要加强对技术领域的监管检测,还需要关注多方面,避免因为设计方案、设计想法、设计工作者以及实施工作时的重点这些因素产生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除此之外,现阶段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计算机硬件的设计研发工作者不够了解计算机硬件,认识计算机硬件的程度不深,所以还需要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与认识,与此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功能[4]。总之,在设计研发中要注意内置以及外置,搞好设计安全,制定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检测制度以及相关检测程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评估输入设备、储存介质与输出设备,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4注重创新技术 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的出现追根究底还是由于相关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目前来看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所以,想要解决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重点需要注意创新技术,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技术。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研究人员、使用人士的广泛注意,不可以忽略问题、轻视问题,要敢于面对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式,研究更为有效的技术来解决问题,保证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保护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 作者:唐淑珍 单位:天津市静海区医院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构成与作用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时代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能够给人们提供诸多便利。计算机是以软件和硬件技术为依托的,通过对相关技术的了解,有助于促进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但是,在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的今天,对硬件技术的完善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硬件的构成、作用及其相关技术视角出发,做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技术;思考 前言 硬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硬件技术的发展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水准与完善水平,对国内计算机网络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看,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是主要构件,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其技术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知识内容后,我能够对该技术有着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1计算机硬件的构成及作用 软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构成计算机的重要部分,以硬件为例,其构成也相对较为复杂,对计算机的有效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运算器,能够对计算机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借助控制器,可以与存储器之间相互转换数据信息。这是CPU的重要部件,对数据计算发挥着重要影响,也是决定计算机运行效率的关键。其次,控制器,相当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指挥中心,与运算器共同组成中央处理器,可分析系列指令,并根据指令而发出控制命令信号,促进计算机各部件的协调工作。可见,控制器如同人体的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发挥重要作用。再次,存储器,相当于记忆装置,能够对用户的保存信息读取。通常,存储器是由主存、辅存两部分组成,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信息内容大多在主存储器中存储。最后,输入和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与人交互的重要部件[1]。 2计算机硬件技术分析 2.1开发技术:当前,开发技术主要表现在嵌入式硬件平台开发方面。该平台为嵌入式微芯片提供工作场所,借助处理器和系统外围设备,使其能够正常运作。对于嵌入式的计算机硬件,由嵌入式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组成,可将计算机硬件的工作效率提升层次。其中嵌入式控制器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单片机的内部芯片中具有诸多功能,如集成总线、脉宽调制输出等,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成本,而且其体积下,有利于计算机朝着为控制的方向发展。在计算机开发技术水平提高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开发力度,缩小其体积,同时也加强其工作能力,达到提升计算机硬件整体性能的目的[2]。 2.2加速技术:近年来,计算机硬件加速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加速技术主要有:Huffman算法、XML、像素光照计算、CUDA等硬件加速技术,利用硬件模块代替软件算法,能够发挥影响速度快的优势,对数据信息内容进行快速处理,达到提高计算机工作效率的目的。计算机硬件加速技术研究中,可借助芯片、处理器等硬件元件,用以解决CPU的诸多问题,减小CPU的压力,使其能够运行其他程序。就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看,硬件加速技术是计算机硬件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技术人员能够在该方面有着突破性进展,有利的促进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程[3]。 2.3硬件存储技术:从存储技术看,是计算机得以在社会众多行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持,伴随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存储技术也逐渐实现突破。目前,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存储技术主要包括:首先,DAS技术,其存储设备在连接装置的作用下,可以直接连接计算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优势和安全性低、扩展性差的劣势。其次,NAS技术,这是专门为网络数据的存储而开发和研究的新型服务器,具有独立的PC服务器,尽管其扩展性能良好,但数据传输速度并未达到理想标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单点故障相对较多,对计算机正常运行有影响。最后,SAN技术,可以形成存储网络,其扩展能力较强,而且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十分快,但应用该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 2.4故障诊断技术:在计算机硬件运行中,可能发挥故障,相关人员应对故障加以合理的定位及检测。为能够及时开展故障诊断工作,可设置自动诊断的程序,只需要在数据生成系统、诊断控制系统的条件下,方可实现。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构建故障模型,进行硬件数据测试,并输入精准的数据,在计算机硬件内部创造“词典”,在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时,则启动自动诊断程序,针对相关数据而形成一份初步诊断报告,供技术人员参考。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但其构件越趋复杂多样,增加故障诊断难度,通过发展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工作的效率,这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利[4]。 2.5运行维护技术:运行维护技术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开展计算机的维护工作,能够使计算机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就计算机硬件的元件看,主板、显卡、内存、硬盘比较容易出现故障,一旦故障产生,则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因而用户应定期检测故障,对硬件部件开展必要的检查、保养工作,可延长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例如,对于风扇部件,应定期对其进行清洁,避免灰尘积累过多而影响风扇的转速。另外,机主还应定期检查内存及做好杀毒工作,为计算机硬件设施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 结论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硬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力的推动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进程。我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计算机硬件技术有更多的理解,有助于为我以后学习计算机知识内容奠定基础。国内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道路上,必将以硬件技术知识为依托,从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国内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创造有利的条件。该技术未来发展中,开发技术、加速技术、存储技术、故障诊断技术、运行维护技术也将占据主导地位和发挥导向作用。 作者:方可 单位:湖北咸宁市鄂南高中二(8)班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技术分析 摘要: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到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旦计算机的硬件或是软件系统出现问题,将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组装和维护技术,提升计算机保养技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基于现实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装技术,并对一些常见的软、硬件维护和保养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能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组装 1引言 计算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收和处理信息中应用到的常用工具,且计算机在推动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目前随着个人笔记本和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几乎成了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必需品。计算机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硬件问题或是系统问题,因此,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技术,不但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数据安全、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年限,还可以节省下一大笔维护资金。本文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详细论述了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并针对计算机系统常见的几种故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计算机硬件系统组装技术概述 计算机系统是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技术设备,其硬件系统是支持计算运行的核心。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一个由机箱、电源、CPU、硬盘、显卡、基本电路板、散热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等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主要根据电子及电子元件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步骤以及系统操作规程将这些硬件系统有机组合在一个空间内,保证各个物理硬件装置之间协同工作,从而达到获取、处理、输入及输出信息的功能。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装是其他维护技术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装技术才能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3计算机硬件系统组装的具体步骤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装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工程,其涉及诸多物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组装,在本章节中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装过程分为以下三个过程。首先是主机箱的安装。首先打开主机箱,利用改锥和螺丝将计算机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根据螺丝孔的大小和深浅准备相应型号和数量的螺丝。同时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螺丝的固定质量,防止出现松动的情况。固定好计算机主板后下一步是要安装电源系统,通常情况下机箱内的电源插口位于机箱左上方,固定好四颗螺丝,同时保证电源的排风扇是朝机箱外面的目的是保证散热质量。接下来就是安装CPU,CPU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往往做工非常精细,针脚部位非常脆弱,在外部应力作用下极易损坏。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小心翼翼地将CPU与主板上的插口对应,并注意在固定螺丝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加大力度,保证CPU在主板上不会松动即可。同时CPU作为主要的工作中心发热量较大,必须在CPU上安装散热风扇,同时建议在CPU和排风扇之间涂抹散热硅胶,然后再固定风扇上的螺丝或是挂钩。最后环节是要连接风扇的电源接口与主板上相应的接口,在保证衔接质量的同时避免连接线路对其他设备的安装造成影响。其次是内存的安装。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分为运行内存和存储内存两个板块。其中运行内存为条状的集成电路板,需要将其插入计算机主板上相应的插槽内,目前市面上主要有2G、4G、8G和16G几种容量的内存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容量的运行内存进行组装。同时为了保证内存的安装质量在插槽设计期间在两边设计了挂钩,起到稳定内存条的目的。安装过程中将内存条与插槽的边缘对齐,调整好方位后用两个手指按住内存条的两侧将其同步安插在插槽内,两侧同时听见“咔哒”的声响同时挂钩卡住内存条的两侧边缘时即为安装成功。通常情况下主板上设置有四个内存条卡槽,有的机型则为两个,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或是实际情况安装多条内存条,计算机的总运行内存为单个内存条容量之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出现四个内存条卡槽时不可以安装三条内存条,且当安装两条内存条时需要采取间隔一个卡槽位置安装的形式,这是由运行内存的设计原理所决定的。存储内存俗称硬盘,是驱动计算机运行的重要设备,安装时需要将其固定在机箱的前端,用螺丝将其固定好之后将引线安插在主板上指定的位置,电源线连接在主机电源上,确保计算机可以更好读取硬盘数据。最后是计算机显卡以及控制线的安装。显卡又被称为显示适配器,是电脑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主要设备,也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通常在计算机主板上预留有显卡安装插槽,安装时将显卡对准插槽的接口往下小心按压,然后用螺丝将其固定在主板上。另外,一些机型的主板集成显卡、声卡和网卡,即在制作主板的过程中已将这些硬件设备安装在了主板上,因此不需要手动安装,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然后是控制线的安装,由于大部分的机箱控制按钮如电源键、重启键以及显示灯等都分布在机箱上的显著位置,因此,首先要确定主板上的对应接口,并注意正负极,选用合适的控制线将这些按钮和显示灯与主板上对应的插口连接起来,同时尽可能注意线路的布局,避免内部线路混乱,从而为后期使用过程中维护和更换硬件降低难度。在机箱内部部件安装完成后,安装好机箱盖,连接好机箱外部的其他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音响、光驱等,接通电源并开机,观察主要的显示灯和屏幕显示情况,确定可以正常启动后再安装操作系统。 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技术分析 4.1硬盘的维护 计算机硬盘是硬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用户数据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首先要保证硬盘的工作环境必须干净、清洁,污染物附着在主轴电机内部以及电路板的表面上,会影响主板的散热效果,甚至造成电路板短路等重大问题。同时要保证外部温度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23摄氏度左右为宜。其次,要注意硬盘的防震工作,硬盘是精密的电路元件系统,在外力震荡作用下易造成磁头和盘面的碰撞,进而造成存储设备的损坏。最后,在硬盘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些必要的维护手段,包括及时清理硬盘内的垃圾,定期对硬盘进行病毒及恶意软件检测,以及存放系统文件的分区内尽量少放其他文件,等等。 4.2CPU的维护 CPU是计算机系统内主要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处理设备,运行时间过长和过短都会对CPU系统带来致命的破坏作用,若CPU出现故障,将很有可能导致正在运行中软件损坏和处理数据丢失,因此,在合理控制计算机工作时间的同时,要定期检查散热器的工作状态,并做好散热器的除尘清洁工作,保证散热器的正常运行。同时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强制关机,在CPU出现故障时要首先检查散热器的工作状态,然后在断电的状态下更换CPU。另外,一定要避免CPU长时间高温作业,确保外部环境的干净和凉爽,减轻散热器的工作压力。 4.3内存的维护 内存条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较易发生故障的设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计算机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或是出现错误提示,且机箱内伴随异响,可以初步判断为内存故障。这时断电打开主机机箱,首先查看内存条与主板卡槽的接触是否良好,然后采用拔插检测法检测内存的故障(注意不可一次性全部插拔,只移动部分内存条即可),然后接通电源重新启动观察计算机是否可以正常运转。如果插拔法无效,则需要更换内存,如果更换新的内存条后计算机还是不能正常启动,则初步判断为卡槽故障或是计算机主板故障,需要交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检测。 5结语 总之,计算机是人们生活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以及维护方法是保证计算机运行的重要措施,根据对计算机硬件的详细了解,更好维护计算机。 作者:张宏 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及方法 摘要:在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中,计算机硬件是其核心部分,如果硬件遭受损害,会对计算机的使用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如果计算机硬件出现严重的故障,甚至可能导致其他部件不能正常运行,最终致使系统瘫痪。因此,全面的、有效的、合理的以及科学的保养和维护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笔者主要针对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我国计算机用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维护方法 信息时代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已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其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以及休闲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更是走进了千万家庭中,在我国实现了大规模的普及。而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其日常保养和维护越发重要,但是由于多数用户缺乏专业的养护知识,导致硬件设备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由于计算机硬件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而问题也相对复杂,因此,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是计算机用户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1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主要原则 1.1以预防为主 人们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理解,通常是维修硬件,但是实际上,维护与维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维护是预防与维修的充分结合,并且更加重视预防。因此,用户要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养成良好以及正确的习惯,进而正确使用计算机,延长其使用年限,保证计算机性能稳定,满足用户的工作以及学习需求。计算机如同人体,当硬件出现问题后,不能着急而胡乱处理,如果在平时不注重硬件保养,在出现问题后又随意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因此,用户一定要注重平时的预防工作。首先,一些用户认为开机比较简单,但简单的开关机中却蕴含了大学问。正确的开机做法是:在打开电源后,过一段时间再启动计算机,因为我国家庭用电电压为220V,但是计算机电压为110V,如果在接通电源后立即启动计算机,由于电压瞬间增大,会对其硬件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在关闭计算机的过程中,用户也要注意使用计算机系统关机,不可以为了省事,在非特殊情况下按动主机按钮,进而确保其使用寿命和运行良好。最后,在关闭计算机后,需要拔下电源插头,这样不仅省电,同时也消除了火灾隐患。 1.2具备计算机维护常识 首先,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相关硬件会发出一定热量,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机箱会快速升温,而如果温度较高,不仅会影响计算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可能为硬件带来伤害,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散热,用户需要将计算机安放于通风和阴凉的地方;其次,在下雨打雷等恶劣天气下,用户尽量不要使用计算机,防止计算机遭遇雷击,进而为硬件带来伤害;最后,用户不要频繁关闭和启动计算机,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要通过正常的关机程序将其关掉,同时,为了保证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要选择正版软件,盗版软件也会为计算机硬件带来一定的伤害。 1.3保证卫生环境良好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最佳工作温度为20~30℃,计算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为计算机硬件带来影响,轻则导致硬件老化,缩短其使用年限,重则会导致硬件损坏,致使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因此,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将其放置于空气流动好以及通风效果好的地方,调节计算机温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其配置专用空调。同时,用户需要注意,不能将计算机放置于阳光直射下,由于温度较高,会导致计算机运行温度不断升高,而阳光直射也会为屏幕带来一定的损害。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湿度要合理,如果环境十分潮湿,可能会导致电路板元件引线和触点腐蚀生锈,出现短路以及断路的情况;如果环境十分干燥,其产生的静电会导致计算机出现开机错误,造成硬件损坏。因此,在冬季或者秋季,天气寒冷干燥,用户一定要注意控制环境湿度,根据气候调解环境。在阴雨季节,要保证计算机每周工作两个小时,避免由于环境潮湿而导致元件受潮。用户在检测故障的过程中,要使用毛刷细致清理计算机机箱,排除由于粉尘而引发的故障。 2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主要方法 2.1合理分配计算机资源 用户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为计算机分配动态内存和资源,为了保证其工作正常,分配的动态内存都是唯一地址。对于即时性设备,系统分配的资源都能够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对于非即时性设备,系统分配的资源不能完全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分配,保证计算机正常使用。具体分配步骤如下:右键点击“我的计算机”选择“系统属性”选择“硬件”选择“设备管理器”选择“属性”选择“资源”选择“设置基于”选择“更改设置”选择“确定”。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计算机配置就已生效。 2.2应用系统还原功能 如果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后,用户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置,系统还原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系统还原功能保存系统最好的状态,如果用户在使用中系统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系统还原功能,将计算机恢复到最好的状态。系统还原功能十分实用,如果计算机硬件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利用系统还原功能将其恢复到最好的状态,并且不会丢失以前的数据,在系统还原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得到较大提升。 2.3科学保护主机 显示器和主机是计算机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而主机对于计算机,如同大脑对于人体,主机中的CPU相当于大脑,声卡相当于听觉系统,显卡相当于视觉系统,主板相当于神经系统,每个硬件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能和职能,因此,对每个硬件的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能频繁开关机,通常情况下,每次开关机都需要间隔六十秒以上,在进行关机操作时,要注重关机顺序,在软件全部关闭后,进行关闭操作,防止出现软件损坏以及数据丢失的情况;其次,如果用户并非专业人士,不能随意打开主机箱,尤其要注意不能在开机状态下触碰电路板,防止出现电路烧坏以及人体触电的情况;最后,计算机如果处于开机状态下,不能随意搬动机箱,更不能将主机与液体容器放在一起。 2.4正确维护硬盘 硬盘是储存数据的重要硬件,因此,用户要重视正确维护硬盘。首先,用户不能频繁进行开关机操作,频繁操作会导致硬盘处于频繁启动的状态下,增加了其出现故障的概率;其次,硬盘要尽量远离磁场,否则可能导致其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再次,硬盘处于工作状态下,其指示灯会不断闪烁,这证明其正在储存数据,在这个时候,用户不能进行关机操作,如果此时突然关机,可能会为硬盘带来伤害,因此,需要等到指示灯不再闪烁时关机,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电脑死机,用户可以利用热启动键,重新启动计算机;最后,为了防止由于病毒感染而为硬盘带来破坏,用户需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病毒查杀,当前,主要使用的软件包括瑞星、360以及卡巴斯基等,用户还要定期检查硬盘,确保硬盘数据的安全。 2.5正确维护显示器 人们利用显示器开展工作和学习,因此,为了确保显示器的正常使用,用户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显示器需要远离电话卡、银行卡、手机以及电视机等磁性物品;其次,如果用户长期不使用显示器,需要用防尘罩对其进行保护,防止灰尘落到其电子元件以及内部电路上,出现短路的情况;再次,显示器不宜过亮,如果过量会导致荧光粉和显像管老化,缩短其使用年限;最后,分辨率不能超出额定范围,设置保护程序可以有效防止其出现老化的情况。 2.6正确维护键盘与鼠标 键盘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部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力适中,如果用力过大会为其带来伤害,降低键盘弹性,键盘要保证整洁干净,液体不能落到键盘上,在不使用键盘时,需要使用保护罩对其进行保护,并且定期清理键盘。当前,鼠标基本为光电式,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灰尘进入鼠标中,保证鼠标垫的平整和清洁。 3结语 新时期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工具,因此,用户需要注重维护和保养其硬件,延长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 作者:赵金库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计算机硬件论文:EDA技术在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实践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EDA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硬件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以一种高效、快速、便于调试的方式,提升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水平。本文简单介绍了EDA技术,并以UART的设计和实现为例,阐述了EDA技术在计算机硬件设计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设计;EDA技术;实践分析 前言 电子设计从手工设计逐步走向了自动化设计,它的发展以EDA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EDA技术以计算机为操作工具,融合了最新的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成果,并且将设计人员从繁重且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得电子产品的设计效率提升了。 1EDA技术概述 1.1EDA技术的基本内容 在没有EDA技术的时代,计算机硬件的设计需要通过人工手动完成集成电路的设计、布线等工作。而随着集成线路复杂程度的增加,基于手工的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而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硬件设计方式。EDA技术的诞生,成功改变了这一情况。它以计算机为操作工具,让学生可以在软件平台上,通过软件化的设计方式来描述计算机硬件。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逻辑编译、优化、布线、仿真等工作。整个过程是自动的,直到能够完成对既定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1]。 1.2一般设计流程 它创新性的颠覆了传统电子产品的设计方式。将设计的顺序从由下至上翻转过来。这使得硬件设计者能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掌控产品的开发。包括设计的质量、成本、功能需求、研发周期等。在拥有比较全面的宏观分析后,从系统设计出发,进行顶层功能模块的解构和划分。并能够按照方框图系统级的次序逐级完成仿真纠错和验证。从而能够使设计问题更早的被凸显出来。当所有的仿真和验证确认无误后,再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的门级逻辑电路的网表来实现硬件的物理级呈现。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将设计者的设计强度减轻,仅需要通过软件平台,就可以实现硬件的电路设计和功能仿真。整体的设计效率被大幅度提升。硬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基于EDA技术的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实践探究 本文以可编程器件开发工具MAX+PLUSⅡ为开发平台设计,它的运行速度快,界面统一,功能集中。同时该开发平台具备十分完整的可编程逻辑设计环境,能够完成从指标设计、输入、编辑综合处理、校验直至编程下载的EDA设计的全过程。设计者可以按工作流程选用工作模块。适用于多平台操作,是一种理想的开发平台。本部分就计算机的基本硬件之一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基于EDA技术的设计实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2.1UART的基本介绍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短距离串行传输接口。能够作为微机与下位机的通讯串口,来实现有效通讯。根据当前的计算机运行机制,需要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传输。但是并行数据并不能够直接发送到调至解调器中,而必须要经过异步传输才能够解决。UART就是此过程的必要部件。它将信息有序的发送到调制解调器中,实现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2.2硬件设计 在进行硬件设计时,考虑各项功能模块的调试工作,设置了三个按键输入来实现UART的复位、接收和发送数据功能的启动。整体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2.3模块设计 (1)基本设计思路UART在工作中主要涉及两个过程,发生和接收。在设计时,考虑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发生的过程即并行数据的准备阶段,UART按照既定的格式,将信号进行转换。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关键的时钟信号。需要通过波特率发生器来产生与本地系统同步的时钟信号。而接收的过程,就是在信号转换成RXD串行信号后,转换成调制解调器需要的并行数据信号。在整个进程中,由于本地时钟信号与UART的时钟信号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和误差。当这种误差产生持续性的积累时,会产生接收偏差。使得UARD的功能不能够被顺利的实现。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采用一个远远高于波特率的本地时钟信号对输入信号RXD不断地采样,来保持工作过程中UARTDE接收和发生不会出现步调不一致。(2)奇偶校验位发生器模块设计奇偶校验是一种校验代码传输正确性的方法,以保证串行数据的准确性。在基于EDA技术进行UART奇偶校验位发生器设计需要考虑几个关键点。一是该模块能够执行奇偶校验规则,正确的选择数据。从而实现系统既定二进制数据与输入的串行数据校验位的合理比较。验证输入的正确性。二是该模块必须要满足计算机功能的持续拓展性。在计算机工作中,会产生不确定的并行校验位的增加。那么该模块应该能在后续定义的规则基础上进行校验位的添加。对已经设计完成的奇偶校验位发生器模块采用EDA的工具mod-elsim12.0进行功能的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保所有期望的功能都已经实现,对于发生问题的地方及时进行修订。(3)波特率发生器模块设计此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根据时钟的频率和既定的波特率来计算出波特分频因子。分频因子就是分频数。对于波特率发生器的系数一般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时基本上是固定的,但是当实现出现变化时,波特发生器的系数就要发生改变。在UART中采用的是专用的芯片,使得波特率的改变变得比较困难,需要加上相应的接口来实现波特率的变动。在使用硬件描述语言的parameter语句(VerilogHDL)或者Generic语句(VDHL)就可以实现UART专用芯片的波特率的改变。那么就不需要通过后续的接口添加来改变系数,也就减少了设计和调试的难度。该发生器的分频时钟与波特时钟的频率比设置为16:1.那么信号采样的准确性就会增高,使接收和发生保持在同一步调上[2]。(4)顶层模块设计UART顶层模块是硬件的综合模块。它涵盖硬件中全部接口定义。主要是为了接收和发生与其他模块的通讯和连接。若通用异步收发器的波特率为9600bit/s,分频因子则为9600*16*2。运用EDA仿真软件,在进行发送功能仿真时将能够得到相应的仿真结果。对该模块的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时候可以发现,等待发送的数据在接触发生信号后,其串行信号发生了改变,由01010101001010101[3]。利用EDA技术进行UART的实际,能够实现利异步串行通信功能,同时可以利用EDA仿真工具就功能模块进行分别和整体的仿真校验,解决了计算机硬件设计问题发现晚的劣势,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3结束语 EDA技术是计算机硬件设计向软件化转变的重要标志,它为计算机硬件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种设计方式使得计算机的硬件设计具备可视性、直观性,且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调整,解决了复杂电路设计问题发现滞后的问题。 作者:景帆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故障与日常维护方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与崛起。然而,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自身原因以及大多数用户缺乏计算机养护方面的知识,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本研究以计算机硬件故障为例,着重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常见的硬件故障点,并就此提出相关的日常维护方法,旨在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以期能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自我保护与修复。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故障点;日常维护;方法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地迅猛发展,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以及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必备设施。但是,随着计算机更新速度的持续性加快,计算机硬件设备发生故障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计算机硬件具体的故障点,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日常维护方法。 1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点分析 1.1CPU故障 CPU就是我们常称的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核心硬件设备,它若一旦发生问题,计算机的功能则会迅速丧失。根据笔者日常的工作经验,总结出CPU故障主要包括如下2个方面的表现:(1)CPU温度水平过高,不仅会使得计算机运行速度显著下降,严重者还会导致CPU被烧毁。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若要准确判定CPU的温度,可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关检测软件,如360下面的鲁大师,就可以对CPU温度进行检测。若检测出来的温度较高或者出现异常,则应将电脑立即加以关闭,应及时对CPU散热器及风扇等设备进行除尘处理,以确保计算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2)超频死机,通过对超频进行一定的设置,能够促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得以快速提升,但是CPU的运行速度如果过快,那么很有可能会使得计算机系统稳定性较差,导致死机现象的产生。所以,应根据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系统的基本性能,合理、规范化地设置工作频率。 1.2自动重启故障 引起计算机自动重启的因素非常之多,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的原因:(1)CPU存在问题。不管是温度过高还是功能电路受损严重,计算机均很有可能会进行自我保护,自我进行重启;(2)内存方面的问题。如果计算机内存与主板之间连接不佳,内存数据加载量过大,同样会使得计算机出现自动重启的现象;(3)电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计算机运行是否稳定,受到计算机电源自身的稳定性所决定,若计算机所连接的电源的性能水平低下,或者电源功率不能补给计算机运行所需要功率大小,计算机同样会处于频繁的自动重启的状态。 1.3存储方面出现故障 计算机存储方面出现故障一般表现在计算机无法正常开启以及系统运行错误等方面计算机若长时间放置不使用,那么会因为内存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松动的情况,会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的产生,对此,用户可拔出内存,将内存槽内部的灰尘清理干净,然后将内存条重新插入内存槽开机即可。若因为增加新的内存条之后而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地启动,那么可对新增加的内存条的插入方式是否正确、接触是否可靠等进行检查与判断,对内存条进行调整之后,再开机进行测试。 2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措施 2.1主板的日常维护 主板日常维护方法主要包括两种:(1)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当将主板卸下来之后,重新安装之后开机则未产生任何响应,具体的处理办法为:首先对计算机电源进行全面地检查,若更换后依然存在故障,那么就可以怀疑主板存在故障。将主板进行仔细检查后,发现整体出现扭曲,则可断定为安装不合理而造成主板线路接触不佳。将主板重新卸下后,然后重新进行安装,开机后则正常运行。(2)对于一台长期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时间往往会变慢,经过多次校准,但是过不了多久仍然会出现变慢的情形。对此,可采取如下处理措施:之所以会发生时钟变慢的情形,主要原因在于电脑主板电池电量不足而引起的,但是若更换电池后仍然不能得以解决,那么此时应该对主板的时钟电路进行仔细检查,可以使用无水乙醇对控制时钟的电路进行清洗,如果仍然有故障存在,那么则需要联系厂家对其进行维修。 2.2CPU的日常维护措施 CPU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1)电脑CPU的温度水平总是处于偏高的水平,即使CPU的温度水平不足以达到报警水平,但是其对计算机硬件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具体的维护措施如下:将CPU散热风扇以及散热片上面的灰尘进行清理,灰尘过多会影响到计算机的散热效果以及使得风扇转速水平显著下降;此外还可以在CPU的表面位置与散热片之间涂抹一些硅脂,从而有效提高热量的散发效率。(2)对于涂抹硅脂之后,CPU的温度并未降低,反而还升高了一些。对于这种状况,可进行如下处理:应该在CPU芯片的表面薄薄地涂抹一层硅脂,以基本可以覆盖芯片为准。若涂抹的硅脂厚度过大,那么则会影响散热。 2.3硬盘的日常维护方法 对于硬盘而言,其日常维护方法如下:系统常常无法正确地识别硬盘。对于此种情况,可作如下处理:这种情况一般是硬盘自身、主板、BIOS设置等方面出现问题。经替换的方法对其进行反复性检查,然后将上述各个部分的问题一一排除。进一步检查发现,硬盘数据线出现扭曲等情况,对此应该解决这个问题。 3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硬件故障点主要表现在CPU故障、自动重启故障、存储等方面的故障,对此,在日常使用过程,应该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关注,从而按照对应的日常维护对其实施维护,以期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降低计算机折旧率,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作者:王玉玺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计算机硬件论文: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及维护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信息化速度发展较快,新时代信息革命的浪潮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于计算机的综合性能要求逐步提升,计算机产品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使得计算机硬件发挥出自身的实用性,需要切实完善计算机硬件安全保护性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 我国口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联系日益紧密。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网络环境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为计算机硬件系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当前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安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安全保障以及维护的对策,促进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发展。 1网络环境下加强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硬件具体指的就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类机械、电子以及光电元件构成的设备总称,其代表的是一类物理机构,硬件系统的性能高低对于计算机的整体运行系统以及服务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川。当前网络运行环境较为复杂,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运行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空气中的潮湿度、计算机运行的空间温度、外界的网络侵入等。放置计算机的房间也有相应的空间湿度标准,要符合正常的湿度标准才能使得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比如房间内的湿度不能高于80%,不然空气中的湿度会不断侵入,从而使得硬件中的电线以及金属原件受潮之后发生生锈和腐蚀等现象,从而限制计算机的正常运转。此外家庭相关的微波设备、家用电器等都会给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相应的十扰,使得硬件受到十扰从而导致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瘫痪。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网络黑客的入侵以及网络病毒都会给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新造成巨大的十扰。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及维护对策探析 当前的网络环境指的是通过通信连接线路将不同地域的具有独立功能计算机以及相关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在合理的通信协议范围内,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资源之间的共享。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自身的安全性能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前网络环境下为了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就需要使用者管理维护好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的安全性。 2.1处理器的基本维护 当前计算机硬件运行系统中处理器是系统的核心构件,其性能和综合稳定性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运转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处理器也是维护计算机硬件安全的重要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进行相关加密性的操作,使得计算机自身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维护。对于处理的基本维护措施来看,外部的环境因素能够影响到处理器的综合性能以及使用的稳定性。所以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比如在夏季处理器的发热会更严重,如果故热的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处理器会因为自身温度较高而影l]向自身的使用寿命。所以当前可以通过研究水冷故热系统来对处理器进行故热,此类故热方式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对于硬件设施具有较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用专业化的UPS进行降压,使得处理器能够稳定运行。对于处理器进行有效的加密也能够预防外界环境的侵入,提高处理器的安全。 2.2计算机主板的维护 计算机主板在计算机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连接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设备的,也是各个模板进行有效链接的主要桥梁,能够使得各个硬件之间加强联系操作。当前对主板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是静电,主板由晶体、芯片等设备构成,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静电,静电会扰乱主板正常下作的稳定性,更严重的后果还会导致主板相关的元件造成损坏。所以当前需要切实做好计算机的接地下作,让主板在实际下作中产生的电流能够全部释放到地面上。此外外界的重力作用也会导致主板发生变形,从而使得主板发生损坏。所以当前在主板的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其固定到计算机的机箱上,安装时还需要控制好用力情况,避免用力振动造成主板的损坏。 2.3硬盘的维护 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硬盘起到了重要作用,硬盘属于的外部的存储器,计算机中绝大部分的存储数据都记录在硬盘当中。当前我国许多计算机还是采用HDD硬盘,此类硬盘大多都是机械机构,其内部结构相对复杂且紧密,对于外界的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当其自身受到不同程度地震动时,就会使得盘片被磁头触碰到,从而使得磁盘发生损坏,最终影响硬盘的下作效率,导致硬盘中存储的大量数据丢失。此外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以及硬盘技术的全面发展,SSD硬盘也得到了有效的普及应用,当前SSD硬盘对于实际下作环境的要求较高,主要是为了有效防止静电对于电路元件的综合影响,所以需要切实做好接地防护措施。 3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加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得计算机硬件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障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更好地发挥出自身实用性。 作者:冯磊 单位: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计算机硬件论文:电子应用技术在计算机硬件维修的作用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于电子应用和网络技术的认识也在逐渐的提高。在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并且被大多数人所应用。目前,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还是企业单位的工作中,电子应用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应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系统的应用技术等。将电子应用技术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硬件维修中,通过对计算机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可以加强故障检测系统的分辫能力,发现计算机硬件的故障问题。在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维修中,电子应用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本文首先对电子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电子应用技术在计算机硬件维修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硬件维修作用分析 相关的计算机专业学者对电子应用技术以及计算机硬件维修做了相应的调查和研究,电子应用技术中包含专业的检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维修技术,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修时,利用电子应用技术对计算机硬件的故障问题进行检测,可以节省时间,加强了故障检测系统的分辨能力,提高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检测效率。电子应用技术可以对各种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和维修。计算机硬件维修离不开电子应用检测技术。 1电子应用技术分析 电子应用技术是指将现代的电子通讯设备系统和电子应用系统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技术。电子应用技术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复杂,包括电子技术功能、电路设计原理、电子线路设计、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维修技术、通信检测技术、机械制造原理等等。电子应用技术对我们日常中所应用的电子仪器设备、自动装备系统、普通家电等,都可以进行组装、检测、维修,还可以通过电路设计功能和设计原理对电子产品进行分析和观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组装过程、检测过程,一日_这此电子产品出现问题或者故障,电子应用可以通过其检测系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问题原因以及维修方法。近几年,电子应用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相关的专业人士也在对电子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口前,电子应用技术对于解决电子产品的一般性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电子应用技术还可以对传统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对于新的电子产品的开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电子技术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理论体系与下程技术的结合,是现代电子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结合的产物。电子系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电子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理论进行相关理论技术的分析,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电子应用技术可以为不同领域和不同的研究对象提供专业的信息采集、归类、整理,同时还可以处理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口前,各个领域都在逐渐的进入信息化模式,管理也逐渐的进入智能化,所以,电子应用技术无论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中,都属于一种基本的专业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设备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和控制,从而进行更加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处理模式。在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多专业性技能。电子应用技术是以电子信息产品和信息的处理技术为基础和前提,应用的范围较广。电子应用技术是电子技术科学、计算机技术科学、通信与信息科学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性电子技术。其支撑点是电子信息处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核心系统。将电子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硬件的维修中,是以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本的技术原理,以电子应用技术中的操作系统和设计系统来对计算机硬件的故障原理进行检测和维修。 2计算机硬件维修中遇到的问题 2.1计算机硬件的主板问题 计算机的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多个小的电子元素构成,包括内、存、CPU、电脑板卡以及与之关联的外部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的主板出现故障,电脑的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问题,还会导致电脑死机。计算机主板出现故障的原因大多是主板被破坏或者是电脑病毒的侵入。电脑一日_被病毒侵入后,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还会损坏主板的扩展卡和扩展槽。一日_扩展卡和扩展槽遭到损坏,用户的声卡将会无响应。如果CPU的计算机频率出现问题,可能会使电脑故障不显示。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对电脑的CMOS进行检测和维修。只要清除CMOS,电脑故障便会得到有效的解决。通常计算机的主板出现问题,还会导致计算机画面出现问题,这种故障需要更新BIOS计算机软盘。计算机的电池用的时间过长会损坏电路板,从而导致主板的损坏。计算机的主板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在对计算机的主板进行重新安装之后,如果依旧还是无响应,这时,应该对计算机的其他硬件进行检测,了解计算机故障的具体原因,检查计算机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在确定计算机电源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对计算机的主板进行专业的维修。计算机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主板出现问题后,应该对主板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然后进行专业的维修,从而不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2计算机硬件的硬盘故障问题 计算机硬盘是存储的主要下具,计算机硬盘对于计算机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硬盘影响着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情况。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硬盘无法读取、计算机不识别硬盘,出现此类状况时,大多是硬盘出现了故障。此时,应该检测计算机上硬盘设备的数据线连接是否正常,电源处是否断电。计算机硬盘关系到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安装系统,简单的硬盘故障问题,可以通过重启电脑进行自动修复,如果是硬件的故障,那么重启电脑是无法解决此类问题的。通常来说,硬盘故障分为两种,一种是硬件故障,另一种是软件故障。硬件故障引起的问题通常比较好处理,软件故障引起的问题比较复杂,处理的时间也较长。比如计算机系统的无法启动和无法关机问题通常是硬件问题,通过格式化或者重新启动即可解决。如果是硬件的设备不兼容、电源不适配等计算机硬盘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比较复杂,首先要先检测电路板中的线路是否正常,再来检查计算机启动时是否异常,如果这两者都不存在问题,那么应该对计算机系统中的BIOS进行重新清除设置。 3电子应用技术在计算机硬件维修中的作用分析 3.1利用电子应用技术准确的检测出计算机硬件的具体故障 电子应用技术中包含电路检测技术和通讯检测技术,计算机硬件系统通常是由多级电路构成,在计算机硬件系统出现问题之后,可能会出现硬盘无法读取、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开机、运行、电脑死机等情况。一日_出现上述情况,说明计算机硬件出现了问题和故障,首先应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专业的检测,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再进行全面系统的维修。电子应用技术中的电路检测技术是一项专业的检测维修系统,可以对计算机硬件的电路进行系统的检测,还可以检测出某一级电路的具体运行情况。在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检测过程中,如果由于检测设备或者人为的检测失误,放大了硬件系统中某一个子器件的故障,都会影响硬盘中电路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对于硬件故障的判断,导致判断失误。利用电子应用技术,结合了电子通讯设备系统的检测,首先通过电路设计功能进行观察,然后结合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原理对硬件进行分析和观察,可以通过其检测系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问题原因。近年来,电子应用系统在不断地升级和完善,在检测系统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利用电子应用技术对计算机硬件故障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检测系统进行全盘的扫描,对电路设计进行观察,先了解到电路设计是否合理,如果计算机硬盘的电路设计合理,那么需要对计算机硬件的其他环节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检测系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主要分为两大原因,一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二是计算机使用年限过长导致机身内部零件老化。其中人为原因造成的计算机硬件故障,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比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导致主板过热,没有定期的对计算机内部进行拆卸和清洗,强制关机等错误操作。计算机使用年限过长,会使计算机内部零部件老化,电压过高或者过低,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3.2利用电子应用技术中电路检测技术对计算机硬件故障进行维修 利用电子应用技术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测,在检测出具体的故障原因后,可以通过电子应用技术中的电子线路设计、通讯检测技术以及维修系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全面系统的修复。计算机硬件的维修方式分为常规故障维修和计算机设备电路检测技术维修。首先应该对计算机内部零件进行拆除,检测具体的故障原因,在拆除计算机的前提下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维修。还可以利用电子应用技术中的设备信号检测快速的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扫描分析。由于计算机内部的零部件较多,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测时,应该全面系统的检测每一环节,避免在检测过程中产生遗漏现象,需要二次返下和重复拆卸。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实际维修中,应该根据计算机的实际故障原因,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和维修计划,采取合适的维修方法,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修复。在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常规的故障维修时,首先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找出故障的基本原因,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修之前,应该先将计算机通电,然后将机箱进行拆卸,主要检查电路故障,应用电子技术对硬件电路进行检测,可以采用电流检测法和电压检测法,观察机箱内的电路是否有漏电、短路等情况,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案。 4结语 电子应用技术在近年来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将电子应用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的硬件维修中,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可以应用电子技术中的电路检测技术对硬件中的主板以及硬盘进行全面的检测及维修。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离不开电子应用技术,在硬件维修中利用电子应用技术进行检测和维修可以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作者:冯书玮 刘玉倩 李乐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电力光纤通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光纤通信设备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力行业,所以对电力通信网的内存储量和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信设备以其容量大、扩大容量简便、可高兴强、通信质量优及方便转型等诸多特点在电力通信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可以说是通信行业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就电力通信网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然后分析了电力通信网络传输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分析。就光纤通信设备字电力通信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今后光纤通信设备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的主要事项及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一阐述,目的是促进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网中的良好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设备;电力通信网;应用分析;网络传输 1 前言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点就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功能性持久,并且还能进行大批量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这些特点使得光纤通信得到了电力通信行业的广泛应用,是电力通信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光纤通信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光导纤维进行信号的传输,然后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故光纤通信也成为光导纤维通信,在光纤进行通信传播的时候使用的纤维,不是一个单独的纤维,而是使用多根纤维聚集在一起的纤维束,这个纤维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光缆。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主要分为两种通用介质和传输介质,作为功能器件的光纤主要应用于光波的分频整合放大调频等工作并且经常作为某种功能性原件出现。 2 电力通信网的结构以及特点分析 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组成了电力通信网的主干路,电力通信网的各个附属支线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殊光缆及光纤束等各种各样的通信设施,再加上远程控制交换器、总调度器等一系列的设备及元构件组成了用户广泛、功能齐全的综合的通信网络。电力通信网存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光纤通信、载波通信、声频电缆及扩频通信设施等 3 电力通信网络传输的具体要求以及解决方案 电力通信网是一种专用网,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电力行业的生产、电力调度进行服务,还要进行信号的传送,这些信号包括远动信号、自动化办公信号和用电保护信号等,基于电力通信网络如此复杂的工作,它的可靠性。扩展性等特性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我们来对具体的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 首先,电力通信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由于电力通信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都不能中断服务,这就要求电力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稳定性好的特点。光纤传输的质量较高,由于传输信号是通过光纤内部进行传播的,所以也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自身的性能方面是比较稳定的;其次,应该具备的特点是便于进行业务扩展,电力通信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企业对于其运营成本的变化也越来越快,所以这就需要能对成本进行灵活的调节,这就需要电力通信系统在配置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网络系统的扩展性,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在升级过程中对设备的报废率,采用先进的技术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良好操作性,最大限度的减少维护费用;还有一些特点就是要求通信的速度必须迅速,音频和视频效果必须是高清晰的,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保护环境,光纤魇涞闹饕介质――光纤,其主要材料是SiO2,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因此,光纤通信的发展不会遭遇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现阶段的光纤传输技术从环保方面讲也是符合要求的。 4 光纤通信设备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具体应用 4.1 地线复合光缆的应用 OPGW是地线复合光缆的的简称,又称为架空地线内含光缆,电力传输线束中底线中含有供电通信用的光纤结构,该种光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就是保护地线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不会由于光纤的变化而受到损坏,同时对光纤单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的类型有前骨架型、不锈钢管型及海底光缆型。 4.2 地城缠绕光缆的应用 地城缠绕光缆是利用专用设备将光缆以缠绕的方式架空在底线上,此种光缆的缺点是光纤芯数少所以极易断裂,但是优点是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稳定性也比较好。 4.3 介质自承式光缆 介质自承式光缆又称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这种光缆的优点是在传输过程中损失较少、不易发生色散,并且介质自承式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都是比较好的,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光纤也不会自身受力发生不必要的损坏,由于光缆的质地都是非金属,所以质量较轻,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自称是架设的光缆韧性也是非常强的,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小,同时抗弯曲能力也比较好。 5 工程实现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5.1 实现应用的具体过程 全面的通信网络包括三方面信息的传输、信息的接受和信息的交换,在整个通信网络系统中,传输平台是最重要的,传输层在通信网络系统中充当着传输平台的角色,所以传输层必须稳定、灵活、安全才能保证通信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光纤通信的网络系统中,工程拓扑结构设计有链形的也有环形的,根据线路之间的间距对对应的光纤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光缆的设置上,应该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各个因素充分考虑在内,选用的光缆应该便宜且易于安装,在使用的过程中易于调整。 5.2 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保证光纤通信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相关的操作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要对光纤的接头进行直视,以免射伤眼睛,还要注意设备室的卫生,减少灰尘入侵;其次,对设备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都要随时注意,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工作;在对光纤的接头进行插拔时,应该特别小心,以免对光纤产生损害造成折断,在不使用时,应该用护套将光纤的连接器包好,防止灰尘入侵,影响设备的精密性和使用寿命。 6 结语 综上所述,光纤通信设备在电力通信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满足了电力数据、音频、视频等多种传输需要,同时也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实时性、速度性和稳定性,保障了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经济运行,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电力光纤通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浅谈电力光纤通信设备及其运行维护措施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光纤通信分类,分析了SDH 设备常见故障与原因、提出了在故障定位及排除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电力光钎;通信分类;SDH 1 光纤通信 1.1 光纤通信分类 光纤通信是指利用激光作为载波信号,通过光纤来传播信息的通信系统。是当今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系统。单模光纤是指仅允许一个模式传播的光纤通信,传播路径单一,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单模光纤芯径小,宽带大,无模间色散,同时需要使用半导体激励器 LD 激励。多模光纤是同时允许多个模式进行传播,传播路径较多。光纤芯径大,可使用发光二极管 LED作为光源。但是由于存在模间色散现象,只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1.2 光纤的传输特性 1.2.1 损耗特征 光纤损耗的原因有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附加损耗等。吸收损耗是指光波通过光纤材料时,有一部分光能会变成热能,造成光功率的损耗。由于光纤的材料、折射率等的缺陷或不均匀,造成光纤中传导的光与微小粒子相碰撞发生散射,引起的损耗称为散射损耗。附加损耗主要有微弯损耗、连续损耗和弯曲损耗等。 1.2.2 色散特征 光纤通信中的信号是通过不同的模式成分携带的,其传输速率也不同,到达光纤端时有时间差异,从而引起的一种波形畸变的现象成为色散。光色散因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一样、折射角不同而分开。色散又可分为:模间色散、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 1.3 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1.3.1 容量大 光纤通信路如同宽阔的马路,准许通过的车辆多,运输能力强。通信线路的频带宽,容许传输的信息多,通信量大。 1.3.2 损耗低 石英光纤在 1.55 mm 波长区内的损耗极小,可以低到 0.18Db/km。同轴电缆通信的中继距离只有短短的几公里,而光纤通信系统的最长中继距离已达到数千公里,甚至数万公里,远远优于同轴电缆通信。 1.3.3 保密性强 普通电子通信较容易被人偷听,光纤通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能。因为光在光纤的传输过程中不会离开光纤和向外辐射电磁波,即使在拐弯弯度大的地方,漏出包层的光也微乎其微。 1.3.4 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属于绝缘体。不怕雷电和高压,电磁源干扰影响小,抗核辐射能力强等原因都使光纤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特性。 1.3.5 体积小,重量轻 光纤体积小、重量轻、柔软易弯曲,运输、铺设非常方便。1 kg 的高纯度石英玻璃相当于成千上万公里的光钎重量。 1.3.6 光纤材料丰富 普通电线主材主要是铜、铅等有色金属,属于有限资源,受储藏量、开采量的影响。而光主材是普通的石英砂,地壳化学成分有一半是石英砂,储存量大,价格也较低。 1.3.7 其他优点 光纤材料耐腐蚀力强,架在空中、埋于地下都可以。再者,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多功能传输、传输多种信息的功能。 1.3.8 光纤通信的缺点 光纤通信也有其缺点,如易折断、连接困难、耐低温性较差、防潮性差。我们在使用光纤的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将光纤的优点发挥至最大化。 2 光纤通信发展趋势 2.1 收发模块 光纤通信是现代社会信息通信的主要手段。光收发模块作为光纤接入网的核心器件,在推动了光纤网络的配置更加完备合理优化、光纤传输向低成本方向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信设备在不断发展,体积越来越小,要求的接口板包含的接口密度越来越高。为获得利润最大化,要求光纤向低成本、低能耗方向发展。光收发模块未来发展方向是超高频、超高速、超大容量、远距离等。 2.2 真正实现光纤接入(FTTX) 在 FTTX 领域中,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优良。三网融合、光电子器件的进步发展,光收发模块和光纤的价格正在逐步降低等情况都加速了 FTTH 的实用性发展。FTTX 将是光通信市场的主要需求之一。 2.3 新型光纤光缆 为求得更大运输量,更大传输率,发展新型光纤光缆成为光纤传输发展方向之一。现代信息社会已出现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可适应不同的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求。从长远的发展方向看,XPON 技术是未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当前的技术发展、高成本等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大面积使用新型光纤。发展新型、低成本、高频率的光纤是光纤通信的发展需求。 2.4 光互联产品 网络链路层为了直接连到高性能路由器的光纤波分复用(WDM)“专用”的互联网被称作光互联网。光互联网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宽带需求和预计网络发展而产生的大容量需求。光互联产品主要有:光发放大器、转换器、光交叉连接器、光交换路由器等。使用光联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随着光交换和全光路由技术的发展成熟,光互联网会发展越来越广泛。 2.5 全光网络 传统意义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术发展的最高目标,理想阶段。全光网络是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减少节点间损耗,提高传输速度。 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 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3 SDH 设备常见故障与原因 3.1 故障定位原则 故障定位一般应遵循“先外部,后传输;先单站,后单板;先线路,后支路;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 3.1.1 先外部,后传输 在确定故障时,应先排除外因造成的故障,例如检查光缆连接是否完好、网管系统是否正常、是否是交换故障等。 3.1.2 先单站,后单板 排查故障时,首先要准确判断故障是出自哪个站,然后再具体定位故障是出在该站的哪一块板。 3.1.3 先线路,后支路 在 SDH 设备中,线路板的故障经常会引起支路板的异常告警。在故障定位时,需要遵循“先线路,后支路”的原则。 3.1.4 先高级,后低级 定位故障时,先分析告警级别,首先处理高级别的告警(如危急告警、主要告警),因为这些告警已经严重影响通信,所以应马上处理;然后再分析较低级别的告警(如次要告警和一般告警)。 3.2 在运行维护工作中故障定位及排除的常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故障发生时,首先可通过登录 SDH 设备的网管系统进行查看,对告警事件、性能数据和信号流向分析,初步判断设备故障范围。笔者将常见的设备故障检查方法归纳为 6 种:告警性能分析法、环回法、替换法等。 3.2.1 告警性能分析法 告警性能分析法是通过 SDH 设备的网络管理系统获取告警和性能信息,分析信息数据,进行故障定位。此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全网设备的当前或历史告警信息;一般告警灯常有红、黄、绿三色,红色表示紧急告警及重要告警;黄色表示次要告警及一般告警;绿色表示系统正常运行。也可通过机柜顶部指示灯和单板告警信息,定位故障。将故障分级,及时处理高级告警。 3.2.2 环回法 环回法是 SDH 设备故障定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环回法有多种方式,例如:内环回与外环回、线路环回与之支路回环、远端环回与本地环回等。维护人员进行回环操作时,应先进行环回业务通道采样工作。从多个有故障的站点中选择一个站点,再从所选站点的多个有故障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画出所采业务的路径图。图中需表明业务源、通道所经站点等,最后逐段环回,定位故障站点或单板。 3.2.3 替换法 当维护人员不确定某一器件是否有故障时,可用一个正常工作的器件替换它。得以定位故障,排除故障。本文所说的器件可以是模块、芯片,甚至是一段光纤。该方法较适用于排除外部因素。如光纤中断、交换故障等问题。故障定位到站时,可用替换法排除单板的问题。 3.2.4 配置数据分析法 分析设备当前的配置数据,例如:时隙配置、板位配置、复用段的节点参数、线路板和支路板通道的环路设置、支路通道保护属性等,分析以上的配置数据是否正常,来定位故障。若配置的数据有误,需进行重新配置。 3.2.5 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顾名思义,是指采用各种仪表、光功率计、光反射造仪、SDH 分析仪等来定位故障。例如:用 2 M 误码仪测试业务通断、误码;用万用表测试供电电压,检查电压过高或过低问题。 3.2.6 经验处理法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通过复位单板、单站的掉电重启、重新下发配置等手段可有效及时地排除故障,恢复业务。但建议此方法应尽量少用,因为该方法不利于故障原因的彻底清查。遇到这种情况,除非情况紧急,一般还应尽量使用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或请求支援,尽可能地将故障定位出来,以消除设备内外隐患。 4 光纤通信设备维护内容 SDH 光传输系统的维护内容,包括光缆设备、电源、配线架等附属设备的维护。具体要求如下: 4.1 保证设备工作条件 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例如供电条件、传输设备工作的直流电压――48V±20%,允许的电压范围――38.4~-57.6V。SDH 网管监控系统和本地维护终端用的计算机是专属设备,禁止挪用,以免病毒侵害。 4.2 故障排除 判断处理系统故障。根据告警指示和故障现象,进行排除,故障地位,找出故障原因。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4.3 集中维护 通信设备维护常采用集中维护方式,可成立维护中心,将维护人员和必要的维护仪表集中在一个主要站,设备较少的站可不设值日维护人员。 5 运行维护人员工作要求 光纤系统的运行维护是一项细心缜密的工作,要求维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5.1 做好安全、清洁工作 处理光接口信号时,不得将光发送器的尾纤端面或其上面的活动连接器的端面对着眼睛,并注意尾纤端面和连接器的清洁。 5.2 做好防静电工作 在操作机盘前,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同时保证其有良好的接地。更换机盘时,也需要戴上防静电手腕。将换下的机盘及时装入防静电塑料袋,并置于防静电环境。 5.3 加强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工作人员所维护传输设备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组网拓扑情况、保护属性、业务分配情况、时隙配置情况等。做好设备日常巡视工作,最大化地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光纤通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探讨电力光纤通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摘要:光纤通信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常用信息传播系统,具有众多优点。 关键词:电力;光纤通信;运行;维护 我国光通讯在电力通讯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光通讯的不断完善将促进通讯事业的发展。我国SDH光传输设备的工作过程还不完善,经常会出现问题。因此,做好SDH光传输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故障分析处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SDH光传输设备的环境要求和网管的巡视查看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其日常维护工作,同时对SDH传输设备常见的故障和处理手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 SDH传输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 1分析故障的原则 在分析设备的故障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对于快捷有效地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十分重要。要遵循“先外部,而后传输;先单站,然后单板;先线路,然后支路;先高级,然后低级”的原则。 1.1优先外部原则 在查找故障时,首先去分析、排除外部的诸多可能因素,如断纤或者交换侧故等。如果外部因素没有问题,再检查传输。 1.2优先单站原则 进行下一步的故障分析和研究时,要尽可能地通过分析和研究来确定出是哪个站出了问题,而后再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是该站的哪个板出了问题,要一步一步把问题分析出来,使问题得到解决。 1.3优先线路原则 线路板如果出现故障,常会引发支路板的异常告警,为此在进行故障的定位时,一般要遵循“先分析线路,后查看支路”的原则。 1.4优先高级原则 进行警告级别的分析时,首先对高级别的警告进行分析,比如主要告警、危急告警等,因为这些警告已对通信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必须马上对其进行处理。 2故障分析法 2.1全方位故障检测法 全方位故障检测法的方法是SDH传输设备查找和定位故障的最有效方法。全方位故障检测法,就是通过对整个线路运行通道进行的一种全方位检测,然后根据定位来具体查处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故障检测法较实用,可多次运用此方法击破多处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全方位故障检测时,一般采用以下步骤,首先应对整个通道进行采样,也就是从多个有故障或存在问题的站点中选出其中一个站点,尔后在这个站点的多个可能有问题的通道中选出一个,经过分析后画出这个业务一个方向上的路径图,标出业务源及所经过的一些站点等信息,最后采用逐段检测的方法就可以定位出故障的站点及单板。 2.2信号指示信息分析方法 信号指示信息分析法就是在网络管理的总站取得有关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性能参数、运行工况以及设备的网络运行状况等,根据相关信息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首先,通过网管来获取一些重要的指示信息以及性能的信息,综合有效汇总后,进行故障定位工作,进而迅速、有效地解决存在的故障。与此同时,可以全面的了解全网设备历史的或当前的与设备有关的重要信息,这对以后有效预防此类故障有重要意义。 二、设备维护 1.熟悉掌握情况 光缆的维护人员主要包括线务和机务,以站内外分开,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站内外的各种情况: 1.1光缆线路 光缆线路,是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维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光缆线路的长度、跳纤、芯数及接头情况;开通设备具体光纤的型号、长度、光纤段衰耗值及备用纤的情况等。 1.2站内设备 主要包括设备制式、型号、配置、接口情况、各种告警灯及其他指示灯的现实情况,比如光端机发送|接受指标及开通时的具体测试值;设备供电、ODF架跳纤、本地维护终端等情况。 1.3仪表、工具、器材、资料 常用仪表的操作性能及使用。常用工具、器材的使用,如卡线钳、压接钳、法兰盘、尾纤等。资料登记情况,如光缆竣工资料、光缆线路路由图、配线资料、设备技术说明书、障碍登记、施工熔接记录等。 2.机务故障处理原则 故障处理原则是,先处理干线系统,再处理支线系统;先排除站内故障,再排除站外故障。对于某个线形网络或支线系统的站内故障,先处理高速部分,再处理低速部分;先处理主要故障,再处理次要故障。先排除WDM设备故障,再排除SDH设备故障;先排除SDH、PDH群路故障,再排除支路故障;先分析判断主要高级别的告警,再分析判断次要低级别的告警;先排除主要业务通道故障,再排除附属通道故障。先抢先通,后修复。 常见故障类型及分析排除办法: 2.1故障类型 2.1.1光缆线路中断,整个线路总衰耗过大,某一点有衰耗突跳(接头衰耗或弯曲过度)等。 2.1.2尾纤断、弯曲半径过小、接错位置,法兰盘(衰耗器)接头有灰尘等。 2.1.3机盘损坏,网管控制错误等。 2.1.42M(155M)电缆损坏、接头不良,供电系统故障,ODF架线松动及接头错误等。 2.2分析排除常见办法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网管监测系统之外和未配置网管监测系统的支线系统进行故障处理的方法: 观察法。设备机架、机盘提供了丰富的告警指示灯,通过观察告警灯的指示情况来分析判断故障;对于光缆、尾纤断裂,或连接器接入不好等引起的故障,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 测试法。利用各种仪表和本机系统,可对各种接口(电接口和光接口)参数及其他项目进行测试来分析和压缩故障。 环回法。近端环回和远端环回;群路和支路环回;电路和光路环回;软件和硬件环回。。实际中,可利用不同的现象,对设备和线路进行环回来压缩判断故障。 复位法。故障的出现有时候是因为某些机盘的临时死机造成的,通常对它进行复位(按复位键或插拔盘)后,即可恢复正常。 换盘法。对某些有故障的机盘或怀疑有问题的机盘,用相同型号的盘进行替换来压缩判断故障。 3.线务处理故障应注意 经机务判定是属线路障碍时,线务查修人员应立即出站巡查。此时,线务查修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接到障碍通知后,首先应了解故障的性质,发生故障的中继段别,携带好发生故障中继段别的线路明细资料,掌握好应携带抢修光缆程式、规格,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必要时,应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3.2应立即组织线务人员携带开挖工具(直埋),上杆、摘除挂钩工具(架空)及应急抢修光缆,及时赶往发生故障中继段,对易发障碍部位进行巡查,并和维护中心光缆支援中心保持联系,发现障碍点组织人员开沟或落地,安排好保障工作。在熔接人员不能及时赶到时,可用应急光缆,临时抢通电路。经巡查确定不了障碍点时,通知维护中心光缆支援中心携带好测试仪表(OTDR)及光通信工具帮助查询障碍点。支援人员到达障碍中继段后,应准确无误地测试障碍的距离长度,判断出发生障碍的性质。并和机务人员搞好电路倒通、调通电路的配合工作,以便快速查找障碍点。 3.3查修人员查到障碍点后,应及时通知熔接人员,做好接续抢通电路监测准备工作,在光缆接续前,应对接续场地进行净化处理,应尽量保持场地干燥,光缆开剥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工程量大、技术要求复杂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寿命,光缆开剥、接续、封合的快慢将影响整个工期的进程。接续时,应先抢通主要纤芯,后接续其它纤芯,纤芯接续衰耗较大,并不影响电路开通时应以抢通电路为原则,并做好记录,接续一对纤芯,开通一个系统,待全部电路开通后,可利用热备系统和备纤导通电路,改善较大衰耗纤芯。 3.4障碍抢修时,应服从统一指挥,查修指挥人员在抢修过程中,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抢修进度及情况,始终保持联络系统顺畅,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于20芯以上光缆的接续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技术熟练,而且要求施工团队组织严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施工的时间。 3.5障碍抢修接续完毕后,查修人员应主动和机务人员配合,问清电路开通后情况是否良好,通达地点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查找处理,及时恢复电路,并交付机务验证,记录号电路恢复时间。然后,查修人员应对修复现场进行清理,废料应收集装袋统一处理。 3.6抢修结束后,查修人员应记录好各种技术测试资料,将测试结果、接续资料录入微机记录,为修改线路明细资料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随着电力通信的不断发展,SDH设备将会被广泛应用,如何做好SDH光传输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十分必要。由于目前的SDH光传输系统具有运用广泛、工作量大、组网方式复杂等特点,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同时,维护设备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以上定位原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不断地研究总结和探讨,才能提升能力,更好地做好SDH光传输设备的维护.
为此,要全面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重视信息保密技术的应用,有效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为计算机网络应用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立足新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性增强,整个社会对其产生巨大依赖性。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效率显著提升,传递速度加快。鉴于计算机网络自身突出的开放性,信息准确性与安全性深受挑战。为此,要加强信息保密技术建设,有效降低信息风险,在根本上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结 合行业发展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价值 (1)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计算机网络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诸多领域发挥影响力,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具有重大推动力。在计算机的支持下,交流与沟通突破时空限制。在传统信息应用中,信息存储极具繁琐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海量信息被存储于网络中,信息存储空间被压缩,更显节约性特点。另外,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能力较强,效率较高,成为新时期重要信息处理工具。基于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备受瞩目。(2)计算机网络拥有多元化特征,尤其是开放性极强,这就促使安全性问题成为焦点。对于开放性,虽然强化了信息的共享,对加速信息传递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整个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隐患。在网络应用实践中,病毒入侵、木马等问题十分常见,诱发信息泄露,甚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营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要将信息数据保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信息在存储与传输过程中遭受破坏。 2对计算机网络 安全与信息保密技术关系的阐述 2.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涵义及类型 从涵义上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以互联网为背景,依托技术手段,有效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与隐私性,保证使用效果,避免遭受不良侵害。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涉及物理安全以及逻辑安全。前者关注的是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保护。后者是对软件、网络共享资源以及网络服务等内容进行防护,避免遭受破坏与泄漏,在根本上维护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与高效运转。 2.2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技术的概念及种类 信息保密技术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工具。从概念上讲,信息保密技术主要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防治信息被泄漏。从类型上分析,保密技术包含信息加密技术及隐藏加密技术。前者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促使信息以乱码形式呈现,而后依托复密手段,对信息进行还原,维护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信息加密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增大了攻击者的兴趣。对于隐藏技术,主要是将价值信息置于其它信息之中,躲避攻击者的视线,在保护信息的同时,防止遭受攻击。 3深入剖析计 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3.1计算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网络应用安全观念不强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法制建设仍处于落后状态,缺乏专门针对网络非法入侵的法律法规,同时,忽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非法入侵行为的追踪,惩罚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黑客气焰,使得非法入侵现象十分常见,威胁网络安全性。从入侵方式分析,主要包含破坏性攻击与非破坏性攻击。前者主要依托一定手段,对信息完整性进行破坏,从而实现篡改信息的目的,危害性较大。后者入侵的目的是进行价值信息的非法盗取。除此之外,整个社会对网络使用缺乏较强的保护观念,操作不规范,随意打开网络链接,给计算机网络使用埋下隐患。 3.2计算机网络病毒升级加快,破坏力极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病毒也不断升级,隐蔽性与传染性更强。一旦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相关设备都会遭受危害,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有效使用,正常运转无法保证。目前,计算机软硬件升级速度加快,系统漏洞的补丁修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变化能力强、破坏力大的计算机病毒,使得计算机网络始终处于安全威胁之中。 4系统介绍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信息保密技术 4.1将访问控制技术落到实处,降低信息泄露的发生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网络信息的访问行为极易发生信息泄露问题。基于此,网络访问的控制工作不容忽视,尤其要加强用户识别与验证,对用户口令进行加密处理,维护信息的安全性。一般,口令信息加密方式涉及单向函数的口令加密、测试方式的口令加密以及公钥加密方案的口令加密等。在进行访问控制过程中,强化对用户网络访问权限的合理管控,增强信息使用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将客户端安全防护工作落到实处,防止使用一些渠道不明的程序,以便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威胁降到最低。 4.2加强密匙管理技术的使用,保证合理性 当前,加密技术类型较多,主要包含对称算法加密、非对称秘钥加密等。具体讲,在对称算法加密中,需要对加密以及解密过程进行操作,保证密码的一致性,涉及的技术主要是DES、AES。这种方法的特征是需要维护双方密码的统一性,只要保证不被泄露,信息安全就能得以维护;非对称秘钥技术的特点是设置不同的加密与解密的秘钥,前者处于公开状态,解密的秘钥由解密人掌握。也就是说,只要解密人能够保守秘密,不透露秘钥,信息安全就能保障。 4.3重视传输加密技术,强化对传输全过程监督管控 传输加密技术的应用环境为信息的传输过程,以脱线加密以及线路加密为主。前者主要针对信息全过程传输进行加密处理,促使信息在传输以及接收全过程内达到安全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加密成本。后者加密的对象为网络线路,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忽略了端口的安全性。因此,脱密加密方式更加常见。 5结束语 综上,在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备受瞩目。为了有效维护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的可靠性,要重视分析网络安全维护工作的价值,掌握网络安全与保密技术之间的关系,依托先进加密技术,强化对不安全因素的针对性应用,保障网络安全,为全社会营造更加可靠的网络平台。
校园网站论文: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初探 摘要;网站是单位或者学校对外的名片,学校网站在学校的宣传和常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学校网站的功能,尚未开通网站的学校不少,建立了自己网站的学校有不少也没有好好利用,也没能好好管理。笔者作为一个资深网站建设者及管理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学校;网站;管理 1概述 S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级学校纷纷建立自己的电脑室和校园网,据统计,在祁阳,电脑室已经普及到了农村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的电脑室普及率高达99%,更不用说其他初中高中学校。网络也已进入各级学校。各级学校纷纷组建学校的中心机房,有不少的学校组建了自己的网站,学校网站是学校的名片,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建立自己学校网站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学校网站可以让地区内的人们了解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和了解。同时学校网站也是师生展示风采风貌、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参与建设学校网站多年,在学校网站建设中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技术。2祁阳县各级中学网站现状 现在全国有众多的高级中学都建起了自己的网站,甚至有些初中小学也都有自己内容丰富,功能完备的网站,不少学校的阿站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甚至可以和大型门户网站相媲美。但是在永州,特别是在祁阳县,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的春风似乎还没能吹醒这片古老大地。据调查,目前能在百度搜索中找到的学校网站只有祁阳一中,祁阳四中,陶铸中学,祁阳师范学校等四所学校,并且发现只有祁阳一中祁阳二中官网结构完整,但是更新还算不上及时,很多信息都是网站初建立时候的信息,有些甚至是五六年前的内容。校长都换了好几个,那网站显示的学校领导还是前任。由此可见学校对网站的重视程度和对网站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像陶铸中学只是申请了一个域名,网站还没真正建设好。而祁阳职业中专而作为永州市职业中专的楷模,竟然在百度中找不到该学校的网站,也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事。网站进入各级学校是迟早的事,这是时代变迁发展的趋势。 3学校网站建站目标 学校网站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宣传学校,为了扩大影响,也为了更好让学校各项管理,各项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同时也是为了让各位教师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共利,所以学校网站必须具备以下目标。 1)树立学校品牌,展示学校形象,公开学校各项管理政策和措施,公开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信息,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2)学校的重大活动安排与招生政策。 3)便学生及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动态及教学纲领。 4学校网站软件配置及使用软件 本人所在学校原来具有一个中心机房,有服务器一台,移动网络光纤直接到学校中心机房,移动光纤是60M流量,中心机房除了把网络通过企业专用路由器分散到各班教室和办公场所,还在服务器上安装了学校的网站,服务器在软件上采用Win2003服务器版本,采用Asp+Access建设网站。网站采用动网内核,界面和内容由单位自己设置,这种配置服务器的方法优点很明显:1、网站空间不受限制,可以无限增加网站内容,如果空间不够,只要在服务器中添加硬盘,理论上来说,阿站空间可以无限升级。2、维护简单方便,不但可以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上后台登录,也可以在服务器电脑上直接操作。3、更新速度快,操作方便,上传文件速度很快。但是存在最大问题就是,作为网站是被访问的对象,更看重的是下行速度,而学校使用的是移动光纤,下行速度严重制约了学校网站的发展。如果在学校校园网中访问本服务器,速度自然不错,但是出了学校局域网,访问速度很慢,并且常常处于无法访问的情况,如果是在外省访问本站,那更是异常艰难。网站本来就是需要客户访问查看,如果网站做得再好,但是无法访问,那这网站就没有存在必要了。必须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学校统一了思想和意见,决定租用专业服务器的空间。虽然需要投资,操作不方便,空间也有限,网页的页面数在1-200页以内,可以适当的浮动。但是这是推广单位网站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有自己网站,先必须申请域名,目前国际顶级域名已经越来越紧张,只能尽快申请。如果实在无法申请一级域名,二级三级域名也是可以的。当然建设网站第一件事是需要首先注册备案(国家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大约需要一个星期,站域名申请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学校网站规划和建设周期,大概建设周期为一到二个月。必须准备工作充分,调研完备,才能着手组建。 5网站使用软件及规划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特点、内容形式的不同,规划建设不同的网页表达方式,在设计和创意方面既体现学校的特色,又兼顾其展的方向。做到既量身定做、又兼容并蓄。 5.1设计风格 先构思几个版面,征求单位领导和职工的意见。设计logo图案,背景为学校全景图。一般学校的网站的属性都为综合性网站,学校网站要求风格为清新、简约,网站的主要颜色为蓝色或者绿色。学校网站不可能做得像新浪,网易网站那样高大上全,但是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让大家想去看,看了后有所收获。不但本校的教职工学生想去看,学生家长也愿意去访问,甚至其他社会人员也愿意访问了解。那这网站就是成功的网站。 5.2界面创意 网站的风格必须统一,不能太多花里胡哨,简洁明了是学校网站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网站又标准的图标风格设计,统一的构图布局,统一的色调、对比度、色阶;还得有统一图文风格;当然这些如果管理者一个人忙不过来,可以把这些交付美术组老师负责。在确定网站色调和风格上,再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比如有些学校以红色为主,象征学生火热的青春,有些以蓝色为主,给人以安静恬然的氛围,有些以绿色为主,给人清新、简约感受。个人的偏好是颜色蓝色为主,与操作系统蓝图白云的界面比较一致。 校园网站论文: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中职校园网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校园网站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主要对Web标准及其构成进行分析,并应用Web标准进行中职校园网站建设,实现了网页中结构、表现、行为三者相分离,获得更好的访问性能,降低了维护成本。采用Web标准进行校园网站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Web标准;XHTML;CSS;DIV;中职校园网站建设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网络时刻影响着人们,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站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等。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校园网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校园网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往的中职校园网站,大多采用层层嵌套的表格布局和复杂冗余的代码。在校园网访问量日渐增多的情况下,网站访问者在机器CPU、GPU、内存等硬件性能影响下,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页面打开;此外由于各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页面的显示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站的应用和学校形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使中职学校得以长足发展,采用Web标准进行校园网站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2.Web标准概述 2.1Web标准的提出 Web标准,也被称为网站标准,是由国际工业协会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以此来创建和解释基于Web的内容,改变二十世纪90年代Web领域中各浏览器生产厂商之间不兼容现象。1998年这些规范被定义为“Web标准”,并在不断发展更新中,使它更方便、更有效、更强大。但它创建一始,并没有被强迫要求使用,也就没有得到网页设计人员的重视。直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规范,Web标准在网站建设中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标准。 2.2 Web标准的构成 Web标准是一系列规范共同组成的标准集合。符合Web标准的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其对应的标准也分为三个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表现标准语言和行为标准语言。如图1所示。 (1)结构:结构是所有表现的基础,用于对网站数据的分类及整合。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是HTML,XML和XHTML。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广泛用于现在的网页,用来为文档增加结构信息,如表示标题, 表示段落等。2014年10月W3C宣布完成HTML5标准规范。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用来定义其它语言的一种元语言,其中的标记是关键部分,网页设计者可以用来创建内容,然后使用限定标记标记它,使每个单词短语或块成为可识别、可分类的信息,常用于网络数据的转换和描述。XHTML可扩展标识语言是用XML的规则对HTML4.0进行扩展而得,为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而建立,XHTML结构要求严谨。 (2)表现:用于设计者赋予内容的一种样式。表现标准是CSS(Cascading Style Sheds)层叠样式表,用来控制网页内容的外观,如版式、颜色、字体大小等。使用CSS可简化HTML中各种复杂的标记,实现与HTML所负责的结构相分离,使网站的访问和维护更加容易。目前推荐使用的标准是CSS2.0。 (3)行为:用于用户对网页文档的交互操作,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文档对象模型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和ECMAS―cript。DOM是行为要操作的文档对象,是浏览器与内容结构之间沟通的接口,用以访问页面上其他的标准组件。ECMAScript是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l制定的标准脚本语言,用于实现具体的界面上对象的交互操作,目前推荐遵循的ECMAScript262主要是JavaScript技术。 3.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有了标准才会更加完善,网站设计也是这样。基于Web标准网站设计的核心是实现内容与表现相分离,即网站的结构、表现、行为三者相分离。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采用Web标准,实现内容与表现相分离,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Web标准的网页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架构,提高中职校园网站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3.1使用XHTML代码对网站内容进行架构 XHTML是网页代码的核心内容,利用XHTML标签格式化文档的内容,建立语义化文档,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所要遵循的XHTML规则如下: (1)选择相应的DOCTYPE。DOCTYPE是用来说明XHT-ML的版本,在浏览器解释文档时发挥很大的作用。XHTMLl.0提供了严格型(Striet)、框架型(Frameset)、过渡型(Trans~ion)三种选择。过渡型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类型,因此在我校校园网站建设中也是使用过渡型,其具体代a格式如下: (2)设定命名空间。这里用来指出文档的所有者,其具体代码格式如下: (3)声明编码语言。这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使代码被浏览器正确地解释并通过标识校验,代码为:。这里声明的编码语言是简体中文GB2312。 (4)所有标签和属性的名字均使用小写字母书写,并为每个标签配备相应的结束标签,正确嵌套标签,将所有的属性用引号括起来并赋值。 3.2使用CSS对网站进行页面布局 布局是表现层技术的基础,所有表现层的设计都基于布局。传统的网页在设计时为了实现页面布局效果,经常会使用大量的表格,有时还会进行各种嵌套,代码的可读性降低,页面字节数直线攀升,页面内容和表现也混杂在一起,维护成本较高。为使内容和表现相分离,采用CSS的页面布局方案。 (1)用D1V来定义语义结构。D1V的中文理解为“层”,它相当于―个容器,包括起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的所有内容。div标签是XHTML页面布局的首选,整个页面更多的区域使用div来标识。以我校的三栏式布局为例,结构如图2所示: 这里定义了bodv、header(页面头部)、content(页面主体内容)、footer(版权区域)四个大盒子,在content这个盒子中又分了两个小盒子:sider(边栏区域)和main(主体区域)。为使header、content和footer从上到下整齐排列,将这三个盒子均放入body中,并居中对齐,控制方便。 (2)用CSS进行样式设置。使用CSS样式表控制网页的字体、格式、颜色等,将表现都定义到CSS文件中,便于访问和维护。CSS的语法结构由三部分构成:选择符fSelectorl、属性(properct)和值(value)如:p{color:blue;font-size:14px}是将段落中文字颜色设置为蓝色,同时字体大小设置为14像素。根据页面的需求,灵活选用选择符是布局的基础。为了保证页面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能够有效一致的显示,需要按照CSS2.0标准编写CSS文件。将CSS样式表应用到XHTML中有内联样式表、内部样式表和外部样式表三种方法-引。外部样式表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即多个网页都可以调用同一个样式文件,通过改变一个文件就可以改变整个站点的外观,实现了代码重用的最大化和Web文件的最佳分配。使用标签链接到样式表: 3.3使用基于DOM文档对象模型的标准脚本语言 DOM的产生,缓解了网景Javaseript和微软Jscript之间的矛盾,网站设计人员能够访问站点中的脚本、数据和表现层对象。JavaSeript是用来操作DOM的脚本语言,但两者并不等同。浏览器解释Javascrip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保证JavaS-cript各种浏览器中执行的一致性,编写Javascript时要注意对各种情况分别加以判断和处理,编写相应的JavaScript脚本。 将JavaScript代码保存在相应"*js"的文件中,在需要时调用。如。 4.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O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采用Web标准,首先减少了中职校园网站建设的成本。由于使用了Web标准,页面的代码和组件大大减少,带宽要求降低,如当使用CSS改版后,每天节约超过两兆字节(terabytes)的带宽,成本随之下降。 其次,使中职校园网站更容易被搜寻引擎搜索到。在当前各中职学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使用Web标准可以让网页的下载速度与网页的显示速度更快,这在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中尤为重要。 第三,减轻了中职校园网站管理者的工作量。使用Web标准制作的网页,不需要变动页面内容就可以进行改版,便于网站的维护。 第四、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访问方式。利用Web标准设计的网站易于移植到新的硬件或者软件系统,可以被更多的设备访问,如手机、PDA、屏幕阅读器,实现了信息跨平台的可用性,用户还可以订制自己喜欢的表现界面。 最后,由于Web标准网页提供适于打印的版本,符合web标准的页面也很容易被转换成其他格式文档如word格式,用户无需复制内容便可打印所需要的内容。以上这些都可以使中职校园网站的访问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有利于中职学校的长期发展。 目前国内应用Web标准进行网站的开发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网站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校园网站论文: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平安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针对外界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的平台,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为高职院校保卫部门工作的开展增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本文是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旨在介绍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网站的规划与管理,并提出网站推广的新思路,和高效地完成对保卫处各项事务的处理,构建信息化、高效化、和谐化的平安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平安校园 网站建设 随着国内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校园的管理也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安全教育活动等高校各项工作都基于网络平台来开展管理。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建设也是基于各省教育厅平安校园创建的文件精神,在校园推广的一项工作,目的是方便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把握安全自救常识,提高自我的防护各项危险的能力,并对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政策法规、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伴随高职院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发展,平安校园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也有很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提升校园安全工作的效率,如何保证安全危机信息的时效性,如何提升安全教育知识的趣味性,如何保证校园安全宣传工作的全面性,这都是新时期对平安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部门提出的新问题。本文主要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网站的规划与管理,并提出网站推广的新思路,和高效地完成对保卫处各项事务的处理,构建信息化、高效化、和谐化的平安校园。 一、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特点 (一)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网站页面的设计简洁明了,以学校的主打色系为主,配以学校的风景图片,不允许出现任何广告。网站的操作相对简单,对于需要在网站进行事务办理的人员,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栏目,填写相应的申请或者信息就可以办理事宜。例如办理暂住证的时间预约,只需要在户籍管理中选择暂住证办理,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和办理时间,提交申请就可以了。 (二)校园安全动态及时更新,危机信息及时处理。每周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报道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学校开展的学生活动和活动中需把握的安全小常识,各二级学校进行的安全教育简讯等信息。危机信息举报专栏中,每天及时关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做好学校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形式和内容要体现平安校园特色吸引浏览者。页面的内容多采用图文并茂,加入漫画元素来描述安全知识。并且后续设置一个微电影视频专栏,生动的案例引导,吸引高职院校师生来关注。 二、平安校园网站的内容规划与平台搭建 (一)平安校园网站的内容规划 平安校园网站是围绕教育厅的平安校园建设相关要求来组织内容创建的。网站的页面编排主要围绕实时信息,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活动,消防隐患排查整改,网上户籍、治安便捷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网站各专栏内容相对独立,各栏目的导航功能明确。其主要分为12个专栏,其中包括首页、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校园安全新闻、治安防范、交通消防、户政服务、安全教育、普法宣传、安全论坛、信息上报、视频之窗。 1.机构设置:让全体师生了解保卫部门的人员基本情况和所设立的科室,及内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找相应科室的负责人办理事务。 2.通知公告:主要校园的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每个节假日的安全通告。也会涵盖保卫部门所开展各类活动的新闻,学校的平安校园建设情况,各二级学校围绕平安校园开展的活动的简讯等,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信息,增强网页内容的吸引力。 3.户政服务分出五个子栏目:户政须知、新生户籍管理、毕业生户籍管理、教师户籍管理、暂住证办理预约。该专栏主要是针对新生、毕业生、教师的户籍进行事务办理。并可直接在网络上申请暂住证办理的预约。 4.安全教育专栏中包括三个子栏目:安全文化宣传、安全微课课堂、典型案例。其中安全文化宣传主要是针对每季度开展的安全文化教育宣传的活动情况,安全教育知识;安全微课课堂主要是关注微信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典型案例是对全国的安全案例进行共享,让同学们以此为戒。 (二)平安校园网站平台搭建 作为高职院校的平安校园网站,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要对外进行校园的安全新闻信息的及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另一个就是在校内进行用户数据库的维护,便于师生用户在网站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交流。我们在规划平安校园网站时,采用外网和内网的服务器分开使用,内部网服务器进行IP限制,只允许教师用教工号,学生用学生证号进行登录访问。外网主要是放学校的通知和公告,及其他动态信息,内网给师生提供各项安全、户籍、治安、消防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器使用平台上,我们使用的是ASP+SQL为Web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三、平安校园网站管理和维护 (一)平安校园网站日常信息管理 为了保障网站信息的及时上传,如何合理设置信息流程管理,减少信息的中间环节就很重要了。通过前往多所同省高职院校调研、交流,具体经验包括:1.外网和内网栏目分开:外网的专栏有首页,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校园新闻,普法宣传,视频之窗,内部网的专栏是治安防范、交通消防、户政服务,安全教育,安全论坛,信息上报。2.内外网都设置专栏管理人员,并由保卫处人员根据其分管业务工作来分配专栏,随时关注网站的反馈信息,给予浏览者及时的信息回复。3.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员,专门负责审稿,改稿和通知、简讯、通告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要收集校内外安全案例,并通过进行归纳整理,用最生动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来,既能吸引校园网的浏览者,又能让他们及时把握案例,掌握应急知识。 (二)平安校园网站日常维护 1.加强网站队伍建设 平安校园网站是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校园安保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建设的系统工程。校园保卫部门需要有一支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站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并为其配备好一定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工作环境,使他们成为网站管理和维护的主力军;网站的维护,需要保卫部门的网站管理专职人员养成每天浏览平安校园网站的工作习惯;需要定期组织网站管理专职人员去各高校或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兴趣队伍,协助网站管理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工作。 2.平安校园网站优化 (1)SEO优化。SEO是指在了解搜索引擎自然排名机制的基础之上,对网站进行内部及外部的调整优化,改M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字的自然排名,从而获得更多的展现量,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对网站进行点击访问。对于SEO优化,需专员了解网站对应目标群体需求,对网站关键字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网站更多访问量。 (2)网站内容优化。及时调整网站内容,对网站内容的、修改、审核需要网站管理专员进行完成,让内容更吸引人。 (3)网站栏目模块优化。对网站栏目模块进行优化。从网站上线以后,观察其栏目,对栏目进行适当合并、删除、修改,让页面布更合理。 四、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宣传推广 对于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宣传的推广,方法有:1.新生入学的录取通知书中包含平安校园网站信息及大学生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信息;2.可在校园中的警示牌、宣传材料上对平安校园网站网址进行宣传;3.将平安校园网站更新信息于校园网论坛;4.将平安校园网站的主页定期设置在计算机机房中;5.在校园网其他部门网站中进行链接;6.将网站的网址印刷在名片、信封、办公用品等媒介上。 五、结语 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师生了解校园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对外进行安全宣传的重要窗口,所以创建好平安校园网站,对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在师生中普及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平安校园网站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做好网站的功能、内容、管理和推广等工作,才能发挥好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各项功能,促进保卫工作的信息化技术创新,提高整体安全工作的效能。 校园网站论文:中小学校园网站功能特性探讨 【摘 要】校园网站的建立使学校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在网络上开辟一番新的天地。网络具有超时空性、海量存储、交互性等特点,校园的网站正是以这些特点为基础,发挥了自身在资源整合、信息传播、多方交流互动等方面的功能特性,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网站 功能 建立校园网站实际就为学校和社会搭建了一座信息的桥梁。很多学校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且千变万化,版块有多有少,内容更是千差万别。但是仔细分析,却可以从差别中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外。中小学的网站结构模块一般包括:学校介绍、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机构设置、教学成果、学校论坛。对学校来说,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后,学校在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再也不用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脸色”,学校有完全的自主权来决定传递哪些信息,如何传递。社会大众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寻找关于这个学校的各类信息,满足他们对这方面信息的需求。因此,校园网站很好地沟通了学校和社会,学校通过网站及时向社会传递自身信息,社会也能过学校的网站获取需要的各种信息。 一、校园网具有超时空性的功能特性。 1、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每所学校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如各类教学课件、教学试题、教育经验总结,但是这些资源分散于各所学校、各个地区。而且这些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通常来说,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投入比较多的学校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不高、条件差的学校来说,掌握着更多的教育资源。这种不均衡影响了不同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教育发展较好的学校发展得更好,较差的学校发展更为困难。 中小学校网站的建立将有助于改变教育资源的分散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效地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得教育资源实现使用意义上的无限增长。校园网站的建立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将某些教育资源如各类教学课件、教案长久地放置于网站上,方便后来者的借鉴学习,从而实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网站还可以冲破地域的界限,实现异地在教育资源上的交流与共享。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将各类资源呈现于其网站上,其他地区的学校、甚至是同一地区的学校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这些资源。 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站的进一步完善,完全有可能出现一个以网络为桥梁、以各个学校网站为结点的巨大教育资源库,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团体的协作,这种协作既表现为吸收前人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的已有成就,又表现为多个人同时配合协作。校园网站为这种协作提供了便利。网络的超时空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前人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呈现于学校网站上,或者通过学校网站给出相关链接,为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大量资料和指导,方便科研工作的展开,最新成果和交流的有关资料,为他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二、校园网具有海量存储的功能特性。 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网络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具有了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海量存储的特点。 横向看,中小学校园网站往往设置多个版块,各个版块分别放置相关内容。分门别类的版块信息使得校园网站内容丰富。在学校介绍、新闻、校园活动、教研成果、机构设置、教学素材等各个不同的版块,大量信息填充着这些版块。不同版块的信息相互独立,共同构成整个校园网站的内容。大量的信息使得校园网站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所有跟学校相关的反映学校情况的各个方面的信息都可以放在校园网站上。 纵向看,在同一个版块内部,内容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更新增添着的。以新闻这类版块最为典型,学校不断有新闻发生,不断需要对这些新闻进行报道,学校网站上的新闻版块不断进行更新,甚至有可能一天就会更新多次。而在更新新闻的同时,并不会将前一天的新闻删去,之前的“旧闻”依然放置在网站上,供有需要的人查阅。这就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学校网站海量存储的功能,即可以纵向保存历史信息,开成一个纵向的数据库,体现信息的历史纵深感,满足有关人员了解学校过去信息的要求。 三、校园网具有交互性的功能特性。 网络传播的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这种改变传统单向线性传播的结构模式使网络传播充分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校园网站的交互性主要通过论坛来体现。论坛的出现,为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言的场地,他们可以及时指出对学校的看法,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省去了面对面诉说的尴尬。学校和教师通过阅读相关留言,了解家长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论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参与讨论的主体广泛,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其他成员都可参加学校论坛的讨论,他们既可以是某个问题的发起者,也可以是参加讨论的参与者。 (2)讨论的内容也比较宽泛,绝不局限于学校的问题,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都可能成为讨论的对象。 (3)讨论的具有深层次性,学生、家长、教师平等地参与讨论,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次的分析。 (4)功能的丰富性,论坛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起到交流感情,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的作用。 中小学校的网站通过设置校园论坛,发挥网络交互性的功能,从而一改过去学校内部老师单方面的传者地位,实现了学生、家长、老师间的信息双向交流,体现出大大强于传统媒体的交互性。 总之,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使得高校网站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对学校内部而言,高校网站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存储大量与学校相关的信息,可以展示学校的风采。对学校外部而言,可以满足社会对学校相关信息的需求,可以成为外界了解学校的窗口,可以作为社会与师生交流的场所。总之,高校网站建立之后,成为了一座桥梁,既沟通了学校的各部门和人员,又加强了学校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在信息社会满足了大众多方面的、双向性的、大量信息需求。 校园网站论文:刍议校园网站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方面,校园网站的建设就是将信息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结合应用的最好实例。但是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校园网站的建设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是不完善的,对信息的安全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威胁的。在本文中将对校园网络建设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对其中重要的控制要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校园网站 建设 安全管理 控制要素 1 前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行业就可以进行校园网络的建设,并且很多的企业都逐渐的进行了局域网的建设。校园网站的建设在校园内部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资源的共享,对教育管理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校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对校园形象的塑造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得校园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保证校园网络能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 2 校园网站的建设 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是有着多种条件的,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2.1 选择合适的服务平台 目前在进行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是存在着多种的服务平台的,这些平台都是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所建设的网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选择最为合适的服务平台。从操作系统上来看,常用的有Linux 和 Windows Server系统这两种常见的系统,这两种系统都是具有其特有的特点的,首先Linux 系统是具有多种版本的,并且每种版本的主体结构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并且在选择Linux 系统之后很多的软件都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在进行资源代码的提供时,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修改,这也就是说该系统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的;而对Windows Server系统来说,其使用过程中的费用是较大的,同时也无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掌握的,系统的安装也是非常简单方便。将这两种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Windows Server系统在进行安装、设置、学习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是更加方便简单的,对于新用户来说是非常容易上手的,但是这种系统对硬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Linux 系统在进行安装、设置、学习与使用的过程中是较为复杂的,不过相应的对硬件的要求也是相对较低的。 2.2 结合数据库实现页面的动态显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行静态Web站点的开发与管理是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就是这种静态的Web站点的交互性是非常差的,其中的信息以及内容需要由人为的进行修改才能够实现变化。这也就需要网站的管理员对网站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修改,这对于管理员来说就是有着较为沉重的任务的,所以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与都数据库进行综合使用,主要就是由于数据库叫其他形式的数据来说是非常容易进行修改与管理的。 而数据库访问技术主要就是指当客户端进行了浏览器的安装之后,就可以通过通过这个浏览器,在进行关键词的输入之后实现与网站的交互,接着浏览器就会将这个关键词送至网站的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搜寻,并且再次传递给用户。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进行数据库选择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要保证该数据库能够使得更多的用户进行顺利的访问;其次就是进行建设的数据库需要为关系型的,这要就是由于这种关系数据库的功能更加的完善,在运行的过程中是非常可靠的,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依赖这种数据库进行的。 3 校园网站安全管理 随着校园网站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进行使用,为用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在使用的用户中也不乏存在着一些动机不良的人,使得网站的安全收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对网站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1 网络平台 对于校园网站的安全管理,网络平台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基础。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与安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所采用的操作系统的类型以及安全级别与使用要求方面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修补,对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并且对一些不常用的服务进行及时的关闭,对一些存在着敏感性内容的端口进行关闭。另外就是需要对网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原因以及攻击者所留下的痕迹,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日志文件进行发现,而日志文件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审查与检测,其所进行的检测还是动态检测。最后就是对于服务器软件来说,需要进行正确的安装以及配置,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就是安装的目录最好是不要放在系统分区上,在结束了安装之后需要将其中的文件以及目录进行删除,并且进行一个新的目录的建设。 3.2 服务器的安全 对校园网站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服务系统中的各种用户,发生这种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用户的口令强度是较为弱的,进而被破解;用户的权限是存在着不正当现象等。对服务器的用户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就是通过 Guest 帐号进行,第计算机管理中的用户将 Guest 进行禁用,并且还需要对 Guest 用户进行复杂密码的设置;对不必要的用户进行删除,对不再使用的用户进行删除,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其次就是进行两个管理账户的设置,用一个用户对日常事物进行处理,另外一个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进行一个陷阱用户的创建,进行一个本地用户的建设,并且将权限设置为最低,但是进行严格超级复杂的密码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对入侵企图的人进行及时的发现。 微软在网站上会定期的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程序。要经常查看补丁程序,不定时的上网下载升级操作系统补丁程序,一定要按逻辑顺序使用这些补丁程序。如果以错误的顺序使用它们,结果可能导致一些文件的版本错误,系统也可能无法启动。 3.3 从网络环境进行分析 所谓的网络环境就是指网站的服务器所在的校园网络,主要就是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中的用户主机,而这种网络环境的安全是保证网站安全的基础。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且对网络中的用户主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进行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建设,进而保证校园网站的重要通道是安全的。 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中坚力量,防火墙的作用能力为IT行业所熟悉。在安全策略中,防火墙是核心部分。它是通过程序限定对我们所用网络的访问,保护我们的计算机不受黑客的袭击,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遭到黑客的篡改、删除。 3.4 从网站的数据库进行考虑 想要保证校园网站的安全性,需要保证数据库的安全,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将做好数据库的备份以及恢复,另外就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用户的身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检测,对数据库的远程登录进行设置,从而避免这个方面出现漏洞。 数据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SQL注入攻击。SQL注射能使攻击者绕过认证机制,完全控制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库。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它是访问数据库的事实标准。目前,大多数Web应用都使用SQL数据库来存放应用程序的数据。几乎所有的Web应用在后台都使用某种SQL数据库。跟大多数语言一样,SQL语法允许数据库命令和用户数据混杂在一起的。如果开发人员不细心的话,用户数据就有可能被解释成命令,这样的话,远程用户就不仅能向Web应用输入数据,而且还可以在数据库上执行任意命令了。 SQL的预防方法:前台输入验证是对接收的参数进行检查,最大限度的保证符合定义的标准的过程。前台输入验证的理念是不相信用户输入,检查每个用户输入是否满足预设定的类型、长度或大小、数值范围和格式等。前台输入验证时可以使用只接受已记录在案的良好的输入的操作的白名单验证方法,也可以使用只拒绝已记录在案的不良输入的集合的黑名单验证方法。 3.5 进行网站安全的规章制度的建设 对校园网站进行安全管理,不仅仅需要从技术方面进行管理,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对于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而规章制度主要就是包括安全管理级别以及安全管理的范围,进行网络使用规章以及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且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以及应急措施进行制定。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将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校园网络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保证校园网站能够是安全可靠的,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校园网站论文:校园网站建设与管理探析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校园图书馆网站成为学校信息、远程教育、内部沟通的重要平台。校园图书馆网站作为一个学校的资源网站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可远距离输送、随时随地、快捷便利。文章就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过程:初步规划、网站的设备选择与网络环境、网页的设计制作进行介绍,以及对网站的管理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校园;图书馆;网站;建设;管理 1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基本要求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重点是为访问者提供资源,为访问者提供便利。因此,图书馆网站需要以检索和个人信息管理为主。可以将网站分为书目检索、我的图书馆、资源、使用指南、学校概况和公告栏等。 2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 2.1 校园网站的初步规划 校园图书馆网站可根据需求设立其结构,图书馆网站以检索资源和个人信息为主,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网站首页建立个人图书馆和各种资源检索等一级栏目,再根据需要下设各类子栏目。 校园网站要确定属于自己的域名,网站域名可采用英文缩写,也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也可以自行设计容易记忆的域名后申请批准[1]。例如,图书馆网站域名可以用library,再加上学校名称的简写,这样一目了然。 2.2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设备选择与网络环境 网站的设备要根据实用性、稳定性、先进性进行分析选择,实用性是指根据网站的功能确定校园网站的访问量,再根据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选择出适合服务器的硬件[2]。不同的服务器,有不同的配置要求。稳定性是指在校园图书馆网站高效运转的情况下,服务器不出现一些大的问题。一个网站的服务器作为整个校园网站的主体,若是不能很好地承担较多的负载,很容易导致系统坍塌,导致网站不能使用,因此,服务器拥有良好的稳定性是校园网站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当然,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必然会导致服务器的温度上升,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散热、通风措施也要有所考虑。因稳定性不好造成系统坍塌的情况,比如:在学校进行全校性选课时,它所面对的访问者是全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访问,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坍塌。先进性是指使用目前最新的产品,从而提高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当然,这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例如,随着CPU的发展,可选用多核心配合64位处理器。 网络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软件平台。软件平台的选择可根据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进行选择。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我国一般选用Windows系统的较多,虽然该系统费用与硬件配置较高,但其操作简单,管理服务器方便,维护成本低。Linux系统虽然费用低,硬件配置低但是其操作过程复杂。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网站较大,使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大的数据库。Dream weaver和Fronde是最常用的开发工具,可以优先考虑。例如,学校图书馆网站后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和Oracle。 2.3 网页的设计制作 一个网页的设计制作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风格,一个良好的设计风格可以体现图书馆的风格特色。网站的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色彩、版式、图饰、文字等方面,在色彩的选择上,选用暖色调与冷色调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色调,在版式上,可以采用主次分明、大小结合的样式。在图饰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以图书馆的图片为背景,使访问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图书馆的外貌。在文字方面,在突出重点时,可以使用大字号利用一些鲜艳、亮丽的颜色其他的适度选择。对于图书馆网站,要重点突出资源、服务指南,色彩搭配简单明了,让人感觉简单易懂,易操作。在设计风格确定后,要尽可能地根据校园网站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资源,制作出方便使用、高效运行的网页。 其次,首页也是至关重要的,访问者进入图书馆网站首先看到便是首页,它为访问者留下网站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首页的重要性。在首页的设计中,除了要考虑设计风格外,还要在一些细节上多注意,同时,也要考虑首页的全局布局,以网站的各级内容建立全面的链接结构,做到清晰明了,从第一印象上吸引访问者。对于图书馆网站首页最重要的是要设立检索指南,对于一个新进入网站的读者来说,如何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还要为与读者互动提供一个小空间,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 3 校园网站的管理工作 一个校园图书馆网站在制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校园网站的建设结束,还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在管理与维护时,需要做到管理人员分工协作、日常维护等工作。 3.1 管理人员分工合作 网站的管理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下设各个部门,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栏目,各部门相互协作,及时将网站的信息进行公布。这样分工协作可以使网站内容尽快充实起来,同时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3.2 校园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首先,管理人员要对在网站上的资源进行审核,审核内容的准确性,要确保访问者看到的资源是准确的。并且要及时提醒管理人员资源,防止出现资源不及时、资源量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学位论文、期刊、报纸,这些都具有及时性,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需求。 日常维护中最重要的便是对于网站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并且及时地进行维护。对于校园网站的安全漏洞有四种:系统瘫痪、篡改信息、网页挂马、控制入侵[3]。系统瘫痪是指黑客对校园网站系统进行攻击,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网页挂马是指黑客将病毒隐藏在网页上,在访问时,随访问者运行,窃取信息。想要使校园网站长久的运行,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进行防治计算机病毒、外来系统的入侵、以及内部用户的破坏。对于计算机病毒,可以使用一些反病毒软件,对系统进行检测,特别对于最重要的服务器,进而防止病毒的入侵。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在访客进行访问时,可以使用身份认证系统,允许有访问权限的访问者访问。其次,可以设置防火墙,通过使用防火墙,使不信任的网络进行隔离,进而确保其安全性[4]。但是校园网站防护的与攻击是双重的,有防护就会有攻击,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护,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站的安全,提高网站的使用年限。 为了在系统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的恢复,可在校园网站建设完成后,建立一些应急措施,例如,对系统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系统崩溃,也可以及时进行修复[5]。备份时,可以采用整体备份或部分备份,整体备份是指对整个系统的所有文件进行保存,部分备份是指只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保存。对于图书馆网站,大大小小的数据库很多,可以只备份些常用的数据,其他的慢慢恢复。 4 结束语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趋势,这在教育工作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基本格局已经固定,但是,依然需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为访问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这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提高技能,访问者不断地提高素质。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校园网站论文:基于后台管理的校园网站系统设计 摘 要为了保证校园网站的正常运行,必要的后台管理也是必要的。分析当前校园网络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功能更强大、管理更方便和访问速度更快速的可以动态交互的校园网站。 【关键词】数据块管理 内存管理 链路管理 设计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单纯使用静态内容的HTML写的网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校园网站的需求。校园的老网站,每增加一条信息,必须让懂HTML技术的人修改网站代码,然后再上传到服务器上。这样,对网站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做出来的效果也不好。因此,要开发一个功能更强大、管理更方便、访问速度更快速的可动态交互的校园网站。 1 整体设计 校园网站系统,后台管理包含基本设置、栏目管理、内容管理、链接管理、模板管理、数据块管理、数据库管理、管理员管理等功能。只要用户登录进后台,即可对前台的信息进行管理。 2 管理员模块设计 管理员模块负责后台管理员的后台登录、管理员的增删改功能以及信息的签名功能。 (1)后台登陆设计:后台登陆是关于学校网站系统的后台登录入口。 (2)管理员管理设计:管理员管理是关于学校网站系统的管理员进行管理,如查看、增加、修改、删除管理员,可对被信任者授权后台管理。 (3)信息签名设计:信息签名是关于学校网站系统的新闻条目信息进行签名。 3 数据库模块设计 数据库模块负责对网站所需的数据库表进行数据库备份、恢复和下载删除功能。 (1)数据库备份设计:数据库备份是对当前状态的数据库进行。 (2)数据库恢复设计:数据库恢复是将数据库恢复。 4 网站备份模块设计 网站备份模块负责对网站的代码进行备份、下载和删除功能。 网站代码备份设计:网站代码备份是对网站当前代码进行备份到服务器。 5 皮肤模板模块设计 皮肤模板可以对前台的背景风格和主页布局进行实时切换,以满足网站访问者的审美疲劳,增加网站访问者的新鲜感。 (1)新增皮肤模块设计:新增皮肤模板是添加一个已经做好的新模板,将新模板放到template文件夹下。只要将模板名称设为模板文件夹名称即可。 (2)皮肤模块管理设计:皮肤模板管理是管理当前存在的模板。 6 栏目管理模块设计 栏目管理模块负责对网站的主导航栏以及旗下的子栏目和下载中心、图片热点、新闻中心的子栏目进行增加、编辑、删除、查看栏目信息等操作。 栏目管理设置设计:栏目管理设置可以进行增加、编辑、删除等栏目管理操作。 7 内存管理模块设计 内容管理模块负责对已经划分好的栏目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等操作。 (1)管理学校概况设计:管理学校概况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学校概况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2)管理组织机构设计:管理组织机构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组织机构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3)管理师资队伍设计:管理师资队伍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师资队伍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4)管理本科教学设计管理本科教学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本科教学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5)管理学科建设设计:管理学科建设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学科建设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6)管理科学研究设计:管理科学研究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科学研究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7)管理学校文化设计:管理学校文化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学校文化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8)管理校友工作设计:管理校友工作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校友工作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9)管理新闻中心设计:管理新闻中心可以对主页的新闻类栏目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 (10)管理图片热点设计:管理图片热点可以对主页的图片类栏目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 (11)管理下载中心设计:管理下载中心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下载中心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 8 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 数据块管理模块负责对数据块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等操作。 (1)管理数据块学校简介设计:管理数据块学校简介可以对主页的学校简介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2)管理数据块人才培养设计:管理数据块人才培养可以对主页的人才培养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3)管理数据块联系我们设计:管理数据块联系我们可以对主页和各栏目的联系我们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9 链路管理模块设计 链接管理模块负责对友情链接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等操作。 管理友情链接设计:管理友情链接可以对友情链接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等操作。 10 设计管理模块设计 设置管理模块负责本网站系统的各种信息进行设置管理。 (1)设置基本信息设计:设置基本信息可以设定网站的基本信息如网站名称、网站地址、网站LOGO。 (2)Banner配置设计:Banner配置可以设定网站主页和分页Banner资源信息。 (3)页脚设置设计:页脚设置可以设定网站的页脚底部信息如网站版权信息、地址信息、联系方式。 (4)主页配置设计:主页配置可以设定网站主页的相关信息。 (5)界面风格设计:界面风格可以设定网站分页的相关信息。 (6)在线客服设计:在线客服可以管理网站浮动客服的相关信息。 11 网站静态化模块设计 网站静态化模块属于网站后台部分,被设计负责配置是否启动本网站系统的静态化状态,以及生成本网站系统的静态页面。网站静态化技术,可以提升网站访问速度,提高网站安全性。 12 总结 本文研究了基于后台管理的校园网站系统设计,系统主要用到PHP技术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技术,客户端只需普通浏览器即可访问网站和后台管理网站,同时PHP丰富的技术,以及MYSQL能够实现各种操作,使得本系统的开发可行而且经济。 校园网站论文: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扁平化设计这个概念兴起于近几年,由于一些大型公司和组织在网页设计上都将风格偏向了它,所以扁平化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流行。如今这股设计流行风也吹进了校园。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高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高校也逐渐重视了校园网站的建设。文章通过对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改版前后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扁平化设计的具体运用,给其他高职院校校园网站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扁平化;高校网站;网站;设计;建设 如果问时下网页设计的流行趋势,都能听到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这个概念。所谓“扁平化设计”所指的是抛弃那些已经流行多年的渐变、阴影、高光等拟真视觉效果,从而打造出一种看上去更“平”的界面。善于用颜色去鼓励用户探索。它是极简主义的直系亲属,不过更复杂和多样化一些,既兼顾了极简主义的原则又可以应对更多的复杂性;通过去掉三维效果,将锐度和清晰度融为一体。如今这股设计流行风也吹进了校园。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参与的“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改版前后项目的分析,简述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建设应用中的优势,为今后高职院校网站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高校校园网站的发展概述 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带动了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高校网站建设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高校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窗口,是学校进行形象展示、信息、交流沟通、招生就业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途径。早期的高校校园网站主要是起到信息的作用,但存在着布局单一、填塞信息内容过满;不重视色彩搭配;缺乏人性化设计等各方面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高校网站建设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制作精良的高校校园网站。这些极具特色、制作优美的高校网站也引领了其他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站发展总体滞后于本科院校,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专业设计人才的匮乏等各种因素有关,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力度的加强,高职院校在学院网站这块也渐渐重视,不断进行改版,近些年一大批优秀的高职院校网站异军突起。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优秀的网站几乎都应用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官网也是应这股潮流而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 2 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设计中的运用 在设计之初参考了众多国内高职院校网站,结合学院的自身特色,与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最终完成了整个改版工作。该网站于2016年1月正式运行,视觉效果较好,得到了用户的肯定(http:///webSite/)。改版前后的网站如下图1和图2: 整个页面采取扁平化设计,具体设计体现如下: 1)布局 扁平化设计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美术设计风格,所以在排版上尤为重要,讲究整齐有序、条理清晰,摈弃复杂的排版结构。原来的信息堆积,布局过分饱满、凌乱,重点不突出。所以网站在布局上精简,将原来复杂的“国”字形结构改为简单的三分栏,用大的颜色块来布局,改版之后将原来“快讯”、“公告”之类的栏目划到统一的中间信息栏下,一目了然。 2)中性之美和鲜明的对比 在扁平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极为重要。由于抛弃了拟物化设计风格的渐变、高光等特效,只能使用纯色块来进行设计,那么在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上就极有讲究。为了能让使用者舒适的阅读,不造成眼睛疲劳或者其他不适感,设计师应尽量选择中性的颜色。也就是说,要避免使用饱和度过高的纯色,比如纯红、纯绿、纯蓝等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在展示的时候会非常刺眼,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在色彩的应用中,要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只有通过鲜明的颜色对比,才能迅速抓住使用者的眼球,让设计师的意图表现的更加明确,通常是通过亮度、色温、对比色、互补色等等手段来实现颜色的对比,应尽量避免使用参数相近的颜色,这样的颜色搭配会使阅读困难,甚至会造成使用者的极度不适。在新版的设计中,整个网站的主色调采用了饱和度低的蓝色,这种冷色调不刺眼,方便阅读。同时在一些小面积的地方诸如角色登陆的“教师”、“学生”等小图标用绿色、橙色等暖色系的色彩与主色形成对比,迅速抓住阅览者的眼球,使得页面活泼灵动。 3)极简贴切的图标 扁平化设计追求的是一切极其的简洁、简单,反对使用复杂的、不明确的元素。在设计扁平化风格界面时,特别是在图标的设计时,应该遵循极简原则。复杂的、含义模糊的元素将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这与扁平化设计风格直观、简洁的总原则是相违背的。只有采用足够简约的设计元素,才能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改版网站在诸如微博、微信等图标上都采取大众化的标识,一目了然。 4)更多的圆角 在扁平化设计中,设计师经常会采用圆角设计,以防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深受使用者的欢迎。同样在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使用一些圆角图案,不但会使设计更具亲和力,也会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也符合大众追求圆润、圆满的心理需求。改版网站在一些小细节诸如“学生事务”的图标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圆角设计的原则,这种更具亲和力的设计使学生浏览网站的时候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5)字体的选择 在扁平化设计风格中,因为追求极致的简洁,力求最快速、最直观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所以在字体选择上也是以简洁、清爽为标准。应采用通用的、笔画清晰的字体,避免使用字迹不清的字体,比如草书,特殊字体等,也应该避免使用已经不再流通的字体,比如古代甲骨文、篆体字等等(特殊用途除外)。对于中文字体来说,诸如雅黑、幼圆或者细黑等字体都是不错的选择,英文字体也是同样的道理。新改版网站菜单主要以宋体和微软雅黑字体为主,字体颜色则采取最简单又最突出的黑与白两色,使得网站的文字阅读起来清爽,不费力。 6)善用灰色、白色 黑色、白色和灰色在扁平化设计中至关重要,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色块,难免给用户以眼花缭乱的感觉。所以在有的时候,设计师为了突出重点,可减少色块的使用,而转由使用一种或者二种主要的颜色来突出主体,其他部门则通过灰色来表达。由于灰色与任何颜色都不冲突,所以在设计时,巧妙的使用灰色,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确的使用灰色,将使主体更明确和突出,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白色干净整洁,是最普遍的背景色,运用好白色可以提高整个网页的档次。改版后的网站在诸如“快速通道”、“公共服务”等小图标上未点击浏览时呈现灰色,而鼠标点击的时候则呈现与主色调蓝色的近似色,与主色调遥相呼应。而整个页面的背景色通过灰、白、虚图等方式淡雅的点缀,这些点缀不但没有喧宾夺主,反而将视觉点更加有效集中在屏幕中间,整个网站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对比。同时整站的设计也非常注重留白的运用,给浏览者充分的呼吸空间。 7)拟物设计的转型 对于原有的拟物设计风格,如果要向扁平化设计转型,那么只需要将原来设计风格逐一抛弃,分别去除描边、阴影、渐变、高光等等特效,让设计回归本原,用最简洁的几何图形和最清晰的颜色来表达设计者的灵感。在旧版网站中尤其是菜单栏的设计即是拟物化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加了诸多的阴影、高光等按钮样式效果。繁多的样式让网站的加载时间变长,在新版网站中则摈弃了这一设计,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之后,所有 的图标,菜单等栏目在设计时均将这些风格全部抛弃,经过测试页面优化达40%以上,加载时间大大缩小。 8)拟物设计和简约设计的和谐统一 扁平化设计取得了简约设计和拟物设计的精华,并将这些元素融合为一体,看起来既友好又亲切。通过展现清晰动人的界面来实现界面的友好性,类似于简约主义,扁平设计脱去了华丽的虚拟元素,只展现必要的功能。但它没有简约主义那样严格,所以合理得当的装饰与交互是必要的。在新版网站中,这种设计体现在诸如“快速通道”、“公共服务”等小图标上,当点击这些小图标的时候,小图标会进行旋转,这种简单有趣的人机小互动增加了页面的友好与活泼性。 3 总结 扁平化设计统一了简约设计和拟物主义的设计目的,有自己独特的可用性思想,它脱去了冗余的形式,代码简洁且有高适用性,适用于快速加载的网站。它在每一类应用上都能展现自己的美,不论是桌面还是手机屏幕,都能保持一如既往的清晰和适应,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犯错,提高了用户体验。 校园网站论文:浅谈校园网站安全防护 摘 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极大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校园网站作为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形式的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如何确保校园网站正常运行,已经成为校园网站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校园网站 安全防护 安全威胁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部门的不断普及,各级各类学校都陆续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站,并且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将自己的网站与互联网相连接,基于互联网存在的风险,与其接入的校园网站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校园网站作为学校对外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学校权威消息的重要平台,其包含的学校财务、建设规划、教学动态、以及重要通知等信息是外界了解学校的主要途径。如果出现学校网站被非法入侵造成信息被恶意篡改、删除等网站安全问题,则会给学校网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校园安全正成为学校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校园网站安全威胁的来源 1.校园外部的威胁 通常校园网站建立并接入互联网以后,任何进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入学校网站,浏览校园网站信息,而与互联网的连接就给外部非法入侵者提供了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到外部入侵者的恶意入侵。然而,虽然威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校园网站的运行过程中却缺乏应有的安全管理意识,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站安全管理上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一般只是在学校网站和互联网之间简单设置一个防火墙,甚至有的学校连这个最起码的安全屏障也没有设置。这种对校园网站安全管理认识的不足,给校园外部的恶意攻击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2.校园内部的威胁 通常来说,对校园网站进行访问的通常都是校内师生,但是,由于校内访问人员中,多数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而且绝大多数也不是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人员,所以,对网络安全的意识总体不高,如果他们的电脑成为肉机,被用着攻击校园网站的主机,那么,就会给校园网站的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有调查显示,在目前针对校园网站的恶意攻击行为中有超过半数的攻击来自于校园防火墙内,甚至有些大学生由于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为了显示自己能力出众,甚至会单独或者伙同同学一起攻击校园网站,更甚者攻击行为只是为了消遣娱乐。 二、校园网站的安全防护措施 1.提高校园网站安全管理意识 校园网站的安全防护首先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学校要注重对网站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时刻以高度负责的安全管理意识投入到网站的安全管理中去。 2.防火墙 在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中,防火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对网络访问进行限制的方式,保护计算机不被黑客侵入,从而确保网络信息安全。通常来说,在目前的校园网站防火墙中主要有瑞星、江民、天网、以及APP等防火墙。为确保校园网站的高度安全,笔者认为,应该选用高性能的防火墙,以有效阻止各种高性能的扫描工具的嗅探和信息收集。 3.网关 网关之于校园网就像学校大门对学校的重要性一样,它是校园网站与英特网连接的出入口,对校园网站的病毒入侵必须要以此为路径。所以,在校园网站安全管理中把好网关这第一道关口,对于有效减轻来自校园网内部的安全压力有明显的效果。 4.服务器 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独立设置WEB网站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WEB网站服务器只是提供互联网浏览服务,而数据库服务器只是对内网的某台指定主机提供访问服务,并且要设定用户名和密码,避免网内某台主机被作为肉机对数据库服务器发起攻击。数据库服务器不和互联网连接。 5.做好数据备份 在网站运行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不管是黑客入侵、认为操作失误还是计算机硬件损坏或故障,通常都是突然发生,往往会对计算机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破坏。因此,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网站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网站相关数据进行备份,将网站数据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作为网站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的主要内容。确保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网站信息数据不至于永久丢失,而是通过备份和恢复的方式保护数据,确保数据得到有效保护。 三、结语 校园网站安全防护是一个设计多方面的系统工作,它既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识以及网站的软硬件设施有关。既是一个制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问题,在校园网站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作为网站安全的管理员,要从网站建设的前期设置一直到后期的日常维护都做到认真细致,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管理落实在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中,注重隐患排查,确保网站正常运行,为学校运作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学校方面则要将网站安全放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来对待,从资金投入到人员培训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为网站安全运行奠定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一、机电运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素质低、操作能力差 现阶段,煤矿井下的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较差,其学历不高,没有专业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更是无从谈起。一些井下工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对于机电运输管理的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在操作中也只是凭借对机器的表面认识,操作水平校对较差,所以在工作中,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都是机电的停顿、加速、减速等问题,严重者,由于违规操作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遇到这种紧急的情况,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进行培训,直接加大了煤矿井下的安全隐患。 (二)机电的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 根据相关的法规内容,煤矿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矿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应该将实际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全体员工都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大于一切。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煤矿企业虽然制定了机电运输管理制度,但是往往由于操作人员对业务的不熟悉以及对管理制度认识的不完善,导致了制度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在实际操作中,不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给煤矿企业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监管不到位 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力度不够,同时在监管过程中没有相关的内容作为标准,一旦矿工的工作中出现问题,向上汇报无人问津,矿工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有的因为自身的专业知识较少,自身素质偏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本不向相关领导汇报,所以问题得不到解决和改正,最终为煤矿的安全生产环节了安埋下了安全的隐患,所以监管工作的不到位,为煤矿的长足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对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不到位 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工作量大,往往都是超负荷的运行,超负荷的运行下就会损耗机器的寿命,机器损坏的程度就会加大,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严格规范的机电设备检修和维护的制度,对机电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的进行更换,避免造成安全的隐患。有的煤矿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机电设备进行延期的维修检测,这样不仅对设备是一种大的损耗,而且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的煤矿企业会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测,但是只是走形式,没有全方面的去对设备进行检修,其安全隐患没有消除,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二、煤矿井下机电运输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无论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都是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随着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各行业所急需的,但是各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会逐年增加,并且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一味的停滞不前,一味的停留在现有的专业知识是跟不上时展的,这就必须要求各行业对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专业知识的培训,为相关的岗位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二)明确煤矿井下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责任 煤矿企业要单独的设立管理机电的部门,对机电系统在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每个环节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将责任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个人,每一个岗位都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要能够定期的报备,对于设备的维护、检修、淘汰、更换等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的按照机电管理制度进行工作。 (三)加强运输设施的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的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地位重大,运输系统的安全性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安全。在传输设备的边缘处,缓冲带和护栏是必须要配备的,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散落或坠滑,煤矿企业的升降设备也要按照相关的标准,禁止超载超限,要按照标准的要求安装一些保险装置,以防止重物坠落。对于安装的保险装置都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已经损坏的,要及时进行更新换代,保证运输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运输装备的电路操作要准确精细,电路要进行定期检查,测试,防止电路连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加大检修、维护设备的力度 煤矿企业机电运输设备能否顺利有序的进行工作,与日常的检修和维护息息相关,如果企业的效益好一些,最好是将容易磨损的部件进行淘汰,换一批新的设备零件,同时也提高了运输设备的使用寿命。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已经超过寿命的机电设备,有些设备虽然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但是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种设备也必须要淘汰,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避免成为日后的安全隐患问题。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使其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不仅能为企业节省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设备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一定要加大对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知识管理校园网站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N元素网站整合适合大学生兼职、考证和技能培训、生活、社交、娱乐的网站。以知识管理为切入点,从分析N元素大学生专属网站的结构出发,对N元素校园网站建设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开放存取、互通有无、良性循环”的网站建设与运营策略,提高网站对服务信息的集成能力,增加相关内容的统一性与便捷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需求,实现N元素网站运营管理的低成本。 关键词: 知识管理;N元素校园网站;建设策略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多数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交流通渠道,在鱼龙混杂的网站中,如何提高网站对专业信息的集成能力,以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成为网站建设重要课题,N元素网站融汇各信息,设立欢乐推荐、情报搜集、每日推荐等多个板块,为大学生提供多种信息。 1N元素校园网站:融汇信息的集成性载体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建立了校园服务网站,校园服务网站被视为服务学生、传播知识、信息交流的新载体,校园网络的建设是以服务学生学校学习、生活、就业、娱乐社交为出发点,它的建立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传统模式,拓展了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然而传统的校园网络只是一校一地的局域网,资源利用率不是很高,网络管理水平相对较差,资源库的数据量有限,各大高校信息交流不畅。校园服务网络建设不是应对上级领导检查信息化水平的权宜之计,也不是领导博取政绩的实用性工具,而是为了适应学生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快、精、准的新信息与新知识的工具,大学生专属服务网站要增强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实现管理与运营的低成本,同时将网站服务功能由资源与技术层面拓展到商业层面,努力实现信息交流与网站经营目标一致发展。N元素大学生服务网站整合已有的各类相关教育资源,以统一的资源界面提供给学生,使教育管理人员、各年级的学生、老师能够内外部信息。N元素网站设立十大板块,提供各种信息以增强功能留住大学生网络用户,使其成为网络大学生信息集散地或“网上数据库”,结合当前实际,网站主要提供教育领域的新信息、提供专业性搜索引擎、免费邮箱、内容、多媒体资讯、娱乐资讯,并配有在线交流、教育论坛、就业指导等定制服务。具体地说,N元素校园网站就是要整合对大学生有影响力、代表性的网络平台,汇聚多种信息,建成大学生专属服务网站。 2知识管理:N元素网站建设的新内涵 N元素网站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工程。笔者认为N元素网站建设要体现知识管理的特性,增强对各模块的管理,实现面向大学生与专门信息的集成,通过运用Web语言,增强各模块知识链接的便捷性。当前,多数校园服务网站存在薄弱环节,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多数网站资源库的产品没有科学性与权威性,且资源的更新维护缓慢,重视对校内信息的搜集,缺乏对校外优秀资源的整合能力,使服务平台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由于各种资源不能进行很好地细分,使大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相关资源的检索上,不利于大学生提升工作效率。N元素校园服务网站力求解决这些问题,以信息化与集成化的服务网站为突破口,将知识管理与Web语义作为切入点,以教育信息资源与技术为基础,运用开放存取、互通有无、良性循环的运营策略,增加N元素网站的收益。面对日益膨胀的信息资源,N元素网站将不同网站的多种优质信息截取出来,将信息资源内化为知识、集成与浓缩后提供给大学生。面对诸多校园网站并存的局面,Web知识的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信息合成导致信息检索出现困难,当大学生从网站上提取信息时,基于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可能会带来无关信息或漏掉不同关键词代表的相同信息,多数搜索引擎缺少相关的结构化知识识别能力,无法聚合来自不同源头的信息。基于语义Web技术利用超级文本语言对N元素网站上页面信息进行整理,集成诸如信息、搜索、信息筛选等协同工作,实现N元素网站各模块基于知识的互动操作。 3组织创新:N元素网站运作的新模式 N元素网站的建设目在于服务大学生,提高网站用户点击率,最终实现服务与创收的统一,要提升用户的点击率关键是进行组织创新,可以从运作模式、服务、专题模块建设三方面入手。在运作模式上,网站使用纵横交错的扁平化模块运作方式,这是一种资源的聚集与搜索方式,对网站建设者、使用者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意义。对于网站各模块的建设者来说,各模块的教育信息资源由具有吸引力的模块组织者统一组织供大学生访问,无形中会提升网站的访问率。通过组织各模块的信息资源可弥补网站覆盖的广度问题,扩大N元素网站的影响力,聚集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网站,从而创造更多的收益。提倡服务理念,实现网站各模块的优势互补。一是提供大学生私人定制服务,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为基础,利用计算机逻辑判断处理能力处理用户的各种提问,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建立大学生个性化知识库。根据需求偏好提供定制服务;二是N元素网站信息资源建设上要做到“新”、“全”、“精”。网站资源要是动态的,能够反映大学生需求、最新动态的第一手资料。网站的数据库一定要全面,要让大学生感觉到浏览完这个网站的相关信息后,没必要再去查询别的网站。网站建设者对信息资源的把握要精,要让大学生感觉到信息是可靠的、真实的。专题模块建设将模块涉及的专业知识糅合成完整的大学生专业资源信息系统,该模块系统中要包容专业的信息资源、学习平台、咨询服务、用户交流空间等。这些模块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空间,从而提高N元素网站的影响力。 4拓展新业务模式 N元素网站以培养客户模式为主,让大学生通过我们的网站,能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建立和培养良好的客户关系,赢取客户的充分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网站设立十大板块,分别为:大学生兼职板块、考证版块、学术和技能网站、生活网站、社交网站、娱乐网站、欢乐推荐、情报搜集员、每日专题、技能交换。同时设计网站的手机端和建设APP软件来符合现代手机用户的需求。成员明确分工负责各个板块,做好网站建设、营销推广、后期维护等工作。了解用户需求,整合有利的商业资源,与其他网站进行合作,实现双赢。 5结语 N元素校园网站是汇集各种大学信息的载体,它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方法,在组织、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力求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全面的信息资源,使N元素大学生专属服务网站成为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作者:龚薇 王豪 王博晓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校园网站建设与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校园图书馆网站成为学校信息、远程教育、内部沟通的重要平台。校园图书馆网站作为一个学校的资源网站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可远距离输送、随时随地、快捷便利。文章就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过程:初步规划、网站的设备选择与网络环境、网页的设计制作进行介绍,以及对网站的管理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校园;图书馆;网站;建设;管理 1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基本要求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重点是为访问者提供资源,为访问者提供便利。因此,图书馆网站需要以检索和个人信息管理为主。可以将网站分为书目检索、我的图书馆、资源、使用指南、学校概况和公告栏等。 2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 2.1校园网站的初步规划 校园图书馆网站可根据需求设立其结构,图书馆网站以检索资源和个人信息为主,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网站首页建立个人图书馆和各种资源检索等一级栏目,再根据需要下设各类子栏目。校园网站要确定属于自己的域名,网站域名可采用英文缩写,也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也可以自行设计容易记忆的域名后申请批准[1]。例如,图书馆网站域名可以用library,再加上学校名称的简写,这样一目了然。 2.2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设备选择与网络环境 网站的设备要根据实用性、稳定性、先进性进行分析选择,实用性是指根据网站的功能确定校园网站的访问量,再根据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选择出适合服务器的硬件[2]。不同的服务器,有不同的配置要求。稳定性是指在校园图书馆网站高效运转的情况下,服务器不出现一些大的问题。一个网站的服务器作为整个校园网站的主体,若是不能很好地承担较多的负载,很容易导致系统坍塌,导致网站不能使用,因此,服务器拥有良好的稳定性是校园网站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当然,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必然会导致服务器的温度上升,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散热、通风措施也要有所考虑。因稳定性不好造成系统坍塌的情况,比如:在学校进行全校性选课时,它所面对的访问者是全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访问,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坍塌。先进性是指使用目前最新的产品,从而提高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当然,这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例如,随着CPU的发展,可选用多核心配合64位处理器。网络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软件平台。软件平台的选择可根据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进行选择。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我国一般选用Windows系统的较多,虽然该系统费用与硬件配置较高,但其操作简单,管理服务器方便,维护成本低。Linux系统虽然费用低,硬件配置低但是其操作过程复杂。数据库有Access、SQLServer、Oracle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网站较大,使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大的数据库。Dreamweaver和Fronde是最常用的开发工具,可以优先考虑。例如,学校图书馆网站后台数据库选用SQLServer和Oracle。 2.3网页的设计制作 一个网页的设计制作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风格,一个良好的设计风格可以体现图书馆的风格特色。网站的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色彩、版式、图饰、文字等方面,在色彩的选择上,选用暖色调与冷色调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色调,在版式上,可以采用主次分明、大小结合的样式。在图饰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以图书馆的图片为背景,使访问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图书馆的外貌。在文字方面,在突出重点时,可以使用大字号利用一些鲜艳、亮丽的颜色其他的适度选择。对于图书馆网站,要重点突出资源、服务指南,色彩搭配简单明了,让人感觉简单易懂,易操作。在设计风格确定后,要尽可能地根据校园网站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资源,制作出方便使用、高效运行的网页。其次,首页也是至关重要的,访问者进入图书馆网站首先看到便是首页,它为访问者留下网站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首页的重要性。在首页的设计中,除了要考虑设计风格外,还要在一些细节上多注意,同时,也要考虑首页的全局布局,以网站的各级内容建立全面的链接结构,做到清晰明了,从第一印象上吸引访问者。对于图书馆网站首页最重要的是要设立检索指南,对于一个新进入网站的读者来说,如何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还要为与读者互动提供一个小空间,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 3校园网站的管理工作 一个校园图书馆网站在制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校园网站的建设结束,还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在管理与维护时,需要做到管理人员分工协作、日常维护等工作。 3.1管理人员分工合作 网站的管理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下设各个部门,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栏目,各部门相互协作,及时将网站的信息进行公布。这样分工协作可以使网站内容尽快充实起来,同时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3.2校园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首先,管理人员要对在网站上的资源进行审核,审核内容的准确性,要确保访问者看到的资源是准确的。并且要及时提醒管理人员资源,防止出现资源不及时、资源量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学位论文、期刊、报纸,这些都具有及时性,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需求。日常维护中最重要的便是对于网站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并且及时地进行维护。对于校园网站的安全漏洞有四种:系统瘫痪、篡改信息、网页挂马、控制入侵[3]。系统瘫痪是指黑客对校园网站系统进行攻击,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网页挂马是指黑客将病毒隐藏在网页上,在访问时,随访问者运行,窃取信息。想要使校园网站长久的运行,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进行防治计算机病毒、外来系统的入侵、以及内部用户的破坏。对于计算机病毒,可以使用一些反病毒软件,对系统进行检测,特别对于最重要的服务器,进而防止病毒的入侵。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在访客进行访问时,可以使用身份认证系统,允许有访问权限的访问者访问。其次,可以设置防火墙,通过使用防火墙,使不信任的网络进行隔离,进而确保其安全性[4]。但是校园网站防护的与攻击是双重的,有防护就会有攻击,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护,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站的安全,提高网站的使用年限。为了在系统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的恢复,可在校园网站建设完成后,建立一些应急措施,例如,对系统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系统崩溃,也可以及时进行修复[5]。备份时,可以采用整体备份或部分备份,整体备份是指对整个系统的所有文件进行保存,部分备份是指只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保存。对于图书馆网站,大大小小的数据库很多,可以只备份些常用的数据,其他的慢慢恢复。 4结束语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趋势,这在教育工作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基本格局已经固定,但是,依然需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为访问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这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提高技能,访问者不断地提高素质。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者:商炳楠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校园网站建设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例 摘要: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要求,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开始完善校园网站的建设和规划,以校园网站的建设,提高学校的信息透明度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学校综合办事实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校园;网站 面对着全球信息化和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高职高专院校如何从规模扩张转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提升办学水平,是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校园网站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加大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力度,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1 校园网站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到来,大量新校区在各地拔地而起,校园网络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不断完善,校园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例,目前在线的各类网站已近60个,学校主页的总浏览量已经接近200万人次,校园网站在学校形象宣传、招生咨询、信息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学校大二、大三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实际收回287份),有263名同学每周至少一次浏览校园网站,占总数的91.6%;有139名同学每天至少浏览一次校园网站,占总数的48.5%,校园网站已经成为同学们了解到各种教学、生活信息的重要渠道。 2 校园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网站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如何更好的建设校园网站,发挥校园网更强的作用方面各高校还处在摸索阶段。校园网站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 网站数量众多,但浏览集中在少数网站。通过调查问卷,在你经常浏览的校园网站选项中,有198人选择了校园主页,占总人数的70%,大多数职能部门网站、个别系部网站浏览量不是很大。 2) 网站内容介绍性多,而互动性少。通过调查问卷,在你最希望增加的网站内容选项中,有168人选择了互动性栏目,占总人数的58.5%。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在网络中已越来越力不从心,互动性栏目的增加是未来校园网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 网站特色不足,重点不突出。在你最感兴趣的网站调查中,有87人选择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占30.3%。这说明校园网站在特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 网站信息更新不够及时。通过对学校近60个网站的调查统计,只有12个网站每日都更新信息,个别网站一个学期都没有信息更新。 5) 网站易用性较差。目前我校校园网站普遍存在着网站易读性差;链接使用不规范;Flash的使用不恰当;重点内容或者功能不突出;界面设计没有针对性等问题。对校园网站来说,如何吸引用户的眼球,提高网站的易用性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6) 网站安全性有待提高。目前,校园网站大多采用ASP+ACCESS的建站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个别网站开设了留言板、论坛,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缺乏管理,造成一些不良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对校园网络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对校园网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1) 高度重视校园网站建设,做好前期规划,广大师生参与到校园网站的建设中来。合理的前期规划是做好校园网站的前提,应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建立不同的网站群。 2) 创新内容,树立品牌,突出高校特色,形成精品栏目和特色栏目。为了避免同质化,高职高专院校应提炼本校的特色,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例,水文化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特征。在建设网站时,应该千方百计做足“水“的文章,使人一浏览校园网站就有“水文化”的熏陶,让人过目不忘。 3) 建立校园网站门户,进行信息整和。网络由于其信息、存储的方便性,造成大量的信息在校园网站,使得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在建设校园网站时,信息整合就变的相当关键。就我校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信息需求完全不相同的群体,教师需要的是教学、科研、办公等方面的信息,而学生更需要课程、学生活动、评奖评优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不同的信息门户。教师需求的信息在校园内网,学生需求的信息在学生信息门户。 4) 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形成校园网站建设的长效机制。校园网站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参与,特别是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网站管理员的参与。学校应保证合理的经费投入,定期召开网站管理人员会议,每学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形成校园网站建设的长效机制。 5) 加大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杜绝网站不良信息。近期,国家花大力气对手机不良网站进行的整顿,校园网站更应在监督机制上下功夫,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在校园网站的传播,特别是加强对论坛、留言板等互动板块的监督管理。 6) 定期举行网站评比,及时查找不足。每学年开展网站评比,对优秀校园网站进行表彰奖励,共同提高学校网站的建设水平。 4 结束语 校园网站是一个学校对外的形象标志,对内的信息流通、交流渠道,建设一批优秀的校园网站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初探 摘要;网站是单位或者学校对外的名片,学校网站在学校的宣传和常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学校网站的功能,尚未开通网站的学校不少,建立了自己网站的学校有不少也没有好好利用,也没能好好管理。笔者作为一个资深网站建设者及管理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学校;网站;管理 1概述 S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级学校纷纷建立自己的电脑室和校园网,据统计,在祁阳,电脑室已经普及到了农村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的电脑室普及率高达99%,更不用说其他初中高中学校。网络也已进入各级学校。各级学校纷纷组建学校的中心机房,有不少的学校组建了自己的网站,学校网站是学校的名片,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建立自己学校网站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学校网站可以让地区内的人们了解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和了解。同时学校网站也是师生展示风采风貌、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参与建设学校网站多年,在学校网站建设中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技术。2祁阳县各级中学网站现状 现在全国有众多的高级中学都建起了自己的网站,甚至有些初中小学也都有自己内容丰富,功能完备的网站,不少学校的阿站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甚至可以和大型门户网站相媲美。但是在永州,特别是在祁阳县,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的春风似乎还没能吹醒这片古老大地。据调查,目前能在百度搜索中找到的学校网站只有祁阳一中,祁阳四中,陶铸中学,祁阳师范学校等四所学校,并且发现只有祁阳一中祁阳二中官网结构完整,但是更新还算不上及时,很多信息都是网站初建立时候的信息,有些甚至是五六年前的内容。校长都换了好几个,那网站显示的学校领导还是前任。由此可见学校对网站的重视程度和对网站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像陶铸中学只是申请了一个域名,网站还没真正建设好。而祁阳职业中专而作为永州市职业中专的楷模,竟然在百度中找不到该学校的网站,也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事。网站进入各级学校是迟早的事,这是时代变迁发展的趋势。 3学校网站建站目标 学校网站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宣传学校,为了扩大影响,也为了更好让学校各项管理,各项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同时也是为了让各位教师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共利,所以学校网站必须具备以下目标。 1)树立学校品牌,展示学校形象,公开学校各项管理政策和措施,公开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信息,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2)学校的重大活动安排与招生政策。 3)便学生及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动态及教学纲领。 4学校网站软件配置及使用软件 本人所在学校原来具有一个中心机房,有服务器一台,移动网络光纤直接到学校中心机房,移动光纤是60M流量,中心机房除了把网络通过企业专用路由器分散到各班教室和办公场所,还在服务器上安装了学校的网站,服务器在软件上采用Win2003服务器版本,采用Asp+Access建设网站。网站采用动网内核,界面和内容由单位自己设置,这种配置服务器的方法优点很明显:1、网站空间不受限制,可以无限增加网站内容,如果空间不够,只要在服务器中添加硬盘,理论上来说,阿站空间可以无限升级。2、维护简单方便,不但可以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上后台登录,也可以在服务器电脑上直接操作。3、更新速度快,操作方便,上传文件速度很快。但是存在最大问题就是,作为网站是被访问的对象,更看重的是下行速度,而学校使用的是移动光纤,下行速度严重制约了学校网站的发展。如果在学校校园网中访问本服务器,速度自然不错,但是出了学校局域网,访问速度很慢,并且常常处于无法访问的情况,如果是在外省访问本站,那更是异常艰难。网站本来就是需要客户访问查看,如果网站做得再好,但是无法访问,那这网站就没有存在必要了。必须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学校统一了思想和意见,决定租用专业服务器的空间。虽然需要投资,操作不方便,空间也有限,网页的页面数在1-200页以内,可以适当的浮动。但是这是推广单位网站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有自己网站,先必须申请域名,目前国际顶级域名已经越来越紧张,只能尽快申请。如果实在无法申请一级域名,二级三级域名也是可以的。当然建设网站第一件事是需要首先注册备案(国家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大约需要一个星期,站域名申请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学校网站规划和建设周期,大概建设周期为一到二个月。必须准备工作充分,调研完备,才能着手组建。 5网站使用软件及规划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特点、内容形式的不同,规划建设不同的网页表达方式,在设计和创意方面既体现学校的特色,又兼顾其展的方向。做到既量身定做、又兼容并蓄。 5.1设计风格 先构思几个版面,征求单位领导和职工的意见。设计logo图案,背景为学校全景图。一般学校的网站的属性都为综合性网站,学校网站要求风格为清新、简约,网站的主要颜色为蓝色或者绿色。学校网站不可能做得像新浪,网易网站那样高大上全,但是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让大家想去看,看了后有所收获。不但本校的教职工学生想去看,学生家长也愿意去访问,甚至其他社会人员也愿意访问了解。那这网站就是成功的网站。 5.2界面创意 网站的风格必须统一,不能太多花里胡哨,简洁明了是学校网站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网站又标准的图标风格设计,统一的构图布局,统一的色调、对比度、色阶;还得有统一图文风格;当然这些如果管理者一个人忙不过来,可以把这些交付美术组老师负责。在确定网站色调和风格上,再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比如有些学校以红色为主,象征学生火热的青春,有些以蓝色为主,给人以安静恬然的氛围,有些以绿色为主,给人清新、简约感受。个人的偏好是颜色蓝色为主,与操作系统蓝图白云的界面比较一致。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中职校园网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校园网站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主要对Web标准及其构成进行分析,并应用Web标准进行中职校园网站建设,实现了网页中结构、表现、行为三者相分离,获得更好的访问性能,降低了维护成本。采用Web标准进行校园网站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Web标准;XHTML;CSS;DIV;中职校园网站建设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网络时刻影响着人们,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站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等。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校园网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校园网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往的中职校园网站,大多采用层层嵌套的表格布局和复杂冗余的代码。在校园网访问量日渐增多的情况下,网站访问者在机器CPU、GPU、内存等硬件性能影响下,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页面打开;此外由于各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页面的显示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站的应用和学校形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使中职学校得以长足发展,采用Web标准进行校园网站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2.Web标准概述 2.1Web标准的提出 Web标准,也被称为网站标准,是由国际工业协会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以此来创建和解释基于Web的内容,改变二十世纪90年代Web领域中各浏览器生产厂商之间不兼容现象。1998年这些规范被定义为“Web标准”,并在不断发展更新中,使它更方便、更有效、更强大。但它创建一始,并没有被强迫要求使用,也就没有得到网页设计人员的重视。直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规范,Web标准在网站建设中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标准。 2.2 Web标准的构成 Web标准是一系列规范共同组成的标准集合。符合Web标准的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其对应的标准也分为三个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表现标准语言和行为标准语言。如图1所示。 (1)结构:结构是所有表现的基础,用于对网站数据的分类及整合。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是HTML,XML和XHTML。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广泛用于现在的网页,用来为文档增加结构信息,如表示标题, 表示段落等。2014年10月W3C宣布完成HTML5标准规范。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用来定义其它语言的一种元语言,其中的标记是关键部分,网页设计者可以用来创建内容,然后使用限定标记标记它,使每个单词短语或块成为可识别、可分类的信息,常用于网络数据的转换和描述。XHTML可扩展标识语言是用XML的规则对HTML4.0进行扩展而得,为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而建立,XHTML结构要求严谨。 (2)表现:用于设计者赋予内容的一种样式。表现标准是CSS(Cascading Style Sheds)层叠样式表,用来控制网页内容的外观,如版式、颜色、字体大小等。使用CSS可简化HTML中各种复杂的标记,实现与HTML所负责的结构相分离,使网站的访问和维护更加容易。目前推荐使用的标准是CSS2.0。 (3)行为:用于用户对网页文档的交互操作,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文档对象模型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和ECMAS―cript。DOM是行为要操作的文档对象,是浏览器与内容结构之间沟通的接口,用以访问页面上其他的标准组件。ECMAScript是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l制定的标准脚本语言,用于实现具体的界面上对象的交互操作,目前推荐遵循的ECMAScript262主要是JavaScript技术。 3.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有了标准才会更加完善,网站设计也是这样。基于Web标准网站设计的核心是实现内容与表现相分离,即网站的结构、表现、行为三者相分离。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采用Web标准,实现内容与表现相分离,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Web标准的网页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架构,提高中职校园网站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3.1使用XHTML代码对网站内容进行架构 XHTML是网页代码的核心内容,利用XHTML标签格式化文档的内容,建立语义化文档,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所要遵循的XHTML规则如下: (1)选择相应的DOCTYPE。DOCTYPE是用来说明XHT-ML的版本,在浏览器解释文档时发挥很大的作用。XHTMLl.0提供了严格型(Striet)、框架型(Frameset)、过渡型(Trans~ion)三种选择。过渡型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类型,因此在我校校园网站建设中也是使用过渡型,其具体代a格式如下: (2)设定命名空间。这里用来指出文档的所有者,其具体代码格式如下: (3)声明编码语言。这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使代码被浏览器正确地解释并通过标识校验,代码为:。这里声明的编码语言是简体中文GB2312。 (4)所有标签和属性的名字均使用小写字母书写,并为每个标签配备相应的结束标签,正确嵌套标签,将所有的属性用引号括起来并赋值。 3.2使用CSS对网站进行页面布局 布局是表现层技术的基础,所有表现层的设计都基于布局。传统的网页在设计时为了实现页面布局效果,经常会使用大量的表格,有时还会进行各种嵌套,代码的可读性降低,页面字节数直线攀升,页面内容和表现也混杂在一起,维护成本较高。为使内容和表现相分离,采用CSS的页面布局方案。 (1)用D1V来定义语义结构。D1V的中文理解为“层”,它相当于―个容器,包括起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的所有内容。div标签是XHTML页面布局的首选,整个页面更多的区域使用div来标识。以我校的三栏式布局为例,结构如图2所示: 这里定义了bodv、header(页面头部)、content(页面主体内容)、footer(版权区域)四个大盒子,在content这个盒子中又分了两个小盒子:sider(边栏区域)和main(主体区域)。为使header、content和footer从上到下整齐排列,将这三个盒子均放入body中,并居中对齐,控制方便。 (2)用CSS进行样式设置。使用CSS样式表控制网页的字体、格式、颜色等,将表现都定义到CSS文件中,便于访问和维护。CSS的语法结构由三部分构成:选择符fSelectorl、属性(properct)和值(value)如:p{color:blue;font-size:14px}是将段落中文字颜色设置为蓝色,同时字体大小设置为14像素。根据页面的需求,灵活选用选择符是布局的基础。为了保证页面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能够有效一致的显示,需要按照CSS2.0标准编写CSS文件。将CSS样式表应用到XHTML中有内联样式表、内部样式表和外部样式表三种方法-引。外部样式表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即多个网页都可以调用同一个样式文件,通过改变一个文件就可以改变整个站点的外观,实现了代码重用的最大化和Web文件的最佳分配。使用标签链接到样式表: 3.3使用基于DOM文档对象模型的标准脚本语言 DOM的产生,缓解了网景Javaseript和微软Jscript之间的矛盾,网站设计人员能够访问站点中的脚本、数据和表现层对象。JavaSeript是用来操作DOM的脚本语言,但两者并不等同。浏览器解释Javascrip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保证JavaS-cript各种浏览器中执行的一致性,编写Javascript时要注意对各种情况分别加以判断和处理,编写相应的JavaScript脚本。 将JavaScript代码保存在相应"*js"的文件中,在需要时调用。如。 4.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O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采用Web标准,首先减少了中职校园网站建设的成本。由于使用了Web标准,页面的代码和组件大大减少,带宽要求降低,如当使用CSS改版后,每天节约超过两兆字节(terabytes)的带宽,成本随之下降。 其次,使中职校园网站更容易被搜寻引擎搜索到。在当前各中职学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使用Web标准可以让网页的下载速度与网页的显示速度更快,这在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中尤为重要。 第三,减轻了中职校园网站管理者的工作量。使用Web标准制作的网页,不需要变动页面内容就可以进行改版,便于网站的维护。 第四、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访问方式。利用Web标准设计的网站易于移植到新的硬件或者软件系统,可以被更多的设备访问,如手机、PDA、屏幕阅读器,实现了信息跨平台的可用性,用户还可以订制自己喜欢的表现界面。 最后,由于Web标准网页提供适于打印的版本,符合web标准的页面也很容易被转换成其他格式文档如word格式,用户无需复制内容便可打印所需要的内容。以上这些都可以使中职校园网站的访问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有利于中职学校的长期发展。 目前国内应用Web标准进行网站的开发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网站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平安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针对外界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的平台,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为高职院校保卫部门工作的开展增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本文是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旨在介绍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网站的规划与管理,并提出网站推广的新思路,和高效地完成对保卫处各项事务的处理,构建信息化、高效化、和谐化的平安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平安校园 网站建设 随着国内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校园的管理也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安全教育活动等高校各项工作都基于网络平台来开展管理。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建设也是基于各省教育厅平安校园创建的文件精神,在校园推广的一项工作,目的是方便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把握安全自救常识,提高自我的防护各项危险的能力,并对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政策法规、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伴随高职院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发展,平安校园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也有很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提升校园安全工作的效率,如何保证安全危机信息的时效性,如何提升安全教育知识的趣味性,如何保证校园安全宣传工作的全面性,这都是新时期对平安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部门提出的新问题。本文主要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网站的规划与管理,并提出网站推广的新思路,和高效地完成对保卫处各项事务的处理,构建信息化、高效化、和谐化的平安校园。 一、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特点 (一)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网站页面的设计简洁明了,以学校的主打色系为主,配以学校的风景图片,不允许出现任何广告。网站的操作相对简单,对于需要在网站进行事务办理的人员,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栏目,填写相应的申请或者信息就可以办理事宜。例如办理暂住证的时间预约,只需要在户籍管理中选择暂住证办理,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和办理时间,提交申请就可以了。 (二)校园安全动态及时更新,危机信息及时处理。每周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报道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学校开展的学生活动和活动中需把握的安全小常识,各二级学校进行的安全教育简讯等信息。危机信息举报专栏中,每天及时关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做好学校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形式和内容要体现平安校园特色吸引浏览者。页面的内容多采用图文并茂,加入漫画元素来描述安全知识。并且后续设置一个微电影视频专栏,生动的案例引导,吸引高职院校师生来关注。 二、平安校园网站的内容规划与平台搭建 (一)平安校园网站的内容规划 平安校园网站是围绕教育厅的平安校园建设相关要求来组织内容创建的。网站的页面编排主要围绕实时信息,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活动,消防隐患排查整改,网上户籍、治安便捷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网站各专栏内容相对独立,各栏目的导航功能明确。其主要分为12个专栏,其中包括首页、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校园安全新闻、治安防范、交通消防、户政服务、安全教育、普法宣传、安全论坛、信息上报、视频之窗。 1.机构设置:让全体师生了解保卫部门的人员基本情况和所设立的科室,及内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找相应科室的负责人办理事务。 2.通知公告:主要校园的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每个节假日的安全通告。也会涵盖保卫部门所开展各类活动的新闻,学校的平安校园建设情况,各二级学校围绕平安校园开展的活动的简讯等,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信息,增强网页内容的吸引力。 3.户政服务分出五个子栏目:户政须知、新生户籍管理、毕业生户籍管理、教师户籍管理、暂住证办理预约。该专栏主要是针对新生、毕业生、教师的户籍进行事务办理。并可直接在网络上申请暂住证办理的预约。 4.安全教育专栏中包括三个子栏目:安全文化宣传、安全微课课堂、典型案例。其中安全文化宣传主要是针对每季度开展的安全文化教育宣传的活动情况,安全教育知识;安全微课课堂主要是关注微信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典型案例是对全国的安全案例进行共享,让同学们以此为戒。 (二)平安校园网站平台搭建 作为高职院校的平安校园网站,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要对外进行校园的安全新闻信息的及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另一个就是在校内进行用户数据库的维护,便于师生用户在网站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交流。我们在规划平安校园网站时,采用外网和内网的服务器分开使用,内部网服务器进行IP限制,只允许教师用教工号,学生用学生证号进行登录访问。外网主要是放学校的通知和公告,及其他动态信息,内网给师生提供各项安全、户籍、治安、消防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器使用平台上,我们使用的是ASP+SQL为Web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三、平安校园网站管理和维护 (一)平安校园网站日常信息管理 为了保障网站信息的及时上传,如何合理设置信息流程管理,减少信息的中间环节就很重要了。通过前往多所同省高职院校调研、交流,具体经验包括:1.外网和内网栏目分开:外网的专栏有首页,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校园新闻,普法宣传,视频之窗,内部网的专栏是治安防范、交通消防、户政服务,安全教育,安全论坛,信息上报。2.内外网都设置专栏管理人员,并由保卫处人员根据其分管业务工作来分配专栏,随时关注网站的反馈信息,给予浏览者及时的信息回复。3.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员,专门负责审稿,改稿和通知、简讯、通告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要收集校内外安全案例,并通过进行归纳整理,用最生动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来,既能吸引校园网的浏览者,又能让他们及时把握案例,掌握应急知识。 (二)平安校园网站日常维护 1.加强网站队伍建设 平安校园网站是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校园安保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建设的系统工程。校园保卫部门需要有一支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站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并为其配备好一定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工作环境,使他们成为网站管理和维护的主力军;网站的维护,需要保卫部门的网站管理专职人员养成每天浏览平安校园网站的工作习惯;需要定期组织网站管理专职人员去各高校或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兴趣队伍,协助网站管理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工作。 2.平安校园网站优化 (1)SEO优化。SEO是指在了解搜索引擎自然排名机制的基础之上,对网站进行内部及外部的调整优化,改M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字的自然排名,从而获得更多的展现量,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对网站进行点击访问。对于SEO优化,需专员了解网站对应目标群体需求,对网站关键字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网站更多访问量。 (2)网站内容优化。及时调整网站内容,对网站内容的、修改、审核需要网站管理专员进行完成,让内容更吸引人。 (3)网站栏目模块优化。对网站栏目模块进行优化。从网站上线以后,观察其栏目,对栏目进行适当合并、删除、修改,让页面布更合理。 四、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宣传推广 对于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宣传的推广,方法有:1.新生入学的录取通知书中包含平安校园网站信息及大学生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信息;2.可在校园中的警示牌、宣传材料上对平安校园网站网址进行宣传;3.将平安校园网站更新信息于校园网论坛;4.将平安校园网站的主页定期设置在计算机机房中;5.在校园网其他部门网站中进行链接;6.将网站的网址印刷在名片、信封、办公用品等媒介上。 五、结语 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师生了解校园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对外进行安全宣传的重要窗口,所以创建好平安校园网站,对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在师生中普及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平安校园网站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做好网站的功能、内容、管理和推广等工作,才能发挥好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各项功能,促进保卫工作的信息化技术创新,提高整体安全工作的效能。 (本文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校院级科研项目:“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研究,编号为:KY201508;作者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校。)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刍议校园网站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方面,校园网站的建设就是将信息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结合应用的最好实例。但是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校园网站的建设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是不完善的,对信息的安全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威胁的。在本文中将对校园网络建设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对其中重要的控制要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校园网站 建设 安全管理 控制要素 1 前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行业就可以进行校园网络的建设,并且很多的企业都逐渐的进行了局域网的建设。校园网站的建设在校园内部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资源的共享,对教育管理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校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对校园形象的塑造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得校园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保证校园网络能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 2 校园网站的建设 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是有着多种条件的,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2.1 选择合适的服务平台 目前在进行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是存在着多种的服务平台的,这些平台都是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所建设的网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选择最为合适的服务平台。从操作系统上来看,常用的有Linux 和 Windows Server系统这两种常见的系统,这两种系统都是具有其特有的特点的,首先Linux 系统是具有多种版本的,并且每种版本的主体结构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并且在选择Linux 系统之后很多的软件都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在进行资源代码的提供时,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修改,这也就是说该系统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的;而对Windows Server系统来说,其使用过程中的费用是较大的,同时也无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掌握的,系统的安装也是非常简单方便。将这两种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Windows Server系统在进行安装、设置、学习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是更加方便简单的,对于新用户来说是非常容易上手的,但是这种系统对硬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Linux 系统在进行安装、设置、学习与使用的过程中是较为复杂的,不过相应的对硬件的要求也是相对较低的。 2.2 结合数据库实现页面的动态显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行静态Web站点的开发与管理是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就是这种静态的Web站点的交互性是非常差的,其中的信息以及内容需要由人为的进行修改才能够实现变化。这也就需要网站的管理员对网站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修改,这对于管理员来说就是有着较为沉重的任务的,所以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与都数据库进行综合使用,主要就是由于数据库叫其他形式的数据来说是非常容易进行修改与管理的。 而数据库访问技术主要就是指当客户端进行了浏览器的安装之后,就可以通过通过这个浏览器,在进行关键词的输入之后实现与网站的交互,接着浏览器就会将这个关键词送至网站的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搜寻,并且再次传递给用户。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进行数据库选择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要保证该数据库能够使得更多的用户进行顺利的访问;其次就是进行建设的数据库需要为关系型的,这要就是由于这种关系数据库的功能更加的完善,在运行的过程中是非常可靠的,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依赖这种数据库进行的。 3 校园网站安全管理 随着校园网站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进行使用,为用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在使用的用户中也不乏存在着一些动机不良的人,使得网站的安全收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对网站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1 网络平台 对于校园网站的安全管理,网络平台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基础。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与安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所采用的操作系统的类型以及安全级别与使用要求方面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修补,对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并且对一些不常用的服务进行及时的关闭,对一些存在着敏感性内容的端口进行关闭。另外就是需要对网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原因以及攻击者所留下的痕迹,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日志文件进行发现,而日志文件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审查与检测,其所进行的检测还是动态检测。最后就是对于服务器软件来说,需要进行正确的安装以及配置,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就是安装的目录最好是不要放在系统分区上,在结束了安装之后需要将其中的文件以及目录进行删除,并且进行一个新的目录的建设。 3.2 服务器的安全 对校园网站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服务系统中的各种用户,发生这种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用户的口令强度是较为弱的,进而被破解;用户的权限是存在着不正当现象等。对服务器的用户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就是通过 Guest 帐号进行,第计算机管理中的用户将 Guest 进行禁用,并且还需要对 Guest 用户进行复杂密码的设置;对不必要的用户进行删除,对不再使用的用户进行删除,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其次就是进行两个管理账户的设置,用一个用户对日常事物进行处理,另外一个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进行一个陷阱用户的创建,进行一个本地用户的建设,并且将权限设置为最低,但是进行严格超级复杂的密码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对入侵企图的人进行及时的发现。 微软在网站上会定期的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程序。要经常查看补丁程序,不定时的上网下载升级操作系统补丁程序,一定要按逻辑顺序使用这些补丁程序。如果以错误的顺序使用它们,结果可能导致一些文件的版本错误,系统也可能无法启动。 3.3 从网络环境进行分析 所谓的网络环境就是指网站的服务器所在的校园网络,主要就是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中的用户主机,而这种网络环境的安全是保证网站安全的基础。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且对网络中的用户主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进行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建设,进而保证校园网站的重要通道是安全的。 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中坚力量,防火墙的作用能力为IT行业所熟悉。在安全策略中,防火墙是核心部分。它是通过程序限定对我们所用网络的访问,保护我们的计算机不受黑客的袭击,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遭到黑客的篡改、删除。 3.4 从网站的数据库进行考虑 想要保证校园网站的安全性,需要保证数据库的安全,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将做好数据库的备份以及恢复,另外就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用户的身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检测,对数据库的远程登录进行设置,从而避免这个方面出现漏洞。 数据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SQL注入攻击。SQL注射能使攻击者绕过认证机制,完全控制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库。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它是访问数据库的事实标准。目前,大多数Web应用都使用SQL数据库来存放应用程序的数据。几乎所有的Web应用在后台都使用某种SQL数据库。跟大多数语言一样,SQL语法允许数据库命令和用户数据混杂在一起的。如果开发人员不细心的话,用户数据就有可能被解释成命令,这样的话,远程用户就不仅能向Web应用输入数据,而且还可以在数据库上执行任意命令了。 SQL的预防方法:前台输入验证是对接收的参数进行检查,最大限度的保证符合定义的标准的过程。前台输入验证的理念是不相信用户输入,检查每个用户输入是否满足预设定的类型、长度或大小、数值范围和格式等。前台输入验证时可以使用只接受已记录在案的良好的输入的操作的白名单验证方法,也可以使用只拒绝已记录在案的不良输入的集合的黑名单验证方法。 3.5 进行网站安全的规章制度的建设 对校园网站进行安全管理,不仅仅需要从技术方面进行管理,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对于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而规章制度主要就是包括安全管理级别以及安全管理的范围,进行网络使用规章以及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且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以及应急措施进行制定。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将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校园网络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保证校园网站能够是安全可靠的,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作者单位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108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扁平化设计这个概念兴起于近几年,由于一些大型公司和组织在网页设计上都将风格偏向了它,所以扁平化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流行。如今这股设计流行风也吹进了校园。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高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高校也逐渐重视了校园网站的建设。文章通过对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改版前后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扁平化设计的具体运用,给其他高职院校校园网站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扁平化;高校网站;网站;设计;建设 如果问时下网页设计的流行趋势,都能听到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这个概念。所谓“扁平化设计”所指的是抛弃那些已经流行多年的渐变、阴影、高光等拟真视觉效果,从而打造出一种看上去更“平”的界面。善于用颜色去鼓励用户探索。它是极简主义的直系亲属,不过更复杂和多样化一些,既兼顾了极简主义的原则又可以应对更多的复杂性;通过去掉三维效果,将锐度和清晰度融为一体。如今这股设计流行风也吹进了校园。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参与的“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改版前后项目的分析,简述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建设应用中的优势,为今后高职院校网站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高校校园网站的发展概述 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带动了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高校网站建设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高校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窗口,是学校进行形象展示、信息、交流沟通、招生就业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途径。早期的高校校园网站主要是起到信息的作用,但存在着布局单一、填塞信息内容过满;不重视色彩搭配;缺乏人性化设计等各方面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高校网站建设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制作精良的高校校园网站。这些极具特色、制作优美的高校网站也引领了其他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站发展总体滞后于本科院校,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专业设计人才的匮乏等各种因素有关,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力度的加强,高职院校在学院网站这块也渐渐重视,不断进行改版,近些年一大批优秀的高职院校网站异军突起。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优秀的网站几乎都应用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官网也是应这股潮流而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 2 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设计中的运用 在设计之初参考了众多国内高职院校网站,结合学院的自身特色,与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最终完成了整个改版工作。该网站于2016年1月正式运行,视觉效果较好,得到了用户的肯定(http:///webSite/)。改版前后的网站如下图1和图2: 整个页面采取扁平化设计,具体设计体现如下: 1)布局 扁平化设计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美术设计风格,所以在排版上尤为重要,讲究整齐有序、条理清晰,摈弃复杂的排版结构。原来的信息堆积,布局过分饱满、凌乱,重点不突出。所以网站在布局上精简,将原来复杂的“国”字形结构改为简单的三分栏,用大的颜色块来布局,改版之后将原来“快讯”、“公告”之类的栏目划到统一的中间信息栏下,一目了然。 2)中性之美和鲜明的对比 在扁平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极为重要。由于抛弃了拟物化设计风格的渐变、高光等特效,只能使用纯色块来进行设计,那么在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上就极有讲究。为了能让使用者舒适的阅读,不造成眼睛疲劳或者其他不适感,设计师应尽量选择中性的颜色。也就是说,要避免使用饱和度过高的纯色,比如纯红、纯绿、纯蓝等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在展示的时候会非常刺眼,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在色彩的应用中,要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只有通过鲜明的颜色对比,才能迅速抓住使用者的眼球,让设计师的意图表现的更加明确,通常是通过亮度、色温、对比色、互补色等等手段来实现颜色的对比,应尽量避免使用参数相近的颜色,这样的颜色搭配会使阅读困难,甚至会造成使用者的极度不适。在新版的设计中,整个网站的主色调采用了饱和度低的蓝色,这种冷色调不刺眼,方便阅读。同时在一些小面积的地方诸如角色登陆的“教师”、“学生”等小图标用绿色、橙色等暖色系的色彩与主色形成对比,迅速抓住阅览者的眼球,使得页面活泼灵动。 3)极简贴切的图标 扁平化设计追求的是一切极其的简洁、简单,反对使用复杂的、不明确的元素。在设计扁平化风格界面时,特别是在图标的设计时,应该遵循极简原则。复杂的、含义模糊的元素将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这与扁平化设计风格直观、简洁的总原则是相违背的。只有采用足够简约的设计元素,才能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改版网站在诸如微博、微信等图标上都采取大众化的标识,一目了然。 4)更多的圆角 在扁平化设计中,设计师经常会采用圆角设计,以防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深受使用者的欢迎。同样在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使用一些圆角图案,不但会使设计更具亲和力,也会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也符合大众追求圆润、圆满的心理需求。改版网站在一些小细节诸如“学生事务”的图标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圆角设计的原则,这种更具亲和力的设计使学生浏览网站的时候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5)字体的选择 在扁平化设计风格中,因为追求极致的简洁,力求最快速、最直观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所以在字体选择上也是以简洁、清爽为标准。应采用通用的、笔画清晰的字体,避免使用字迹不清的字体,比如草书,特殊字体等,也应该避免使用已经不再流通的字体,比如古代甲骨文、篆体字等等(特殊用途除外)。对于中文字体来说,诸如雅黑、幼圆或者细黑等字体都是不错的选择,英文字体也是同样的道理。新改版网站菜单主要以宋体和微软雅黑字体为主,字体颜色则采取最简单又最突出的黑与白两色,使得网站的文字阅读起来清爽,不费力。 6)善用灰色、白色 黑色、白色和灰色在扁平化设计中至关重要,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色块,难免给用户以眼花缭乱的感觉。所以在有的时候,设计师为了突出重点,可减少色块的使用,而转由使用一种或者二种主要的颜色来突出主体,其他部门则通过灰色来表达。由于灰色与任何颜色都不冲突,所以在设计时,巧妙的使用灰色,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确的使用灰色,将使主体更明确和突出,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白色干净整洁,是最普遍的背景色,运用好白色可以提高整个网页的档次。改版后的网站在诸如“快速通道”、“公共服务”等小图标上未点击浏览时呈现灰色,而鼠标点击的时候则呈现与主色调蓝色的近似色,与主色调遥相呼应。而整个页面的背景色通过灰、白、虚图等方式淡雅的点缀,这些点缀不但没有喧宾夺主,反而将视觉点更加有效集中在屏幕中间,整个网站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对比。同时整站的设计也非常注重留白的运用,给浏览者充分的呼吸空间。 7)拟物设计的转型 对于原有的拟物设计风格,如果要向扁平化设计转型,那么只需要将原来设计风格逐一抛弃,分别去除描边、阴影、渐变、高光等等特效,让设计回归本原,用最简洁的几何图形和最清晰的颜色来表达设计者的灵感。在旧版网站中尤其是菜单栏的设计即是拟物化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加了诸多的阴影、高光等按钮样式效果。繁多的样式让网站的加载时间变长,在新版网站中则摈弃了这一设计,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之后,所有 的图标,菜单等栏目在设计时均将这些风格全部抛弃,经过测试页面优化达40%以上,加载时间大大缩小。 8)拟物设计和简约设计的和谐统一 扁平化设计取得了简约设计和拟物设计的精华,并将这些元素融合为一体,看起来既友好又亲切。通过展现清晰动人的界面来实现界面的友好性,类似于简约主义,扁平设计脱去了华丽的虚拟元素,只展现必要的功能。但它没有简约主义那样严格,所以合理得当的装饰与交互是必要的。在新版网站中,这种设计体现在诸如“快速通道”、“公共服务”等小图标上,当点击这些小图标的时候,小图标会进行旋转,这种简单有趣的人机小互动增加了页面的友好与活泼性。 3 总结 扁平化设计统一了简约设计和拟物主义的设计目的,有自己独特的可用性思想,它脱去了冗余的形式,代码简洁且有高适用性,适用于快速加载的网站。它在每一类应用上都能展现自己的美,不论是桌面还是手机屏幕,都能保持一如既往的清晰和适应,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犯错,提高了用户体验。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站群系统助推校园网站建设 摘 要:校园网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成为宣传、展示学校的媒介。目前校园网站普遍出现缺乏整体建设规划,容易形成网站孤岛,网站建设运行成本较高,网站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西安工程大学部署建设了VSB 9站群系统,对学校各类网站进行整合,纳入到统一站群管理平台,不仅实现快速建站,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运维成本,而且扩大了校园网站信息价值空间,使得校园网站运行有序,保证网站安全性。站群系统对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站建设;网站群;站群系统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发展,校园各级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业务处理、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其重要性愈来愈突出。校园网站不仅是教学、科研、管理整体水平对内对外的重要服务平台,也是校园文化元素展示的最佳舞台。校园网站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网站建设现状 校园网站的发展随着网站开发应用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深入。第一,校园网站经历内容上的变迁。起初只是静态网页,能够进行新闻信息类。在基于Web2.0理念的支撑下,交互式网站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网站的业务性应用不断得到扩展,网站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宣传窗口,它承载着更多的信息资源,包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大量资源;第二,网站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校园网站先是只有学校的门户网站,后来各二级站点职能部门、院系的网站得到迅速发展,学生社团等各类三级网站也崭露头角。每个学校大大小小就有几十个独立的网站;第三,网站功能服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校园的实质是要依托网站平台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从而实现管理信息化,改善教学方式,服务教学创新。基于Web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像教务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电子档案馆、数字图书馆等信息交互式网站应用,不仅改善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运行效果,而且为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承载平台。 1.校园网站的构成和管理模式 校园网站主要由学校门户站点、各行政职能部门及院系等二级站点和学生社团等三级站点组成。由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学校信息网络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各二级网站以各学院或各职能部门自行建设管理维护为主,服务器或者托管在网络信息部门,或者自行购置,网络信息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指导。 2.校园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园网站建设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网站缺乏整体建设规划,以自行建设维护管理为主。由于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网站信息内容陈旧,错误链接大量存在等,这些都会影响学校网站的整体形象。高校门户主站及二级站点各自为政,系统标准和数据接口各不相同,给数字化校园的整体统一建设带来相当大的难度。[1] (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各个网站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人员开发或维护,个体差异很大,造成了网站的运营及维护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也往往都要由技术人员来完成,普通人员无法胜任。[2]各站点在安全、稳定性上有所欠缺,网站出现故障学校网站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3)网站建设运行成本较高。每一个站点正常运行都需要一套独立的软硬件服务设备支撑。有的购买市场上低价的产品,有的组织学生自行开发,有的采用免费的产品等等,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浪费了有限的信息化建设资金。[3]在网站开发更新上有的部门完全依赖第三方技术开发商,技术服务上需要花费不少费用。 (4)网站孤岛现象严重。由于各站点在建设上处于独立的地位,开发工具软硬件平台的不统一,缺乏行之有效的共享和管理模式,各网站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造成了站点间数据交换和同步十分的困难,且它们自身也都是较为封闭的系统。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积累,数据大量冗余,表现在一站式信息检索难以实现,相对信息孤岛比较多。 (5)网站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互联网上针对网站的木马病毒攻击一直层出不穷。各二级站点在建设上往往只重视网站的建设和内容更新,对网站安全运行上力不从心,校园网站成为一个易受攻击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超过30%的高校院系、部门的网站有过被黑客入侵和病毒攻击的经历,网站要么瘫痪,要么被不法分子利用大量广告、反动信息,严重危害了国家政治安全以及学校的形象。 二、西安工程大学站群系统部署建设 1.站群系统概述 (1)网站群概念 网站群是指一群能够进行信息共享、传递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网站综合体。①校园网站以学校门户网站为中心,下属各二级网站、三级网站为支撑。目前流行的网站群统一建站模式比较适合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网站群主要解决目前“一群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站点相互独立,各站点采用不同的体系结构,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数据共享难,维护运营管理成本较高。它能够实现统一管理、降低成本、资源共享、保证网站安全。另外,对网站管理员的技能要求也较低,无需懂编程即可操作上手。高校网站群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分工负责、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学校门户网站为中心,统领网站群建设。 (2)VSB 9站群系统的主要特点 目前网站群建设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实践,日趋完善,校园网站群建设也成为一种趋势。校园各级网站开始由单一走向统一,软硬件资源整合,即统一开发平台和服务器部署,网站管理人员实行分级管理,网络信息部门负责分配管理权限,各自管理相对独立的站点或者栏目日常内容更新维护工作。 西安工程大学采用VSB 9高教版站群系统,它的特点在于:② 1)站点的节点性。站群平台提供多站点统一管理功能,对每个站点来说,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域名及内容系统管理平台;对整个站群系统来说,每个站点都是站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站点之间数据互联互通。2)建站功能组件化。将网页设计功能全部组件化,网站建设都是由页面组件来完成,方便网站设计人员通过浏览器完成网站基本功能设计,不需要掌握网站建设专业的代码编程知识。3)应用功能服务化。相对于组件功能单一,站群将一些复杂的功能处理成一系列服务,如:论坛、邮件、RSS等,用户应用只需调用服务即可。4)系统开发的扩展化。系统基于开放的Java EE多层架构进行构建,方便扩充站群结构,页面组件符合Portlet行业标准,用户可自由扩展页面组件。 2.我校站群系统部署建设 西安工程大学于2012年中旬开始考虑部署网站群系统,经过前期大量的考察调研工作,最后确定使用西安博达软件有限公司的VSB 9高教版站群系统。在2012年12月,学校统一将有意愿加入站群系统的20个二级部门和学院网站,通过后台数据迁移,纳入到站群统一管理系统,前端设计风格保持原有样式,后台系统管理维护整合到站群统一管理平台。同时5个部门的网站在站群系统进行了重建更新,包括学校门户网站。 VSB 9站群系统采用纯B/S架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系统特有的数据总线技术实现了各站点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形成信息充分共享,资源有效集成。系统功能覆盖了网站建设、站群管理、内容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容灾备份、应用集成等,基本满足我校网站建群建设、管理的需求。站群管理平台主要由网站管理和站群管理两部分构成,网站管理主要面向各子站管理员及内容维护管理人员提供服务,使其完成站点的日常内容维护更新工作;站群管理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而言,主要进行站群系统维护管理工作。 按照网站群统一平台,整合我校的有效资源,将校园网站划分为三大类:学校主站、学校部门站点和学校院系站点,通过站群的多级程序,将三大类网站分别到三台服务器上。 从图可以看出,我校网站服务器通过三台Web服务器和一台站群系统管理服务器实现了对整个网站的运行管理。网站群中各站点采用静态的方式,各站点文章生成html静态页面,传递到对应的Web服务器。来访者只是面对Web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无需请求数据库调取,一方面减少了站群系统的运行压力,另一方面对站群管理服务器起到一个安全屏障的保护作用。站群管理服务器作为重要的核心管理服务器,它只对内网管理员用户开放,限制外来用户访问管理服务器,使得后台站点管理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3.我校站群系统部署取得的成效 西安工程大学站群系统自2012年12月运行以来,没有出现过网页被注入或篡改现象发生,站群系统运行高效安全稳定,对我校网站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统一站群管理平台,使得校园网站运行有序 利用站群管理平台,可以轻松实现网站管理,解决了网站管理人员面临的一系列网站建设管理问题。超级网站管理人员通过流程、角色、权限的组合设置,能使普通网站管理员各司其职,管理好该部门的网站,也能从繁忙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2)快捷的自建站模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运维成本 站群管理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傻瓜式”自建站模式,不仅能够降低网站建设管理人员的技术门槛,而且保证了网站运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维护管理费用。 (3)多子站信息聚合,扩大校园网站信息价值空间 站群系统能够整合站群管理平台中的各个子站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产生信息聚合放大效应,扩大了学校网站信息价值空间。 (4)网站功能组件化,实现快速建站 网站功能组件化,可以避免网站基本功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系统集成大部分常用功能组件,管理员无需考虑组件代码,只需要自由拖拽可视化组件到网页模板即可实现快速建设网站 (5)静态网站,保证网站安全性 站群系统采用静态网页,全面防止SQL注入攻击、木马上传、防御DDOS等恶意攻击手段。系统采用IP限定方式来确保安全的用户访问。通过访问日志可以记录所有网站浏览者的访问记录,同时可以将浏览者对网站进行SQL 注入、XSS 跨站脚本攻击等日志信息进行记录,以方便管理员随时查看该类信息,对网站安全及时做出优化。[4]最大化保证网站安全稳定,从而使网站的安全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三、校园网站群建设的反思和建议 1.校园网站群建设的局限性 网站群建设思想缘于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站成本过高的反思。政府同一系统的上下隶属关系网站功能结构上总体相对一致,大都以政务公开,为大众提供相同的信息服务内容。这种网站功能相对单一,因此很契合网站群统一平台、分级管理的特点,很容易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交流、传递。 与政府部门网站相比:一方面,校园网站承载更多的是校园文化的发展,学校各个二级站点相对独立,网站设计对外都具有彰显个性张扬的特色,网站功能上不只是提供信息服务,各类教学交互式网站也逐步发展。依托网站的各级管理系统,像校园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各类教学资源平台等,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功能和应用都已经成熟稳定,为各级管理人员熟悉掌握,本身开发平台软硬件接口的不统一,要整合到网站群整体建设上来,实现数据资源交互查询或利用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统一设计实现这些管理功能,满足各级所需,还是相当有难度。另一方面,网站群系统在自助建站方面,提供的网页设计模版化,功能模块组件化,自由拖拽即可完成网站的整体设计,这样也容易导致网站建设上的同质化,不一定能够被所有用户所接受。目前网站群在校园网站的部署上还是以局部性网站整合为主,其应用范围和领域有所限制。 2.校园网站群部署的建议 校园网站群系统的部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到每个站点对应的独立部门,应该由学校统一整体规划,按计划、分步骤实施,学校网络信息部门可主导组织。首先,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网站群作为建站的新模式,无论从管理、技术还是理念上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发挥网站群系统的优势势在必行。其次,要做好各级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各个网站迁移到一个新的网站后台管理平台,网站管理员都会有一个从陌生到适应的发展过程,甚至有些管理员可能觉得没以前的后台熟悉好用。因此,网络技术人员要及时做到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最后,要做好站群的后续二次开发的准备工作。当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没有哪一个系统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深入发展,一些新的网站功能应用需要纳入到站群统一管理,站群系统本身也需要功能应用的升级更新。 高校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膨胀,使得高校网站建设从“一群网站”走向“(网)站群体系”成为必然的趋势。网站群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建站模式,在设计理念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统一开发平台,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了最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器统一部署,自助快捷的建站方式,降低了网站开发运营的维护成本。诚然,网站群建站模式可能以后会成为校园网站建设主流模式,鉴于目前校园网站建设内容信息的极大丰富性,要想将现有的所有信息内容整合迁移到一个统一开发平台,实现信息的交换、传递及充分共享,还是有一定困难,这也是下一步网站群技术需要着力发展的方向。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校园网站建设与设计理论浅谈 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环境系统。因此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根据实践经验和研究,作者认为,在设计与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一、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 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更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相结合,科学论证和决策。根据这样的使用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校园网应具备以下三点应用目标:首先,学校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校园的基本功能。其次,校园网必须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再次,与Interent的联接也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联接Interent可以使学校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大大扩展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增强校内外的沟通以及自由地教育消息。 二、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 1.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软件、硬件及网络通讯协议、数据存取控制和拓扑结构提供标准。因此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实现校园网建设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充分了解各种网络的特点、性能、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考虑学校能够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局域网和其它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符合自己需要、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扩充、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方案。 2.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 3.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计。选择网络设备,首先要符合CERNet、Internet等国内、国际联网标准;其次要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第三,价格在预算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第四,应选择信誉高的网络产品公司的优质产品。 4.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目前,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阵营:Unix 网络操作系统有较长历史,良好的网管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NT,它是32位多任务处理的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是占世界局域网主流的操作系统。对有服务器的局域网来说,新建网优先选用NT,老网改造采用Netware 4.10或5.0较为合适。在小型的对等网环境中,若只想共享文件和资源,要求成本低、维护简单且对安全性要求不高时,用WIN95/98很合适。 5.系统集成商的选择。与技术和设备选型相适应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系统集成商应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丰富的网络集成实际经验,有较多承揽大型网络工程的成功范例;在业界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质量;地理位置尽量靠近,具有快速的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 三、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依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开发,提供学校Internet信息服务。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建立专业信息库,为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各学校具体专业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学信息库,以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大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和CAI专用Server,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2.内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是为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学校内的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按学校部门职能来组织,应包括以下信息:(1)办公信息:提供学校校史发展、规划以及校内新闻等内容。(2)人事信息:提供全校职工的个人信息以及查询全校职工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职务、职称结构等。(3)服务信息:提供学校财务状况、工资发放等,这需要有相应权限才可以看到。(4)学生信息:提供全校学生的基本状况。(5)教务信息:提供全校的教学计划、教室分配、课程安排、试卷库管理等。(6)科研信息:提供学校的科研状况及查询鉴定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7)设备信息:提供全校的设备信息。…… 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采用多种方式与CERNet、中国教育资源信息网和Internet等广域网连通,方便用户访问。发挥各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开发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筹划对外服务的数据库建设。 四、应用软件的开发 为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各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求直接购买或自主开发或出资聘请专业人员,专业公司共同开发适合自身需求及特点的一些应用软件,如网络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PC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产品等。 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变革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一这一点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白银地区校园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中小学校园网站的建设与使用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已成为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本文中笔者通过对白银地区部分中小学校园网站的建设进行调查,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种优化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白银地区校园网站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校园网站;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校园特色网站的建设及教育功能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SG097)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白银地区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中依然存在着重设备,轻资源;重办公,轻教学等多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银地区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 目前,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中,很多学校只重视硬件设备的建设,购置了大量的计算机,开设了大量的机房等,但是真正用于教学的网站很少。很多学校也由于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导致网站很多学校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这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站功能的发挥。 (二)校园网站功能单一、交互性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中小学用于教学的校园网站的功能仅限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下载,很少有交互功能,更别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同教学网站的交互。像这样的“知识陈列”型的网站实用性很差,很难发挥信息技术的互动功能,对实际教学的作用不大。 (三)教学资源分类不清、检索性差 教学网站本应做到科学规划、分类明确,而现有的大多数校园网站模块不分明,学科分类不明确,资源展示混乱。这样的教学网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又不利于教师和管理人员管理和上传教学资源。 (四)重视网站办公功能,忽略教学功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小学校园网站主要服务于学校办公,其功能主要是文件共享、新闻、教务管理、学籍管理等,而忽略了学习资源的与共享、在线考试、学习社区、教学资源浏览与下载、数字化图书馆、在线课堂等教学功能。 (五)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可供教师和学生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校园网站疏于管理,没有专业人员维护,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第二,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没有被发挥出来,很少有教师有意识地对其所教授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设计,并上传到网站上,实现共享,从而导致校园网站教学资源的匮乏。 二、优化校园网站建设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是优化校园网站建设的前提 学校领导层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直接决定了校园网站建设的规模与质量,因为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申请教育行政部门立项、批准,拨付大量资金,进行统筹建设。其工程巨大,任务繁重,需要学校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合理安排,给予支持。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站建设,统筹分配,分工合作,成立专门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小组,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各学科名师、专职教师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二)模块化设计是发挥校园网站功能的捷径 校园网站设计的模块化可以使网站系统成为一个真正清晰明了的有机体系,能大大提高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和交互性。模块化的校园网站便于修改、扩充,也更易于达到交互性学习的目的。教学网站模块主要包括:1.网上互动模块。各学科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即时学科信息、复习要点、网络作业、单元自测题等,学生回家后利用网络自主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或测试等,并及时将结果上传到校园网站上。然后,电脑自动生成评判结果,并反馈给学生。2.通知公告模块。学生把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到校园网公告板上,教师要及时查看并解答,其他学生也可共享。3.教师信箱模块。学生上网注册,就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E-mail地址,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来讨论和交流问题了。 (三)科学规划是校园网站资源检索的基础 在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中,教学资源检索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类索引的基础之上。校园网站必须根据师生的需求开发资源检索系统,向师生提供素材、学科类别属性、资源关键词等检索方式,从而将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信息最快、最优地呈现给师生,提高师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效率;完善教学资源特征描述,以跨平台的教学资源检索为发展方向,建立资源的索引、描述、定位信息,实现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周期管理,从而使师生访问各种多媒体资源的技术达到最优,进而实现跨平台教学资源信息检索;建立资源收藏服务系统,从而使师生可以将检索出来的有用信息收入自己的收藏夹,以免再次搜索。 (四)提高教师素质是发挥校园网站功能的关键 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才能保证校园网教学功能的正常发挥。而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首先,学校必须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制定培训方案,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多层次的教育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Internet操作技能,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其次,学校要积极创建为师生服务的网络教学环境,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五)发动教师的力量是丰富校园网教学资源的保障 教师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中坚力量,学校要发动全体教师为校园网站提供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导学案、课件等资源,并根据现有资源和平台,建立分类科学、检索清晰的资源站点。这既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又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总之,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资源建设意识,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校园网站包括硬件、软件、资源和人员四个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这四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系统的校园网站。因此,中小学应该在软件(教学网站)建设、资源建设和人员培养等多个方面下工夫。网站建设需要学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专门的专业型人才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升级。资源建设方面不仅需要教学资源开发人员,更需要每一位学科教师的参与。只有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站的建设中来,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的、持续更新的教学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站的教学功能。 作者简介: 曾桐伟,男,河西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 校园网站建设论文:校园网站建设刍议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建设校园网站的意义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站;目的;方案 1 建设校园网站的目的、意义及发展问题 1.1 目的 网站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需要,也是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主要渠道。校园网站则是为了更好的办学,提高学校知名度,他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校园网站(Web Site),作为在数字空间之中学校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已逐渐成为代表学校在虚拟电子世界在地位和形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校园网站,不仅能够及时地向社会展示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有利于外界深入了解学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在如今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重点的时代中,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园网站,或校园网站所有提供的信息类型和服务项目,甚至校园网站本身设计技术的优劣、网页界面的美观与否,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校园信息化程度和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系作为学院骨干系部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对外宣传作用,以我系内新闻为基础,也亟需建立起自己的网站。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日益普及,校园网的建设也飞速发展。为了适应校园网网络硬件环境的发展,不断扩展网络应用,丰富校园网信息资源,各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面向学生的免费主页空间服务。随着校园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领域的普遍使用,人们对信息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将有一个新的认识,校园网站建设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1.2 建设校园网站的重要意义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商标",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建立自己学校网站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网站的超时空特性,不仅能让地区内的人们了解学校,更可让世界了解您的学校。凭借学校网站,学校就可成为教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花朵。 学校网站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桥梁,网络有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它集全社会的力量,使教育资源无限增长。这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高投入学校和条件差的学校在获取教育资源的权力上达成平等,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均等的得到培训和受教育的机会,不再会受到学校水平、教材、教师能力的限制。不仅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理想。 学校网站能提供教学互动的全新方式,学校网站使得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式,它不再受到传统课堂的制约。它可以使广州与北京、城市与乡村的学校同处一室,共同讨论,共同共享。地理上的界限在这里模糊和消失了,学校网站是真正没有围墙的学校。 学校网站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不同的学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认知世界有诸多方式。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可以使学生寻觅不同的教育方式,各取所需。学校网站允许不同的学生沿着自己的途径,按自己的速度接受教育与学习,学生将有机会享受最佳的教育机会,充分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培植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学校网站是最佳的教学研究室,学校网站与教育类专门网站的有效链接,给学校教学研究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各种优秀教案、专家论坛、网络观摩课、各科素材、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为教师教研提供了极佳的平台。有效地降低教研成本、提高效率。 1.3 校园网站建设发展及问题 不可否认,尽管近年来,中国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由于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差距。诸如在无线网络、校园电子商务、CIO体制建设和电子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方面。 首先,在校园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方面,虽然国内有一定比例高校的网站能够提供这些信息和服务,但与美国相比则要低得多。例如,目前,国内高校能够提供“完整在线课程”的比例(32.1%)仅为美国高校的二分之一;同时,在“期刊和参考书资源”方面,已有76.4%的美国高校能够提供此类服务,而国内高校只有45.1%。另外,差别最为明显的是校园“电子商务”情况,目前只有4.2%的国内高校能够提供在线支付费用服务,而美国则在到了40%。同时,在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联网率及网络传输能力方面,国内高校的情况也相对要落后得多。 在CIO体制方面,美国高校已有69.3%的被调查对象设置了CIO服务,而且还有4.2%的设立CIO的美国高校正在考虑设置此职务。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显然要落后得多。目前,已经设置CIO(或类似职务)的高校公占被调查高校的3.9%,其余的高校都没有开始此方面的工作,而且也没有考虑设立此职务。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虽然存在着诸如起步晚、追赶任务紧等劣势,但同时也具有目标明确、可能实现跨越性发展这样的优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多方面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可能对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 建设校园网站的方案 2.1 工具选择 网页编辑器主要是Macromedia Dreamweaver 和HTML代码编辑工具, Macromedia Dreamweaver是一种混合型工具,在所见即所得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完成主要的工作,同时也能切换到一个文本编辑器,对HTML源代码进行直接的调整,而且会保持原有代码的格式。Dreamweaver的最佳特性就是他的“往返式(Roundtrip)HTML”的编辑能力,这种特性使图形编辑工具和代码编辑工具输出同样的HTML代码的工具,所以用Dreamweaver使图形化HTML编辑工具中唯一不干扰原有HTL代码的工具,所以用Dreamweaver编辑后,仍可以转回到原来的代码中用编辑工具进行修改。用其它工具修改后,Dreamweaver能自动更新相应的页面,他能很方便地产生动画,嵌入JavaApplet,Active控件,并对用户的动作作出反应,此外,Dreamweaver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处理得也很好。 FrontPage也是常用的较好的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工具,对Web站点又很强的控制能力,可以统一Web站点内页面的外观 和风格。但FrontPage生成的HTML文件的冗余代码所占的比例高达20%~50%,而Dream weaver生成的冗余代码仅占5%~10%。虽然这些冗余代码对网页的显示没有妨碍,但是却使访问速度降低,浪费了存储空间。所以,使用网页制作工具生成的网页,在制作完成上传到网站上之前,通常先对网页进行“瘦身”-消除冗余代码。可以采用手工和网页压缩工具。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语言是用来表示网上信息的符号标记语言,是一种能够被广泛理解的语言,所有的计算机都能够理解的一种用于出版的语言,纯粹的HTMl代码也可以编辑网页,不会破坏原有代码,并常带有许多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创建表格、表单及其他复杂结构,但是制作网页都用代码,实在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因此结合网页编辑器会更方便些.专用的网页编辑器还有一类是完全的所见即所得工具,就是在编辑网页时看到的效果,与使用浏览器时看到的效果基本一致。这种工具主要适合与制作一些美观而不复杂的站点。 2.2 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应主要包括院系介绍、等级考试、友情链接、新闻浏览、会员登陆、新闻浏览等模块。 在Dreamweaver Mx中创建框架,选择上方及左侧嵌套的框架,保存框架集,再分别保存上下框架。打开属性面板设置框架属性在顶部框架内创建标题栏,下方创建导航栏,设置导航栏的链接。. 选中导航栏的一个文本,打开”属性”面板,单击”链接”后面的”文件”按钮选择要链接的文档,可以用导航栏内容,然后再在新的窗口中打开链接,并在”目标”菜单”中选择_blank。
论文阐述了管道工程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分析了当下管道工程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旨在通过论文的研究,明确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在管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升管道工程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质量,为石油天然气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引言 机械设备是现代管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具,科学地选取和使用机械设备,能够使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同时还能够促进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工作的优化。管道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磨损,长此以往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功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管道工程建设中,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化管理,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有效性。 2管道工程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分析 管道工程施工中的设备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挖掘装载机、汽车吊、土方运输车以及管道运输设备等大型机械设备,二是线路测量、吹扫以及试验和检测等小型设备,现代工程施工建设中对大型机械设备的需求较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小型设备则是管道成型质量控制的有力保障。在管道工程施工中,挖掘机是实现土方工程的重要基础,设备的牵引力、稳定性以及爬坡和越野性能等,对于管道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施工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起重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管道工程施工中常会使用汽车起重机进行管道的安装。管道工程材料运输设备也是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基于管道工程材料的大型特征,应根据工程需要、运输距离等情况综合选取适合的设备,同时在使用中对设备的燃料、磨损等情况及时关注和处理,保证材料运输的连贯性。 3当下管道工程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及专业性不足 管道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工程的项目点也很繁复,加之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意识和理念方面不足,使其对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这导致管道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没有专业的人员和机制进行保障,一方面,未配置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往往由管理和操作经验较少的人员兼任;另一方面,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台账、名录等档案管理方面不到位,设备使用和管理记录混乱,无法实现有效管理。一部分企业在施工中,只有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才会进行维修,对于日常维护和保养重视不足,使机械设备的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3.2未构建合理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机制 对于建设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来说,日常维护及保养是影响设备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当下的管道工程建设中,很大部分企业对于设备使用未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未对设备进行日常的基础保养及维护,导致设备损耗严重,使用寿命和性能均显著下降,不仅影响了管道工程的建设进度,还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效发展。还有一部分企业制定了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但制度的全面性不足,仅仅是进行表面化的规定,对于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未真正地落到个人身上。另外,部分企业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执行力不足,制度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3.3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设备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是保证管道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条件,只有根据设备的性能、功率等进行合理使用,才能够使设备管理和工程建设均得到保证。当下的很多管道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加之工程进度等方面的压力,常常为了抢进度进行连续施工,导致工程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或者是在机械设备已经出现问题的情况仍旧带病施工,导致机械设备老化与磨损严重。由于专业人员供给不足,当下的很多企业在管道工程施工中,会雇佣短期人员进行施工,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知识了解不足,常常发生野蛮使用的状况,加剧了机械设备的磨损与老化程度。 4优化管道工程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措施 4.1加大机械设备管理的投入和专业化建设力度 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意识和理念上要有所提升,真正地通过学习和培训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人员和资金投入,保证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次,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使相关施工人员能够对设备使用和管理具有一定的认知,提升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最后,要构建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一方面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保证专岗专责,使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人头上,明确不同部门以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流程进行规范,保证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能够照章办事,在设备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4.2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 在管道工程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从而保证设备的性能,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构建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对于人员的维护管理范围、时间节点、内容以及标准进行规范,由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性能与功效。另外,还要加大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的力度,施工管理单位根据设备的特征,制定定期检测的标准,采用与设备相匹配的检测技术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地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检测工作中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记录、上报,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设备带病运行。 4.3强化对设备使用和维保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施工管理中,对于本身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要提前购置,保障设备的库存与供应,当设备出现问题后,及时更换使用的机械设备或是相关零部件,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对于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严格要求,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耗。同时,要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融入项目管理人员的考评当中,保证管理人员对设备维护管理具有足够的认知。另外,在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壮大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团队,提升团队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保证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型的知识与技能。 5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管道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求,管道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多种机械设备,对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和维护管理是保证管道工程建设质量与速度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大机械设备管理的投入和专业化建设力度、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强化对设备使用和维保人员的培训力度几点措施,能够使管道工程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大力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使机械设备能够在管道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工厂电气论文:浅谈工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及维护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工厂企业电气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设备随之不断的改进、更新,与此同时对运行维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没做到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对工厂企业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正确果断处理设备的异常现象,是每一个电气技术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故障诊断 1、电气设备维护的一般方法 (1)观察 通过眼睛的观察可以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有:破裂、断线;变形;松动;漏油、漏水、漏气;污秽;腐蚀;磨损;变色;冒烟(产生火花);有杂质异物;不正常的动作等等。 (2)听闻 设备由于交流电的作用而产生振动并发出特有的声音,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果仔细倾听这些声音,并熟练掌握声音变化的特点,就可以通过它的高低节奏,音色的变化,音量的强弱,是否伴有杂音等,来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因过热而产生的特有的焦糊气味,大多数的人都能嗅到,并能准确地辨别。 (3)触摸 运行人员可用手触摸被检查的设备,对设备的温度、发热、震动等情况来判断设备的缺陷和异常。应该强调的是,用手触试带电的高压设备是绝对禁止的。 (4 )了解运行状况 设备检修人员向运行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生故障时的具体现象,产生故常的环境条件,以往发生类似故障的记录及解决的办法等。通过这些“问”,可以较快地掌握设备运行的最基本的情况,便于检修人员快速完整地处理事故,避免事故查找工作进入误区而延长停电时间,扩大事故范围。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检测工具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如用热成像仪来检查电柜母排,电缆、电机等的发热情况,用轴承听诊器和频谱分析仪来判断电机轴承的磨损情况等。通过这些先进工具可以更好的发现设备运行问题,有助于提早做好检修计划,从而达到消除故障隐患的目的。 2、工业生产中常见故障分析 (1)电动机故障分析 起动故障;当电器接通电源后,电动机不工作,并且电动机无任何声响。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与电动机相配的起动电器出现故障,此时需要检查如星三角转换装置、变频器、软起动器或相关电气连锁等状态是否正常。另一种情况是电动机内部绕组短路,局部绕组烧毁,导致电动机停止工作。当一旦怀疑电动机自身故障时,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各绕组阻值。 (2)电动机的维护 1)使用环境应经常保持干燥,电动机表面应保持清洁,进风口不应受尘、纤维等阻碍。 2)当电动机的热保护连续发生动作时,应查明故障来自电动机还是超负荷或保护装置整定值太低,消除故障后,方可投入运行。 3)应保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良好的润滑, 一般的电动机运行5000h左右,即应补充或更换滑脂,运行中发现轴承过热或润滑变质时,应及时换润滑油。 4)当轴承的寿命终了时, 电动机运行时的振动及噪声将明显增大,检查轴承的径向游隙一定数值时,即更换轴承。 5)拆卸电动机时,从轴伸端或非轴伸端取出转子都可以,如果没有必要卸下风扇,还是从非轴承伸端取出转子较为便利,从定子中轴出转子时,应防止损坏定子绕组或绝缘。 (3)变频器故障分析与维护 目前变频器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等领域,变频器本身具有各种保护和报警警告功能变频器长期可靠地运行,与日常的维护保养是分不开的,再好的变频器得不到正确合理的维护,其寿命将大为缩短,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电机电缆发热,易出现过载过流问题,电流大,负载重,需要优化参数,尽可能提高输出电压,适当提高载频,优化转矩提升,使用DTC矢量控制(定期对电机参数自整定);加电抗器,尤其输出电抗器,直流电抗器;换专用电机;降低负载或上限频率。 2)干扰问题的预防,做好预防措施,将EMC影响减少,做符合EMC安装规范的布线;良好的接地;控制电缆单端接地,动力电缆双端接地。 3)干扰问题的解决,调整参数,调低载频;干扰路径做隔离。 4)应定期对变频器进行清灰除尘。由于变频器内部器件紧凑,内部积灰很难用风机或吸尘器清除干净,这就需要对变频器解体,将变频器控制板、主板拆下,用毛刷、吸尘器清扫变频器线路板及内部IGBT模块、输入输出电抗器等部位。利用每年的停热期,将检点放在变频器日常运行时无法巡视到的内部:检查变频器内部导线绝缘是否有腐蚀过热的痕迹及变色或破损等,如发现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检查变频器螺丝等紧固部件是否松动,应将所有螺丝全部紧固一遍;检查输入输出电抗器、变压器等是否过热,变色烧焦或有异味等。 3、负载匹配问题 生产机械的种类繁多,性能和工艺要求各异,其转矩特性是复杂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恒转矩负载、风机泵类负载和恒功率负载。针对不同的负载类型,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变频器。 (1)恒转矩负载 恒转矩负载是指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任何转速下,转矩均保持恒定。恒转矩负载又分为摩擦类负载和位能式负载。摩擦类负载的起动转矩一般要求额定转矩的1 50%左右, 制动转矩一般要求额定转矩的100%左右, 所以变频器应选择那些具有恒定转矩特性,并且起动和制动转矩都比较大,过载时间长和过载能力大的变频器。 (2)风机泵类负载 风机泵类负载是目前工业现场应用最多的设备,虽然泵和风机的特性多种多样,但是主要以离心泵和离心风机应用为主,通用变频器在这类负载上的应用最多。风机泵类负载是一种平方转矩负载,这类负载对变频器的性能要求不高,只要求经济性和可靠性,所以选择具有U/f-const控制模式的变频器即可。如西门子的MicroMaster430系列变频器。风机负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转动惯量比较大,所以变频器的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变频器具体设计时,在变频器起动时不发生过流跳闸和变频器减速时不发生过电压跳闸的情况下,选择最短时间。 (3)恒功率负载 恒功率负载是指转矩大体与转速成反比的负载,如卷取机、开卷机等。利用变频器驱动恒功率负载时,应该是就一定的速度变化范围而言的,通常考虑在某个转速点以下采用恒转矩调速方式,而在高于该转速点时才采用恒功率调速方式。我们通常将该转速点称为基频,该点对应的电压为变频器输出额定电压。 结语:提高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保证电气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是电气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到维修,更要做到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及时的发现并处理,使工业生产正常进行,尽可能减少损失。 工厂电气论文:《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也为学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做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并能获得电气控制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并为后续课《电气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程教学模式;专业能力目标;职业岗位能力 一、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拖动、低压电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但传统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以讲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各种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环节偏少,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电气控制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很欠缺,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与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相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应当对《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点突出考核学生在电气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立足于工学结合。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特色 根据电气工程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项目为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教学对象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电气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气设备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为载体,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行动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是对整个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进行发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教学放在实验室中进行,介绍各种典型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各种工业控制低压电器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并配合现场动手操作,帮组学生理解所讲内容,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是针对性的讲授、示范、引导,重点突出技能培养。整个教学中,要安排三分之二的左右的学时让学生自己连接控制电路。实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职业岗位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涵盖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相关应知、应会内容,教学内容选取要考虑岗位职业要求,注重岗位化能力培养,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基本控制线路为主线,学习从低压电器的认识、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典型工厂控制线路的分析、调试和设计、评价全过程。每一学习情境均以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来达到即定的培养目标。 三、本项目预期的主要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能够根据需要正确选择; 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元件的安装; 3)熟练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具备识读电路图能力; 4)能够根据给定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 5)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进行低压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 6)能实施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排查; 7)可以根据给定的控制要求,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规划与实施; 8)了解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PLC基本指令、功能指令和编程方法;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电机及控制方法的认识和深刻领会,以及教学实训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4)在技能训练中,注意培养爱护工具和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四、课程的总体安排及考核方案 1.课时的分配及进度:授课12周,每周4学时,总学时48。理论授课16学时,实验实习32学时。 2.考核方案:《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论考核以够用、实用为基本原则,降低了理论考核的要求。重点突出考核学生在电气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考核,强调实践效果。 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理论考核+技能鉴定。课程考核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电气控制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并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占40%)。其中理论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电气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的了解。考试成绩的20%记入期末总成绩。实践考核在电气实训实验室进行,每一位学生随机抽取任务工单,含有设计和安装调试接线,成绩的40%记入期末总成绩。 工厂电气论文:《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教学的几点体会 【内容摘要】《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是电气运行与控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自制力差等原因,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满堂灌”现象。本文结合中职生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容易接受,适应性强的特点,教师细化技能目标、利用微视频教学等教学方法来上好第一次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工厂电气 技能目标 微视频教学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是典型的教学项目的学习,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按照“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有关精神编写而成。本书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在职业教育特色,以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电气控制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过程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电气控制设备安装与维修核心技能。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线中职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巧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一、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只有对专业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专业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精心设计第一次课的教学过程。比如,我们学校有个加工中心,我就带学生去参观各种机床的工作过程,并介绍这种机床就要有良好的电气控制系统才能正常运行,然后对一台事先准备好模拟机床进行排故演示,让学生明确本学科要学习的目标是安装电气控制系统和检修系统,这样他们会树立更大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细化技能目标,分阶段实施技能实训 技能目标是实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技能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因此,在备课前,应该首先确立技能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对于学生,我要求他们尽可能掌握的专业技能目标主要是:①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②电气控制设备的测量与识别;③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安装及测试等核心技能;④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其职业能力。 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实际教学中把整个技能目标分阶段实现(详见下表)。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技能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运用微视频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大家都知道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相对比较抽象,而且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在按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个老师要负责30人左右的学生,一般要分6个学习小组,当老师讲解重难点时,分别对6个小组进行讲解,所以要求老师至少要讲6遍,既浪费时间有费力。如果运用微视频教学,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样教学上的困惑。例如,在讲到空气式阻尼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型与断电型互换时,老师可以先录制时间继电器互换过程的视频,然后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清清楚楚看明白。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还可以重复或暂停播放微课,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整个课堂翻转,将课堂时间大部分花在交流讨论和实际操作上,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整体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每次操作课时,利用相机拍摄记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规范的和不规范的动作,制作成微视频,在下次课前加以比对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规范操作要领。 总之,《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是电气运行与控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还要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寻找一种适合中职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工厂电气论文:化工厂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使用于化工工厂生产中。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得到改善,系统发展超多功能和大型化方向迈进。然而,由于化工自动控制系统机房、信号线以及化工仪表等等受到雷击问题较为严重,导自动控制系统无法运行。文章分析化工厂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防雷措施。 【关键词】化工厂电气 自动控制系统 防雷研究 1 前言 随着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大量出现,设备被广泛应用。逐渐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自动化发展水平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电气设备抗干扰能力比较低,时常受到雷电影响,严重阻碍工业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设备运行中,一旦电压过低,就特别容易出现雷电危害。 2 雷电对化工厂控制系统造成的危害 2.1 直击雷的危害 众所周知,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的出现会带来经济破坏和生命安全,后果非常严重。雷电对化工厂控制系统危害非常大,产生的电磁脉冲干扰影响也很大。如果化工厂遭到雷击,不但是建筑受到了损害,会使得电子系统和DCS无法运行,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加重,影响化工厂无法正常运行,人们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直击雷产生的危害非常大,它直接作用于自动化仪表和化工控制设备上,雷电一旦产生,会形成大量的电流,使得设备遭受破坏。最明显的危害是,连接装置中会形成较强的电流,会影响到电阻压降,从而使得电位逐渐升高,这直接破坏了系统。 2.2 电磁脉冲干扰 电磁脉冲干扰主要是在打雷瞬间形成的,当强大的雷闪电电流产生之后,脉冲电磁场会特别强,会有超强的电磁脉冲出现。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这也被称为感应雷。这种雷击对化工厂设备产生巨大影响,会使得设备和导线出现破坏,从而埋下巨大安全隐患。 3 化工厂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雷电防护 3.1 合理接地 该方式实践证明,自动化控制和化工厂电气使用合理的接地方式之后,对雷电防护有重要作用。合理接地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根据接地电阻大小来确定,接地电阻数值较小,雷电流泄放的能力会非常强。对雷击物高电位保持能力会非常低,导致的危害特别大。在化工雷电防护进程中,选择合理的接地方式,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合理的接地防水主要有建筑物接地、强电系统接地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这几种。其中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项特殊的电气系统,系统接地电阻使用标准较低,需要进行重新设置。举个例子: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电阻应该小于2欧,系统运行工作电阻应该小于4欧姆,安全保护地电阻应该小于4欧姆。在化工厂计算机系统遭受到,雷击之后,计算机系统同地网系统会形成较高的电位。因此,在进行设置进程中,需要使用计算机和地网控制系统,在保持距离10以上执行安全防护。当需要引入接地线时,电网和接地线理当保持一段距离。因此,需要选择屏蔽或者是绝缘措施进行应对。 3.2 电磁屏蔽 在化工厂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引入或者引出的电缆线需要设置在电缆槽盒内,并且在不同的阶段的电缆槽盒之间应该采用金属进行联接,从而保证整个电缆槽盒内的电路畅通。就不会形成新的电子脉冲,当槽盒被雷击之后,槽盒内的电缆线不会出现被破坏现象,因此也不会出现危害或者干扰。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槽盒雷电电压满足自动化控制需求,需要将电缆引入控制内,进行设置时,激昂电位相连接在一起。并且对其他的管线也理当执行电位相连接,避免雷电危害出现。在化工厂防雷设置时,借助自动化控制室和电气控制室,在墙面、门窗以及钢筋位置进行连接安装,从而形成一个有效地避雷网。这就能有效地避免因为雷电形成的电磁脉冲影响,保障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电气安全运行。针对于一些特殊的仪器仪表,电缆没有进行完好设置,电缆槽盒进行雷电设计,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实现电缆线设置。保障屏蔽层和化工厂控制系统实现相互电位连接。 3.3 使用SPD 可以合理使用SPD,化工厂电气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了SPD,最重要的作用是,当电感应直接流入信号传输线中时,电力线瞬间会受到电压限制。保障了自动化设备和电气设备不会受到电压穿极影响。使用SPD还可以将自动化设备和电气电压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较好发挥出防雷作用。在化工厂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都会选择电位连接方式,为了避免电磁场干扰现象。控制系统的启动会形成一个较大的避雷网,防止不必要的电流进入。因此,在控制系统中,线路的安装一般都会采用SPD系统。而且在配电系统和仪表设备之间,现场仪表以及PLC控制设备之间都需要有SPD系统保障。能使得整个化工厂系统都被保护起来,这能有效地防止雷电危害出现。 4 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化工厂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雷电危害主要有电磁脉冲和雷电危害两个重要干扰。因此,雷电防护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接地安装,使用电磁屏蔽方法对化工厂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防雷设置,这对于化工厂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当有效地保障了自动控制系统安全运行,有效提高化工生产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防雷技术,这将有效地提高自动化设备运行水平和化工厂运营效率。 工厂电气论文:磷肥化工厂电气维修中常用的方法探究 【摘 要】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电气设备的频率越来越高,电气设备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电气设备越来越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电气设备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对电气进行维修的时候也必须掌握很多的知识,对电气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的维修不仅仅要掌握电气本身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方面的知识。本文通过分析磷肥化工厂电气故障,分析电气故障解除的相关经验,,从而能够及时地排除电气故障,提高维修的效率。 【关键词】磷肥化工厂 电气维修 方法 探究 当电气出现故障的时候,要尽快地查出故障的原因,一般都会采用一些诊断仪器,但是这类仪器的价格高,所以,在电气维修过程中,为了能够节约经费,在电气维修中,坚持采用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1磷肥化工厂电气维修采用先“静”后“动”的方法 当磷肥化工厂的电气出现故障的时候,维修人员首先不能慌张,先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电气的操作人员了解电气的使用情况,电气故障的特点,在面对电气故障时要通过听、观察、闻电气是否出现了烧焦的味道,然后通过分析电气使用人员在故障发生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分析电气出现故障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修理。因此,在磷肥化工厂电气出现故障时,应该采取先静后动的方法,找准磷肥化工厂出现故障的原因后,再进行维修,可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2磷肥化工厂电气维修要采用先“外”后“内”的方法 当磷肥化工厂的电气出现故障时,应该遵循先外后内的原则,因为磷肥化工厂的电气故障一般都是出现在外部的元件上,内部的系统几乎不会出现故障。例如,当磷肥化工厂的电气出现显示屏不能显示的时候,设备就会停止运转,这时,通过对电器柜中的元件进行查看,发现系统上的报警灯亮着,然后再查看电气的维修手册,可以发现当报警灯亮起时,说明要将电气的电源拔掉,然后对电气的电压进行测量,发现电气的电压是正常。在通过测量磷肥化工厂电气的电阻,发现接地的电阻几乎不显示数值,从而分析是电气的主板出现了问题,但是,通过对电气维修经验来分析,电气系统的主板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从而可以分析出磷肥化工厂的电气故障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于是对磷肥化工厂电气的外围设备进行故障分析,端子代表的输出和输入信号的电压是正常的,为了进一步分析是否是电气的主板出现的了问题,将端子处的线路切断,然后重新启动磷肥化工厂电气,结果发现信号灯亮着,而且电源的报警信号没有再显示,从而说明磷肥化工厂的电气主板是没有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电气外部线路是否出现短路问题,将电气外部的线路逐一进行实验,从而分析出电气的短路问题。可以分析,如果当磷肥化工厂电气故障发生时,不采取由外到内的故障检查,直接将电气的主板换掉,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电气主板的更换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由此不利于磷肥化工厂的生产。 3磷肥化工厂电气故障维修应该运用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 在对磷肥化工厂的电气进行故障维修的时候,应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然后再分析复杂的问题,很多故障都是由一些小的问题引申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引发大的问题,所以,先将小的故障排除,可以提高电气维修的效率。 在对磷肥化工厂电气进行维修时,电气出现了滚丝筒不送丝的问题,通过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首先先从简单的故障进行分析,分析电气的热保护是否出现了故障,再分析电气的开关是否出现了问题,显示的结果都是正常的,然后,再分析滚丝筒是否出现了问题,让电气操作人员先摇晃下滚丝筒,经过反复地摇晃,滚丝筒就自动地运转起来。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磷肥化工厂电气不是出现了大的故障,而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问题,如果在开始故障判断阶段没有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直接对滚丝筒进行更换,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4磷肥化工厂电气故障维修要运用先公用后专用的方法 当磷肥化工厂的电气出现故障的时候,首先应该检查公用线路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公用线路是正常的,则要逐一检查专用的线路,这样能够从复杂的故障中逐渐缩小故障的范围,能够及时地排除故障。 例如磷肥化工厂中的电气运行分为X轴和Y轴两个方向,当X轴方向的运行正常时,Y轴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在进行故障排除的时候,可以采取替换法,将X轴和Y轴的电机交换,从而分析是否是两条运行线路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由外向内的方法,判断磷肥化工厂电气的故障是否是出现在驱动设备上。 5结语 文章中所论述的以上四种磷肥化工厂电气故障维修方法能够有效地排除电气的故障,节省时间,节省资金,能够使磷肥化工厂电气的故障迎刃而解。在磷肥化工厂电气故障维修时应该运用先“静”后“动”的方法、先“外”后“内”的方法、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先公用后专用的方法,将复杂的故障变得简单。磷肥化工厂的电气故障一般都是出现在外部的元件上,内部的系统几乎不会出现故障,因此,要先检查外部元件是否出现了故障,外部元件的故障是极好解决的,内部元件的故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排除。当磷肥化工厂电气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要先分析故障的原因,不能慌张,也不能盲目进行维修。 工厂电气论文: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能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凸显,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社会中还存在着十分要种的电能浪费现象。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工厂的电气系统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可避免的也会存在一定的电能浪费情况。因此,为了在确保工厂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电能消耗,就应当在工厂电气系统中,应用节能技术,从而得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节能技术;工厂电气系统;应用 前言 在工厂当中,电气系统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系统之一,为工厂其它机械设备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电气系统在运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在工厂电气系统中应用结能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电能消耗,在维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 工厂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原则 1.1 实用性 在工厂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当中,应当充分结合工厂存在的实际目标,尽量提高经济效益。在实际的节能改造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对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节能管理。以工厂的实际节能需求为基础,才能实现更为良好的节能效果,得到降低能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2 适应性 对于工厂的电气系统来说,并不是节能量越高越好,而应当综合考虑工厂电气系统的运行目的和电能需求,应当以工厂电气系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最为恰当的节能设计方案,从而在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节能效果[1]。 1.3 节能性 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工厂电气系统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节能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能够直接影响电气系统的节能效果。因此,在工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造当中,除了提高经济效益之外,还需要注重系统的节能性。如图1所示,在运行管理、供电系统、用电设备等方面,都应当建立有效的节能措施,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升工厂的长期效益。 图1 电气系统节能设计 图2 节能启动控制生产电机 2 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降低线能损耗 在电气系统当中,由于各条线路都具有电阻,因此,在电流流经的过程中,将会损耗一定的有功功率。对于线能损耗的降低,可以通过优化输电线路的设计,将导线的长度缩短,让负荷中心尽量靠近变压器。同时,如果条件允许,要尽量采用直线的方式来敷设线路,从而使导线长度缩短。此外,还可以适当的将导线横截面积增大,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经济电流密度为基础,合理的确定导线横截面积[2]。 2.2 节能启动控制生产电机 电机控制是工厂电气系统中电能消耗较大的部分,因此,有效对生产电机进行节能启动和控制,能够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在传统的改造方式中,只是对电机接线方式进行改造,通过降低电机启动瞬间的电流冲击,来减小对电机部件的冲击力,从而实现软启动电机。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起到保护电机内部元件的作用,对电能消耗没有实现有效的控制。而节能技术的应用,结合定子电压、启动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定子电压的降低,限制启动电流,从而实现降压启动[3]。在启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如果某些环节难以承受,就可采取这种方式。 在节能启动过程中,主要包括采用软启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延边三角启动、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等方式。在负载当中,如果限制了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或是没有过高要求电机启动力矩,就可以通过降压启动的方式启动运行。在启动过程中,对电机进行星形接线,在启动之后,再转变为三角接线。此时,只需要全电压启动电流的三分之一,就能够实现电机的启动,使得电能消耗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2.3 控制变压器负载 在工厂电气系统当中,变压器也是电能消耗极大的设备,而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变压器的负载。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将其最大负载下的负载率进行提升。在工厂的工业生产当中,应当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变压器的容量与数量进行确定,同时结合节能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还可以利用“削峰填谷”的节能措施,其具体指的是对用电侧和发电侧进行调度,将一部分负荷由尖峰负荷时段调整到低谷负荷时段,从而使电气系统整体的负荷率得到提升[4]。发电厂的供电是全天候进行的,用电高峰通常在白天,而用电低谷一般是在晚上。而发电厂在白天和晚上并不会对电力供应进行改变,因此,会出现白天电量不足,晚上电量剩余的情况。对此,工厂可以将电气系统高峰时段的负荷适当的转移到晚上进行,从而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4 制定电机设备检修计划 在工厂的日常运行管理当中,通常是根据相关数据来管理电气系统。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优化调度工厂中的电气设备,从而达到电气系统的节能要求。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其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转矩等输出特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相应的传感器,来采集和监测这些参数,同时在反馈环节进行应用,从而完成闭环控制电机,提高电机的运行特性和运行效益。另外,随着运行和工作时间的延长,其中的部件、性能等也会发生老化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机消耗的不断升高。因此,对于电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应当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和方案。在传统的检修维护当中,主要的方法都是事后维修,不但维修效率低、效果差,同时也会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而且,电机经常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电机的老化和损坏速度加快,从而进一步增大能耗。因此,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结合节能技术的应用,应当采取状态维修的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定期全面检查电机的运行状态,以相应的体检参数作为标准,来确定和分析电机的运行状态。此外,可以根据电机的运行状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结合科学、系统的数据资料,对电机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判,提高电机设备检修的准确性,从而实现电机能耗的降低。 3 结束语 电能是我国当前社会中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旦由于近年来我国电能消耗量不断增长,供电压力不断增大,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此,应当从各个方面实现节能。在工厂的电气系统中,能耗十分巨大,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节能技术,在其中进行充分的应用,从而实现工厂电气系统的节能。 工厂电气论文:探析现代工厂企业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对现代工厂企业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现代工厂企业;电气设备;维护方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厂企业中的电气自动化水平也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大量电气设备的更新与改进,我们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维护知识,通过对电气设备的不断维护工作,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杜绝事故的发生,继而促进工厂企业的不断发展。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对现代工厂企业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 (1)观察法。通过仔细的对设备进行观察,查看是否有异常现象,例如不正常转动、有杂质异物、冒烟、变色、磨损、腐蚀、漏气、漏水、漏点、松动、变形、断线以及破裂等现象。 (2)倾听法。 由于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转的时候会由于震动而发出一种有规律性的、独特地声音。如果我们在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时候可以仔细倾听,熟悉这些声音,到时仅通过声音是否有杂音、声音的强弱、音色以及高低节奏的变化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 (3)嗅觉法。当电气设备由于连续长时间处于过热状态就会导致绝缘材料的焦化现象,发出独特地非常刺鼻的味道,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嗅觉来准确识别发生部位。 (4)触摸法。我们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带着防烫伤手套来对电气设备表面的温度、振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现象,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万万不可触摸带电的高压设备。 (5)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我们维护人员一定要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发生那类故障时的具体表现情况,以及解决这种故障的办法等,这就需要和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通过这类的交流活动,我们可以更快捷、有效地掌握设备的各种性能以及基本状况,对我们快速处理电气设备的故障非常有帮助,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除了上述五种常用的维护方法,我们也有一些应用的范围不是很广但是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用先进的检测工作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比如:使用频谱分析仪以及轴承听诊器来分析轴承的磨损情况,用热成像仪来观察电机、电缆以及电柜母排等的运行温度情况。通过先进的技术虽然也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电气设备的故障,提前解决,但是由于其应用的局限性,所以一直的不到普及。 三、工厂企业生产中主要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 (1)电力线路的维护。首先要进行的是巡线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里,巡线人员若发现导线和电缆断落在地面上或者是悬挂在空中时,要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做好相关措施,设法让行人避开断线点。其次,巡视人员要对所巡视的设备的结构和接线非常熟悉,且不能越过围栏和遮拦。再次,还要注意检查电线是否被老鼠等动物咬坏,设置好挡鼠板。最后,要制定点检表,对线路进行检点,如电力线路是否靠近热源,是否是阳光直射,是否存在机械的损伤、绝缘的状况是否良好,螺丝头的松紧程度等等。 (2)变压器的维护。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对于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电气设备就很容易停止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变压器进行维护主要包括检查变压器的防鼠设施是否完好;保证变压器周围没有积水和杂物;及时清理积尘;检查紧固螺栓的松紧程度,若有松动就及时紧固,防止漏油;检测油的温度和油位,监视电压、负载电流。另外,还要注意变压器工作的运行声音,若有异常要及时解决。 (3)发电机的维护。发电机在日常工作中的维护,首先要检查燃油箱里的存油量,以避免在使用发电机时,出现油不够的情况,而且还要对油底壳内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查,清洁发电机的附属设备,重点的清洁对象为散热器,油过滤器,其次,要检查冷却水的水位及传动皮带是否能正常使用;最后,还要检查机组水的预热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起动的电池的电解液的浮充状况和液位。 (4)断路器的维护。断路器指能够承载、关合与开断在正常回路里的电流,能够关合规定时间里的承载与开断异常的回路条件里的电流开关装置,也包括短路。而且当它们严重过载或短路、欠压时,还能自动地切断电路。对于断路器的维护主要从检查并及时更换橡胶件、检查和更换主要的部件、保持空气干燥和管道的洁净三个方面入手,其中检查和更换主要部件中,其主要部件分为灭弧室、非线性电阻、主阀、传动风缸、通风塞门等,对这些部件进行更换是为了保证断路器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PLC的维护。PLC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编程控制系统”,现阶段,这种系统被广泛运用在工厂的生产中。PLC 系统是一种高精密的设备,它的运行时间比较长,对配套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它进行维护与对其他设备进行维护有很大的不同。(1)首先要确保PLC 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符合该设备的要求,如,防尘、防水、防火、防雷击和高温等等。在对它进行维护的时候,必须要熟悉PLC 设备维护的工作流程和它内部各个模块的相关资料,对现场的布局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检查检测工具是否完好;(2)PLC 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其CPU 的电池电压应该是3V,所以,在对它进行检查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电压的检测,避免出现因检测遗漏而造成的巨大损失;(3)在日常的维护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系统停机的时间,对PLC 的控制柜进行降温和除尘,此外,还要对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的缩写,是指不间断电源,它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进行维护,以保证PLC 系统在电路断电时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一段时间;(4)检查接地电阻的接线螺丝是否松动,观察外观上是否存在异常的变化以及接线的接触是否良好,及时进行程序的人工的备份。以上这几种检查方法,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灵活性,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章和相应制度。对于发生故障的设备和系统要查明故障原因,然后再进行维护和更换;在进行电压的测量时应考虑到导线的压降;不能违反设备电器控制的原则,在测试的时候,手不得离开电源开关,并且保险应使用等量或略小于额定电流;注重测量仪器的档位的选择。 四、结论 总之,在对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过程中,我们要以该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的相关规定作为标准进行维护,而且还要注意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如对于一些小零件的检查较为简单,没有经过认真的考量,有些小零件已经失效不能发挥其作用,但是却没有及时更换从而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还有一些情况是,电气设备的磨损情况较为严重,但是操作人员为了给企业节省开支,就没有及时地更换零件,而且发现了异常的声音也没有及时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任其自生自灭。这些都是在日常维护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些细节,但是它们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维护。只有在日常的维护中将问题及时的发现,解决,才可以杜绝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因此,我们一定要将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当成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得到全面的进步,并且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向前发展。 工厂电气论文:工厂电气安装工程的缺陷及质量提升策略 电气安装环节作为工厂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的环节,对电气安装整体工程的质量实施及时、完整、有序的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工厂对电气安装工程的需求,加强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了企业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只有将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才能够确保工厂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行. 1. 工厂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材料的质量问题 设备材料的质量问题是目前工厂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所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施工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所有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就我国目前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设备材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许多产品没有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以及检测试验报告等文件资料.此外,由于在电气安装工程中涉及许多电压试验,这些试验都需要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设备的质量达不到工程标准,势必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1.2 电气安装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电气安装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着素质偏低的情况,施工人员所掌握的都是单一的电气知识,而不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虽然施工队伍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但是却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对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进行充分了解,现场施工也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进行,从而导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下电气工程的施工需要. 1.3 电气安装路线铺设存在问题 路线铺设是电气安装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电气安装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然而,从我国目前电气安装路线铺设的现状来看,却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管路暗敷处出现规则裂缝;金属管没有做好跨接接地线或者不根据具体的材质,一律焊接跨接接地线;管字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的时候,没有设置必要的过路箱,从而留下不安全的隐患.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带来影响.除此之外,镀锌管直接采用套管熔焊连接,套管连接不牢以及明、暗管进箱进盒不顺直,挤成一捆,露头长度不合适等也是电气安装路线铺设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2. 工厂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上文中所提到的问题都会对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为了确保能够在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在对工厂电气安装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2.1 对设备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设备材料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单位领导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设备材料的采购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设备材料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坚决杜绝不合格的设备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为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采购人员可以经过查询,去一些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家进行直接进货.此外,电气设备和材料运到施工场地之后,监理人员应该对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检查,其主要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确保其与设计相同.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材料,应当有质量证明书或者出厂合格书. 2.2 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建筑电气在施工安装工程中,各相关人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充分做好电气工程质量的控制。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但目前有些施工人员无资质证书,作业人员无上岗证,大多数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况很多,使施工水平达不到规范要求,安装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因此,作为电气工程师首先需要熟悉操作规范,把好质量关,切不可疏忽大意。电气施工质量的规范条文繁多,这就不得不要求控制人员通过积累,把规范条例牢记于心。在实际控制工作中,要结合实践,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专心认真,吃苦耐劳,肯钻研,有责任心;深入现场把行动落实到实处,把质量管理严格抓起。材料的质量、性能是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要始终把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贯穿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强采购人员素质,把好材料质量关。可通过市场考查的方法,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质量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只有严禁伪劣产品用于工程,才能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在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中,确定电气施工中的重点关键环节,明确关键,制订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控制,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必须在控制好重点环节后,以点带面,推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加强工人队伍素质的培训,树立长期思想,培养一批懂管理、技术水平好的管理人员,打造一支施工水平好的工人队伍。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坚持三检制度,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各个相关人员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土建工人与电气工人要密切配合,现场施工人员要服从管理人员。 2.3 在安装和铺设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检查 在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安装和铺设工作应该要进行及时的检查,需要分段检查和整体检查相结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预埋、穿线、安装各个工序阶段进行分段检查,尤其要重视对预埋和穿线工序脱节的问题以及和电气专业的配合问题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质量通报,对砸圈梁、楼板剔槽不规范,开关插座安装不到位置等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质量通报,限期整改,并对完工的电气安装工程从原材料、安装部位、安全用电、使用功能各个方而进行整体检查,以此来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体效应. 2.4 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 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进行不断提高与完善,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由施工引起的质量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将一些隐患彻底消除,确保工程的质量. 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还应该做好建筑电气施工的设计工作.整体施工设计工作应该做到全面、科学、合理,设计人员要依据设计和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来完成建筑工程的电气安装工程设计,并且要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规范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工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其施工质量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因此,相关部门如果想要将电气安装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就必须针对目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针对其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工厂电气论文: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引进电气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以可靠、节能、智能、信息化为特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设备不断创新,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本文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方式和应用,阐述了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设计与应用,并且分析了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LNG液化工厂 电气自动化 设计 1 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设计 1.1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电气自动化应该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基础上,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方案应该简单、经济、安全、可靠;对于生产装置与电气自动化的关系,应该从生产成本、工艺要求、工艺复杂性、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很多生产装置都是通过机电结合控制方式实现控制要求;科学合理地选用生产中所需要的电器元件。 1.2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1)现场总线监控。现场总线、以太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运行经验非常丰富,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另外,自动化设备的功能是独立的,组态相当灵活,不会导致系统的瘫痪,使整个系统具有可靠性。 (2)集中监控。集中监控有利于系统管理和维护,而且系统设计简单,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但是集中控制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全部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处理器的任务非常繁重,会影响到处理器的处理速度。 (3)远程监控。远程监控能够节约大量电缆、节约安装费用、节约安装材料,而且远程监控的可靠性非常高、组态非常灵活。但是LNG液化工厂的电气部分通讯量很大,而远程监控现场总线的通讯速度比较低,因此远程监控适合于小系统监控,不适合LNG液化工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2 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2.1 先进控制 (1)先进控制的特点。在LNG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很难建立数学模型。当对自动化过程实施控制的时间,如果常规控制的效果不理想,那么久可以实施先进控制。同传统的控制技术相比,先进控制能够对模型进行预测和推断,并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另外,先进控制能够进行对变量耦合、大时滞等,对复杂的对变量进行处理和控制。 (2)先进控制的应用。在LNG生产过程中,通过辨别技术,可以确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动态的数学模型,能够表示实际装置生产过程,控制和约束输入变量的关系;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现场噪音的干扰,因此当采集和处理数据时,对采集的变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保证它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不可测量的变量数值一定要进行实时计算;通过软测量技术,获取指标数值。 先进控制的应用不仅包括传统的比值、串级和前馈控制等过程,还包括先进的专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内容。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诊断自动化生产的故障,监控自动化生产的过程。神经网络能够对复杂多变的模式及联想预测和记忆进行控制和处理。 2.2 现场总线 (1)现场总线的特点。现场总线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连接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现场设备。现场总线将仪器仪表设备和现场连接起来,并进行了有机整合。现场总线对于LNG生产工艺技术控制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现场总线基于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使系统的单回路调节器、现场变送器、现场执行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据记录仪等生产设备实现数字信息化、双向串行以及对变量。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现有的DCS、PLC等相比,能够进行多点通信、控制现场设备状态、还具有开放性和互可操作性的特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LNG生产行业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因为网络冗余性的问题,FCS的功能没有DCS完善,可靠性也没有DCS强,市场上的应用也没有DCS广泛。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能够在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过程中,节约生产成本费用、生产装置的安装费用和投资费用。但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室内设备非常少,总线结构简单,一对双绞线就可以连接很多的设备和仪表,所以硬件投资额度比DCS系统低,能够减少电缆和槽盒的使用量和安装费用,减少前期基础性投资,减少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程序,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简化工作流程。 运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还能够节约自动化生产的后期投资。当生产现场发生变化的时候,比如生产后期需要增加一定的控制设备,那么不需要重新添置新电缆,只需要在原先的旧电缆的基础上就近连接,就能够扩大规模,从而节约后期电缆投资费用和用于敷设电缆的费用。另外,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还有利于操作管理人员准确快速地了解和查询自动化生产情况,实时掌握和控制生产现场以及自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总线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 3 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小到开关设计,大到宇航飞机,都有着电气自动化的身影。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经济管理、电子信息处理技术、试验技术、市场研制和开发等技术领域。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我们可以加快现代工业的发展,节约有限资源,降低成本费用,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电气自动化使用水平和质量,大大缩短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天然气利用的差距,实现自主研发,促进国民经济发发展,实现电气自动化的规模化生产,规范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标准。 现代分布式、开放式、信息化是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的机构能够在网络中建立独立的网络,分散系统的危险,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开放化能够实现各方网络连接,将系统与外界联系起来,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而信息化能够将设备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自动化和管理控制一体化。 4 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应该引进国外LNG液化工厂电气自动化的先进经验和工艺流程,实现自主开发。同时,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思想,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且寻找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使电气自动化逐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 工厂电气论文:自动化控制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发展中,由于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及智能化手段的实际推动。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走上科学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会使得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关行业的发展得到推动,实现技术更新速度的提升。现代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应该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保证设备运行高效性以及可靠性,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厂 电气自动化 控制技术 正文: 一、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状况与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就是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研究开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的电气自动化当中,从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际状况 近年来,人们也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到了电子自动化技术当中,这不仅有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业务信息数据的管理,还可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的实际动态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生产数据的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当中,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效果,这也有利于人们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检修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将人员工作和计算机运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更加便利。 1.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的强化了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力,使其工作效率得到全面的增长。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 1)实现了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留下管理盲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高效控制。 2)联动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照明、配电、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体,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 3)安全性强。因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都可能造成系统产生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 4)数据完备、计算精确。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实际研究,主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特征、技术作用、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实际研究,明确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基本作用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整个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方式进行实际控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选用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当整个设备无法实际运行时,控制系统会检测故障问题,进行自动切断运行电源,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提升。这就需要一整套技术进行实际操作与控制,实现控制过程完整性,提升生产效率性[2]。 1.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保护作用 电气设备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相应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如电路实际运行电流超过电路最大限制,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致使故障发生。这就需要安全措施进行保护,实现具体问题应对策略制定,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设备运行问题进行解决。同时需要针对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进行实际调整或者更换,保证电气系统运行安全[3]。 1.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监督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内部电流无法用肉眼观察。并且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内部是否有电流通过,也需要进行实际信号以及指示灯的设定。在整个监督系统下,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下指示灯的设计,能够实现故障问题及时预警。同时,应该严格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安全性,控制故障发生。这样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频率,利用电气设备维护质量问题实现效率的提升。 1.4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功能 保证企业生产质量以及实现高效生产,需要对于设备整个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随时对设备进行实际观察,检查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通过相应数据测量参数分析具体故障原因,并制定良好的控制方式,实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升[4]。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体设计方式分为三种,分别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方式。 2.1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是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重要方式,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主要优点:处理过程中由中央处理机进行集中处理,实际设计过程相对简单,并且具体保护措施设定过程中要求较低,设备运行以及维护过程相对便捷;主要弊端:由于所有信息处理过程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器工作量巨大,导致处理器运行压力增加,导致处理速度缓慢,生产投资加大。同时,在进行长距离电缆干扰也会影响系统安全性,错误操作机率提升。 2.2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有所应用,优点:远程控制实际组态灵活,并且节省电缆,节约成本,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材料靠抗性较高等特点。弊端:由于远程控制电气设备实际通讯量较大,使得现场总线实际使用过程中处理速度缓慢。远程控制系统在设定过程中只能够满足电气设备系统需求,不能够在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进行实际应用,导致应用范围降低。 2.3 现场总线控制 以太网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对于电气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智能化电气自动化设备可持续发展。现场总线控制方式能够针对电气设备当中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实现现场总线设备有效控制,其在实际应用当中具备以上控制方式的所有优点。并且节省变速器、隔离设备以及I/O卡件等等。并且智能设备在实际安装当中具有较好效果,实现安装与维护工作量成本较低。由于整个系统各项功能装置具备安全性,不会出现设备运行与信息处理过程中设备瘫痪状态出现,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发展。 四、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也成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Windows平台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可以很好的将网络技术与其电气技术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良好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广,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实现IT平台与自动化相结合也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现状来看,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多个领域中。此外,相关科研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结束语: 由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就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来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已经广泛的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这虽然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工厂电气论文: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实践中的应用 [摘 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发展和电气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该技术在工厂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变换器 自动化控制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变革,突飞猛进。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企业、生产线等各个层面上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电气管理水平。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人类研究出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电气控制技术,同时也对电气管理的观念、方法、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工厂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改善对策,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特征,提出有利于改善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策略和方法。 二、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简而言之,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指由软件、机械和电子等共同构成的一个能够大大提高工厂生产速度和效率的控制系统,它主要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和微电子等技术的支撑,目的在于精确保障工厂的生产效益过程。我国引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最早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主要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PLC、变频器和工控机等少数领域。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和开发,大大地推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发展进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理论上看,所谓电气自动化,指的就是把电气设备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拖动、电机学等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专业。电气自动化以其操作性强、设备简单、应用领域广等特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工厂中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有利于提高工厂效率,减少劳动费用支出,解放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工厂效益,促进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可以提高生产的柔性,增强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库存,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足感,增加用户满意度等。简言之,电气自动化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用不够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不够规范,不利于电气自动化应用能力的有效发挥,不能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必须对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加以系统化的介绍和普及,使得各类工厂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促进工厂效益的提高。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实践中的应用 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几乎处处可见,任何一个现代化工厂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支撑。笔者总结,自动化控制在工厂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火力发电站主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保持发电机组的各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能量平衡,同时要不断消除运行过程中内外干扰信号,以满足电网对于机组负荷的需求,确保机组稳定运行在火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调频和调峰,接受电网负荷调度,控制汽机锅炉之间能量传输平衡,协调锅炉内燃料、引风、送风以及给水等各个子系统的控制。 第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变换器电路的控制管理。 在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变电器电路逐渐呈现出由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PWM变换器能够更好的适应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各项性能,在优化设备参数的同时,还能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影响,帮助我们解决低频区的电动机转矩脉动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应该更好地在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广泛应用。 第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监控管理。 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最为普及和常见的应用在于监控管理,比如:现场总线的监控,集中监控和远程监控等。现场总线监控工作的应用基础是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在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间隔对其功能的利用、分析进行,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量的模拟量变送器和隔离设备,有利于减少成本支出,缩短工作周期,促进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更好发展;集中监控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不论是维护工作和是运行工作以及系统设计,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相比而言,远程监控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对较小的系统起到良好的监控效果,不适合全场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但远程监控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电缆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费用支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靠性也比较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监控方式更加集中化,大量信息能够被中央控制器集中采集和分析、控制,达到良好的监控效果,降低运行费用,使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装置相对独立。 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问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企业来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企业成本,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为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体系,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发电厂中的升压站隔离开关的操作仍然使用传统的按钮操作模式,这种方式在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时容易在开关节点处出现异常,最终导致无法正常操作等问题。目前市场上按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备品备件更换后使用寿命短,而且对运行设备进行按钮的更换风险大,使用成本高而且经济效益低,工厂内部使用的公用系统操作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第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监控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监视系统无法实现对工厂内微机机电保护装置及电气自动装置的故障报告等信息的监视,操作人员无法直接查看到相关报告信息,对这些装置的运行状况无法准确掌握,无法及时采取相关信息。目前,这些报告信息的整理和保存均需要人工整理、存储和传输,且大多数工厂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信息的监视仍然采用传统的中央信号光字牌,因此传统设备存在寿命短、成本高、耗能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等问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上述问题或弊端是难免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排除障碍:随着电气化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设计与安装时,往往忽略对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过程中,应随时让维护和操作该设备人员了解安装过程,这有助于操作人员对新系统产生感性认识。通过专业培训,操作人员能更好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科学合理地应付突然出现故障及恶劣运行环境下维修,有利于设备的稳定顺行。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和网络化的逐步普及,自动化控制涉及的产业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同时促进了相关科学技术的更新,使得控制系统更加完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厂电气论文:关于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探析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企业的健康 发展也得到了有效性提升与创新,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更是在工厂实际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对于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开始成为工厂发展与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且过去的传统型人工生产与操作技术已逐渐转变成现代的先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本文简要叙述了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状况与发展,详细分析了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各个重要功能,以期为工厂的日常生产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使工厂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工厂 在工厂中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可以说一直以来的效果和运行情况都非常的好,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其可靠性非常的高, 稳定性方面也比较好,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操作方法也非常的方便,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和提高, 很多设备在应用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对其完善和创新。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很大程度上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随着智能化控制的不断发展,它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不断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上世纪50 年代,人们是从电气设备的出现中得到启发,开始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继电器和接触器开始投入电气运行,使得机器能够依据人的意愿以及事先设定的目标来进行工作;60年代开始,出现了现代控制理论,生产的过程控制及管理得到有效优化,进一步推进了自动化进程,电气自动化也得到了质的飞跃;70 年代,通信及微电子技术以迅猛的发展速度闯入人们的视野,电气自动化面临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仅仅借助以前的现代控制理论的技术难以应对,由此开始出现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大大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直到80 年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电气自动化中,首先,从管理层面上来看,信息技术不断简化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处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动态监控,确保数据的全面和完整;其次,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更新上,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微电子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一些设备的界线由过去的定义明确向模糊化转变 。 2.在检修和维护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系统更加简单和易操作 电气自动化依托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具有很好的人机操作界面,相应的控制系统灵活,并且易于集成,Windows 操作平台的使用使得维护和检修更加直观和简单。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影响因素 1.设备元器件质量问题 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元器件的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质量高低不同。一般,生产设备元器件的厂家规模较小,没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其元器件质量难以合格;此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元器件厂家之间的恶性竞争会使部门厂家重价格而轻质量,造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偏低的现象,对设备的正常控制和安全工作产生影响。 2.工作环境多样,操作维护不当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工作环境,有些工作环境甚至是非常恶劣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需要面对多种多样的工作环境,以应对环境因素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机械作用力因素和电磁干扰因素等。 三、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功能 在工业企业中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生产,其对于工业企业的持久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一定要在工业企业中全面发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效用,并不断更新与完善其功能,只有这样工业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保护功能、测量功能、自动控制功能和监控功能展开讨论。 1.保护功能。电气线路与设备实行自动化控制时,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故障,如果电路电流高于设备电路规定的实际使用限度与范围,那么系统就会及时终止运行,而实现这一过程就要合理的制定出一套健全且完善的排除故障与检测体系,依照不同情况自动更换与调整系统设备的相应电流与线路,将保护设备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2.测量功能。电气设备运行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观察与测定工作,其主要是为了能够在日常运行活动中找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以达到提高电气设备生产效率与使用效率的目的。若想要全面了解与掌握工厂中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就要合理选用测量线路的相应参数设备和仪表测试器,通过有效性措施做好观察与控制工作,最后利用已掌握和控制好的有关信息来完善与创新电气设备的运行及操作。 四、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的各种电气设备生产工艺也得到了相应改进、完善与创新,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运用方面更为突出,从传统型发展转变成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尽管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仍是把微计算机作为主要核心的网络化自动控制体系,但在不同程度上均已表明电气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同,所以在此前提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一定会十分光明,最终迈向科学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过去的实际运行工作发现,工厂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但能够获得显著成效,还可以得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工厂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使操作程序更为简单快捷,大大减缓了工人劳动强度以及缩短了工人劳动时间。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规模的逐步壮大,许多电气设备的运用也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合理调整与改进,以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为工厂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使工厂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工厂电气论文: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技能工厂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厂用电节能设计、节能设备应用、厂用电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降低厂用电量,达到节能的预期目标。 节能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工厂而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之道,因此,在控制企业用电成本这块我们尝试过很多办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变频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比如说无功补偿装置在客户端的大量投入,尤其是用电大户端,再比如说节能设备的大量使用,如节能变压器、低阻电缆等,另外在用电管理方面也制定了很多措施,小到企业的照明管理等。下面就阐述一下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技术中的应用。 1使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节能的重点应该在设计、优化阶段,而这块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很多时候电厂配电系统以及部分设备并不是完全由工厂自己决定,另外考虑到初投资的问题,因此对于使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并没有得到完全认可。 1.1合理的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的选择应根据用电容量和供电距离并考虑当地电网现状、用户的用电负荷性质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而定。一般而言,如果是6~10kV的配电电压,由于10kV技术经济指标较好,如供电系统能耗和有色金属耗量均较小,因而高压配电电压应首选10kV;当用户6kV设备居多、且容量较大、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时,考虑采用6kV;当用户有少量3kV电动机时,可用10(6)/3kV专用变压器供电。 1.2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是输变电行业中的耗能大户,据估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总发电量的10%左右,如损耗每降低1%,每年可节约上百亿度电,推广节能变压器事在必行。推荐使用干式变压器,如果是已经有旧的油浸变压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改造,油浸变压器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相对也比较大,这也是油浸变压器的明显的不足之一。 1.3无功补偿装置 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工厂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设法提高工厂供电各相关部分的功率因数,以充分利用变、配、用电设备的容量,增加其输电能力,减少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在客户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是有必要的,尤其对大客户,特别是有大型电机居多,感性设备居多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供电品质。 2选择节能设备 目前,节能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中尤以变频器最为引人瞩目,而且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另外节能灯具、Y型高效电机等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推广使用变频器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工矿企业中可能有大量的风机、水泵等大动力设备一直在工频状态下运行,这样就需要利用闸阀控制风量、流量,结果就是损失了大量的电能。而改为变频调节后,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也就是改变了电机的输出功率)来调节风量、流量,我们知道,功率和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大大减少了损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2.32 使用节能型照明电器 节能型照明电器优点很多,高效低耗,节能环保,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照明设计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照明设计的理论,还要了解国内外有关照明技术的新动态。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制器和控光器件),改善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和质量,从而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 2.3使用低阻电缆,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我们都知道,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电阻有着平方的关系,线路的阻值越大,那么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越大。为了减小电缆上的电能损失,建议使用低阻值的电缆,这样可以减少输电线路损失,同样电缆散热量较小,在高负荷、高温度的夏季也减少了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积也是必须的,设计电缆的时候,在充分考虑负荷容量和扩建可能性以及必须的安全裕度下尽量选择小截面的电缆,减少投资。 3加强工厂用电管理,合理使用峰谷电力资源 峰谷用电:电力行业中峰谷的含义是用山峰和山谷来形象比喻用电负荷特性的变化值。通常白天8:00至22:00的用电为高峰用电,深夜22:00至次日8:00的用电为低谷用电。“峰谷电价”意义在于,鼓励居民利用低谷电价的优惠条件大量消费低谷电力,比如电热水器、空调和其他电器设备。同时,对电力部门来说,将高峰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既缓解了高峰电力供需缺口,又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削峰填谷”的双赢策。对于工厂而言充分利用低谷电量进行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条件的企业鼓励低谷期间用电,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用电成本,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工厂白天期间线路负荷很小,夜间线路负荷很大,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经济的杠杆作用明显。 4加强工厂电力计量管理 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力计量的管理,有两层含义,其一就是加强管理可以避免因为计量问题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隐患,对运行的重要电能计量装置施行质量跟踪、状态监测、抽样检定、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对在用计量装置测试数据分析,避免计量装置失准运行,提高在用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其二就是根据电能计量的结果制定相关长效机制,比如说同样的办公室或者车间用电量的比较,比如说空调、照明电量的比较等等,通过这些电量可以看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而制定出相关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或者使用,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 5结语 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节能技术在电气方面的应用就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用电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厂电气论文:对于化工厂电气接地技术应用的探讨 摘要:电气接地措施包含的原理和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作为化工厂电气行业一员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预防化工厂的电气事故的发生,消除电气安全事故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车间的正常运转,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 关键词:化工厂 ;电气接地 在化工厂中,电气接地具有多种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了安全的因素而进行的保护接地。其次是为了防止发生静电而进行的接地。第三个方面是电子设备的接地。 一、对于接地原理的探讨 接地是一种为方便电流流入大地而提供的低电阻或是低阻抗途径。它的实际意义就是在线路或者是电气设备发生某些接地故障的时候为故障电流流回电源提供的一条低电阻或是低阻抗路径。所以,总的来讲,接地就是将电气系统、电路及设备等与大地进行很好的互相连接,或者是和范围广泛且能用来代替大地的具有同等效果的金属导体连接,以便于传导电流在大地或具有同等效果的金属导体之间互相来往。电气接地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得输电线路与变配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绝缘不会遭到一定的损坏,全力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和避免出现人身触电伤亡的现象,预防发生不确定的火灾事故、防止静电放电产生的一系列危害,防止和避免设备受到雷击的损坏等等。而接地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接地极把故障电流或雷电流以最快的速度导入到大地当中,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的目的。 二、电气接地的类型 1 基于安全原因的保护接地 基于安全原因的保护接地是要为了防止化工厂内的电力设施或电子电气设备绝缘受到损坏而危及到正常的生产活动和人身安全,此种接地方式可以消除化工厂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及积累的静电,能够进行电磁感应而对化工厂内的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或屏蔽线外皮进行有效的屏蔽接地。 2 防静电接地 在化工厂内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静电产生的危害会在多方面影响着化工厂的正常工作运行。例如:静电会导致化工厂内的生产系统、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过程及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等等发生不定程度的故障危害,静电会产生一定的高电压而可能造成人身触电,威胁人身安全,产生的静电严重时更有可能会造成很大损害的火灾及爆炸事故。接地是消除静电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措施,所以要对化工厂内可能会产生静电的所有设备都实施防静电接地,以保护化工厂内的生产活动正常稳定的进行。要根据化工厂内物体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静电接地方式,静电导体要采用金属导体方式直接的进行静电接地,移动式设备及人体要采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者是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进行间接的静电接地。 3 电子设备的接地 化工厂中的电子设备的接地主要是为了保证和提高电子设备工作的准确,以便于化工厂更好的进行工作运行。化工厂内的高频电压本身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即使化工厂内的电子设备的外壳没有进行接地,而与大地保持绝缘状态的时候,电子设备的外壳与大地形成电容,伴随着频率不断的增高,而形成的电容电抗值将会相对的减少,当频率的数值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就相当于是在进行接地。 三、接地的两种方式 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与接地装置进行电气连接。接地分为与大地相连接、与代替大地的导体相连接两种方式。 1、与大地相连接 一般情况下人体离不开地球,因此人们使用的各种电气系统都以大地的电位为参考电位。取得大地电位的前提是与大地连接,为此需连接地极用作与大地连接的接线端子,通过接地线的传导取的地电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接地。 2、与代替大地的导体相连接 电气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前对接地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与代替大地的导体相连接也是接地,比如汽车的轮胎属于绝缘物质,所以汽车上各类电气系统的接地其实是接代替大地的金属车身。在许多用电过程中,过大的电位差是引发电击、电气火灾等电气事故的重要因素。例如如飞机上采取的主要的电气安全措施是用机身代替大地来进行低阻抗的等电位连接。以与代替大地的导体相连接而实现接地的实质是与导体间进行低阻抗的等电位连接。同样,连接地极的接大地就是与大地进行等电位联结,只是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以Ω计,其值非常大, 引起的电位差较大,效果不是很好。 四、化工厂电气接地技术应用的探讨 1.化工厂接地的因素 化工厂内的易燃液体、气体的设备、储气罐、干燥器、过滤器等等加工存储物品和设备都属于引燃物品,极易引发大量的危险事故,一旦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将会使化工厂内的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危害,必须要采取相对严格的对应接地方法措施,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及危害,避免造成换工厂的生产损失及人身危害。化工厂内的所有易燃性的液体、气体的设备、干燥器、储气罐、过滤器等都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接地保护措施。化工厂内的所有可能会产生静电的部位要连接成一个连续的导电体,并进行相对应的可靠性接地保护。 2.化工厂防直击雷技术措施 一般情况下的化工厂内的车间、仓库都是单层框架结构的金属屋面厂房,较为适宜选用避雷带沿屋檐敷设,还应在厂房的各檐角安装上避雷短针以防止和避免雷击。因为化工厂车间、仓库内有许多易燃物品,因而铁板的厚度不能小于4mm,且不可以有绝缘被覆层。在屋面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要根据相应的实际情况装设上接闪器,还要与屋面防雷装置进行良好的互相连接。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都一定要小于等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适合与防雷电感应接地及化工厂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3.化工厂静电防范接地措施 静电在化工厂内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危害。静电现象会导致生产系统、设备、工艺过程、产品等发生故障,静电产生的高电压会引起人身触电,静电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火花放电,甚至会造成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对所有会产生静电的设备都应保护可靠接地,化工厂内的静电防范接地措施为:进行静电接地,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采用螺栓连接以固定设备外壳;当设备较大时,其接地点至少应是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防护罩,都要进行接地;储藏、生产化工物品的房间及场所应设置防静电端子板,所有设备的外壳及防静电地板均应与其连接;应在干燥季节的储藏、生产化工物品房间设置加湿装置,以保证场所的湿润。应根据需要进行静电接地的物体类型而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静电接地方式,可以采用金属导体直接进行静电接地、人体和移动式设备需要采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进行间接静电接地;静电非导体除应间接静电接地外,尚应配合其它的防静电措施。 防爆静电接地报警器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加油站、油库付货台、铁路油槽车及液化气装卸等易燃易爆场所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防爆静电接地报警器可以将化工厂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及产品储罐或输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连续自动监测,确保生产和作业的安全。 工厂电气论文:浅谈化工厂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的保护 摘要:伴随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化工厂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因而使得其电气设备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重要性尤其是当前化工企业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需要指出地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化工厂的电气设备以及供电系统进行有效保护,必须要建立在对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做好科学合理防范措施的基础之上。 前言 化工厂是一个放置有许多具有爆炸性或是有毒的物质的地方,如果没有安全的保护措施,尤其是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这一类能引起爆炸或是火灾的系统的保护,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发生,爆炸事故是常常发生的。为此,必须要对化工厂中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以及危险介质的级别进行严格细致地划分,同时还要保证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符合经济性及合理性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强对化工厂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的保护工作,以便使得化工企业的生产及工程建设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保护化工厂电力设备及供电系统的重要性 化工厂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营直接决定了电气设备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能够减少设备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能够促进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企业和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化工厂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的保护要遵循正确的检测操作,利用比较精密的检测仪器进行化工厂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各项安全指标的正常检测。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有效预防设备遭到损坏,就需要对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进行严格的保护,并将设备诊断作为基础,建立与之相应的设备故障维护措施。同时还要确保在对化工厂的电气设备以及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指标进行检查及测量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准确无误,选用的检测设备质量精度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还要依据实际的情况,对化工厂电气设备及供电运行的情况加以充分掌握,从而使得化工厂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得到有效保证,以便能进一步提高化工厂的生产效率。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的供电制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国家统一供电改成如今的企业自给自足的供电,因此为了给化工厂的正常运转带来保障,就要对化工厂内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具体的详细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在故障发生的时候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分析出环境内是哪部分出现了问题。 2.化工厂电气设备的有效管理 (1)采用巡检的方法来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为了确保对化工厂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维护得到切实落实,从而使得化工厂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得到有效保证,所以必须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找到并以最快速度消除事故的火苗等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包括三个阶段,即设备正常、出现隐患以及事故产生等。因而需要及时地对化工厂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便在事故出现质变之前,及时地将处在量变中的安全隐患给彻底消除。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管理化工厂的电气设备时,要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并且端正自己的态度,对设备进行详细细致的观察,同时还要具有敏锐的思维分析能力,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真学习,对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及运行参数做出深入的了解,学会对系统中细微的变化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并能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找出来,从而有效预防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扩大。此外,还要保证电气设备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程及规范进行,以便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系统所产生的隐患。 (2)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查的具体项目。在油浸式变压器中起着冷却及绝缘作用的油,其油位会伴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通常情况下,变压器油为浅黄色,油中透明而不存在任何杂质,而一旦见到油中出现了由电弧燃烧引起的黑色碳化物,就必须要对分接开关、桩头引出线、线圈等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黑色碳化物的来源。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油位在变压器上均有刻度,通常情况下,油位要保持在某个刻度值以上,而一旦发现油位过低,便需及时对变压器的温度进行测量,还要仔细观察是否变压器出现了漏油情况。对于密闭式变压器,则要将放气阀提起来,同时检查其中是否出现假油位的现象。对于起着绝缘作用的瓷套管,要确保其表面的清洁,同时还要仔细检查其是否出现裂纹、破损以及放电等现象。此外,还需实时地检查转换开关、断路器以及指示灯的显示状态,保证各绝缘子、传感器以及断路器表面的清洁、干燥以及无破损、无放电等。 3.化工厂供电系统的有效维护 3.1、对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 当前,由于部分化工厂没有足够重视对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及运行维护,因而通常会导致供电系统的个别部分产生电气事故。为此,作为化工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化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检查及运行维护工作。对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包括:(1)对化工厂的电线杆子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其是否出现倾倒、变形、腐蚀、损毁以及下沉等安全隐患;(2)对沿线路的地面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其上是否堆放有一些腐蚀性极强或者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3)对沿线周围进行仔细查看,检查其周围是否存在某些隐藏的危险性建筑;(4)在雷雨及大风季节,要做好对电力线路的防护工作,以保证电力运行的稳定;(5)及时将悬挂在线路上的树枝、风筝等杂物进行祛除,使得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得到有效保障。 3.2、对电缆线路的安全检查及维护 通常情况下,要每个季度都对电缆线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电缆终端是否出现破损的现象以及瓷套管是否产生放电的痕迹;检查电缆表皮是够出现腐蚀及损伤的现象,以及其沿线挂钩是否出现脱落;检查埋地电缆沿线的覆盖物是否出现挖掘过的痕迹,以及路线标的完整性等。 3.3、对车间配电线路进行安全检查 通常情况下,要每星期都对车间配电线路做一次详细的安全检查,对导线的发热状况、线路的负荷状况、配电箱、开关、熔断器、传感器、断路器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维护,充分确保车间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3.4、化工厂内的配电线路的检查 化工厂内的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尤其重要,因为车间内是易燃易爆物和有毒物质集中的地方,对于配电线路走线状况、所用导线的型号、配电箱和配电箱的开关放置问题等等,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每周对于化工厂厂房内部进行1至2次配电线路的例行检查,对于导线周围环境的潮湿度要进行频繁的检测,直到达到标准值为止,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要和线路进行绝对的隔离,还要进行绝缘监测,严禁导电、漏电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化工工厂由于其危险物品和有毒害物质放置的特殊性,必须要有非常专业和安全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对于能够引发严重后果的,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的电气设备及其供电系统更加要注意保护不仅毁坏建筑物、土壤,甚至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由此,必须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用专业的知识对化工厂根据危险等级进行场地划分;确保厂内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各项保护措施实施和完善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化工厂的正常运转在安全模式下进行,减少甚至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通信电源设备的建设与维护:浅析通信电源中蓄电池组的运行与维护 [摘 要]S着铁路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对于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使用恰当的运行方法,进行定期的维护,对于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来说也就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有可能缩短蓄电池正常使用时间的一些成因做了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着重于基于第一部分的内容逐条分析延长蓄电池使用时间的方式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逐一做了阐述,最后提及了在进行维护的同时依然要注意对数据的实时检测。 [关键词]充电电压;温度;使用寿命 引言 在整个铁路通信系统中,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采用正确的运行作业方法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都能够大大降低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损耗,因为这个原因,有许多针对不同问题的优化方案应运而生,本文中将举例进行说明。 一、蓄电池工作时长主要成因简述 第一,在进行反复的充电放电操作时,如果发生操作不慎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使蓄电池整体的使用时长缩短,能够重复进行充入电量释出电量操作的次数在实际应用中叫做循环寿命,当出现过度释出电量的情况时,这个数值就会急剧缩小,随着放电深度的增加,循环寿命会大幅度的减少,当蓄电池处于100%的放电深度时,相应的可充放电次数就会减少到几百次。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尽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蓄电池是否存在过度释出电量的情况出现。 第二,浮充寿命。顾名思义,这一参数表明了蓄电池在浮充状态下正常工作的时长,如果不加以人工控制和影响,这一参数的值通常在10年以上,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旦浮充电压不在正常范围内时,就会发生充电量过多或者不足的情况,也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时间长短。 第三,即使暂停使用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蓄电池电量也会日渐消耗,但电量消耗的速度也会因为存放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加速或减缓,研究表明,温度越高蓄电池电量的消耗速度就越快,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相对阴凉干燥的环境来对蓄电池进行存放。实际应用中,我们将消耗整体电量50%所花费的时长叫做存放寿命。 温度也是导致蓄电池正常工作时间缩短的原因之一,蓄电池不应长时间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之中,这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危害,反之,蓄电池也不应该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工作,温度越低,电量的消耗也就越大越迅速,虽然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降压来进行弥补,但在大型的应用场景中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蓄电池来说,选取室温处于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蓄电池正常工作。 二、基于影响因素分析蓄电池维护方法 1.选取合适的浮充电压,延长使用寿命 当蓄电池处于浮充状态时,我们需要保证浮充电压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之内,避免电量没有充满的情况下出现放电的情况。根据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我们不难分析出,一旦电压设置的过高,就会产生浮充电流也随之增大的情况,使得浮充状态下消耗更多的能量,另一方面,如果此时选用的是密封电池,就极有可能发生爆炸,危害极大。而当电压值太低时,蓄电池可能会出现电量充入不足的情况,如果这种状况发生的次数过于频繁,蓄电池的寿命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传统的充电方法的发展,在原有的恒压充电的基础上,均衡充电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前者不同的是,均衡充电技术使用的电压大约为2.25-2.35V,同时为了防止电流的突然增大,这种技术中采用了有限流功能的整流器,当蓄电池有了一定的容量之后,这种突然增大的电流也就会逐渐到达一个稳定的值。 与通信行业中的其他设备一样,温度的不同对蓄电池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浮充状态下,我们应时刻关注温度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浮充电压的大小,可以根据蓄电池具体的放电深度来设置确切的电压值,通常情况下,当蓄电池处于深度放电状态下,就需要我们将电压值设置的稍低一些,蓄电池安全的充入一些容量之后再调节电压值进入正常的浮充状态。 在调节电压值大小的过程中,如果不慎出现了将电压值设置的过低的情况,蓄电池就可能出现欠充电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维护时应定期对蓄电池的电量进行补充。 随着蓄电池中电量的逐渐释出,电压的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电量过度释出的情况,导致蓄电池不能正常的工作,为了尽量避免这种状况的产生,我们必须在电压降低到一定数值之前及时的切断整个回路来预防这种状况的出现。 除了在电压降低到终止电压之前切断整个回路的方法之外,我们可以预设一个比终止电压稍高一些的值。当电压逐渐降低,直到与这个预设值相近,我们就选择一部分相对重要性较低的负载停止供电,之后等待电压临近终止电压时再停止对整个回路的供电,这种方法比一次性切断整个输出回路的方法要更加安全便捷,这种分两次供电的方法也被称为二次下电。先断开次要负载再断开主要负载,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延长了对主要负载的供电时间,能够减少许多通信上的损耗。二次下电系统的一大优势就是灵活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由的设置一、二次下电电压值的大小,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不使用二次下电方法,但二次下电系统的实现也相对要复杂一些,首先要将设备分为主要负载和次要负载,接入时也要将主要负载与次要负载分开,以便后期的操作。 2.充放电维护方法简析 根据不同的系统需求,蓄电池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充电方法,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劣性,不同的充电方法优缺点也各有不同。举例来说,如果使用恒流充电法充电,就会耗费大量的电能,这是因为在保证电流保持不变的需求之下,电压必须逐渐升高,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充电周期结束时,这种充电法还会导致蓄电池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对蓄电池本身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虽然这种充电法速度相对来说较快,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多。 相对于电流恒定的充电方法,如果使用恒定电压充电法充电,当蓄电池容量不足时,初期产生的电流数值较大,可能造成极板的损坏,但随着电流趋于平稳,恒定的电压能有效的避免电量过度充入的状况发生。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之外,随着铁路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还有许多不同的充电方法出现,这些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在选择时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蓄电池主要数据的日常检测 供电系统对于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供电系统的各项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只有重视蓄电池主要数据的日常检测才能更好的满足整个铁路通信系统的需求。 电力系统中的开关电源应该能做到对蓄电池主要数据的日常检测,并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一旦发生问题要能迅速的检测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做出完善的响应,保证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四、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蓄电池循环寿命主要受放电深度的影响,浮充状态下温度过高时,电压会发生变化,导致蓄电池使用时长极大的缩短,而存放寿命主要与蓄电池所处的存放环境有关。 为了达到拉长蓄电池工作周期的目的,我们要从多个方面下手,首先就是要确保温度适宜,温度超出正常范围对蓄电的寿命来说有害而无利,其次要保证定期对蓄电池进行维护,例如定期的补充充电操作就十分必要,最后要做到实时的检测蓄电池的各项数据,产生问题时能够快速的做出响应,解决问题,不对铁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通信电源设备的建设与维护:浅谈电力通信电源的管理及其运行维护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电力通信具体使用情况,论述了通信电源的重要作用,对通信电源体系的组成以及技术要点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对配置设备、应急措施、巡视检查等工作内容做出详细的讨论,从而确保电力系统通信电源能够顺利的运作。 【关键词】:电力通信设备;电源管理;运行维护 通信系统而言,通信电源的任务是为了能够为通信设施提供适当的动力,一般可以叫做通信设备的“心脏”,对电力系统通信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倘若通信电源发生了问题,那么一定会对通信设备的运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致使电网不能顺利的运作。因此,为了确保通信电源体系能够正常的运作,对确保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畅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合理的使用好电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电力系统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通信电源是对电力通信体系来说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在所有的通信网络里面存在较小的分量,但是该部分对通信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最近几年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电网规模在日益扩大,最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通信行业的快速进步,使电力通信效率大幅度的提升,这同样也使电力通信行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当前,通信设备主要采取直流电电源的形式,通常为光纤、微波等相应的设备进行供电。就经营效益而言,通信单元在通信系统中几乎不是很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随着一些通信设备的使用,也使其通信电源出现问题的概率不断的增加。因此,通信电源的安全性变得尤为的重要,做好电源系统的维护工作就变得很迫切。 2、电力系统通信电源的组成和技术要求 在电力系统中,一个完整的通信电源系统一般由高频开关电源、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两部分组成,其中高频开关电源设备一般集成了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监控单元等模块。为了确保电源能够顺利的供电,通常情况下市电输入普遍都是采取380V三相四线2路,亦或是220V单相交流2路的形式来供电的。为了进一步避免电压受到自然灾害的迫害,相关单位应当在市电输入端添加适当的避雷设备。为达到通断互锁、自动切换的目的,相关单位还应当安装相应的切换设备,采取电气互锁的形式,可以叫做交流接触器。相关人员在完成切换装置以后,应当将交流输入从不同的线路中输出。在通信直流电源中,整流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电力系统中的整流器通常都利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配置的,并且直流电源给的供电品质是依赖于相关的电气指标,它可以将AC-DC进行变换并且通过并联均流的形式来为设备供电,与此同时还可以对蓄电池组采取监控模块的形式进行供电。直流配电单元将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分配,一路给蓄电池组充电,其它分配给通信设备和其它直流用户供电,直流分配部分决定了设备的最终分配容量。蓄电池组对通信直流电源而言,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倘若蓄电池组出现问题,尤其是在输入停电期间,就会致使全面的通信设备停止工作,从而使通信出现中断的现象。当前相关单位所应用的蓄电池组都是采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简称VRLA),利用密封的形式,几乎没有发生酸气泄漏的情况,并且可以使用立式、卧式等多种安装形式;该装置适用于浮充工作制中,这样可以使供电系统的电压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监控单元对于通信直流电源来说具有智能控制中心的作用,主要有监测功能、控制功能、告警功能,此外,监控模块还可通过RS232/RS485接口与上级监控中心联系,以实现集中监控。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可靠性和稳定性。 3、电力系统通信电源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1)重视通信电源系统初期的设计及建设。相关人员在对电源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交流电源、站点的选择、发展前景等方面做好全面的思考,从而选用恰当的运作形式、相应的配置,并且对蓄电池组等有关的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此同时还应当提高勘查质量、施工流程等环节的工作效率。 (2)相关人员应当将巡视检查工作水平不断的提升,对电源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倘若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并且使电源设备采取模块化的形式,为更换工作提供方便。 (3)相关单位应当制定出合理的应急方案,落实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并且依据模块故障、交流出现中断等情况制定可以实施的方案,为设备供电安全提供保障。 (4)相关单位应当对所有通信电源做好集中管理工作,这同时也是通信网的相关要求,进而将管理效率不断能的提高。相关单位采取集中监控的管理手段能蛟谧畲蟪潭壬咸岣呦喙厝嗽痹谠俗髌诩涠酝环⑹虑榈慕饩瞿芰Α (5)加强蓄电池维护。就通信系统而言,蓄电池为顺利供电提供重要的保障,在整个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信系统目前一般是采取免维护密封的形式供电的,蓄电池的维护工作相对比较简单。蓄电池在出厂过程中已经完成充电工作,但是在运输或者储存时因为自放电而流失少许容量,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在使用的前期阶段做好大充大放的工作;可以将邻近的接线靠近一些,但是有很多并排应用的接线应当保持散热功能,其距离要保持大约10毫米为宜;当相关人员将线连接完成以后还应当拧紧绝缘盖;应当保持充电电压精度要保持在不大于±2%范围内为宜;不管使不使用蓄电池,都应当在一年的时间内做好充放电工作;倘若蓄电池组容量没有达到一半以上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寿命终止的时候。 (6)相关人员将通信设备融入到直流配电输出开关的时候,应当确定电源开关的容量应当大于相应的开关容量,要不然就会发发生越级跳开关的现象,很有很能致使通信直流系统出现问题。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通信电源对通信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说明了不管在何时都不能忽略此设备。通信电源系统整体品质对通信网运作的品质以及安全性都对带来直接的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电源系统维护力度,从而确保电源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在平常运作维护以及管理时,应当积累经验和教训,才可以确保通信系统能够顺利的运作。 通信电源设备的建设与维护: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摘要】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科技发展的高潮阶段,中国整体的电网体系也在逐年强化,整个电力通信领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对于电力通信领域的发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部位当属电源体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对电源体系的研究中,具体的研究主题只有一个: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保护电源体系的正常运行。就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演变为当前中国电力通信领域最有待解决的事情。经过研究学者表明:若是想将电源体系建设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例如,电源装置的管理、电源零部件的监管、蓄电池的管理等等。这篇论文根据原有的电力通信中电源建设的现状做出深入的探究,并结合现代科技的资源,为创建稳定和长远发展的电源体系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电力通信 电源系统 池维护 一、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意义 2.1电源系统维护的背景 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中电网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完成两种资源的互换工作,这也是其最优秀的一项特性。维护中国电网的稳定是每一个通信人员最主要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确保中国电力领域的稳定,建设出一个安全、可信的电力通信系统,变成了当前中国最关注的方向。其中,电力通信领域最关键的环节:电力电源体系,演变成为监管和维护的重点,也是最难改善的一个环节。由于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现代化理念的诞生,使得大数据时代有了更好的管理模式,但是不得不说,这其间必然少不了电源体系的贡献。因此,维护电源体系的发展史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1.2电源系统维护的必要性 根据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现状并不景气。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分配环节,经常会面对人才匮乏的现象,无法完成组队监管的任务,而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在做处理。对于建设费用的投入,相关企业并未对电源系统的维护工作给出多余的资金,由于资金匮乏导致该环节的未来发展态势很难进行下去。一般情况下,如果缺少对蓄电池的检测和维护环节,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整个电源工作的使用寿命变短、具体特性也会减弱。 二、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维护的措施 2.1电源系统维护的方法 根据数据研究表明,最常见的几种电源体系的监管方案的出发点都很统一,具体规整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点,想要创建监管体系,就必须先确保运营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全面、标准的建设规范,不但可以避免监管的危险事故发生,又可因每隔一段时间的设备检查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第二点,想要确保设备连接的安全,就必须要确保电缆连接准确,可以对其采用每隔一段时间的检测方式,判断其是否安全;第三点,巡回检查。所谓巡回检查就比较普遍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检验工作,对于电源体系检验工作的主体为地电缆的连接,必须要保证连接的稳固性。第四点,按照属性不同,对于设备的检测方式也不同,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要分工进行。 2.2电源系统维护的检测 若想保持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监管,期间的工作内容只要分为以下几点:操作人员要确保蓄电池的电压数值是国家规定的数据、蓄电池插口处保持稳固、安全开关使用正常,周边没有散落的渗酸和酸雾、电池外壳保持原型未出现异常等等。除此之外,监管人员确保维修整顿后的蓄电池可以正常进行低洼放电。 2.3电源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 减少蓄电池长时间放置、失去使用价值的现象;避免蓄电池长时间浮充但不使用的现象;避免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超出自身供电能力;禁止用纹波较大的充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现象;等等。 三、结束语 电力通信电源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电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具有很高的存在价值。因此,对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方案一定要合理、全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确保相关的方案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具有存在的价值;继而要保证方案的创建融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强化具体的技术工艺,并关注每一点细节,确保面面俱到。这篇论文内容简短精炼,简述了几种最常见的维护监管方案,但是在该环节依然留有大量的空白,急需电力通讯领域内的技能人员不断创新,从实际的操作中发现问题,给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当然,虽然创新方案的实施迫在眉睫,但操作人员一定要注重主体,认清改进的方向。对于电源体系的维护工作来说,就需要操作人员从蓄电池维护、电源模块性能维护和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设施的角度入手。对于整体的改进虽然并不容易,只要改进的内容可实行/具有存在的价值,就必然要进行下去。只有正常运作的监管系统,才能为整个电力领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将更好地服务提供给广大人民,所以说,操作人员要不断改进现状,将现代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融合其中。 通信电源设备的建设与维护:浅谈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关键点 【摘要】 通信电源设备是通信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状态是否正常,会直接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电力系统通信部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与管理好通信电源,确保电力系统通信的流畅以及电网的安全。本文浅谈了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的关键点。 【关键词】 通信电源维护 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越来越多,并且朝着精密型与高端的方向发展,通信电源是通信设备的关键部分,一旦电源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通信设备停止运行,通信信息也无法正常传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信电源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通信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通信电源展开维护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重解决通信电源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 一、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 想要真正提高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的水平,首先就应当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意识到电源的重要性。如今许多运营商注重的都只是营销与发展,忽略了通信电源维护管理这项重要的幕后工作。运营商应当意识到通信电源是确保通信质量的基础,通信管理则是确保通信流畅的条件。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通信电源要求的有关规范进行严格设计,在防范风险上进行详细设计分析,做好设计的应急措施,避免由于设计不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良好的通信电源机房环境,保证电源机房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机房工作环境的温湿度等,降低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1]。 此外,还应当注重维护与管理体系的建设。随着通信体制的改革就要对通信管理系统进行完善,管理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通信电源以及设备管理岗位等。目前的通信设备朝着精密化发展,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了电源维护难度,这就要求维护人员技术水平要不断进步,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对岗位进行负责,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二、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关键点 2.1蓄电池的维护 蓄电池是在异常情况下向通信设备提供电源的关键设备。在正常供电过程中,蓄电池虽然不用向通信设备供电,然而它与整流器并联运行,能够改善整流器的供电质量,起着避免干扰电压的作用。特别是大部分的电力通信部门没有配备备用发电系统,因此在特殊情况下,蓄电池的作用显得十分关键。如果平常进行了有效维护,那么在特殊情况下就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目前的通信系统中运用的蓄电池通常都是免维护的蓄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2]。然而免维护并不是不需要维护,在通信规范中对蓄电池的维护作出了详细的要求,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范对蓄电池进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安全运行。 2.2电源模块的维护 通信电源的电源模块一般采用开关电源形式。目前,我国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成熟,质量比较稳定,并且对机房环境温度要求不高。然而不管是使用何种种类的电源模块,都应当保持机房清洁,不然灰尘加上潮湿会引起主机工作不正常,导致电源模块的散热器工作不良,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对电源模块的日常实际维护工作主要是保证通信机房与电源模块的清洁。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避免使用加大功率的额外设备。由于电源系统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中,加大功率负载很容易导致整流模块出现故障。有的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把不同厂家型号的开关电源模块同时运行,这样会降低设备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故障。 2.3其他管理要点 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按照有关维护管理规范要求,做好检查项目维护工作以及定期的容量试验工作[3]。做好完整的蓄电池运行记录,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测量电池电压、环境温度、电池温度等,做好电池出厂、安装日期以及运行日记等记录,每年应当做一次容量检查。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掌握电池组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有关问题,保证电池组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达到通信畅通的目的。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监控遥测功能,及时了解电池组的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处于正常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当发现电池组中有两个以上单体端电压过小时,应当及时展开均衡充电。 三、结束语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设备的核心,保证了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通信的畅通。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电源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有关工作人员以及部门只有在平常工作中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对电源部分的管理力度,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够及时解决,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通信电源设备的建设与维护:浅谈通信电源设备的现状及维护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的多元化发展,通信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不断给通信电源设备及从事设备维护的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作者就通信电源设备的现状和维护管理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通信电源 现状 维护 管理 1、通信电源概述 通信电源是向电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的能源,它在电信网上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人们往往把电源设备的供电比喻为电信设备运行的“心脏”。如果一个市话局的供电发生故障,中断供电将使整个电话局瘫痪,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和运作。如果一个长途干线站或电信枢纽局发生供电故障,中断供电则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通信电源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交流市电引入线路、高低压局内变电站设备、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和交流逆变设备、以及各种交直流配电设备等。 通信配电就是把上述的电源设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供电系统,合理地进行控制、分配、输送,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 1.1 交流供电系统 交流供电系统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柴油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低压电容器屏和交流调压稳压设备及连接馈线组成,为各类通信设备、建筑负荷等提供交流电源。 1.2 直流供电系统 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机架电源设备和相关的配电线路所组成,为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1.3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监控对象进行遥测、遥信等采集,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并作必要的遥控操作,适时通知人员处理;实现通信局(站)的少人或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1.4 通信系统接地与防雷 为了保证各类通信设备可靠和安全地工作,各通信局站会对通信设备采取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措施。 2、通信电源设备及维护现状 目前各通信重要局站内均配备了较先进的供电系统,包括高智能低压配电设备、体积小且稳定性较高的高频开关电源、免维护蓄电池、自启动油机以及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等。这些高效、稳定的设备是保障供电稳定和连续性的重要设备,这些设备维护的好坏,不仅影响电源系统设备的寿命和故障率,而且直接涉及通信网络的平稳运行。 通信行业也普遍存在设备超龄、超负荷运转、部分农话点和接入网点蓄电池在网久、柴油发电机组短缺,以及维护人员缺乏等诸多情况。 3、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管理 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是由多种因素和环节所决定的,不仅要重视和加强管理系统建设时期的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环节,更要做好设备正常运行后的维护工作,重点则应放在高频开关电源、蓄电池组以及柴油发电机组的维护上。 3.1 高频开关电源的维护管理 3.1.1 高频开关电源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 目前通信行业的高频开关电源均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结构,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重大障碍发生的概率。当单个设备发生故障时,维护人员只需先查看系统有无声光告警指示,再看具体故障现象或告警信息提示,就可以根据故障现象或告警信息作出正确的分析处理。 日常维护中,维护人员应每月定期查看开关电源告警模块的告警指示、显示功能是否正常,检查继电器、断路器、风扇是否正常,测量负载均分性能、直流熔断器压降或温升以及检查接地保护。每季应检查直流输出限流保护是否正常,查看防雷保护、接线端子、开关和接触器件的接触是否良好,测试中性线电流。每年应做一次杂音电压测试和启动冲击电流试验。 3.1.2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应注意除尘 从维护经验来看,高频开关电源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运行较为稳定,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工作量很少,主要工作量便是防尘和定期除尘。特别是地处沙漠边缘的城市,气候极度干燥且空气中的沙尘较多,灰尘将在设备内沉积,当遇潮湿空气时会引起主机控制紊乱造成主机工作失常,并发生不准确告警。另外大量灰尘也会造成器件散热不好。 3.2 蓄电池的维护 3.2.1 蓄电池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无酸雾排出,不会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可以直接和电信其它设备安装在一起,平时维护比较简便,不需加酸和加水。由于它属于易耗品,有其使用期限,一方面要求维护人员加强对蓄电池的维护管理,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要求在蓄电池接近寿命终止前及时更换,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蓄电池对于接入网直流供电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加强对蓄电池的日常维护,维护人员应定期测试端电压,检查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查看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极柱和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酸液溢出。一旦发现蓄电池电压异常,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均衡充电或更换电池。 3.2.2 蓄电池应避免大电流充放电 虽说蓄电池组目前都采用了免维护电池,但不正常工作状态对电池造成的影响没有变,例如:理论上蓄电池充电时可以接受大电流,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否则会造成电池极板膨胀变形,使得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电池内阻增大且温度升高,严重时将造成容量下降,蓄电池的寿命提前终止。故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防止电池短路或深度放电,因为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放电深度有关,放电深度越深循环寿命越短。在容量试验或放电检修中,通常放电达到容量的30%-40%就可以了。 3.3 柴油发电机组的维护 3.3.1 柴油发电机组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 在通信系统中,交换机及其它直流负载、交流负载是靠市电供给电源的。一旦市电发生中断,交流负载同步断电,立即停止工作;蓄电池组提供直流负载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随着蓄电池容量的逐渐下降,直流负载停止工作的情况也很快就会出现。所以,在市电停电时,柴油发电机组及时发电和供电是非常重要的。柴油发电机组的故障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维护人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看、听、摸、嗅等感觉,来发现油机的异常表现,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故障。 日常维护中,油机所用的机油和燃油应严格按照产品要求的牌号选用,滤清装置(空气、机油、燃油)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规定进行清洗和更换,定时检查油机的水温、油温和机油压力,检查启动蓄电池的电压、容量、定期添加蒸馏水、校正仪表,每月空载试机15至30分钟。 3.3.2 柴油发电机组故障应急处置 当起动油机失败,查看控制显示屏上出现的相应告警指示,上面显示了具体故障原因。同时查看STOP键是否按下,如已按下便复位。接着检查手动开关起动钥匙是否打开;控制屏显示电池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电池电压同控制屏电压是否相同,如显示屏无电池电压,便检查保险丝是否正常,如电池电压低需充电。如果线路没有损坏,便需要更换电路板,可转为人工起动。 如果人工无法起动,检查起动马达的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如果电压表显示有电压,那么起动马达可能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或修理;如果没有电压,需检查控制屏至马达的线路是否松脱或断掉。故障排除后,控制屏显示告警信息要确认要做好故障排除过程中详细纪录,在机组未排除障碍和恢复正常时,不得重新开机运行。
工业建筑工程管理路径分析: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我国的工业建筑不仅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就会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工业建筑在质量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完善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着着各方面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工业建筑属于建筑行业中的一部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石,针对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促进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才能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要想使得建筑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利益,就必须要完善落实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本文就对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下面就对工业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员方面 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就是对于人员的管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活动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工业建筑方面也不例外。在工业建筑中,每一施工环节和步骤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就会影响工业建筑的质量。所以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够做好管理工作。 (二)材料方面 工业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施工较为复杂,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要想保证工业建筑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由于建筑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利益,就忽略了材料质量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工业建筑的质量。 (三)机械方面 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机械设备决定着工业建筑的水平,高科技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业建筑的质量。在我国目前施工中,有的建筑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高科技的机械设备;在能购买的建筑企业中,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的保养,就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由于在施工中,对机械设备有着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一定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节约了成本。 二、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对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操作,对质量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在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完善落实管理制度 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工业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量较大,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管理,只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设立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这样能够使得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能够调动施工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对材料和机械的管理 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想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进行严格的管理。材料和机械作为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在进行购买材料时,要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施工企业还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抽样检测,质量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加大力度对材料质量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工业建筑的外观比较多样性,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顺利的完成;在使用完机械设备之后,技术人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一定的保养,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寿命,从而还能为建筑企业节约了成本。 (四)加强施工现场安全 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一定的管理。在施工企业中要贯彻落实安全施工的理念,建立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派安全生产专员进行现场巡视,还要求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要佩戴安全帽,能够通过以安全施工作为指导理念来进行施工,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能够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理的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加强综合的管理,针对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在管理中汲取经验,不断的去总结,能够将管理落实到工业建筑施工中,不仅保证了工业建筑的质量,而且还能保证工业建筑工程顺利竣工,进而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工业建筑工程管理路径分析: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摘要:工业建筑的质量管理对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建筑本身的寿命和建筑行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是关键。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措施 前言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尤其对于建筑物的要求,更是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然而在建筑行业大热的情况下,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也产生了许多不可预计的问题,在工程管理中往往会出现质量不达标,工程不合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工程管理的阐述来探讨有关问题的解决。 1 房屋建筑工程各阶段的质量问题 1.1 建筑设计阶段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就是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根据不同建筑的特点、需求、客户要求、用途等进行设计,在房屋结构、施工技术、设备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细化的规定和宏观的方向性指导,是建筑建设期间的重要参照。由此可见,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影响着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一阶段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施工建设,影响到建筑质量。 1.2 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工业建筑的占地面积一般都比较大,施工面比较分散,且施工工序多而复杂,比如构造柱与砌砖体的建造过程中,就常常出现施工工序倒置,在构造柱施工过程中先设置构造柱,然后才将砖墙砌好,从而造成了构造柱与砖墙的断裂。施工过程中,不少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昼夜赶工,很多关键工程都是在工期的促使下提前完成,其中省略了检查监理等关键步骤,施工质量难以确保。同时为了节约成本,经常出现建筑商偷工减料等问题,这些都给工程质量造成问题。 1.3 建筑维护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 工业建筑工程完工之后的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周期时间长,在维护期出现的问题多。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建和装修的情况经常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建筑的关键力学结构造成影响或者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固性造成影响,同时,其中也经常会出现墙体断裂、管道线路等发生损坏、管线渗漏阻塞等现象。 2 工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 重视施工前的质量监管 要确保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建筑设计是房屋建筑质量保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稳固性、与环境的相容性以及实用性。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环境特点、地理地质特点进行实地勘察,并拟定成文的地质环境勘探报告,勘探报告应该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重视对软弱地基的设计处理,严格计算和设计承重柱截面的高度,在对横向框架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要兼顾纵向框架的设计。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可能产生的改造和调整留下一定的空间。管理人员要对图纸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监督,防止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在施工阶段不得不改动而导致的施工工期延误和影响工程质量。 2.2 做好施工中的建筑监理工作 目前建筑行业的监督约束制度并不完善,很多施工单位只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条款视为白纸,经常出现设计者和施工者资质缺乏,为了赶工期而盲目抓速度,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使得工业建筑问题频发。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外部监理的涉入,依靠有效的监管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2.1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 要对建筑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权责对应措施,可以以责任书、责任协议等书面形式来明确责任,建立规范的检验制度、验收制度等。监理工作要有序化、规范化,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监理人员与建筑工程师、建筑商、业主等进行及时交流,及时就施工中产生的设备问题、材料问题、技术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求得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产生质量问题的可能降到最低。 2.2.2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 只有将各个工序、各个细节的质量考量点加以量化,为建筑管理和验收提供一个确定的、细化的标准,才能使工程监理工作有迹可循,而不会产生严重的主观倾向。这个量化体系就是房屋建筑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要建立严格的房屋建筑验收管理体系,适当抬高工程验收门槛,增加验收步骤和检验主体。 2.3 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技术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先确保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高质量,才能有效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试想,质量低劣的材料、落后陈旧的设备要如何保证建筑物的高质量呢?所以,要建立严格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是把关制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严格把关,严格遵照规定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型号等,确保施工中的水泥、沙石、钢筋、水、设备型号、性能等指标符合技术规定,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钢筋严格控制。没有经过检查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材料的存放与储存、使用与配比等也要合理,比如水泥的存放,要在封闭的仓库内存放,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 3 个月,要坚持先到先用的原则,存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干燥。再如砂的控制,要严格控制砂的平均粒径和颗粒等级,砂的含泥量要低于百分之五,所含云母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对于抗渗混凝土的各种规格要求,更是要十分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能简单地凭施工经验来进行,而要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适配,要根据设计使用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等级来配制水灰比等数值。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检查设备的型号、性能,并确定设备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质量要求,并能保证正常运行;使用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一点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排除故障或隐患,及时维修和更换。要确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高质量,杜绝劣质材料和不合格设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4 重视建筑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业建筑属于利用率非常高的房屋建筑类型,建筑建成之后存在一个很长周期的建筑物维护阶段,这一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出了质量问题,找不到负责人,使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所以,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责任到人的问责制度,这种制度还应该延续到维护期,维护期哪个环节、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就有那一环节和位置的负责人来负责,以此来确保维护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会处于“没人管”的尴尬境地。另外,房屋建筑的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建立房屋局部改建监督审查机制,如果居民想要改建房屋布局,要经过建筑维护管理部门的审查,确定可以进行改建之后,再派专门的检查监督人员全程跟踪改造工作,防止管道、结构、设施的破坏。 维护阶段是房屋建筑质量的巩固时期,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有效的维护下是可以排除的,例如建筑的加固和管道的试行等工作,都会将一些潜在问题显露出来,所以建筑维护期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建筑的高质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寿命,保证人们起居的方便、安全,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工业建筑质量管理对于建筑质量的确保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通过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的验收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动工业建筑质量的提高。 工业建筑工程管理路径分析:浅谈工业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摘要:工业建筑的质量管理对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建筑本身的寿命和建筑行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是关键。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措施 工业建筑的质量管理对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建筑本身的寿命和建筑行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是关键。 1 房屋建筑工程各阶段的质量问题 1.1 建筑设计阶段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就是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根据不同建筑的特点、需求、客户要求、用途等进行设计,在房屋结构、施工技术、设备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细化的规定和宏观的方向性指导,是建筑建设期间的重要参照。由此可见,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影响着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一阶段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施工建设,影响到建筑质量。 1.2 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工业建筑的占地面积一般都比较大,施工面比较分散,且施工工序多而复杂,比如构造柱与砌砖体的建造过程中,就常常出现施工工序倒置,在构造柱施工过程中先设置构造柱,然后才将砖墙砌好,从而造成了构造柱与砖墙的断裂。施工过程中,不少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昼夜赶工,很多关键工程都是在工期的促使下提前完成,其中省略了检查监理等关键步骤,施工质量难以确保。同时为了节约成本,经常出现建筑商偷工减料等问题,这些都给工程质量造成问题。 1.3 建筑维护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 工业建筑工程完工之后的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周期时间长,在维护期出现的问题多。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建和装修的情况经常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建筑的关键力学结构造成影响或者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固性造成影响,同时,其中也经常会出现墙体断裂、管道线路等发生损坏、管线渗漏阻塞等现象。 2 工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 重视施工前的质量监管 要确保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建筑设计是房屋建筑质量保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稳固性、与环境的相容性以及实用性。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环境特点、地理地质特点进行实地勘察,并拟定成文的地质环境勘探报告,勘探报告应该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重视对软弱地基的设计处理,严格计算和设计承重柱截面的高度,在对横向框架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要兼顾纵向框架的设计。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可能产生的改造和调整留下一定的空间。管理人员要对图纸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监督,防止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在施工阶段不得不改动而导致的施工工期延误和影响工程质量。 2.2 做好施工中的建筑监理工作 目前建筑行业的监督约束制度并不完善,很多施工单位只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条款视为白纸,经常出现设计者和施工者资质缺乏,为了赶工期而盲目抓速度,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使得工业建筑问题频发。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外部监理的涉入,依靠有效的监管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2.1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 要对建筑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权责对应措施,可以以责任书、责任协议等书面形式来明确责任,建立规范的检验制度、验收制度等。监理工作要有序化、规范化,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监理人员与建筑工程师、建筑商、业主等进行及时交流,及时就施工中产生的设备问题、材料问题、技术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求得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产生质量问题的可能降到最低。 2.2.2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 只有将各个工序、各个细节的质量考量点加以量化,为建筑管理和验收提供一个确定的、细化的标准,才能使工程监理工作有迹可循,而不会产生严重的主观倾向。这个量化体系就是房屋建筑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要建立严格的房屋建筑验收管理体系,适当抬高工程验收门槛,增加验收步骤和检验主体。 2.3 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技术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先确保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高质量,才能有效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试想,质量低劣的材料、落后陈旧的设备要如何保证建筑物的高质量呢?所以,要建立严格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是把关制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严格把关,严格遵照规定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型号等,确保施工中的水泥、沙石、钢筋、水、设备型号、性能等指标符合技术规定,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钢筋严格控制。没有经过检查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材料的存放与储存、使用与配比等也要合理,比如水泥的存放,要在封闭的仓库内存放,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 3 个月,要坚持先到先用的原则,存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干燥。再如砂的控制,要严格控制砂的平均粒径和颗粒等级,砂的含泥量要低于百分之五,所含云母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对于抗渗混凝土的各种规格要求,更是要十分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能简单地凭施工经验来进行,而要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适配,要根据设计使用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等级来配制水灰比等数值。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检查设备的型号、性能,并确定设备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质量要求,并能保证正常运行;使用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一点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排除故障或隐患,及时维修和更换。要确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高质量,杜绝劣质材料和不合格设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4 重视建筑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业建筑属于利用率非常高的房屋建筑类型,建筑建成之后存在一个很长周期的建筑物维护阶段,这一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出了质量问题,找不到负责人,使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所以,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责任到人的问责制度,这种制度还应该延续到维护期,维护期哪个环节、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就有那一环节和位置的负责人来负责,以此来确保维护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会处于“没人管”的尴尬境地。另外,房屋建筑的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建立房屋局部改建监督审查机制,如果居民想要改建房屋布局,要经过建筑维护管理部门的审查,确定可以进行改建之后,再派专门的检查监督人员全程跟踪改造工作,防止管道、结构、设施的破坏。 维护阶段是房屋建筑质量的巩固时期,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有效的维护下是可以排除的,例如建筑的加固和管道的试行等工作,都会将一些潜在问题显露出来,所以建筑维护期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建筑的高质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寿命,保证人们起居的方便、安全,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工业建筑质量管理对于建筑质量的确保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通过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的验收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动工业建筑质量的提高。 工业建筑工程管理路径分析:浅析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建筑按类型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农业建筑,对于工业建筑来说,主要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繁荣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工业建筑、管理、问题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工业建筑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对于工业建筑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安全,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程中去解决,以提高工业建筑施工质量,提高企业单位经济效益。 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由于工业建筑过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技术专业人员以及管理工程师制定的施工技术标准去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就国内目前工业建筑施工工程,还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并且由于一些利益原因,对于施工质量的操作不是非常规范,这就导致工业建筑的施工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建筑的安全使用。 第二,工业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对于工业建筑施工来说,其进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经济效益,对于施工单位以及项目投资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由于工业建筑项目中设计方、投资方以及施工方之间沟通以及建造材料供给、资金运营等方面都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延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进度控制,争取在施工周期内完成过程,以保证其经济效益。 第三,工业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管理等。建筑工程施工验收作为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于工业建筑质量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疏忽,导致建筑工程在验收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致使建筑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事故,直接威胁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业生产命脉,更关乎到民生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程中进行严格管理,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工业建筑从建造到生产的安全。 三、工业建筑工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工业建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提高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 首先,由于工业建筑一般需要大跨度的空间,这就需要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计算要求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因此,施工队伍在技术人员选择上相对严格一些,保证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且在施工技术中各个不同工序的衔接上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以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其次,在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由施工管理队伍进行监督检查,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提高施工质量。对于一些比较隐蔽的工业建筑工程,更加需要管理者的监督管理,已达到原有设计要求。 二、控制工业建筑施工进度。 工业建筑工程进度就是从项目确定、设计、资金预算、工程施工到工程质量验收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对于过程施工来说,需要加强其进度管理,保证在施工工程周期内完成所有工作,保证工业建筑过程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确保工程款,使建筑施工按照设计进度运营。一旦工程款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施工人员罢工、施工材料短缺等现象,进一步影响工程进度,所以必须保证工程款到位。其次,需要加强施工方、设计方以及投资方之间的交流,一旦工程中出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可以及时进行商讨研究可行办法,及时解决问题。最后,施工管理者需要保证建筑物料的供应以及材料质量、设备等,禁止工程使用人情料、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出现。并且在物料管理储存等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生产储存说明进行,确保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问题,保证施工进度的照常进行。 三、加强工程施工验收。 对于工业建筑工程来说,一般的项目施工验收只需要施工队伍专业人员验收即可,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项目则需要技术管理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国家相关规范以及施工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查验收。这就需要施工队伍加强对验收工作人员的教育,以提高其职业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并设立一定的监督检查部门,确保工作人员在验收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故意放低验收标准,以谋取私利等。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工程验收部分,需要施工队伍首先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交由项目工程师进行验收并判断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同意交工。 我国工程管理起步较晚,在某些方面经验还是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将其融入到外国的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重新改造,以适应外国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高工程管理者的素质,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管理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四、总结 总得来说,我国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逐一去解决。对于工业建筑工程具体管理办法,我们还需要向先进国家进行借鉴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研究,以提高国内工程管理控制。保证工业建筑在投入生产使用之后,尽可能少地出现质量问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使我国工业经济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 工业建筑工程管理路径分析:工业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成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在建筑工程中开拓创新,保证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工程建筑工程管理的论述使人们认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改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前言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尤其对于建筑物的要求,更是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然而在建筑行业大热的情况下,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也产生了许多不可预计的问题,在工程管理中往往会出现质量不达标,工程不合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工程管理的阐述来探讨有关问题的解决。 二、影响工业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切实有效的工业建筑的工程管理对于整个工业建筑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完善的工程管理不仅可以是我国的工业建筑规范化!有序化和系统化, 更能保证我国的工业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在建筑过程当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 减少经济投入, 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工业建筑的工程管理中明显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出影响我国工业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从根源入手, 彻底遏制其对于我国工业建筑的影响, 促进工业建筑甚至是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1.材料对于工程管理的影响 整个工业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工业建筑的建筑要求, 是否符合当地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这些对于工业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建筑过程当中的工程管理都具备着很大的影响, 甚至有些时候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对于建筑当中的材料选取一定要慎重。 2.设备对于工程管理的影响 建筑企业的机械化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实力品牌和施工水平, 其高度的机械化程度是保证整个工业建筑具备高度的质量的绝佳保障"与此同时, 机械化程度在一定的水平上也体现了一个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说设备的先进水平是建筑企业更好的进行工程管理的基石"因为, 在进行工业建筑之前, 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设计, 然后指定所选取的设备的种类和性能,从而促进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工程管理的合理的!有效的进行。 3.安全对于工程管理的影响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当中的工程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 对于工业建筑来说尤其是如此"安全的施工过程是整个工业建筑的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所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制定完善的生产监督的安全保证体系, 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只有在施工的整体过程当中彻底抓好安全生产这一要素, 才能够是施工对于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保证建筑的工期, 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的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 管理措施的改进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一)技术支持:不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技术的支持,工程的质量必将难以保证,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作为支撑。比如核心筒-钢结构技术解决了建筑高度突破100米的建筑高度瓶颈;国内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高632m就是采用的该结构。大型气承式膜结构技术运用,解决了超大空间储棚的瓶颈,国内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洗煤厂400m×110m×42m的储煤棚采用了该结构。 (二)严格技术标准: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特点。只有工程中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比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如果不严格执行技术操作标准,两侧悬挑结构就不可能在两座塔楼162.20m标高处,实现分别外挑67.165m和75.165m,并且在空中合拢为L性空间结构体系。 (三)严格检查隐蔽工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有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目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归根结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的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树立质量方针,从而让其更加有指令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要将人、材料和机械各个要素有效结合起来。首先,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施工材料作为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最后,工程施工的机械是进行施工机械化的主要标志,对现代化项目施工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所以,选好用好工程机械设备非常重要。所以,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实施有效的施工现场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企业与个人加大学习力度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企业的发展距今己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 其中在人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相对我国成熟的经验。我国电力企业在学习和引进西方新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时, 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 真的消化、吸收、创新管理技巧。 企业一方面加强多元化培训的内容和采用创新培训方式, 去除事业单创铁饭碗的思维旧式;另一方面员工自身要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 工作之余强化专业知识!沟通交际等积累, 适应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新趋势, 就是适应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化人才竟争。 3.敢于知识和技能创新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 经济生产活动中的战略资源往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大力度扶持的一个项目, 电力资源关系着全国居民的切身利益。电力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创新, 包含电力资源、信息、知识、科技和创造力等方方面, 中小型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掌握高深专业知识, 是否利用资讯科技进步, 获取前沿信息并及时调整企业营运方向. 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大力促进和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水平、规模及效率, 大幅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4.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类。 分项工程验收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一般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分部工程验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常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部工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各施工队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于重要的和关键的分部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单位工程验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单位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单位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合同、规范、标准相对照,最后判断该单位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同意验收。 5.加快工程信息化管理进程 新世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当前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了,在各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于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大力推广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这样采用信息化系统才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工程管理人员也要有清新的认识。 6.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安全施工,是所有的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直接领导工人施工,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格外重视,每项施工工序都应当有专人负责,一旦发现违章作业,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或者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切实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意外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完善规章制度,对工程进度严密控制,层层把关,各阶段都需要签定一份生产安全责任书。同时,监督人员,应当严格督促和细致检查施工企业是否有健全的生产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发现问题,应当限定时间要求其整改,必须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证施工安全。 7.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都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可使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也可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管理队伍,对建筑工程很重要,管理团队素质的高低,对管理的效率和工程施工的效率有着直接影响,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更好地带领施工团队,完成工程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强化管理队伍的工作中,应当做好选、育、用等各个环节,从试用到聘用,都应当把好关,确保管理人员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劳动力密集,需要大量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大大降低建筑企业成本。只有做好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减少人力浪费,才能切实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人员要预测及统计各个部门的人员,掌握各个部门基本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做好人员的配备,同时实行合理的流动机制,实现更灵活的人员管理,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加强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 1、推广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技术,加大绿色施工管理,减少建筑垃圾污染,比如将砼泵管采用气密高压清洗技术,减少建筑用水,并将请出来的砼预制成砼方砖或路缘石。 2、加大对钢结构的使用力度 比如,在工业建筑工程中使用钢结构,并加强对钢结构使用的政策支持。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素质、生产工业与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产业作用,使建筑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的任务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实施环境友好发展的战略。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人点,形成资源节约型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就是要坚持把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先进技术、绿色施工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节水、节材、节地、节能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安全、健康、舒适性住宅作为重要着力点。 3.加强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推广应用 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等优势,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为环保,最为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太阳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太阳能具有很多节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建筑的楼顶可以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力,并将这些转化而来的电能或者是热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使用这种电能和热能的供电设备上开始接线,如此,可以充分满足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各种能量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采暖和供热功能,既可以减少日常的能源消耗,也使得建筑物的日常热能得到满足。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环境更为舒适。 4. 地源热泵技术有效降低能耗 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要想满足节能的功能,可以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表层中储存的能量来对温度进行调节,由于室外气温变化很大,但地表以下的地温却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地温全年相对恒定,夏季的时候建筑物内多余的热量会不断地排出,并为大地所吸收,从而使建筑物内的温度保持一定。这一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便于日常的维护工作,是一种高效的节能技术。 结束语 工业建筑工程在国家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力量。对于工业工程的管理一定更要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完善的体系。
计算机系统论文:浅谈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通过改革教学方二法和考试方法,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我们在我院机电系、经济系和文法系多个专业开设了这门课,并对三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学生普遍认为符合市场需求,受到用人单位重视。用人单位反馈,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对于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单位的一大难题。 相对来说,《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是一门新课。笔者认为不论高职高专院校还是本科院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都是有必要的。但课程内容设置是否恰当,课时分配是否合适,如何更好地安排实训课程,都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进一步探讨。 计算机系统论文:浅论计算机系统与企业管理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系统 数据流 企业管理 组织结构 集成管理 论文摘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应当体现出较高的企业管理思想,而随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与深入,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数据流的要求,只有整合企业资源,塑造未来管理模式,重建组织结构,实现现代化的集成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1 前言 我们知道,未来的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界,谁掌握高科技,谁的信息多,更新快,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战略,从而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当今,信息科技不再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即代替手工作业,而是正在塑造未来的企业运作的模式,它真正的力量在于重建扩展业务与组织的关系,以增强组织能力。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的整体效益,走企业全面信息化的道路势在必行。当然,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模式的变革。 2 传统管理与计算机数据流的关系 2.1 传统管理模式与数据流的矛盾 进入九十年代 ,国际国内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用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使产品生产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的趋势。白热化的竞争迫使企业必须追求卓越,产品价格、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变化已成为市场的本质特征之一,变化普遍且连续不断,其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 传统管理模式是按职能展开的,其组织结构是机械性结构,纵向分层次,横向分部门,是一个受限由上而下的信息网络,也就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每个层次是一个权利等级,每个职能部门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王国。这种组织结构使企业的内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成为分散的、重复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而软件的系统设计中强调,数据流要连贯性、一致性和闭环性,尽量避免人为数据和落地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科学性。 2.2 顺应数据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以青岛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青钢)开发的“销售管理系统”为例。软件的设计实际需要一种较高的管理思想贯穿其中,如果没有,那么只不过是简单的手工替代而已。青钢销售处的业务不是单纯存在的,站在较高角度上看,一件钢材产品的销售实现涉及到众多部门,有财务处、计控处、质检处等。根据青钢的物流特点。 当财务处接到预收帐款后,下发到款通知单,然后销售处据此签合同,下足够量的秤单,客户持此秤单到仓库提货,之后,质检处根据计算机开据的出库单品种打印质保书,财务处同时开据销售发票,冲减预收帐款。由图1看出,该系统比较完整,数据在整个系统中基本上无落地点,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整个销售系统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如果客户发生什么问题,可以很容易找到责任出在哪里,同时,还可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这个系统中,财务处、销售处、质检处、计控处等都不是独立作业的,需要相互合作,互相沟通、协调,而且需要进行必要的跨部门的集成,这种信息网络清楚而且自由流通,从而有较高的决策参与度,这样的管理才是一种高效的、合理的模式。也正是因为管理流程的需要,青钢才大胆的进行了变革,成立了由销售、财务、质检、计控、储运等部门组成的“青钢销售联合服务中心”,实现了销售服务一条龙。而在以往的业务流程中,各部门自成体系,自扫门前雪,如:储运对一个秤单执行出库后,秤单上包括产品炉批号等内容,而质检处还要将秤单上的产品炉批号等内容再填写到质保书中,象这种数据管理方法,不利于数据的检索、统计及部门间数据的核对,且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异不易发现,不能共享,重复计算等;再如:没有把预收帐款管理纳入销售管理系统中,使得销售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客户的资金状况,从而无法细分客户的等级,细化市场,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脱钩,会造成企业资金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于流失,同时也会丢失销售市场和份额。由此不难看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显得僵化。 3 管理软件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 市场变化呼唤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到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的社会方面(劳动分工、生产组织方式、人员等)产生冲击。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人工进行生产经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但数据的采集工作更加严格、任务更加繁重,因而迫切需要对劳动分工的再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软件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是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运行模式,这一点往往没有被企业管理层充分认识,从而导致相当多的管理信息系统半途而废。 4 “集成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手段? 由于有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支撑,实现现代化“集成管理”已经成为可能。目前企业所需的管理模式要求追求企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为:(1)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2)企业组织应以作业而非职能部门为中心;(3)所需信息完整的一次性获取,企业管理建立在集约信息系统之上;(4)企业各部门活动并行化,而非顺序式运作;(5)扩大与供应商和顾客的接触,以顾客的需求来引导企业的经营方向;(6)使用团队方式进行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集成管理的必要手段。为了实现现代化集成管理和成功 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说明必须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重新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拓展自己,才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重新焕发出企业强有力的生命力。 计算机系统论文: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的计算机系统设计 摘要:旅游集群财务风险预警计算机设计是将财务管理方法、预警决策和计算机工具相结合,建立各种分析、预测、决策模型,对集群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和控制、投资决策分析、筹资决策分析、销售和利润的预测和管理、成本计算和控制、财务预算等模型组成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以便对集群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管理者在计算机环境中及时、准确地采用财务分析所需的数据,生成财务报表,提高集群财务管理效率。 关键词:产业集群;成本分析;财务预警系统;计算机设计模块 一、旅游产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设计 1.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涵义及功能 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预警理论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是从微观的角度以运营商信息为基础,对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运营商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集群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即当可能危害集群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运营商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其次,可以预防财务风险发生和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即能及时寻找运营商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便于知其所以然以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进而避免严重的财务风险真正发生;再次可以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次发生,系统可详细记录风险发生的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弥补集群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 2.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素 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实质是根据旅游项目运营商经营情况波动的原因和特点,通过对集群财务状况、财务成果、经营绩效的综合分析,以获得集群经营运行可能出现的波动、乃至动荡的信息,并进行超前预测的体系。因此,对经营情况的综合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的基础。旅游产业集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包括如下子系统。 (1)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是保证风险管理者获得高质量信息、充分识别和正确分析财务风险的保证和前提条件。该子系统由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显示、利用等环节构成,各种原始数据经过环节链接,最终形成有效的财务风险决策信息。影响财务风险决策信息的因素主要有:原始数掘、信息设备、财会人员、财务信息处理方法。为了获得准确、完整、及时、有效的信息,正确识别和判断财务风险,运营商应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 (2)财务风险指标计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根据建立起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测子系统使用。 (3)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系统提供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集群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集群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 (4)财务风险报警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集群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3.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架 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财务预警模型的结构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构成。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集群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集群的经营管理水平,集群的发展潜力需要注重的是,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集群运营状况,故每个预警模块各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共八个评价指标。其评价模型包括: (1)获利能力,包括总资本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两个评价指标。 (2)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两个评价指标。 (3)经济效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产销平衡率两个评价指标。 (4)发展潜力,包括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评价指标。 4.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目标群 (1)最终目标。依据系统论观点,集群生存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系统的输入、转换和输出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这种状态能满足集群各利益相关者对其最低限度的要求。集群能否持续发展的的衡量标准,可通过集群在技术、管理、资本、人才等集群资源的配置与运用的科学合理程度来反映。从理财角度看,集群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目标,受集群价值(资金)运动的效益性目标和持续性目标制约,即终极目标的实现受中间目标的制约。 (2)中间目标。增强集群价值(资金)运动的效益性和持续性。价值(资金)运动的效益性是指集群资金在按照“资金—成本—收入—利润—资金”运动循环中的价值增值特性,可通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集群盈利性财务指标来衡量。价值(资金)运动的持续性指资金运动循环过程的不间断及资金净流量和流速的不断增大的特性,可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反映集群资产周转能力的财务指标来衡量。集群价值(资金)运动的效益性目标和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受集群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目标、及集群财务风险状态转移目标的制约,即中间目标受直接目标的制约。 (3)直接目标。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实现集群财务风险状态的转移受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集群财务风险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制约水平。 (4)手段目标。识别风险致险因素、要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消除其影响,改善集群财务风险机制将其升华成集群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的提升,并产生良好成效。 二、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计算机系统设计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无疑需要计算机支持,尤其是软件支持,软件系统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程式化实现(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内核还是风险预警分析思想)。设计的思想是: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等要求。明确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思想:根据集群外部环境与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因素分析,设立修正预警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值,同时设立修正风险阀值,进而比较指标值与风险阀值,进行加工转换,然后将集群财务风险值反馈给决策制定者,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评价与反馈。根据该基本思想,本系统需要提供如下功能: (1)数据管理。为用户数据输入模式,使用户可以准确方便的输入集群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指标原始数据值,可进行浏览、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2)数据处理。通过模型运算,获取相关指标数据。 (3)带智能的人机交互。在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提供用户跟踪检验主客观认识是否一致的接口,可按需改动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 (4)监测预警和警报。通过计算、预测提供给用户管理对象的风险状态,并判断是否报警和报警方式。 (5)图形管理。为用户提供各种原始数据及处理后的一系列单个指标和综合指标数据,图形显示丰富多彩,用户可以浏览、打印。 (6)系统维护。对数据文件备份与恢复、预测模型代码进行维护、操作权限与密码维护。 2.系统的模块与构成 按照高内聚、低耦合、信息隐蔽等软件设计原则,力求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可扩展性将系统分解成如下几个模块: (1)数据文件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对数据进行管理,它处理集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数据、及外部环境数据,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将集群各部门数据汇集存储。本模块又可分为,数据文件建立用于建立新文件,然后录入数据(包括手工输入和文件复制)。数据采集主要完成数据收集、录入工作及转换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数据操作主要有查询、修改、删除等。打印完成各种数据报表输出。 (2)模型数据处理模块。模型数据处理模块用来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调用相应模型进行处理,剔除非主要因素与随机因素等的影响,找出集群运行机制。 (3)分析评价模块。确定本系统的指标体系,作分类排序、合成、转换等加工。 (4)监测预警模块。本模块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监测并分类表示。 (5)警报模块。该模块可以划分为两个小模块来实现,一是警级确认小模块,通过预测的结果将经济运行的态势定出警级,并且提供给决策者。由决策者决定当前的警级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通过人机接口修改警级,系统在数据和模型上将作出相应的改动。二是警报小模块,经过决策者确认警级后向有关部门发出声光警报,并根据情况提供对策。 (6)图形显示模块。该模块集中显示所有数据集,通过图形对结果进行形象、直观的分析与展现。 (7)系统维护模块。本模块主要是对数据文件、预警模型进行维护,按照维护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数据文件、程序模型、系统安全维护及文件删除。 3.系统支持结构 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器配置win2000server, 客户端配置win98(以上)。前台用sas8.1作为软件开发平台,用oracle8.0作为后台数据库。 4.系统运行流程 各功能模块、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和结构设置。采集原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预警检测模块——警报模块——客户端,在过程中要贯穿评价指标模块。 三、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功效。 1.整合功效 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业务再造要求跨越旅游产业运营商原有组织结构壁垒和原有文化的界限,同时,财务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后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原有组织和文化的制约,集群原有的职能型的组织阻碍了信息在银行内部的顺畅流转,表现在收集信息的价值标准部门化,信息存储与传递的渠道分割,以及分工过细的组织体制导致的运营商之间的沟通效率低下。财务风险预警的计算机系统设计流程再造的目标就是建立集权与分权并存的中心辐射式组织结构,以减少财务管理宽度,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深度,提高财务信息上传下达和横向传递速度和准确度,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 2.再造功效 业务流程再造离不开组织结构建设及组织结构再造。而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的建构是实施集群业务流程再造的保障。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流程决定组织,业务流程再造必然带来组织结构的更新,从趋势上看,一方面将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业务链的延长、链合、一体化和集成化,一方面则被赋予集群更多的灵活性、柔性及动态内涵,使之加速走向网络化和升级化。 3.集约化功效 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预警计算机设计体现了管理流程中集约化经营的本质。即把原来由人干的工作,代以机器辅助实现手工模拟,对整个操作程序没有相应的改变。只是对业务流程信息的录用,使某些环节处理速度加快,提高了业务处理量和准确性。经过数据图表处理,借鉴信息技术处理方式的逻辑特点以改进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作业程序。并根据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消除产业集群传统业务流程中的本位主义、利益分散主义和部门最大化思想,缩短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整个业务处理时间,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和集群竞争力,降低了整个财务管理的流程成本,并优化了集群财务管理的路径。 计算机系统论文:浅谈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通过改革教学方二法和考试方法,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我们在我院机电系、经济系和文法系多个专业开设了这门课,并对三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学生普遍认为符合市场需求,受到用人单位重视。用人单位反馈,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对于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单位的一大难题。 相对来说,《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是一门新课。笔者认为不论高职高专院校还是本科院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都是有必要的。但课程内容设置是否恰当,课时分配是否合适,如何更好地安排实训课程,都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进一步探讨。 计算机系统论文:浅谈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系统 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 论文摘要: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是建筑、电子科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等等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系统集成的项目管理要有一个科学和合理安排,在时间上、空间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 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文明管理、成品保护、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系统的测试验收方面加以论述。 一、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施工的组织管理 分析项目概况,制定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根据工程情况,结合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施工方法等制定具体施工方案。这种管理需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二)施工的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采用计划的形式,使工期、成本、资源等得到合理利用。使工序有序地进行,避免和其他施工单位的碰撞施工,达到既定目标。 (三)施工界面管理 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界面上的划分和协调,一般通过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开调度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建立文件报告制度,一切以书面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措施等。 (四)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安全员负责的结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和项目隐患的检查。 二、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计算机系统集成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安装要求、隐蔽验收记录、调试结果、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统一的管理。 (一)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进行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项目按照规范实施。 (二)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由于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复杂性,设计院出的图纸往往达不到直接施工的深度,或者是节点选用不符合施工单位的习惯、工艺,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需要包含以下内容:1.图纸目录;2.设计说明;3.设备材料表;4.系统图;5.平面管线图;6.室外管线图;7.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图;8.安装大样图等。 (三)技术文件管理 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中,技术文件需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技术文件,必须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四)安装工艺管理 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抓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为最后的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三、质量管理 计算机系统集成施工质量包括上述各个子系统的布管、线槽、穿线等内容,施工质量除了总承方加强施工管理外,一般还需甲方报监和找一个合适的监理,以保证质量控制流程的严格实施。当然,施工质量的最后确认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的测试来进行,每个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期的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期的项目施工成本控制、项目的进度控制和后期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 四、结语 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的项目管理关键是:在整个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始终环绕着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来开展工作,并在各个阶段实施动态的管理,对管理对象,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各施工阶段的节点进行优化控制。 计算机系统论文:论计算机系统漏洞及对策 摘要:从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分析了计算机漏洞产生的原因,讨论了漏洞对互联网安全产生了多方面严重危害,提出了计算机用户面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和防范系统漏洞。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漏洞;程序逻辑结构设计;第三方软件 在科技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作为高科技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控制高科技航天器的运行到个人日常办公事务处理,从国家安全机密信息管理到金融电子商务办理,计算机系统都在担任主要角色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是我们必须提前考虑的问题。 目前来看,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本身的漏洞。只要漏洞存在,黑客才有机会入侵我们的计算机系统,据统计证明。99%的黑客攻击事件都是利用计算机未修补的系统漏洞与错误的系统设定而引起的,当黑客探测到系统漏洞后,随之而来的是病毒传播,信息泄露,速度缓慢,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崩溃,那么到底什么是漏洞呢? 1 什么是漏洞 漏洞也叫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漏洞一旦被发现,就可使用这个漏洞获得计算机系统的额外权限,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从而导致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 从概念上理解计算机系统漏洞只是文字意义,现在举个现实中的实例让你更能透彻理解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系统漏洞。 如今用电子商务支付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很多人都开通了网上银行坐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各项业务的办理。如果一个人在使用网上银行交易的过程中,如果计算机本身安全系统不健全,这时黑客就可以通过您的计算机系统漏洞把病毒植入计算机中窃取您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那么存款在瞬间就会被黑客转走,您的存款无形中已被窃走。发生的这一切都是黑客通过网络系统远程在操作。有了系统漏洞无疑计算机系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2 漏洞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 从计算机系统软件编写完成开始运行的那刻起,计算机系统漏洞也就伴随着就产生了。计算机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系统软件,因此相对应也就有系统软件漏洞和应用系统软件漏洞。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漏洞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进行。首先分析一下系统软件漏洞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对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的若干漏洞分析。 (1)upnp服务漏洞。此漏洞允许攻击者执行任意指令。windows操作系统默认启动的upnp服务存在严重漏洞。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体系面向无线设备、pc机和智能应用,提供普遍的对等网络连接,在家用信息设备、办公用间提供tcp/ip连接和web访问功能,该服务可用于检测和集成upnp硬件。upnp存在漏洞,使攻击者可非法获取任何xp的系统级访问、进行攻击,还可通过控制多台xp机器发起分布式的攻击。 (2)帮助和支持中心漏洞。此漏洞可以删除用户系统的文件。帮助和支持中心提供集成工具,用户通过该工具获取针对各种主题的帮助和支持。在目前版本的windows xp帮助和支持中心存在漏洞,该漏洞使攻击者可跳过特殊的网页(在打开该网页时,调用错误的函数,并将存在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字作为参数传送)来使上传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失败,随后该网页可在网站上公布,以攻击访问该网站的用户或被作为邮件传播来攻击。该漏洞除使攻击者可删除文件外,不会赋予其他权利,攻击者既无法获取系统管理员的权限,也无法读取或修改文件。 (3)rdp信息泄露并拒绝服务漏洞。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rdp(remote data protocol)为客户端提供远程终端会话。rdp将终端会话的相关硬件信息传送至远程客户端,其漏洞如下所述:①与某些rdp版本的会话加密实现有关的漏洞。所有rdp实现均允许对rdp会话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然而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版本中,纯文本会话数据的校验在发送前并未经过加密,窃听并记录rdp会话的攻击者可对该校验密码分析攻击并覆盖该会话传输。②与windwos xp中的rdp实现对某些不正确的数据包处理方法有关的漏洞。当接收这些数据包时,远程桌面服务将会失效,同时也会导致操作系统失效。攻击者只需向一个已受影响的系统发送这类数据包时,并不需经过系统验证。 (4)vm漏洞。此漏洞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并执行攻击者的代码。攻击者可通过向jdbc类传送无效的参数使宿主应用程序崩溃,攻击者需在网站上拥有恶意的applet并引诱用户访问该站点。恶意用户可在用户机器上安装任意dll,并执行任意的本机代码,潜在地破坏或读取内存数据。 (5)帐号快速切换漏洞。windows操作系统快速帐号切换功能存在问题,可被造成帐号锁定,使所有非管理员帐号均无法登录。windows操作系统设计了帐号快速切换功能,使用户可快速地在不同的帐号间切换,但其设计存在问题,可被用于造成帐号锁定,使所有非管理员帐号均无法登录。配合帐号锁定功能,用户可利用帐号快速切换功能,快速重试登录另一个用户名,系统则会认为判别为暴力破解,从而导致非管理员帐号锁定。 其次分析应用软件漏洞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除了操作系统软件外所有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软件都是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办公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adobe flash,acrobat,瑞星和金山杀毒软件等等,这些软件上也存在软件漏洞。 ①windows word智能标签无效长度处理内存破坏漏洞。word没有正确地处理文档中的无效智能标签长度值,如果用户打开了带有畸形记录值的特制word文件,就可能触发内存破坏。成功利用此漏洞的攻击者可以完全控制受影响的系统。攻击者可随后安装程序;查看、更改或删除数据i或者创建拥有完全用户权限的新帐户。 ②windows messenger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默认捆绑的即时聊天工具。在安装windows xp的时候会自动安装旧版本的msn messenger,这个版本打开msn api运行activex控件messenger。uiautomation。1并标记为safe。对这个控件执行脚本操作可能导致以登录用户的环境泄露信息。攻击者可以在登录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改状态、获取联系人信息以及启动音频和视频聊天会话,还可以捕获用户的登录id并以该用户的身份远程登录用户的mes-senger客户端。 ③microsoft excel country记录内存破坏漏洞。 excel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套件中的电子表格工具。excel没有正确地处理biff文件格式,在处理文件中的畸形country(ox8c)记录时可能会触发内存破坏,导致以当前登录用户的权限执行任意指令。 ④windows media player漏洞。此漏洞可能导致用户信息的泄漏;脚本调用;缓存路径泄漏。windows media player漏洞主要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泄漏漏洞,它给攻击者提供了一种可在用户系统上运行代码的方法,微软对其定义的严重级别为“严重”。二是脚本执行漏洞,当用户选择播放一个特殊的媒体文件,接着又浏览一个特殊建造的网页后。攻击者就可利用该漏洞运行脚本。由于该漏洞有特别的时序要求,因此利用该漏洞进行攻击相对就比较困难,它的严重级别也就比较低。 ⑤安全软件也有漏洞。我们不要认为杀毒软件是最安全的应用软件,它在防护计算机系统免遭病毒侵害的同时,由于软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同样也会它自身也有漏洞存在。当杀毒软件被病毒控制后,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是最大的危害。 3 漏洞如何产生的 计算机系统漏洞的产生大致有三个原因,具体如下所述: (1)程序逻辑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严谨。编程人员在设计程序时程序,对程序逻辑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严谨,因此产生一处或多处漏洞,这些漏洞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人口。次漏洞最典型的要数微软的windows 2000用户登录的中文输入法漏洞。非授权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界面的输入法的帮助文件绕过windows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而取的计算机的最高权限。还有winrar的自解压功能,程序设计者的本意是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使得没有安装winrar的用户也可以解压经过这种方式压缩的文件。但是这种功能被黑客用到了不正当的用途上。 (2)除了程序逻辑结构设计漏洞之外,程序设计错误漏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受编程人员的能力、经验和当时安全技术所限,在程序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轻则影响程序效率,重则导致非授权用户的权限提升。这种类型的漏洞最典型的是缓冲区溢出漏洞,它也是被黑客利用得最多的一种类型的漏洞。缓冲区是内存中存放数据的地方。在程序试图将数据放到及其内存中的某一个未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可以分为人为溢出和非人为溢出。人为的溢出是有一定企图的,攻击者写一个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串,植入到缓冲区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过长的字符串覆盖了相邻的存储单元,引起程序运行失败,严重的可导致系统崩溃;另一个结果就是利用这种漏洞可以执行任意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root特级权限。 (3)由于目前硬件无法解决特定的问题,使编程人员只得通过软件设计来表现出硬件功能而产生的漏洞。 4 如何解决漏洞问题 一种系统从到用户的使用,系统中的设计缺陷会逐渐浮现出来软件开发者为了让计算机系统运行更稳定、更安全,必须及时的对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做出补救措施。 一旦发现新的系统漏洞,一些系统官方网站会及时新的补丁程序,但是有的补丁程序要求正版认证(例如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这让许多非版权用户很是苦恼,这时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所谓第三方软件,通俗讲既非系统本身自带的软件(含操作系统本身和自带的应用程序),其他包含应用类软件均可称为第三方软件)如:系统优化大师(windows优化大师),360度安全卫士,瑞星杀毒软件,金山杀毒软件,迅雷软件助手等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并自动安装补丁程序。 5 结论 总之,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年代,每一台运行的计算机背后总有计算机系统漏洞时时刻刻在威胁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作为一名网络用户,当在你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图片及传送文件资料的同时一定要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因素提前考虑: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病毒库,系统漏洞扫描,及时安装补丁软件等等,查漏补缺,防患未然。 计算机系统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通过对本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入手,以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目的。同时改变过去学生和老师都不太重视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和教学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维护 实验教学 改革 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学术界有许多改革建议,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摸索一条改善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传统模式下本门课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种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方法之二:借鉴项目教学法 受许建豪先生“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一文的启发,试用其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的做法是:1、课程教学开始前,拟定项目教学计划时的工作。2、将该课程分为三大项目板块, 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 (a)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b)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c)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d)bios的设置; (e)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f)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g)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以及局域网设置。 (2)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a硬盘数据的恢复; (b)恢复恶意代码对注册表的损坏;注册表备份及还原。 (c)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d)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e)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f)主板故障处理(利用检测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a)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b)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c)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d)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应用。 方法之三: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平台进行计算机软件类实验 虚拟机是一个想象(逻辑)的计算机,是利用软件方法在实体(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与物理计算机功能完全一样的逻辑计算机。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功能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类实验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会破坏原物理机的系统环境[3]。 1、 虚拟机的安装程序 课题组使用的虚拟机软件版本为vmware 4.5.2,该软件是vmware公司为x86平台计算机开发的。 (1) 虚拟机软件安装进入win2000(xp)界面后,打开虚拟机的文件夹,点击安装图标后,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完成虚拟机软件的安装。 (2) 虚拟机创建点击桌面vmware(虚拟机)快捷方式后,选择新建虚拟机(new virtual machine),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在创建向导的提示下,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 学生实验程序 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项目首先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如做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实验,首先创建dos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统虚拟机后再进行实验。 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收获 本课题组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如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用虚拟机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类实验项目优势明显 首先, 经济实惠,节约教学成本 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共享“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维修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因为要在“维护维修实验室完成”这些实验,则“维护维修实验室”要配置约30oo一5000元/台的物理计算机2o台及相应的配套设备~hhub等才能达到实验要求,其经费投入大约在8—12万元人民币之间。而采用虚拟机方式,则节约了这部分经费的开支[4]。 其次,实用性强,易维护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顺利及效率高。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计算机上,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硬件类故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物理机的性能佳,使实验进程加快,学生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相应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而提高熟练程度。二是减少了硬件的维护维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实验室的硬件资源,“维护维修实验室”就仅存在微机组装及硬件维护维修两项实验,这两项实验对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过多的维护维修。若出现了故障,上实验课的教师就能带领学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设置专职岗位。对于软件实验室,由于虚拟机是软件方式,因此也不会增大该实验室的硬件维修工作量。 再次,是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指导学生,还可以为各类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咨询,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若干教学实践的基地,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带着项目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使学生能对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市场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效果较好。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兼顾和结合训练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种职业能力。 其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科学化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进入实验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同时为其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维修技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三)改进《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两年认真负责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终于在理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验教学环节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本校教师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化,教学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态度要端正,掌握过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最终是要与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教育学生[6]。而学生则更多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力争在短暂的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系统论文: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探析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集成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进行分析,得出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集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探寻新的计算机系统集成的趋势,本文对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探讨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是现代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于不同的单位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性。因此,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的万千变化。从政府系统的医疗单位的管理系统,从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证券市场证券管理系统。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系统集成应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综合技术手段,是指导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逐步实现的一种方法和策略。系统集成是一种思想,概念,哲学,它不仅包括技术集成,更不能缺少艺术构件集成。 1、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1.1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相关认识 系统集成通过对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构化,将独立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集成到相互之间有关一定的联性,而且在协调统一的新系统中,能够充分共享资源,以期实现高效、集中、便利的管理策略。 系统集成是一个需要多个供应商,多协议的各种应用系统的结构,因此,实现系统集成的关键是解决不同系统连接的互操作性问题,专门解决各种分离设备,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和系统,组织和管理,建筑环境,建筑人员,所有需要的一体化问题。系统集成的本质就在于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一个大型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包括一对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的集成,以及制造商的产品选择和搭配的集成,集成系统可以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1.2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1)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计算机系统集成不像其他的产品那样,用户都希望拥有最好的。 (2)独创性:由于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是根据用户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因此每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都是不同的,具有独创性。 (3)高科技:计算机系统集成不单是提供一个设备,更多的是对设备的设计、开发和调试,需要很多高科技技术法能完成的。 系统集成具有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有机组合、完整性、灵活性和性能,对其复杂性进行简化,有着为用户提供全面、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2、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分类 依据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相关特点,可以把计算机系统集成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服务、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与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技术与服务三大类。以下对这三种项目的管理实施进行简要的定义分类解析。 2.1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和项目管理服务,也可称为整体设计和项目管理,这主要是买方将正确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集成项目。一般情况下,购买者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结构设计以及性能指标,粒度分布有一定的认识。这类项目的实施要求相关服务提供商设计计算机系统在各种领域,它可以覆盖大部分的电脑系统,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很高。 2.2设备的集成安装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安装也可以称为一体的设备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安装是一种最常见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但大多数消费者比较常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项目建设模式。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硬件设备建设,集成和安装要求买方应进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框架和设备性能管理等定性选择论点。简单来说,相关设备的供应商,只要依据合同标准实施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设备供应商,采购和安装即可。 2.3技术服务 计算机硬件技术和服务也可以称为工程技术服务。鉴于这种类型的项目,其主要是由它的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系统集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建设项目。设备技术服务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服务指标和技术要求为主要目的的。这使得买方设备问题的技术和硬件的疑虑,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培训支持。这类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结合有效的论证。 3、计算机系统集成目前存在的问题 3.1微机系统及工具软件的管理问题 因为目前的电脑系统和软件工具比较大,如果一台设备的问题,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通常需要系统工作了一天。作为一个结果,上网计算机数量巨大,导致系统维护人员疲于奔命,也是很难保证服务质量。 3.2用户管理的问题 用户被限定在固定的机器上,同时,用户的数据和文件也只能保留在该机器上。若要使用其它机器,必须在每台机器上创建该用户帐号,并将用户的文件和数据复制到新机器上。当用户固定使用的机器发生故障时,容易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 3.3landmark等专业应用软件方面 在计算机系统集成前,需在每台解释工作站上安装专业应用软件,并创建用户,用户在指定的机器上加载数据,以便开展工作。如此一来,用户和数据与机器捆绑在一起。有些时候,结果有的机器满负荷工作,有的机器却相对闲置。 3.4外设的共享问题 由于彩色绘图仪、彩色激光打印机、磁带机等大型外设价格贵,数量有限,不可能配置到每台机器上,用户只能登录到固定的几台机器使用。 4、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 广泛集成分布式网络环境与市场竞争的全球性激烈,每个企业集成中心也延伸到了企业的整合,使企业应用在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为基础的用户界面统一,使部门和地区不同的人,组织,所有用户实现方便,实时获取信息,因此,该网站的用户界面的统一是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 专业化与多元化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有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系统整合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结构,功能单一,但基于网络结构的复杂和多功能转型。因此,专业化与多元化系统集成技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使企业供应链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和资源充分共享,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可以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已经成为一个必然。 结语 采用现今先进的域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对开发研究工作的主要计算机软、硬件平台进行了系统集成,建立了域控制器、远程安装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软件分发服务器、ni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磁带机服务器等十余套应用服务器,实现了操作系统远程安装、应用软件自动分发、用户数据跟随用户网上漫游、用户数据,应用软件集中管理、磁带库系统、远程自动数据备份等。系统集成尽管提高了系统管理工作的技术难度,但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系统论文:浅谈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问题总结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系统集成 项目管理 问题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传统管理的落后,不适应系统集成项目发展的需要,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在系统集成行业变得愈加需要,当务之急是要引入项目管理成为系统集成公司。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系统集成项目中常见问题及总结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中,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制度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it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只有搞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才能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管理科学化。 一、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是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实施,使各项目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实施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 具体执行要包含以下三要素:首先是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费用和资源的限制条件下保证质量完成目标;其次是必须确保计划得以执行,并监督项目进展,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计划;最后是项目管理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 这里拿本人参与的项目“浙江玉环人民医院机房改造及防雷接地项目”为例说明一下这三要素:因为医院早已投入使用,不能随便断电和断网络,故造成机房内部施工实施时间非常有限,只能利用晚上医院下班后的时间进行施工,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质量完成目标,制定一个周全可行的计划是最关键的环节。当时我们制定的项目实施计划是每天两组进行施工,白天a施工队进行外部防雷接地挖坑埋接地装置,夜里b施工队进行内部机房新设备安装接线,避免浪费时间。该项目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合理分工,因为在医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施工一是不能破坏现有设施,影响医院的日常运行;二是要求安静,不能影响到病人和医生;三是机房接地和防雷接地要做成综合接地,对地电阻要求很高;四是这个医院的房子是老房子了,和新式建筑有区别,没有现成的钢柱做引下线,要重新做接地井,而且机房地板都是水泥,对铺设机房接地网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从这个项目我们就不能看出,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必须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一味的按书本上的理论制定计划,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指定计划、合理选用和安排人员施工,才能使项目按时保质的完成。 二、项目管理问题略析 (一)问题的出现 在这个项目上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是从项目招投标开始接收组织项目进展的,当时接到项目任务后,随后立即召集了商务部、售前技术部、销售部、客服部和质量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一次项目内部启动说明会,并把各自的分工和进度计划进行了部署。 然而,在投标前三天进行投标文件评审时,发现技术方案中所配置的设备在以前项目使用中是有问题的,必须更换。我和方案编制人员经过加班加点,终于修改完成。到了正式评标会上,又遇到了一点麻烦,原来授权代表声明和投标方案中写的不一致,影响了评标分数。不过还好,项目最终拿了下来,并和用户确定了合同。根据公司流程,我把项目移交给了售后实施部门,由他们具体负责项目的执行和验收。 实施部门接手项目后,另外一个工程人员被任命为实施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他由于项目前期自己没有尽早介入,许多项目前期的事情都不很清楚,而导致后续跟进速度较慢,影响项目的进度。同时,设计方案时,售前工程师没有很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也没有书面的需求分析调研报告。在接手项目后,必须重新开始了解用户需求,编制实施方案,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实施难度和实施成本。 等到这一切理出了头绪,在商务下单订货过程中,又发现由于商务人员的工作失误,导致少采购了几台设备,并且设备模块配置功能错误而不能符合要求。 而在我们公司中,由于售后和售前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在项目执行中,特别是项目执行完毕后,没有一套明确而完善的项目总结和闭环的问题分析和关闭流程,导致许多项目中重复出现相同或类似的错误或失误,进而导致投标失败、项目成本较高、项目执行中困难重重、用户满意度较低等诸多风险。 (二)项目总结 经过这个项目完整结束后,我认识到了做好项目总结工作是其中的关键之处。与项目成员沟通后,我发现要做好项目总结的工作,首先就应该在项目启动时将其加以明确规定,比如项目评价的标准、总结的方式以及参加人员(如项目办公室、商务部、售前部、市场部、储运部等)等。 事实上,项目总结工作应作为现有项目或将来项目持续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作为对项目合同、设计方案内容与目标的确认和验证。项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犯同样的错误、评估项目团队、为绩效考核积累数据以及考察是否达到阶段性目标等。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也会对其他项目和公司的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和项目文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完善的项目汇报和总结体系对项目的延续性是很重要的,例如项目完成后项目的售后维护、设备保修等。特别是项目收尾时的项目总结,项目管理机构应在项目结束前对项目进行正式评审,其重点是确保能够为其它项目提供可利用的经验,另外还有可能引申出用户新的需求而进一步拓展市场。 (三)项目总结的内容及分析 总结项目经验所需的信息应来自哪些方面呢?以前项目中的总结信息很零散,每个部门只从本部门出发,总结自己的问题,而没有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参加。而实际上,它应该来自项目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来自项目组、客户及其它项目干系人的反馈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同时,使用这些信息以前,应确保收集这些信息的系统、组织和流程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应建立项目信息的收集、、存贮、更新及检索系统,确保有效地利用项目中的各种信息资源。 从管理的观点来说,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或者称之为里程碑,都应该进行评估总结,以确定是否实现了此阶段的目标,项目是否可以正式开展下一个阶段工作。总之,项目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有完善的项目总结,只不过总结的形式、内容、编写者和阅读对象等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编写项目总结报告时,应该首先明确编写的目的,同时也应简述项目概况、项目背景和项目进展情况。因为既然叫项目,就有其独有性、时间性。这样,项目总结的内容才能够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持续改进的意义。 1.项目进度。 按照项目整体计划或项目滚动计划编写的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之间差距和原因分析。其间有哪些变化?对工作量的估计如何?以便为项目经验库提供相应数据,提高下次计划的准确性。 2.项目质量。 项目的最终交付物与客户实际需求的符合度。需要注意的是“客户”,他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外部客户,也可以指内部的客户。项目质量管理不但包括对项目本身的质量管理,也包括对项目生产的产品进行的质量管理。具体可以从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入手,以保证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具体可以采用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加上完善的质量管理工具、图表等辅助工具加以统计分析,得出改进建议。 3.项目成本。 就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对比成本构成明细的差距和原因分析及建议,也包括项目合同款执行情况的分析总结。it项目经理一般可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人工费,对于未建立项目级核算的组织,可以用加权人天数表示,对不同级别的人员(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一般工程师)赋予不同的权重。 4.项目风险。 就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包括项目中事先识别的风险和没有预料到而发生的风险等风险的应对措施的分析和总结。也可以包括项目中发生的变更和项目中发生问题的分析统计的总结。 5.项目资源。 项目资源不但包括人力资源情况,而且还包括设备、材料等其它资源的合理使用、开发情况。特别是项目成员的绩效统计分析和评价,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通常,可以采用直观的图表形式来反映项目的资源情况。 6.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其中,产品范围定义了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性和功能;项目范围定义了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合同中所规定的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以及用户确认的计划等都属于项目中要控制的范畴,另外还包括实际执行情况的差距和原因分析。 7.项目沟通。 沟通是人员、技术、信息之间的关键纽带,是项目成功所必须的。在国内,不少项目经理对沟通不够重视,或者不知如何做好项目中的沟通工作,这都需要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对其加以重视。在项目总结时,可以就项目过程中的内部、外部沟通交流是否充分,以及因为沟通而对项目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8.项目采购。 国内it项目的项目经理一般对项目采购接触不多或接触不到,多由商务和财务部门负责。如果是项目级的核算,采购管理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可能因采购过程中的成本、风险、进度、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引起很多问题。 9.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对项目交付物的生产率,产品质量,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项目特点等的总结。另外还应该包括项目客户满意度收集统计和分析。客户满意度调查内容不但包括项目管理或流程层面,也应包括技术层面。同时,有必要说明本项目与以往项目相比的特别之处。例如:特殊的需求、特殊的环境、资源供应、新技术新工艺等,总之是具有挑战性的、独特的事件以及关键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过程。 10.遗留亟待解决问题。 说明项目有无遗留亟待解决问题。如果有,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责任,提出解决方案。 11.经验教训及建议。 不断将实施过的项目中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以及教训等进行总结,积累起来就可以成为公司的财富。 需要强调的是,项目总结非常重要,不能只报业绩,不报失败,对于失败的项目,总结会不能变为批斗会,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这样项目总结才能够顺利开展,并对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 计算机系统论文:计算机系统工程软件设计论文 1计算机系统工程方法的内容 1.1系统工程方法的概述 系统工程方法作为现代科学决策方法,主要将相关问题及情况分门别类,确定边界,侧重各门类之间内在联系,确保处理方法的完整性,采用全面和运动的观点、方法分析主要问题及整个过程。其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利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主要使用工程化概念、原理、技术及方法开展软件开发、维护的工作。当前,软件开发方式主要存在三种方式:自顶向下的结构化方法;基本要素为对象、类、继承等的面向对象方法;简单的形式化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是用系统的原理、方法研究系统的对象,立足整体系统,制作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及流程,有效地完成任务。 1.2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内容 系统工程方法依从系统全局观点,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出发研究相关对象,实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标。其基本内容有:全面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和数据,提取有效信息,系统了解相关问题信息,进一步确定完成任务所需条件;提出相关方案,展开定性和定量的理论分析,进而进行实验研究,客观评价系统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注重社会效果,为最终方案在理论和实践上做铺垫;经由系统分析与综合,比较和鉴别出最优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实施;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制定有效计划,将开发研究出的系统投入使用,并对系统的性能、工作状态及社会反应作出相关评价和检验。 2系统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2.1提出任务 计算机软件开发交办单位针对软件开发系统向开发人员提出要求,布置相关开发软件任务。在提出任务阶段,交办单位下达任务书,并与开发人员签订合同,同时,对项目有直接管理权限。开发人员需对任务书认真研究、分析其内容。 2.2论证和批准 开发人员对需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提出有效方案,后由专家学者做评审工作,并通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再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这是软件系统开发的首要前提,需开发人员经过精心搜索有用信息做储备资源,调查市场行情,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以及法律可行性等问题。 2.3需求分析 可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用户在软件系统方面的期望,从而对开发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运作速度、设计限制等进行总体分析,制作出严谨的规格说明书,以支持后续软件的开发进程。 2.4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软件的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是软件开发的重中之重。软件概要设计依据上述准备工作,建立起目标系统软件的整体架构及总体结构与模块间的互相联系,设计完整的数据结构,从而定义各接口和控制接口。同时需要对相关部分进行审核。而软件的详细设计则是对概要设试,以便用户使用手册的编写及完善。 2.5成果鉴定与推广应用 最后,开发人员需将开发设计出的系统软件,在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中试安装,并在责任时间里运行,在通过正式鉴定后交付用户,并提供指导用户使用与在用维护服务。同时,在用户使用阶段,开发人员需关注软件运行进程,并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系统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设计方面应用较广,同时起着重要作用。结合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在计算机软件设计阶段可规范其流程,促使计算机软件设计进程加快,同时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软件系统研发速度的提高打下基础。 作者:王应邦 孔春丽 单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系统论文: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论文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应用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就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导致漏洞的大规模出现,由此计算机网络也越来越受到严重的威胁。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网络安全,在网络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在同一个网络终端中,将数据的保密工作做好,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完备性。在如今的发展格局下,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指物理安全及其逻辑安全等。物理安全就是指网络设备及相关设施要受到物理方面的保护,这样可以避免数据遭到破坏或者丢失的情形出现;逻辑安全就是指信息的完备性和保密性。(1)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辐射出其自身产生的信号和谐波,这样就会产生电磁辐射现象,但是,如果可以将这些电磁信号进行接收,并经过进一步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将原有的信息进行恢复。但是如果发现有人利用系统的电磁辐射获取信息,一般来说可以更及时、快速的隐蔽起来。 (2)在计算机的存储媒介中通常会储存许多信息,因此,在计算机存储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受到盗取、篡改的情形。此外,因为计算机媒介中存在着许多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比较容易复制,这样泄漏信息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计算机存储媒介泄漏情况:由于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对计算机的运行程序进行改变,保密的信息就容易在介质传输的过程中被篡改,泄露与窃取;其次是在人工交换的过程中被窃取,这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是由于相关人员在交换的过程中导致的;再次为U盘、系统硬盘等信息容易被复制;一旦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计算机在修理的过程中信息外泄;介质失窃,一旦保存信息的的硬盘或者磁盘被盗,这样就会造成信息外泄的情况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算的。 (3)由于使用计算机网络而引起的信息外泄也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特殊性,其自身的数据属于共享性质的,这样主机同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就会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联系,就可能发生秘密泄露的情况发生。如果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后,其传输线路大多由载波线路和微波线路共同构成的,这就让计算机在使用网络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泄密范围增大了许多。由于计算机的网络覆盖率很高,线路分支也就越多,这样输送信息的区域也就越来越广泛。因此,被截取信号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截取信息的方法越来越简便。盗窃信息者只要在网络中截取一条分支信道就可以完成信息的截取工作,最终造成网络机密信息的泄露。 (4)管理不善也会造成信息的泄露与丢失。很多信息的泄露,都是由于相关主管人员不懂技术造成的,很多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对计算机了解程度不够,有可能由于自身的疏忽,进而导致信息的泄漏。还有可能管理人员对计算机采取的保护措施力度不够,这样泄漏信息的情形会增加。很多人在泄密的过程中,是存在主观故意的,明知道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还是泄漏了计算机信息。在所有的数据泄密中,故意泄密的后果是最为严重的,在通常情况下,很多利益团体会因为想要获得对方的机密信息,而去笼络竞争方的工作人员,最终获得对方的秘密数据。因为硬件的损坏而丢失数据对于网络管理人员而言是最为棘手的。在很多地方,很多未经授权的人员能够随意通过网络阅览其他部门的文件与数据,从而获得秘密的数据。除此以外,即便是网络管理,也会遇到硬件介质遭到破坏而丢失信息与数据的事情发生(如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在很多的信息与数据参数对环境的要求标准是非常高的,因此,要注意环境对信息的影响,做好防火、防水措施等,这样才能使上述问题得到缓解。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1)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方面,一定要加以重视。因为计算机在连接网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账号和密码进行设置,并且不要将设置的账户名和密码告诉其他人;在身份验证时,尽量使用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身份验证,这样可以减少身份信息泄露的危险程度;在设置密码时,使用的密码最好结合数字和字母,这样可以增加密码的保密性。相关的网络管理人员要做好日常的病毒防护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病毒入侵计算机。 (2)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相关的负责人要对相应的系统进行维护,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问题,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改。对于数据的维护工作,需要由专门技术人员来完成的,数据维护人员要对网络的安全性负责,从而让数据生成字典文件与其他数据的管理文件。如果计算机的硬件中没有检查出问题,要让恢复数据库的工作能力,如果用户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就应该对代码进行适当的变更工作。 (3)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实现文档的维护。在进行系统、数据及其他设备的维护时,要根据实际的维护情况,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相应的文档进行修改,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统一性,方便以后维护工作的进行。 (4)还要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工作。硬件的维护工作也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除此之外,专业的维护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在日常工作中,要设立设备故障的登记表与设备检修的登记表,这样可以更加方便日后的设备维护工作。设备检查人员还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就可以保证设备可以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3结语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系统受到攻击的几率也在上升,因此,网络管理人员要制定出相关的对策防范相应的攻击。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要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如此才能实现网络管理的目的。在当前的发展状态下,网络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证网络的可靠性与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作者:吴丽虹 单位:浙江省木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南浔检测所 计算机系统论文: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论文 1网络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第一、技术问题宽带短缺和IP地址资源缺乏都是网络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全球就有接近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互联网络,网络技术发展至今,主机和网络连人的数量都在稳步上升,用户数量也在翻倍增长。网络就好比一条绳索,重物越来越多,绳索就有随时断裂的危险。宽带就好比绳索上的安全拉环,拉环的数量有限,因此,宽带存在严重的短缺问题。每一个节点的接人都需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作为标识,显然,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IP地址资源已经供不应求。因此,网络技术的IP地址资源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第二、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网络技术面临的另一难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受到的侵犯和干扰也越来越多,网络人侵、计算机病毒、数据拦截等都是计算机网络所遭遇的严重问题。 2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计算机系统的现状 对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计算机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将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计算机的工作模式、网络计算机的系统模式以及计算机系统的优点这几个方面着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深人分析。2.1NC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三层架构系统得到了优化,Java语言的出现,使Intemet、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使用性能得到极大改善。以JAVA为基础的计算结构成为网络计算机的核心应用模式。2.2网络计算机的工作模式相比以往的计算机工作模式,新型的网络计算机系统拥有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终端模式以及本地模式这三种模式。B/S模式:B/S模式指的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上的一切应用程序都依靠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进行,用户可以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源。终端模式:很多时候,网络计算机都在扮演着终端的角色,应用程序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能大大增强用户的感受性,让用户感觉程序在本地运行。本地模式:用户可以在本地进行程序的加载和运行等各种操作,同时,还可进行远程操作,这种模式下的自由软件几乎不受其他软件的限制和干扰,而且成本也较低。2.3系统配置网络计算机的系统配置由服务器配置和客户端配置两部分组成。这两种配置都由网卡、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构成,但两个系统对配置的要求不尽相同,下表(表一)展示了计算机系统配置的各要素。2.4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计算机系统的优势条件相比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1操作简便、效率高网络技术的革新,使得计算机系统所需设备的性能越来越优、数量也越来越少。操作系统的全面升级,使用户的操作更加简便,工作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2.4.2安全性能高、稳定性强网络技术发展到目前这一阶段,用户可以将所有信息放到服务器上进行加密存储,保证信息安全,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4.3成本低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各种应用软件,不需要对其进行下载和安装操作,也不必对其参数进行设置。因此,就算软件运行出现故障,用户也不必进行技术维护。软件维护费用的减少使得设备的总成本大大降低。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系统也处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之中,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呈现出门户化、移动化、平台化以及业务化的发展趋势。3.1门户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门户化主要体现在办公门户和内外部门户两个方面,集团—公司—部门三级办公门户是我国主要的职级门户,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撑下,各门户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实现了内部门户和外部门户的调整与联合。3.2移动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移动终端设备也越来越多,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移动化趋势日益显著。3.3平台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搭建个性化的模块,并在功能模块的搭建中实现数据、信息、权限的整合。3.4业务化当今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浓,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仅仅应用于行政办公,多数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系统与业务管理相融合,扮演着任务管理的重要角色。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人类技术发明与创造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十九世纪末至今,计算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得到优化和完善。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计算机系统由呈现出一些崭新的特点,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显著增强,使计算机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一定会更加完备,计算机网络一定能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益处。 作者:郭耀辉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 计算机系统论文:飞行流量管理中计算机系统应用 1分析航线的疏密度 在笔者的调查和分析中发现,空中交通的拥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航线密集造成的,而空中的航线总是分布不均,在多次的优化后,依旧有很多地方航线十分密集,比如北京和上海地区的航线就尤为密集,而很多地方航线稀疏,甚至像西藏等偏远地带缺乏航线的设置。这就需要计算机做出这种疏密度的分析,为飞行流量管理中航线优化的方面提供参照。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功能是远远强于人脑的,而在飞行流量的管理中,分析的环节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在人工分析的同时,必须利用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作为分析的支持,为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为飞行流量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2注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完全可以为飞行流量的优化做出多方面的改善,但这种书面上的改善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还是需要我们进行监测的,也许一个流量管理优化计划已经在理论上成熟,甚至在评估中获得高分,但实践才是唯一的检测标准,方案能否真正适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实。但是飞行方面的监测工作是不能通过纯人工进行的,所以在监测方面,我们更依赖于计算机系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注重计算机检测中的以下方面: 2.1监测飞机飞行状况空中流量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飞机的管理,所以飞机的飞行状况是需要监测的首要方面,其中飞行偏差是一个重要监测对象,我们要利用计算机对飞机飞行的偏差做出准确的监测,以为航线的优化提供参考。 2.2监测航线的适用情况笔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地球环境很不稳定,而飞机飞行的空间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对航线适用情况的监测是必要的。比如,大气气压、气温等都会对飞机的飞行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航线的整体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保证航线的合理性和飞行的安全性。 2.3监测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我们也许已经对飞行管理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制订了相应的方案,但这些方案的实施情况如何,是需要监测的,我们对方案合理性的了解,也是需要通过监测得到的,所以,注重计算机系统对方案实施情况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监测数据是飞行流量管理中所必须的,因而做好这一监测也是检测中的重要一环。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监测,但对于飞行方面的监测,我们当前还只能依赖于计算机系统,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这一功能,让它真正能有效的作用于飞行流量的管理,飞行流量管理中,需要计算机监测的方面必然不止这些,但笔者认为,这些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也希望抛砖引玉,得到读者们的更多更好的建议和补充,为计算机系统监测功能的充分发挥做出更大的贡献。 3结语 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航空运输已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运输方式,空中交通的拥堵问题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眼界,因此飞行流量的管理压力越来越大,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系统能有效的为飞行流量的管理提供支持,所以我们必须注重计算机系统对飞行流量管理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已经从个多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计算机系统的作用和运用方式,希望能引起飞行流量管理者的注意希,以期为我国飞行流量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谢玥 单位:民航华北空管局
在以前的检测工作中,我们对仪器设备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完整,在仪器购置阶段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不够重视。在后期用到的时候经常无法追溯,对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检验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后期使用中会产生诸多数据信息,此时就需要第一时间对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信息、维护保养、鉴定报告等进行归档。因为使用的不定期,有诸多数据信息产生,容易造成不能及时整理设备中期产生的数据,导致档案资料的缺失。由此可以看出,仪器设备档案信息缺乏全面性会造成不能真实反映出仪器使用状况,不能为之后设备的使用提供依据。仪器设备关系着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仪器档案中的重要内容 第一,仪器履历表,表的前半部分体现仪器设备的一些主要信息,如购置日期、价格、生产厂家、仪器型号、出厂编号、技术参数及启用日期等。后半部分记录仪器设备从购置到申请报废过程中的一些主要事项,如计量仪器检定、购置申请书、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验收证明、大型仪器的采购合同及招投标相关文件、修正曲线、仪器使用登记表和维护保养记录、仪器报废申请等。第二,计量仪器检定证书,包括修正值的校准曲线,检定仪器年度期间核查。检定周期1年的可为半年,2年和5年的可为1~2年。第三,购置申请书,涵盖大型仪器设备的政府采购合同和招投标书等相关文件,可在采购过程中收集。第四,仪器验收证明,应在仪器设备到位时及时检查各零配件是否完备,填写仪器设备台账,检查相关操作手册、光盘,核对仪器编号、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明及其他零配件是否齐全。第五,作业指导书,中大型仪器的简易操作规程。第六,仪器使用登记表,仪器日常使用登记,对检测工作进行记录归档。第七,仪器维护记录,对仪器的日常维护、检修记录,对仪器的日常故障排查。第八,仪器报废申请,对仪器的报废实行申请报批,粘贴停用标识。 2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相关仪器设备资料的整理及留存不够及时完整。标准仪器设备档案涉及范围很广,从仪器设备的订购、验收、使用、保养、修缮到报废都包含在其中。合理使用仪器设备有利于促进实验室运行效率,可以将实验结果客观的反映出来,订购和验收等环节是仪器设备的前提,生活中有诸多单位在购买设备后没有第一时间将设备的购买、升级改造和报废等相关文件资料保持好,造成之后仪器设备不能顺利进行升级和维修,甚至丢失了仪器内的相关资料,阻碍了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不健全。在当前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中,尽管明确规定了仪器设备保管范围和使用年限,但是并未细化部分制度条款,如没有具体规定该由哪些部门出具报废范围和验收报告、仪器设备具体由哪些部门管理,导致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收集材料概念不明确,仍留存了属于报废的仪器;仪器设备档案提倡管理中没有将对交接登记手续予以办理,只是通过口头通知的方式,一旦问题出现便相互推卸责任,使仪器设备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受到了极大影响。 (3)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仪器设备有着诸多的数量,设备从国外来,有着极多的规格型号。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促使了诸多仪器设备的快速更新。要进行设备的进出管理,将相关情况掌握到,并进行分析和决策,诸多的资料毫无规律的堆在一起,仍然借助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是无法获得理想的效率的。尽管已经运用了计算机管理档案,但是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如只是进行输入报表、打字和做简单的检索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管理系统,这对仪器设备信息的开放共享极为不利。 (4)老旧仪器设备没有及时停用、报废。一些仪器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元器件损坏、老化;由于种种原因损毁了仪器设备,不能使实验的要求得到满足;老旧的或部分国产的仪器设备在技术上已和实验项目进展的要求不符等。这些仪器设备长时间没有使用,长期没有使用和维护保养记录。立足于仪器设备管理规定,针对这一类型的仪器设备,实验人员要根据相应的呈现第一时间申报停用或申请报废,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这样长时间搁置在实验室中,不仅挤占实验室的空间,又不能很好的保养仪器,长此以往容易导致部件破损老坏,直到报废,导致极大的浪费。 (5)设备档案管理员业务素养不高。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接受相关培训,极为缺乏业务知识,仪器设备的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造成了直接影响。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当前的管理方式和经验缺乏先进性,通常是立足于参考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观念相结合,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解决。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同时因为尚未充分认识到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和现代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相适应。 3仪器档案管理的优化对策 (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仪器设备档案验收记录予以建立。如不管运用哪一种经费采购的仪器设备,在到货30天之内,必须严格进行技术验收。通过验收后,对入库手续予以办理。由设备处和单位一同验收大批量仪器设备、贵重和精密仪器设备。在进行验收的时候,如发现技术指标和要求不符、质量不合格、破损等情况,由采购单位负责和供货商协商,对补、换、退和赔偿手续进行处理。要严格根据规程进行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记录,并把运行记录做好,对档案予以建立。仪器设备要将完整的技术档案建立起来,提供资料查询工作。技术资料的内容主要有产品出厂的装箱单,技术资料、检修履历单、安装说明、操作规程、线路图、图纸、维修使用说明书、合同复印件、验收单等。 (2)加强设备档案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条件允许的单位要将现代化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实行档案的科学管理,将资源共享顺利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大势所趋。档案信息化指的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设备管理部门信息管理平台予以建立,管理员借助账号密码登录,更新和录入设备的档案资料,设备使用者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快速将所需要的设备信息查找到,便于使用。应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标准制定出来,对档案管理平台软件予以运用,把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以及所有一切档案信息的保管、积累和录入做好,确保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有效、完整和齐全。同时,将规范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起来,科室实验人员若是要对仪器设备资料进行查阅,只需要借助账号登录设备科信息管理用户平台,就能将最新的仪器设备档案资料查阅到了。 (3)严格档案的借阅制度。为了确保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完好性,应将严格的档案交接、借用、归还等制度予以建立,以免其丢失。积极运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等随机技术文件,将归档手续办理好后,可以把相关资料复印好发放给使用部门;若是复印难度较大,可以在使用部门将档案借阅等手续办理好后,把相关资料长时间保存在使用部门,由使用各部门安排专门的人进行保管。将安全保卫工作做好,确保档案环境的整洁干净,在固定的时间对档案进行检查,做好防蛀、防潮、防火方法。 (4)仪器设备报废处理的档案管理。就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维修多次都不能修好,已经不具备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必须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鉴定,判断没有使用和维修价值的便可申请报废。这申请需要仪器设备使用科室做,经过主管领导、设备科负责人批准后便可对报废手续予以办理,由财务科和仓库管理一起进行出账,档案资料造册也需要获得主管领导的同意后,才可以报废处理仪器设备和档案资料。 (5)规范队伍建设,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予以规范,第一应把人才摆在第一位,将聚才意识、育人意识与人才竞争意识树立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设备档案管理不适应教学科研发展的现状改变。各部门领导应对管理队伍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选择一批会管理、懂业务的人才,使管理队伍得到充实。第二必须加大设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力度,并将其爱岗敬业精神树立起来,加强其遵纪守法的制度观念,尤其是设备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调到其它岗位的时候,要把交接工作做好,不能私自将有价值的图文资料带走,避免设备档案管理无连续性、脱节等问题的出现。 4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要和时代保持同步,这样才能和新时期的需要相适应。为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要对档案管理制度予以完善,有了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使档案工作的开展更为规范,才能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
计算机网络安全篇1 0前言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隐患,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教师应该做到教会学生具备安全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给计算机使用者提供一个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让网络、信息系统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更好发挥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对一些危险信息进行甄别,确保使用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保障其数据安全,保证计算机网络秩序稳定,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意义是深远的。 1进行高效地网络安全管理 1.1实现接入设备安全管理 人们使用计算机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计算机进行高效地网络安全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网络使用的可靠性[1]。作为高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技术性水平,增强学生网络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到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高效地网络安全管理就要实现接入设备的安全管理。通过网络安全管理,给使用者提供安全使用环境,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简单操作,实现能够对使用者的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能够通过安全管理进行端口限速和静态路由配置,能够管理是使用者的VLAN和QOS技术等根据使用者的网络情况进行调节、分配。严格检查接入设备,可以利用一些智能检测系统,通过安全管理审计模块,添加黑名单、白名单、mac-ip绑定等管理策略,安全管理提前做简单配置即可及时发现非法接入设备,当非法设备接入时网管及时产生告警通知网管人员。一旦发现有隐患外接设备接入时,计算机便会自动采取防御措施,有效地减少网络受到的入侵攻击,实现网络安全[2]。通过对不同接入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够将零散的网络运行信息收集起来,总结出计算机的实时工作状态,分析各种设备的配置命令数据,利用多线程技术和远程连接技术实现对接入设备的检测和下发配置命令,有效地安全管理接入设备,实现对计算机安全管理,有效地控制网络访问,保证减少网络受到的入侵攻击,实现计算机用户网络安全。 1.2网络设备分级权限安全管理 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应该分级管理网络设备,并进行分级权限管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结合防火墙技术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计算机能够通过签订SNMP协议操作设备和对设备下发配置命令,确保防火墙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对端口状态、DOT1X、STP、端口应用VLAN、QOS策略等功能的配置,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线路数据流管理,超出管理范围的数据进行过滤,防止计算机网络资源受到外部的入侵,保证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安全,从端口网络设备分配层面来实现网络安全[3]。例如:在安全管理中应用具体的分级权限管理平台,其能够通过多线程主动轮询以及接收设备Trap/Syslog等上报信息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故障,并通过拓扑图实现设备的快速定位,使用软件界面、邮件通知、短信通知多种方式来通知计算机使用者,能够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控网络运行的异常信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应该做到及时更新升级病毒防火墙,保证能够有效地修补漏洞,实时更新杀毒软件,从正规软件市场下载安装软件。教会学生能够使用具体的网络管理平台,做到智能化地对策略信息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整合不同的网络设备分级权限策略,且能够针对性地显示出来,方便进行安全管理,实现网络设备分级管理、分级权限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机制 2.1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上网习惯,强化对其信息安全管理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力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结合安全管理的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建立一套完整且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有效地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4]。教会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告诉其不重视网络安全会给使用者和社会产生地严重后果。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而教师也应该多带领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操作中提升能力,从而能够真正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工作。才能让其注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地学习,并能够以严谨负责地态度进行安全管理。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往往会使网络陷入不安全的环境中,导致计算机使用出现障碍。为了保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促进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工作水平发展,增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系统,严格划分不同工作人员的权限,严格设定各种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的使用权限,完善认证授权、授权的技术控制手段,采用分布授权、集中控制的安全策略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做到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做到有效管理网络运行状态,能够及时防范和应对网络不安全事件发生,全方位掌控网络的安全运行。 2.2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 为了确保计算机技术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无论是计算机的使用者还是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识,具有网络安全防护的意识,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相关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牢固其树立信息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其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对其安全管理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形成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文件信息、数据资料要做好备份。管理好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定期对相关计算机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也可以对其进行物理隔离,这样能够确保计算机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而对于计算机内部的大量信息也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更要做好备份管理,以免因其他因素致使重要信息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3定期监测计算机网络安全 3.1使用监测软件实现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由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组成,在使用计算机中,应该注重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检测,保证网络的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利用网络安全监测软件,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目标。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计算机的监测软件,减少病毒对计算机系统侵害造成的损害,可以通过在计算机内部安装专业的远程监控平台,严格监督管理使用者的网络使用情况,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计算机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出现,有效地防范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查,监测计算机网络使用情况,并能够根据整合用网数据信息,判断网络使用的安全程度,并能够及时上报状况,做出危险预警,更好地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市场竞争力。教师在网络安全管理、维护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快速定位计算机网络出现障碍的源头,加大对计算机病毒等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防范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及时消除障碍,从而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的发挥,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运行。做到能够准确地甄别危险信息,确保用网安全,保障网络安全有序。 3.2定期排查计算机网络的情况 计算机网络问题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影响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效率,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问题管理,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运行状况,能够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状况作为计算机安全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实现对网络问题快速诊断,当计算机网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通过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状况,能够及时排查出问题并找出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控制模型还可以保护安全维护和管理。确保网络资源的安全使用,使用极其安全的实现路径,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可以使用更加完善的算法进行编程,使自动角色提取过程更加方便。通过分配用户角色获得权限,极限控制也可以使角色优化和提取更有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角色安全技术也可以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 4有效防御计算机木马病毒 4.1安装下载防火墙软件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应该做到有效预防和抵制木马、病毒的入侵。在计算机使用中,安装下载防火墙软件,及时清理无关文件和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必须开启防火墙和系统补丁自动升级功能,电脑中的重要数据和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定期备份到存储设备上,定期查杀木马和病毒。在进行网络安全管理中,牢牢把握计算机内网访问的关键源头,严防工作电脑被恶意攻击、入侵,谨慎使用网络共享,预防网络黑客入侵等网络安全障碍的出现。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要增加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的能力[5]。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操作学习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完善相应教学结构,并明确学生安全管理的职责,能够贯彻、落实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维护工作。鼓励学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尽量降低问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影响,全面的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效性。 4.2使用身份认证的技术 使用身份认证技术,加入大的数据分析,通过数字信息,保证网络使用信息的机密性和精准性,能够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通过收集和整理使用者的各种网络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使用者的习惯,从而做到更好地识别用户的身份,有效地降低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形成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机制。并且辅助一定的技术措施提高计算机安全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保障网络系统的使用安全。使用身份认证技术进行安全管理,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计算机网络系统成立前期,应该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做到在计算机系统建立之初,充分考虑到核心信息保密作用,加强访问终端计算机管理,定期对云服务器安全进行检查,网络建设中分别采用两套线路、两套系统,能够准确打击木马病毒,杜绝有风险的外来软件的入侵,从而做到对信息的保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更新相关补丁程序。使用计算机过程中,保证杜绝上传应用软件程序和中间件等服务端软件不包含病毒和恶意代码,保证服务器不被病毒、木马入侵,确保自身程序无安全漏洞,技术人员也必须经过授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部署、更新系统代码。在计算机网络连接使用时,开放必要的端口,设置特殊端口和服务的访问权限,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有效堵塞网络安全漏洞,以此来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安全,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工作的高效率。 5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高职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技术性人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灵活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将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质量、水平,当发现计算机出现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刘亚光 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安全篇2 0引言 现如今,网络技术的整体水平正在显著提高,计算机更是网络运行中的主要组成内容,其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安全性。在现代网络的运行中,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一定要加强重视。若计算机网络受到了破坏,会给个人和国家等,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要实现对关键网络信息的整合与开发,分析其中的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的准确性。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特点 1.1突发性 通常情况下,信息安全问题大部分都是突然发生的,不能提前进行有效预测,并不是长时积累,一般是突然遭到威胁的。因此,此系统在运行中,就会导致病毒、木马等,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影响,威胁其安全性,破坏或是泄露网络信息[1]。 1.2脆弱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存在非常强的开放性,任何人都能够进入网络,其可能会攻击到网络不同环节,影响网络传输,或是存储数据的准确性。 1.3广泛性 网络之间的有效连接,不仅打破了时间,或者是空间上的限制,还能够在短时间中,更加快速地传播网络消息,这可能会导致虚假消息的传播。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自身安全问题 (1)计算机在应用中,若存在漏洞,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也就是系统中,硬件与软件之间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降低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当然,几乎每一种网络软件在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是不可避免的。若电脑网络系统,缺失有效的安全维护,黑客或者攻击者,就会经过网络系统的漏洞,攻击整体网络,其会随意更改账户与密码,更会随意更改网络的设置,这会导致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被盗取。(2)在应用U盘等存储介质的时候,会出现安全问题。目前,所应用的移动U盘具有小巧、储存量大等特点,在人们的工作与学习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携带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对于需要保密单位,U盘会成为泄密工具,如果其丢失,或被不法分子获取,将其中文件删除,就会导致信息泄露。(3)计算机在应用中,系统运行中存在漏洞。主要是因为其是一个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并且在对其进行研发时,一般认为安全漏洞,是正常网络风险。但是,在网络连接中,若出现漏洞,就会对后期的信息网络安全带来影响,增加网络运行的风险。 2.2外部因素 (1)间谍等软件的攻击,会偷取网络上各种数据信息,这会降低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再加上,一些间谍软件,还对用户的日常网络行为等,进行监控,影响计算机的稳定性,降低其自身性能,更会对系统的设置,进行修改。其直接影响着用户的隐私与计算机的稳定性。(2)管理制度问题。首先,人为泄密。一些计算机网络的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口令设置,并不是非常复杂,有时候在无意中,就会将口令告诉别人,影响网络的安全性。其次,故意泄密。部分工作人员,有能力去接触网络系统,还会有意对网络系统造成破坏[2]。 2.3计算机病毒 此问题是影响信息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病毒的潜在,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与破坏性。如果在数据文件中,存在此问题,并加载到了计算机网络中,可能会对整个触发器的网络安全带来影响,降低信息网络系统的稳定性,若损坏计算机,就会导致信息丢失,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在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是通过网络、光盘或者是硬盘驱动器等进行传播的。因此,其传输渠道,非常的广泛。若其出现了损坏,整个信息网络,就会遭到非常大的影响。 2.4黑客攻击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不存在国界,其遭到黑客攻击的可能性比较大。与计算机病毒比较,这种问题对网络系统的影响更大,并且整个网络在运行中,其安全性信息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害。近几年,世界范围上,黑客事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一些非破坏性的黑客,会攻击计算机网络,降低信息的准确性。部分黑客正在向信息的窃取方向,慢慢进攻,其目标用户,或是网络用户,会篡改其信息,阻碍其发展。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法 3.1注意不同技术的应用 (1)加密技术。此技术是确保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之一,并且一个加密网络,不仅能够预防非授权用户,对网络信息的窃听与入网,还能对一些恶意软件的攻击,进行有效防范。同时,在网络信息加密技术上,能够对网内数据、口令与控制信息等信息进行保护,确保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信息加密过程中,一般会应用不同的加密算法,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保护。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信息加密,能够实现对信息机密性的有效保护[3]。(2)防火墙技术。此技术能够设置被保护网络,促进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有效结合,借助此方式,实现对安全网关的建设与完善,加强对内部网络的保护,避免其受到非法用户的入侵。该技术还能够通过鉴别、限制等,对跨越的防火墙数据进行更改,确保通信的安全性,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条件。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注意防火墙组成,“防火墙= 安全策略+过滤器+网关”,属于一种非常安全的网络技术。同时,能够在Internet上,对风险区域进行隔离,避免对安全区域带来影响,降低风险。(3)安全内核技术。在应用此技术时,需要在传统网络安全出发,在操作系统上,综合考虑网络的安全性,最好将系统内核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及时从内核中剔除出去,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注意对操作系统平台的建设,注意对安全措施的有效应用,应用安全性比较高的操作系统;对其进行合理化配置,借助安全扫描技术,或者是系统,对操作系统中的漏洞进行及时检查,为网络系统的稳定进行提供条件。(4)身份验证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向系统及时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过程。其中身份认证,是系统核查用户的身份证明,判明与确认通信信息,注意双方的真实身份。此安全机制,是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进行综合性的身份验证,排除非法用户,对主机进行访问,预防非法入侵。(5)网络防病毒技术。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病毒问题也越来越多,其存在不可估量的威胁性,会对整体网络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对此,要注意对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范,借助网络防病毒技术,监测网络服务器运行中的问题,对其进行频繁扫描,在工作站上,还要应用防病毒芯片,对网络的目录,或者是文件进行合理化设置,注意访问权限[4]。预防病毒一般在网络的整体情况考虑,即便是在夜间,也可以对全网客户机等,进行综合性扫描,检查病毒的实际情况。 3.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其主要指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性。比如,计算机自身的温度、防磁场和防静电射等性能,加强对传输线路安全的保护,对集中器,或者是调制解调器,进行不定期综合性检查,主要是为了预防网络外连,确保搭线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破坏数据行为。同时,还要进行定期备份,实现安全维护,注意重要数据硬件的保护,最好双备份,在安装必要安全软件时,如杀毒软件,需要及时更新,减少病毒入侵,以便第一时间对不法分子进行访问与窃取。此外,要想实现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整合,还要注意对不同物理安全策略的应用,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优化网络服务器,减少客观因素对打印机等设备的影响,促进实体与通信链路之间的有效结合。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减少人为和自然灾害,对搭线的攻击,全面验证用户的身份,注意其使用权限,避免用户进行越权操作。计算机在系统运行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电磁兼容环境,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预防非法,进入到计算机控制室,加强对偷窃等情况的预防。目前,常见的物理安全方式为: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管理的范围,了解其等级,保证其在合理的安全管理范围中。在网络操作时,也要遵守规程,减少其他安全问题的发生。 3.3其他方法 (1)加强对入网访问的控制。实现对入网访问的有效控制,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保护,为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安全信息,及时发现电脑中的入网访问问题,在对其进行控制后,就能够对网络资源,进行初步安检。对于满足要求的用户,能够进入,加强对访问资源与文件的整合,借助网络,实现对关键信息的锁定。在对非法网络的服务器进行处理时,能够通过对服务器控制,或者是监控平台的有效监控与设置,对网络中的较为常见资源,进行综合性保护。如果有非法网络,在对其进行访问时,能够应用某种图形、声音等,及时报警,进而实现对突发情况的有效处理。(2)实现对电脑IP地址的保护。在对黑客攻击计算机情况,进行处理时,其根本策略,主要是加强对电脑IP地址的保护,不可以将其中的地址泄露出去,进而不断提升网络信息的准确性[5]。 3.4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1)注意配套法律建设,健全网络法制管理方案。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建设综合性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实现对互联网通信的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规范上网行为,促进信息的快速传播。在此过程中,还要减少,或者是避免不满足相关规定的信息,注意对不同传播方式的应用,扩大打击网络的范围。此外,合理应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普及与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的力度,强化网络意识,进而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2)做好网络管理工作。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安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操作系统的建设,注意对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科学实行岗位责任制度,注意对不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根据计算机硬件,或者是系统软件等,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实现对先进网络管理机制的有效建设。(3)实现对计算机人员的安全教育。研究发现,人为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其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一些网络安全事件,一般都是由于人为操作,或者是失误等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排除人为因素,对网络运行稳定性的影响,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更多的操作技术,加强对各项操作内容的学习,降低网络风险的发生率。 3.5VPN技术和入侵检测的影响 (1)在应用入侵检测技术时,需要对内部入侵与外部入侵等进行保护,减少误操作的发生,属于一种主动以及安全的防护技术,注意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对不同内容的全面检测,减少非法入侵的检测。实现对网络遭受威胁程度的综合性评估,减少网络入侵事件的发生[6]。(2)要注意对VPN技术的应用,其是在公共网络上,所建立的专用网络,能够让数据,通过“加密管道”,在公共网络中有效传播,在通信网络上,实现对VPN的完善与构建,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4结语 总之,要想在大数据时代下,健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确保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对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整合,主要在物理与技术等角度出发,健全安全防护机制,减少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避免其泄露。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多种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总结其中的经验。通过对网络保密和防病毒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减少信息误差的发生,进而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万文文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计算机网络安全篇3 0引言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们接收处理信息大多依赖于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不可忽视的是计算机网络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或者木马病毒的侵害,导致重要数据丢失和泄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发展与个人的信息安全。针对这一情况,计算机专家开始研究数字加密技术,用于网络安全的信息攻防保护。密码学是数据加密技术的启蒙老师,相关人员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优化和调整,数据在传输时,经过函数或者密钥的特定化转换,由特定的人员进行接收,接收之后还要使用公钥或者私钥对其进行解密,才能获得相关的信息。 1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遭受损坏的角度有很多种。首先,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整个计算机运行的核心,负责计算机资源的分配处理,为硬件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其结构是非常特殊的,这种特殊性恰恰也成了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口,病毒、木马以及黑客都可以利用这种特殊性破解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安全密钥,打开信息端口,导致用户信息数据的丢失泄露,病毒可以通过攻击CPU运行程序造成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就是常说的漏洞,这些漏洞严重的还会导致服务器崩溃。其次,数据库管理也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加上不够重视,缺少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非常容易导致数据库中数据的紊乱,丢失甚至是泄露[1-3]。数据库是程序运行后台存放重要数据的部分,往往存放着用户重要的私密信息,诸如身份证、家庭住址、电话、银行卡等等。这些数据的泄露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安全。最后,网络应用中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传输线的攻击、电脑软件出现病毒,这些也会导致黑客和病毒的肆意横行,轻易侵入计算机内部系统。 2数据加密技术 2.1密码学 密码学是加密技术研发的开始。最早的密码学可以追溯到用象形文字刻写铭文。最早利用加密技术进行加密的设备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由斯巴达人发明的一种将木棍作为加密技术,羊皮充当信息传递载体的天书。这个写满文字的羊皮,离开了木棍是看不懂文字内容的,只有将羊皮缠绕到直径相同的木棍上,才能有顺序的解读文字[4-7]。希腊著名作家在城市国防理论中也提到过一种加密方法,就是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每隔一段距离打不同的节,不同距离的节代表不同的数字或者是字母,接收者通过对不同距离的字母或数字进行解密,可以正确得到所需的内容。战争的爆发更加促进了密码学的发展,每个国家都支持密码学的研发,密码学渐渐地成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为后面的数字加密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数据加密技术原理 数据加密标准是由RBM制定的,主要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方式。对称加密就是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利用同一种加密处理方式将信息转换为明文,而非对称加密涉及私钥和公钥两种加密方式,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发送方通过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到接收方时,采用私钥的方式将加密的数据转化成明文,如图1所示。数据加密技术主要经历两种方式和转化。首先,处理的信息称为明文,明文到密文之间的转换过程为加密,密文再回到原始明文的过程为解密。在加密或者解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对应的密钥进行数据信息转换。前文所提到的对称密钥也叫共用密钥,把它标记为K,而非对称密钥是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密钥,分别叫做加密和解密密钥[8-10]。在数据加密的过程中,不管是加密密钥或者解密密钥,它都突出一个密字,也就代表信息是绝对不可能公开的,只有发送方或者接收方才能共享这个信息。但是随着接收的人数越来越多,所需要设计的密钥也越来越多,导致安全性大打折扣,这也在考验着发送方如何分配密钥,如何将密钥进行流转。 3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中的分类 3.1链路加密 链路加密的别名叫在线加密。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会经过不同的链路节点,因此叫做链路加密。在数据传输的每一个链路称为每一个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传到数据接收的节点时对数据进行解密,传到下一个节点时要再次对数据进行加密,然后解密。这种反复加密解密的过程是在线提供的,因此也叫作在线加密。在到达接收端时,数据已经经过了大量的链路节点进行加密解密的传输,这种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对所传输的数据在起点、中点以及终点都起到很好的数据保护作用,即使侵入者知道某一节点的加密密钥或者解密密钥也无法获取数据。 3.2节点加密 链路加密过程是在链路节点进行数据的解密和加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中间节点进行解密后的数据是以明文的形式进行展现的,可能会导致链路加密产生信息泄露风险。节点加密技术是在链路加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同样会在节点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然后再解密,再加密,再解密,但是这里所加密的数据或是解密的数据都是以密文的形式展现的,这就保障了数据安全性,但是在数据传输的开始或是结尾,都依然还是以明文的形式展现所传输的数据,因此,节点加密的方式也容易被病毒或者是黑客攻击,产生一定的数据信息泄露风险,链路加密过程如图2所示。 3.3端到端加密 端到端加密技术同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有很大的不同。端到端顾名思义,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采用端到端的形式,其特点就是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加密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即使碰到错误的路由转换信息,数据也不会发生泄露或者丢失。需要注意的是,从数据的开始传输到结束这个过程都不会对数据进行解密操作,都会保持加密的方式。因此,也就不需要考虑节点是否会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但是端到端数据传输也存在一个缺点,只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全程的加密,路由信息是不能被加密的,路由信息决定着数据是如何进行传输的,如果路由信息被攻击,也会造成数据传输的信息安全问题。 3.4数据签名信息认证技术 数据签名信息认证技术与上面的节点数据加密技术、链路数据加密技术、端与端数据加密技术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用于鉴别用户具体的身份信息,阻挡非法用户侵入系统,避免信息的泄露,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数据签名信息认证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包括口令认证和数字认证。相较于口令认证,数字认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口令认证的优势在于方便、简洁、可用性高、成本低。 4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4.1虚拟专用网络中的应用 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具有安全性,它可以保障企业之间数据传输的私密性。但是局域网会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当企业的业务发展跨区进行时,就要采用广域网进行信息的传输。广域网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也会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具体操作是在路由器中进行的,形成密文后进行传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往往要经过发送者和接收者,发送者整理好自己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并非直接传给接收者,而是通过路由进行加密处理,加密路由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转给接收者。接收者所拿到的数据是自动解密的数据,只有公司的内部人员才能得到具体的信息。 4.2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网购的方式购买商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问题。人们在购买商品进行金钱交易时,会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登录系统进行转账交易。若这个系统中存在病毒或者遭到黑客侵入,就容易造成信息泄露,严重危害企业和个人财产安全。网络上利用顾客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的报道层出不穷,这也是顾客信息泄露导致的,让诈骗者有机可乘,通过说出顾客的完整信息来获得顾客的信任。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数据加密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及信息数据加密处理,做好数据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用户购物体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商家的信息数据安全。 5结语 互联网时代技术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公众的个人信息财产安全遭到一定的泄露风险。这需要计算机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漏洞问题,采取数据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防止黑客的侵入和病毒的攻击,有效保障网络安全管理,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系数。 作者:朱军红 周海军 李军 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
本文就通信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维护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通信设备是信息化时代的代表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提高通信系统的质量,自动化通道技术开始引进到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通信设备将会失去作用,人们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通信自动化通道的应用应当得到重视,加强故障分析管理,减少运行问题的出现。 1通信自动化通道技术的应用机制 电信企业通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故障,影响到电信用户的用户体验,因此电信企业引进了自动化通道技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引进自动化通道技术后,电信企业完全掌控了电信系统的运行情况,出现故障问题后可以直接通过远动设备进行维护,因此远动设备是通信自动化通道技术的核心,也是实现通信自动化通道技术的关键。远动设备能够收集远处的电压以及电流等信号,对信号进行整合处理并使用数据的形式传输,这些信号与发电站以及变电站中的相关操作练习密切,因此信息收集以及传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决定整个系统的能否稳定运行。 2通信自动化通道故障分析 远动设备是调控通信系统的关键,当通信自动化通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信号传输环节出现问题,远动设备就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整个通信系统就会瘫痪。因此应当避免通信自动化故障的出现,保证通信自动化通道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能够顺利完成信号传输工作。常见通信自动化通道故障包括远动设备软件、硬件故障以及远动设备参数设置错误两种。当远动设备的软件以及硬件发生故障时,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中断信号或者乱码信号,因此在通信自动化通道应用过程中需要保证远动设备硬件以及软件的正常运行。参数设置错误则包括以下几点:(1)波特率统一。波特率不同时,数据将不能在通信自动化通道内正常传输,目前电力部门使用最多的远动传输频率包括300波特与600波特两种,因此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主站与厂站的波特率一致。(2)音频频率与频偏统一。信号传输过程中对音频频率与频偏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音频频率与频偏的准确度,使音频信号的正弦波处于良好状态,频率不准确将会导致传输波形出现误码问题。(3)正负逻辑统一。正逻辑指的是当其发出指令1时代表高频频率,当其发出指令0时代表低频信号,负逻辑则与之相反,因此当正负逻辑不统一是,通过通信自动通道传播的信号全部是错码。(4)地址码统一。地址码如果没事按照约定设置将会导致信号传播不通。(5)同步字统一。要求信号传输过程中收集到的报文具备完全正确的同步字,当同步字不统一是,后续报文则无法正常收集。综上所述,只有符合以上标准,信号在能够在通信自动化通道内顺利传输。 3维护技术 针对远动设备硬件以及软件故障所引发的信号传输问题,应当通过定期检查维护自动化通道的方法来解决,检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清楚技术设备的运转情况,出现异常运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处于正常状态,出现不统一问题时及时纠正,各项参数统一是通信自动化通道稳定运行的基础。设备故障维护过程中首先检查通信设备接口的情况。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要借助通信设备来完成,因此通信设备上往往存在较多不同的接口,这些接口与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相连接,接口出现异常将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功能,因此在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要检查通信设备接口情况,综合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排除接口问题后可以对各项系统参数展开分析,选用分段自环的方法检测各项系统参数,检测对象为不统一的信号,将引发通信故障的原因找到来并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日常通信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各方面统计工作,对于系统的运转情况详细进行掌握,一旦存在有异常情况以及疑似异常情况则需要立即进行维护与分析,以提升通信设备运行效率。 4结束语 通信自动化通道在当今社会电力企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旦发生故障通信系统将会发生瘫痪,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故障分析以及维护工作占据重要的地位,应当做到定期检查通信设备软件以及硬件的情况,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出现故障后通过接口检查以及参数检测的方法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实现通信自动化通道的稳定有效运行。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计算机掌握的熟练程度已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中职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往往由于学校机房的软硬件条件和安全考虑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实际需要。而应用虚拟机技术却能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就如何把这项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虚拟机技术;操作应用 1 虚拟机技术介绍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计算机系统。它具有与真实系统完全一样的界面和功能,进入虚拟系统后,所有操作都是在这个全新的独立的虚拟系统里面进行,可以独立安装运行软件,保存数据,拥有自己的独立桌面,切换简便自由,不会对真正的系统产生任何影响,而且具有能够在现有系统与虚拟镜像之间灵活切换的一类操作系统。 目前流行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系列、Virtual Box和Virtual PC等,它们都能在一台计算机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和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VMware Workstation(中文名“威睿工作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桌面虚拟计算机软件,下面内容主要以它为例子进行阐述。 2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1 安装操作系统实践 安装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基础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计算机普及后要实际用到的技能之一,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没有学会这项技能,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一个安装操作系统的实践机会。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主要考虑到日常的实验教学和保证其设备的完好性,所以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了保护,因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不允许学生擅自改变,否则会导致应用软件出错甚至计算机系统崩溃影响整个教学。所以实际教学中操作系统安装内容往往只能纸上谈兵,学生缺少实际动手环节,而利用虚拟机技术就可以进行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安装练习,尽管在虚拟机中进行软件操作时,软件有可能破坏,数据有可能丢失,操作系统有可能一样会崩溃,但是崩溃的只是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对宿主机来说不过是一个文件损坏而已,对物理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其它应用软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要在一台电脑上模拟出若干台PC,利用虚拟机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并且这些PC可以独立运行而互不干扰,这台电脑还可以“同时”运行几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尽管我们经常在一台PC机上安装多操作系统,不过其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种操作系统,如果想切换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必须重新启动电脑进行选择。而在虚拟机环境下情况就不同,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不需要重启电脑,就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之间随意切换,这样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学生通过在一台电脑中学习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除常用的windows系列(如windows XP、windows 7)外,还可以学习安装苹果MAC系统、安卓系统、Linux系统等等,对不同操作系统的安装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工作后遇到不同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图1可以看到VMware Workstation中安装了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并且可以同时或独立运行: 2.2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14]是计算机日常操作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衡量一个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试想如果到企业工作后能帮同事维护计算机,恢复操作系统、安装软件、杀毒、清理垃圾等,一定会被刮目相看,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和改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学生在校其间掌握必要的从裸机到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和维护能力,而这些实际动手能力显然不是靠听听理论、看看书就能解决的,必须付诸实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机房不可能提供这种“破坏力”如此强的操练机会。故必须借助虚拟机的高度仿真性和安全性来完成这一项学习操作任务,弥补以往不能动手操作的短板。 (1)CMOS设置(BIOS Setup) CMOS设置对大部分普通电脑操作者来说不会运用,但其又是电脑维护的必备技能之一,尤其是面对一台“裸机”时更是如此。因此,学习CMOS设置显得非常重要,而通过Vmware workstation的虚拟机菜单项中电源子项设置(启动时进入BIOS)就能解决实践学习,用虚拟机启动后模拟进入CMOS设置(BIOSSetup)的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就可以对系统日期时间、硬件配置参数、系统口令及启动顺序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设置。而且VMware虚拟机中的BIOS设置属于比较复杂,它模拟Phoenix BIOS程序编写,如果让学生熟练掌握了该BIOS设置,就可以轻而易举实现对于大部分的PC机和笔记本电脑BIOS进行设置了。 (2)硬盘分区、格式化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也不适合在完好的实验室计算机上直接操作,操作不好会导致系统崩溃、应用软件瘫痪和数据丢失,这种操作行为,在学校计算机操作课中往往会受到严厉的禁止,但是学生又必须要掌握这项技能,使得教学双方处于两难的境界。而采用虚拟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目前使用的较多硬盘分区、格式化软件为Partition-Magic(分区魔术师)或DM,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些软件的光盘镜像文件(ISO文件),把它们保存在物理主机的硬盘中,然后将虚拟机的CD/DVD(IDE)光驱通过使用ISO映像文件方式指向这些软件光盘镜像文件,在虚拟机启动后,选择启动进入BIOS子项,通过设置系统第一启动为CD-ROM,就运行虚拟机光盘中的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或格式化操作练习。也可以在虚拟机系统中直接运行分区软件进行各类操作(如图3所示)。虚拟机中的硬盘是由虚拟机系统模拟出来的,它只是保存在物理硬盘上的特殊文件,我们在虚拟机中多次执行格式化操作、分区或发生误操作,至多是这个文件损坏,对真正物理硬盘的其它内容不会损坏。 2.3 计算机网络组建和安全实践 计算机组建局域网和网络安全是操作性非常强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没有通过系统训练和具体实践操作根本无法掌握其要点,特别是网络安全教学中的模拟网络攻击会对实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带来危害,造成计算机损坏或网络瘫痪。为此利用虚拟机来仿真组建网络就没有这些当心了。以VMware为例其网络设置有三种模式:在桥接模式下,虚拟机与宿主机保持在同一网段但IP地址不同,表现出虚拟机网络直接连接到物理局域网上,这与在该局域网中添加其它宿主主机在效果上没什么区别,虚拟机就象一台物理机与其它计算机形成对等关系;在NAT模式下,宿主机相当于一台NAT网关,虚拟机借用它的IP地址和网络连接,可以直接进行上网,虚拟机在对外访问时,完全“冒用”宿主主机的IP地址,这样从外部网络来看,只能看到宿主主机,完全看不到虚拟机;在Host-Only(仅主机)模式下,虚拟机被隔离到一个虚拟的局域网中,这种方式只能进行虚拟机和宿主机之间的网络通信,此局域网与物理局域网不会发生任何数据交换,即网络内其它宿主机与该虚拟机系统不能相互访问。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学生在虚拟机系统中,可通过上述不同的情景、方式进行对比实验,从而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本知识,如图4所示既直观又方便。 3 虚拟机技术的其它应用 3.1 软件测试 利用虚拟机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有风险的破坏性实验,进行病毒干扰和软件测试,它能避免病毒对宿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的侵害,一旦虚拟机的系统崩溃也不会对宿主机的系统软件和数据造成伤害。在软件测试中还可以利用VMware的快照功能来保留虚拟机的状态,以便您可以随时恢复到该状态,从而节省大量的启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2 便于携带的虚拟机器 由于VMWare虚拟机模拟出来的硬件是固定型号的,与宿主机的实际硬件无关。比如,在一台机器里用VMWare安装了linux,可以把整个虚拟机文件COPY到其它有VMWare的机器里运行,不必再安装。同时VMware也能识别一些其它软件的开放虚拟化格式分发程序包文件(如Virtual Box的ova文件),这样就可以将一台机器中生成的虚拟机文件复制到优盘或移动硬盘,在实验室任一台安装有虚拟机环境的计算机中插入该盘,就可以达到在自己的虚拟机环境中进行实验的目的,附身携带的优盘或移动硬盘就成为一台名符其实的虚拟机器。 3.3 屏幕录像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一些操作过程进行屏幕录像以进行直观教学。平时常用的是“屏幕录像专家”等一些专业软件,而VMware可以通过“虚拟机”菜单下“捕捉视频”命令将虚拟机里的操作过程录下来,并以视频AVI格式保存,这些文件还可以作为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素材,提高多媒体教学视觉冲击,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4 结语 虚拟机技术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极为便利的仿真实践,利用虚拟机的可靠性、独立性、安全性、移植性、仿真性等特点,对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尤其对于提高技校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虚拟机技术能够将一台物理计算机虚拟为两台或者多台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这在高职的实践教学中需要修改计算机系统的时候非常有用,能够避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机房的破坏,本文就虚拟机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虚拟机;VMware;计算机;实践教学 一、虚拟机技术概述 虚拟机(VM)是支持多操作系统并行运行在单个物理计算机上的一种系统,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底层硬件使用。 虚拟机实际上就是一种应用软件,虚拟机软件VMware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应用软件,其特别之处在于,由它创建的虚拟机与真实的计算机几乎一模一样,不但虚拟有自己的CPU、内存、硬盘、光驱,以及自己的BIOS。在这个 虚拟机上,可以安装Windows、Linux等真实的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目前比较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和Virtual PC,它们都能在系统上虚拟出多个计算机,用于安装Linux、OS/2、FreeBSD等其他操作系统。相对而言,VMware不论是在多操作系统的支持上,还是在执行效率上,都比Virtual PC 2004明显高出一筹。 在计算机实践课的时候,譬如操作系统实训、计算机维护这一类需要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操作,但是学校的计算机机房都是处于保护状态的,在我们调整的系统后不能看出效果或者根本就不能进行操作。这个时候运用虚拟机就能够避免这种问题了。 二、虚拟机的优点 1.方便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假如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在不使用虚拟机的情况下,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装计算机上安装多个硬盘,每个硬盘安装一个操作系统。其二是在同一个硬盘的不同分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这种安装方式下几个操作系统之间有相互的影响,它们共用同一个MBR,并且它们只是在不同的分区上,文件可以相互操作,这样就可能造成操作系统更容易被损坏。但如果使用虚拟机软件则不然,不同的虚拟机就是不同的逻辑计算机,就算是系统崩溃,只要硬盘没有损坏,则虚拟机中的系统就不会有任何的损坏,并且也不相互干扰。特别是对想Linux和Unix的操作系统来说非常方便。 2.方便进行软件测试 在虚拟机中进行软件测试的时候,据相当于是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进行软件的安装和测试。如此,在正常的系统下安装自己的常用软件,不影响自己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而在虚拟机下就可以只安装你所需要测试软件,避免的正常使用时候对软件测试的干扰,同样也避免了在进行软件测试的时候自己无法正常的使用计算机,更能够避免软件测试时所造成的系统崩溃引起计算机无法使用和文件都丢失。 三、虚拟机的硬件要求 虚拟机需要将两台及以上的电脑的任务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处理,所以对硬件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其中主要的要求包括CPU、硬盘和内存的要求。目前的计算机CPU基本上都是Intel Core i3三代、四代以上,硬盘都是几百GB上TB的容量,这样的配置已经能轻松地满足要求。其中关键是内存。内存的需求等于多个操作系统需求的总和。现在基本上的计算机的内存容量都在2GB、4GB以上,也基本不成问题。 VMware Workstation 10的最小系统要求为: 处理器:64 位 x86 Intel CoreTM单核处理器或同等级别的处理器,AMD AthlonTM 64 FX 双核处理器或同等级别的处理器1.3 GHz 或更快的核心速度 内存:至少 2 GB RAM,建议 4 GB 硬盘:应用需要 1.2 GB 磁盘空间。 每个虚拟机需要额外的硬盘空间 四、虚拟机的运行环境 VMware Workstation可以运行在Windows(WinNT以上)和Linux操作系统上。Virtual PC则只能运行在Windows和MacOS操作系上。 五、VMware Workstation的使用 虚拟机只是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计算机,它的使用比较简单方便,主要就包含虚拟机软件安装、虚拟计算机的创建、调整和使用。 1.安装 首先从VMware公司网站现在VMware Workstation 10这个软件,下载完成之后直接的默认安装就可以了。 2.虚拟机的创建 启动VMware之后,单击窗口右边的图标开始创建虚拟机,按照默认步骤创建即可,其中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在选择“客户机操作系统”的时候选择你准备要在虚拟机中安装Windows或者Linux系统即可。二是在选择虚拟机的位置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分区足够大的磁盘,避免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磁盘容量不足,最好不要选择在系统分区上。 3.虚拟机的调整 主要需要调整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整CD/DVD中ISO镜像文件的位置,通过选择不同的镜像文件就相当于在计算机光驱中放入了不同的光盘。另一个是根据你的物理内存大小和你在虚拟机中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不同,给虚拟机设置适当的内存大小。 4.虚拟机的使用 选中虚拟机后单击工具栏上按钮就可以启动虚拟机了,这个虚拟的计算机的使用与实际的计算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对他进行系统安装、软件安装后就可以正常的使用。其中通过在虚拟机窗口单击鼠标左键将鼠标和键盘切换到虚拟机中操作,按键盘上的Ctrl+Alt键则可以将鼠标和键盘重新切换到正常系统中。 5.文件传输 为了方便系统与虚拟机系统之间文件的传输,VMware提供了映射磁盘的方法和VMware Tools插件,其中VMwareTools插件更好,避免了映射的分区同时只能由系统或虚拟机系统其中一个使用。 总之,在计算机实践课上合理的使用虚拟机能够大大的方便我们的使用,避免与机房管理之间的矛盾。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合理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硬件设备的逐渐的更新,虚拟机技术作为新兴的计算机实验革新点,在计算机实验的应用上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文章分析其技术及问题,探讨其维护管理。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计算机机房管理;应用 引言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工作非常复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创新,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的高效管理。通过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相应的教学与实验平台,对现有计算机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一、虚拟机的技术分类 传统的计算机实验系统由于其模拟性差、对系统破坏性大等原因一直被高校师生所诟病。虚拟机技术应用虚拟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控制管理,通过共享宿主主机的CPU等硬件,进而模拟出计算机的虚拟部分。虚拟机技术正是通过这种共享和模拟的方式建立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良好运行环境,实现了对计算机的有效控制。计算机虚拟机技术通过程序翻译和仿真集成等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互联网服务器和单机系统。 现存的虚拟机技术按其系统对不同应用的支持方法不同,主要分为硬件抽象层、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层、操作系统层、编程语言层四种不同的虚拟机类型。 (1)基于硬件抽象层:这一层次的虚拟机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构建了一个完备的硬件部分,虚拟技术和系统串口就是其处理器的控制指令。(2)基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层:所谓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指的就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接口层的虚拟机只能应用于单机系统,并不能很好兼容基于互联网处理器的仿真模拟模式。因其指定的操作环境的限制,API虚拟机能够很好适应于特定的PC端应用。(3)基于操作系统层:这一类虚拟机模式通过构建动态的仿真程序,进而模拟一个或者多个虚拟程序,形成了完整的电脑运行环境,能够兼容大多数应用。(4)基于编程语言层:这类虚拟机的核心技术事实上就是即时编译,JIT技术能够通过仿真模拟语言运行环境,从而实现PC端应用的从单一平台到多方平台的实质性飞跃。 二、课程要求与计算机机房的冲突 目前计算机机房在设计、建设的时候考虑更多的管理的方便,配备四核芯计算机机房与单核芯计算机机房在应用上没什么区别,机器性能提升除了带来运行速度的提高并没有在应用性有什么作用。 这是对资金和机器的巨大浪费。现在许多课程在计算机机房上机实践时并不是简单的软件应用,还要求学生对软件整体系统安装、配置、运行都有要求,但是传统计算机机房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里列举几个课程要求与计算机机房有代表性的冲突问题。 (一)在电子商务、网络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普通的计算机来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 但在现实中不可能为每位学生配备这样的实验设备,即使建设了专业实验室也不可能人手一套完整的设备。 这些课程在计算机机房上机时仅仅只能练习课程要求中很少的一部分操作。 机器在数量上就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不能完整的练习课程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二)在平时计算机机房不可能为每一个课程而准备,安排课程多了必然要在计算机上安装众多的软件。 小型软件不会对系统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如果是两个以上的大型软件例如图形图像软件安装后会对系统整体的运行速度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有的部分软件在安装时会对安装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软件安装过多对系统运行速度有影响,同时对系统的稳定也会有影响。 (三)有些基础性的教学需要用到 DOS、系统的安装、病毒防治,这些课程在机房一般很难进行实践。 因为现在机房的计算机都有还原卡,从管理和维护的角度来说不可能让学生来进行基础性和破坏性的实践。 特别是计算机病毒这方面的教学,是属于机房严防死守的方面根本不可能让学生在机房进行实践活动。 三、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合理运用 (一)维护实验的虚拟化 维护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是教学重要组成成分,计算机磁盘在教学使用中容易被损坏。维护实验虚拟化,能够实现一人一机教学实验效果,给每位学生一定的内存、CPU、硬盘,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教学设备不足而影响教学效果问题出现。学生可以在虚拟机里自由的格式化硬盘,可以备份或者进行还原工作。使用虚拟机减轻了计算机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维护工作量,降低了计算机维护成本。 (二)网络实验的虚拟化 虚拟机最典型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多台虚拟机集合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运行,降低人力物力支出,学生借助虚拟交换机和虚拟网卡,组建出局域网,进行流媒体服务器搭建,保障设备使用效率。另外,虚拟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实现安全防范演示教学需求,更好避免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机器瘫痪问题。计算机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虚拟化实验,提升了计算机教学质量。 (三)虚拟机技术的系统安全 因为虚拟机技术是通过仿真程序模拟出来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其操作也是基于虚拟的程序完成的。计算机实验中的故障处理修复、病毒扫描等教学任务需要在虚拟机中通过程序仿真模拟,然后安装在客户机上,进而实现对系统故障和木马程序的测试和教学。 (四)计算机维护和机房管理工作 计算机实验作为各大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设备维护是虚拟机技术应用与计算机实验的重要保障。虚拟机技术不仅在操作上方便快捷,在机房维护和设备管理方面也极为便利。传统的计算机实验由于实验操作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均有一定的损失,设备和机房维护工作量极大,但虚拟机技术是基于仿真模拟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操作,对机器本身的损伤几乎为零。 (五)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虚拟化 Windows,Linux 以及 Unix 这三种系统在计算机机房教学中,都是常规系统。系统在教学使用中,注重重启切换,这增加了系统使用难度。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操作简单,实现自由切换。借助虚拟工具实现文件复制操作,还可以实现系统间的互通。虚拟计算机使用于教学,方便了学生编程实验学习,降低计算机出现故障频率,提升教学质量。 在机房课程管理方面,传统计算机程序需要按照课程的实际情况安装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极为麻烦,虚拟机技术能够在同一的服务器上进行整体的程序安装,直接模拟出相应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除此之外,虚拟机技术在操作安全上也有极大的保障,因为是虚拟的软件和硬件,完全不用担心对机体的损失,即便失误操作,也能够在服务器上重新下载管理相关程序和文件。 四、计算机的安全防护 要保证计算机机房的安全防护,就要从使用电方面,设备方面,网络以及人员方面的安全性去考虑,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用电安全管理方面。大家都知道,一台电脑上的线路有大约6根线,一个机房内部,电线错综复杂,只要某一处出现了错误,可能就会引起一场小灾难,问题大了,还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因此,对于用电方面的管理绝对不能忽视。 (二)对电脑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机房的机子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每一台机子的正常运转和休息。 (三)对电脑网络进行安全管理。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面临的计算机病毒也是越来越强大,只要电脑联网,就很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因此,要对每台计算机进行安装防火墙和强悍的杀毒软件,保证上网的安全。与此同时,电脑管理员还要对电脑进行定期的扫描,保证联网的每台计算机处于正常环境下上网。 (四)保证人员的安全。在机房,要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室内的一些应急的安全设备要齐全。如一些安全应急装置,安全的通道标志,还有必须备用安全的灭火器,以防火灾的发生。对于要使用计算机的士兵,要进行相关的制度要求,让他们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上网,不能随便浏览不好的网站,以防病毒的入侵,还有,如果突然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通知他们,以做好防范的准备等,通过上述的这些措施,保证人员的上网安全,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虚拟机本身的特性在高校计算机机房中有很大的作用,机器配置低的可以通过一个虚拟机对应一套软件提高运行速度; 机器配置高的可以通过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来完成需要组网教学的课程。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小议虚拟机系统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职体系内的微机教学,细分出来的类别偏多,且有着明晰的工程属性。配套架构下的设备复杂,惯常耗费偏多的精力,来维护实验特有的设备,并调和这样的设备。虚拟机配有的新颖体系,能模拟多层级的操作环境,支撑着虚拟态势下的导出及导入。后续时段的分发及传播,也带有便捷的特性。安设了虚拟机配有的这一系统,能缩减耗费掉的备课精力,调动同学的认知爱好。虚拟机架构下的这种系统,也压缩了接续的调试成本,应被推广采纳。 【关键词】虚拟机系统,高职计算机教学,具体应用 有着虚拟特性的计算机,经由软件调和这一技术,在给出的真实机器上,模拟出独立架构下的、互通但没能干扰的细化微机。虚拟特性的这些微机,都涵盖着近似范畴内的配件结构。虚拟机可以分出配套特性的软硬件,便利平日以内的授课演练,添加了带有实验特性的科目流程。与此同时,也缩减了惯常的修护费用,促动授课实效的层级提升。本文明辨了虚拟机预设的系统构架,在这种根基上,摸索了最佳情形的授课流程。 一、概要的系统特性 虚拟机也即VM,采纳了关涉的软件技术,模拟出硬件的总架构。这些带有功能特性的软件工具,被设定成虚拟机配有的配套软件。模拟态势下的虚拟技术,能够模拟得来真实特性的CPU、配套范畴中的硬盘光驱、对应着的鼠标键盘。如上的硬件系统,被划归成微机特有的硬件框架。虚拟机范畴中的体系软件,能修护并管控既有的微机系统。安设的软件架构,可以配有某规格下的操作系统。这些配套架构中的硬件资源,应能经由虚拟的软件来供应。通常来看,计算机附带着的操作系统,被划归为主体架构中的操作系统;软件管控依托的虚拟框架,应设定成寄生特性的操作系统,也即OS。有着虚拟特性的关联软件、寄生着的附带系统,组成了某规格下的虚拟机。 二、授课流程之内的虚拟机 微机授课特有的实践属性,还是偏强的。高职时段中的计算机科目,应能整合着本源原理的解析、接续的模拟演示。为便利惯常的演示,高职通常预设专门特性的多媒体教室,来解析关涉微机的特有内容。细分出来的每种演示,都应配有某规格之下的分支系统。从现状看,依托虚拟机的平日解析,可以分成如下层级:第一,单纯去讲解,而不去演示。拟定的这一模式,把惯常的解析与接续的演示分开。在多媒体架构的空间中,采纳制备好的幻灯片,去演示拟定的课件等。而授课时段中的解析流程,被安排在预设的机房之中。第二,静态态势下的演示,是在备课时段中,制备授课特有的幻灯片。课堂之内的这种解析,应添加多重层级的静态演示。静态特性的这一演示,包含预设的侧重点展示、关键特性的内涵讲解。Flash协同下的操作流程,也应被注重。第三,是动态特性的解析及演示。幻灯片协同下的授课解析,应穿插着本源的授课原理。选出来的计算机,应当经由审慎的调配,予以接续的展示。多媒体架构下的微机教室,经由网络特性的服务器,能予以登录。服务器供应了关涉的搭配环境,支撑着各个时段的演示操作。 三、平日的查验及修护 计算机科学独有的特性,包含了明晰的工程性。机房范畴中的模拟实验,是不可更替的流程。实验员应能管控这样的机房,协同同学去预设关联的实验。为应对平日以内的授课要求,机房配有的各台微机,都应安设成套特性的、某规格下的应用软件。即便安设了同一规格之下的操作系统,若预设了不同实例,也会带来接续的运行差别。有必要明辨管控中的安全性,缩减接续的调试量。虚拟机经由模拟这一流程,与期待中的目标契合。安设了特有规格下的虚拟机,应能对配有的主体构件,随时查验并修护。这样做,就限缩了惯常修护中的耗费。拟定好的实验授课,都被涵盖在寄生特性的系统以内。即便这一系统毁损,也不会干扰原初的主体体系。经由重设的导入,或重新添加某规格下的这种系统,就能化解疑难。虚拟机配有的关联软件,能支撑偏多的类别。只要安设了寄生特性的某一系统,就能导出直至各个微机。带有导出特性的虚拟环境,供应了标准态势的查验程式,也塑造出了标准的环境。虚拟机限缩了额外范畴中的工作量,保障预设的讲解实效。 四、自主探究依循的思路 高职范畴之内的一切科目,都会配有数目偏多的练习。微机课关涉的这种练习,惯常被拟定在课后。同学依托给出来的微机系统,进行模拟特性的动手实践。调研得来的数值表征着:半数之上的同学,在课余时段的这一实践中,很难获取近似态势下的课堂环境。为此,同学没能深入解析,也没能明辨深层级的科目精华。依循理工科惯用的路径去解析,不会凸显出程序设计这一范畴的侧重技能,只能明辨概要特性的原理等。虚拟机创设出来的认知环境,供应了可查验的、有着重复特性的最优环境。虚拟态势下的微机环境,在课余时段中,就能安设某规格下的虚拟软件。导入给出来的环境以后,能获取同一范畴内的真实训练。这样的路径,简化了平日以内的授课工作,促动了认知实效的提升。 五、选出来的模拟实例 在解析关涉操作系统特有的授课内涵时,依循穿插演示这一路径,予以模拟授课。选出来的寄生系统,被设定成fedora这一规格。Linux架构下的这一系统,很适宜安设本源的程序设计。配套架构中的虚拟机,涵盖着分支特性的编译板块、各个时段的连接、接续的纠错板块。拟定出来的关联程序,可以分出进程管控中的通讯、并发架构下的这种进程、发送过来的信号辨识。细分出来的多重程序,只要配有单一架构下的某一框架,就能用于接续的授课解析。调试合规后,把虚拟特性的系统导出,以备平日采纳。 结束语:高职特有的计算机科目,应能安设虚拟机预设的授课程式。课堂以内的穿插演示,可以经由虚拟机,妥善予以建构,添加了授课乐趣。虚拟机缩减了多重开销,包括平日以内的维修花费、机器配置及关联着的调试。运用成套架构下的这种体系,能简化各时段中的练习流程。在院校范畴中的机房,安设这种特性的虚拟机,获取了凸显出来的成效。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刍议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课程中的缺陷,主要是硬件设备和系统风险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方法,即引进虚拟机技术,阐述了各项优势,并就其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做了分析。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计算机网络课程;VMware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渗透至社会每一个角落,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显得更为重要。为培养此类人才,学校大都增设有计算机网络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实践时存在着成本较高、网络设备不足、系统风险较大等问题,妨碍了课程教学效果。为此,可在课程中引入虚拟机技术,借助一系列软件,通过对真实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模拟,同时对多个系统进行操作,以实现预期目的。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当前各个领域都紧密相连。鉴于其重要性,许多学校都开设有相关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熟悉掌握网络应用技术,且将后者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硬件设备不足 因经济条件限制,部分学校缺乏建立专用网络实验室的能力,教学活动多在普通机房开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用许多软件和操作系统,如除了Windows XP系统,经常还需要Linux、Windows 2003等系统。这些在普通机房难以实现,因为普通机房多通过硬盘保护卡维护系统安全,不能随意更改系统。另外,多媒体教室在当前教育中已是寻常物,但只有一台机器,多是单击状态,若想直观地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在演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时,包括邮件、DNS、DHCP等,需要涉及多台计算机。 1.2 系统风险增加 系统安装、设置以及网络服务器的配置等都是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若在实体计算机上操作,带有一定的风险,极有可能破坏计算机安全。如安装新的系统,很容易对原有系统形成冲击,甚至导致计算机瘫痪。 受这些因素限制,学生很难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引进虚拟机技术,模拟真实的环境,在维护系统安全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费用。 2 虚拟机技术及其特点 2.1 简介 物理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而虚拟机则是一些软件,这些软件建立在运行的操作系统上,占据计算机部分内存和空间,但通过模拟物理计算机,也有虚拟的内存、硬盘、CPU、光驱、声卡等设备。而且,在这个模拟的计算机中,同样可以进行系统安装、软件安装等操作,从而可实现1机多系统的操作。此外,还能够模拟网络环境。 2.2 虚拟机技术的优势 2.2.1 具有极强的仿真性。虚拟机技术即是通过一些软件在物理机上模拟物理机的性能,可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硬件环境,同时操作多个系统。并能模拟虚拟的局域网环境,与真实网络完全一致,而且能够避免硬件之间的冲突。使用该技术,有利于生动地演示局域网的操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2.2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物理机经常会被木马或病毒侵入,一旦系统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而使用虚拟机,它只是几个软件,是安装在物理机上的应用程序,但在运行中却拥有物理机的全部功能,如系统安装、硬盘分区、软件操作、格式化等。与物理机一样,虚拟机也可能会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但只是虚拟机操作系统崩溃,与物理机的操作系统无关。 2.2.3 维护方便,有利于节约成本。虚拟机的文件存储在映像文件包内,使用时可直接将映像文件包复制到别处,节约了安装系统的时间,很适合机房中多机统一部署。若不采用此技术,学校为满足教学要求,往往要加大投资成本,如在一个简单的局域网组建实验中,每个学生至少应配备2台PC和1台交换机。采用此技术后,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组建局域网络、设置IP地址等操作。可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延长设备寿命,维护工作也更加方便,进而节约费用。 2.3 虚拟机技术选择 当前应用较多的虚拟机软件包括VMware、Virtual Box和Virtual PC,均能够在Windows系统上模拟出多个计算机。其中VMware能够支持Windows 7和Linux等多种系统的操作,网络功能更强大齐全,且操作效率较高。因此,选择VMware技术进行仔细分析。 3 VMware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 课前准备 借助VM虚拟机模拟两台计算机构成的简单局域网络,首先将计算机、网线准备齐全。利用网络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2003 Server提供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信息服务和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实现http:// 的。选择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2003两个操作系统,VMware 7.0虚拟机软件。 3.2 教学实施 3.2.1 安装软件。先在计算机中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然后安装VMware 7.0软件,并在虚拟机中安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继而设置虚拟机和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模式为桥接模式。因虚拟机中的硬件都是软件模拟而成的,安装后需对显示效果加以调整,可安装VMware Tools,会是操作更加方便。 3.2.2 IP设置。软件安装完毕后,开始设置IP地址,如将计算机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2,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虚拟机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2.3 IIS网站。在虚拟主机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的管理工具中找到IIS服务,将网站导入到IIS的网站中即可实现http://192.168.1.1,设置过程如下:首先,打开IIS找到网站选项,右击新建输入网站名称:jsjx,单击下一步,分配IP地址为192.168.1.1,然后将网站存放的文件导入;其次,右击刚创建的jsjx网站选项属性文档添加:该网站的首页名称index.asp,并将其上移至最顶端,然后在地址栏输入:http://192.168.1.1。同样,在计算机主机地址栏 中输入:http://192.168.1.1。 3.2.4 域名的实现。从Windows Server2003中找出DNS服务,将域名指向IP地址192.168.1.1,完成域名访问。首先新建区域,输入名称:,然后右击刚创建的选项新建主机;选中反向查找区域选项右击新建区域反向区域名称,ID为:192.168.1;右击192.168.1.x.Subnet选项,新建指针。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作用日益突出,为减轻课堂硬件设备成本,实现更好的教学,有必要引进虚拟机技术,通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满足教学要求。教学中需注意,虚拟机其实是一些软件,需占用计算机一定的内存,为使其流畅运行,至少要保证其内存在512M以上。
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篇1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目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和网络用户出现在社会上。在大学里,计算机实验室也成为了一个经常去的地方。计算机文化、知识转移、应用知识和技能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工程管理对工程水平和工程管理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而,重视并强化各大学的公共工程系的管理水平,提高公共工程系的技术水平,对确保现代教学工具的顺利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所高校都会有许多高质量的人才,优秀的研究人员,而且还设有高质量的实验室,配备拥有高专业水平的实验教师。大学实验室不仅是教授和学生进行实践的学习场所,也是大学和学院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智力的地方。这也是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师进行研究和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增强各高校工程系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全方位提升教学、科研和计算机质量的重要措施。这对巩固中国的知识霸权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某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正版软件购买问题 有各种各样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会被安装在计算机机房里。除了某些类型的机房管理,大部分软件都是盗版软件。其中一个原因是盗版软件在我国的流行度很高。目前,不使用盗版软件的人比较少,所以不能没有机房;另一个原因,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工程部的建设经费比较有限。如果只是更新硬件和升级机房的费用就已经很多了,更不用说购买正版软件的费用了。工程部通常需要安装至少三十或四十种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以满足各方的需求,并根据需要在不同时间安装新软件。这些软件就算是一千元的,这里也要花三万元或者四万元。但是如果你能花费大量的费用在机房里正常使用这些软件,这也是十分值得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软件会不断升级,可能不再需要为最初的几次升级支付额外的费用,以后的更新还需要支付更多的钱;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软件的使用都会受到用户的制约。比如,在计算中心不可能有超过九百台计算机使用同一套软件。在一个好的情况下,一套软件可以由五十台计算机共享,大约二十套软件需要花费七十万美元。此外,有些软件只能由一台电脑使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成本,可以建造大型机房。一旦软件被删除,这些资产就一文不值了。不像电脑硬件,它可以用于其他目的来充分发挥热的作用。 (二)管理人员水平和技能尚待提升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位很低。许多人认为实验室技术员的职位是一篇无聊的文章。机房的管理大部分时间都较为简单,一般有关门、打扫卫生、打开几台电脑。机房管理事实上包含了很多实质性的内容,需要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虽然大部分工程人员现在都可以完成这些工作内容,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务必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工程经理会给你这个观点。首先,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思考,去做,去满足现状;其次,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他们没有注意到对这些人的额外培训,而且从来没有系统和实际地进行过培训,以改善所有管理人员的业务运作。 (三)管理人员缺乏项目管理知识 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使用了相应的项目管理方法。比如,很多建立或改造实验室的项目都是按照项目管理的过程和步骤开展的,主要是因为学校层面对这些问题有较高要求,可以说是被动地应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通常情况下,工程部门的经理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思想。在领导阶层,他们主要会运用行政手段来管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常会重视与外部员工的沟通,而忽略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员工对所有的领导力决定都不感兴趣关于态度,我认为做决定只是领导力的问题,与后面的员工无关。然而,传统的工程部经理也缺乏积极的主动性、整体意识和团队意识,这使得整个部门在许多情况下仍然缺少凝聚力。整个部门没有正确的绩效管理机制,考核方法较为单一。一般只会在年底或工作结束时进行没有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也没有鼓励下属内在工作动机的具体措施评估。此外,领导者只是让员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想要做的事情。 (四)机房环境管理不当 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由于机房内计算机和交换机数量较多,此类电子元件长时间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对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有着一定要求,通常情况下,温度范围是20℃~25℃,湿度则控制在45%~68%范围内,并且要求机房内部定期清扫干净,没有灰尘。机房受到季节因素影响,温湿度也将随之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潮湿炎热,因此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机房电子设备正常运行。而且机房设备频繁使用,来往的师生数量多,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灰尘杂质,受到静电因素影响,会吸附大量的灰尘,如果清理不及时则会导致电子元件受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计算机房的用电安全至关重要,应该依据标准控制计算机工作电压为220V,上下波动幅度为10%,频率则是50Hz,上下波动不超过5%。机房应该选择专用的防静电地板,并配备可靠的节地装置,避免漏电事故出现,创设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但部分高校受限于资金问题,不仅软件更新频率缓慢,配套的硬件设施也不完善,缺乏专人定期清理计算机机房环境,由于管理不当不可避免的埋下一系列问题。 三、某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优化对策 (一)计算机机房环境优化对策 1.机房的环境卫生。电脑一般都会有很高的卫生要求,在机房里不能有大量的灰尘,因为灰尘会对电脑硬件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电脑的性能。另外,也会影响老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计算机是一种高级商品,具有很高的价格。每个学校的计算机数量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在学生进入机房时,必须穿专门为机房设计的鞋套或鞋子,以便保持机房的清洁。如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价格也下降了很多。学校的机房开始对外开放,也不再要求学生必须穿鞋套,因为每次进入机房都换鞋本身就十分耽误时间。此外,电脑室也不像以前那样几台电脑。现在电脑的数量十分充足。如果几十位学生一起上课,大家一起换鞋是非常不现实的。而且现在机房基本上是关闭的,如果有同学不注意个人卫生,气味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特别闷热,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过,机房的卫生问题仍然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隐患。总的来说,在计算机框架中有很大的差距。灰尘很容易进入机架并堆积,这就会严重影响硬盘的安全使用,会给电脑内存和其他硬件造成风险。所以,为了加强对机房卫生的管理,我们应该每天打扫地面,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这样才能保持室内清洁。只有让机房始终都保持清洁的状态,我们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灰尘对电脑的影响[1]。 2.机房的温度以及湿度。我们需要保证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正常的范围,这样才可以让计算机长期保持正常的运行,为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上工作创造合适的环境。如果机房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CPU和显卡的稳定性,导致机房经常停机;温度过低有时会导致引擎无法启动。如果机房的湿度过高,会造成硬件损坏,可能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果湿度太低或者空气很干燥,很容易产生静电并损坏机器。因而,我们务必做好散热通风的工作。在机房里安装空调。在潮湿的天气里,空调的吸水功能会被激活,以减少计算机的老化,保持室内环境的干燥,而且,学生要禁止带食物和饮品进入机房。这是确保大多数计算机部件能够适应特定的温度和湿度而不影响正常操作的唯一方法。此外,由于人流量很大,我们需要打开更多的窗户,让空气流通,以确保室内空气质素,并保障机房工作人员的健康。 (二)各高校机房的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1.防盗。由于学校的公共机房是学校安置的计算机数量最多的地方,相应的服务器在需要的时候就会配备[2]。因此,确保机房的安全特别重要。首先,必须加强防盗措施。机房必须配备防盗网和窗户。必须在机房内小心设置屏幕和服务器。电源电缆、鼠标电缆和键盘电缆(包括网线电缆和数据线)用编织线连接,并锁在主盒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机房可配备红外监控系统,随时监控公共机房,并定期检查,确保正常运行。在暑假、寒假和国定假日期间,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必须派人看守计算机实验室,以防计算机实验室被盗,并对学校造成严重破坏。 2.防火。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强静电接线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管理者务必提升电气安全管理,丰富学生的电气安全教育知识,严格禁止接线。定期检查防爆设施,对空调设备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对于除尘和照明设备,也要尽快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否则,小的设备故障也可能会损坏设备,大故障则可能会导致火灾,给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经常检查电路是否堵塞或者是泄漏,短路或线路是否有老化。值班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在白天检查电线的质量,晚上下班前关掉主电源。因故障和过载而出现老化问题的线路、开关和插头必须及时更换,防止危险发生[3]。因为计算机房间里的很多电线都会经过地下管道,所以如果出现被水浸泡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地面管道破裂,导致爆炸和人员伤亡。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空调的运行情况,以避免空调出现故障,使冷凝器不通畅,堵塞在地下管道当中。高校的实验室必须配备消防安全设施,务必安排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作为消防安全人员。为工程部提供的消防设备应该定期查看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工程部经理需要定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参加消防的实战演习,并学习怎样正确使用消防设备,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或计算机机房的负责人应组织教师和学生安全撤离机房,保持秩序的离开,平时也要注意控制原发火灾,不让火灾蔓延,保证财产安全。为了工程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机房里的电线很复杂。机房里的一些电线挂在地板上,经常被压在桌子底下。有时候,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没有注意到,他们会踩到或绊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日常的机房管理工作中,经理需要常常检查这些电脑的各种电线系统,保证电线外部完好无损,并可以正常使用。当检测到电线出现问题时,必须及时处理,避免在连接计算机时发生安全事故[4]。没有普通的安全问题。每个机房经理都需要有高度的领导意识和责任感,并时刻记住机房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安全。 (三)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措施 1.强化机房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1)深入挖掘和提高工程部工作人员的项目管理意识,让他们可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同时逐步完善工程部管理方法,科学规范。 (2)通过建立信息基础,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实验室的各项事务,采用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让管理者能够掌握使用相关管理工具和软件的方法,同时填写完整的工作日志信息,包括员工的轮班工作记录[5]。 (3)倾听老师和学生在实验后反映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建立合理的信息沟通渠道,如果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机器反馈模板,就可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满意度。 (4)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为了提升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水平,应该建立相较于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升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成效。对此,高校可以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一支专门的机房管理队伍,促使后续计算机教学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可以基于互联网来推动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高效采集和传播优势,保证信息安全性,以此来实现人员行为规范化,有效提升计算机使用效率和机房管理水平[6]。(5)加强计算机机房的维护管理。计算机机房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直接决定了计算机设备是否安全、正常使用,应该始终保持一个正常运行状态,因此需要高校高度重视计算机机房维护重视程度。设置计算机机房维护日志,记录下故障信息和处置对策,对于频发的故障快速处置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需要提高计算机病历日志建立重视程度,依托于实践经验来强化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对于后续相关工作开展同样有着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另外,也要做好计算机数据维护方面的相关工作,定期升级计算机病毒数据库,增强计算机的病毒防御能力,打造安全的计算机运行环境。 2.加强绩效管理,进行绩效考核 (1)进行绩效考核,提高个人的绩效指标。对于机组而言,需要对机房的建造和政策操作进行评估[7]。绩效评估是实验室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会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项目启动后的半年向学校提交入学申请,而计算机实验室的运行是基于学年的。通过对施工项目运行结果的评价,工程部可以了解哪些工程做得好,哪些工程没有做得好,从而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以后的施工和开发。此外,学校将奖励各部门做好机房建设和运行工作,加大对实验室工资的投入,加大对实验室运行和维护的投入,优先实施今后的项目[8]。此外,学校将优先考虑那些在项目建设中表现出色的关键人员,他们将以职业头衔、优异表现和年度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估。 (2)培训管理人员,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培训,能够增加管理者的计算机知识,有效强化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部门和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计算机部门的培训需要计划和长期的需求。它不是为个人准备的,而是为所有的员工准备的。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邀请专业人士前来授课,介绍电脑或其他设备供应商的产品,并组织相关的业务活动,向国内外高等院校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人们的精力,降低人们的情绪,影响同事之间的合作,并会大幅降低日常工作效率。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互相帮助,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友好关系,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效率[9]。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激励方法是,一个人可以从他的工作效率中受益,而他的工作效率越高,他的回报就越大。所以我们不应该觉得自己想要吃一个大锅。我们应该做得越来越少,做得越来越好。目前在工资结构中所做的工作不应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应与评估结果挂钩,以便每个工程师经理都有动机做得更好[10]。 3.抓好团队建设,形成高绩效团队 为了提高机房的效率,我们还需要注意建立机房管理团队,增强每个成员对团队的信任度,增强责任心。因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务必由项目组合力完成,所以鼓励项目组成员也成为提高项目进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一般包括:分配适当的工作任务、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团队文化精神激励员工的意愿、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等。团队合作的意识可以创造一个融洽的工作环境。团队合作的高绩效主要表现在完成工作时的高隐性理解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和灵活适应环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关键是成员要相互信任,建立坚固的信任桥梁,合作伙伴只有做到绝对的信任彼此,新成员才能相对真诚,相互鼓励,交流意见,形成民主决策的氛围,并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共同努力。合理化配置管理和维护人员,有助于提升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水平。因此,所吸收的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应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水平,依据实际需要合理化配置资源。同时,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调整到合适岗位,为管理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活力同时,更好的满足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需要。 四、结语 以一所大学的机房作为切入点,本文全面的分析了机房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为了提高机房的运行质量,首先要充分部署机房的详细卫生、安全内容;其次,做好硬件维护和配置工作。 (二)从三个方面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一是将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推广到机房建设和运行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加强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方式;第二,加强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从管理层那里寻求利益;第三,正确处理不利的环境条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工作中提高绩效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评估绩效。正确的观念、融洽的同事关系、积极的激励和适当的培训将都有助于提高绩效。 作者:吴健 尹婷 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篇2 0引言 起初建设高校计算机机房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为此,高校计算机机房在后期的维护以及软件的优化更新都应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首要考虑因素标来入手,例如双语教学中,高校会在计算机机房中安装两种语言的同类软件,但是软件安装过多会导致系统卡顿,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直线下降。为此,如今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机房中逐渐引入使用云端软件平台,平台通常在单机的环境下使用。由于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落实以及我国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门槛也在不断提升,我国不同高校也全部开启学生扩招等政策,为了可以培养更多综合性较强的人才,计算机机房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强,并为了培育出全方面的人才,为师生提供环境更为出色的场所。但从近些年高校计算机机房的实际应用状况可知,高校计算机机房在建设期间,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还是后期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与精力。 1云端软件平台分析 1.1云端软件 目前云端是计算机系统与虚拟内存之间互联的关键媒介,云端软件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教课所需的软件安装至云端虚拟内存当中,这样教学所学的教学软件便不会占据计算机的内存,师生也可以利用云端软件来自由使用教课软件。 1.2技术原理 简单来说,云端软件所运用的虚拟化技术与本质软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此过程中会使已经安装的软件投放至计算机系统当中,师生也能通过此方式来体会到更加贴合实际的教学且对不同软件的操作也得到了满足。本文的研究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没有及时引用云端软件,例如计算机机房中引入了软件A,那么系统中所有与之相关的文件将会集中在一起。如若开启读写操作,系统中所含的数据会自动储存至相关分区中,具体关联图如图1所示[1-2]。(2)云端软件平台B在引入的过程中处于未激活的状态,将软件B通过云端的虚拟化流程以后,将软件B其中所含的注册表等数据进行分离,最后存放至云端中。如果软件一直没有激活时,储存在云端中的所有数据会自投射至计算机系统当中,并没有占用计算机系统的空间。但是在使用软件B的器件,无论是进入系统哪个环节,系统都将自动认定为这是UN在的,储存系统也没有出现读写操作这一步骤[3-4]。(3)云端软件平台B在引入期间处于隐藏状态下。在云端软件平台的隐藏下,软件B不会继续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注册表以及文件管理系统,而需注意的是在此期间,软件B中的信息时无法进行查看的,软件B就好比在计算机系统中凭空消失一般。 2怎样才能在高校计算机机房中部署云端软件平台 综上所述,云端软件的核心运行理念就是将虚拟化软件储备至云缓存文件当中,而计算机系统中并不存在这些软件,但计算机系统被启动以后,云缓存文件中所有的软件均会被投射至计算机系统当中,师生可以正常使用软件来开展课程教学。因此,云端中可以安装多个不同的软件,只要每个软件不被激活,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是不会发生影响,传统高校机房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均得到了有效解决,具体部署方案如图2所示[5]。通常来说,云端软件在高校计算机机房中的部署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硬盘长期处在空间封闭的状态下,内存应按照实际情况来降低,通常为5G到6G之间;②计算机系统中应时刻将计算机中的D盘作为主要缓存盘,且给予大量的硬盘空间;③虚拟软件安装过程中,应提前将硬盘划分出一个E区,把虚拟软件或者镜像文件全部储存至一个特定的区域内;④F盘应适当放逐,最大的用处给学生提供方便;⑤计算机所含的硬盘还原设置应当十分简易,在利用BIOS进行还原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⑥Windows系统应安装在计算机的C盘当中,并确保所有的驱动以及杀毒软件可以正常运行,在此过程中对于病毒可以及时查找并发现。在此期间需要注意,杀毒软件的自动升级模块应给予关闭,并有效的安装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此外,高校计算机机房确定使用虚拟机以后,应合理安装相应的系统;⑦将云端软件安装至计算机系统当中,所需缓存的数据应安装至D盘,此操作是为了日后的安装以及导入,像输入法等软件都会自动跟着系统进行启动。剩下所有的软件将会自动被设置成隐藏,通过此种方式来使计算机的速度得到提升;⑧系统中安装BIO后,要反复进行测试确保可有效产生作用;⑨母机制造完成以后,通过适当的测试来确定系统可以正常运行;⑩将设置完成后的计算机进行整体克隆,并实时监测,如系统运行正常,整体部署活动也就完成。从上述安装部署步骤来看,虽说计算机系统中含有相同软件但版本不同,虽说如此,但没有全部激活之前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假如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稍不在意激活了一个版本,但还是想使用另一个版本,首先将激活后的版本隐藏,再去激活想要运行的版本,这种方法不会导致系统出现错乱[6-7]。 3高校计算机机房云端软件的应用与维护 3.1企业版云端 高校机房在运行过程中,要想确保云端软件有效运行,应从校园网络方面下手,以校园网为基础来构建相对的服务器,将企业版服务器在机房内安装,这样机房计算机中所缺乏的软件都会导入至服务器当中,软件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云端也会将所有的软件科学划分。如果在上传的过程中部分软件没有上传至云端房中,那么在后期的云端软件使用期间也会产生相应的云端版。首先,将IP地址有效安装至服务器端口,并明确端口码;其次,再决定使用企业版云端软件时,应先在内部将服务器打开,先确保师生在使用校园网期间可以自由出入,后在校园中查阅资源下载。在这期间,如果服务器中含有云端软件,那么在想使用的情况下,只需下载相应的客户端就可以顺利运行,使用过程也因此更加便捷,而且在机房中国的有效性与可用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8]。 3.2云端系统的应用优势 高校如若合理的将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计算机机房中,并以此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成为了当下主要措施。云端软件的运行理念主要是虚拟化技术,通过此技术来为软件平稳运行提供平台,不但软件解压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在使用期间重装的问题也不会出现,所诞生的系统垃圾也少之又少。为此,高校计算机机房中应用云端软件平台的优势如下:①安装时间,高校计算机机房在安装软件期间计算机可能会频繁重启,而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为电脑出现故障并自行开始操作,因失误操作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电脑出现问题以后就必须针对计算机实施格式化操作,然后在重新安装所需使用的软件。以Photoshop软件为主要案例,以往安装时会耗损大量的时间成本,但是受云端软件的影响,计算机在安装软件是利用技术分装来使软件得到承包,而且师生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进行操作均会自动储存,教学工作进展不会受到任何影响;②安装空间,传统高校机房在课堂中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软件会自动产生垃圾而占用计算机的内存。此外,软件在安装或者使用过程中均会自动产生大量的无用软件,虽说这些文件并不占据计算机内存,而且会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下降,师生在课堂中的使用十分频繁。而云端软件在使用期间,软件的卸载、安装均不会在计算机中产生任何的垃圾文件,只需使用云端的一键删除功能就可以将其中的文件进行删除。从上可知,高校机房应用云端软件,不但可以使计算机的整洁性得到保障,而且不会给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带来负担;③有效预防病毒,高校计算机机房主要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使用,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会频繁插拔U盘,而这些移动硬盘很有能会捆绑木马病毒。而这些病毒在进入计算机后,很容易感染系统内部,长期以来,可能会导致整个机房系统瘫痪。而云端软件平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防木马病毒,在安装或者卸载软件期间不会出现任何病毒,而且云端软件的整体体系均处在比较安全的环境当中;④保护数据信息,高校计算机机房是面向于全校师生使用的公共场所,使用机房来进行操作的人数较多,而每个人对于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均不一致,如果无法对数据进行合理保护,可能会出现计算机系统彻底瘫痪的问题。基于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云端软件的应用功不可么[9]。 3.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正确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避免计算机出现损害,使用寿命也会得到提升。因此师生在明白云端软件的重要性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使用习惯。在云端软件技术平台投入使用以后,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技机房的检修与日常维护,对其检修的过程应及时记录。此外,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对于计算机良好的操作习惯与行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0]。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积极维护机房维护制度,确保学生在使用设备学习的过程中爱惜机房设备。例如,C盘应当少储存软件、少下载游戏等。 4结语 总体而言,高校计算机机房中安装云端软件平台,不但可以使系统与数据科学分离,而且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不会下降。高校计算机机房中云软软件的应用在革新优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此外,软件卸载与安装等计算机操作也更加简易,师生在试用期间只需要依靠激活以及隐藏就可轻松实现安装卸载。在我国未来高校发展期间,相关部门人员应更加重视云端软件平台未来的发展,这样不仅会促使云端软件平台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高校教育发展,为我国培养优质人才做努力。 作者:冯玉丽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篇3 0引言 科学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采取更为科学、高效的计算机机房管理方式,解决当前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计算机使用效果,是当前一个热门课题。作为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虚拟化技术有助于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的科学高效管理,极大地减少了漏洞,能有效确保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性和运行的高效性。 1虚拟化技术 1.1虚拟化技术的概念 虚拟化技术能够区分和模仿计算机的不同模块,实现硬盘储存的虚拟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全部技术功能性变化。通常来说,仅仅一个操作系统就能够实现用户在多个子计算机用户端上进行操作,实现对信息文件的集中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 1.2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类型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解决高性能物理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性问题。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产能过剩或者过度老化的物理硬件和软件设备,则能够应用虚拟化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进而充分利用资源,避免出现信息化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较为常见的虚拟化技术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虚拟储存等,如VPN等虚拟化网络技术,体现了虚拟化技术在当前计算机技术中的有效应用。 1.2.1硬件虚拟化 硬件虚拟化技术,是将计算机设备的硬件设施进行虚拟化,促使虚拟化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与真实计算机相同的操作功能,构建起虚拟化模拟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通过应用硬件虚拟化技术,构建起完整的计算机数据和计算机管理体系,常见的包括虚拟记忆使用、虚拟中央处理器的完整寄存器以及虚拟设备的使用状态。 1.2.2储存虚拟化 储存虚拟化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实际储存空间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空间,实现桌面显示虚拟化逻辑空间视图与相关信息技术数据的关联,常见的包括网络储存虚拟化和储存设备的虚拟化方式。 1.2.3网络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技术,是将局域网络和专用网络进行虚拟化处理的技术,从而实现对计算机中所有信息数据、软件等的统一化管理,也能够使用户在不同地点、区域连接相应的网络,获取资源信息,应用网络虚拟化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简单、方便的网络连接服务。局域网虚拟化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将大型物理局域网络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小型局域网的形式,同时确保虚拟网络能够与不同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将区域网络拓展至整个虚拟局域网。当前,专用网虚拟化是指将各种计算机通过专用网络进行有效的连接,能够极大地减少网络信号的干扰,保证信息安全。这种虚拟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计算机管理工作岗位更为简单、便捷。通常在公共机构中大多会应用专用网虚拟化技术,以此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更好地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1.2.4桌面虚拟化 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在提升计算机桌面的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现桌面虚拟化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服务器管理,通过使用服务器能够实现多个桌面操作系统的创建,并在终端服务器上构建虚拟桌面协议,将其放至终端设备,使得用户在登录时,仅仅使用用户名和密码即能完成虚拟化的请求。这种方式下,仅需要有效记录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在其他移动设备登录相应的系统,且由于所有用户的桌面系统均得到了数据中心的同意托管和管理,能够实现所有用户的无差别使用。 1.2.5文件虚拟化 文件虚拟化是指应用虚拟化技术将多个计算机中的文档数据统一至一台计算机,便于用户检索信息。应用文件虚拟化技术,无须登录多台计算机进行重复操作,仅需要一台计算机就能够实现对所有文件的检索,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的优势 2.1有效节约成本 将虚拟化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机房管理,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确保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优化配置计算机机房中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促使其发挥效用,避免浪费资源,从而降低计算机机房中购买和维护设备的成本。通过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的实际使用需求,开展统一化的管理,避免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进行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性能,或威胁计算机的安全性,造成机房损失等。这对降低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1]。 2.2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上的重组,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来优化系统,能够减轻计算机的负荷,显著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避免因计算机卡顿等而影响学生操作,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机房管理中,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教师能够实现对所有子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从而避免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 2.3提升对计算机系统操作的灵活性 在计算机机房中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提升计算机机房管理效率和计算机操作的灵活性。教师只需使用一台计算机,就能够控制整个机房中的所有电脑设备,学生根据安排好的位置,输入学号和密码进入教学系统开展学习,教师能够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操作过程。且在虚拟化技术下,计算机系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这使得计算机系统在应用上更加灵活,学生操作更加便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2.4有利于资源共享 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能够通过应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和文件虚拟化技术,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 3当前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计算机类型众多,维护难度大 计算机机房的设备较多,且分不同批次购买,不同的计算机无论是在系统还是在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确保实现对整个计算机机房科学、有效的管理,需要对不同的计算机类型、系统等进行分类管理。此外,由于受到技术和工作人员能力的限制,难以准确识别所有计算机类型,导致在计算机设备管理中往往会出现较多问题,影响了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和修理,进而影响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投入成本。 3.2计算机系统存在老化、混乱 在开展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中,保证机房内部环境的干净、整洁是基本内容,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维护计算机系统,确保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但是在当前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管理的重视,计算机系统的老化和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极大限度地影响了计算机的使用性能,降低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当前,在计算机机房的内部管理工作中,由于计算机类型种类较多,各个计算机的配置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难以有效、全面地维护很多计算机系统,无法保证所有计算机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得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多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操作计算机的兴趣[3]。 3.3计算机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感染是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计算机机房管理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使用U盘或者其他类型储存器存储教学内容和交换数据,因此可能会出现感染病毒问题,影响局域网络的正常使用。一旦病毒入侵,将可能会对整个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出现文件丢失、系统运行不正常等问题,导致进一步增加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给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3.4学生操作不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有更大的需求。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操作不熟练或者缺乏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或者操作失误等,也可能会删除电脑中的一些配置文件,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变化,计算机出现故障问题,进而使得计算机系统或硬件受到损伤。在传统计算机机房管理中,除了硬件出现问题时更换外,针对系统的问题,一般采用卸载、修补缺陷或者安装程序等方式,这些操作都需要在稳定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更多采用的是系统还原的方法。但是由于每张还原卡对应的底层配置和功能存在差异,可能会经常出现掉线、传输不正确等问题,造成每次维修都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4]。 4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的策略 4.1实现对多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 在实际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版本的计算机需要在不同系统中运行,才能确保良好的兼容性和使用性能。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极速验机系统,构建虚拟化计算机体系,并在虚拟化计算机体系中安装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需求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虚拟计算机系统中,每个操作系统都是独立运作的,互不影响,可以实现版本与系统间的自由转换。在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更好地配置计算机机房中的资源,促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更好地满足不同教育、科研要求下对操作系统的差异化需求,促使计算机机房管理更加高效,同时能够极大地减少计算机机房的设备设施投入的财务成本与工作量。另外,针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卸载、修补缺陷或者程序安装、系统还原等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多台电脑的同时控制,在计算机重启后均可将学生在使用中下载或者添加的文件还原至原始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且避免存储过多内容而造成计算机卡顿等。 4.2网络实验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虚拟化技术在网络实验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极大地提升了网络实验的直观性,实验参与人员有了更直观的全新的体验,有助于加深印象和记忆。在网络实验构建虚拟化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虚拟网卡和虚拟交换机的关注,从而构建起更为有效、科学的局域网络,为网络的顺利运行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系统环境安全性的重视,确保各种系统不会受到外部问题的影响,一旦出现相应的问题,需要及时检查和分析原因,并采取更有条理的方式开展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工作,减轻对系统的不良影响,免受不安全风险因素的干扰。此外,在网络实验室中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搭建起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登录相应的账号,进入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有助于学生高校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所需的技能与知识。例如,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通过应用VPN技术,能够让学生在任何场所中登录校园专用网络,进入校园网搜集相应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校园计算机资源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运用。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虚拟计算机开展相应的学习,模拟计算机机房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继续进行相应的改进。 4.3实训平台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虚拟化技术搭建实训平台,利用实训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例如,网络安全及其系统、网络和操作系统维护等实践教学内容与模拟场所,能够让学生同时独立开展实验,互不干扰,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加强对知识的有效理解与消化。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转变传统理念,确保计算机系统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保持高效的运行状况,增强学生在实践实训中的体验感,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对计算机信息数据和文档的储存,将相应的数据与信息存储至管理员的计算机系统,便于实现科研实验数据信息的独立和共享,用户只需要模拟虚拟计算机的数据结构文件,就能实现对文件的复制和转移,更有利于保存和共享数据[5]。4.4病毒防御中应用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病毒防御是一项重点工作。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遇到病毒感染问题,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防护,确保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安全性,避免病毒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影响,从而保障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安全性,同时能够确保计算机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便于合理配置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合计算机系统,便于学生使用各种软件系统,提高学习效率。 5结束语 在正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计算机机房管理是一项重点工作。传统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计算机的实际使用需求。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多方面的管理,为计算机机房提供全面的管理方式,提高机房管理效率,通过系统管理、网络实验室管理、实训平台管理以及病毒防御中应用虚拟化技术,在实现高效管理,确保计算机的正常有序运行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柯艺德.云桌面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2):158-159. [2]李鹏.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机房管理中云桌面技术的运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2):5-6. [3]王佳君.基于“云计算”虚拟化技术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实验室构建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1(11):222-224. [4]周仁刚.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5):290-292. [5]何春莲,李志勇,胡元.桌面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7,15(6):125-128. 作者:黄纪烨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1商务外语的发展与特征 1.1商务外语的发展 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工业产能快速增长。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基础上,利用过剩产能换取国际商品,成为了西方国家国际贸易的主要模式。随着各国军工能力不断加强,以军事手段促进贸易发展的传统模式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在这一背景下,部分西方国家将寻求最大化的商业利润视为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并将商务外语视为降低成本与维护利益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贸易空前繁荣,商务外语逐渐在高校教育中得到推广,商务外语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加入WTO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国际贸易体系日趋成熟。受此影响,我国商务外语的应用空间得到了拓展。 1.2商务外语的特征 专业词汇量大、缩写应用广泛以及带有敬意的商务表达方式,是商务外语的主要特征。商务外语广泛应用于诸多行业,因此其涉及的专业词汇较多。商务外语常常被应用到书面合同或商务文件中,因此拉丁文或英文的缩写词汇使用频率极高。例如:A.A.R是全额担保的意思,A.W.B是空运单的意思。在商务外语中,带有敬意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商务外语使用场景较为正式,使用敬语可满足不同受众的文化特质。例如,在与日商的交流中,可使用“やら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んですが(希望您让我来做)”等带有尊敬含义的商务用语。 2商务外语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路径 2.1保障贸易谈判顺利开展 农产品贸易的谈判过程较为复杂,合理应用商务外语是促进谈判成功的关键要素。首先,在谈判的准备阶段,相关单位应当利用商务外语详细调查对方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寻找到合作契机。例如,日本为了推动本国农业发展,制定了“进取的农林水产业发展纲要”。依据该纲要,日本将高端农产品作为本国特色商品,并制定了明确的水稻生产规划。通过商务外语学习相关文件,可使我国企业更加了解日本市场环境,避开高端水稻等该国农产品市场的保护领域,从而实现互补性合作。其次,在谈判过程中使用商务外语,可使双方的沟通更为有效。各国的语言通常可细分为若干分支,多义词与多音词等也较难把握。商务外语语义对应性更为严谨。应用商务外语可为双方打造规范的语言环境。 2.2推进贸易公关有效实施 农产品贸易涉及的社会问题较多,因此该领域的商务公关更为复杂。例如,日本的农业政策由政府与农协共同制定。日本农协是服务于农户的全国性组织,将保护农户利益视为自身的核心诉求。该组织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将农民利益与政治选举相捆绑,从而在国内构建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鉴于此,在与日本农产品贸易的过程中,应当对日本农协开展有效的公关活动,以得到对方的支持。日本农协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地方性社团在该组织内部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公关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地方俚语带来的影响。商务外语的词汇表达较为准确,利用其开展公共活动,可使我方诉求得到更为清晰的阐述。同时,地方性文化也是商务外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这部分内容,可使公关活动有效性得到加强。 2.3提升产品宣传有效性 在跨国贸易中,宣传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首先,在农产品贸易中,商标的使用频率较低,多数品牌的知名度也有待提高。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地名描述对应的农产品。但我国产地名称难以被国外消费者了解,不同产地的主要特征也无法得到准确描述。鉴于此,我国应当在农产品推广过程中,将对应的产地作出准确翻译,从而使产品的品牌识别度得到提升。其次,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国居民的主要通信工具。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借助互联网对出口农产品展开宣传。在网络宣传中,新型词汇使用频率较高,传统外语学习较少涉及这部分知识。商务外语对于宣传性用语较为关注,因此商务外语可在商品宣传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2.4维护我国企业的法律权益 农产品贸易不仅涉及到对方农户的直接利益,也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在“三鹿事件”爆发后,各国针对我国农产品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流程。这些流程通常是依据该国的检测标准执行的,因此其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利用商务外语分析这些内容,可使我国企业更为有效地应对相关检测。我国人口规模极为庞大,依靠本国农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每年都会在国外采购大量的农产品。农产品采购流程较为复杂,期货贸易对商品定价起到了关键作用。生活外语与标准外语较少涉及此类内容,而商务外语对于金融类词汇的关注度较高。因此,使用商务外语对协议签订以及信息收集起到重要的影响。 2.5促进双方贸易关系 贸易关系需要得到参与双方的共同维护。国际贸易牵涉面较广,文化差异、民族情感等问题极为敏感。农产品贸易规模通常较大,利润也普遍较低。农产品贸易的核心诉求是获取利润,而大规模的贸易活动必然会带来贸易摩擦。当贸易利润较低时,小型贸易摩擦往往不会得到关注。当贸易摩擦诱发出更大冲突时,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必将受到损害,因此,贸易关系需要得到精心维护。在维护关系过程中,商务外语的作用极为重要。在国际贸易中,合作双方通常会利用文件信函作为表达自身意见的主要工具。通过商务外语表达出规范的商务礼仪,可使对方感受到我方的敬意,双方商贸关系也将得到较好的维护。 3商务外语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技巧 3.1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对方的语义 反映真实语义,是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商务谈判中的隐晦用语较多,理解并提炼出对方的真实语义,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更为全面的能力。在具体应用中,翻译人员应当创造更多的私人基础场景,以便适应对方的交流方式以及思维逻辑。例如,在商务洽谈正式开展前,翻译人员可承担起前期接待工作。通过机场接待、食宿安排等接触,对方的语言习惯与人格特质将得以展现,其也将与我方翻译人员建立私人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互信。其次,翻译人员可在谈判间歇期为对方安排旅游或休闲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下,对方更易坦露真实观点,从而使自身的真实语义得以表达。 3.2提前掌握对方相关资料 商务外语并非简单的翻译行为,而是一种专业的语言应用形式。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应用中,在掌握外语交流能力的前提下,相关人员也应具备丰富的国际知识,以帮助本部门获得相应的商业利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模通常较大,因此合作企业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以收集对方的资料。这也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准备环节,掌握更多的资料可对今后的合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收集对方资料的过程中,应当详细了解其决策机制。决策人(部门)是制定贸易战略以及影响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寻找到对方的主要决策人(部门),可使交流成本降低、贸易合作更为有效。各国决策机制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商务外语相关知识,可有效掌握对方国家法规和企业运营模式,从而初步推导出对方的决策机制。 3.3详细了解农产品贸易专业知识 国际农产品贸易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其主要包括法律规定、标准对接、结款及汇率计算等。法律规定是决定贸易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法律规定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对跨国贸易运行机制产生重要影响。在开展国际贸易前,可应用商务外语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标准对接是国际贸易合作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生产环境下,各国分别制定了符合本国需求的商品标准,包括生产标准、检测标准、运营标准等。其所涉及的专用语以及单位换算较为复杂,详细换算并对接这部分内容,是应用商务外语的基础条件。结款与汇率计算对企业盈利具有重要影响。在处理这部分问题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可将英语作为中介语种,将其他外语转译为英语,从而与汉语实现对接。 3.4提升商务交流的有效性 在应用商务外语的过程中,使用者可利用诸多技巧提升双方交流的有效性。首先,使用者可依据对方国家的文化,为对方代表提供合适的礼品。例如,在与日本企业进行会谈的过程中,我方可为对方代表赠送茶叶等特产,并在赠送时配以精美整洁的包装。日语中“9”的读音与“苦”相同,因此商务礼品中应避免使用该数字。其次,在谈判中,翻译人员应当注意发言者的身份变化。在日语中,不同身份的发言者应使用对应的敬语。例如,在商务关系较为亲密后,我方翻译可在工作人员发言后使用せんぱい(前辈)作为敬语后缀,以突出汉语表达中的情感与等级区分。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将得以突破,商务交流的有效性也将得到提升。 3.5结合商务礼仪打造应用场景 商务礼仪是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建立的商务行为规范,需要在对应的场景中应用。因此,打造适合的礼仪场景是凸显商务礼仪的前提条件。以日本为例,在商务谈判中双方通常会依据等级排定座位顺序,并建立对应的交流机制。在商务谈判或协议拟定的过程中,日本工作人员对细节极为严格,并将其视为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建立贸易关系后,双方通常会在工作结束后进行聚餐,以进一步增进双方情感。针对这部分特征,我方接待人员应合理安排会谈场景,并利用商务外语准确标注座位名牌,体现我方工作能力。在会后的招待环节中,我方应展现出热情、好客的一面,以维护双方的友谊。
工程机械类论文:正确认识和开展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施工企业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 工程机械 管理工程机械是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极其重要的工具。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机械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工程机械装备落后与施工要求逐步提高之间不配套,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机械装备技术先进之间不满足,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低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之间不适应等。而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可见,如何设法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 (2)其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1)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已演化为人才与设备的竞争。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为了适应当前形势,施工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成“废物”。 (3)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入使用后的运转费用难以维持,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停机处理,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未能规范地开展机管工作。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需要。 1.4、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1.5、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要解决上述问题,搞好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 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2.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坚持设备评优工作 (1)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连,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公里或小时)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2)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2.3、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1)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2)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当前施工企业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因此,施工企业仍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3、结 语 总结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其次,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目标;都要紧紧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都要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应用问题的浅议 摘要:由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95%以上的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销售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销售模式的路越走越窄,并一直困惑着中国的设备制造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边缘产业,将融资与贸易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它不专属某一特定行业的边缘性,可以组合成若干种灵活的结构,降低对信用的过渡依赖,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解决工程机械企业销售困境的难题。 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厂商 1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应用现状分析 1.1业务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采用了“分期付款”、“以租代购”或“先租后购”等灵活销售手段,有点类似融资租赁,但还不是具体的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进入我(文秘站:)国虽然时间不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发展一直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就更少。对目前具体业务的开展更是很少,基本上处于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阶段。除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依托其全球融资租赁经验在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外,国内现有的融资租赁公司涉足工程机械融资领域的并不多,而国内制造厂商开展融资租赁的更是很少。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融资租赁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国家,租赁公司中的大部分是有银行或厂商背景的。 1.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前景广阔 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需要的大量的设备投资,单靠银行贷 款、直接购买,既行不通也不现实。通过融资租赁,即可满足上述地区、工程的投资需要,又能盘活东部发达地区的闲置设备、存量资产,促进中国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贷 款的相对困难,对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对库存商品和闲置资产的租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当下,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贷 款、上市这两条融资渠道尚难走通,融资租赁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租赁需求量仅占全国工程机械设备需求量的10%左右,与高达80%的相应的国际水平相距甚远。2004年,美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已接近2%,而我国仅为0.17%。比例低正说明市场空间大。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共性,对比发达国家,面对全国供、求市场都非常巨大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2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租赁模式比较分析 2.1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 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指融资租赁公司和厂商达成合作销售产品总意向,当用户需要租赁设备时,融资租赁公司则向厂商直接购买设备,然后租给用户,用户再分期向租赁公司缴付租金的租赁形式。 一般情况,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中的承租人大都对其自身承担的责权利有清楚了解,采用租赁形式也是以解决分期付款的融资需求为主,而金融租赁公司则以收取租赁手续费或租金价差为主要目的。这种模式虽然具有参与各方角色明确、操作程序简单的优点,但是已经不适应租赁业“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若不予以操作模式创新,不适合融资租赁公司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的经营需要。 2.2转租赁 转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从另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或厂商租进设备,然后租给下一个承租人使用。转融资租赁与其他融资租赁的主要区别在于转融资租赁是从租赁公司或开发商取得融资便利,其他是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融资便利。转融资租赁的关键在于多了一个第三人充当转租人,其功能可以通过最终承租人和转租人两方面以体现。对转租人而言,当租赁公司在其借贷能力较弱,融资技术也不发达,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别家租赁公司条件优厚的融资便利,往往会采用转租赁的方式。 转融资租赁在租赁中引进了转租人这样一个中间人,解决了承租人信用额度不足的缺陷和贸易壁垒的障碍,使承租人通过转租人完成融资,使承租人在直接融资租赁成本的基础上,还要增加转租人的成本利息、转租人承办租赁业务的费用、转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所赚取的利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租金,使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融资租赁方式。 2.3委托租赁 委托型租赁指厂商作为委托人,将产品委托租赁公司分别给其指定用户达到销售目的的租赁形式,而租金额等租赁款项则由厂商与用户事先约定。 在委托型厂商租赁中,融资租赁公司一般不承担风险,只是担当租赁中介角色,以收取委托租赁手续费为目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厂商。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工程机械厂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设备制造厂商、能控制用户租金归还风险的厂商等。在当前租赁市场,该模式的创新现实意义也很大,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打破常规,在承担部分租赁风险、代为寻求承租客户、增加中介经纪或二手设备供应商参与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构想。 2.4杠杆租赁 对于建设和运营中所需的一些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的融资,利用直接融资租赁的方式难以实现,杠杆租赁则为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杠杆租赁指租赁公司以现金投资设备成本费的20%~40%,其余购置费用通过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借款获得,然后把购得的设备出租给承租人。租赁公司要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合同的担保受益权、租赁物的保险受益权及融资租赁合同的收益权转让或抵押给贷 款人。对于隧道挖掘的专用机械设备等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采取杠杆租赁方式可以分担资金风险、解决融资困难。 在杠杆租赁中,对于出租方而言主要体现在债务杠杆作用。出租方自有资金投资利润率的提高,出租方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权益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负债资金所获得的收益负债对权益资金收益能力的放大效应,称为 财务杠杆正效应,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的利息率;税收的屏障效益,负债筹资可以给出租方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因为按照规定,生产经营期间的负债利息作为出租方的财务费用可以在当期或以后若干期内的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表现为国家财政少收了税款而给出租方带来价值的增加。企业的负债越多。利息抵税效用就越大。 3工程机 械企业融资租赁的可行性分析 3.1融资租赁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功能优势 工程机械制造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有着企业长远的战略考虑。因为现阶段相当多的制造商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力量牵制,随时会有来自银行的不确定因素。尽管有了银行的介入,其风险控制的专业手段和给客户的心理压力确实有助于项目的风险控制;但当银行亦要求厂商、商提供回购担保时,信用风险的最终落脚点仍然落在了厂商和商身上。因此,当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用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改善销售产品的风险控制、降低销售门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更为有效直接。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在法律上明确地界定了所有权问题。银行按揭是一个抵押担保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承租人破产及三角债问题,从法律上来讲没有清晰地界定物权。而融资租赁过程中,法律已经十分清晰地界定了物权,只有当承租人缴纳完全部租金,并付清最后的设备残值费之后,设备的所有权才转移到承租人手中。融资租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一旦承租人不还租金,一可以收回物件;二可以保留债权,避免三角债;三可以处置担保资产。法律上,租赁物件不参与承租企业的破产清算,一旦承租人经营不善、企业破产,租赁物件不会灭失,债权不会全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促销租赁创新模式的探寻过程,实际上就是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商之间不断寻求共同创利方法的过程,厂商租赁创新必须服从于获取利润的需要,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2应对国外厂商的冲击 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004年世界租赁年报——中国分报告》)。从2000年以来,外国工程机械厂商、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抢滩进入中国工程机械金融租赁市场。近年来,一些欧美大的跨国公司及其工程机械厂商开始进入中国租赁业。这些大公司介入中国融资租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推销他们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必须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制造商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经验,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抢占先机。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拥有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整个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一直采用厂商销售模式来销售产品,但是目前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工程机械厂商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修理方式的研究 摘 要:工程机械现场修理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开发一系列功能较全、使用可靠和实用性强的工程机械修理车,将对保障工程机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率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高度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了大量的工程机械、车辆和设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和维修保养任务绝大部分应在现场予以解决。现场修理能力强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 现场修理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它的能力强弱首先取决于它使用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作业现场高度分散,机械的使用强度大,发生故障的突发性高,施工时间紧迫,因此,现场修理现代化首先是要求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工艺材料的现代化,并要求能将这些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各种材料等成套装车,形成不同功能机动灵活的修理车系列,便于及时、迅速靠近作业机械,组织实施紧急抢修和预防性检修。有些施工单位也曾因陋就简地设计改装过若干修理车,但皆因配套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车载要求、功能不全、故障率高加之机动能力差等原因,逐渐被淘汰。 我们长期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要求经常不断地到工地上去对大量的工程机械组织维护保养和修理。其中有不少修理项目,如各种机械的修复;电气电子设备的修复;柴油机的修复;液压部件的修复等等,在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和工具方面,都已获得了不少新的科研成果,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尤其是在工程机械的维修中,可汲取的内容很多。如能将这些成果加以修改、组合,就不难推广到工程机械修理的广阔领域里来。因此,开发一系列功能较全、使用可靠和实用性强的工程机械修理车,将对保障工程机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率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开发新颖的工程机械修理车系列,目前条件比较成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军用修理车制造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和广泛应用,各种专为修理车车载配套设计的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相继研制成功,都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将能缩短其开发周期,节省开发的费用。 1、现场修理手段现代化的内容 对修理现代化手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是在故障诊断、零部件拆装、净化处理、修复工艺和组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要求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工艺材料的性能能满足维修质量的要求;其次,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第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健康。 1.1大力推进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在维修设备、仪器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维修手段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检测设备中,大量地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传感器,可使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在故障诊断、参数测量和调试时达到不解体、快速和准确的目的,使维修工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测试技术和提高故障诊断能力。 采用电力电子逆变技术检测喷油泵试验台的主轴转速,其瞬时稳定度极高,转速可以预先设定;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高性能传感器,可使试验台的集油、量油数字化,且快速、直观,测量精度大为提高,量油的准确率可达10-5L以至更高,操作实现了半自动化并十分可靠。 采用电力电子逆变技术,还可将直流弧焊机的质量从200多千克降到20几千克,它的焊弧稳定,焊接质量极好,工作可靠,尤其适合在野外机动使用。将焊机的外特性稍加改变,再配上自动送丝机和电弧喷涂枪等,即可变成一套轻便的高速电弧喷涂设备,就可在现场对各种零件的磨损、腐蚀部位进行修复和保护。 采用超声电子技术,可在液压系统油管外测其流量,判断故障部位;超声波清洗机配上高效、无毒、无磷的常温水基金属洗涤剂,就可以快速、安全、低成本地清洗许多手工难以清洗的零部件;超声电子技术还可进行无损探伤、测厚等。 1.2大力发展各种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技术是维修工程中的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和实用技术,是现代化维修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它可以提高在现场修复各种零部件的能力,还可根据需要改变零件的表面性能状态和消除其缺陷。 电刷镀和高速电弧喷涂是在野外容易进行的表面维修工艺。广泛引入先进的化学材料和处理工艺,可以弥补在表面工程技术中一般物理、机械方法的不足。 采用各种性能优异的有机和无机粘接剂,能较好地解决各种强度要求的零部件的粘接修复。克服螺栓连接和铆接的一些致命弱点;采用一种新型的常温下固化的粘接剂,能快速修补轮胎和橡胶零件;采用多种性能的化学密封剂,可解决在复杂条件下使用的油、水、气的密封和堵漏;采用一些高抗腐涂料,可解决南方湿热和沿海盐雾地区工程机械使用过程中的防腐问题。 采用一种特殊的清洗剂,通过自动循环装置,对发动机的燃油系、冷却系、润滑系进行不解体清洗,净化程度高,不腐蚀机体,不污染环境。和分解机体后清洗的办法相比,工时仅为其几十分之一,发动机的功率、油耗、排放也随之大幅度改善。按期清洗,对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好处。 发动机和用油液润滑的各种机械部件,如果所用润滑油管理不善或者盲目换油,都将造成浪费;如果更换不及时,将使机器严重磨损。一种新型的鉴别润滑油质量好坏的成套化学试剂,能在野外快速、准确地辨别润滑油的质量状况。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检测,十分方便。 引进一系列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化学养护材料,能自动提高其机件表面润滑能力,使机件减少磨损;或能使发动机气缸内燃烧充分,提高功率输出,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值得在现代维修工程中加以推广。 1.3采用多功能、轻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多功能小型设备可以在野外独立无援的情况下,临时加工仿制部分急需的零部件。这是在现场修理时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十分必要。如一种重量较轻、功能很强、专为修理车设计制造的多功能小型机床,利用变换多种功能附件,便能实现车、铣、磨、钻等多种功能,尤其适合在现场修理时使用。 要大力发展各种高效、多功能、适用的电动、液压和手动的工具,以便快速、安全地拆装零部件。 2、现场修理手段的现代化 应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一系列不同用途的多功能工程机械修理车,按照不同的性能价格比供用户选用。如有的以检测为主;有的以通用机械修理为主;有的以发动机、液压系统修理为主;也可以是单项功能的,如专门调修喷油泵或专门用于不解体清洗发动机等等。当然如有用户需要,也可生产功能较全的综合型的修理车或车组(即由几辆车组成的一套修理车)。 3、人才队伍建设和观念的转变 现场修理手段的现代化只为维修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能否使这些新型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掌握现代化修理能力的队伍,两者缺一不可。 3.1业精于勤。这支队伍应能刻苦学习,有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先进的设备充分发挥潜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维修设备现代化后,操作使用往往更加简单可靠、容易掌握,训练的周期将相应缩短,但仍需要努力钻研,要想得到预期的好效果,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行的。 3.2要转变观念。维修工作尤其是现场修理,长期不被真正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修修补补、辅助性的工作,它的建设和投入被放 在次要的地位。现在提出手段现代化问题,和现实情况相比反差很大。不少人抱观望态度,或者“敬而远之”,觉得这些要求太“超前”了。仔细分析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长期受经济条件和知识结构的限制,看不到问题的实质。 实际情况怎样呢?当我们大胆地采用一系列新的维修技术和工艺后,不但能使那些陈旧、落后的修理手段得到更新,变为高效、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的技术和工艺,而且能给工程机械现场技术保障带来一片新的气象。 3.3现代化的设备坏了怎么办?设备现代化的概念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仅要求设备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且还要有很高的可维修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会出故障的,万一出了故障就要尽可能地缩短故障的现场修复时间。这是设计开始时就必须考虑的事,也是设备研制最着力的地方。许多新型设备十分复杂,其设计制造的难度很大,没有一定的工艺技术水平是做不出来的,但它的操作使用却十分简单、可靠,修理也不困难;对操作者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培训,但对维修设备的制造厂,则应要求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工程机械类论文:谈在工程机械中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在我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使用的重型机械比较多,但是由于管理上或使用中存在不足,经常会出现丢失或者被损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停工,对工程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当中,会出现一些提供故障,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将故障及时的传送给售后,尽早解决问题,也方便了用户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 一、系统基本功能 ①机械紧急保护。在机械长期的运行中会出现老化、磨损等,引起的机器的故障,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在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之前,就会停止系统的运行,进入保护模式,避免机器出现其他的故障。这样就降低了机械损坏的程度,不仅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而且降低了维修的费用。②统一管理。在GPS定位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重型移动机械动态位置的确定,然后传输给用户中心,就实现了对机械的运行状况的实时了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管理能力。③提高售后的质量。在机械出现故障时,通过GSM网络将故障的原因传送给生产厂家的数据中心,然后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的措施反馈给用户,减短了维修的时间。④性能参数的反馈。在系统的设定中在定期内就会将机械的运行参数通过网络传送到生产厂家,然后对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如果出现潜在的隐患,就能够及时的解决,为改进机器和创新产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程机械监控系统的主要的结构是集散型分布式处理结构,其组成部分包括主要由地面中心站、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控制执行器、图形工作站、集线器及远程终端等组成。其中监控中心站是整个工程机械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该部分的监控软件能够实现系统任务调度、设备组态、定义配置、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以及网络数据共享任务。而监控分站主要是具备各类数据实时采集、预处理、报警、控制以及与监控中心站间的数据通信等功能。其中监控系统中心站的设计主要有通信协议与交互连接设计。 配置接口提供了请求数据和更新数据两个方法实现外界与动态数据库间得交互连接。配置接口能够设计各种配置程序,来满足用户对系统的各种需要。该配置接口的程序配置的过程主要,首先通过传递一个参数向动态数据库进行请求数据,然后动态数据库对传递的参数进行相关的处理,并将核实的数据传回给请求者。当配置程序对配置修改以后, 可以通过数据更新方法把新的配置更新到动态数据库。所以在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中,配置接口能够实现设计了数据库配置、分站类型配置、模拟量类型(传感器类型) 配置等配置程序的功能。 二、可满足的技术指标参数 在设计的指标上要满足以下几种参数的范围:工作温度:—20℃——50℃之间;存储温度:—25℃——70℃之间;系统电源功率不能超过60W;交变湿热保持在95%以上,(30℃——60℃);部件的重量不能超过12KG;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要大于2000小时。通过子系统的作用下,对智能仪表的所有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分析,实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GPRS无线网络的运输上要满足:使用三级网络控制系统。传输的过程为:首先是操作人员,然后传送到用户控制中心,最后传达到生产制造厂的网络控制中心。 三、具体的技术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采用了三层网络结构,在底层网络上使用了CAN总线技术;上层网络采用GPRS传输技术,在底层系统中能够将各种参数通过传感器的作用传递给CAN总线,然后再传送给监测分析嵌入系统,经过系统的处理,将数据通过上层的GPRS网络传输给生产厂商。 1、移动机械性能检测分析综合系统的应用 主要是将智能仪表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然后对机械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评测,使操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机械的使用性能,如果在检测中性能参数出现问题,在应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机械的快速保护。监测分析主要的性能参数包括:机械发动机的转速、工作时间、总计时间、冷却液的流出、机油的温度、液压油的温度以及输出电流电压等。只有对这些参数及时的评测,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GPRS的网络传输,能够将所检测到的机械运行的性能参数传送到用户中心的上位机处理系统中,这样用户就能够掌握机械的运行状态,同时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系统来监测机器的运行情况,提供更加优质的售后服务。在GPS定位模块上能够准确的定位到机械的位置,主要是通过在通信模块的基础上,将地理位置信息传送到用户中心,然后在嵌入式系统的作用下,将机械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当中,为用户查询机械位置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上出现失误,会导致机械的性能的改变,如果程度不严重,在报警后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的修复;如果对机械的损害非常的大,就会强行的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自动切断电源、停止机械运行。 2、人机页面的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使用了移动机械车载操作监控界面,操作人员能够直观的在液晶显示器上看到机械运行的状态,该界面操作简单、信息量大,能够满足重型机械生产环境的使用要求。在用户中心监控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机械型号的形式来查询机械的性能参数,同时接收远程系统传送来的报警信息,在这个界面上,能够对报警信息、机械的损坏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都能及时的掌握。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的重型机械越来越多,通过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使用户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当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快速的给用户提供解决措施,保证了机械的正常运行,实现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的发展,提升了系统自身的性能,所以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讨 1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规划 系统由手持式智能工业终端(PDA)模块、专家故障诊断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工作原理结构检测装配与调整模块、维修方案生成模块、训教模块、帮助模块和打印输出模块等组成,图1为程序流程。 1.2专家故障诊断软件 故障专家诊断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使用维修人员提供的现场故障信息,综合系统所融合的维修保障领域专家有关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识别、总成或系统工作原理、结构、分解、检修、装配与调整等方面的经验、技能信息,对工程装备的故障进行系统的诊断与分析解剖,并能根据故障原因的不同给出故障维修方案,包括维修方法、维修时间、维修编组、维修器材与工具等技术方案。另外,专家诊断模块也可用来进行维修操作人员的维修保障训练、实习等工作。该模块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1.3数据录入软件 为防止初学者输入无效数据,破坏故障数据库内容,所以数据录入模块面向高级用户,在进入数据录入功能时要求输入高级用户密码,只有正确输入密码才能进入数据录入界面。数据录入界面除下拉式操作菜单外,也提供了方便的操作命令按钮,如“插入节点”、“插入子节点”、“更改节点名称”等,用户可以利用菜单或命令按钮,方便地进行新型工程机械故障的数据录入工作。各个故障数据节点均由自身编号(ID)和父编号(parent)组成,如图3所示。上级节点和下级节点由par-ent链接,下级节点的父编号(parent)与上级节点的ID号相同,形成从上级节点到下级节点的单向链接关系。故障树的层次结构成为动态扩展的树形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大数据量存储与数据库结构的固定分配空间约束这一难题。 1.4维修方案生成软件 维修方案主要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分析、故障的排除和调整方法、故障零部件的更换与修理时间、零部件维修的编组、机具设备、工具材料及辅料等内容。维修方案和排除步骤是在专家诊断并确定故障原因后,提供的给维修人员的维修方案和维修操作步骤。维修方案数据的存储方式与故障数据存储方式相似,也是采用单向链表的形式,不再赘述。 2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2.1故障层次结构数据库与检索方案的设计 由于新型工程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复杂性,在设计故障信息数据库时面临极大的困难。实际工程应用中,同一故障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而每种故障原因又可能由不同的零部件引起。同一零部件又会产生多种故障原因。因此,故障零部件、系统、故障原因、故障现象等元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领域专家的相关的经验知识,这些元素在数据库的存储时很难处理。在设计数据库时,合理的融合了链表式结构与层次化结构,构建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故障分析过程数据表,满足了专家推理的需求和程序的高效运行的要求。 2.2工作原理、结构、检修、分解、装配与调整数据信息高效存储与显示 每一个新型工程机械,其组成零部件至少上万,考虑到其检修、分解、装配与调整等信息数据,其数据量几乎是海量的。如何存储这些数据,并恰当地显示出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对当前所能见到的帮助系统和工程装备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应用了Word文档格式转换为Html格式,将相应的主题信息存储到SQLServer数据库中,开发了编译软件,对转换后的html文件和数据库进行编译链接,较好地处理了数据库信息检索、html文档数据存储和可执行文件数据查询三者联合作用的工作原理等数据存储与显示模式。程序执行效果与人机界面都是比较优秀的。 3结论 新型工程机械故障专家诊断系统在研制开发过程中,认真贯彻了有关设计标准、规范,主要性能指标满足了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所采用的嵌入式工业级移动数据终端、嵌入式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具有先进、成熟、可靠等优点。系统的开发设计充分贯彻了模块化、一体化、结构化、面向对象和面向应用的设计思想,使系统的软件稳定、可靠,达到了使用要求。 工程机械类论文:谈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1我国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功能 在机械工程中,有效利用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工程中的生产效率、减小能量的损失、节约能源,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自动化水平,使其具有较高的精度。广泛使用机电一体化不仅可以使机械工程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技术价格比,而且可以使操作更加简单、轻便,在当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具有以下功能: 1.1自动报警、电子监控以及故障自检功能 在工程机械中,电子监控就是对其传动系统、工作配件、制动系统、发动机以及液压系统等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了异常现象,自动报警系统就会对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准确地定位,然后便能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迅速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还可以使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使停机维修的时间减少,降低维修使用的费用,尽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有效控制柴油机的功能 在工程机械中,有效利用电子油门的控制装置、自动停机装置、自动升温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调速器等机械设备可以真正实现控制柴油机的功能。 1.3使作业精度提高的功能 在沥青以及水泥混凝土搅拌的现代设备中,为了能够提高成品料的作业精度,都广泛采用了微机控制的电子称量系统,而且实现了称量过程的自动化。因为应用了自动化的找平系统,所以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施工质量。另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因为使用了有超声波技术的自动供料系统而完全实现了调节的自动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摊铺的质量。对铲运机铲斗刀刃、平地机刮刀以及土机铲刀进行机电一体化的控制,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机械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真正提高了工程机械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1.4使生产率提高、降耗节能的功能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中,一般能量利用率比较低,比如液压挖掘机的燃料能量的利用率在30%左右,这样低的能量利用率使得工程机械必须注重节能发展。在发达国家,他们的挖掘机都已经采用新型的节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不但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采用卡特电子效率的控制系统,通过综合控制泵和发动机,大大提高了工程机械的生产效率。 1.5工程机械作业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功能 为了真正减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大量的企业在工程机械中开始实行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控制。这种功能还减少了由于工作者的经验不足而对作业精度的影响。在我国一些先进的企业中,其挖掘机都设有特殊的轨迹控制系统,即挖掘轨迹控制系统。在控制板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只要把挖掘机运动轨迹的路线设计好,就可以依照各种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利用微机控制系统对动臂、铲刀和斗杆进行自动控制,这样不仅实现了对工程机械作业进行自动化控制,而且还能够精确挖掘各种特定开口与断面的斜面、沟槽。 2我国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控制、电子、计算机、光学等多种学科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今在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前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模块化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分工不断精细,我国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数量和产品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应该加快实现机械产品的动力接口、机械接口和电器接口的标准化,虽然这项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困难,但是却尤为重要,因此说,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变成模块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是,只要实现了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模块化,就可以有效匹配各单元和部件,比如:具备视觉、识别以及图像处理等功能的控制单元、减速于一体的动力单元等等。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进一步分工,新产品才能更快被研发,工程机械才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2.2智能化 在21世纪的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将会把智能化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应用上。一般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指在有关的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模糊数学、心理学、运筹学等新思想、新手段在工程机械上中进行应用和分析,让工程机械通过自己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以及自主决策等能力进行运作,这样就使得机电一体化满足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将成为必然。 2.3网络化 机电一体化之所以在工程机械中获得广泛应用,这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目前,大多数新型的机电一体化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强大的功能,而且有相当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只要借助网络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畅销。与此同时,在工程机械中监视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也已经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看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趋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2.4可持续化 不可否认,工业化的进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然而,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严重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公民也一直在不断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绿色产品的概念和设计制造越来越受到欢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造、使用、设计以及销毁工程机械产品时都注重环保的要求,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所以,在工程机械中,可持续化的绿色机电一体化产品将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3结语 在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而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大量企业对机电一体化都很重视,也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工程机械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就应该及时顺应时展的潮流,赶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快速地了解、掌握和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化的工程建设中去,为我国的工程机械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管理 1各等级技术保养时机的计算 无论是制订季度保养计划还是月保养计划,都必须计算出各台工程机械的各级保养时机,这样才能进行各种工程机械的保养次数统计,才能确定具体的保养日期。为便于计算,现以工程机械运行时间(h)为矢量坐标,得出如图1所示的某型号工程机械运行时间与各等级保养的关系,其中TD表示大修间隔期(h),TZ表示中修间隔期(h),TⅢ表示三级保养间隔期(h),TⅡ表示二级保养间隔期(h),TⅠ表示一级保养间隔期(h);同时,设某台该型机械至本月底已运行了T0小时,按使用计划,该机下月需运行T1小时,即该机至下月底总的运行小时数为T=T0+T1;并假设:本月的保养项目已按计划实施完毕,没有推迟到下月进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按照保养规程的规定,在做高等级保养时,应完成低级保养的内容;2)由于中修的停修时间比较长(1个月左右),所以某型工程机械若在某月需进行中修,则在之后至本月底基本上不能承担施工作业任务。 2当0 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如果T0n×TⅢ,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三级保养;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其中:n为保养间隔期的倍数,正整数。如果T0n×TⅡ,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二级保养;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如果T0n×TⅠ,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否则,该机在下月可以不进行任何等级的保养。 3当TⅠ (1)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1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2)如果TZ-T1 4当2TⅠ (1)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2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2)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1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3)如果TZ-T1 5实例说明 下面以某型机械为例作简要说明。该机的相关定额参数分别为:TD=4800h,TZ=2400h,TⅢ=1200h,TⅡ=400h,TⅠ=100h;同时,该机械至本月底已运行小时数为T0=1090h,按使用计划,该机下月需运行小时数为T1=230h。那么根据以上方法,可推算出该机下月的保养时机为:该机在本月运行到1000h已完成了一级保养之后,又运行了90h,那么在下月运行10h(即总运行时间达1100h)时,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之后再运行100h(即总运行时间达到1200h)时,需进行1次三级保养,之后继续运行100h(即总运行时间达1300h)时,还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因此该机在下月总共应进行2次一级保养1次三级保养,分别在其总运行时间达到1100h、1200h和1300h之时进行。 6执行技术保养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如果工程机械使用计划因受自然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而调整,则保养计划的保养日期也将随之变化。保养计划在执行中,可依据工程机械实际运转小时数,视完成任务的需要和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等情况,允许适当提前或推迟,但提前或推迟时间一般不应超过各级保养间隔期定额的10%。(2)下达保养计划时,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应与工程机械使用计划同时下达,技术保养计划应同时下达给工程机械使用单位和保修单位,月保养计划还应抄送通知工程机械使用操作人员,以确保技术保养计划的落实。(3)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与施工或培训任务发生矛盾时,不可因施工或培训任务重而挤掉保养工作,应本着既要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又要满足施工或培训需要的原则处理。(4)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确实较差,不能延期保养,而施工作业任务重,可利用施工作业的空闲时间,分时分段进行保养,即将规定的保养项目分几次进行,这样既完成了规定的保养内容,又不影响施工或培训任务的完成。 7结论 根据文中给出的关系图和计算方法,可准确地推算出各种类工程机械的等级保养时机,为科学制订技术保养计划提供了依据。把握好文中所提出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可有效解决保养计划与施工任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确保技术保养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工程机械类论文:营销模式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广大朋友们,关于“几种营销模式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是由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是突飞猛进, 市场上的需求已发展到目前高质量全方位的竞争, 迫使厂商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 改变经营方式,各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方式不尽相同。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立足于市场,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外,还要重视营销。 一、不同营销模式特点 工程机械企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营销模式:直销、一般销售、授权销售、区域独家( 专营)销售、融资销售和租赁销售。 1.直销。直销方式就是企业自身建立营销机构、设置办事处,在所属区域内开展营销工作,与终端客户面对面交流沟通,由企业与终端客户直接签订最终的合同。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及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国内,对于经营规模较小且产品专业性较强的一些工程机械产品适合采用直销方式营销。 2.授权销售。授权销售被定义为“ 执行联系生产者和用户,以完成营销任务的活动的组织机构网络”。工程机械产品的终端客户较为分散,产品价值较高,销售过程需要特别的服务,销售周期较长。一般来讲,授权商无权独立制定销售政策,如价格、折扣等。 3.区域独家(专营)销售。区域独家(专营)(以下简称区域总)销售是企业在一个界定的营销区域内仅仅授权一个商,这种制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区域总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在制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有力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4.融资销售。融资销售是利用社会资本进行销售的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有力措施之一。融资销售的主要优点是:较好解决了终端客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终端客户在购买工程机械产品时,仅仅需要支付部分货款,就可以取得设备的使用权,降低了终端客户资金运营成本,解决了客户资金短缺而又急需设备的难题;制造企业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扩大再生产,避免了其他营销方式中的经营风险;商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利润,完成资本积累;有利于企业、商拓展市场。 5.租赁销售。租赁营销是生产企业或商为了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将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为用户提供的具有金融服务性质的销售。租赁销售建立在高度诚信基础之上的分期付款销售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液比例阀 负载感应 压力补偿 先导控制 遥控 1 引言 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如图1所示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也不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影响,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在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的影响。近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内装的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的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的固定压差),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而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 4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对于一般需要位移输出的机构可采用类似于图1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驱动器完成。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计算机接口容易等优点,所以现代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2是TECNORD公司JMF型控制摇杆(joystick),利用一个摇杆就可以对如图2中的多片电液比例阀和开关阀进行有效控制。该摇杆在X轴和Y轴方向都可以实现比例控制或开关控制,应用十分方便。 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 无线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的遥控改造。从安全角度考虑,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装载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车和桥梁检修车等多种移动式机械的遥控改造中获得成功。工业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图3所示为某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简图,图中仅画出了与电液比例阀有关的部分。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 图4 是某推土机推土铲手动与电液比例先导控制实例。当二位三通电磁阀不通电时,先导压力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相通,梭阀选择来自手动先导阀的压力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当二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时,先导控制压力油通向三通比例减压式先导阀,通过梭阀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 6 小结 以上简要介绍了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工作特点,对比例阀的负载感应和压力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电液比例阀的不同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机械的先导控制和遥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电液比例阀对简化工程机械操作、提高效率和作业精度以及实现智能化作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宽必将使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现场的应急维修 摘要:在工程机械工作中,机械设备一旦损坏,往往会由于缺少个别零部件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和施工工期,因此应该能够在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工作中,灵活处理一些看来比较棘手的问题。文章从寻找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掌握几种应急维修技巧、使用日用品应急代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工程机械应急维修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机械;应急维修 在工程机械工作中,现场环境往往是不佳的,例如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多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加之工程施工经费偏紧、机械设备的品种多且型号杂,因此机械设备一旦损坏,往往会由于缺少个别零部件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和施工工期;在机动车维修中,机动车行驶突然出现故障,一时买不到标准配件时。因此我们应该能够在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工作中,灵活处理一些看来比较棘手的问题,这样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采用某些容易得到的日常用品应急代用,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这里,本文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应急维修方法。 一、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及现场如何解决 1.零部件的安装失误 例如有些工程机械中液压缸密封件中的支撑环(主要由充填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弹性较差,因此在安装前应先将其在100oC的油中浸泡10~20分钟,使其变软,然后乘其弹性较大时安装上。 2.零部件操作上的问题 这方面引起的问题较多,尤其时在工程车运行中,新驾驶员不熟悉机器性能的情况下。例如,有台工程车的半轴的花键经常磨损,后来发现是驾驶员使差速锁一直未脱开,导致使用时加重了传动部位的负荷,使其磨损严重,因此要改善操作。 3.相关部位的故障引起零件的损坏 例如,一台挖掘机上的两个行走液压马达同时坏了,经检查,是多路回转接头上的油封损坏而堵塞了回路所致,因此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日后液压马达还会损坏。 4.零件的质量问题 例如有台挖掘机,其液压马达、液压泵、减速器的轴承都损坏过,更换了原厂的轴承后还是坏,最后安装了进口轴承就解决了问题。同样,这台挖掘机动臂缸的油封在夏天也经常损坏,后来发现是原厂的活塞与缸筒的配合的间隙太大之故。现场重新加工活塞后,油封就没再坏过。 二、几种应急维修技巧 1、巧用扳手拧螺栓 有时由于缺少合适的扳手导致拆装零部件困难,特别是进口工程机械的有些螺栓,拆装时用国产扳手非大即小。另外,有时由于随机携带的扳手不全,拆装也会出现问题。此时采用下面的办法可解燃眉之急(主要针对梅花扳手、开口扳手(呆扳手)和内六角扳手而言,尽可能少使用活动扳手和管钳等工具,否则易损坏部件),如果所使用的梅花或开口扳手比所要拧的螺栓头(或螺母)大,内六角扳手比所要拧的螺栓头小,可在扳手内(梅花、开口扳手)或扳手外(内六角扳手)垫一些铜皮、铁丝或螺丝刀等物,而后慢慢加力拆、装;而当开口扳手比螺栓头(或螺母)小、内六角扳手比螺栓头大时,可分别用锉刀将开口扳手开口锉大、将内六角扳手的六方尺寸锉小。通过以上处理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应急拆、装工作,而且经改制的扳手可以留作以后使用。 2.巧拆轴承座圈 W4一60挖掘机打气泵(SKI一82型)的连杆轴承常易损坏,损坏后轴承外圈仍镶在连杆孔内很难取下,因外圈坚硬用钢锯锯时易打滑,而硬打硬敲又易使连杆损坏。这时,可将连杆夹于台钳上,选用重型套筒扳手中的套头,一侧使用比轴承外圈稍小的套头顶住轴承外圈,另一侧用比连杆轴承孔尺寸稍大的套头顶住连杆孔侧面,然后逐渐加力夹紧台钳,这样轴承外圈就会慢慢被压出来。如有气割工具,则可直接用气割割断轴承外圈。 3.巧拆轮胎 在拆卸大型轮式装载机、推土机的轮胎时,分离轮胎和轮辋是一件较困难的事,由于长时间使用而未拆卸过,轮辋可能发生锈蚀,使轮胎和轮辋粘得很紧。采用放气、来回行走碾压的方法拆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用下述方法则能取得较好效果:即在取下锁圈后(有些进口工程机械如WD140推土机其轮胎装有外边环),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加水以利润滑,用两台推土机铲刀分别压轮胎两边,中间用长短合适的一根铁棒横在轮惘上,而后穿上钢丝绳用起重机或装载机等起吊,这样轮胎和轮辋就很容易分开。 4.巧换销套 W4一60C挖掘机各销轴处销套因长时间使用,缺乏润滑而损坏,更换时如不注意方法,常使销套安装不到位,造成端部损坏。对此,可将销套套在对应的销轴上,再将销轴穿人销套座孔对中定位,而后用手锤锤打销轴端头,使销轴头部将销套压入销套座孔内。此法不损坏销套、不产生歪斜,简单可靠。 三、使用日常用品进行应急代用 使用日常用品应急代用是不得己时的应急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是要简便易行,制作时间短;二是要保证行车安全;三是要不损坏原有装置,不造成其它零件的损坏;四是应急之后,要及时调换正规的配件。 1.使用自行车零件应急 1.1如果柴油机喷油器顶杆内孔的小钢球丢失,可以用自行车飞轮滚珠代替,也可以用报废的黄油嘴内的小钢珠代替。 1.2当农用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回位弹簧断裂,可以用自行车车座下的拉伸弹簧代用。 1.3东风一12型手扶拖拉机上固定转向拨叉与转向臂的销子若磨损,可以用自行车曲拐销代替。 1.4在给轮胎充、放气时,经常需要把气门芯拧出来,有时因用力不当,或经长期使用后气门芯的螺纹下部折断在气门嘴内,而断头部分较难取出。这时,可取一根自行车辐条,将其带螺纹一端强行向断芯的气门嘴内拧入,使辐条螺纹攻人断芯内,而后用力猛地将辐条向外拔出,即可将残留在气门嘴内的断芯取出。此法简便易行,屡试不爽。 2.使用生活用品应急 2.1清洗发动机油底壳或者机体内表面时,如果铁屑和杂质太多难以洗净,可以用适量的面团粘吸。 2.2当汽油机化油器的浮子破损时,可以用热水瓶的软木塞改制代替。 2.3如果机动车的制动液泄漏流失,可以用白酒或一定浓度的肥皂水代替。 2.4牙膏中含有研磨材料,可以用牙膏研磨气门与气门座、柴油机三副精密偶件以及机动车车灯玻璃上的经微划痕。 2.5家庭用的洗洁精等,可以用来清洗机械零部件,尤其适合清洗橡胶零件,洗后不会发生溶胀和变形现象。 2.6用洗衣粉加锯末清洗沾有润滑油的零件。 2.7如果发现蓄电池电解液液面过低,为防止极板硫化,可以购买市场的纯水、太空水倒入蓄电池内。 2.8剪开易拉罐壳,可以很方便地制作机动车上的铝垫圈或者加油、加水的漏斗。 2.9当发现水箱、机油冷却器和液压油散热器等多管(芯)部件损坏导致漏油、漏水和漏气时,为迅速判断损坏部位,可利用香烟吹气法找到泄漏处。即点燃一支香烟,深吸几口,含烟于口中,将怀疑有故障管(芯子)的一端堵死,对准另一端吹烟,则管(芯)上冒烟处即为故障部位,然后再查找下一个部位。此法简便易行,有效可靠,但要注意安全。 3.使用电器用品应急 3.1如果柴油机高压油管接头台肩处漏油,剪一段16号电工保险丝绕在紧固螺母下面。 3.2如果拆卸磁电机时不慎丢失高压触点炭棒,造成磁电机不能产生高压电,可以用干电池的炭芯磨短一段代用。如果汽车分电器盖中心电极碳棒损坏或丢失,可以用5号干电池中的碳棒稍磨后代用。 4.其它应急方法 4.1如果高压油管乳头处漏油,可以用塑料片或软金属片剪成一个小环形,垫在接头凹穴内。 4.2当发电机碳刷磨损过度或弹簧力不足影响发电时,可以用木块或树皮削成炭刷长宽一致的小块,垫在弹簧与炭刷之间,以增加炭刷与整流子的接触压力。 4.3可以用洗净的丝瓜络代替空气滤清器的铁丝滤芯。 4.4如果橡胶油封的自紧弹簧过松,可以用加添橡皮筋的方法予以弥补。 4.5零件的接合表面常用密封垫片密封,并在垫片上涂一层耐油密封胶以增加密封效果,但如一时没有密封胶,也可使用油漆代替;油漆的粘性较大并干后变硬,使密封可靠,效果较好。如一台日产WD140-4型推土机打气泵出现故障,修理后安装时由于没有密封胶而在泵盖密封垫上涂上一层油漆,经使用证明效果很好。 工程机械类论文:论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 论文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不当而对其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如何适当维护液压系统。 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2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液压元件、液压胶管要认真清洗,用高压风吹干后组装。选用包装完好的正品滤芯(内包装损坏,虽然滤芯完好,也可能不洁)。换油时同时清洗滤清器,安装滤芯前应用擦拭材料认真清洁滤清器壳内底部污物。 2.3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 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3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3.1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 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当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工作"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油的变质。防止空气入侵应注意以下几点: 维修和换油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才能正常作业。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口不得露出油面,吸油管路必须密封良好。油泵驱动轴的密封应良好,要注意更换该处油封时应使用"双唇"正品油封,不能用"单唇"油封代替,因为"单唇"油封只能单向封油,不具备封气的功能。 3.2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 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4作业中注意事项 4.1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操作手要保持稳定。因为每台设备操纵系统的自由间隙都有一定差异,连接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因而其间隙也不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出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赋予了设备的个性。只有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手认真摸索,修正自己的操纵动作以适应设备的个性,经过长期作业后,才能养成符合设备个性的良好操作习惯。一般机械行业坚持定人定机制度,这也是因素之一。 4.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经排气后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4.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到准确的油位。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是接班司机对液压系统检查的重点。常压式油箱还要检查并清洁油箱通气孔,保持其畅通,以防气孔堵塞造成油箱真空,致使液压油泵吸油困难而损坏。 4.4保持适宜的油温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危险温度≥100℃)。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油温过低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起动发动机,空载怠速运转3~5min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4.5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设备,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机器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4.6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中要防止飞落石块打击液压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活塞杆上如果有小点击伤,要及时用油石将小点周围棱边磨去,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连续停机在24h以上的设备,在启动前,要向液压泵中注油,以防液压泵干磨而损坏。 5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5.1250h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换油。 5.2500h检查保养 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5.31000h检查保养 清洗滤清器,更换滤芯,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当然,如能通过油质检测分析来指导换油是最经济的,但要注意延长使用的油,每隔100h应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更换变质油。 5.47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 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至命性的破坏。 工程机械类论文: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与趋势 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及工作舒适性,努力达到人、机和环境的亲和,很有必要按照汽车行业的环保标准来设计工程机械产品。尽管目前工程机械尚未归并入限制排放的机动车行列,但随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用烟度、噪声等指标的限制愈来愈严格;特别是随着装载机等数量大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市政建设中的使用量不断加大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可以预见开发研制环保节能型产品是今后工程机械发展的趋势。鉴于此,徐工科技在装载机行业中率先推出了ZL40G环保型轮式装载机。 本文以ZL40G环保型轮式装载机为例,就机械材料的选用与设计、所要遵循的要点和所需考虑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 1、环保型材料的利用 1)尽量采用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资源 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尽量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特别是结构件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容易装配和分解的大模块化结构和无毒材料,提高工程机械材料的再生率。 2)长寿命、低能耗及减轻重量的设计原则 通常来说,延长产品寿命就等于减少了机械的生产量和降低其报废量,降低产品能耗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减轻产品重量即可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要从减少环境负荷的角度尽可以考虑各系列产品同类零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为此应在保持主机各项性能参数前提下,尽量减少主机和附属作业装置或机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实现液压系统的轻量化和高效率。 3)尽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 工程机械零部件设计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氟利昂(空调)、含氯橡胶、树脂及石棉等有害材料。如装载机驾驶室和内饰上使用难以自然分解且对环境有害的工程塑料及其它一些非金属材料都加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仪表、散热器及蓄能电池等采购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替代铅的使用量。因此在主机设计中一些附属零部件选用新型环保型材料很重要。 4)废弃零部件处理的污染最小化及综合成本最优化 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考虑报废件处理简单、费用低和污染小,零部件要解体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烧处理或可作为燃料回收。 2、环保型工程机械产品设计 1)选用低公害发动机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采用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高效率的环保型水冷增压柴油机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荷。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通过采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措施或应用新型的环保燃料来进一步降低排放、噪声等,努力适应第三次排放法规要求。 2)降低整机振动与噪声 减振与降噪应该是产品设计中最需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在装载机设计中,动力装置采用双向减振悬挂系统就能克服整机动力传动系统与车架之间的共振、噪声及对动力系统的疲劳破坏;后桥设计成中心摆动结构能使后桥摆动中心与动力输入中心重合,很好地减少附加力矩对传动系统不停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与噪音,避免在崎岖不平道路上整机各部件相互冲击所产生的噪声。除选择低噪声的发动机外,主机的结构布置或系统的结构设计也可以进行某些针对性的改进。如冷却风扇可不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而可单独由液压马达带动,这便于将风扇与发动机隔开并将整个发动机密封起来,从而使噪声不能通过风扇出风口传到外部,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液压管路排列来降低液压油泵振动、阀节流和油管振动产生的噪声;可在机罩等覆盖件处设计粘贴吸音隔音材料;可设计全密封整体式驾驶室,密封减震,隔音降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3)液压系统的清洁和防渗漏 保持传动液压油的清洁度对工程机械的液压传动非常重要,因此精心设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如采用高效高精度过滤装置)十分必要,这样就可去除油液中微尘垃圾、机械磨损物等杂质,减少液压元件故障与磨损、延长常用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液压油的更换频率;同时可有效避免液压油在工作中温度升得过高过快,延长换油间隔时间,减少对周边作业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采用增压液压油箱,可改善泵的吸油效果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能很好地防止外界灰尘和水分进入油箱,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液压系统的渗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目前部分工程机械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液压管路采用耐腐蚀、防老化、具备优良密封性能的进口优质胶管很有必要;为了减少损坏软管的废弃量,设计时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使用硬管;对设计过程中只能采用软管并且容易破裂时油液流出而污染环境。 4)系统高效节能的设计 工程机械的高效节能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用电控高性能长寿命节能型发动机是研制环保型机械最基本的一环;另外在设计时采用双泵分合流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静液驱动技术等都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工程机械产品人性化的设计 1)环保安全关怀型驾驶室的设计 如采用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的全密封整体式、经减震降噪处理的“安全环保型”驾驶室,室内配置无氟环保型冷暖空调,并设计FOPS及POPS驾驶室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如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功能集成的单操纵手柄、可调式转向驱动器、全自动换挡装置、电子监控与故障自诊断系统,再辅以合理美观的颜色搭配,可大大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缓解疲劳,提高作业效率。 2)自动加脂装置或集中润滑系统的配置 传统的手动加注润滑脂费时费力,而且通常有多余的油液溢出来污染周边环境。因此研制环保型工程机械就能自动定时加注润滑脂的设备,如集中润滑系统就能自动定时给各铰销加注黄油,其加油量经过仔细计算后设定,可很好地保证各销轴得到足够的润滑而又没有多余的油溢出,既环保又方便。另外对于小型机械,鉴于降低设计成本,可采用密封的销轴或使用新型材料的特殊轴套、或设计二级防尘结构等防止外部异物的进入和内部油脂的排出,从而延长加注润滑油的间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外观美学设计 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一直是外形粗放、笨重的形象,环保型产品更应注重外观美学和车身的流线型设计,达到机器的环境的谐和,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如发动机机罩就可进行造型别致美观的流线型设计,整机的标识标牌应精心布置、设计,良好地体现环保特色。 4)人性化设计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电子化代表了当今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实现了各种工况下自动判断、挖掘机器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达到发动机的最佳功率匹配,减少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并自动诊断机器状态,使机器使始终能保持良好状态,因此控制和操纵的人性化能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系统可靠性设计 尽量运用高可靠性的成熟技术和借用经市场考验后的成熟系列零部件可延长各关键系统或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例如降低制动元件的更换频率就相当于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工程机械类论文:电气工程机械管理探究 摘要:伴随电气工程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电气工程机械已是企业的核心生产力。而电气工程机械的普及不但缩短了工程工期,同时从根本深化了工程品质。但是,电气工程机械在使用环节会因很多外在因素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气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怎样完善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以试论电气工程机械管理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电气;工程机械;管理 一、影响电气工程机械管理工作的因素 在工程环节,电气工程项目通常存在涉及面大的特性,机械装置、工作者调动频繁。管理系统若无目的的精简机械设备及管理工作者,或将工作人员整合至其他系统予以兼管,那么就可能造成管理层和操作层断档,进而导致工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有效性下滑。同时还有一些工程企业未构建健全的机械管理体系,对机械设备的台帐与相关档案缺乏有效且明确的管理,致使机械管理工作毫无章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一些工作者只是侧重于使用,对所存在的问题无法第一时间予以有效的处理;同时,在机械发生故障需维修时,一些维修者无法从实质处理故障,因此导致机械故障变得更为严重。这但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及工期,同时还提高了维修资金与运转费用。因为个别工作者对工程技术与设备使用并未完全掌握,特别是短期聘用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通常不会侧重于工程条件与作业方法的适应性,进而造成机械设备始终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更有甚者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这从根本加剧了机械的磨损度。现阶段一些工程企业对电气工程机械的故障与老化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电气工程机械无法匹配于现代工程的需求。个别管理工作者仅侧重于短期收益,并没有顾及电气工程机械的有效性,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举措使用已经淘汰的设备,造成电气工程机械故障率骤增。这不但为相关工作者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还会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问题。 二、电气工程机械管理的有效举措及建议 电气工程机械管理即为电气工程的核心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为:从电气工程机械的使用周期掌握管理的客观规律,同时深入了解电气工程机械系统的最优管理机制。电气工程管理的侧重点即为分析保障系统的有效性,以保证维修能力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收集分析电气工程机械的稳定性与维修保障方面的参数,和过去积累的使用维修分析参数予以对比,分析其保障的有效性,因此对电气工程机械使用及维修情况予以评价及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改进建议同时反馈至维修设计以及设计制造阶段,以深化此阶段内的工作,同时为设计新机型的维修规划及维修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依附于运行费用统计参数予以经济评价。构建现场电气工程机械的保养及维修工作,第一时间处理现场电气工程机械故障;依附于电气工程机械的使用状态,设计维修计划,安排好现场电气工程机械的保修,从根本减少机械维修对工程的不利影响。现场修理的侧重点是对电气工程机械突发故障的现场抢修。而抢修即在工程现场上通过应急诊断与修复举措,以恢复工程所需的基本功能为先决条件,第一时间对电气工程机械的损坏区域予以修复,让电气工程机械可以完成预定的工作并撤离现场,其特点为:时间紧迫、恢复状态存在多元化特性。现场抢修的特性直接影响了修理的模式,其既可以是现有规程上制定的修理手段,举例说明:总成互换修理、原件修复,同样也可以是临时性的修理模式,举例说明:配用、粘接、焊接、捆绑以及拆拼修理。众所周知,电气工程机械具有更新换代较快的特性,而更新换代也会从根本影响企业的工程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不要仅为眼前的效益,我们要遵循机械报废原则,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换代。经合理的检测,把高能耗、效率低且无法适用于工程的机械换掉,用以保障工程品质及稳定运行。同时隶属明令禁止淘汰的电气工程机械,予以报废处理。要让电气工程机械时刻保障良好的工作效率,因此为工程项目建设铺平道路,从根本深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气工程企业若想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那么就要遵循下述几项基本管理原则:第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的体系即为电气工程机械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定岗到人,予以整体管理;第二,构建完善的机械设备统计机制,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整体管理,同时要设立明确的设备档案,同时做到按时检查;第三,拟定绩效机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电气工程机械管理者要遵循保养使用说明,拟定有指向性的保养计划,同时和操作者予以技术交底,阶段性抽查保养工作。构建明确的奖惩制度,将电气工程机械的保养以及运行等归类于奖惩制度,以深化相关工作者的责任心,进而确保电气工程机械的稳定运行。伴随现代科技的全面进程,电气工程机械也在持续的更新,其技术含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需要相关工作者加强学习,了解前沿的技术知识。工程企业要深化培训力度,挑选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工作者,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定期组织工作者参加电气工程机械操作竞赛,构建一个技术交流、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同时依附于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技术知识讲座等举措,第一时间推广有效的经验,因此去深化工程机械操作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气工程机械管理我们需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定岗到人,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管理。构建机械设备统计机制,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整体管理。同时要拟定绩效机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对企业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侧重于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电气工程机械管理有效性会从根本影响企业利益。所以,要有指向性的完善电气工程机械管理,相互制衡,以科学为基点,探索并择取前沿的管理举措,让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张勇 单位:山东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类论文:工程机械研发中的环保节能技术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工程建设领域当中,工程机械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效率,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机械研发的过程当中,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研究。 关键词: 工程机械;产品研发;环保节能;生态环境 自从商业世纪90年代开始,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开始快速发展,同时大量的工程机械被投入到建设领域当中,极大的推动了工程建设的力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时在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工程建设的力度也将不断加深。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工程机械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进度以及效率的有力保证,因此工程机械被大范围的使用。但是工程机械的大范围使用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机械研发的工程当中加强环保节能技术的使用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既保证了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一、国内外工程机械产品的环保节能分析 (一)国外工程机械产品的环保节能分析 目前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在工程机械领域当中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同时也非常重视节能环保的问题,同时还制定了具体的标准。例如,在德国的工程机械领域当中大部分的发动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与管理,可以随时对发动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动力损失的状况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大幅度的节省了燃料,同时也使得发动机的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最近几年当中以微电子为代表的各种先进技术都逐渐被运用到工程机械的研发过程当中,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工程机械节能环保的水平。一般来说国外在进行工程机械节能环保的过程当中都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同时最近几年当中也逐渐开始向着混合动力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环保节能分析 我国在工程机械领域方面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的拓展,一大批工程机械公司逐渐开始发展起来,例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等都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工程机械公司。但是目前阶段我国在工程机械的环保节能研发方面的起步较晚,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指标与法律法规。例如,目前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工程机械都存在着噪音大、尾气排放量大的特点,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此外,目前阶段我国的工程机械领域在节能多路阀以及液压泵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从而无法与发动机实现有效的匹配,限制了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工程机械研发中的环保节能技术研究 在上文当中笔者对当前阶段工程机械研发过程当中环保节能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目前阶段国内外市场当中在工程机械环保节能方面的基本情况,在下文当中笔者将介绍在工程机械研发当中的几种环保节能技术。 (一)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目前阶段,全电子控制的柴油发动机在工程机械研发中的使用力度已经逐渐越来越大,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发动机的柴油喷射量以及喷射时间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其实现动态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工况下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曲线,从而使得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以及排放量。目前阶段我国潍柴发动机已经开始研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电子插装结构多路阀 电子插装结构多路阀与传统的多路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是通过电子液压系统来实现对产品不同功能的实际控制,同时还采用了CAN总线控制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双平行阀功能,此外还需要采用整体式结构,最终使得电子控制有效实现,能量损失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终达到节能的根本目的。 (三)新型传动系统 目前阶段许多企业对传动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也表明改进传动系统可以有效节省能源。新型传动系统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电传动系统等不同的组成部分,多种系统共同组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机械传动的效率,从而使得极大的提高了节能效果。例如,在液压传动系统当中,静液压传动装置是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为主组成,附加各种变量控制单元和传动元件成为一种无级变速的传动装置。与传统的液压传动系统相比其效率更高,布局也更加的灵活,同时对于功率的利用也更加的合理。 (四)人性化设计 在现阶段的工程设计当中,人性化设计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工程机械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使得产品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使得操作人员操作的灵活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的工程机械研发在人性化设计方面以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驾驶室的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设计的加热空气悬浮式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的透明天窗。 三、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工程机械研发的环保技能技术的研究不仅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工程建设的效率也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本文当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工程机械研发环保节能方面的基本现状,并总结了具体的环保节能技术,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的研发有所帮助。 作者:舒龙挺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工程机械类论文:公路工程机械配置与维护 摘要: 公路施工为社会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建筑设备和机械管理十分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机械设备,文章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配置,并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分析了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科学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公路施工建设机械设备管理起到作用。 关键词: 机械设备;公路施工;配置与维护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配置和维护在公路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能够加深对公路机械设备配置与维护的了解,本文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配置中优化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和在选配机械设备注重效率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对机械设备维护提出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化检查和科学合理维护机械设备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公路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的配置和维护起到作用。 1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配置 在公路的管理过程中,要能够针对公路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进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建设工作效率,从而能够缓解管理建设劳动强度,有助于达到节约人力物力,增加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加强管理效率,取得更加优秀的经济效益。 1.1优化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在公路施工建设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不同的施工设备选择,要能够根据施工量的大小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要能够根据施工量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施工设备,同时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机械来选择不同的型号和数量,同时要能够提前规定好不同的进出场时间,以保证施工设备和技术能够应用在公路的施工建设中来,同时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建设标准来选择不同大小的设备和机械。比如针对一些建设工程量较大的公路工程,要能够选取数量较多和型号较大的施工机械和设备,以保证公路施工工程有序进行。针对一些公路施工量小的工程,要能够选取数量较少同时型号也是较小的施工设备,以保证公路施工工程有序进行。但是在进行设备选择方面,不能够简单的依据施工工程量的大小来进行选择,同时要能够考虑到不同的施工工程量,采用科学分析的态度,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设备和设施。以保证公路施工设备之间能够科学高效配合,保证整个公路施工科学高效进展。要能够根据公路施工的条件和手段来进行选择更加适宜的公路建设设备,保证整个公路施工经济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在公路施工方面,不仅仅要选择科学适宜的施工设备,同时要能够选用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以施工技术作为主导,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更为合理的施工工程建设。比如针对公路的土方施工,要能够综合考虑到土方的运输情况,在进行施工设备选择方面,多选用推土车和运输车等设备,以保证整个土方施工工程合理进展。在针对公路路面建设方面,要能够针对性的选用混凝土拌和设备与摊铺机,同时要注意对路面的夯实机的选择,通过对不同施工设备的选择,保证每个工程建设能够各司其职,每个设备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独特的功能效用,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建设迈向新台阶。 1.2选配机械设备应注重效率 在进行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能够科学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要能够根据不同的设备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连贯性。另一方面,要能够将整个公路施工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条件及基础综合分析。机械设备本身制作的条件和实际的工作条件略有差异,要能够结合具体的工作去进行选择合适的工作设备,在进行施工设备选择时,要避免设备选择的盲目性。在实际的工作期间,机械设备的使用条件主要指的是机械设备所发挥出的自身效益和工作效率。所以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期间,要能够从根本上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避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相关问题,阻碍公路工程建设的进展。对于整个公路设备机械要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对机械设备的维护:(1)进行设备机械选择的过程中,要能够综合考虑到公路建设工程后续工作,尽量避免选择功能单一的施工设备,尽量选择一些有相对搭配的施工设备,保证机械设备发挥出应有的工作效益。(2)在进行机械设备选择的同时,除了选择有可搭配的设备,还要能够选取相关综合性能的机械设备,以缩小建筑设备配套环节,保证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简单便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公路建设的工作效率,为后续的工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3)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相关的主力设备和设施,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薄弱环节,比如在进行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运输车的效用要比在土方施工中发挥效用低,但是同时也要注重对土方运输车的使用,可以安排土方运输车进行输送其他与公路建设相关的物品,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科学高效,从而能够达到局部施工机械设备之并列实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科学化维护 在公路工程建设期间,机械设备很容易存在相关障碍,机械设备一旦出现障碍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有的工程设备是主力施工机械,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公路建设停滞。而对于一些重大的机械故障,主要是因为一些小故障没有得到重视造成的,由于忽略了一些设备中的小障碍,久而久之,才可能引起整个机械设备出现大障碍的情况,机械设备一旦出现大障碍,不仅会导致工程的建设进度减缓,同时也有可能造成整个机械设备报废。为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会造成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在施工工作进行中,要能够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护工作,保证整个公路建设设备处于健康平稳的状态。 2.1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化检查 众多实践表明,在整个机械出现故障过程中,多数都是由于不重视日常出现的小毛病而导致的,如果在故障发生最初时间内,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预防检查,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避免机械设备出现更大故障。所以对于机械设备,要能够实现日常检查工作。对于机械设备的检查,要能够从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方面进行,在日常维护方面,可以借助相关的技术来达到对机械设备的检查效果,可以对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和中途休息内进行检查,对此可以利用“十字作业法”来加大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保证检查的高效率性。另外一个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巡查人员,进行对设备机械的检查工作,每日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然后每周进行汇总,将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能够看出机械设备的使用特征和潜在故障,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以鼓励每个工作人员的检查意识。 2.2科学合理维护机械设备 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化和科学技术的检查工作,能够发现机械设备之中存在的相关障碍,对此要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维修措施,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力度。针对不同的故障要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切不可盲目修理。比如针对机械设备缺乏润滑油的情况,要能够针对性添加润滑剂,同时要做好工作记录,为后续工作进展提供数据支持,千万不可随意进行维护,必须合理选择润滑剂维护机械设备。 3结束语 总体来说,公路工程施工与建筑设施和机械的选择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此我们要能够在机械设备选择的过程中优化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和在选配机械设备时注重工作效率,同时要能够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的科学检测,针对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采取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促进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 作者:许伟芳 单位: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的普及是最重要的原因。比如说,正是互联网购物平台的产生,才会导致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但是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各种风险随之而来,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网络带来的经济政治风险,已经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需要业界学者共同来探讨和解决。 一、制定并完善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 法律具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力,能够为网络安全的管理提供保障,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网络现今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切实有效的治理当前的网络环境,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是必要的。自从互联网诞生和普及以来,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从而规避网络安全风险。国家信息化部门就我国的网络安全现状,出台了《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该文件规定:有关网络通信方面的组织对网络通信进行科学划分,这是该机构的职责所在,网络安全威胁的因素是不同的,对于那些破坏网络单元程度比较严重的,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国家的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要对这些威胁因素划分级别。作为网络通信部门,要召集相关的专家对级别的划分进行评价和反馈,还有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网络单元进行级别的划分。从实践中我们得出,网络安全是需要科学的网络管理和措施的。网络系统好比一棵参天大树,而树枝如果出现病虫害,会影响到树干的生长。 二、采用最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 没有先进技术的使用,网络安全稳定的状态是很难维持的。在2011年中国最大软件开发联盟网站600万用户账号密码被盗,全国有名网友交流互动平台人人网500万用户账号密码被盗等多家网站出现这种网络安全惨案。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用户数据库依然采用老旧的明文管理方式没有及时应用新的更加安全的管理用户帐号方式,这点从CSDN网站用户帐号被泄露的声明:“CSDN网站早期使用过明文密码,使用明文是因为和一个第三方chat程序整合验证带来的,后来的程序员始终未对此进行处理。一直到2009年4月当时的程序员修改了密码保存方式,改成了加密密码。但部分老的明文密码未被清理,2010年8月底,对帐号数据库全部明文密码进行了清理。2011年元旦我们升级改造了CSDN帐号管理功能,使用了强加密算法,帐号数据库从WindowsServer上的SQLServer迁移到了Linux平台的MySQL数据库,解决了CSDN帐号的各种安全性问题。”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保证网络的运用不是外界的干扰,减少由于网络安全威胁所造成的损失,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采取现金的网络管理技术和平台。同时还要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再创新,应应对不断发生的新的安全因素。 三、培养优秀的网络管理人才 3.1夯实网络基础知识 熟练使用网络技术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硬性基础。首先必须要夯实网络基础知识,它是熟练使用网络技术的前提,这里的网络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的维护,局域网的有关知识以及网络病毒相关知识等。除此之外,网络的管理工作者还要掌握网络操作的技术,能够熟练的使用网络硬件设施以及网络开发技术等。除了有技术和理论知识,网络管理工作者还需要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证明管理员的实际水平和执业资质。 3.2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网络安全管理的岗位要求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因为网络安全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戒备。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敏捷的洞察力以及快速的应变能力,要能够在网络安全发生时,冷静对待并快速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的化解网络安全危机,这些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网络风险,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营。综上所述,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涉及到我国的国家利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防范国家机密信息的泄露,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上。笔者认为,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解决网络安全的关键,提出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与防范措施分析 1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要性及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21世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能够引起全世界人们关注的话题。计算机网络安全属于系统工程,是网络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涉及到法律、政策、标准、管理、措施和技术等方面,可以说是网络技术中最为困难和重要的环节。网络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人类社会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并且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最近2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随着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等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可以说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的重要部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交易全球一体化、数字化经济等新型网络经济都处于形成过程中,而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涉及到国家安全等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国家主权,因此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包括流动数据的保存和使用,如果受到外部攻击则会出现数据破坏的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也层出不穷,各种网络黑客攻击行为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并且其组织性更为强大,密布着大量的木马和病毒,给网路安全隐患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随着手机、平板等无线终端的大量普及,其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基本上接近笔记本电脑,导致这些无线终端也出现了网络隐患,各种复杂问题层出不穷。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基本上是无组织中进行的,也缺乏比较完善的防范体系,导致很多不法分子进入到网络中。计算机网络最初构建中要完成信息传递,这样就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网络设备,而网络设备过于松散,导致计算机网络管理难度加大。目前大多数网络应用都运行自己开发的软件,而这些软件存在很多缺陷,不能保证网络正常运行。计算机网络在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实用性,对安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网络安全隐患出现。 2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安全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第一,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也是给人们生存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重要功能,但是资源共享在提供大量信息资源时,也给网络病毒传播者带来了诸多机会,如果没有用户设置方面的相关规定,那么网络病毒入侵者就能够随意破坏计算机网络,造成计算机服务器出现问题,影响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方面,甚至会影响终端之间的共享、服务器之间的共享。另外一方面,有些网络入侵者还会利用终端来非法浏览网页,恶意制造软件故障等,结果造成客户文件信息泄露等问题。 第二,计算机网络病毒带来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属于开放性空间,会接受不同结点的信息,很多网络病毒进入计算机内部,从而造成网络感染,导致计算机网络内部病毒在数量上迅速繁衍传播,并很快传播到各个网络结点,造成网络瘫痪。比如“熊猫烧香”病毒就是最近几年比较轰动的网络病毒,能够利用文档下载的方式传播病毒,造成用户计算机程序受到破坏。计算机网络病毒很大一部分来自人为恶意攻击,有些不法分子会选择性破坏计算机信息的完整性,通过破译获取重要机密信息,或者窃取计算机重要数据和信息,可以说有计算机存在,就会有网络病毒 第三,操作系统方面的问题,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内部核心部件,对整个计算机正常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指数,不安全系统因素会直接造成整个网络的危险。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微软系统,其中大部分属于盗版,系统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问题,有些计算机安全级别属于D级,几乎没有安全防范性能,只能用于普通用户,而有些商家、机关等单位同样使用操作系统比较低的计算机,导致端口设置、系统账户管理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而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本文认为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防范措施包括: 第一,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从而在制度上给予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人员中,只有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维护其安全,才能确保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隐患的能力,从而保障自身的利益。 第二,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的修补工作。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漏洞而/:请记住我站域名/采取恶意攻击的行为,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的修补工作。目前我国在修补计算机网络漏洞方面的措施主要采用漏洞扫描软件,然后根据其提示将漏洞打上补丁,并进行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工作,从而将漏洞出现率降低为最小,防止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为计算机网络修补“漏洞雨伞” 第三,提高计算机病毒防范力度。计算机网络病毒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影响大多数计算机网络使用者的重要问题,并且目前计算机病毒从数量和种类等方面都大大提升,可以说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造成很大威胁,需要更有针对性杀毒措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杀毒软件,但是这些杀毒软件存在很大的弊端,无法对一些新型病毒进行甄别,因此需要杀毒软件商家及时更新技术,加强网络病毒防范措施改进,能够实时监测和清除网络病毒。 第四,加大网络防火墙技术的使用力度,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是计算机利用网络数据包对整个计算机进行监控,能够监控计算机各个端口和计算机程序,确保各个程序正常运行,并提醒用户及时拦截不明程序。本文认为为了更为有效提醒计算机网络用户,防火墙提醒技术可以采用弹出窗口的形式。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系统都安装了防火墙技术,但是有些用户并没有给予重视,或者手动关闭防火墙,而这些行为必然会影响计算机监控水平,不能发挥防火墙自动拦截不明程序的功能,也不能降低计算机被病毒入侵的风险。第五,加强应用GAP信息安全技术,GAP源于英文的“AirGap”,GAP技术是一种通过专用硬件使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网络在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安全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技术。GAP中文名字叫做安全隔离网闸,它采用独特的硬件设计,能够显着地提高内部用户网络的安全强度。GAP信息安全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确保传输数据的安全使用,而我国可目前也拥有了自身特色的GAP技术,比如天行安全隔离网闸,其设计主要根据国内计算机应用特点,进行多个处理单元的设计,能够抵御各种网络病毒入侵,在网络没有连通情况下确保资源共享和安全传输。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 摘 要:摘要: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按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又是始终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重要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注意很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防护策略。 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防护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作为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诞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已将成为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管这些年来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比较严峻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客户信用卡密码和信息、淘宝客户信息等集体泄露,大型网站遭网络黑手攻击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一点,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为解决目前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安全问题提供思路。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内涵 计算机信息安全是指综合应用密码、信息安全、数据恢复、局域网组网与维护、数据灾难、操作系统维护以及数据库应用技术,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不受到侵害。计算机网络安全则是指应用相应的网络管理技术,从而保证网络环境数据完整、保密以及可使用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逻辑以及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指的是保证信息完整、保密以及可用,物理安全指的是保证。物理安全主要是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安全等。 2.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现状 尽管近些年来,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加强了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现状的重视,但是仍然还是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缺陷。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缺陷问题是一种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它是由于相关企业对系统以及安全的不重视、管理不善、管理不到位和管理缺陷,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遭到安全的威胁,措施部署不到位、内部信息窃取、系统反腐被攻击等屡屡发生。 第二,检测以及设计系统能力欠缺。主要包括代码设计以及安全架构的设计,很多进行系统设计的人员信息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自然导致了此时设计出来的系统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这样的设计必然也是经不起一些恶意攻击的,很多黑客可以利用一些漏洞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对相关信息以及篡改,入侵相应的检测系统,严重影响信息的真实性。 第三,病毒。病毒专门编制的对计算机进行插入破坏或者数据破坏的程序以及代码,它们具有自我复制、传染、寄生以及破坏等多种性质,能够通过数据传输、程序运行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的移动硬盘是其很好的传播途径,对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性。 第四,计算机电磁辐射泄漏网络信息。电磁辐射泄漏主要包括传导泄漏以及辐射发射,对信息安全泄露一般多为传导发射产生,由于计算机设备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其外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传导辐射以及电磁辐射,产生辐射的部位包括显示器、键盘上、主机、打印机等。 除此以外,还存在系统漏洞攻击、木马以及特洛伊攻击、网络软件缺陷等问题。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事实上极大的威胁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以下的防护措施。 第一,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提高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一直作为一个补充部分在网络程序设计、系统维护等方面应用,这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要提升对网络的认识,使得网络的地位从补充提高到必须地位上来,将其充分重视起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可以从单点防护的视野中脱离出来,实现综合的防护,要防止应用层面以及安全功利化等出现问题。 第二,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大力发展安全体系。要融合多种技术,承载多元化任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不仅包涵数据也包括视频以及语音的安全体系。 第三,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加强对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补丁的升级、入侵检测体系的开发、网络防火墙、杀毒软件、动态口令认证、身份认证技术以及操作系统安全内核等多方面的研究。 第四,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尽量做好防止黑客入侵措施。主要做好删掉多余协议,防止空链接的建立,将文件、打印共享以及不需要的服务关闭起来,以上的几个方面很多情况下是黑客进行电脑入侵的时候安全缺陷的源头和入侵点。 第五,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改革和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修订管理的制度,提高相应监督人员的安全和管理意识,备份信息,开发相应的监督管理的应用系统,加大有关部门监督以及控制的力度等。首先是修订管理的制度。只有加大对管理制度修订的重视,修订出合格适用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动。其次是提高相应监督人员的安全和管理意识,通过对相关人员做出安全培训,提升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以及信心。接着是备份信息,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定时对一些数据和材料做出网络的备份,防止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应的数据和材料无预兆消失。然后是开发相应的监督管理的应用系统,只有好的监督管理的应用系统才能实现有效的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防护,因此要加大相关方面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最后是加大有关部门监督以及控制的力度,实行责任制,落实好各方任务和责任,使得管理方式更加先进、科学。 第六,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建设。要关注优良的服务器的选择,众所周知,服务器是否优良决定了整个网络运行的好坏程度,它是网络的核心以及关键点,因此要加强服务器热插拔技术、只能输入输出技术以及容错能力方面的建设,提升服务器优良程度,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第七,为了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要重视加密技术。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加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技术目前发展方向是数字签名的方向,这种方式通过相应的算法,将信息嵌入到多媒体中,能够达到有效的提高能力防止破坏。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缺陷、检测以及设计系统能力欠缺、病毒以及电磁辐射泄漏网络信息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只有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大力发展安全体系、加强对技术方面的研究、防止黑客入侵、改革和创新管理、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建设以及提高对加密技术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的维 护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有效维护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非法访问、计算机病毒、网络工具漏洞、网络诈骗,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维护措施:安全密码、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资料备份。 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维护措施 计算机安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而互联网是一个对全世界开放的网络,任何人或单位、组织都可以利用网络,传输或获取信息。因此,计算机网络可以面临的环境复杂,而且不能进行实实在在的监控,因此可能遭受的攻击有多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1.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或组织为谋取自己的某些利益或好处,而采取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等方式,故意损害他人的利益。经分析,计算机网络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 (1)非法访问 非法访问是指访问者通过扫描器、黑客程序、隐蔽通道、远端操纵、密码攻击等手段,如果内部人员还通常会采取网络窥探器搭线窃听、口令攻击的方法,以窃取用户名、用户口令、用户电话号码、超级用户权限,来破解对方已加密的信息,窃取或破坏和修改文件数据,甚至设置非法程序,致使对方服务器瘫痪。 (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并不是指医学上所说的“病毒”,它不是客观的存在实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繁殖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特点。如果按照病毒存在的媒体不同来分,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三类。其中网络病毒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在计算机病毒中,还有一种较为厉害和常见的,称为程序病毒,也称特洛伊木马病毒。其破坏方法是计算机编程人员故意编制一种病毒程序,将此安装在正常程序中,如果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点击了该程序,那么附加在正常程序之中的病毒程序就会被激活,开始运行,达到破坏攻击目的,甚至导致计算机瘫痪。 (3)网络漏洞 网络漏洞是指计算机在硬件、软件、协议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缺陷,从而使攻击者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访问和破坏系统。在校园网络中经常出现这种安全隐患,其原因主要是校园网络系统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安全风险级别不高,以及系统的管理员专业性不够,对系统不了解,安全设置不当,造成系统存在漏洞。就像家里的后门被打开一样,入侵者很容易利用工具或手动猜测服务器的服务命令来读取、修改和删除相关的教学资源。漏洞严重的甚至还会成为黑客的首选目标。 (4)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是指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为了某一目的而在网络上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诈骗,非法牟取他人财物。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各种便利,同时也催生了各种新的诈骗手段。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网络,导致了网上诈骗案件日益增多,手法也层出不穷,造成的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据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消费者有四分之一的几率遭受网络诈骗,成为网络受害者,其中以20至30岁的人居多,尤其是学生。目前,网络诈骗常见的手段有:第一, 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 ;第二,利用qq,骗取情感,步步引诱,如网恋;第三,建立虚假网站、网址套取用户密码;第四,在知名网站虚假商务信息进行诈骗;第五,破取用户口令窃取资金;第六,利用病毒和黑客技术窃取用户资料。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维护措施 2.1设置安全密码 其实,在计算机发展之初,计算机编程人员就已经预测到计算机网络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想出了对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数据和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的方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加密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了。用户要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才能进入网站,现在一些银行、通讯等涉及用户金钱和重要利益的网站甚至采用验证码、密码与手机相连的方法,把验证码发送到手机,用户要知道手机信息上的验证码才能进入相关网站。而在用户方面,用户尽量不要用生日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简单、易被破解的密码,密码应该有数字、英文大小写字母、特殊符号等不同的组成,并且定期更改密码,以保证网络安全。 2.2访问控制技术 针对非法访问问题,要采取的维护措施主要是访问控制技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使用。目前主要的访问控制技术有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和属性控制。入网访问技术是访问控制的第一层保护,主要是控制用户,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登录到服务器,获取相关的资源。其步骤可以分为用户名识别和验证、用户口令识别、用户账号的检查三关。只有三关都通过了,用户才能进入该网络。网络权限控制是访问控制的第二层保护,用户只有一定的权限,可以访问某些目录、子目录或文件等,而不能访问所有的资源。目录级安全控制是指网络允许用户访问目录、文件,还可以根据指示进一步地对下一级别的目录和文件进行访问。而这些访问的权限有系统管理员权限、读权限、写权限、创建权限、删除权限、修改权限、文件查找权限、访问控制权限八种,网络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权限。属性控制是更高一级的安全保护,管理员事先对网络资源设置不同的安全属性,不同用户对应不同的网络访问控制表,以表示用户对此网络资源的访问能力,指定不同的访问权限。 2.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组合,在内部和外部网络、公用和私用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网关,以避免非法用户侵入内部网。一般的防火墙主要有四部分:服务访问政策、验证工具、包过滤、应用网关。这四个部分组成一个坚硬的屏障,所有的流入流出数据、通信都要经过这道屏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安全。 2.4 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是专门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通过监控识别、病毒扫描、消除病毒、自动升级等步骤进行病毒的清除,从而提高计算机的防御能力。目前常见的杀毒软件有金山毒霸、瑞星、360安全卫士等。用户所要做的就是要经常对计算机进行的扫描、杀毒,定期升级和更新杀毒软件,以确保计算机的安全。 2.5 资料备份 由于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快,隐蔽性高,不易被发现,而且计算机还会遇到人为破坏、设施故障等问题,因此,最保障的安全维护措施还是要对资料进行备份存储。如重要的文件资料,在电脑存储之后,要养成发送一份给自己的邮箱和拷贝一份到u盘的习惯。只有防患于未然,做好两手准备,当故障发生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有技术自身发展不足问题,也有人员自身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各种情况,采取多种有效的维护措施,提高防范意识,进行多方面的安全防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得到安全保障,从而保证自己的利益。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防范策略 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一 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 计算机病毒是1种人为编制的拥有损坏性的程序代码。它拥有复制性、潜在性、传布性、以及损坏性。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计算机病毒近万种。恶性病毒可以使整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崩溃,数据全毁。这样的病毒也有上百种。计算机病毒是附在计算机软件中的隐秘的小程序,它以及计算机其他工作程序1样,但它的功能会损坏正常的程序以及数据文件。 一.二盗用IP现象 盗用IP地址现象无比普遍,这不但影响了网络的正常运行,而且1般被盗用的地址权限都很高,因此也给用户造成为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盗用IP地址就是指运用那些没有经由授权的IP地址,从而使患上通过网上资源或者暗藏身份进行损坏网络的行动患上以实现。目前,网络上时常会产生盗用IP地址,这不但严重损害了合法使用网络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导致网络正常工作遭到负面影响。 一.三 内网袭击和外网袭击 网络可分为内网以及外网,网络遭到袭击也分为来自外部的非法走访以及网络袭击和来自内部的非法走访以及网络袭击。不管是哪一种网络袭击都要经由3个步骤:收集信息-目标的选择、施行袭击-上传袭击程序、下载用户数据。 一.四 垃圾邮件以及病毒邮件泛滥 电子邮件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需求,跟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邮件系统的功能以及技术已经经无比成熟,然而也防止不了垃圾邮件以及病毒邮件的传送。垃圾邮件以及病毒邮件是损坏网络营销环境的祸首之1,垃圾邮件影响了用户网上购物的信念,从而进1步危害到了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垃圾邮件以及病毒邮件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使患上正常的业务运作变患上迟缓,此外,垃圾邮件与1些病毒以及入侵等瓜葛愈来愈亲密,已经经成为黑客发动袭击的首要平台之1。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 二.一 计算机病毒的安全与防范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仅采取单1的法子来进行已经经无任何意义,要想彻底肃清网络病毒,必需选择与网络合适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对于互联网而言,除了了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还必需对于上网计算机的安全进行强化;如果在防范内部局域网病毒时需要1个拥有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还需要针对于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时,为了辨认出暗藏在电子邮件以及附件中的病毒,还需要增添1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因而可知,要想彻底的肃清病毒,是需要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进行配合。此外,在管理方面,要打击盗版,由于盗版软件很容易染上病毒,要走访可靠的网站,在下载电子邮件附件时要先进行病毒扫描,确保无病毒落后行下载,最首要的是要对于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 二.二 身份认证技术 系统对于用户身份证明的核对进程就是身份认证,就是对于用户是不是拥有它所要求资源的存储使用权进行查明。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的进程就是所谓的身份辨认。1般情况下,将身份认证以及身份辨认统称为身份认证。跟着黑客或者木马程序从网上截获密码的事件愈来愈多,用户症结信息被窃情况愈来愈多,用户已经经愈来愈认识到身份认证这1技术的首要性。身份认证技术可以用于解决用户的物理身份以及数字身份的1致性问题,给其他安全技术提供权限管理的根据。对于于身份认证系统而言,合法用户的身份是不是易于被其别人冒充,这是最首要的技术指标。用户身份如果被其他不法份子冒充,不但会对于合法用户的利益发生侵害,而且还会对于其他用户的利益乃至整个系统都发生危害。由此可知,身份认证不但是授权节制的基础,而且仍是整个信息安全部系的基础。身份认证技术有下列几种:基于口令的认证技术、给予密钥的认证鉴别技术、基于智能卡以及智能密码钥匙 (UsBKEY)的认证技术、基于生物特征辨认的认证技术。对于于生物辨认技术而言,其核心就是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 二.三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就是对于网络入侵行动进行检测,入侵检测技术属于1种踊跃主动地安全维护技术,它对于内部袭击、外部袭击和误操作都提供了实时维护。入侵检测1般采取误用检测技术以及异样监测技术。a)误用检测技术。这类检 测技术是假定所有的入侵者的流动都能够表达为中特征或者模式,对于已经知的入侵行动进行分析并且把相应的特征模型树立出来,这样就把对于入侵行动的检测变为对于特征模型匹配的搜寻,如果与已经知的入侵特征匹配,就判定是袭击,否则,便不是。对于已经知的袭击,误用入侵检测技术检测准确度较高,然而对于已经知袭击的变体或者者是1些新型的袭击的检测准确度 则不高。因而,要想保证系统检测能力的完备性是需要不断的进级模型才行。目前,在绝大多数的商业化入侵检测系统中,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类检测技术构建。b)异样检测技术。异样检测技术是假定所有入侵者流动都与正经常使用户的流动不同,分析正经常使用户的流动并且构建模型,把所有不同于正常模型的用户流动状况的数量统计出来,如果此流动与统计规律不符合,则表示多是入侵行动。这类技术填补了误用检测技术的不足,它能够检测到未知的入侵。然而,在许多环境中,树立正经常使用户流动模式的特征轮廓和对于流动的异样性进行报警的阈值的肯定都是比较难题的,此外,不是所有的非法入侵流动都在统计规律上表示异样。今后对于入侵检测技术的钻研主要放在对于异样监测技术方面。 二.四 被动防范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还包含1些被动式防范策略,主要包含暗藏IP地址、关闭端口、改换管理员账户等。a)暗藏IP地址。在网络安全方面,IP地址的作用是无比大的,如果IP地址被袭击者盗用,他就能够向这个IP发动各种进攻。用服务器能够实现IP地址的暗藏,服务器使用后,其他用户只能对于服务器IP地址进行探测,而根本检测不到用户的IP地址,也就是说,暗藏IP地址的目的实现了,用户上网安全患上到了很好的维护;b)关闭没必要要的端口。1般情况下,黑客要想袭击你的计算机,首先对于你的计算机端口进行扫描,如果安装了端口监视程序,这会有正告提醒。此外,还可以通过关闭没必要要的端口来解决此问题;c)改换管理员账户。管理员账户的权限最高,如果这个账户被袭击,那末危害将会很大。而截获管理员账户的密码又是黑客入侵经常使用的手腕之1,因而,要对于管理员账户进行从新配置。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法 (一)丰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思 平时多接触学习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书籍、资料,了解有关内容,提高安全意识。用户应提高计算机网络用户名与密码的安全等级,不使用系统默认用户名,密码设置要区分大小写,最好字母、数字及标点符号混合组搭应用,并且秘密位数不少于6,不与其他密码重复,注意密码保密性,必要时刻定期更改。为了防止电脑中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要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技术认证和加密保护;网络中的硬软件、数据进行备份;选择性能优良稳定的专用服务器存储重要数据。 (二)提高黑客等恶意入侵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入侵检测,并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抵御措施防止恶意进攻。入侵检测技术操作分为收集和分析信息两步。即收集各种网络、系统、用户活动及数据信息,通过最大程度的信息采集点的比较,运用模式匹配、完整性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分析方法来判断是否有可疑现象和入侵迹象。这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系统本身安全属性进行审计检查,对系统数据完整性进行监测评估。 (三)制定合理正确的配置方案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系数,降低恶意侵入、使用的损失,应对电脑进行正确合理的配置。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权限设置相对的只读、可读写和可完全控制等权限,指定特定用户的特定使用访问权限,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保证合理的数据共享。 (四)建立并提高病毒防护结构体系 为了进行全网段、实时的病毒防护体系,必须要配备专业的安全系数高的优秀网络杀毒软件,这是防止网络病毒入侵,保护计算机正常运行使用的基本保障。用户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防病毒产品,在相关网站上下载或购买官方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进行软件病毒库的升级,定期进行顽固病毒的查杀,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病毒防护能力。 (五)注重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外部而已非法行为进入内部网络,从而有效保护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这是计算机内部安全的一道有效网络屏障。它可以对网络数据包中的地址信心进行有效检测,并将其与预先设定的网络访问规则进行匹配度检测,只有在匹配度极度相似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访问、传输。但是这种技术不能防止网络内部用户的潜在威胁,所以有一定的缺陷,安全系数有时难以保证。 (六)结语 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隐私、数据、财产安全,更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网络任务。我们需要正视网络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正确的系统配置、检测技术和病毒防护等技术对策,将网络数据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思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娱乐等方面都带来的巨大的便捷,由于它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用户信息安全及隐私,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非常有必要。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法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信息及隐私的安全性,同时对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就此,文中从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提出了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以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朝着更安全、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即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只有通过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才能确保网络环境安全、良好运行。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在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时,同样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近年来,计算机黑客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攻击更加严重,每天都有大量的木马病毒在网络上传播,这样给用户、企业等带来了严重威胁。此外,计算机网络缺乏对廉价盗版系统、盗版软件的管理,导致信息泄露、数据破坏等更加严重,诸多因素影响下,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非常有必要。 2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因子 计算机网络安全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其防范的对象是:对一些外部非法用户的恶意攻击,达到保障网络安全的目的。由于当前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比较多,计算机网络系统难以安全、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笔者结合自身对网络技术的了解及实践经验,总结并归纳出几点安全威胁因子,具体包括: (1)网络黑客攻击。是指一些黑客通过破解或者是破坏系统的程序,对网络系统的数据进行篡改的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破坏性,主要以窃取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为目的进行的破坏。另一类是:非破坏性,通过干扰系统来攻击网络运行。一般情况下,黑客通过电子邮件攻击、系统漏洞、木马攻击等手段获取,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了巨大的威胁。 (2)计算机病毒。作为重大网络威胁的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等特点,一旦病毒进入到正常计算机中,将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运行速度降低,且对数据读取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数据被破坏。因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病毒感染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巨大威胁。 (3)系统漏洞。它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者错误,被不法者利用,一般通过网络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攻击,从中窃取系统中的数据及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网络系统。此外,在不同价格影响下,大部分用户会选择盗版系统,这样极易导致出现系统漏洞,并且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陆续产生新的漏洞,最终危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情况 针对上述常见网络威胁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威胁系统的因子,这些病毒、漏洞的出现与发展会使计算机病毒不断产生和蔓延,从而降低系统运行速度,给数据安全及其他隐私带来严重危害,就此,笔者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和归纳出有关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其主要技术表现在以下几点: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由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外部网络之间,专用和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成为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常见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出现和发展,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阻断外部用户对内部用户的访问,并且通过加强内部网络管理,如设置权限等方式,保障了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此外,防火墙技术本身也有抗攻击能力,它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护暴露的用户,加强对网络访问的监控力度。总之,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网络安全技术,以自身透明度高、简单实用等特点,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网络应用系统的前提下,保障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 3.2计算机网络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访问控制是指系统对用户身份及其所属的预先定义的策略组限制其使用数据资源能力的手段,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使用路由器来控制外界访问,同时还可以利用设置权限来控制访问。由于该技术具有完整性、系统性、保密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目录、服务器及文件等系统资源的访问,是保障网络安全防范的关键策略。 3.3系统加密技术 计算机网络加密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它主要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传送,之后进行还原,即解码。加密技术的出现就是为了保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密技术主要由算法和密钥两大类元素构成,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与一串数字结合,并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则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为了保证网络信息传送的安全性,一般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实现。 3.4防病毒技术 防病毒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判定技术,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达到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造成传染和破坏的目的。其常用措施包括:引导区保护、读写控制、系统监控等,所以要求计算机操作人员要熟悉病毒的各种属性,以便在最短时间选择最佳的防范措施,降低病毒或漏洞对网络系统造成的危害,从而达到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 3.5漏洞修复技术 漏洞扫描,则是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的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方式,它作为一种网络安全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且与防火墙、检测系统在相互配合下,保证了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修复,则是通过漏洞扫描检测后,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安全危害进行处理,让黑客没有可乘之机。一般情况下,修复技术包括手动修复和自动修复两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网络系统的不安全因素。 3.6备份工具和镜像技术 备份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之一,出现系统硬件或存储媒体发生故障时,备份工具便能够保护数据免收破坏和损失。备份以后备支援,替补使用的作用,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但是备份是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的,只有事先做好全面的数据防范备份,才能保障计算机网络运行时出现系统故障时数据不会损失。此外,计算机用户还可以利用备份文件等方式,避免重要资料丢失或者遭受破坏。镜像技术是集群技术的一种,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中,通过建立在同一个局域网之上的两台服务器,利用软件或其他网络设备,使得这两台服务器的硬盘做镜像,其中一台被指定为服务器,另一台为主服务器,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利用镜像系统,来保证整个网络安全。 4结语 综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等带来方便的同时,相应的黑客及威胁也在逐渐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技术,才能保障计算机网络运行不受侵害。文中分别从: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加密技术、防病 毒技术、修复技术及备份和镜像技术六大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另外,提醒网络技术人员及广大用户,要运用科学先进的防范技术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不断研究和实践,最大程度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论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计算机网络联结形式的多样性,致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易遭受偶然的或恶意的攻击、破坏。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将网络的安全措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一、网络系统结构设计合理与否是网络安全运行的关键 全面分析网络系统设计的每个环节是建立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首要任务。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下大气力抓好网络运行质量的设计方案。为解除这个网络系统固有的安全隐患,可采取以下措施。 1、网络分段技术的应用将从源头上杜绝网络的安全隐患问题。因为局域网采用以交换机为中心、以路由器为边界的网络传输格局,再加上基于中心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功能和三层交换功能,所以采取物理分段与逻辑分段两种方法来实现对局域网的安全控制,其目的就是将非法用户与敏感的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防止非法侦听,保证信息的安全畅通。 2、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的方式将不失为解除隐患的又一方法。 二、强化计算机管理是网络系统安全的保证 1、加强设施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注重在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线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安全。 2、强化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各种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但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1)访问控制策略。它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在这一层允许哪些用户可以登录到网络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三步实现: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验证;用户帐号的检查。三步操作中只要有任何一步未过,用户将被拒之门外。网络管理员将对普通用户的帐号使用、访问网络时间、方式进行管理,还能控制用户登录入网的站点以及限制用户入网的工作站数量。 (2)网络权限控制策略。它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 共分三种类型:特殊用户(如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分配操作权限;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的安全控制与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 (3)建立网络服务器安全设置。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设置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安装非法访问设备等。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联环境之中,尤其以接入INTERNET网络为甚。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 (4)信息加密策略。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线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线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线路信息安全;端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提供保护。用户可根据网络情况酌情选择上述加密方式。 (5)属性安全控制策略。当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网络系统管理员应给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属性安全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属性安全在权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性。网络上的资源都应预先标出一组安全属性。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对应一张访问控制表,用以表明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能力。属性设置可以覆盖已经指定的任何受托者指派和有效权限。网络的属性可以保护重要的目录和文件,防止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执行修改、显示等。 (6)建立网络智能型日志系统。日志系统具有综合性数据记录功能和自动分类检索能力。在该系统中,日志将记录自某用户登录时起,到其退出系统时止,所执行的所有操作,包括登录失败操作,对数据库的操作及系统功能的使用。日志所记录的内容有执行某操作的用户所执行操作的机器IP地址、操作类型、操作对象及操作执行时间等,以备日后审计核查之用。 三、建立完善的备份及恢复机制 为了防止存储设备的异常损坏,可采用由热插拔SCSI硬盘所组成的磁盘容错阵列,以RAID5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热备份。同时,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触发器和恢复重要数据的操作以及更新任务,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使重要数据均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 四、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其管理机构由安全、审计、系统分析、软硬件、通信、保安等有关人员组成。 以上强有力的安全策略的结合,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 计算机诞生之初功能较为单一,数据处理相对简单,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功能的多样化与信息处理的复杂程度显着提高。网络的出现,将过去时间与空间相对独立和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构成庞大的数据信 息资源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处理与使用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公开化的网络平台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但会对重要的信息资源造成损坏,同时也会给整个网络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焦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措施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要研究多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并把它们应用到这些安全问题中。然而,即便运用了现有的安全工具和机制,网络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隐蔽内部网络结构,它是一种实用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限制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连接。防火墙是无法解决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的。因此,防火墙很难发觉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所以无从防范。 (2)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决定着使用安全工具的期望效果,不安全因素往往产生于错误的设置。例如,NT在进行合理的设置后可以达到c2级的安全性,但很少有人能够对NT本身的安全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方面虽然可以通过静态扫描工具来检测系统是否逆行了合理的设置,但是这些扫描工具基本上也只是比较一种缺省的系统安全策略,当有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专门的应用需求的时候,便很难判断设置的正确与否。 (3)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 传统安全工具很难考虑到有关系统的后门问题,这种形式的入侵大都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防火墙而不被察觉。例如,众所周知的ASP源码问题,这个问题在IIs服务器4.0以前一直存在,它是IIs服务的设计者留下的一个后门,任意一个人都可以从Internet上轻松地调出ASP程序的源码,收集系统信息,做好准备工作后,攻击系统。防火墙是无法发觉这种方式的入侵行为的,因为对它来说,正常的WEB访问过程跟这种方式的入侵行为的形似度很高,仅仅有一个不同是正常访问的请求链接没有入侵访问时的那个后缀。 (4)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BUG 网络安全工具是由人设计的,因此必然存在安全漏洞。程序员在对BUG进行消除时,很可能会产生新的BUG,黑客往往钻这个空子对其加以利用。黑客的这种攻击,电脑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因此无据可查,目前的安全工具还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2. 解决网络安全体系问题的主要途径 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工作顺通常用的方法如下: (1)防范网络病毒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病毒传播起来是很迅速的,目前通常采用单机防病毒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网络病毒的清除,要尽快建立一种适用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毒产品。像校园网,它其实就是一种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内部局域网。如果校园网与互联网相联,就必须要有防病毒软件来保护计算机的安全。目前,就保护计算机安全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软件,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所有有可能被攻击的点进行防御,并且能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升级,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对防病毒体系重新配置,以更有效地防御病毒。 (2)配置防火墙 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卓有成效且已被广泛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能有效地防止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到局域网中。 (3)采用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能够恰到时机地找出并呈送系统中未经授权的 或其它不正常的现象,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技术,它能够较好地检测出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可以找出并呈现任何不能有的行为,从而可以适时地限制这些行为,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把入侵检测技术运用于校园网中,最好采用混合式的入侵检测,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网络 和主机两者被联通的入侵检测系统,这是一套完整的、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4)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 在网络的www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中使用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截获Internet网上传输的内容,并将其还原成完整的www、Email、FTP、Telnet应用的内容,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及时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采取措施。 (5)漏洞扫描系统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要确保网络安全,首先要弄清楚网络中到底有哪些不安全因素。现今的网络覆盖面非常广泛,面对如此大的、复杂的、变幻多端的网络,仅仅依靠人工的技能和经验发现并找出安全问题,进而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呢?设计出一种能够查找网络安全问题,而后做出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然后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升级等方式对最新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在没有对安全程度有苛刻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黑客工具模拟攻击,从而暴漏出网络安全问题,进而解决它。 (6)IP盗用问题的解决 在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l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如果相符就放行。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同时给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一个警告信息。 (7)利用网络维护子网系统安全 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则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 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为长期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8)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除了上述七点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途径外,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这一人为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也十分重要。为强化网络安全责任,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具体措施可以结合文字、视频、数据、软件等方面展 开教育,并通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尽可能不发生人为事故。我国的网络研究发展地比较晚,网络安全技术水平较低,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网络运行安全,还要使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修正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对计算机犯罪要严惩不贷。 3. 结语 构建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共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支撑点,就是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因此,针对各种安全隐患而采取的网络安全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因特网都同样存在信息数据的保护问题,在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的干扰下,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最大化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应当更加全方位的针对各种安全隐患,并充分考虑到各种威胁的特点来实施,这样才能够实现我们保护网络信息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的目标,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继续完善,是我们今后将继续探讨的核心之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病毒防护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来源是网络自身无法避免的系统却是和脆弱性。以下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因素。 1.1非授权访问。非授权访问是指没有经过原有用户的同意就擅自的使用了网络资源。常常会有人通过假冒身份或者非法攻击的形式,来避开访问认证系统,强制性的进入网络系统中,对网络资源进行非法使用,甚至会恶意窃取部分信息或者对信息进行修改。 1.2信息的非法利用。信息的非法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信息的破坏;二是,信息的泄漏;三是,非法信息流的传输。其中信息的破坏是指积极网络侵犯者截取了网络中正在进行上传或者下载的资源包,并对之进行加工或者修改,使得资源包失去效用,或者会添加一些对自己有益处的信息,并将添加信息后的资源包重新返回。信息的泄漏是指消极网络侵犯者通过电磁泄漏或者自身搭线的方式[1],对一些信息进行窃听,或者通过对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筛选或者推论得出,这个过程中不会对信息造成任何损害,但是信息却失去了保密性。非法信息流的传输是指用户在允许自身与其他用户进行某种通信,但会将禁止其他类型的通信。 1.3网络资源的错误或者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用户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访问权限设置或者访问控制,造成资源的偶然性丢失或者对资源造成破坏,甚至会有一些有害信息侵入。或者非法用户强制登陆,使用了网络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消耗,对原用户造成了利益损害。 1.4环境对网络安全的影响。环境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可分为自然环境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对网络安全的影响。比如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造成电缆的损害,进而导致网络系统瘫痪,甚至计算机损坏的情况。再有就是当人们进行会产生电磁辐射的作业时,辐射会破坏网络传输的数据,有可能会被不良分子记录下来,造成了信息泄密。 1.5软件的漏洞。计算机中装有不同的软件,而有些软件设计中存在着漏洞,这些漏洞会使得用户的计算机受到破坏。其中常见的软件漏洞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操作系统,二是TCP/IP协议,三是密码设置,四是数据库。而漏洞的存在会给予黑客进行攻击的机会,一旦病毒侵入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6对拒绝服务的攻击。对拒绝服务的攻击会导致网络服务系统受到强烈的干扰,妨碍网络服务系统的正常运作,减慢程序的运行,逐渐的造成整个系统的网络瘫痪,这将会造成合法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合法用户都无法进入到计算机网络中进行相关操作得到相应服务。 2网络病毒的概念与特点 网络病毒是指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固有的脆弱性来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成程序代码。网络病毒通过四种方式来侵入电脑:一是,代码取代;二是,源代码嵌入;三是,附加外壳;四是,修改系统[2]。虽然病毒侵入的方式不同,但是都会对计算机造成损害。一般来说病毒具有以下特点: 2.1网络病毒有较强的伪装性与繁殖感染力。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同时,网络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仅仅可以篡改计算机程序,而且可以对数据和信息造成一定的破坏或者使其被更改,从而会对计算机用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虽然用户的计算机会装有一些杀毒软件,但是网络病毒具有较强的伪装性,拥有较强的隐蔽性,一般很难被发现,所以即使用户通过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也无法除去这些网络病毒,进而就会对用户的信息以及其他资料与文件造成破坏。再有就是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网络病毒之间会相互感染,病毒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会对整个用户群体造成一定的感染,一旦病毒发生变异,就会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和攻击性。 2.2网络病毒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以及较强的攻击力。计算机遭到病毒入侵后,一般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病毒将会全面的爆发,这时就会对计算机用户的网络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网络病毒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攻击力,主要表现在它会窃取用户的信息,进而泄漏用户的一些重要资料或者需要保密的文件。网络病毒对于计算机用户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所以要注重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最主要的是对计算机用户资料安全进行保护。 3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的有效措施 3.1对软件进行防范和保护。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有时甚至会安装防黑软件,安装这些软件的目的是来防止病毒侵入计算机。再有就是,当我们在使用U盘或者光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警惕,绝对不去使用那些来源未知的磁盘或者游戏盘,在必须要使用这些盘的情况下,要做好对这些盘进行杀毒清理工作。还有就是,不要从一些不可靠的网站上下载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很可能带有病毒,当安装后就会对你的计算机造成严重的破坏。以及还有,不要随意的去打开或者浏览那些不明来历的邮件或者网页,因为这些邮件或者网页很可能带有恶意代码。最后就是要形成对重要文件进行经常的备份或者更新。 3.2安全模块的建立。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入网访问的功能模块来作为网络的第一道控制保护层[3],具体来说,该功能模块要限制使用网络的用户、限制用户使用时间,并建立黑名单对非法用户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智能型网络日志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自动记录用户使用的过程或者使用情况,同个这个系统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是否有病毒侵入到计算机中。 3.3保证传输线路安全。保证传输线路的安全可以通过将传输线路埋于地下来保护,或者进行一些其他类型的保护措施来保护传输线路的安全。这保证传输线路安全的同时,要确保传输线路远离辐射,这是为了减少因为电磁干扰而造成的数据丢失或者信息错误问题。还有就是将线路的集中器等放在可以监控到的位置,防止线路外连。再有就是要对连接的端口进行检查,来防止窃听情况的发生。 3.4进行网络加密。我们对重要数据进行特别保护,比如通过设置加密算法或者密钥作为保护。在设置密码时要保证密码的难度以及不能与用户个人信息有联系,网络加密的方式有:链路加密、端对端加密、以及节点加密等。 3.5进行存取控制。在鉴别用户的基础上,对用户的特权进行控制。鉴别是指在用户被认证后撤销对该用户服务的相关限制,做到支持存取控制。对于存储矩阵的限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进行,比如对重要文件设置只读、只写、或者可修改等,就是在限制存储矩阵。 3.6采用鉴别机制。鉴别主要是通过对报文或者数字签名等进行识别来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并授予用户特权使用户可以获得相应服务。它是经过双方认证,来将危险成分进行排除,来顺利展开对双方身份的检验。 4结束语 计算机带给大家很多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大家带来很多风险,所以关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对网络病毒进行防护是十分必要也是极其重要的。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解决 一、计算机网络当前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 (一)计算机网络软件方面。在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中,计算机软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在使用前都需要先通过网络下载,才能真正满足相关操作要求。但是,在下载的过程中,一些病毒也可能一起进入计算机,致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二)计算机硬件方面。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来看,计算机硬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如果其出现安全问题,则会给计算机网络的正常使用带来极大影响。当前,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安全漏洞有使用不正确,致使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正常通信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网络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到黑客的攻击,导致用户的财产信息、个人信息等大量被窃,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在计算机网络的整个组成结构中,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保证本地连接与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不注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则有可能出现安全漏洞,最终降低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出现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与此同时,计算机系统没有跟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升级,致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之间出现矛盾,最终出现泄漏用户网络信息的安全漏洞,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影响。 (四)人为操作方面。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操作,可以真正达到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但是,如果用户不能正确操作计算机网络,或者是操作失误,则有可能出现很多病毒,也给黑客、不法人员提供入侵的机会,最终威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是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之一。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有效解决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软件方面。根据上述计算机网络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应采取的有效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安全防火墙来对外界的访问、病毒等进行严格审查,从而避免计算机造成不合理的安全攻击。通过设置合适的防火墙,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络信息等的安全性都能得到提高,最终给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影响。二是,在计算机存在病毒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计算机的系统来进行杀毒软件的合理选用,则能获得较好的杀毒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硬件方面。根据计算机网络硬件的使用情况,选用合适的维护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硬件存现的安全漏洞。例如:在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定期对硬盘、网线等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等,不但可以保证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还能促进网络安全性的有效提高,以及在维护设备出现问题时,促使计算机使用寿命真正延长。 (三)网络操作方面。在针对网络操作方面的安全漏洞进行有效解决时,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并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操作能力等,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操作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最终避免错误操作、不规范操作等带来的安全威胁,最终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与此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稳定性有着极大作用。 (四)注重法制建设。在计算机网络时常出现安全漏洞的情况下,加强计算机通信方面的法制建设,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还能真正防范各种不法行为的入侵,最终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性。因此,不断完善我国当前使用的《保密法》,并加大宣传力度和投入力度等,才能真正提高民众的参与性,最终保障计算机网络用户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发现,针对其当前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才能真正消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最终保障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对于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安全技术存在的问题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全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 都防不胜防。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从技术上来说,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PKI技术等。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或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企业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当一个网络接上Internet之后,系统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墙技术完成。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配置在防火墙上。其次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再次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降低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二)数据加密技术。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文秘站:]对称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这种加密方法可简化加密处理过程,信息交换双方都不必彼此研究和交换专用的加密算法。如果在交换阶段私有密钥未曾泄露,那么机密性和报文完整性就可以得以保证。目前,广为采用的一种对称加密方式是数据加密标准DES,DES的成功应用是在银行业中的电子资金转账(EFT)领域中。2.非对称加密。在非对称加密体系中,密钥被分解为一对(即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这对密钥中任何一把都可以作为公开密钥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而另一把作为私有密钥加以保存。公开密钥用于加密,私有密钥用于解密,私有密钥只能有生成密钥的交换方掌握,公开密钥可广泛公布,但它只对应于生成密钥的交换方。非对称加密方式可以使通信双方无须事先交换密钥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信息交换领域。 (三)PKI技术。PKI技术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PKI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由于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等活动缺少物理接触,因此使得用电子方式验证信任关系变得至关重要。而PKI技术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恰恰成为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的密码技术的首要选择,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他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而进一步保护客户的资料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络的不安全性。1.1网络的开放性,由于现代网络技术是全开放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攻击。这其中可能存在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也有肯那个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也包括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等等。1.2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这也为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支撑软件,使得你的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 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3.操作系统不安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创建进程,支持进程的远程创建和激活,支持被创建的进程继承创建的权利,这些机制提供了在远端服务器上安装“间谍”软件的条件。若将间谍软件以打补丁的方式“打”在一个合法用户上,特别是“打”在一个特权用户上,黑客或间谍软件就可以使系统进程与作业的监视程序监测不到它的存在。 (三)防火墙的局限性。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并加强计算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此外,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网络的安全措施应是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其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网络的安全措施应是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罗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罗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 1.1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种:网络传播和通过硬件设备传播。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因特网传播:通过电子邮件传播;通过论坛传播;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通过网络游戏传播。其二是局域网传播:局域网如果发送的数据感染了计算机病毒,接收方的计算机将自动被感染,因此,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染整个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硬件设备传播。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是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其次,硬盘向软盘上复制带毒文件、带毒情况下格式化软盘、向光盘上刻录带病毒的文件、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将带毒文件发送至其他地方等。还有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带、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目前,U盘病毒逐步的增加,使得U盘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途径。 其三无线设备传播。 1.2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 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三是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大部分事件就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但一旦“后门”洞开,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1.3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其一是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 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就会让黑客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其二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其三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守护进程,比如说用户有没按键盘或鼠标,或者别的一些处理。一些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也是守护进程,这些进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扑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况,就会发作。比如碰到7 月1 日,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发生,比如7 月1 日,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被人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安全的情况。 1.4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存在的安全问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里面,包括我们上网看到的所有信息,数据库主要考虑的是信息方便存储、利用和管理,但在安全方面考虑的比较少。例如:授权用户超出了访问权限进行数据的更改活动;非法用户绕过安全内核,窃取信息。对于数据库的安全而言,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正确有效,即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数据的安全性是防止数据库被破坏和非法的存取;数据库的完整性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 1.5 防火墙的脆弱性 防火墙只能提供网络的安全性,不能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它也难以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侵犯。并不要指望防火墙靠自身就能够给予计算机安全。防火墙保护你免受一类攻击的威胁,但是却不能防止从LAN 内部的攻击,若是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联合起来,即使防火墙再强,也是没有优势的。它甚至不能保护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检测到的攻击。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墙造成一定隐患。这就是防火墙的局限性。 1.6其他方面的因素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讯设施极易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灾、风暴、建筑物破坏等)对计算机网络构成威胁。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2.1技术层面对策 对于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其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其二是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各种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但访问控制可以说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其三是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 志、增量备份。 2.2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 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目前,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我们不仅要加强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熟知防御病毒措施,更要有一定的前展性,研究未来病毒的发展趋势,切实做好病毒的预防。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剖析 摘要:该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全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罗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罗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 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项: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2.2 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作为一个支撑软件,使得你的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 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不安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创建进程,支持进程的远程创建和激活,支持被创建的进程继承创建的权利,这些机制提供了在远端服务器上安装“间谍”软件的条件。若将间谍软件以打补丁的方式“打”在一个合法用户上,特别是“打”在一个特权用户上,黑客或间谍软件就可以使系统进程与作业的监视程序监测不到它的存在。 4)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守护进程,比如说用户有没按键盘或鼠标,或者别的一些处理。一些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也是守护进程,这些进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扑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况,比如碰到7 月1 日,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发生,比如7 月1 日,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被人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安全的情况。 5)操作系统会提供一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如telnet。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的问题。 6)操作系统的后门和漏洞。后门程序是指那些绕过安全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程序方法。在软件开发阶段,程序员利用软件的后门程序得以便利修改程序设计中的不足。一旦后门被黑客利用,或在软件前没有删除后门程序,容易被黑客当成漏洞进行攻击,造成信息泄密和丢失。此外,操作系统的无口令的入口,也是信息安全的一大隐患。 7) 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 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当发现问题到升级这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个网络瘫痪掉。 2.3 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存在的安全问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里面,包括我们上网看到的所有信息,数据库主要考虑的是信息方便存储、利用和管理,但在安全方面考虑的比较少。例如:授权用户超出了访问权限进行数据的更改活动;非法用户绕过安全内核,窃取信息。对于数据库的安全而言,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正确有效,即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数据的安全性是防止数据库被破坏和非法的存取;数据库的完整性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 2.4 防火墙的脆弱性 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 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 与Intranet 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但防火墙只能提供网络的安全性,不能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它也难以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侵犯。并不要指望防火墙靠自身就能够给予计算机安全。防火墙保护你免受一类攻击的威胁,但是却不能防止从LAN 内部的攻击,若是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联合起来,即使防火墙再强,也是没有优势的。它甚至不能保护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检测到的攻击。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墙造成一定隐患。这就是防火墙的局限性。 2.5 其他方面的因素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讯设施极易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灾、风暴、建筑物破坏等)对计算机网络构成威胁。还有一些偶发性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机能失常、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对计算机网络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管理不好、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较低、操作失误、渎职行为等都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3.1 技术层面对策 对于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 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4) 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5) 切断传播途径。对被感染的硬盘和计算机进行彻底杀毒处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 盘和程序,不随意下载网络可疑信息。 6) 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 7) 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研发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统,不给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安全。 3.2 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防止计算机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干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就要对计算机用户不断进行法制教育,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计算机犯罪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等,明确计算机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合法信息系统原则、合法用户原则、信息公开原则、信息利用原则和资源限制原则,自觉地和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教育计算机用户和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计算机处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种资料管理制度、机房保卫管理制度、专机专用和严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3 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 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 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为做到区域安全,首先,应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对来访者必须限定其活动范围;第三,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设施。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并加强计算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此外,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思考 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市场竞争的热点,我国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信息资源是社会发展最大的财富。计算机网络的推广与应用,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像一把双刃剑,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本身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促成了进一步建构网络安全体系的重大难题。由此可见,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一方面,要以更加严谨、合理的安全防御技术为基础保障,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用;另一方面,要树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分析 (一)真实性与可靠性 网络安全的真实性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的,是指授权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主要是为了避免网络环境中冒名顶替制造虚假信息的现象发生,因此,对网络用户的实体身份信息进行鉴别是真实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是指网络系统在特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功能的特征,这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建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结构的基本目标。 (二)保密性与完整性 保密性与完整性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任务,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保密性是指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保证机密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用户的过程,保证只有网络授权用户才能接收、使用信息,并确保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不会被窃取和非法共享等。完整性是指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保证重要信息不被恶意篡改的过程,保证网络信息在存储、传输过程中不被改变、破坏或丢失。完整性要求保持网络信息的正确生成、正确存储和正确传输,它是面对网络信息的整体而言的。保密性与完整性相辅相成,共同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要求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未授权使用的人,而完整性则要求网络信息不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三)可控性与占有性 网络安全的可控性主要是指对网络信息传播、运行的控制能力,它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把关作用。可控性要求杜绝不良信息通过网络发散、传播,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危害网络环境的持续、稳定运行。网络信息安全的占有性是指授权用户有权利享受网络信息服务,即网络信息可被授权用户访问、存储、使用的特性。占有性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面向授权用户的特殊性能,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向授权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网络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随时随地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的占有性是相对于计算机网络功能而言的、要求人性化服务的重要特征。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 网络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这为网络黑客恶意破坏信息安全提高了良好的契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要求杜绝不良信息通过网络发散、传播,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危害网络环境的持续稳定运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信息化带给人们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比如网络数据的窃取、网络黑客入侵、网络病毒等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着网络信息安全,不利于计算机网络积极健康地发展。网络信息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增加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难度,这也是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亟待攻克的难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者在安全管理意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够完善。计算机网络结构逐渐复杂化,其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高、安全管理操作不当、安全设置不合理,都会对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信息的高密度聚集性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的主要特征,高密度的信息往往更具有社会价值,同时也具有更大的风险,因此其安全性更易遭到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要把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一方面,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缺乏核心软件技术,整个信息网十分脆弱,具有易窃听、易打击的特点。核心软件技术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结构不安全,网络安全性能低、网络安全系统缺乏稳定性,不规范、不合理、不安全的网络系统设置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 三、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决策分析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对于网络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因此,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要以更加严谨、合理的安全防御技术为基础保障,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用。网络安全防御,不仅仅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以及可控性等这些基础因素,还要转换思维,结合不同的安全保护因素,建构一个更权威、更有效、更严谨的综合网络保护屏障,大大减少恶意的网络信息攻击。构建合理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 (一)科学预警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在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过程中具有预见性的重要意义。科学预警是实施网络安全防护的首要前提,它能通过对整个网络环境以及网络安全性的分析判断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提供精确、科学的评估和预测。精确的网络安全预警大大降低了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性,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效率,确保了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施行。预警是建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结构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意义重大。 (二)安全防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防范恶意入侵的积极防御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建立一种机制来检查系统的安全设置,通过弥补安全漏洞来降低网络信息的风险。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结构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之间都能顺利完成相互间的配合,顺利完成网络安全保护的终极任务,确保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施行。 (三)积极检测 检测是保证及时发现网络入侵行为的重要手段,是为响应提供可能的关键环节。它是通过对检测系统实施隐蔽技术,以防止入侵者发现防护措施并且破坏监测系统的一种主动反击行为,它能够为系统响应提供有效的时间,减少损失。有效检测可采用与防火墙互联互动、互动互防的技术手段,形成一个整体策略,并且设立安全监控中心,便于掌握整个网络的安全运行状态,这是有效防止入侵的根本途径,也是建构一个更权威、更有效、更严谨的综合网络保护屏障的根本措施。 (四)及时响应 响应是指在网络安全防护过程中,发现恶意破坏行为之后,及时反击入侵,避免更大程度破坏行为发生的防护措施。在发现不利于网络安全的入侵行为后,及时作出准确的响应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减少网络信息损失、保障各方面利益的重要保护屏障。现如今运用最好的系统响应包括有:实时响应阻断系统、攻击源跟踪系统、取证系统和反击系统。通过运用这些辅助工具来确保响应的准确实施,有效预防黑客入侵,提高网络安全系数,为网络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五)有效恢复 任何严密的防御技术都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因此,恢复在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恢复是一种事后弥补行为,它通过使用完善的备份机制以及高端的技术手段确保重要信息的可恢复性,避免重要的信息丢失,损害经济利益。有效恢复借助自动恢复系统、快速恢复系统来控制恶意破坏行为,将网络信息的风险规避至最低,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六)适时反击 反击,是网络安全防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防护手段,它主要是依据高端技术搜索网络黑客等犯罪分子的作案线索和证据,以便于依法查办犯罪分子,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犯罪行为。在虚拟的网络数字化空间中,网络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是亟待证实的,在网络环境中查找犯罪人无疑像大海捞针,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相应的取证、举证、起诉、打击等技 术,运用相关的数字化设备进行数据修复等一系列的求证分析活动。适时反击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权威性手段,是为了重重打击网络入侵分子的破坏行为的一种惩处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大大减少恶意的网络信息攻击,树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四、总结 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各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技术工具。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证网民信息安全的关键,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应用各个领域利益的重要环节。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一方面,要以更加严谨、合理的安全防御技术为基础保障,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用;另一方面,要树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结构,旨在立足于网络发展的整体,保证网络系统各个环节的安全,为建立可靠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由于相关经验积累较少,仍然是存在一些固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工程管理过程的质量。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 1计算机软件项目的使用 所谓的软件研发就是根据相关使用目标就数据进行构造,对软件构造进行重新编程,在编辑编写的过程中测试软件是否能够完成设计的工作内容。在研发阶段就软件而言,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分为前期策划、过程中编码、对软件进行相应功能的测试三个阶段。在软件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概要设计是指对于软件的各模块内容进行分解,并对软件的构成板块之间以及相关接口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实现对整体数据组成情况有一个认识,基于此认识再进行后续的详细设计作业,为详细作业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而详细设计是指对之前分析的各个模块中的具体数据进行细节处的设计。两种设计的操作者不同,概要设计的工作者一般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参与制作过多种软件对软件内部的运行机理较为熟悉,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软件的模块设计进行原创性的设计。而详细设计的参与者一般为普通的程序员,其日常的工作就是根据概要设计的相关指导完成具体的操作工作。在设计阶段出现的文档主要是为后续设计工作编制的说明书形成不同的说明文件。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对某个程序员的版块进行程序编写。参与编写的过程主要是由程序员完成,在数量众多的文档中有一类闻到了内容较为详细这类文档在进行软件测试时作为一种发掘文件,能够对文件中产生的一些错误信息进行及时的改正,以提高程序运行的稳定性。在软件测试阶段存在的工作者主要是从各个部门抽调的高级程序员组成的,其中存在的文档主要为软件测试的策划以及软件测试的报告形式。在软件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更新造成持续更新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是由于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隐藏的错误,这些错误随着外部使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更。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软件需要进行更改,最后一种情况是由于软件自身的更改和拓展,为了保证其在保护期间能够避免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挖掘软件潜在的能力,在软件的保护阶段对其进行维护保证文档的策划和报告工作,从而促进软件能够在各个项目工作中实现有效的运用。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项目的应用策略 2.1增强团队水准 作为软件设计维护的主力军,管理团队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相关工作的进行。为了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就需要在团队人员选择时注意搭配,让不同性格有不同专长的人员组成一个团队,这样就可以在面对工作问题时有多种解决思路产生,并选择其中最优解来解决当前问题。同时应该根据软件工程过程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职责,让其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和范围另一方面,当工作团队在日常作业时遇到问题,能够根据制度中的内容来自我调整。同时在制度中有相关的禁止内容,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让团队成员有自我监督管理的意识,对工作过程中接触的内容有一个正确判断,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对团队人员进行安排时,要根据研发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实际工作状态和特点进行分析,在全过程进行合理掌握和调配,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其能够将自己的专长尽可能发挥出来,提高工作岗位的效率和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一个身处管理团队的人员都能够有相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进行项目管理工作。 2.2改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系统 想要改善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提高整个项目的研发效率,就需要不断根据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情况,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概念,新思想,促进软件研发项目能够与时俱进,掌握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相应的技术,并尽快将这些生产要素落实到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维护管理过程中。同时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更新工程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的管理系统,积极引用相关人才提高计算机软件的研发效率同时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将自己在工作岗位获取的经验融会贯通,然后再通过相关技术的加持在其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在团队中营造出团队间用软件质量进行互相竞争,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能够合作共赢的企业氛围。 2.3增强软件风险管理 在过去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的着眼点较少,导致软件开发,后期由于风险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软件与变更后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为了保证软件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构建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并且所有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在脑海中要常有一个风险意识。通过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风险因素的规避。根据过去的开发经验和目前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影响范围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计算机软件风险进行持续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提炼相关经验并尽快完善到相关管理制度中,指导后续的工作人员完成相关作业。 3结束语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软件的相关使用进行介绍,阐述了软件管理过程的内容,随着目前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应用不仅可以使人们掌握更充足的资源,并且有助于创新型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曰攀.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措施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5):98-99. [2]马飞.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5(14):243-243. [3]孙华,李爱平,金智.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措施分析[J].电子制作,2015(08):78-78. 作者:张峪齐 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包括人事档案信息录入、人事档案信息显示及人事信息查询等。系统开发采用了先进技术,有开发效率高,调试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实现了显示信息分页,组合查询等方便用户的功能,提高了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开发 目前软件市场有很多人事管理系统软件,有的功能强大,适合管理大型的集团型企业,有的功能单一,适合管理小型企业。针对高校的人事管理软件却没有通用的商业软件。因为高校的人事管理有其特殊性,每个院校之间的差别很大,管理方法存在很大差别。市场化的通用商品软件很难满足所有高校的人事管理需求。高校的人事管理软件均采用定制化开发,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切合本校实际的管理程序。 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考察了很多软件系统。有的软件功能较全,系统庞大,能够部分满足我院的管理需求,但费用昂贵,且有很多我院不需要的功能;有的软件功能简洁,可部分实现我院人事管理功能,但对于我院特殊的个性化的功能需求不能满足。经研究决定,利用我院的人才优势,结合相关部门课题研究内容,开发适合我院管理的人事管理软件。 1 系统分析 软件系统不是越大越好。越大,功能越全,但操作会很复杂。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本系统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最终确定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开发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最主要、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并留住人才是单位要解决的关于“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利用软件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人才发展计划,并进一步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由人事部门提出需求,并提供相关表格、数据格式,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与人事部门确定核准后,进行系统设计,然后进行编码、测试、调试,由人事部门试运行,提出改进意见,最后以软件系统的形式正式运行。 经过与人事部分相关人员一起分析,总结本系统要实现以下功能: 1) 人事基本档案管理:录入教职员工的基本档案信息,掌握教职工的出生年月、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和简历等基本信息。 2) 综合查询:根据不同的组合条件,查询需要的结果,如可查询35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员工的情况。 3) 统计分析:输入要统计的条件,以柱状图、趋势图等图形形式显示出统计的结果,直观、清晰、一目了然。 重点: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录入,只有规范的基础信息输入系统后,才能够实现其它的系统功能。所以基础档案是根本,除了该模块的设计要易于输入外,还要求基础信息的完整、正确及规范。 难点:统计分析,领导要求的结果要简洁、直观,但运算过程往往很复杂。想要各种各样的统计功能,又要求操作简单,这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需求。如何协调这一点,要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磋商,最终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2 系统概要设计 开发模式采用最新流行的B/S结构,将系统安装在Web服务器上,安装方便,调试、更新系统方便。每台客户端不用安装系统程序,只要有浏览器就能登录人事系统。 总体开发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承担,为学院积蓄人才储备,吸收年轻教师参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本项目将部分优秀学生纳入项目组,将这部分学生作为“软件蓝领”,编写较简单的程序。因为系统中有部分界面的设计、图形图像的处理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把这部分交给学生来做,对项目的进程和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益处。 根据系统分析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以下模块: 1) 员工基本档案录入; 2) 人事档案信息显示; 3)人事档案信息查询。 3 系统详细设计 开发技术选用+SQL Server 2000,采用最先进的开发技术,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采用技术,将网页系统的开发由过去的编写大量代码,转变为充分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面向对象(OO)技术,开发更容易,测试更快捷,调试更方便。系统更容易扩充,在系统完成后,如果将来想加入新的功能,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完善。 3.1 技术平台 1) 服务器操作系统:MS Windows 2000 Server; 2) Web服务器:IIS5.0+MS .NET Framework 1.1; 3) 开发工具:MS Visual Studio .NET 2003; 4) 数据库: MS SQL Server 2000; 5) 客户端应用程序: Internet Explorer 6.0(sp1)以上版本。 3.2 数据库设计 1) Employee表; 2) Department表; 3) UserInfo表。 3.3 界面设计 1) 系统登录页面 用户权限:role分为3个级别:1、2、3 级别1为系统管理员,拥有全部功能; 级别2为高级用户:不可添加修改用户权限; 级别3为一般用户:只可浏览信息,不可添加、修改、删除信息。 验证用户名及密码,如符合则可登录;同时判断用户权限,赋给Session(“role”)变量,根据权限进入不同的页面。 2) 主页面 采用Frame框架页面,点击左侧导航条,显示在右侧MainFrame窗体中。 采用TreeView控件实现左侧导航条。 3) 信息录入页面 信息录入页面可录入人员档案信息、部门信息等。采用文本框录入姓名、毕业学校等信息,采用下拉列表框选择性别、学历、职称等信息,采用日期控件录入出生日期、毕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本院时间等,采用复选框录入兴趣爱好等信息。 4) 查询页面 可实现组合查询功能,根据下拉列表框中显示的要查询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等字段信息,选择相应的“ ”、“ 4 总结 本系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及SQL Server技术,开发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由于高校的人事管理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不尽相同,有相应高等教育管理的特色,所以高校的人事管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管理的内容要向纵深方向发展,为高校领导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很难实现的功能,如智能决策,数据挖掘等,渐渐成熟,可将这些技术加入到系统中,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C/S体系结构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的方法和主要过程,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台应用程序的编写。该系统同其他一些系统相比,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C/S体系结构;数据库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工作效率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无法完成当今的人事管理工作。人事管理系统就是把分散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信息实行统一、集中、规范的收集管理,建立分类编号管理、电脑存储查询以及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和职工解除后顾之忧[1]。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检索迅速、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本系统使用的开发语言是Visual C++,采用的数据库是ACCESS 2003,应用MFC 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对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进行管理。该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模块:员工档案模块、系统查询和统计模块、系统安全性维护模块、报表输出模块、帮助模块。本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且处理效率较高。 2 系统的设计 2.1 需求分析 在调查有关企业人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所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根据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档案模块 员工档案模块包括员工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删除、修改及打印输出等功能模块。员工基本信息主要是员工ID、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专业、职称、学历等内容。 2) 系统查询和统计模块 系统查询模块包括员工调动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职称管理、员工工资管理。员工调动管理包括员工ID、原部门、原职务、新部门、新职务以及调动的日期,管理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录入、查询、删除、编辑以及打印相关报表等操作;员工考勤管理包括员工ID、考勤卡ID、迟到或早退的次数、公休天数、请假次数、加班次数;员工培训管理用来员工上学、进修等参加培训的通知,员工可以在线报名;员工职称管理对员工的晋升或降职等情况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详细记录评职的时间及员工的现任职称;员工工资的登统和计发是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根据相关数据得出的,主要针对员工的基本工资、薪级工资、职务工资、补贴、医疗费用等进行综合的汇总,形成实发工资,还可以对某些人员的工资进行查询和调整,这需要两位负责人的相关审核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3) 系统安全性维护模块 本系统为不同用户确立相应的权限信息,记录每个用户对系统及数据进行的每个操作,可以防止他人进入本系统和越权操作。管理员需要定期备份数据,有添加、删除、修改信息和审批其他用户信息的权限,普通用户有查询和部分内容录入的权限。 4) 报表输出模块 本模块的功能是输出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即按照用户需求打印各种报表,如员工档案表、考勤记录表、员工工资等。 5) 帮助模块 为了使用户快速了解并准确使用本系统的各项功能,减少误操作,本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入了帮助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模块提供的链接,迅速熟悉相关的模块功能。 2.2 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工作流程 为了实现人事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及技术维护人员对数据的补充、维护,支持代码重用技术,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能够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编辑、备份等操作。 人事管理系统需要完成如下功能: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人事变动的详细记录、按照某种条件查询员工的相关信息、员工考勤记录、打印输出结果等。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3 数据库分析 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员工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结构设计是本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会减少数据冗余度,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此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的实现等等。 ACCESS 2003中文版是Microsoft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包Office 2003中文版的重要组件,是目前市场上功能较强大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ACCESS可以利用各种来源的数据,包括运行于PC上的数据库(Xbase系列、Parabox等)和运行于服务器、小型机、大型机上的SQL数据库中的数据[2]。 数据库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数据库结构可以简化开发过程,使系统功能更加清晰明确。因为数据库结构的变化会造成编码的改动,所以必须认真设计数据库结构后再进行编码,从而避免无谓的重复工作[3]。人事管理系统E-R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创建ODBC数据源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全称是开放数据库连接,它是由Microsoft公司随操作系统提供的,现在它已成为数据库访问的标准接口[4]。ODBC为使用不同的关系数据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程序,实现应用软件开发与数据库公共接口。若实现这一统一的接口,就必须有一个标准ODBC接口程序(函数)调用相应的关系数据库,将这个接口程序称为ODBC驱动程序[5]。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Microsoft Access Driver (*. mdb)”作为安装数据源的驱动程序,如图3所示。 在编写MFC 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之前,要事先创建一个名为“人事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库文件,并且将它注册为数据源。即在ODBC数据管理器中出现“人事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源后,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ODBC驱动程序访问数据库了,如图4所示。 3.2 网络结构体系 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将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分解为前台的客户、应用程序和后台的服务器部分。Client(客户端) 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用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erver(服务器端)安装了服务器程序和数据库,用于提供数据服务。 4 系统的部分界面 4.1 登录窗口的设计 登录窗口的设计,包括密码输入、登录和退出,使用者需要选择相应的权限,这是启动本系统时首次出现的,它是进入系统的“大门”,如图5所示。 4.2 员工基本资料的查看窗口 员工档案模块主要包括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添加、保存、删除和查找等功能,用于在窗口中浏览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图6所示。 5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方法,在Windows环境下,以Access 2003为后台数据库,由Visual C++开发完成前台界面。实践证明,本系统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数据采集方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系统的集成度,通过角色的权限设置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管理更加方便、科学。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一个小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对管理人员和用户信息的管理模块,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职工基本信息、人事调动信息、奖惩情况等繁琐工作的便捷管理。本系统使用Microsoft Visual 2003集成开发工具创建Web应用程序,采用C#开发语言,使用微软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人事信息的便捷管理。它基本满足了人事管理者和用户对功能的需求,登录后对权限进行了设置,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人事信息的安全。该系统具有友好的界面、良好的可扩展性。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为此,笔者设计开发了一套小型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该系统对高校的人事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具有人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本系统采用动态WEB构建技术,使得系统客户端无须维护,适应性强。 1 系统需求描述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由于操作人员不同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对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该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信息的合法验证;人员档案管理模块,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档案;履历信息管理模块,完成对人员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继续教育信息的查询、编辑、删除、添加等操作;职称管理模块,满足对人员职称的查询、编辑、删除操作;奖惩管理模块,实现对工作人员奖励和惩罚信息的查询、编辑、删除和添加操作;人员调动管理模块,实现对人员调动、待退休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操作;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综合查询、添加用户为系统管理员、修改密码、添加和删除部门。 2 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可分为6个大的功能模块,实现16个具体功能,系统功能如图1所示。 3 系统实现 3.1系统运行流程 根据该系统的运行过程,设计出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3.2 功能模块的实现 3.2.1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陆由页面Login.aspx实现,它的代码隐藏文件为Login.aspx.cs。该页面也是整个应用程序的起始页面,用户都是从该页面登陆进入系统中的。 为了实现用户登陆功能,应用程序在该页面添加3个TextBox控件、2个Button控件、1个DropDownList控件和1个Label控件,它们的名称分别为user、password、yzm、ImageButton3、ImageButton4、DropDownList3和msg。控件user、password、yzm分别用来输入用户名称、密码和验证码;控件ImageButton3、ImageButton4分别用来实现用户登录和重填功能;控件msg显示用户登陆操作的结果;控件DropDwonList显示用户身份。页面Login.aspx的设计界面如图3所示。 3.2.2查询、修改和删除页面 在本系统中,主要用到查询、删除、修改和添加功能,在此,笔者以“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为例来说明这些功能的实现和设计方法。 View.aspx页面用来实现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在查询的设计中要用到数据绑定,这就要用到DataGrid控件绑定数据库,并进行分页,拖拽了3个Button控件、1个DropDownList控件和2个TextBox控件,Button控件触发Click事件,完成查询的命令,DropDownList控件用来选择查询条件,TextBox控件用来填写满足条件的被查询员工。 4 数据库的实现 考虑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本系统需要的数据至少包括用户数据、考勤数据、调动数据、奖惩数据和履历信息数据。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角色数据;考勤数据主要包括用户的考勤数据和系统的考勤设置数据;调动数据主要包括调动管理信息、待退休人员信息、离退休人员信息;履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教育经历数据、工作经历数据、继续教育经历数据;奖惩数据主要包括受嘉奖和受惩罚人员的信息数据。 分析过总体设计方案后,按照软件工程的设计理念,应该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表,根据笔者所做系统各模块的需要,计划至少建立十五个表:人员档案表Employee、离退休人员表Retire、人员调动表Remove、奖惩表RewardPunish、待退休表RetireEmployee、考勤表Leave、部门表DepartmentCoding、继续教育表 ContinueEdu、工作经历表 WorkExperience、系统管理员表Sysadmin、评审职称表 PostAppraise、聘任职称表PostEngage、受教育经历表EduExperience、年度考核表Assess、错误信息表WrongInfo。下面以人员档案表为例。 人员档案表Employee用来存储高校内部在职人员的档案数据,如员工ID、员工姓名、员工性别等,其中EmployeeID是主码。表的字段说明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个小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基本满足普通高校日常人事管理工作。它具有成本低、良好的可扩展、可移植性好特点,非常实用于规模较小的高校单位和中小型的企业使用。同时,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使用期间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SSH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该文介绍了基于SSH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能满足现代人事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SSH技术;人事管理;MIS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完善,而人事管理是高校事务管理中的重点,同时需要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数据共享,并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和实时分析,从而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学校长远发展而服务。 本文主要是结合高校人事管理的特殊性,以高校长足建设和人才有效利用与开发需要为目的,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构建一个运行稳定,提高人事管理效率的管理系统,充分考虑到教职员工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和人事资源高效利用,以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适应高校长足发展的需求。 1 SSH技术 1.1 SSH技术的概述 SSH是一种开发J2EE 企业级Web应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由基于MVC模式开发的表示层Struts框架和基于IoC模式的业务逻辑处理Spring框架以及对象/关系映射持久层框架Hibernate组成。 1.2 Struts是Apache 基金会Jakarta 项目组的一个Open Source 项目 它采用MVC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java 开发者利用J2EE开发Web应用。Structs 框架的核心是一个弹性的控制层,基于如 Java Servlets,JavaBeans,ResourceBundles与XML等标准技术,以及 Jakarta Commons 的一些类库。 1.3 Spring框架一个开源框架,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开源框架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是EJB的替代品,她是一种轻量级的容器。 Spring框架的主要功能是基于Java Beans技术的配置管理方式,采用IOC原理,对依赖注射技术的使用。这些都用来减少各组件间对实施细则的相互依赖性,提供大量的AOP框架为数据处理管理之类的服务。同IOC的功能基本类似,提高系统的模块化程度。 2 Hibernate框架是一种Java语言下的对象关系映射解决方案 它是一个开源框架软件。它用来把对象模型表示的对象映射到基于SQL 的关系模型结构中去,为面向对象的领域模型到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提供了一个使用方便的框架。 Hibernate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Java应用于企业计算的框架)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 API中的接口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操作的接口,用于配置Hibernate的接口, 间接接口, 用于扩展Hibernate功能的接口。 2.1 基于SSH的J2EE业务应用 集成SSH框架的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系统从架构上总的分为三层:视图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持久层。其中使用Struts作为系统的表示层提供支持并负责MVC的分离工作,Struts框架负责系统构架的三层分离,利用对象关系映射框架Hibernate对数据访问提供持久层支持,方便用户对象与数据访问之间的转化,业务逻辑层用Spring处理完成。基本操作流程是:用软件工程的分析方法根据业务需求提出一些模型,将这些模型抽象成类,并实现为众多的Java对象,然后编写数据对象访问接口(DAO),并在Hibernate中对DAO的基本实现,采用Hibernate架构实现的DAO类来实现Java类的数据属性值来于数据库的读取与存储,最后提交给Spring完成业务逻辑处理并返回。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 1)档案管理。能完成学校教职员工包括履历、资格、任职及组织等在内的信息管理,完成干部职务聘任、变更及级别、任职时间等项的管理,离校、离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等。 2)薪资管理.包括职工工作考核情况信息管理,考勤情况的输入,工资、津贴、奖金等的套算,导入,导出,查询,统计,汇总,生成报表打印等功能。 3)社会保险管理:对固定编制人员与流动编制人员根据基本信息自动生成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的保险报表。 4)考核管理。能够对新进人员教师资格审核及认定,对在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出勤情况及年度考核的管理。 5)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完成职称聘定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信息的初审、更新、维护等处理,全体教师年度考核管理,各级专家、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学术梯队的选拔、培养、考核工作管理;校内现有师资的分析管理。 6)人员基本信息维护。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系统对人员的当前信息,历史变迁信息等进行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维护。 7)统计分析。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处理,比如可统计打印目前教职工的年龄分布状况、职称分布状况及各种比例关系等;提供归档人事资料的输出打印功能。 3.2 系统业务模块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用户量大、功能繁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于设计模块功能繁多,本文介绍部分业务模块。 其基本业务流程为: 1)通过JSP页面实现交互界面,负责传递请求和接受响应; 2)在表示层引入Struts,根据Struts Action接受到的ActionForm,委派相应的Action; 3)在业务层中,管理服务组件的Spring IoC容器负责向Action提供业务模型组件和该组件的协作对象数据处理(DAO)组件完成业务逻辑,并提供事务处理、缓冲池等容器组件,提升系统性能,保证数据完整性; 4)持久层依赖于Hibernate的对象化映射和数据库交互以处理DAO组件请求的数据,并返回处理结果。 在系统中,教职工的薪酬的计算是情况种类最多一个功能计算,并与职工个人最为紧密相关的。在工资计算过程中,我们把学校的按工种和职称分类设计一个计算公式,储存在系统的业务处理中。本系统中的工资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涉及按职工工作性质分类的基础工资数据管理、加班管理、科研经费、津贴管理,查询统计打印管理的功能,实现基础数据输入系统自动计算薪酬,与工资的查询、工资单打印、统计打印。其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4 系统测试 网站性能测试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采用网站测试工具对网站加压以测量网站服务器得出每秒可以承受的请求(Request Per Second) 的最大值。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出所有可能限制系统性能的原因,例如,CPU、内存、或是后端系统所造成的反应延迟等。 我们使用著名的测试软件LoadRunner对系统的压力和负载能力进行测试,基本达到我们系统要求,其测试数据如图3。 测试在10000 个用户的负载下,User Load的最大值为10,平均为9.722,系统平均响应能力最大时间为0.64秒,所有业务动作可用及基本稳定。 5 结束语 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基础之上,基于SSH框架在Eclipse开发平台中实现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和试运行,目前系统稳定性良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分析及实现原理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该文对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实现原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设计 人事管理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项新的工作。由于一些企事业的改制,人事的更迭,以及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造成了部分档案的流失,也造成了效率低、办事难的情况。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部门来说,非常需要一个操作简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单位对员工信息管理及需求的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的普及,推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计算机管理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事业单位的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校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等,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统计、设置用户权限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并且可以在数据库中存储相应教师的照片。为了能够更好地存储职工信息,可以将教师信息添加到Word文档,这样,不但更便于保存,还可以通过Word文档进行打印。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需求分析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成功与否。在设计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时,主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图形化界面、可操作性强,系统的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容错与随机帮助有机结合,便于用户使用及扩充,使一般用户不用培训就能上机操作。每个操作不管成功与否都进行相应的提示,让用户时刻知道操作是否成功,不要让用户盲目的进行操作。而且,错误提示应该准确简洁,让用户知道哪里出现错误,能及时修改。 2)可以真正的实现对高校人事的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信息的搜集、存储、传递、分类、统计和检索等功能的计算机化,确保其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相关性。在查看教师信息时,可以对教师的家庭情况和培训情况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3)要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多条件全方位的数据查询,并且按照指定的条件对教师信息进行统计。 4)管理系统应该按照用户的权限设定的,一定的用户权限才能干相应的工作。让每个用户进入系统后,只能操作拥有权限的窗口。 5)要有简便有效的维护手段,实现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及清空操作。系统使用后,维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通过相应手段降低维护工作量及难度,从而达到保证运行可靠及节省费用的目的。 6)可以方便地对人事信息进行输出打印,便于保存。 7)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综合上述条件,本系统将由六大模块组成,包括基本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等四大主要模块,并添加了备忘记录和管理工具等人性化的功能。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是根据系统设计中所确定的功能与任务,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分解方法进行模块划分,模块分解以“信息隐藏”为准则,以数据操作作为模块界面,然后对各个模快进行具体实现,并遵循“模块间低藉合,模块内高内聚”的原则,使得系统得到比较高的稳定性与维护性。 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综合数据库系统中的开发、使用及管理成本分析,同时也考虑到用户的软硬件环境,并且出于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决定采用客户端/服务端(C/S)结构模型。将系统分为两个部分:表示层部分即为客户应用程序,它安装在各或部门的人事管理客户机上;数据层即为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是数据资料的存储地,它放置在人事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 2)数据库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在数据库的选择上主要考虑Access和SQL Server两种,Access是一种桌面数据库,只适合数据量少的应用,适合处理少量数据和单机访问的数据库,效率也较高。但是它的同时访问客户端不能多于4个。Access数据库有一定的极限,如果数据达到100M左右,很容易造成服务器IIS假死,或者消耗掉服务器的内存导致服务器崩溃。相对而言,SQL 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的数据库,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在功能上管理上也要比Access要强得多。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后台开发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强大。因为现在数据库都使用标准的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所以如果是标准SQL语言,两者基本上都可以通用的。SQL Server还有更多的扩展,可以用存储过程,数据库大小无极限限制。 开发工具则采用C#,C#(C Sharp)是微软为.NET Framework量身订做的程序语言,从根本上保证了C#与.NET架构的完美结合。它全新的技术架构让应用程序和网站开发变得更为简单,C#拥有C/C++的强大功能以及Visual Basic简易使用的特性,功能更强大、数据更安全。 数据访问采用了最新的ADO(ActiveX Data Objects)技术,这是微软公司处理数据库信的最新技术,采用OLEDB的数据访问模式。它是原有数据访问对象DAO、RD0和ODBC三种方式的扩展。ADO的模式更为简化,不论是存取本地的还是远程的数据,都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总地说来,C#与SQL Sever的组合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搭配,这种组合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而且它们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系统的稳定性与处理数据的效率也是经过多方测试与认可。 3)数据库设计 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对数据库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库设计是根据程序的需求及其实现功能所指定的,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程序的开发过程。它不仅关系到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决定了系统的数据完备性、开发难度、易维护性和易升级性。因此,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数据共享性不仅满足了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3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C/S结构模式开发,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为系统开发平台,应用程序以C#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通过本系统,可以保证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及高可靠性。所欲达到的目标即实现教师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并能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打印、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数据查询,按照指定的条件进行统计、对系统的使用对象有较好的权限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及清空等功能,大大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Spring+MyBatis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了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合同、薪酬、考勤、考核以及人力资源等的管理,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规划、实施、调整,提高高校人事的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更有效的服务高校。本文采用基于B/S构架的三层体系结构,利用JSP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Spring和MyBatis框架进行设计,实现了人事信息管理、合同续聘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内调动管理、退休丧后管理、培训进修管理等模块,能够满足高校人事管理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B/S;人事管理;Spring;MyBatis 1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web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已使往日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管理变得整洁而高效。 人事资源管理系统根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充分注重软件操作的交互性,简单性以及可视化原则的前提下,能及时为人事管理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和结果分析,能有效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质量及管理Q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有助于高校人事工作的信息化、正规化管理。 2 系统需求 人事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两个功能模块。有教师和管理员两个角色。管理员可以进行人事信息管理、合同续聘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内调动管理、退休丧后管理、培训进修管理等功能。教师通过浏览器可以对相关授权信息进行查看。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一位教师有一个政治面貌,一位教师可以签订多个合同,一个合同只属于一位教师。一位教师可以有多个年度考核,一个年度考核只属于一位教师。一位教师可以进行多次信息变更,而一条信息变更只属于一位教师。 管理员登录需要输入管理员id和管理员密码,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若存在此记录,则可成功登录,否则登录失败,返回登录界面。表1为管理员表结构设计。 3.2 详细设计与实现 教职工通过前台操作将指令下达到后台,后台将指令由Spring进行自动扫描分配首先到达控制层,控制层中的UserLogin Controller类通过调用EmpResult execute()方法到服务层,服务层中有接口UserService,它的实现类通过重写并调用EmpResult findAllById方法到持久层,持久层通过调用findAllById方法进行Mybatis映射到UserMapper.xml文件,下来通过数据库语句对数据进行访问,然后从最底层逐层向上返回数据。设计的核心主要靠Spring的容器管理支持控制层,Mybatis的映射机制支持持久层。 4 结语 系统以MyEclipse10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中的web前端开发知识,以JavaScript为用户端开发语言,采用MVC分层体系结构以及支持MVC架构的Spring+Mybatis框架,使用开源服务器Tomcat以及MySql数据库,服务器端开发语言为JSP。设计实现了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并且其在线浏览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跨平台性。针对系统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候的卡顿现象,后续我们会优化算法以改进系统性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浅谈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的人事管理系统就成为了各大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当今社会各企业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时的主要内容为依据,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是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而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作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人事管理的有关内容设计相应的信息系统就成为了现阶段各企业内部设计人员共同的工作目标。 一、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功能需求 首先需要设计人员明确的一点在于,设计和开发人事管理系统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确定系统功能前,需要对系统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1.系统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保证,因此,该模块的日常工作为对系统的用户、菜单和工作日志进行维护。 2.人员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工作岗位的调换、增减人员等,在对管理过程中,该模块可以辅助管理人员记进行信息的修改、添加或删减。 3.考勤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员工的出勤记录进行整理,并且生成相应的表格供企业岗位调动时使用。 4.薪资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员工的薪资进行信息设置和管理,该模块可以辅助管理员进行薪资数据的查询、核对等。 5.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企业员工的考勤、薪资等信息进行查询。 (二)非功能需求 1.系统完整性。想要保证系统功效得到充分发挥,能否稳定运行是基础,以此,在对系统的完整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管理、系统联机、软件升级等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2.系统适应性。系统能否跟随其所服务企业的变化而变化是对该系统进行评价时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系统还需要具备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对自身进行调整的能力,减少使用者对系统进行修改时所花费的时间。 二、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系统通过细分的方式,使其成为相应的子版块;第二步,对不同子版块所具有的作用进行设计;第三步,将不同子版块间所对应的逻辑关系进行确认;第四步,对子版块和模块传输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总的来说,对架构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不同方案的需求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能够达到特定目的的小方案的内容,然后将数据所对应的不同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得出可行的框架,最后再根据数据库对模块内容进行完善。针对企业所设计的人事管理系统通常由查询、考勤、人事、工资四个管理模块以及最终的退出模块所组成,在上述模块中,具有系统管理功能的模块为基础模块,这是因为该模块能够控制使用者权限、限制使用者的行为,另外,最关键的模块为人事管理的相关模块,该模块所肩负的职责在于对企业人员的有关信息和日常活动进行管理,而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为查询模块,该模块兼具信息查询以及统计两种功能。 (二)数据库设计 1.设计理念概述。在对企业所应用的人事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发现,数据库所对应的结构以及包括的资料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员工的工资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附加工资以及工资下发日期等;其二,企业员工的信息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企业就职人员的姓名、所在部门、职务、联系方式等;其三,企业员工的考勤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员工进行签到的日期、r间等;其四,企业各部门表格,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部门名称、就职人数等;其五,企业用户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用户的名称和密码等。 2.数据库所用表格的设计。在对企业数据库所应用的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对于在日常工作室经常需要查阅的信息和资料应当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资料查阅的过程中精简不必要的步骤,提高效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既保证常用数据的单独存储,同时又保证系统的完整程度,想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需要设计人员将不同表格的名称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为:选择能够将表格内容进行准确反映的英文单词,而不是传统的中文词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人们依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数据库的有关技术广泛应用在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需要有关人员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信息化的程度与发达国将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对有关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ASP的人事管理系统分析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系统在设置上秉承着简约的原则,界面简单,并且具有很大的延伸性,智能化人事管理是企业走向科学、规范化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分析了该系统的需求,描述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并对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系统人事管理 ASP 设计 测试 人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负责人事资料的统计、查询、更新等,现阶段人事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了,因此统计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了,所以当前迫切的需要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管理的人事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参考单位人事管理的要求,设计一套属于自己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这样就能更好的对单位的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另外通过计算机建立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能满足企业单位日常的人事管理需求,并且让人事管理变得更加公正透明。 1 人事系统管理系统现状及技术、需求分析 1.1 人事信息管理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人事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系统,它改变了以往人工管理档案,记录工作业绩、记录考勤、核算工资报酬等工作的繁琐和低效,将人事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集成到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办公系统平台,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 1.2 关键技术 在系统研发中,当前主流系统构架主要包括:B/S(Browser/Serve,浏览器端/服务端)模式和C/S(Client/Serve,用户端/服务器端)模式。其中B/S模式将系统程序和后台数据库保存在网络服务器中,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网络服务器,并发送消息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处理完成后再将信息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供用户浏览;C/S模式则需要客户端在电脑上安装相应客户端程序,后果客户端程序与网络服务器端系统进行互动。鉴于人事管理系统的用户使用需求,为减少客户点电脑负荷和系统维护成本,便于用户实时使用系统工作,人事管理系统选择采用B/S模式构架进行开发;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以用于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语言接口规范,类库丰富,安全稳定,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系统数据的集合。人事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所有员工信息都被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为和开发环境完美融合,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选择采用SQL SERVER 2005,该数据库平台功能强大,安全可靠,与联合开发系统稳定性较高,语言接口规范有效。 1.3 需求分析 需求方面提供的功能是员工的基本信息,并且支持管理人员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等功能;查询方面支持多种功能,如考勤查询、培训查询、绩效查询、人事变得查询等;另外信息的显示的方式是Web页面形式,这样界面操作起来简单易懂,人事管理人员不需要进行什么培训就能够直接使用,另外在管理权限上还分为普通和领导,普通的话能够上传考勤信息等,然后领导对职工的考勤等信息进行审批操作;性能方面该系统操作灵活性高,安全可靠,并且还能够和外部程序进行接口,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能够和当前企业的其他管理系统进行联网使用。 2 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测试 2.1 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的软件设计方面,其基础是网络运行的三层应用模式,并且还结合了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三层应用模式的第一层是客户端程序,第二层则为WEb的应用服务器模式,第三层就是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方面选择、HTML、SQL Server数据库和C#编程等技术和开发工具。系统在设计方面让多个动态页面相互关联,具体来说就是分为六项,在登录界面中主要是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有职工的账号和管理的账号;在界面上用户可以选择各个子模块,如浏览模块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全面的人事档案;查询模块,该方面就是查询想要知道的人事管理数据,提供条件越多,查找的越精确;统计模块,在统计模块当中可以详细的看到部门统计、学历统计等多种样式的统计数据;编辑模块,这里普通账号是没有权限进入的,只有管理账号才能够进入,在编辑模块,管理账号能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并且这里面详细的记录了所有员工的资料数据。 2.2 系统的实现 要想让系统得到实现这里还需要借助和SQL SERVER2005。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并且安全性高、易于维护,并且开发系统的花费也并不多。在系统执行过后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 2.3 系统测试 在系统的测试方面还是有些差别的,本系统是依托Web来进行系统测试的这种测试方式和传统的测试方式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检查和验证,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是不是遵循我们的设计,还要在多个用户的浏览器上查看显示是不是政策,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3 结语 基于ASP的人事管理系统充分的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调度、参照员工的考勤能够自动的计算出员工的工资薪酬,并且计算准确,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第一时间的得到准确的数据,大大的节省了繁琐的人力工程,并且除了查找方便、安全可靠外系统所能储存的数据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因此管理系统的研发在节约了人力物力,促进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的同时,还有这很大的推广价值。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JSP的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日益成熟,作为计算的一种应用,使用计算机对人事资料进行管理,会给应用这带来很多方便,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同时,这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以及与世界先进管理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将人事管理的手工操作转换成为用计算机处理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员,简化管理员的工作强度,使管理员可以快速、准确、直观的了解到数据库当前人员档案、培训管理、职称评定、奖惩管理、人员调动等方面的大致情况或是具体个人档案信息。 二、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图1-1系统功能模块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登录模块 此模块实现用户进入系统管理前的验证操作,只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进行各种操作。 (2)人员档案模块 此模块实现对公司所用员工的档案进行管理,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身份证号、部门、职务、公积金号码等。根据需要,可以对某个人员的档案进行修改、删除和查询。 (3)培训管理模块 公司对所有员工或者部分员工进行某项培训,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训,在本模块,可以记录这些培训信息,包括培训参与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结果等。根据需要,可以对某条培训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4)职称评定模块 如果给员工评定职称,本模块可以记录职称的评定情况,包括员工编号、职称名称、评定日期、评定方式、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等信息。根据需要,可以对某条职称评定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5)奖惩管理模块 员工表现出色或者犯了某种过失,公司需要给员工奖惩,本模块提供了该项功能,记录奖惩类别、内容、原因等信息。本剧需要,可以对某条奖惩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6)人员调动模块 本模块提供了管理公司人员调动的功能,人员调动后,在系统中记录调动前的部门和职务以及调动后的部门和职务等信息。根据需要,可以对某条调动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三、关键模块实现 1.人员档案模块的实现 本模块包含的JSP文档及其功能如下: Employee.jsp功能与index.jsp类似, EmployeeLeft.jsp用于显示本模块网页的功能链接。 AddEmployeeStep1.jsp主要用于提供用户输入人员档案信息的界面, AddEmployeeStep2.jsp则用于提交信息并连接数据库和修改数据库。ManageEmployeeStep1.jsp主要用于显示人员管理的条件查询页面, ManageEmployeeStep2.jsp则用于操作数据库并显示查询结果列表。 单击列表中的“修改”则进入ModifyEmployeeStep1.jsp页面,此页面提供修改人员信息功能。 单击修改按钮后,刚进入ModifyEmployeeStep2.jsp向数据库中写入信息,如果更新成功刚显示“修改人员档案成功”,否则显示“修改人员档案失败!”并将错误显示在页面中。如果单击删除链接,刚进入DelEmployeeStep1.jsp页面,实现删除操作。 SearchEmployeeStep1.jsp页面,主要用于查询人员档案,在管理人员档案操作中,既使用其来进行数据库查询,SearchEmployeeStep2.jsp则用于显示查询结果列表,由于员工信息较多,因此只选取部分显示,如需查看详细信息,则可单击员工编号,进入ViewEmployeeStep1.jsp页面,该文件用于显示员工的详细信息以及其余模块的信息,如奖惩情况和调动情况。 还要说的是关于javabean的,Employee.java定义了类Employee,用来封装与人员档案相关的方法,如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其定义的关键方法有:Add用于添加人员档案,Modify用于修改人员档案,Delete(String _EmployeeID)用于删除人员档案,IsExist作用是用于判断该员工编号是否存在,ListAll用于列出所有人员档案,Search用于查询人员档案. 2.培训管理模块的实现 本模块包含的JSP文档及其功能如下: Train.jsp功能与index.jsp类似,TrainLeft.jsp用于显示本模块网页的功能链接. AddTrainStep1.jsp主要用于提供用户输入培训记录的界面, AddTrainStep2.Jsp主要用于将培训信息存入数据表Train中,则用于提交信息并连接数据库和修改数据库. ManageTrainStep1.Jsp 本页面列出系统中所有的培训记录并提供修改和删除功能链接。 单击列表中的“修改”则进入ModifyTrainStep1.jsp页面,此页面提供修改人员信息功能,单击修改按钮后,刚进入ModifyTrainStep2.jsp向数据库中写入信息即将修改后的培训记录信息更新到数据表Train中,如果更新成功刚显示“修改人员档案成功”,否则显示“修改人员档案失败!”并将错误显示在页面中。如果单击删除链接,刚进入DelTrainStep1.jsp页面,实现删除操作。 还要说的是关于javabean的,Train.java定义了类Train,用来封装与培训相关的方法,如增加、修改、删除、培训记录等,其定义的各方法及其功能描述如下:FindByNO,该方法主要用于实现根据记录号查找人员调动信息,查询所有的培训记录,将查询到的培训记录存入向量中并返回;Add,主要用于实现培训记录的添加操作;Modify主要实现培训信息的修改操作;Delete实现培训记录删除操作;SearchByID该方法主要用于实现根据记录号查找人员调动信息,查询所有的培训记录,将查询到的培训记录存入向量中并返回;ListAll,主要用于列出查询结果。 3.职称评定模块的实现 添加职称评定记录主要由AddAssessStep1.jsp和AddAssessStep2.jsp两个文件组成,其中前者提供了添加记录的界面,后者用于调用JavaBean中的Assess中的Add()方法,向数据库传递填写的信息,更新数据库即Assess数据表中信息。 ManageAssessStep1.Jsp 本页面列出系统中所有的职称评定记录并提供修改和删除功能链接。 单击列表中的“修改”则进入ModifyAssessStep1.jsp页面,此页面提供修改人员信息功能,单击修改按钮后,刚进入ModifyAssessStep2.jsp向数据库中写入信息即将修改后的职称评定记录信息更新到数据表Assess中,如果更新成功刚显示“修改人员档案成功”,否则显示“修改人员档案失败!”并将错误显示在页面中。 如果单击删除链接,刚进入DelAssessStep1.jsp页面,实现删除操作;如点击员工编号,则可进入ViewAssessStep1.jsp页面,显示该员工的详细人员调动信息。 还要说明一下javabean的作用,Assess.java中定义了类Assess,用来封装与人员调动管理有关的功能方法,比如添加,修改,删除,查看人员调动记录等,其定义的各方法及其功能描述如下:FindByNO该方法主要用于实现根据记录号查找职称评定信息,用于整体查询;Add主要用于实现职称评定记录的添加操作;Modify主要实现职称评定信息的修改操作;Delete实现职称评定删除操作;SearchByID通过员工编号进行查询操作,主要用于一般查询。ListAll主要用于列出查询结果。 结束语 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完成员工基本信息、培训、奖惩等的输入,使用户方便进行数据查询和修改,数据删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网络办公是越来越称为主流,因此人事管理系统提供人事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人事操作的合理化和电子化,为企业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业务处理提供了方便,人事管理系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它的实现使人事管理人员摆脱了繁重的资料管理、分类汇总、信息查询等工作,也将人事管理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利于现已建成的企业网络环境。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探讨 摘 要: 作为高等学校管理重点之一的高校人事管理,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对人事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本文对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目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现状,并针对现有系统的弊端,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构建,采用B/S操作模式、Oracle 9i的数据库支持的新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 关键词: 高校 人事 管理系统 高校人事管理是在一定的人事政策和原则之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执行及调整学校的人事制度,对高校内部的各级各类人员及其人事关系进行组织、协调,做好全校教职工的档案管理、聘任录用、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职称评聘、离退休等工作,以达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的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人事管理将为高校创造优秀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建设合理团结的教职工队伍,提升高校竞争力,增强办学质量,促进高校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人事管理的业务量日益增大,业务种类显著增多,服务要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高校人事管理从被动的事务管理转向主动的人力资源开发及服务,相应的管理工作手段也应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由此,将当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人事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个集全校教职员工档案管理、薪酬分配、社会保障、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干部任免、数据统计与上报、信息的采集与运用等为一体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对人事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事管理工作是十分繁杂琐碎的例行性事务工作,涉及大量的机构、编制、岗位、人员数、工资等信息,人事管理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处理信息的查询、统计、收集、整理、存储、归档等事项。这些大部分都是基于经验的重复劳动,但又是人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事务。每逢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机构调整、干部任免、工资变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较大的人事管理事务及年报、月报等统计工作时,大量的信息处理需要占用管理人员很多时间,手工操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目前高校的人事管理整体效率偏低,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信息冗余,维护困难。各个管理部门都拥有各自独立的人事基础信息库,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从而造成人事信息的重复建设,客观上导致了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同时动辄上百个字段的信息库的维护工作量极大;二是信息不够精确。由于各部门的信息来源、使用目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以及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导致采集到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错误。 因此,迫切需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系统使人事管理各项事务科学化和规范化,运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和有序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员工考勤、薪资计算等定量问题,一定程度上实现无纸化办公,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实时动态提供准确的人事信息,使人事管理工作者从原始复杂的人工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事管理的理论思考和战略决策中。 (二)实现领导利用人事信息进行决策的需要 人事信息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人才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高效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将利用人事信息数据库,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各单位的教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及动态变化,获得各种统计分析报告,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准确依据。例如,师资信息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岗位结构等可为人才引进、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人事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从教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职称评聘、人才的引进与调出到人事政策的制定等,每个过程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校人事管理的科学性,离不开实时的人事信息数据分析。只有掌握准确全面及时的人事信息,才能为学校领导的科学化决策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方便快捷地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人事信息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学校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 (三)为学校各部门和教职工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所有教职工可借助人事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快速了解人事信息。首先系统可以迅速统计人员的学历、职称情况,从而方便各部门制定下一步的人才规划。其次,系统可以成为学校人事管理的纽带,利用校园网、手机查询等方式为人事部门之外的其他管理人员及教职工提供各种自助式服务。比如重要领导可以在网上查看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缘结构,重要员工的信息、员工绩效等;教职工可以对所需的人事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快速查询,各部门也无需在答复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管理从以前的相对封闭变得开放,学校全体人员均能参与人事管理活动中,变滞后管理为超前管理。 二、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现状 总体来说,目前各高校内部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并不理想。表现为一是缺乏较完整、全面、实用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传统的人事管理系统多是以教职工档案管理为主,只是停留在单纯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上,在具体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对基础数据库的查阅和改动,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不能满足开放式、跨平台和多级管理的要求。二是即便有较大的人事管理系统,也缺少适合高校特征的功能和模块,无法满足高校多元化的数据处理需求,与高校人事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数据共享性不高 部分高校仅限于人事部门内部使用人事管理系统,没有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而更多的高校则使用单机版人事管理系统,确实可以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录入、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但也有其硬伤。主要问题就是人事信息的管理存在部门化现象,如教师的教学信息归属教务部门管理,教师的科研业绩则归属科研部门管理,结果是各部门均有面向特定功能、基于不同技术和应用模式的数据库软件,对信息维护的依据不尽相同,缺乏信息自动转换和共享功能,导致了人事基础信息的多头建立、信息管理零乱。操作人员需要频繁地在各种系统之间来回切换,严重影响了人事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率,很难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满足校内各职能部门、上级劳动人事部门的业务需求。 (二)系统适应性局限 有些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设计了适合本校特征的人事管理模块,但大多是采用C/S模式的单机版模式,只能应用在有限的局域网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扩展,而由于当时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软件本身的局限性,这些系统大多缺乏灵活性,适应系统环境较差,目前面临着升级困难、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要求。 (三)业务功能性缺乏 现有人事管理系统在开发时,很多功能模块是从信息管理系统演变而来的,从单一的人事行政管理业务需求角度出发设计,局限于人事信息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三大功能,缺乏人才资源管理相关的业务领域及决策分析这个重要环节,而且在整体性、前瞻性和集成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例如,仅提供日常的师资管理、劳资管理,忽视诸如专任教师职称年龄情况比、各类人员工资发放比例分析等重要信息。这些数据通常是辅助决策的关键,但却无法直接得到。 (四)管理智能性欠缺 目前所用的人事管理系统通常不够智能,不能及时在具有时效性的工作上给予管理人员提醒,比如每月为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某位教师的职称评定年限已到,需要准备材料,等等,若由于疏忽遗漏造成的失误往往影响到双方的工作情绪。 三、新型人事管理系统的构建 信息时代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显著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加快工作流程、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开发模式的选择 目前的人事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采用C/S应用模式而产生的硬伤。面对跨地域管理方式,C/S模式在数据共享、远程操作方面存在困难,同时要为地理较分散的众多客户端安装和升级系统,耗费人力物力。 随着Internet技术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可移植性好、界面通用、易于掌握和易于维护的B/S应用模式应运而生。基于B/S模式的管理系统存在以下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能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并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②将客户端操作简化,客户端可以通过桌面浏览器方便使用。③便于系统维护,几乎所有的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仅需通过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升级。基于该模式可构建一套具有实用性、通用性的,与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等无缝连接的人事管理系统。 (二)开发实例 基于上述分析,我所在的高校拟初步建立一种新的基于Web技术的人事管理系统。本系统将基于Web技术的构建,采用B/S操作模式、Oracle 9i的数据库支持,系统开放,操作界面简单,集中式管理,不同地点远程用户和校内局域网用户等多用户在权限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实现动态、实时的数据查询、新增、修改和删除工作。 系统在管理上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分为操作层、系统管理层和层。在具体设计时,按照功能模块划分,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设计了七个系统功能模块:教职工管理模块、人事业务管理模块、劳资业务管理模块、师资业务管理模块、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块、分类查询与报表统计模块、日常信息维护模块。(见图1) 图1 系统功能模块 新型人事管理系统具备以下特点:①基于网络数据库平台。对唯一数据库进行管理,各部门可自动获取最新的、相关的人事数据,甚至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进行打印输出,轻松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有效减少客户端的维护量。②高度模块化,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随时随地添加数据,避免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和资源的重复浪费。③提供与Word和Excel等表格和文档工具的无缝连接。可灵活使用文档和报表编辑,方便用户操作,既做到了功能扩充,又保证了界面统一。④安全性高。引入多级权限管理,对全校教职工按参与角色划分为:系统管理员、二级部门负责人和人事秘书、决策者和主管领导、普通用户四类,按类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合理分配,使四类用户都有特定的功能的维护权和查询权。程序在每个页面都进行身份和权限的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绕过系统登录界面进入系统其它页面,或者不具有管理功能的用户进入管理模块,从而充分确保系统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四、结语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不仅能提高人事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工作的效率,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而且能与教学、科研等部门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人事信息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的重心正在从传统的基础性工作向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等方面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基础人事信息,深入挖掘信息价值,提高人才管理与服务水平,主动服务领导决策,是今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略谈RBAC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已经是一种主流趋势。尤其是通过现在各大学校园内正在倡导构建的校园网系统相连接,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人事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RBAC模型的应用。对于系统构建中的用户、角色以及权限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对基于此技术的高校角色用户访问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改革;系统构建;RBAC模型应用分析 1、在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中,人事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重点管理工作。伴随着当前的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改革,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比如计算机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已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民办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本身工作面就比较广,而且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所以民办高职院校的人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只有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应用RBAC模型,对用户进行角色定性然后再根据用户的角色进行访问控制,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也优化了管理系统,提高了RBAC模型的意义管理效率。 RBAC是Role Based Acess Control 的缩写,翻译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这一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大学的Rav教授提出的,主要是针对大量用户访问、大量数据客体以及访问权限问题进行解决的授权管理问题。在这种模型中,主要是通过把系统的访问角色与权限进行联系,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进行权限的访问控制。所以RBAC是一种无确定性策略管理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主要应用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最小特权原则以及责任分离原则和数据抽象原则。在这种角色方位的控制中,它的主要实体有四个,分别是用户(User)、角色(Role)、权限(Permission)以及会话(Session)。在这种系统中,一个用户可以将自己扮演成很多角色的成员,而一个角色也可以用于很多用户。所以,在RBAC模型中,一个角色同时具有多个权限,而同一个权限,系统也可以同时指派给多个角色。这样每一个系统会话都会把一个用户和系统指派给他的角色相联系起来。 在RBAC模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系统可以对每一个用户在激发其所属角色的某些子集时,通过建立了一个单独的会话而实现。系统用户可用的权限只限于当前会话激发的所有角色权限的并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 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同一时间与系统进行多个会话。而每个会话用户可以以不同的角色进行。这种会话的概念类似于我们传统的对系统控制主体进行方位时所进行的标记。一个主体可以看作是系统默认的一个访问控制单位,而每一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可以以多个不同权限的角色身份对这一系统主体进行访问。 2、RBAC模型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2.1 RBAC模型的应用思路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改革,对于这一系统的开放性要求越来越高,系统面临着向多应用客户端以及多用户的访问,再加上人事管理工作管理的内容比较重要,许多涉及到学校的重要机密,而信息量比较复杂,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应用RBAC这种模型的时候,基于其角色访问控制这一理论,可以在系统中设计完善的权限控制访问,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设置相对应的权限,控制不同人员对不同信息内容的访问情况。所以在模型应用中,应该为每一个用户进行单独的角色分配,并同时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角色等级,进而控制不同用户可以登录的子系统以及在系统中可以进行的权限操作。 2.2 RBAC模型的数据库设计 由于管理系统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所以在进行系统权限设置时,可以根据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职务进行划分。总体上权限可以分为四个档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管理类访问权限,功能类访问权限,普通类访问权限以及维护类权限。在这四类访问权限中,管理操作类权限可以对系统内的表格或者文件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权限,所以应该对应的是学校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而功能类权限主要是针对学校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按照系统的模块进行操作。普通浏览类权限针对学校普通的教职工和学生,他们只具有访问的权限而不具有任何操作权限。维护类权限针对的是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他们主要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清理维护工作。这样通过这四类权限的设置,可以对不同人员的访问进行控制,既满足了访问需求,又实现了对访问身份的控制,保护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2.3 RBAC算法设计 在RBAC系统模型中,算法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位映射来实现的,即每一个角色都对应一个系统的bit位,在系统中用“1”或者“0”来进行表示,“1”表示允许权限操作,“0”表示禁止权限操作。本质上来讲,仍然是采用功能权限的二进制合成制,形成相对应的角色权限码,对系统的访问用户进行权限控制。当访问的用户符合系统的权限设置规定时,系统会自动取出该用户的权限码允许其进行相关的操作。通过映射位原理实现了系统用户与相对应的功能权限的连接。 2.4 RBAC模型的安全设计 对于管理系统的安全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分为两大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是对系统用户设置数据访问权限,第二模块是对系统用户进行模块访问权限设置。在第一模块中,对用户的系统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主要包括对系统数据的查询、新增以及修改和删除,这一权限的设置主要针对学校的教职工和管理人员。比如对于教职工,拥有对自己角色的数据访问与修改的权限而不具有对所在的院系系统的访问的数据修改权限,而人事管理部门和系统管理人员则具有这项权限。对于模块权限的设置主要是对于系统的各个菜单的访问与修改权限。比如系统的基本信息模块中,教职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维护模块等,需要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权限设置,以防止有人篡改系统的模块数据,带来严重的管理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是通过现在各大学校园内正在倡导构建的校园网系统相连接,实现校园网的访问功能。在应用RBAC这种模型时,主要是通过其角色访问控制理论进行系统构建,一方面实现了对于系统用户的访问浏览与操作权限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通讯技术论文: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统一战线 【摘要】分析了电子邮件、博客、论坛和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技术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同时,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在防止敌对分子利用网络破坏统一战线的同时,更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来发展壮大我们的统一战线。 【关键词】统一战线 新兴通讯媒体 网络 电子邮件 即时通信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和媒体传播平台也急速发展起来[1]。它们已深入人类的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同样也必将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统一战线要求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新兴媒体的出现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2]。同时,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因此统一战线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努力的利用新兴媒体为统战工作服务。这里主要对新兴媒体中的互联网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系进行讨论。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规模快速增长,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电子邮件、网络下载、博客、个人网站、即时通信等网上各类功能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网络媒体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低门槛的特点,使任何公众和群体均能拥有使用权,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在传统媒体上难以发的信息。目前全球已有12亿多网民,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互联网在公共信息沟通、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所利用,对统战工作也会造成相当的危害。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网络功能与统战工作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1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可以非常快速的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络系。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方式。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反对势力利用电子邮件,通过发送含虚假信息、反动言论的邮件,以达混淆视听的目的,对统战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如邪教“”被政府依法取缔后,其国内外骨干分子利用电子邮件具有匿名发信的功能,为相互联系及开展地下活动提供了便利。 “”顽固分子也通过电子邮件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大肆宣传歪理邪说,对统战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对于这些电子邮件,个人应做到不信、不传、永久删除或举报垃圾邮件,邮件服务商应按照自律公约依法进行监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数人都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对流动统战对象及各派内部可利用它进行文件及思想汇报的发送,及时高效的交流,提高办公自动化效率。也可以建立一个公共邮箱,由支部的成员自行登录下载各种文件。各成员也可上传各种资料到公共邮箱,便于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向上级领导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由于可以匿名,使得人们能大胆的说出真实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可以提高参政议政的效果,稳定和扩大统一战线。 2 博客 博客(blog)是web log的简称,也被称之为“网络日志”[3]。借助博客传播平台,提高了人际间交互式沟通的灵便性,可将实时信息快速传播出来。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众多事件幸存者在他们的博客中对该事件生动翔实的描述,真实迅速且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目前中国博客数量已达4698万,博客用户已渗透到全体大众,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博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在这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享有更大的自由度,使网民可自由选择和信息,由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促进了民主的进步[4]。现实中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博客,大量的反动、虚假信息,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安全。除了对含有不法内容的博客进行严密监督外,还应加强对网络管理法律的宣传,使广大的博主具有一定的鉴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和意识,对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做到不信、不转。派的党员也可积极利用博客,建立专题博客宣传党和国家的统战方针、政策和理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通过博客公布议案设想、介绍政协会议内容与精神,更加广泛的联系群众,已成为一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新形式[5],使议案内容更贴近基层,更贴近民生。 3 网络论坛、即时通讯 网络论坛全称bulletin board system(bbs),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时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是无需等待的实时通讯,交流更加便捷,迅速。而且实时通讯软件通常还具有传送文字、档案、声音、影像等功能。即时通讯形式有聊天室、腾讯qq、网易泡泡、uc、msn、skype等。 在论坛和即时通讯软件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无须考虑自身和交谈的对方的真实社会身份。这样,参与讨论的人可平等的与他人进行任何问题的探讨。这也为境外的反华势力破坏我国的稳定提供了机会。例如自汶川地震以来,网上流传的把今年以来中国几个灾难发生的日期,都牵强附会地与数字“8”联系起来的“段子”,攻击北京奥运会的谣言。中国反邪教协会跟踪调查,发现这个“段子”最早出现在境外“”的网站上,试图谣言惑众。“”等敌对势力通过网络论坛,极力编造、传播与汶川地震有关的多种谣言,如宣称抗震救灾款被挪用等等,使部分群众信以为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强对论坛和即时通讯的监管,发现谣言要在网上及时辟谣,并寻找谣言的来源,揭露反动组织的险恶用心,这样就可以稳定和扩大统一战线。 总之,我们不但要在现实社会中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也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不法分子和反动组织利用网络破坏我们的统一战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派积极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相关的网络技巧,在网络上与敌对势力做斗争,并积极宣传国家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理论,尽最大努力将受蒙蔽的群众争取过来,从而发展壮大我们的统一战线。 通讯技术论文:当前煤矿通讯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煤矿监控系统中常用的几种通讯技术以及各自特点,并从无线方式和有线方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煤矿通讯;gprs;gepon 引言 在我国建设煤矿现代化的过程中,煤矿经历了从单一重要参数单机监控到多参数全方位监控并最终实现综合自动化过程。目前各个地方也根据自己的相应特点开发出了很多适合自己应用的监控系统,而监控系统中的贯穿之处在于各个系统中的通讯子系统。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当前各个系统中通讯方式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将煤矿安监通讯系统从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 一 有线通讯方式 当前煤矿安监系统中所使用的有线通讯方式集中于现场总线方式(如c an总线,prof-bus总线等)、rs232总线方式、rs4 8 5总线方式以及当前流行的gepon通讯方式等。这些方式优点是通信可靠,信号稳定。不足之处在于前期组网比较大,成本较高,易损坏。 现场总线通讯方式特点。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 现场总线使得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也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功能块与结构的规范会使得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其在一对双绞线上可挂接多个控制设备,便于节省安装费用;节省维护开销;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从现场总线技术本身来分析,它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是寻求统一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二是industrial ethernet走向工业控制网络。 rs485通讯方式特点。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6v~-2v表示“1”。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 2个结点。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很多情况下,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二个原因:(1)共模干扰问题: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2)emi问题:发送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gepon通讯方式特点。gepon(gigabit ethem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将以太网(ethernet,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链路层协议)与无源光网络(pon,接入网的最佳物理层协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很好适应ip数据业务的接入方式。由ieees02.3efm(ethernet for the firstmile)提出.已形成标准802.3ah,可以环形,星形,也可以是井下巷道的树形,更利于煤矿现场特殊环境。不但集成了无源光网络的低成本优势,而且与数据网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以太网技术无缝融合,光缆使用少,传输带宽高,后期扩展容易,费用低。可以实现真正的“三网合一”。 综合几种通讯方式特点,可以看出以上单一有线通讯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但是如何合理布局组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网络构建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达到要求。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特点。 二、无线通讯方式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越来越多的被用在工业控制网络组建中,他们以低成本,易维护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是也存在信号不如有线网络稳定,容易大面积瘫痪等问题。当前,煤矿通讯系统中存在的方式主要有gprs移动通信方式,gsm短消息方式、rfid以及zlgbee等通讯方式。现简单陈述一下特点。 gprs通讯方式。gprs的英文垒称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译作“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发展起来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包交换”就是将d ata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邮局中的寄包裹。其作用在于只有当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这对广大用户来说是较合理的计费方式,因为像internet这类的数据传输大多数的时间频宽是闲置的。 gprs网络是基于现有的gsm网络来实现的。对原来gsm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分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掉线的麻烦。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不同, 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话线,但gprs则较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可以同时进行。 zigbee通讯方式。zigbee的基础是ieee 802.15.但ieee仅处理低级mac层和物理层协议,因此zigb e e联盟扩展了ieee,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它有自己的协议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十分类似现有的移动通信的c dma网或gsm网,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到扩展后的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整个zigbee网络还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的各种网络连接。 总结 本文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各种应用的煤矿安监系统中的通讯协议,详细叙述了各自特点以及优缺点,对以后的煤矿安监工作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通讯技术论文:电力谐波检测仪及其通讯技术的研究 目前,由于对电能的检测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功能单一、实时性差、缺乏统计分析、效率不高等,因此,需要一种检测与管理的方法来改善现阶段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1电力谐波检测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中,最理想电流与电压波形是工频下的正弦波,而实际中往往会存在不同的畸变,特别是在近些年配电网中变频调速、换流器、电子设备等的不断应用,导致非线性负荷增加,使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与电压波形严重畸变,造成电网中出现大量的谐波,造成许多电力事故的出现。所以,谐波污染在目前被公认为是影响电网安全的一大公害。在进行谐波治理过程中,主要采用谐波监测的方法,这也是解决谐波危害的基础,对一支谐波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根据谐波检测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主要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对谐波进行检测;第二,20世界50-80年代,主要采用选频测量技术;第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处理技术及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频谱分析仪及谐波分析仪,通过这些检测仪器的使用,使得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在我国,采用该算法和锁相技术对谐波进行测量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数字式、电子式、智能化的谐波测试方法。 2 谐波检测仪的原理及方法 2.1采用模拟带阻或带通滤波器进行测量 这是最早的谐波测量方法,其优势在于电路造价低、结构简单、容易控制且输出阻抗低。其不足之处在于受环境影响大,检测的精度不高,检测结果含有较多基波分量,造成的运行损耗相对较大。 2.2神经网络基础上的谐波检测 这是一种可以对计算能力进行提高、对任意连续函数进行逼近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的学习及分析动态网络时获得的研究成果,即神经网络。现阶段,该网络在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谐波预测、谐波源辨识及谐波测量等方面。在谐波测量中采用神经网络,主要需要考虑的是网络的组成、算法的选择及样本的确定等问题。 2.3小波分析方法测量谐波 这方面的研究在现阶段已经取得重大的进展,主要是对傅立叶变换在时域完全无局部性缺陷和频域完全局部化缺陷的解决,也就是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局部性。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电力系统中高次谐波变化投影到不同尺度上,从而反映出奇异、高频高次谐波信号的特性,从而为谐波分析提供依据。 2.4 fft变化法 采用该方法对电力系统谐波进行检测,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上的测量方法,主要操作步骤是首先对被测信号的电压或者电流进行采样,经过转化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从而得到各次谐波的相位系数及幅值。该方法是目前电力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精度高、功能多、操作简便的特点,实现了谐波检测的准确性。 3 电力通讯技术研究 当今社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电网的谐波带给电力系统诸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发电设备、输电设备、供电设备及用电设备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损耗,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及效率;使自动装置及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下降;造成测量仪器指示不准确,谐波影响仪器仪表的增长工作;对通讯系统造成干扰,影响通信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对用电设备造成印象,使用电设备出现误动,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所以,电力系统应该对谐波进行严格的检测,改善用电环境。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通信事业也不断的高速发展,使得通讯能力极大增强。对着对电能质量的重视和研究,保证电能质量成为电力企业的共识,建立一个系统的、高效的电能西凉在线监测网对电网进行监控与管理成为必然,这样就可以随时对电能质量水平进行监测,以便找到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改善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其经济效益。一直以来对电力谐波影响从未停止,电力谐波检测仪器复杂多样,但是不同的仪器的兼容性成为难点,针对这一问题,pqdif数据格式成为统一格式的标准,实现了数据的有效管理,使得资源得到共享,建立了一个实用的通用平台,将电能质量检测引入标准化的发展阶段。不管是从经济型和高效性哪种角度来看,避免了由于数据格式的不同造成的数据处理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基于互联网基础的pqdif格式储存和传输在电力谐波检测系统中的运用,也使得电力通讯技术得到了发展。 4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更加的适应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在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更好的融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电子技术,是谐波检测的发展趋势。 通讯技术论文:论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雷达测速与通讯系统部分技术 【 论文 关键词】dsp 雷达测速 多普勒效应 【论文摘要】针对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雷达测速传感器。同时,由于现在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已经广泛应用在通信、 计算 机、 工业 控制领域,使用dsp为处理核的雷达测速系统对目前车载雷达测速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数字处理部分 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选择高性能低价位的dsp芯片tms320vc5402完成。这一款芯片运算速度快,指令周期10ns,运算能力100m 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处理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内部有1个40位的算术逻辑单元, 2个40位的累加器, 2个40位的加法器, 1个17 ×17乘法器和1个40位的桶型移位器, 4条内部总线(3条16位数据存储器总线和1条程序存储器总线)和2个地址产生器。为进行多普勒频谱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实时准确的估算出多普勒频率。dsp可提供2kb (2kb = 2千字= 4千字节,数据单位)数据缓冲的读写能力,从而降低了处理器的额外开销, dsp的最大数据吞吐量为100mbit/ s(每秒100兆字节,数据传输单位) ,即使在idle (省电工作方式)方式下也可以全速工作。数字处理部分主要由低通滤波、信号调理, a /d转换及tms320vc5402硬件系统组成。信号经过一定的信号调理以后,再经a /d转换成为数字信号送给dsp进行信号处理,最后处理的结果通过液晶显示,还可以通过串口发送到远程主控系统。 (1)电源部分设计。tms320vc5402采用低电压工作,其内核电压为1. 8v, i/o 管脚的电压是3. 3v,为了使系统设计方便并满足低功耗的特点,本系统用的sram、flash、a /d等器件都是兼容3. 3v供电。ti公司的电压调节器tps73hd318 可以由5v 产生3. 3v 和1. 8v 的电压输出,最大电流为750ma,可以满足要求。 (2)a/d 转化部分设计。tlc32oad5oc (简称ad50)芯片采用过采样技术,可进行a /d和d /a 的高分辨率、低速信号转换。ad50中的可选项和电路配置可以通过串行口进行编程,配置位可进行软件编程,该器件中共有7个数据和控制寄存器可供使用。设计中使用tms320vc5402的mcbsp1 (多通道缓冲串口)完成配置ad50以及接收转换好的数字信号。硬件连接采用ad50的主控模式(m/s-1),向tms320vc5402的mcbsp提供sclk (数字移位时钟)和fs(帧同步脉冲),并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tms320vc5402工作于spi方式(串行外设接口)的从机模式, clkx1和fsx1为输入引脚,在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时都是利用外界时钟和移位脉冲。为了使数据和控制信号能在同一串口传输,采用了两种通信模式:主通信模式和次通信模式。主通信模式专门用于转换数据的传送,主通信发生在每个数据转换期间。次通信模式只有在被请求时才会进行,本设计采用软件次通信请求方式,所以fc接地。 (3)存储器扩展部分设计。由于tmc320vc5402片内的ram只有16k,不能满足本系统的要求,因此本系统对存储空间进行了扩展,分别扩展了32k的程序空间和32k的数据空间,并且也扩充了1块flash (不易失的重复可读写存储器)存储器。主要为了dsp上电以后完成初始化加载程序(boot loader),把固化在flash 中的程序读入dsp的片上ram或者片外ram映射的存储空间。 (4)cpld部分设计。由于本系统接口电路比较复杂,因此在sdram、flash和dsp的接口过程设计中采用cpld 完成。本系统选用altera 公司的epm7128slc84芯片,该芯片有门单元2500个,逻辑宏单元128个, i/o引脚84个。在cpld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altera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软件max + plus i。 2 dsp软件设计 dsp的主要任务是将混频后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dsp的sc i与rs232连接完成dsp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dsp的软件设计主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系统初始化。对看门狗、系统时钟、复位标志寄存器、定时器、i/o口方向位、a /d采样时钟、中断时间寄存器、sc i(串行通信接口)进行初始化。打开中断控制位,允许模数转换和串口接收中断。 (2)模数变换中断程序。模数变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当模数转换完毕后,模数变换器设置中断标志位。程序终止当前指令的执行,转向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即数据存储程序。中断服务程序从模数变换器的数字结果寄存器(adcf ifo)中读出数据,存入数据区。同时向d/a输出三角波系数,设定一个帧标志位,满一帧后继续数据处理程序。 (3)数据处理程序。将a/d采集来的数据进行fir滤波,与门限比较,统计车辆数量并发出传送中断。为了保证数据的实时处理,数据存储采用乒乓结构,当程序对某数据空间进行处理时,数据采集工作在另一个数据空间,而且通过 计算 ,数据采集时间小于数据处理时间,保证了所采数据的完整性。 (4)sci中断程序。将所要传送的数据送入缓存寄存器( sc ibuff)中,根据初始化中数据的长度及地址对数据进行传送,传送结束后返回。程序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的调试采用ti公司的ccs调试系统。利用信号源给硬件加上一定的信号,在ccs中对程序进行单步跟踪,通过串口显示检查程序的正确性。这样可以避免外场实验的许多不便,提高外场实验的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通讯技术论文:两种无线通讯技术应用初探 论文关键词:bluetooth sig uwb 论文摘要: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观注。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近年来,由于数据通信需求的推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距离无线通信通常指的是100m以内的通信,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类。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 100mbit/s,通信距离 10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wirelessusb;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 1mbit/s,通信距离 100m,典型技术有蓝牙、紫蜂和低速uwb。 2 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蓝牙技术使得一些便于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连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打印机、pda、桌上型计算机、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通道带宽为lmb/s,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为723.2kb/s。蓝牙速率亦拟进一步增强,新的蓝牙标准2.0版支持高达10mb/s以上速率(4、8及12~20mb/s),这是适应未来愈来愈多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必然演进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 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信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信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信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信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信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1)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2)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5)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6)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7)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通讯技术论文:配网自动化系统利用GPRS技术进行通讯的探讨 摘 要:本文论述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及gprs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从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双向性三个方面讨论了gprs通信方式能满足配网自动化的要求。根据配网特点,对gprs与光纤通讯方式作了比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 gprs 通讯 1 引言 配网自动化系统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系统。 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要通过可靠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主站)的控制命令下发到各执行机构或远方终端,同时将远方监控单元(rtu、dtu、ttu、ftu等)所采集的各种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主站)。通信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劣。 为满足配网自动化的要求,通信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通信的可靠性。要长期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如雨雪、大风等;且会受到较强的电磁干扰或噪音干扰;此外不能受停电和故障的影响。 (2)通信的实时性。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实时监控系统,必须满足实时性要求。按照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要求,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应在3—5s内更新全部rtu、ftu等的数据。 (3)通信的双向性。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不仅有数据的上传,还有控制命令的下发。因此,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能力。 除了考虑以上三个要求外,还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建设费用、系统的可扩充性、使用和维护的方便性。 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多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光纤通信完全满足配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双向性的要求。但是,光纤通信建设费用较高,系统的可扩充性、维护的方便性较差。 随着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配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 gprs系统概述及特点 gprs 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简称,是在现有gsm 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gprs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永远在线。gprs提供实时在线功能“always on line”,无线通信终端设备一开机就能自动附着到gprs网络上,并与数据中心建立通信链路,随时收发数据,具有很高的实时性。 (2)高速传输。gprs网络的传输速度最快将达到171.2kbps,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应用的需求,下一代gprs业务的速度可以达到384kbps。 (3)组网简单、迅速、灵活。gprs无线ddn系统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随时随地的构建覆盖全国的虚拟移动数据通信专用网络,为广大中小用户提供接入便利,节省接入投资。 (4)按流量计费。gprs无线通信终端设备一直在线,按照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来收取费用,没有数据流量的传递时不收费用,费用结算形式灵活,可采用包月包流量计费方式。 (5)通信链路由专业运营商维护。免除通信链路维护的后顾之忧。 (6)防雷击。gprs无线通信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非常小,天线非常短,而且无需高架,克服了有线传输和无线电台传输容易引雷击坏设备的缺点。 3 gprs无线通讯系统的组成 gprs无线通讯系统由远程终端、数据传输网络、监测中心三部分组成。 (1)远程终端: 远程终端位于配电网联络、分段开关等设备位置,通过rs-232/422/485接口直接连接到开关上,实现对开关参数的采集、存储、预处理,经过tcp/ip协议封装加密后,通过内嵌式gprs模块将数据发送到gprs网络最近的bss移动基站,通过gprs网络传送至监控中心,实现设备和监控中心系统的实时在线连接。同时,远程终端还可将监测中心发送的遥控指令传给开关控制模块,对开关进行控制操作。 (2)数据传输网络: 远程终端采集的数据经处理打包后转换成在公网数据传送的格式,通过gprs无线数据网络进行传输。gprs网络通过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gprs服务支持节点)、ggsn(gate gprs support node gprs网关支持节点)设备与gprs运营商路由器连接。gprs运营商路由器与监控中心通过ddn数字数据网专线连接。 (3)监测中心 监控中心服务器申请配置固定ip地址,采用gprs运营商提供的ddn专线,与gprs网络相连。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还原处理。 4 gprs可以满足配网自动化的要求 根据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下面从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双向性讨论gprs无线通信方式是否能满足配网自动化的要求。 (1)通信的可靠性。 gprs终端设备由通讯口、传输模块、一个短小的天线组成,工业级的站端设备完全能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 gprs自2001年运行至今,运营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运行维护,网络非常可靠。 目前,gprs无线通信方式已在电力系统中大量应用,如配电变压器综合测试系统、负控系统。大量的实践表明,gprs无线通信方式的可靠性完全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2)通信的实时性和双向性 gprs网络接入速度快,支持中、高速率数据传输,可提供9.05—171.2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每用户),能在0.5 —1秒之内恢复数据的重新传输。每个tdma帧可分配1到8个无线接口时隙。时隙能为活动用户所共享,且向上链路和向下链路的分配是独立的。gprs的设计使得它既能支持间歇的爆发式数据传输,又能支持偶尔的大量数据的传输。 每个终端设备仅采集电压、电流、开关分合位置,主站仅发送遥信、遥测、遥控、遥调指令,每次数据传输量在10k之内。gprs网络传送速率理论上可达171.2kbit/s,目前gprs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在40kbps左右,能满足数据传输速率(≥30kbps)的需求。并可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gprs运营商对apn专网内的tdma帧多分配无线接口时隙,保证数据传输实时通畅。 5 gprs与光纤通信的比较 gprs与光纤通讯方式的比较详见下表 由上表分析可知,gprs在建设费用、施工难度、组网方式、扩充性等方面比光纤通讯方式更具有优势。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变化较频繁,对通信系统而言,方便的扩充性尤为显得必要。在这一点,gprs远远优于光纤通讯。 6 结论 综上所述,gprs通信方式完全能满足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还没有采用gprs通信方式,但是gprs无线通信方式已在配电变压器综合测试系统、负控系统等系统中大量应用。随着现代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运行,无线通讯能够提供更高的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无线通讯将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通讯技术论文:浅析基于通信系统浅谈无线通讯技术 论文关键词:无线通讯 重要作用 bluetooth uwb 论文摘 要: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讯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讯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前言 目前,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在厂内的通讯方式,一般仍然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即依靠有线通讯电缆来传输信号,配合以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和防爆电话,防爆扬声器等等设备终端来实现在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的通讯。这样的通讯系统庞大,线缆众多不易于人员维护,加之厂区内部腐蚀性气体,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等经年累月极容易造成设备的线缆损坏,影响通讯,由于是有线电缆连接在事故发生时更加容易遭受破坏。一旦通讯中断,对企业的事故救援,员工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大力发展无线通讯网络在企业的应用。 1、无线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2.1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 2.2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3、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简介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讯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讯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讯。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讯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讯。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讯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4、超宽带(uwb)技术研究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讯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讯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讯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讯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讯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4.1 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4.2 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4.3 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讯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4 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讯系统在通讯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4.5 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4.6 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讯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讯。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4.7 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5、结束语 总之,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石化行业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通讯技术论文:现代电子技术通讯的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讯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由于电子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通讯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极大程度推进了通讯行业的发展,对促进通讯行业进程起到积极作用。电子技术应用到通讯中,对通讯的质量、及通讯效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通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现代电子技术,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对我国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阐述了现在电子技术的特点,并对当前我国现在电子技术通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且提出了加强电子技术在通讯中应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技术;通讯行业;应用措施 电子技术作为单独的一项科学技术,所涉猎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技术整体发展情势良好,各方面技术表现较优异,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增强,通讯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产业也极其重要,改变了通讯手段和形式,促进通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电子通讯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现代电子技术特点 1.1智能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应用方面也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类的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现代电子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高科技的智能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随着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趣味性,对于车间工作者来说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手动工作时发生的种种危险。解放劳动人民的双手、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1.2精准化 由于科技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电子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多关注与现代电子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的准确程度是否与实际偏差过大。因为对于像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医疗事业等方面都需要精准的数据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精准化的电子技术满足了特殊性工作的需求。 1.3普及化 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涉足人们生活工作中各个方面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化电子娱乐产品、检查身体的医疗设备、工作中的快捷高效的机器等等,都体现着现代电子技术在生活的普遍性。 2我国通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极大程度的带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在通讯中充分发挥现代电子技术的作用,我国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投资较多的精力。在世界通讯行业发展中,我国通讯很多国有企业运用电子技术促使本企业通讯的发展,拥有很多专利项目,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于目前大多数通讯行业说,我国对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影响意识还比较薄弱,并且缺乏创新精神,还是习惯依赖于模仿外国企业,从而制约了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 2.2地域差距较大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理位置造成了严重的地域发展差距,不同地理位置相对经济效益也不同,我国改革开放后加大了对沿海城市的发展扶持政策,不仅提高了沿海城市的经济状况,对通讯产业同样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一些内陆偏远地区城市的通讯发展,并不理想,通讯产业一味的参照发达企业的发展模式,影响通讯企业更好发展。 2.3专业人才缺失 我国通讯产业今年来发展较快,企业过多,且规模较大,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竞争的核心那就是通讯企业的专业技术。拥有专业知识强,技术先进的科研团队,对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通讯行业中,通讯技术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很多通讯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存活率较低。 3加强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措施 3.1创新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想更好的应用在通讯行业中,就要加强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在通讯产业中,技术是通讯的核心发展力量,占据不可代替的生产地位。因此,通讯中在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过程中,除了要将电子技术合理应用到通讯中来,且要创新出自己通讯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当地相关政府应给予通讯产业在创新技术研发过程中相应的帮助与鼓励,促进通讯产业技术创新力的发展,作为通讯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财政投入,为创新技术研发提供基本保障。 3.2缩短地域差异 我国内陆城市及偏远地区的通讯产业发展缓慢,起步较晚,政府应对通讯产业出现的地域差异推行相关政策扶持,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的同时,要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将沿海城市通讯产业发达的成功企业经营理念及电子技术应用方式传达给内陆城市,通讯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组织沿海与内陆城市电子技术科研讨论会,增加技术交流,全面提升内陆及偏远地区的通讯发展,缩短我国地域通讯企业间的发展差距。 3.3培养专业人才 现在是人才的时代,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的应用重要体现就是人才的建设,人才也是当今每个企业发展过程竞争的重要内容。企业想要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科技,就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的科研团队要对现代电子技术应用表现、应用领域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充分掌握,这样才能使现代电子技术更好的应用到通讯中。相关通讯企业要定期培训在职技术团队,增强专业知识,提升整体综合素养,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及研发潜能。现代电子科技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样也应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只有提高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对我国通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现代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近年来,我国通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通讯行业中后,极大的满足现代人们对生活的高要求,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从根本上提高了通讯质量、使用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使通讯行业达到质的飞跃,从而,对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滑洁 王晗 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技术论文:网络通讯技术硬件故障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通讯过程中硬件方面常遇到的故障问题、日常的维护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研究出合理有效的处理办法,以使得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能够得到良好平稳安全的硬件保障环境。为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讯;硬件故障;处理办法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通讯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对计算机的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升了用户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故障,造成了信息的泄露和丢失,为广大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主要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和其他故障三个方面,而本文就是针对其中的硬件故障的产生、检测、处理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给出相对应的处理办法,不断提高我国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水平,保障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生活质量。 1计算机存在的网络故障 1.1硬件故障计算机网络运行中端口常常出现问题,计算机的端口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仔细的经过检查,端口和插头有灰尘、污垢、不干净,就可能引起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故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为了方便省事,通常拔插插头都是在通电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端口的损坏,减少端口的使用寿命。人们没有经过认真的核对,在购买插头时的尺寸不合适,质量不过关,都会降低端口的使用性能,而对于处在室外的端口,经常遭受风吹雨淋、阳光的暴晒,这些都会造成端口不能正常的工作,从而引发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故障发生。还有就是由于供电问题引起的故障,例如电线的老化、电压不稳定、还有偶然的自然灾害,这些情况都会造成计算机网络通讯故障。在日常使用中没有使用专门独立的电源、没有安装电压稳定器、没有安装避雷针等设备,造成计算机网络无法正常的运行。计算机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连接点,而这个连接点是放置交换机背板的地方。在电路处在潮湿的环境时,就会出现短路和漏电的状况,如果电路板处在高温或雷击的环境下,就会造成元器件的损坏,交换机的电线出现问题,致使计算机不能正常的工作。交换机背板经常出现的故障还有接头的松动、电缆排列顺序的错误、线路连接的错误、电线的错误使用等都会造成计算机网络通讯硬件故障[1]。 1.2软件故障软件故障又叫做逻辑故障,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实际应用中,例如网页无法正常打开、网速缓慢或时常的断断续续、计算机中病毒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使得计算机网络通讯无法正常运行。由于目前的计算机种类繁多,相对复杂,交换器配置等不尽相同,操作人员由于不熟悉计算机的系统,交换器CPU等配置与计算机不匹配,从而导致网络不能正常通信。若计算机主机出现安全问题,网络的IP地址出现混乱,致使网络通信线路的中断,另外网线出现问题和网速缓慢也可能与网卡有关。 1.3其他故障对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来说,根据其覆盖范围划分,出现的网络故障有广域网连接故障、局域网连接故障、网段内故障及小范围故障。根据其不同网络技术TCP/TP协议的层次分为网络接入层故障、网络层故障、传输层故障和应用层故障。或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遭到破坏,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机密文件资料,蓄意破坏网络系统,制造病毒等非法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正常使用[2]。 2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检测 2.1计算机供电的故障检测当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时,首先要对计算机的供电问题进行检测,包括电力是否正常供应、电源是否接触良好、电线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问题,确定是否是由于电力问题所引起的故障,避免因为检测的方向错误,而造成的技术人员工作量增大,工作时间增加带来的损失。2.2计算机显卡与内存的故障检测如果不是由于电力问题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那么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显卡和内存发生故障。在显卡和内存质量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如果计算机长期的处于工作状态,就会引起显卡和内存出现松动或者附着污垢的情况,那么就不能保障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要将显卡和内存都取出,经过处理之后再使用,解决由于计算机显卡和内存引起的故障问题,以保证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正常运行[3]。2.3计算机外接设备的故障检测若计算机的电力供应和显卡内存都没有出现问题,那么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产生就可能是外接设备产生问题,检查计算机所连接的外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如若不能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更换,以保证计算机硬件故障不是因其而引起的。2.4计算机服务器的故障检测如果计算机的电源、显卡和内存、外接设备都没有出现问题,那么就要对计算机的服务器进行检测,但是计算机的服务器就没有像电源之类的硬件问题检测那么方便、简单,要对服务器实施专业化的系统检测,就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除了要使用检测仪器之外,也可以使用元器件的方法进行检测。2.5计算机网络的故障检测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无法正常的登录网页,网站的刷新速度缓慢,都是由网线出现的问题所引起的,先查看计算机网络网口的连接是否正确,如若没有问题,那么就说明是由于网络线路出现问题,要及时对网线线路进行检测、维修,不定期的更换网络线路[4]。 3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处理办法 3.1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为了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就要针对计算机机房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计算机处在一个温度、湿度都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下,排除因电磁场产生的静电磁电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干扰,致使计算机存储设备的失灵,磁盘驱动的无法使用,计算机内的信息就会泄露丢失。为了避免这一故障的发生,就必须对计算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掌握,有针对性的对这一故障的发生采取有效的处理办法,避免因计算机机房的问题引发计算机网络通讯的中断。 3.2计算机服务器的维护服务器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对计算机服务器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确保计算机服务器处于高效运转的状态,能够提升计算机服务器的运作质量,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但对计算机服务器的维护的同时时,要注意技术操作一定要准确无误,这是为了避免因对计算机服务器维护而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卡冗余技术,以保障计算机服务器的维护不会对计算机产生负面的影响。 3.3计算机网络的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线路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规整,安装网络线路的线槽,要确保线槽的质量过关,不仅坚固而且经久耐用,以确保网络信息的正常传输。要重视线路的布局,提高网络线路的抗干扰性,使用专门独立的供电系统,防止因电压不稳而导致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无法正常的运行。特别是垂直布线和水平布线要同时进行,保证网线的数量充足,以避免出现紧急情况,进而影响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正常使用。 3.4提升维护人员的工作质量计算机维护人员一定要按照使用手册的说明来定期的检查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电脑显示器、交换机、网络线路、显卡和内存、路由器等,做好其日常保养和维护的工作。例如,在进行显示器的维护时,要保持其温度、湿度在安全稳定的情况下,显示器的显示屏要保持干净,避免外力的撞击,在保养键盘时,要不定期的进行清洁,避免灰尘的累积,在使用时尽量放轻力度,善待键盘,延长其使用寿命。在进行计算机主板的保养时,要定期清扫,更换CPU散热器,控制主板运行温度。系统维护人员也要定期的检查网络通讯方面的安全问题,保证系统始终处于加密状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开展网络通信的建设工作,关注计算机防水与防火方面的安全工作,改善计算机的硬件环境,确保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正常的运行。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以得到各行各业全面的普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计算机网络通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计算机通讯出现的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和其他故障中的硬件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计算机的供电故障、计算机的显卡与内存故障、计算机的外接设备故障、计算机的服务器故障、计算机的网路故障等常见问题,通过对计算机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建立健全计算机管理机制,来实现对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等情况的日常维护,确保计算机网络通讯硬件设备的完好,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使得计算机网络通讯处于一个正常、稳定的工作环境,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进而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网络通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帅 单位: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通讯技术论文:信息通讯技术低碳经济论文 一、信息通讯低碳技术 (1)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功耗低的新型计算机,其遵循量子定律,可进行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处理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机采用可逆逻辑芯片,进行可逆计算机,降低热量的消耗。目前,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而我国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2)DNA计算机 DNA计算机以DNA结构作为编码方式,双螺旋和碱基互补形成分子链,在生物酶的作用下,生成各种类型的数据,再按照规则对数据进行运算,映射出可控的DNA分子链化学反应,最后利用聚合反应、超声波降解、克隆、分子纯化等生物技术实现计算机运算和逻辑分析。目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制的DNA计算机已经能够实现DNA计算每秒并行操作1022DNA串。同时,DNA分子数据结构能在较小的空间存在海量信息,DNA分子存储密度可达18Mbits/perinch。而DNA计算机的能耗极低,耗能只相当于目前普通计算机的10亿分之一。 (3)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密集型数据存储架构,其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进行组建成群,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快速的、便捷的、安全的云存储。云计算实现了分步式数据计算与存储,将资源整合利用,根据需要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信息通讯促进低碳经济 (1)提高信息交流电子化水平 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方式融入到了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譬如:电话、电子阅读器、互联网等,将实物替换成为虚拟化的形态物质,减少了对木材、石油、煤炭等的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提高工业自动化、节能化水平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对工业用电机和工业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废气、废物的排放,达到工业自动化、节能化水平。 (3)提高电网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对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对电能消耗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科学调度,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4)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 智能建筑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将建筑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智能化管理,譬如:智能照明、智能采光、智能通风、智能防灾等,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5)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信息通讯技术实现了电子商务移动化发展,网络购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能源的利用率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低碳经济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ICT产业在LCE发展中的问题 1.制造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大部分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依赖于进口,而且电子企业仍以代加工为主。由于我国ICT产业起步晚,底子薄、初期投入少且风险大,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ICT产业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的进步将会有一个长期曲折、摸索前进的过程。技术水平高低与节能减排能力相对应,若我国缺乏先进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则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研发成本高 风险大发展LCE的核心是新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新技术的开发一般具有一定的风险,对企业而言,要想从新技术中获益是需要时间的;由于新技术在短期内往往未见效益,致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顾虑重重;同时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LCE的丰富经验,因此难以掌控未来的市场。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信息通讯技术前景分析 (1)绿色信息通讯的应用与普及 一方面,在信息通讯自身设备上进行研究,发展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神经计算机、演化计算机等,提高通讯数据中心的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降低能耗,同时,提高数据搜索模型和算法的实行速度,降低服务器能耗。另一方面,绿色信息通讯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对能耗产业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的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低碳技术将是未来信息通讯发展的方向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努力的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其中信息通讯就是其主要的研发领域之一,譬如:微软公司已经将其信息通讯数据服务中心移到环境温度较低的德国柏林,利用自然降温,减少利用冷却设备而产生的碳排放量。 (3)废旧信息通讯设备处理分类细化与循环再利用 面对每年产生的庞大废旧电子设备,将其按照元件进行拆卸后进行处理,划分成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和不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再将不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划分为具有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元件和无害元件,通过分类细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结语 ICT技术是LCE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手段,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有效措施,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增长、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的长远价值所在,也是引领国家发展LCE和绿色GDP、争夺全球LCE领域话语权和主导权的科技基础。ICT产业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ICT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的转变。 作者:芮小峰单位:常州供电公司 通讯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技术研究 1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故障分析 1.1网络通讯技术软件故障 1.1.1交换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 交换机所必需的软件系统都是通过交换机内部的只读存储器来保存的。这类错误也和我们常见的WINDOWS、Linux一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到经常浏览设备厂商的习惯,及时更新补丁才能避免导致交换机满载、错包、丢包等情况的发生。 1.1.2配置问题。配置交换机时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初学者由于各种交换机配置不一样导致的。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端口被错误地关闭、VLAN划分不名犬导致网络不通等。如果工作者不是经验很多是很难发现故障的,那么可以先恢复出厂默认配置,然后再一步一步来。 1.1.3密码问题 我们在平时上网的时候会遇到密码丢失的情况,这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一旦忘记密码,会导致进不去系统,使得工作根本无法进行。但是,往往系统都会有找回密码的功能,当然网络通讯技术也不例外。有的方法比较简单,但有些则需要一步一步操作完成的。不过,密码丢失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通常都是工作人员忘记密码或者交换机出现故障导致的。 1.1.4某台主机由于病毒或者黑客的存在导致向所连接的端口发送一些不符合封闭规则泽的数据包 造成在交换处理器处于非常繁忙的工作状态,最终导致缓冲区丢包的现象。其次就是大量占用网络宽带的广播风暴现象,使得CPU的处理时间大大加长了。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无法正常进行点对通信,网速也就大大降低了。出现广播风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网卡或者端口出现损坏都会出现广播风暴。 2网络通讯问题的改进策略 做好计算机日常的维护和解决网络通讯出现的问题是保证网络稳定性的必要工作。集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日常维护计算机的硬件若想使计算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计算机进行软件维护和硬件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网线、路由器、电脑显示器、集线器、交换机这些都是硬件检查的基本项目。这些硬件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修理,严重的还要更换。而检查计算机的安全性,系统的完备性,和一些对一些网络进行设置和更新,这些都是在维护软件时做的工作。 2.2加强安全管理、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非常的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加强网络管理技术,加强计算机自我工作的能力以此来减少人为的操作。培养高级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并且加强网络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队伍,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工作,还要培养他们的职业修养,定期上一些思想教育课,让管理人员少喝酒,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3改进安全控制,保障网络通讯安全进行 通过技术的强化来加强网络通讯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对计算机系统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后门都要进行严格管理 要填补计算机安全漏洞,做认真的评估以便能够准确地进行修复,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维护网络安全的工作。 3.2防火墙技术要加强 通过多个网络设备加强访问控制的技术叫做防火墙。它的作用就是能够构成安全的网络环境,降低不安全服务所造成的风险。而通过防火墙的全都是经过精细挑选的应用协议,因此更增加了网络安全系数。安全软件由于配置在了防火墙上,使得强化了网络的安全策略。而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的管理要比分散到各个主机的网络传统安全管理更加实用。内部网络通过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实现了网络的安全以及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为了防止主机的IP地址被外部人士所研究透,可以通过通防火墙来隔离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商业机密被外泄的危险。 3.3对网络信息加密也是保证网络安全的有效方法,这属于存取控制技术领域的范畴 它对于网内数据和网内信息都是非常管用的一种技术。在防治非法访问等难题上,加密都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所以对加强网络安全来说,加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络安全管理方法。 3.4加强安全审计技术 目前,主机审计、应用审计、数据库审计是比较成熟的安全设计技术。而授权信息和安全策略的制定是两种主要的审核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可以通过用户活动,并根据NTFS未经授权的访问进行检测。 4结语 我国的经济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加强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对信息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容易,可以说是有利有弊。时下,大众对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关注。考虑到网络安全综合性的一面,加强网络故障的研究与分析,提高网络通讯的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平时多注意网络维护,才会避免出现故障。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则要及时的对故障进行记录,分析以及拿出解决方案,以便积累相关经验。 作者:周立广单位:南宁市第二医院大沙田分院
车辆管理论文:岩土运输车辆管理系统开发 摘要: 分析了企业岩土外运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硬件、网络、Socket通讯、客户端加服务端程序、WEB技术为一体的岩土外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采用硬件控制车辆进出、网络和Socket通讯传输设备信号、客户端和服务端程序管理车辆进出流程及存储数据、WEB程序查询各类数据报表的模式。 关键词: 岩土外运管理系统;RFID;Socket;道闸 某大型露天矿山年矿石开采量1500万吨,岩土运输量大,每天有数十支运输队伍作业,有400余辆车进行岩土运输工作,运输资金高达10亿元。运输队伍复杂,车辆多,其运行路线长,作业范围大,且作业内容各异,导致对车辆的管理难度很大。另外,岩土外运业务也可能存在采场内乱卸、沿途乱卸、非卸载点卸载、非上站车辆上站等问题和风险。此运输车辆管理系统的建设构架是由包括GPS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GPRS技术、Socket通讯技术、视频抓拍及存储技术、自动计量技术及计算机管理技术组成。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采场的车辆管理水平,杜绝私拉乱卸、不按规定行驶等运输中的管理难点和盲区。 一、需求分析 (一)运输车辆流程控制 运输车辆射频技术管理车辆运行,通过RFID卡的发放对车辆流程进行控制,通过天线和PDA手持终端对RFID卡的信息进行采集,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判断运输车辆流程的正确性。 (二)运输车辆GPS定位 车辆偏移或离线行驶提醒或预警。各车队车辆行驶路线预先设定在系统中,当车辆偏离预定行驶路线时,系统需要智能识别并给出报警提示信息车辆行走路线回放。对于指定时间段内,系统具有车量行驶路径回放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时间起点和终点查看车辆的行驶路径和形成状态。车辆定位回传。车辆全天24小时定位,并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回传定位数据。根据行驶路线绘制新地图,由于采场内部路线不固定的特性,需要在原图基础上,绘制新地图功能。 (三)运输车辆图片及录像采集 运输车辆在驶入采场和驶出采场时需要对车辆进行抓拍图像,保存到服务器当中,需要按照时间对车辆图像进行查询。在驶入驶出采场、站台时则需要进行录像保存,并能按照时间对车辆进行查询。 (四)对运输车辆的管理 客户端管理包括车辆RFID卡的发卡管理、车辆IC卡的发卡管理、道闸的起杆落杆控制、车辆手动抓拍功能、读写器的重启连接功能、查询功能等。服务器端管理除了包含客户端的管理外,还包含用户管理、设备管理、违章车辆管理、车辆运行路线管理等。 (五)对运输车辆的查询 采用B/S结构,查询出车队、标段、RFID、钩机的一些基本信息,并按照车队、标段、单位、时间等条件查询出采场运量,同时能够查询出违规车辆信息及流量统计信息。 二、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分为客户端、服务器端、监控平台、图片采集、录像存储、WEB页面等6大模块。 (一)客户端 客户端是采场出入口的管理软件。其功能包括五方面。一是发放管理RFID卡,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卡号,将车辆信息和卡号对应保存到系统。此卡号为车辆唯一数据确认标示。二是通过RFID读取信息错误管理,贴有RFID卡的车辆在进出口信息读取错误时,可手动修改信息。三是进行PDA存储错误信息管理,PDA上传错误或未能上传的信息修改。四是进行违章车辆管理,车辆违章后,不能进入或驶出采场,须做处理后由工作人员进行违章处理操作。五是实现车辆监控,实时显示车辆录像、图片信息,车辆的所属车队、违规情况、运量等基本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对车辆实时监管。 (二)服务器端 管理各个站点的设备程序,通过服务器端程序控制各个站点的车辆流程,记录车辆的运行数据,为WEB报表提供数据支撑。硬件设备控制,通过各个站点读写器、天线读取的车辆RFID信息,自动控制道闸的起落、LED的信息显示、客户端页面的车连信息。流程处理,通过各个站点读写器、天线读取的车辆RFID信息,判断车辆的流程状态,存储车辆的流程信息。 (三)监控平台 实时监控车辆、各个站点的车辆状态、车辆运量、站点流量,并输入采场车队、标段、钩机的基本信息。 (四)图片采集 各个站点车辆图片采集程序,通过地感线圈,判断车辆进出,抓拍车辆图片,对违规车辆进行图片对比,做出相应处理。 (五)录像存储 采用磁盘阵列对各个站点录像进行存储。 (六)WEB页面 基本信息显示,显示RFID卡信息、车队信息、标段信息、钩机信息。车队运量统计,按照车队、时间段显示车队的整体运量。标段运量统计,按照标段、时间段显示标段的整体运量流程运量统计,按照车辆流程、时间段显示车辆流程的整体运量。钩机运量统计,按照钩机号、时间段显示钩机的装载量。PDA扫描统计,按照PDA编号、时间段显示PDA扫描运量。违规统计,按照时间段显示车队的违规次数及违规车辆详细信息。流量统计,按照时间段显示各个站点的流量数据。 三、结论 岩土外运管理系统对岩土的私拉乱卸起到了监控效果,保障了矿石的安全,管理者通过实时的查看采场生产数据,指导矿山生产,对矿山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毛志宇 张正 曹玉志 单位: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机电检修分公司 车辆管理论文: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思考 自2003年蒙牛乳业入驻焦作以来,河南省焦作市奶业呈现飞跃式发展,奶牛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生鲜乳运输车辆也在快速增加,为确保全市生鲜乳质量安全,做好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鲜乳运输车辆现状 近三年来,焦作市生鲜乳运输车辆呈逐步增加态势,2014年年初33辆;2015年年初38辆,同比增加15%;2016年初45辆,同比增加26%。焦作市生鲜乳运输车辆有三大特点:一是数量多。焦作市有45辆生鲜乳运输车辆,在全省排名第一。二是运输范围广。45辆生鲜乳运输车中,运输范围在焦作市内的有11辆,约占24%,省内(不含焦作市)的有21辆,约占47%,全国(不含河南省)的有13辆,约占29%。三是私人或租用社会车辆占比大,初步统计,焦作市生鲜乳运输车中有35辆为私人车辆或租用社会车辆,约占78%,有10辆为乳企、奶畜养殖场或奶农专业合作社所有,约占22%。以上情况加剧了焦作市生鲜乳运输车辆的监管难度。 二、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情况 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主要体现为行政审批和监督检查两方面。 1.行政审批。 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生鲜乳运输车辆应当取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焦作市生鲜乳运输车辆行政审批工作主要由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完成,市级及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根据从事生鲜乳运输的单位或个人提出的申请,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决定是否受理。对受理的许可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并组织3~5人由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现场核查,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完成上报备案工作。2015年焦作市开展了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部分县畜牧局成立了2~3人组成的行政审批股,进驻县行政服务大厅,全权负责行政审批工作,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区里主要由各区畜牧中心进行办理。 2.监督检查。 (1)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河南省畜牧局关于对全省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实行分类监管的通知》要求,焦作市把生鲜乳运输车辆分为三类进行监管,明确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监管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做到风险受控,防患于未然。焦作市畜牧局会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生鲜乳运输车辆检查,并对车辆的所有者或司机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2)搭建监控平台。当前,河南省畜牧局正组织在全省建设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系统,费用由省财政承担。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省畜牧局监管平台,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和县(市、区)监管用户端,乳制品生产企业监控用户端和生鲜乳运输车辆车载设施设备。届时,将实现省、市、县三级和乳制品生产企业对生鲜乳运输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视频监控。目前,生鲜乳运输车辆车载设施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监控系统已开始运行,状态良好。在畜产品安全问题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将有效解决长途运输、信息衔接等方面的监管难题,强化了生鲜乳运输车主和从业者依法经营的责任意识,加大了对生鲜乳运输车辆的管控力度,加快了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问题及建议 1.问题。 通过对焦作市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情况调研发现:焦作市生鲜乳运输环节监管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人员配置方面。焦作市作为河南省一个奶业大市,市、县两级均未设置专门的奶业主管科室,奶业工作由畜牧科承担。畜牧科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难免有疏漏。目前奶业管理工作在畜牧科,畜牧科工作繁杂,对口省级四个业务处室,仅有正式编制2人,承担全市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负责奶业管理;负责养殖项目管理、外资项目管理,参与扶持全市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提出项目建议;指导畜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发展;指导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市畜牧业统计工作,依法负责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验收及办理,兼任本单位在行政服务大厅的相关事项,力量严重不足。 (2)行政审批方面。《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中对奶罐车的材质及设计进行了明确要求,实际工作中,也会作为运奶车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检查依据,但畜牧部门只能眼观,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资质,可操作性低。 (3)鲜奶吧运奶车方面。近两年来鲜奶吧逐渐盛行,但奶吧用奶量有限,每天只有几十千克到一百多千克,法律法规在供奶吧鲜奶的运输工具方面尚无明确规定,是否实行行政许可也无说法,畜牧兽医部门只能规范引导企业用保温材质,做好交售记录和检测记录,随车携带交接单。 (4)信息衔接方面。生鲜乳运输车辆承运的奶站与交售的乳企均不在辖区范围内时,车主不主动到辖区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登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很难掌握该运奶车的信息,这就给违法经营提供了可乘之机。 (5)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维护方面。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系统安装由省财政承担,保修期1年,保修期过后,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费用由谁承担尚无定论。若由个人承担,无固定服务乳企的车辆监控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堪忧,而且这部分费用最终会转嫁到奶牛养殖户身上,在当前奶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了奶农的负担。 2.建议。 (1)成立奶业管理办公室。建议政府加强重视,奶业大市、县成立专门的奶业管理办公室,配置人员1~2人,加强管理工作,及时落实上级精神。 (2)提供资质材料。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奶罐材质及安全性检测合格后出具鉴定材料或由资质的企业安装奶罐车罐体并出具相关证明,然后以附件形式提交,进行生鲜乳运输许可证的办理,更专业,更具有权威性。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对当前生鲜乳运输环节的一些新生事物如何处理,法律法规中尚无明确规定,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约束,制定行业规范,引领行业在健康、合理、合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4)加强与乳企的信息对接。乳企配合做好向本企业运送生鲜乳的运输车辆登记备案工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全省乃至全国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反馈车辆信息进行核对,可以有效杜绝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发生。 (5)制定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维护方案。明确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费用由谁承担,加大对生鲜乳运输车辆责任人关于生鲜乳运输车辆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并以该车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列入生鲜乳准运证明的换证核发事项中。 (6)加强对生鲜乳运输车辆清洗设施的检查。据了解,目前焦作市乃至河南省对生鲜乳运输车辆的检查主要集中在运输车辆和司机的资质及奶罐体的情况上,缺乏对运输车辆清洗站点的检查。鉴于运输车辆交奶后清洗到位情况直接影响下一车次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议每半年或1年对生鲜乳运输车辆清洗站点进行一次集中检查。 作者:张秋霞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车辆管理论文:公交车辆管理IC卡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公交系统的完善,伴随着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营成本过大、管理与调度困难、服务质量没有明显提高、企业效益没有明显改善等等。因此IC卡应运而生,它集低成本、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于一身,并且逐渐取代其他方式成为信息管理的主流。IC卡包括写卡器构建启动和计时控制器,以多媒体的形式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和行驶情况的统计;通过读卡器信息管理的扫描,掌握来往的车辆信息和对他们的各个指标进行考察。 【关键词】 IC卡;车辆管理;行驶卡片;计时控制器 前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交通事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建设的基础产业之一。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公共交通事业慢慢的由国家出资、统筹规划,变为自主发展、民企经营。如今大多数的城市都实行了“无人售票”的制度,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不找零钱、收到很多残币假币、收来的钞票清点麻烦等等。IC卡成为了条码卡、磁卡问世以来所发行的第三种电子卡,因此有世界上最小的个人计算机之称。作为高科技的产物,IC卡可谓花样繁多,如何选择适合时展的IC卡,从根本上提高公交管理系统的水平,成为了我们的又一课题。 一、IC卡的挑选 CPU卡含有一个微处理器和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来处理不同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运算。我们从卡自身的特性就可以了解它的功能,CPU卡安全的保护功能和良好的防攻击功能而闻名于世,所以CPU卡才作为智能卡使用。IC卡包括非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他们的差别有两个方面: (一)数据传送。 读卡机的触点接触IC卡芯片后,数据传送就开始发生。可靠的数据传递依赖于正确的触点接触。所以长期处于潮湿、烟尘和频率较高应用领域对卡有较大的损坏。非接触式IC卡经由无线电波的耦合作用可以进行数据的传递,由于它不和机械触点互相摩擦,所以它的应用环境和耐磨程度比接触卡高。但也不是没有任何缺点,由于它过度依赖空间无线电磁场,因此时常受到干扰的作用。 (二)芯片功耗和能量耦合。 如今我们采用的非接触IC卡是无源卡的一种,它无电池,通过外界提供的能量以一个卡芯片进行工作。接触式IC卡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有源读卡器接触触点提供,芯片的耗能问题已经解决,所以接触式IC卡作为一种成熟技术被广泛使用。非接触IC卡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工作能源是空间电磁波经由射频收发电路的传递支持。因此电磁波提供的能量限制制约了IC卡的发展,芯片在功能上也大打折扣。因此非接触式IC卡有两方面的问题要攻克。首先是芯片材料上的改革和换代,降低芯片的功耗,但这种方法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而困难重重;其次是增大电磁波的射频能力,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IC卡的运行。我们可以利用接触式IC卡的成熟芯片技术来完成这一设想。 二、IC卡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 公交IC卡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包括公交总公司、营运分公司、营运场站组成的三级管理模式。制卡中心、销售点、卡消费者组成完整的生态链。制卡中心主要把空白IC卡进行系统输入变为公司专用卡;结算中心负责总公司、成卡中心与营运分公司经济的把控管理;营运中心负责总公司、营运分公司与场站业务上的联系和监管。IC智能卡包括乘车卡、司机卡和管理卡,乘车卡包括普通卡、优惠卡、月票卡、学生卡、员工卡;管理卡根据不同的作用在不同场所使用,用来管理各个方面的业务。 三、收费管理 车载收费机内部的数据主要来源有: (一)车载收费机内部参数:数据采集机承担了收费机的参数设定工作,设定之后便可以投入使用了。参数的具体设定包括:自动的日历系统,时钟、机器的编码、车辆的号码、行驶线路、票价的定制。 (二)司机的IC卡号码和运营的始末时刻:每天司机在交换班的时刻,需要开启收费机进行数据的载入。收费机还能自动识别司机卡的卡号信息,并予以记录。所以营运起始时间就是现在所处时刻。 (三)感应式IC卡消费情况的统计:收费机在乘车卡刷卡时,会自动识别卡的类型、编号、数卡金额、余额统计、刷卡时间等等的数据。交换班的时刻司机仍旧需要刷卡,机器也会将结束时刻显示在卡机上,并录入系统中。 四、数据采集 车载收费机通过红外线的采集器来进行数据的下载和数据换的采集工作,速度为115KBPS大小。采集过程如下:启动“通讯”键,开启车载收费机开关;打开数据采集器应用程序,进行数据的采集。并按下“开始”键,使之正常运行;当屏幕显示采集成功,则表明数据已经全部采集完成。数据采集成功以后,系统将自动清空之前的运营信息;通过数据采集器,能重复的完成对各个车辆的收费信息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器的信息通讯工作,经由RS232串II与二级数据采集传输站完成。大量的数据最先是储存在二级数据采集传输站,由计算机统一录入。之后通过计算机上的公交网络系统传输到公交主机。 五、结语 IC卡的车辆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安装和应用的范围广,价格便宜,大大精简的工作的重复性劳动,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本文重点探讨IC卡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C卡的挑选、IC卡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收费管理、数据采集等几个做了详细的介绍,使大家对IC卡智能管理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管理的进一步优化,IC卡智能管理系统将会更加的方便易用,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者:宫兆峰 单位:通化市公共汽车公司 车辆管理论文:车辆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摘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车辆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企事业单位中得以普及,单位的车辆数目已经远远不止简单的几辆,与此同时就产生了车辆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用问题。该问题涉及到车辆的档案管理;驾驶员档案管理;车辆(维修费用、洗车费用、养路费、燃料费用等)管理;车辆使用管理和交通事故管理等。如何对一个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进行合理分配使用,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所以该系统对于一个用车单位来说,不但可以对车辆的使用进行合理的管理,而且对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对单位车辆责任到人,费用清晰,避免责任混乱、费用虚假等一系列相应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车辆的逐年增多和车辆的信息增加,车辆的管理不能够由传统的人工管理来进行管理,所以必须运用到计算机来进行管理。本车辆管理系统的完成就是基于计算机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既方便实现车辆信息的查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重复利用性。 关键词: 车辆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在全球信息化、系统化的今天,有关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受到关注。于日常管理中实现车辆的高效管理,对提升生活效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对各类车辆进行管理是为一项庞大的工作工程。此时采用可靠可行的管理系统,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1.1框架的建立设计 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两点原则,即经管原则与管理原则。对于企业而言,经管是核心,于车辆管理方面亦需灌注此一核心原油。管理原则可想而知,众多不同型号、不能功用的车辆管理,需以精减实际管理工作,使管理有循、有序进行,为广大车辆及车主提供可靠管理服务。车辆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接入层,主要负责管理车辆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接;二是业务层,即为车辆管理工作中的业务处理层,通过对数据进行访问来处理业务数据,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按照设定程度来完成业务需求;三是数据层,此一层为为整个车辆管理系统提代数据支持与数据管理的作用。保证内外部的数据对接,及时了解各程序信息,方便有效管理。 1.2B/S方式设计 于车辆管理系统中采用此项方式来处理功能方面的设计,让管理人员能直接通过设定的用户名与密码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对系统中的信息交互、轨迹回放、超速报警、车辆定位等实现统一管理。 1.3信息设计 信息时代下,对车辆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至关重要。车载终端部署在监控车辆上,车载终端通过GPRS/SMS等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把车辆的定位信息上传,接收来自于车辆管理平台的指令。车辆管理平台的设计,通过VPN或Internet方式接入联通网络,完成与车载终端的数据通信。物流企业IT系统与车辆管理平台通过内部数据接口通信方式,实现数据同步。 2车辆管理系统设计的实现 2.1实时监控,定位追踪 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监控与调看,并能实现定时发送、超速报警,需要管理系统备以电子地图,与车载终端进行数据链接。车载终端将数据传入管理系统中,使管理人员能通过电子设备直接观察到车辆情况。此一系统还实现了盲区补报功能,完美弥补了管理系统的不足,而且由车载终端设置的定时传送功能,让系统能准确且快速到到相关车辆。实现对移动车辆的追踪,车主在突遇紧急情况时,开启数据终端并可实现超速报警。 2.2回放与条件定位功能 车主在需要调查车辆历史轨迹时,通过管理系统并可查找到车辆何时、何地的行车轨迹,而且还能通过暂停与放大等功能进行细致观察,反复察看。于条件定位方面,车主只需车牌号或终端SIM便可对车辆进行区域性的查询,先通过大致地图来查找出确定区域,再通过区域点查找出车辆,此种查询方式可在车辆无法定位(或不方便定位)时准确找到车辆所在区域。 2.3手机查车与远程监听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信息工具,实现手机对车辆的监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管理系统于手机上装载专业软件,并可完美实现这一功能。同时,手机的便携特点让对车辆的远程监听与监控变么更加便捷,还可于远程情况下通过手机对车辆进行控制。当车辆发生紧急事件时,超速报警后可利用手机对车辆进行持续监听,为警方提供可靠情报。 2.4违规警报功能的实现 由于车辆的增多,国内交通愈加复杂,许多车主并不能完全准确的记录下各类、各段的违规开车、停车规定。通过车辆管理系统,车载数据终端能够及时提醒车主可能发生的违规事项。另外,当车主在车内时,外部发生紧急事件,可将车辆设置为防状态,以避免危险的发生。当车门被正常开启后,设防状态将自动解除,保障安全同时亦比较方便。而当车门被非法开启时,系统当会自动报警。 2.5实时调度与信息上传功能的实现 车辆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一辆或多辆车进行实时的调度处理,通过下达命令让车辆得到更好的管理,尤其对车队而言,方便许多。现代社会信息更换加快,车载终端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及时更新与下载功能,为车主提供更大的便利。 2.6主机电源断开报警功能 当主机电源被切断时,由备用电池供电,车载终端继续工作,同时上报中心主机电源被切断警情,并自动作好记录备查。 3结语 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实现车主对车辆实行高质且方便的管理,一般此类管理系统是由企业设计并提供给车主,其中除安全管理外,还有车辆损坏、维修方面的管理作用。人们对车辆的管理包括了方方面面,安全属于第一位,因此在设计管理系统时,设计重点也应放在安全上。如,安全驾驶、行车安全、发出警报、及时报警、实时监控等。而维修与售后保障是消费者后期比较关心的问题,管理设计需要将其也考虑进其中,力求帮助车主解决车辆问题的同时,减少车主等待时间,注重效率。 作者:杨勇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车辆管理论文:工作流技术车辆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将工作流技术的理念是使用于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中,需要对整个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的流程等进行了解,然后针对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快速和简化过程的环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来实现快速和简单的目的,从而最终设计出工作流技术状态的车辆管理系统。 关键词: 工作流技术;车辆管理系统;管理内容;系统设计 一、前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和广泛推广使其在当今社会中使用非常广泛,鉴于其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的简单、快速和过程简化等特点,将其使用于工作流技术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中是非常好的突破。要将计算机技术快速的特点融入进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 二、车辆管理的过程和内容 一般在对于工作过程中涉及交通出动以及交通工具使用比较频繁的公司,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都会有公司出资购买一系列的交通工具并且歪了方面车辆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都会在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车辆运行管理处。或者是某些专门从事车辆管理和出租调动的公司就乎更加注重车辆的协议奥分配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因此对于车辆频繁出入使用的单位,该单位一般都会对车辆等进行管理,就是实施车辆运行管理。车辆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协调车辆的出入库的等级,结合下达的车辆使用的命令和需求以及车辆的运行情况等对车辆进行合理的分诶管理和维护,协调每一项使用车辆的需求管理。因此为了是单位的车辆运行管理工作卡站更加顺利,同时为了便于该单位在车辆的使用和维护等等方面的支出和成本使用情况等,都需要对车辆的使用济宁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在车辆的使用中,车辆的购置、车辆的司机配置、车辆每次出入库的运行状态的检查,以及车辆每次使用的申请流程和相关油量的耗费,包括车辆损耗知乎的维修及维护工作的开展等,都是车辆管理处需要统一关注和管理的内容。为了更方便的对以上内容进行协调管理。保证每次车辆出行管理的正常和满足每次单位对于车辆使用的需要,更需要在整个单位建立起能够统一管理的车辆运行管理制度,方便车辆的使用和公司成本计量等。 1、申请用车的规范统一管理 车辆运行管理是为了实现车辆出入入库与使用的便捷化管理,协调和满足社会对于车辆的使用的需求,因此当车辆运行管理出的车辆要投入使用,首先观露出需要收到社会对于车辆使用的需求,如需求车辆的数量、车型等等;然后又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根据现有在库车辆的登记使用情况以及该车辆的可运行情况等进行协调综合安排使用,若车辆的情况能够满足使用的需求,则给予该申请同意车辆的使用,若不同意使用申请,需要对申请者做原因报告等。如果最后车辆管运行管理处同意车辆的使用申请,则需要有车辆运行管理处为每辆车配置司机以及结合车辆使用申请中陈述的情况,对于车辆出行需要使用的油量和费用等进行规划,避免车辆过度消耗单位的车辆管理运行成本。 2、车辆维护的规范统一管理 因为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零件等会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出现损耗和消耗,为了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于车辆使用的需求,以及保证车辆使用的安全性等,车辆运行管理处需要定时结合车辆的消耗情况等,对车辆进行维护工作。要进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首先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陈述理由,得到同意后,由相关车辆管理者或者是管理部门出具同意车辆维护的郑敏,然后再将车辆提出库,进行专门的维修和维护工作,而相关车辆的维护记录等都要有车辆运行管理处登记在案。 三、设计车辆管理系统 针对于如今社会对于车辆使用需求的逐渐增加,因此对于车辆管理单位来说,实现便捷化、快速化的车辆管理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为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和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管理系统结构的设计可以通过实现车辆管理和用户用车需求之间的数据连接,简化用车申请中的流程设计,通过数据化信息直接在管理系统中提交申请,由车辆运行管理处的的人员直接进行在线处理,及时反馈申请通过情况。 1、引擎运行 基于工作流的引擎运行和设计主要为便于系统管理开展业务流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和进行改变和变动的方面。将工作流引擎的核心设置为数据模型,传输的数据中要包含工作流的名称和所需要处理的对象及业务等信息数据。通过传输数据信息的方式,使相关机构及时获取工作流服务对象信息、工作流状态的关联对象以及相关信息等。以此来完成用车申请以及审批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信息等实现便捷和快速获取,并且能够随着信息读取的情况等,判断当前进行流程等,从而对申请审批答复得时间等尽心估计。 2、用车申请设计 原有的用车申请的流程相较于而言比较复杂,中间部门职员、部门管理者、车辆运行管理处职员、车辆运行管理处主管等人员,在流程上比较复杂,使得用车申请的请示和审批到配置出车等需要大量的时间。为了简化车辆使用申请的过程等,都可以实现在先审批的状态,在单位内部建设其计算机数据系统,用车申请等流程中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而做出申请人也可以根据数据读取传输状态等,知晓用车申请答复的时间,以便进行后续的安排。 3、车辆维修设计 车辆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申请和审批流程中,主要包括部门申请人、部门管理者、车辆运行管理处职员、车辆运行管理处管理者等。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在线信息数据传送的方式来实现申请流程的快读和简单化,通过最初在线提出申请,由部门管理者答复,之后工作流状态转向车辆运行管理处,由管理处职员进行处理,最后当工作流状态转为车辆维修情况审批答复时,则由车辆运行管理处的管理者负责。 四、结束语 工作流状态的车辆运行管理办法对于一个车辆运行管理单位来说,是一个改善车辆运行管理当前冗长、复杂的申请和使用流程的重要办法。结合现代化高效、快速的工作原则,工作流状态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的建立无意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对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建立和实现,还需要及时吸收和使用现代化新型技术。 作者:张静宇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 车辆管理论文:高校后勤车辆管理改革对策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人们更渴望在舒适的服务、完善的制度和透明的平台中去工作和学习,这就对服务类行业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车辆管理也不例外。本文简要阐述了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几点实施现状和改革对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问题,为高校职工及学生出行提供方便,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 高校后勤;车辆管理;注意的问题;实施现状;改革对策 高校后勤车辆管理主要是针对高校后勤车辆的出行、运营、维修、服务等做出的管理,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目的也是要保证后勤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准点运行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保证高校公务的正常进行和教师的正常作息。良好的高校后勤车辆管理能够提高高校的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提高高校的影响力,对高校的发展无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注意。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后勤车辆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定的改革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1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实施现状 1.1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 高校后勤车辆管理效果难以提升的另一原因是其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因为高校领导对后勤管理的不重视,严重导致了后勤车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目前,各高校后勤车辆管理采取的方式一般仍是静态式的,由人来操作的管理,对于车辆的使用情况、出入记录、维修情况、使用时间、次数等仍然使用人工来记录,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能够清楚记录车辆出入记录及使用调备的平台,这无疑加大了高校车辆管理人员的任务,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车辆的动态。而且这种记录方式车辆使用的透明度较低,导致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难以提升,使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1]。 1.2高校后勤车辆老化、运输任务不足 车辆老化、运输任务不足也是高校后勤车辆管理效果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高校现有的后勤车辆一般都是在学校需要后勤车辆时第一批购买的,由于高校领导对后勤车辆管理的不重视,其后勤车辆很少更换,现有的后勤车辆一般都使用时间较长,维修费用也较重,而且近年来维修材料费进一步上涨,这也无疑加重了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经费负担。再加上随着教师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使用越加频繁,直接导致了高校后勤车辆的运输任务下降。而且由于高校后勤车辆车型和载人的限制,很少能够满足高校科研及重要会议的要求,这就进一步造成了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问题。 1.3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经费不足 高校后勤车辆管理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管理经费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为了提升高校的知名度、接受更好的生源,高校一般将资金都用于科研、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硬件配置及学生住宿环境等方面,很少有将资金用于改善后勤管理、提高后勤管理制度的,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经费紧缺,其管理人员即使有心改善后勤车辆服务的条件及设施,也因为经费的不足显得有心无力。因此,想要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就要给车辆管理配以合理的经费,不能只专注高校科研、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提升高校的综合影响力,才能真正意义地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2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改革对策 2.1提高对后勤车辆的考核制度,加强节能降耗力度 想要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首先就要提高对后勤车辆的考核制度,加强节能降耗力度。高校在加大科研力度、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要对后勤车辆的管理给予合理、充足的经费,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损耗,达到降低整体使用费用的效果。同时,高校后勤车辆管理处应该针对出行的不同公务车辆的车型、行驶距离、耗油情况来制定严格的、合理的维修、耗油及司机补助定额,保证车辆使用的规范性,也要针对车辆的车型和使用情况定期保养车辆,尽量降低车辆的耗油量及使用损耗,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2]。 2.2建立完善的后勤车辆管理平台,使用GPRS提高透明度 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车辆管理平台,提高车辆使用的透明度是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另一改革对策。科技在不断进步,高校的工作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首先要放弃传统的人工记录方式,根据车辆的购买、使用情况,制定适合高校后勤车辆登记、注册、审批、记录出入时间、次数、维修、耗油、使用公里数的高校后勤车辆管理平台,并在平台及后勤车辆上装置加上GPRS卫星定位系统,让高校后勤车辆的使用情况及位置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也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的使用透明度和管理透明度,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改善现有的使用现状。 2.3扩大后勤车辆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车辆的使用需求 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效果的另一措施是扩大后勤车辆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车辆的使用需求。由于教职工对高校后勤车辆使用需求的下降,导致了后勤车辆的运输任务不足,一部分后勤车辆闲置,但这些后勤车辆仍存在折旧费和维修费,加大了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费用支出。因此,在后勤车辆满足高校科研和会议正常需求的前提下,高校后勤车辆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团体的私人需求,在节假日和开学前后,也可以利用后勤车辆开通高校的专属线路,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的使用需求,节约车辆的成本支出,进而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3]。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实施现状中存在着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车辆老化、运输任务不足等现象,这对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的效果,就要提高对后勤车辆的考核管理制度、提高节能降耗力度,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车辆管理平台、提高后勤车辆管理的透明度,同时,扩大后勤车辆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车辆的使用需求,全方位地提高高校后勤车辆管理效果。 作者:陈宏志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车辆管理论文:信息主导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研究 摘要: 为不断增强基于信息主导的车辆管理协同能力体系建设,在阐述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信息主导的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模型,分析信息在协同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协同要素建设、协同机制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的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主要措施。通过对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研究,可进一步明确协同能力生成要素关系,满足信息化条件下车辆保障能力的需求。 关键词: 信息主导;车辆管理;协同能力 车辆作为未来战争作战的武器装备机动平台和人员物资的载运平台,随着其技战术性能的不断提高,使用范围深入到部队作战、训练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1]。车辆管理作为车辆保障力形成与实现的重要保证,是由车辆使用、维修、安全、器材、油料、信息等多项业务活动组成的集合体[2],这些业务工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和制约,如何使各项业务协调有序运行,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基于信息主导的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对加强车辆管理,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车辆保障能力十分有益。 1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要素 协同是系统在外部环境条件约束下,其内部各单元或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协同能力则体现为整体效应的价值和优势,协同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协作过程,是提高车辆管理能力的必备手段。车辆管理过程中,通过协同活动,使管理各项业务工作或管理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管理功能倍增或放大。根据协同理论,影响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的要素主要包括协同人员、协同规则、协同信息资源和协同活动支撑平台。协同人员根据协同规则,借助协同支撑平台,利用协同信息资源,形成协同能力,完成协同目标。 (1)协同人员。协同人员是协同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协同能力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按照管理业务职责分工,协同表现为单一业务内部的纵向结构形式,协同人员体现为“主管部门领导—主管科室领导—业务负责人”的层次结构;在各业务工作间的横向协作中,协同人员彼此间通过业务工作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网状结构。协同人员对协同能力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员的业务能力、受教育程度、工作效率、沟通能力等方面。 (2)协同规则。主要规范协同识别、协同时机、协同内容、协同保障资源和协同机制等,是实现协同所必须遵守的协议和要求,也是协同正常有序运行的基础。协同规则对协同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协同规则制定的合理性、完整性和适用性。 (3)协同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协同过程中各协同要素以及协同进程的状态信息等。协同信息资源对协同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协同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协同信息资源越准确、越详细,对协同的作用越有效。 (4)协同支撑平台。协同支撑平台由依托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和包含信息系统的软件组成,完成协同进程中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是支持协同存在、运转、发挥作用的基础。协同支撑平台对协同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平台的功能完备性、运行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建设投入经济性。 2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过程 2.1车辆管理协同原理 通过对协同能力生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车辆管理过程中协同能力的本质是以协同人员、协同规则、协同信息资源和协同支撑平台为核心形成的能力体系,针对业务活动中车辆、人员、物资、经费等协同对象,协同人员按照协同规则,确定协同时机、范围和实施方法,利用协同支撑平台,通过信息主导,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完成对车辆人员调整、物资经费分配、运输计划组织、车辆人员运用、车辆状况恢复、人员技能训练等业务工作的协同。 2.2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过程 根据协同原理,可按时间序列过程将协同能力生成划分为协同能力构造、协同能力形成和协同能力评价3个阶段。 (1)协同能力构造。根据协同的目标,利用协同规则进行需求分析,针对具体车辆管理业务工作,明确协同时机、方式和内容,确定协同部门及人员。 (2)协同能力形成。通过对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的配置,形成协同能力,完成协同具体工作,达到协同目标。 (3)协同能力评价。协同能力形成后,通过对协同能力评价,查找协同能力生成要素存在的不足,利用信息主导作用进行补充和调整。 2.3车辆管理协同过程中信息的主导作用 (1)保证协同决策优化。在协同过程中,协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的过程,决策优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提供可选择的决策信息和影响决策后果的信息,使协同人员获得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达到信息优势,利用信息优势达到决策优势,实现对协同过程中信息的调度和运用,使协同生成要素的配置更加灵活、自由,更适合协同能力的生成。 (2)确保协同过程连续。在协同过程中,信息起到了一个载体和媒介的作用,协同过程中每个环节内,通过信息实现对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的利用与控制,使协同能力构造、协同能力形成、协同能力评价3个阶段在信息的作用下成为一个有序整体,保证协同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实现协同反馈调整。随着协同过程的不断进行,协同目标也可能对协同能力生成要素提出新的需求,做好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的补充和调整,才能使协同能力与目标需求相适应。通过信息的反馈机制,实现对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状态变化信息的掌握,运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协同能力生成因素变化对协同能力的影响。 3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措施 3.1协同能力生成要素建设 车辆管理协同能力是在各协同能力生成要素共同作用、支撑下形成的,加强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的建设,合理规划资源分配,调控各部门之间协同能力生成要素的比例,实现协同能力与任务需求相适应,使车辆管理协同能力能够从根本上得以加强。 (1)协同人员。协同人员是协同活动的主体,明确岗位职责和协同权限,加强对协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协同人员要素建设生成的关键[4]。从协同人员的影响因素出发,提高协同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和沟通能力,对于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作用。 (2)协同规则。制订合理、适用的协同规则,对协同活动的开展起到支撑作用,应从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自身进行协同活动的实际需求为重点,制订相适应的协同规则,使协同的识别更加准确、协同时机的选择更加优化、协同的方式更加科学。 (3)协同信息资源。协同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协同相关业务进程信息,加强协同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完善信息收集手段,确保协同信息资源收集贯穿协同全过程,实现信息资源收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其次要统一信息标准,确保信息资源在进行分析和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 (4)协同支撑平台。硬件方面,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的维护,确保硬件运行的可靠性;软件方面,对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确保协同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功能完备性、易操作性。 3.2协同机制建设 车辆管理协同能力不是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就可以生成,要实现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的生成,就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1)目标导向机制。从协同的总体目标出发,利用目标导向作用,指引协同人员进行协同方案的制订和选择,引导各部门协同行为的实施,使参与协同的各部门充分认识和了解自身的工作目标,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互动耦合机制。在协同过程中,应将各协同部门关系定位为“高耦合—高互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人力共享。通过互动耦合机制,使协同过程中协同部门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强,促进整个车辆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优化,最终达到体系的高级协调和能力协同。 (3)资源协调机制。车辆管理协同的资源包括人员、车辆、油料、器材等显性资源,以及协同能力生成要素信息、协同业务工作进程信息等隐性资源。随着协同过程的不断深入,存在协同资源的短缺或不足,通过资源协调机制,合理调整资源在各阶段的比重,保证协同资源的供应充足,同时发现并解决协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3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协同支撑平台的核心,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提高协同能力生成过程中信息的主导能力,进而提高协同能力生成的速度与强度[5]。 (1)信息集成能力建设。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打破原有各部门“自成体系”的现象,利用信息技术的连通性和渗透性,从有利于信息快速流动和共享的目标出发,以整体设计、无缝连接、通用共享为基本原则,实现信息系统功能的提高。 (2)信息传输能力建设。在传统信息传输体系基础上,引入信息流和数据链的概念,着力构建合理的信息传输通道,适应信息高速传输的要求。通过信息传输能力的建设,将整个协同活动过程链接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信息的输入与反馈,实现对协同环节的有效控制。 (3)信息重组能力建设。随着协同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信息无法适应协同能力对信息的需求,通过信息重组,使传统的信息资源做到重建与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和创新,达到协同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4结语 通过对车辆管理协同能力生成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协同能力生成要素关系,发挥车辆管理协同中信息主导作用,满足信息化条件下车辆保障能力的需求,使基于信息主导的车辆管理协同能力体系建设不断增强。 作者:崔斌 王亚军 史芸 单位:军事交通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指挥系 车辆管理论文:公务车辆管理专业意识强化 【摘要】 公务车辆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在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很多敏感性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制度性的要求和具体的工作性要求。公务车辆的管理既要从具体执行规范上进行梳理,又要保证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施良好的监督,促进公务车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国有大型化工企业的公务车辆为案例,提出了公务车辆管理强化专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实际上就是从公务车辆管理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整体性的管理与监督。 【关键词】 公务车辆管理方法制度监督服务 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在改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矛盾集中的部分。在所有的矛盾类型中,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是矛盾较为集中的地方。公务用车原本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而设定的后勤保障,但是,在公务用车的实际执行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个别人的隐形福利。在多项改革实施的环境下,公务用车的管理需要引入专业性和服务性理念,才能够保障公务车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公务用车的纯粹性。 一、我国公务车辆的使用情况。 1、公务车辆的标准。 公务车辆主要是指由政府财政出资,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所配备的车辆。例如国有大型化工企业的公务车辆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各级单位的领导干部的固定用车,一个是工作人员开展公务活动的活动用车,也就是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用车一般都是用于办理公共事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的公务用车可以用于办案、监察、稽查和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用车。公务用车主要车辆类型就是轿车、越野车和多功能乘用车。在公务用车的标准上,我国工信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车型目标管理细则》,对轿车提出明确的排量和价格限制。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的用车发动机排气量在1.8升以内,价格不能超过18万元,如果是机要通信用车,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 1.6升,价格不能超过12万元。公务越野车的要求排量不能超过2.5升,多功能乘用车则不超过2.4升。 2、公务车辆的积极作用。 以国有大型化工企业而言,公务车辆主要工作就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与管理,而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和管理需要运用比较的交通工具。公务车辆的存在是工作的必然需要,任何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的公共性管理与服务,都要有车辆作为必要的交通工具和设备保障。公务用车实际上就是执行公务时的工具。例如警用车辆,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如果警用车辆质量很低,那么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执法活动。再如稽查等公务车辆,必须要配备一定的设备,否则无法执行必要的活动。公务车辆的积极作用就是能够促进公务执行提高效率,能够给予公务活动必要的设施保障。 3、公务车辆使用的弊端。 在公务车辆的矛盾中,公务车辆的隐形矛盾就是个人的使用。公务车辆因为是由公务人员进行操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公车私用的现象。在车辆改制以前,这种现象很多,但是,在公用车辆改制以后,公车私用的现象有所好转。公务车辆使用的弊端还有就是折旧率很高,因为公务车辆的用途广泛,执行任务的使用时间长,造成公务车辆的使用更加紧凑。公务车辆的使用弊端就是使用过程中的细微处理,无论是使用人的过多占用,还是车辆的维护问题,都是公务车辆使用中容易出现矛盾的地方。 二、公务车辆强化管理的有效方式。 1、突出公务车辆的实际效用。 在公务车辆的管理中,公务车辆的使用的过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公务车辆执行任务时,需要选择技术好驾驶员进行操作,有的大型企业设计专业的司机,有的领导干部自行使用。在实际效用方面,公务车辆一定要发挥其必要的作用。例如在执行公务时,公务车辆要提前进行维护,保证执行公务的顺畅。在执行公务后,要进行专业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公务车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使用的优势。再如像国有化工企业使用的公务车辆,在日常的交通使用中,要注意遵章驾驶,保证车辆使用遵循交通规则,保证车辆能够在法律法规内执行公务交通活动。 2、强化公务车辆使用的专业意识。 公务用车在很多单位都是由专人进行管理,并且有办公室等专业的部门进行统一维护。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要提高专业意识。专业管理意识中,管理的方式要采用层级式管理,从公务用车的采购、日常维护和维修检测,到公务用车的费用报销等,都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公务用车上,要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使用办法,任何公务性活动都要有记录,在记录上,精确记载公务用车的整体情况。专业化管理需要对公务用车实施科学化的设计,是公务用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规范。 3、从服务角度拓展公务车辆的管理。 公务用车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主要是指在公务车辆的管理上,要突出公务车辆的使用,对公务车辆的使用要实施管理的服务性。例如在公务车量的使用上,要保证公务车辆能够正常使用,同时,注意公务车辆的管理方式,要采用直接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在公务车辆的选择上,要选择适合单位本身业务的,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车辆。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服务就要全方位开展。例如在车辆的管理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车辆管理实施集中的维护和个别的特殊维护。服务意识对于公用车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公务车辆不是私有产品,能够给予公务管理的全方位服务,对于公务车辆的质量保证具有积极作用。 4、实施公务车辆管理监督机制。 我国公务车辆的管理难度就在于,公务车辆的使用过程是自由的。公务车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对于车辆改革以后,公务车辆的使用,就要做好监督管理。监督不是为了控制车辆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好车辆使用的过程,让公务车辆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监督的方式和方法要以车辆使用和服务的专业性为基础,保证监督的作用是延伸车辆使用的效果,而不是束缚公务车辆使用的程度。 三、结语 公务车辆是正常工作的必要设备,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与监督。公务车辆的管理中,需要采用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和必要的监控手段,让公务车辆能够提供必要的工作帮助。同时,公务车辆也要保证使用与维护的全面性,拓宽公务车辆的使用范围,让公务车辆能够更好的发挥最大效用。在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环境下,公务车辆要与整体环境相适应,促进公务车辆能够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给予工作最大限度的帮助。 作者:陈永明 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车辆管理论文:消防部队车辆管理对策与措施 摘要: 消防部队是一支特殊的军事化现役部队,承担着保护城市安全的重要职责,在防火、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消防部队的存在关乎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健康稳定。消防车辆是消防部队最重要的固定资产,也是消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消防车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管理,提高消防车辆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消防部队;车辆管理;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商品经济愈发繁荣,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消防部队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一个警种,承担着灭火救灾、抢险救援的重任。而消防车辆是消防部队最重要的装备,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消防部队投入的不断加大,消防车辆数量不断增加,阵容不断扩大、性能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管理难题。 一、消防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车辆损耗严重 火灾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消防车辆始终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接到救灾指令,不管何种天气和路况,消防车辆都要迅速到达现场,由于车辆一直处于高度运转状态,所以车辆磨损严重。而且由于缺乏有效调度,有的消防车辆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使得产生故障的几率大大提高。 (二)消防车辆驾驶人员缺乏培训 近年来,随着消防任务的不断加重,消防部队数量不断增加,很多消防战士驾龄短,经验欠缺,遇到紧密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车辆事故的发生;有的消防部队在培训时,缺乏规范的培训计划和安排,教练车辆老化,训练里程达不到标准;有的消防战士个人素质不高,把消防车辆当作“特权车”和“霸王车”,闯红灯、超速,甚至存在酒后驾驶的行为。 (三)消防车辆缺乏有效保养 一些消防部队存在重购置、轻保养的思想,在消防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上存在很多问题。一些车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对车辆的各种机械性能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排除车辆故障、排吸水等基本步骤,经常发生消防车辆警灯不亮等问题,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四)用车制度不严格 在一些消防部队中,缺乏严格规范的用车制度,有时未经许可就可以随意使用消防车辆。有的消防车辆被随意外借给其他单位使用,有的消防车辆车牌不整洁、磨损甚至丢失,损害了消防部门的形象,且车辆超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的消防车辆不按规定程序报废,缺乏统一的报废标准,没有经过技术确认,就随意进行资产处理,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 二、加强消防部队车辆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车辆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消防车辆管理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首先,消防部队应该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车辆购置队伍,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组成,对这些人员加强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物资采购等知识的培训,从源头上对消防车辆的性能进行把控。要严格筛选、货比三家,对购置的车辆进行仔细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其次,加强培训,提高驾驶人员的素质。与普通车辆不同,消防车辆经常在恶劣的天气和路况中行驶,驾驶难度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消防部队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思想教育经常抓、法纪规章经常学、管理形势经常议、事故案例经常看、安全警钟经常鸣。教育官兵时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提高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加强驾驶技术培训,特别是在恶劣条件下的应变能力和驾驶技能,培训合格后才可以驾驶消防车辆。 (二)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车辆维护保养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加强消防车辆的维护和保养是提高车辆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消防部队应建立车辆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认真落实车辆“日检查评比、周保养维护”制度;对车辆实行“四定”,即定人、定车、定停车位、定期保养,确保所有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状态。一般来说,服役期限达到8年的消防车辆都要进行上线检测,检测合格才可以工作。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车辆故障和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坚决杜绝使用报废或者存在隐患的消防车辆,否则不仅无法有效完成消防任务,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维护处理时,在注重车辆性能和保养之外,还要保持车辆的整洁和干净,车牌要按照规定悬挂,前后车牌统一齐全,不允许对车牌进行拆移、涂改。 (三)严格制定和执行车辆使用规定 一是在对现有车辆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将消防车辆的完好情况、价值折旧情况、管理使用等信息录入系统,建立维修保养台账,用以核查车辆的保养和维修情况,详细登记所有车辆每次维修和保养的时间、里程,维修和保养内容以及更换的重要零部件等信息。二是严格执行公安部消防局车辆管理规定,加强消防车辆管理,认真落实各级车辆检查、督察、出(用)车以及入库等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保证车辆的完好率和在位率,坚持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谁用车、谁负责”。核发牌照时要严格按照程序和手续,逐车逐牌点验登记。核发后严格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不能放任自流。 三、结语 消防车辆是消防部队完成防火、灭火等工作的必备载体。随着城市消防任务的不断加剧,消防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消防车辆的管理,制定消防车辆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提高消防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消防工作的健康发展,保城市一方平安。 作者:陶丽丽 单位: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焦作市消防支队 车辆管理论文: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研究 1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的作用意义 信息质量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随着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围绕车辆管理各项业务工作决策需求,以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为主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解决了信息自动获取、海量存储等关键技术问题。但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适用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信息质量与决策需求还不能相适应。信息质量不仅来源于信息系统设计、软硬件建设,还依赖有效的信息质量控制,控制是检查和纠正管理偏差,确保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开展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研究,建立健全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对做好车辆管理信息质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1提高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水平 传统信息载体多以直观可视形式体现,且传输渠道与路径单一,质量问题识别与控制方便。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应用普及,车辆管理信息载体、表达形式和传输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信息数字化趋势下,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等操作方便,但信息流动涉及环节与影响要素增多,质量传递与合成影响显著,加之信息流动在非可视状态下完成,易对信息进行篡改而不留痕迹,信息质量控制面临更多的困难,传统经验控制已很难对信息质量把关。因此,借鉴质量控制领域理论与方法,探讨信息生命周期过程质量控制方式,建立新的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模式,可有效提升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水平,促进车辆管理决策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1.2发挥车辆管理信息决策效能 车辆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信息,是管理活动内在规律的体现。由于受信息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等限制,这些信息多用于日常业务工作统计,车辆管理辅助决策作用发挥十分有限,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环境滞后于硬件与软件,信息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决策需求。由于信息决策支持不显著,信息化设备反而成为一项负担。只有充分发挥信息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使管理者看到信息化建设成效,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有效的信息质量保证,可促进信息效能发挥,让管理者更方便的运用信息进行决策,实现车辆有效管理,促进车辆保障能力提升。 1.3消除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瓶颈 伴随部队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汽车部(分)队在车辆管理软、硬件建设方面初具规模,建立了车辆基础信息采集、车辆使用与安全监控、车辆业务信息统计等为主的车辆使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使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由于信息资源缺失与失真严重,建设成效并未充分体现,使信息化建设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面临信息质量瓶颈。因此,从信息化建设核心———信息资源入手,有效控制信息质量,建立丰富有效的信息资源,发挥信息决策效能,从而消除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瓶颈,促进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康发展。 2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部队车辆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资源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质量建设也不断发展完善。围绕车辆信息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汽车分队车辆业务信息管理的通知》,规范了汽车分队业务信息登记统计种类、内容和时机,解决了基础信息统一规范问题;在重点部队研制配发了车辆管理信息化设备,实现了对车辆使用、安全控制、车辆监控等关键信息的自动采集,消除了人为因素干扰,避免了信息失真;统一配发了“汽车部(分)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集成了“军车驾驶员交通违法抄告”、“汽车驾驶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等各项业务系统;依托军队网络构建了多级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车辆管理业务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信息生命周期环节的管理,有效提高了信息管理水平。但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控制体系,信息质量与现代管理决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人们的质量理念、质量标准、控制手段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2.1信息质量控制理念落后 在开展车辆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对信息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单位重点关心有形内容建设,如各种硬件设施设备、软件系统功能等,并未以信息源为核心进行系统规划,虽然软硬件建设越来越好,但信息质量严重滞后,信息资源严重缺失,难以满足决策需求。与此同时,对信息质量控制内涵认识滞后,信息自动采集、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存在的方式变得复杂,质量控制方式也应随之改进,但许多管理人员还停留在过去陈旧的思维方式上,对信息质量把握以经验为主,导致信息采集随意、信息记录格式多样、信息交流困难,难以发挥信息使用效能。 2.2信息质量控制标准缺乏 标准规范是有效控制信息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为有效开展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作为约束。目前,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标准、信息质量评价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滞后于信息质量控制需求,相关标准缺乏或不够完善。在快速发展而缺乏信息质量标准约束条件下,许多单位或部门虽建立了各种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但“信息孤岛”、“信息量大”与“无信息可用”矛盾突出等问题明显,进行车辆管理信息多级汇总分析时,数据整理和清洗任务繁重,甚至占到整个项目工作量的80%以上。 2.3信息质量控制手段乏力 尽管对车辆管理信息质量重视程度呈现不断增加态势,但在具体实践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质量控制组织不健全、控制手段不完善。组织是工作完成的主体,在部队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尚未建立专门信息质量控制组织,各类车辆管理人员职责中,没有信息质量职责,造成车辆管理信息工作好无奖励、差无惩罚。从控制手段看,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主要依托行政管理,特别是在目前工作体制下,缺乏信息质量常态化监督机制,车辆管理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监控,出现上级临时检查或年终需要上报各种信息时,短时间内“突击”,仅凭记忆或经验完成各项信息采集任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信息质量控制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 2.4信息质量控制人才匮乏 现代信息质量管理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多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但当前部队真正懂车辆管理专业又掌握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的人才奇缺。例如“硬件维护”,在对相关单位调查发现,“用户自己完成”仅有3个单位,占调查单位总数的6.7%;在“人才来源”方面,部队主动培训比例偏低,更多是依靠引进和自学,造成对外界支持依赖性过强,人才“供应”紧张时,信息质量控制即陷于停滞状态。 3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为确保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实现质量控制目标,需要从信息质量控制的法规制度、人员素质、技术支持、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创建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的良好环境。 3.1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法规保障 法规建设是信息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法规制度才能顺利推进信息质量控制常态化进行。法规制度是对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做出的各方面规定,具有管理强制性和操作约束性,在信息质量工作中,能规范和约束车辆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行为,维护信息质量控制秩序,促进车辆管理信息质量工作良性循环。 3.1.1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规范 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规范,是按照质量控制需求,对质量控制组织建立、运行等制定的相关规范,其对质量控制实施具有指导作用。主要包括信息质量组织工作章程,信息质量评价工作规范,信息质量监控工作规范,信息人才选拔、培训、奖励规定等。 3.1.2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程序 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程序,是对车辆管理信息生命周期过程各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通过对业务深入研究,将工作分解,确定每项工作完成时限、操作流程和标准等。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传输程序、信息应用程序、信息加工维护程序、信息存储销毁程序等。 3.1.3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标准 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标准,是针对车辆管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质量控制评判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是实施信息质量控制,评价信息质量,进行相关奖惩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信息质量等级标准、信息质量评价标准等。 3.1.4车辆管理信息质量基础标准 车辆管理信息基础标准,是围绕车辆管理信息要素属性和信息系统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标准化工作,其对车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开发、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工作进行统一化、规范化,以实现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元数据标准、文件信息格式标准、数据采集标准、数据处理技术标准、数据库设计技术要求、信息系统标准、系统与网络安全标准等。 3.2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人员保障 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是一项由信息相关人员全面参与的控制工程,人员信息素质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人们捕获、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信息的能力,是信息主体对信息的认识过程;信息能力是指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即对信息搜集、鉴别、组织、分析、综合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信息活动中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 3.3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技术保障 从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技术支持角度看,信息采集、传输、存储是基础层,信息加工、销毁是维护层,信息分析处理是应用层,实施各层次信息质量控制,均需相应的技术方法。其中信息自动采集、信息网络传输、数据库标准化是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的核心。 3.3.1信息自动采集 使用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可消除信息采集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信息采集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信息采集中的失真问题,有效控制信息质量。目前,从自动采集设备技术研发和硬件配套建设看,部队车辆管理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已较为成熟,且在应用中不断完善,适应部队车辆管理需求。 3.3.2信息网络传输 信息网络传输是一种高效传输手段,随着军队网络建设发展,逐渐成为传输主体。信息采集完成后,需要将采集数据从信源传输到信宿,才能完成信息分析与处理。车辆管理信息传输可采取多种方式,以车辆使用信息传输为例,从信息源采集设备到分队计算机间,可采取短距离无线传输或有线方式;分队到车辆管理部门之间采取网络传输实现。采用多种传输方式可有效解决不同信息对传输速度、容量的要求,减少信息传输失真,提高传输效率,保证时效性,提升信息使用价值。 3.3.3数据库标准化 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信息数字化存储模式是必然选择,数字化资源数量及种类增多,需要对其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才能更好使用。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中心,是以一定方式将相互关联而独立于应用程序之外的数据组织起来的共享集合体,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库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信息质量水平,促进信息交互与共享,最终提高信息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数据库标准化作为对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软件和硬件做出的统一规定,主要包括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环境标准化等主要技术。 3.4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经费保障 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是伴随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长期、稳定、足额的经费投入是信息质量控制的有效保证。在不断增长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应划拨一定经费比例用于支持信息质量控制工作,保证信息质量控制活动有效运行,主要经费需求包括:信息设备维护费。维护是保持信息设备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信息设备在日常应用中,受使用磨损和环境侵蚀,面临着元器件损坏,技术性能降低,技术寿命终止等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并适时更新,需要一定经费支持。信息人才培训费。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培训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和教材讲义等培训保障条件,均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信息质量奖励费。奖励是对人员工作成绩的一种认可,是一种激励措施。以实物奖励等方式,建立信息质量奖励机制,能正确引导信息质量人员在实现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进而积极和创造性的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作者:史芸 崔斌 单位:军事交通学院 车辆管理论文:车辆管理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 一、引言 计算机的应用为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人员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具有管理交通,为人民服务的职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 1.免费软件对信息系统造成的威胁。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所使用的软件安全。(2)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3)数据库安全。目前,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用此类软件会对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 2.网络系统方面的问题。 网络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2)网络信道的安全。在网络通信设备中,路由器及交换机易于被黑客控制。对于网络系统通信传输信道来说,目前所使用的几种信号通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3.安全维护管理不力。 车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不熟悉,造成对一些系统故障检测不到位,面对已知网络安全方面问题缺乏相应的补救措施。 4.安全维护人员思想麻痹。 安全维护人员应当深刻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要及时检查系统中的漏洞并及时修补,即使系统运行正常也要定期检查,防范于未然。 三、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不少网络安全工作人员自身网络安全修养达不到,观念落后,不能充分了解到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些人员在会议中夸夸其谈,实际工作时却存在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不去积极主动的寻找方法化解困难却时刻想方设法调离网络安全工作岗位,上班时间无所事事,使得网络安全工作机构形同虚设,组织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流于形式。面对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威胁,部门领导应当以身作则,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将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划分各层人员具体负责区域。建立追责制度,对出现安全问题的部分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追查负责人的责任。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网络安全培训,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有: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维护等知识。并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本部门网络安全管理条例行事,不做违反条例的事情。在部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改进工作人员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风。 2.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方法。 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通过在网络出加装防火墙的方法使内部网络隐藏起来,并对黑客攻击本部门网络的行为进行拦截和记录。隐藏内部网络的具体措施是将内部网络IP地址进行一系列的转换从而将内部网络同外部网络进行分离。这样一来,外部黑客就不能获取网络内部的信息。目前,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复杂的管理措施针对用户在网络安全等级方面要求的不同来提供不同的服务。网络防火墙利用对网络中黑客攻击的记录来发现网络入侵行为并报警,从而达到维护网络安全的目的。(2)通过对重要数据的录入及调出行为进行加密,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加密程序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并且配备专门工作人员维护和管理这些解加密软件,形成规范的使用条例。再者,车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己因工作需要从网上下载的软件进行病毒查杀,及时发现和处理软件中隐藏的病毒或木马。 3.网络安全对行政管理的要求。 先进的技术防护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个方面,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依靠先进技术还不行,我们还需要引进先进的行政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确立,可以从根本上规范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信息的管理和网络的运行,这样不仅方便管理,还能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具体可以采取加强指导、强化监督和明确管理条例的方法来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4.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以往,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认识不足,没有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损失。当前,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的引进高层次技术人员,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顶尖的技术人才,谁就在这一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也是如此,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周期长,技术过硬。如果将高级技术人员引进到本部门,将会对部门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对于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来说,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技术优势,敏锐的捕捉到网络攻击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引进必要的人才竞争机制。 在企业中,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业绩的好坏进行评选职称、调节薪酬已经是一种常态。任何情况下,只要有竞争的存在,总会有高低胜负的差别。竞争机制对部门网络信息维护技术人员的发展产生一种压力,利用好竞争机制,可以使这种压力转变为技术人员的动力。技术人员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一面,有助于网络技术人员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增加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在竞争中认识到团体意识的重要,通过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表彰,使他们获得他、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也有助于使他们摆脱工作的单调乏味,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结语 公安车辆信息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部门领导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技术,加大高层次技术人员的引进等诸多方面同时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工作也会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面对日益增加的网络防护压力,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创新人才激励和发展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推动网络防护能力的上升,才能在激烈的网络攻防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朝晖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车辆管理论文:车牌识别技术车辆管理系统应用 1国内现状 当前现有车辆管理系统中,在车辆管理的介质上,有传统的接触式介质(如磁卡、条码卡等),也有新型的非接触式管理介质,如RFID技术和车牌图像识别技术等。目前国内在车辆识别技术里面,主要有所列的三种主流识别技术:(1)卡识别技术。接触式IC卡通过触点与读写器联接以获取能量并进行数据交换,它在功能、信息保密性与存储容量方面具有优势,适合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有车辆进出、门禁、考勤、消费等多领域的应用。但是用户需要每次进出时,都要停车、刷卡,所以效率比较低。而且IC卡存在使用寿命短,易折损等缺点。(2)射频识别技术。通过发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系统包括射频卡,读卡器和数据处理终端三大部分。用户可以不停车、不摇窗的快速通过实现识别。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也可以正常工作,提高车辆通行效率,降低人工管理费用。但该技术所需射频基站和射频卡费用较高,不能实现核对车、卡是否一致,会出现漏收、误收等现象。(3)车牌识别技术。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能够检测到受监控路面的车辆并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字符、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牌照颜色)进行处理的技术。车牌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通行效率高,灵活性好,系统稳定性好等优势。此外,用户能够实现自定义车辆进出权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实现车辆的智能管理、集中管理和监控。而且车辆在进出时都会抓拍图像并存档,这样,不仅杜绝“一卡多车”的行为,也记录了车辆的运行轨迹,更加安全可靠。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识别率一般为97%左右,车牌识别不出来的车辆,需要人为干预进出。 2车牌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 车牌自动识别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基础,对摄像机所拍摄的车辆图像或者视频序列进行图像采集分析,从而确定牌照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取和识别出文本字符,在显示屏直观地给出识别结果,可实现车辆进出的智能管理。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监测车辆是否进入视野)、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如计算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车牌识别过程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结果输出等几部分。车牌识别通过对图像的采集和处理,来完成车牌自动识别功能。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车牌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牌照位置,再将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将车牌识别的结果输出。 3系统设计方案 3.1功能需求 针对大连理工大学校园进出车辆管理的功能需求,决定采用车牌识别技术的车辆智能管理系统。此系统实现校园车道入口及出口管理设备自动控制,通过计算机的图象处理和自动识别,对车辆进出的安全和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监控,可有效地控制学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更好地维护校园的教学科研环境。设计功能包括:(1)基于车牌识别技术进行车辆进出管理,实现对车辆管理中的各种控制参数的设置、并可以进行分类查询和打印统计报表;(2)具有收费管理功能,具有按时、按次、分时段、分时、不收费等多种计费标准,并具备出口收费模式、中央收费模式、自助缴费管理;(3)所有车辆进出时间、状态等详细信息,均形成系统日志记录,便于进行统计分析、问题查证;(4)支持异常处理,支持脱网运行,断电处于常开状态;(5)支持电子语音和LED显示。 3.2硬件系统 在硬件系统设计方面,主体采用TCP/IP以太网技术组网结构。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远距离读卡器、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自动道闸、出入口控制机、高清摄像机、LED显示屏、B/S终端管理计算机、LED显示屏信息提示等设备。其中数据中心服务器主要安装车辆管理软件,覆盖师生的基本信息及车辆信息,并和公共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自动更新师生变更信息。校园车辆管理的需求示意图如图3所示,师生驾车靠近位于校园大门出入口处的区域时,当车辆经过地感线圈后,高速摄像机启动图像抓拍,对车牌进行自动分析识别,并与数据库中登记的学校教师车辆车牌数据比对,若属于内部有效车牌,LED显示屏提示进场车辆的车牌信息,道闸自动抬起放行车辆,系统记录入场时间、地点、状态;若使用权限过期时,LED显示屏显示过期车辆提示,道闸处于禁行状态,系统记录入场时间、地点、状态,由岗亭管理人员开闸放行;若不是内部有效车牌时,LED显示屏提示外来车辆,道闸处于禁行状态,系统记录入场时间、地点、状态,再由岗亭管理人员开闸放行。如需收费管理,出口处的摄像机会自动提取车牌,按照设定的计费规则自动计费,进行费用收取。 3.3软件系统 系统采用B/S架构,系统的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车辆进出控制模块、数据同步接口、用户车辆管理模块、后台权限管理模块、决策辅助支持模块。其中,车辆进出控制模块通过车牌识别技术来设置摄像机、车牌识别设备、栏杆控制设备的相关参数,通过摄像机识别结果来控制开关阀进而对车辆进行出入控制。同时,岗亭管理人员还通过终端管理计算机可以手动控制车辆进出和查询车辆信息。LED显示控制可以将摄像机识别到的车牌和通过服务器查询到的车辆信息发送到LED屏幕进行显示。数据同步接口:与公共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公共数据库提供师生的基本信息给车辆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将车辆牌照号码、出入时间等进出记录提供给公共数据库。用户车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用户车辆信息数据维护,由于系统已经和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步,师生的基本信息已经获得,所以只需要维护师生的车辆信息和单位用车及临时用车信息即可。后台权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定义校门出入口的基本信息,配置车辆管理信息,备份和管理数据库和设置操作员权限,其中操作员权限包括操作员系统管理权限、岗亭操作员终端权限等。系统的权限分配支持分级授权,这样,即可以给不同的管理人员管理不同的进出入口的权限,已经获得权限的管理人员还可以分配给其他人员不高于自己的权限。决策辅助模块:可以查询车辆进入的记录,查询师生的用车信息,统计分析校园师生车辆的进出情况、外来车辆进出情况等。根据车辆进出提供的大量数据分析,可以为车辆的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4结语 基于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的车辆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识别设备和灵活性的管理软件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出入管理,简化了车辆进出的管理手续,提高了车辆的通行效率,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登陆管理软件进行车辆管理和信息统计,为校园有序提供了依据支持。车牌识别技术未来也会是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田丽 刘春瑞 翟鸣宇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车辆管理论文:智能化车辆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浅析 1引言 随着我国公车改革制度的持续推进,各企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工作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在车少人多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做到车辆、驾驶人员有效管理,车辆调度高效及时,即能满足正常工作需求,又能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成为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开发车辆管理信息综合智能平台,利用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和智能算法,完美解决企事业单位车辆使用和管理问题。 2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及开发平台选择 目前,市场主流的车辆管理平台架构多以单机系统为主,这类系统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车辆信息,人员信息维护困难,信息交流滞后,车辆调度效率低下等不足。鉴于以上原因,提出建立基于B/S架构的分布式架构车辆管理综合信息智能平台的设计思路。 2.1B/S系统架构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端/服务端架构模式,作为主流的分布式系统架构,是通过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交互,经消息传递机制,将用户通过浏览器端发出的请求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端进行相应处理后,把处理结果经传递机制再送回浏览器端。B/S架构模式是基于分布式的,可以多用户、多客户端方式发起业务访问请求,能够满足车辆管理平台业务设计需求。 开发平台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程序开发语言,它基于.NET开发平台,为构建标准的、高效的、快捷的互联互通应用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思路。它与微软操作系统完美兼容,几乎能够运行在绝大多数主流系统平台上,具有接口规范、类库丰富、成熟的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特点,它与IE浏览器的兼容性,使得采用.NET平台开发的系统,容易被各类人群所使用。 2.3MSSQL数据库 数据库是应用软件的心脏,它为管理系统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综合考虑车辆管理平台功能性需求和开发成本等因素,建议采用微软公司MSSQL作为车辆管理平台的后台数据库。它还具备了与.NET开发平台无缝兼容的优势。 3核心模块与功能 车辆管理平台主要是由车辆信息管理、驾驶员信息管理、车辆使用申请管理、车辆调度审批、用户管理、系统信息统计等几个核心功能模块组成。车辆信息管理:主要实现企事业单位车辆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具体分为车辆基础信息、车辆油耗信息、车辆保险信息、车辆日常维护信息、车辆实时信息等子功能模块。其中,车辆基础信息主要统计全部在册车辆,车牌号码、车辆品牌、核载人数、车辆行驶证等信息;车辆油耗信息统计各车辆日常的油耗情况;车辆保险信息用来记录各车辆的购买保险日期和保费信息,并在车辆保险临近或到期时能够自动给出提示,提醒车辆管理人员及时续保;车辆日常维护信息包括车辆的日常保养、维修等信息;车辆实时信息模块,要根据不同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实际状况,预留出平台接口,用于关联车辆进出车库的门禁系统,这样在车辆实时信息模块就能看到当前车库内车辆类型和数量的实时信息,对于不在车库内的车辆,系统能自动记录车辆进出车库的准确日期和时间,实现车辆管理部门对车辆的实时监控。驾驶员信息管理:负责管理所有驾驶员资料信息,基础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姓名、年龄、电话、驾驶车辆、驾照类型以及驾驶员出车历史记录。为了系统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管理,该模块可以考虑增加驾驶人员请、销假管理子模块,驾驶人员能够通过该模块进行请、销假事项的办理,也方便了车辆管理部门实时统计当前可用驾驶人员信息。车辆使用申请管理:用来实现企事业单位各级部门对车辆的使用申请功能。由于车辆管理平台采用基于B/S方式的分布式架构,模块流程设计可根据各单位实际网络拓扑结构和车辆使用流程,对能够接入车辆管理平台服务器所在网段的用户,均可向车辆管理部门申请客户端用户权限,开通权限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车辆管理平台客户端登入系统申请用车。车辆申请单内容主要包括用车时间段、乘车人数、目的地等信息,完善信息后,将用车申请单提交给部门负责人审批,部门负责人初审后,再决定是否将用车申请单提交到车辆调度部门。系统会自动记录用车申请单流转的环节和各环节的审批状态并及时更新状态信息,供各类用户查看。车辆调度模块管理:是车辆管理人员(车辆管理部门)用来管理车辆调度和驾驶人员分配的功能模块。车辆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当前状况下,车辆状态(空闲、占用、停驶)、驾驶人员状态(空闲、在班、请假)和汇总当前所有用车申请单,该模块会根据申请使用车辆类型、用车地点、用车时间段、车辆状况、驾驶员状态进行统筹计算,自动提供出多套可供车辆管理人员调度选择的派车方案,目前比较常用的智能车辆调度算法包括了:线性统筹算法、启发式算法、蜂群算法等等,经过车辆管理人员的人工选择调整,最终确定派车方案并由系统将派车结果反馈回个申请部门。为了更加及时、人性化操作,该模块可以考虑引入短信发射硬件设备,将车辆调度安排通过短信通知到申请部门。 4运行环境 车辆管理平台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2003AdvanceServer+IIS6.0以上版本,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3。客户端硬件环境:CPU1.6GHz以上;内存512M以上,软件环境:支持XP/VISTA/WIN7操作系统,浏览器要求IE6.0以上版本。 5结语 车辆管理综合信息智能平台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车辆使用效率,降低经费开支,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主要对车辆管理平台的通用核心模块进行了分析设计,对各单位实际工作中的特殊性差异,预留了扩展接口,为进一步完善和升级系统提供条件。 作者:雒晓卓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车辆管理论文:住宅小区车辆管理办法研究 一、广西社会科学院大院概况 (一)大院的基本情况 广西社会科学院整个大院(以下简称“社科院”)占地面积13.78亩,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两个厅级单位200多名干部职工合在一栋办公楼办公,宿舍区和办公区域共一个大院。宿舍区住有163户,其中社科院干部职工90户,占55%,调离社科院工作的干部职工住户17户,占11%,买房户16户,占10%,租房户24户(其中有10户非本院职工出租),占14%,其他住户16户,占10%。院场地狭小,人员杂乱,车多位少,整个大院总共才有40个车位。 (二)大院汽车进出概况 据最近严格统计,社科院公车15辆;区社科联公车10辆;社科院职工(含配偶)居住在社科大院的,以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名字购置的私家车(以实际居住、户口簿和汽车行驶证登记为准)15辆;社科院职工子女长期同父母居住社科大院(以户口登记和子女汽车行驶证登记为准)的私家车12辆;社科院职工子女(与父母非长期居住)经常回来探望父母的私家车11辆;社科院干部职工住院外以私家车上班的车辆28辆;住社科大院,在外单位上班的干部职工开外单位的公车回来停放在社科大院的公车5辆;已调离社科院工作的干部职工仍居住在社科大院的私家车5辆;区社科联干部职工私家车上班11辆。 二、车辆停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构成复杂,思想统一难 社科大院的人员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干部职工、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职工、调离社科院工作的干部职工、外来买房户、租房户和其他住户组成,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在思想统一上比较困难,尤其是非社科院干部职工,经常出现不配合后勤管理工作的问题。如在车位已满的情况下,不听门卫劝阻,擅自将车辆乱停放在消防通道和120通道上,曾因此出现救护车无法进入病人住户楼下,延误抢救时间,病人住户意见非常大,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 (二)人员流动性大,思想管理难 除去在大院工作的广西社科院职工、广西社科联职工以及在大院常住的住户外,租房户、外来办事人员、探望亲属人员、调离人员等经常需要驾车在大院进出,人员流动性较大。社科大院面积不大,停车位有限,部分外来人员常以车辆短暂停留,办完事就离开为借口,车辆乱停乱放,甚至占用他人车位,思想管理非常困难,导致后勤管理人员工作难开展,相关人员对此颇有微词。 (三)人员个性突出,思想教育难 个别人员由于个性突出,以个人情绪和理解来处理问题,缺乏服从大局和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仗着不是社科院职工,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不服管教,导致后勤管理人员在车辆停放问题上开展思想教育时碰到很大困难。个别车主蛮横无理,恣意闹事,以致把车辆开至大院堵住门口,扰乱公共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车辆停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社科大院车辆停放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既和大院客观环境有关,与个别人员的思想有关,又和管理制度有关。要对问题细致查找原因,明晰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彻底根治问题。 (一)大院面积狭小,环境复杂 目前,社科大院总面积仅有9186平方米,大院分为办公区和住宅区两部分,办公区占地面积1333平方米,住宅区占地面积7853平方米。整个大院总共才有40个车位,其中宿舍区只有18个公共车位,办公区域和车库仅有22个车位。而因办事、生活来往的车流量较大,现有车位不能满足要求,面临着车多位少的困境。加之大院人员庞杂,思想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难免出现车辆停放管理难的问题。 (二)个别人员思想错位 1.个别人员本位思想严重。 在车辆停放管理中,有个别人员存在严重的本位主义思想,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己,不顾整体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给后勤管理工作造成很大不便。如个别居住在大院的社科院职工认为自己既是单位职工,又在大院居住,只要交了费,大院的停车位应该优先保证自己私家车的停放。不管有没有车位,有空地就停,哪怕是消防安全通道和120通道,车主也视若无睹。个别居住在外的社科院干部职工也认为,自己是单位员工,开车来上班理所当然,对不让进大院停放汽车的管理难以理解。广西社科联开私家车上班的个别干部职工因办公楼与广西社科院同在一个大院,但大院后勤管理是由广西社科院负责,所以对广西社科大院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配合度较低。这种错误的本位主义思想的存在,阻碍了单位正常办公、生活的秩序,同时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是非常不可取的。 2.个别人员挂靠思想严重。 在开车进大院停放的人员中,有个别人员仗着自己和大院里的干部职工或大院住户有亲属关系、私人关系,执意要把车停到大院里。如拥有私家车的个别本院职工的子女,长期同父母居住在社科大院,这些人认为,父母是社科院的老职工,购车款也有父母的钱,只不过没写父母的名字而已,大院也应该保证自己私家车的停放。而个别社科院职工的子女,虽然不常与父母居住,但经常开私家车回来探望。这些车主认为,父母是社科院的老职工、老革命,子女回来探视,大院也应该保证车辆的停放。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严重的挂靠思想,只认人情关系,不认管理制度,与当今国家倡导的法治社会精神背道而驰。 3.个别人员功利思想严重。 在涉及停车管理问题的人员中,无论是本单位职工,还是其他人员,都普遍存在严重的功利思想,只顾蝇头小利,不顾大局。在社科大院停车比外面停车要实惠很多,很多人就看中这一点,执意要把车停进来,甚至不惜强词夺理,违反管理规则。如部分租房户认为在这里租房住,本身房东有《房屋产权证》,所以他们也应有一份停放车辆的资格。 (三)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目前,广西社会科学院对车辆停放管理主要制定了《广西社科大院汽车管理方案(草案)》,尚未有正式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停车乱的问题。而草案在一些条款上还不够完善,致使部分车主对草案的内容存在异议,不服从安排管理。如已调离社科院工作的一些干部职工,仍居住在社科大院,认为自己曾在社科院工作过,有过一定的贡献,有些在院里曾担任过中层以上干部,并且购买大院公房,有《房屋产权证》。因此,他们片面地认为《广西社科大院汽车管理方案(草案)》不符合有关法律和国家房改政策的有关规定。另外一些持有《房屋产权证》的买房户认为,有必要对进入院内的汽车进行管理,按物业管理条例,他们也享有停放车辆的权利,对于社科院汽车管理方案,他们认为并不合情合理,也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四、解决大院面临的停车难题对策 广西社科院住宅大院停车难存在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停车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因此,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问题的解决中,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法制实际,完善车辆停放管理制度建设,并充分调动广大住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 (一)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后勤管理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可以归结为人的思想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工作中的阻力就会减少很多。因此,务必要加强后勤管理人员、车主及住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处理车辆停放的问题,直接检验着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水平,简单的说教和生硬的处理方式很难得到管理对象的认可,甚至会引起无休止的争执和事端。因此,必须严格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管理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与住户加强联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后勤管理人员展开不定期的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此外,管理人员之间还要做好经验交流工作,及时把好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人员,从整体上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2.加强对车主及住户的思想政治教育。 后勤管理工作中,车辆停放的处理问题涉及的是人的问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处理停车难的问题过程中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本着为别人考虑的角度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平时注意与住户的感情交流沟通工作,拉近与工作对象的距离,与住户、车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方便工作的开展。通过入户谈心、发放宣传册、张贴告示等多种方式让广大住户及车主了解大院有关车辆停放管理的制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及时跟踪了解他们对关于车辆停放问题的意见建议,以及舆论舆情,及时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引领舆论导向。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有关管理制度 有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就能得心应手。要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有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有刚性的制度作保障。因为制度才能管长远、治根本。因此,必须引导广大住户共同参与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套能确保大院车辆安全整洁停放的刚性制度。 1.深入群众中征求意见建议。 针对现阶段《广西社科大院汽车管理方案(草案)》尚不完善的问题,要求组织后勤人员深入到群众中征求意见建议,就大家关心的停车难问题出谋划策,让广大群众知道停车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参考借鉴其他单位车辆管理的方案办法。对采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采用合理的,摒除不合理的,遵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集众人之力应对少数人引发的纠难,势必可以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2.综合运用多种规章制度,打造有效的制度体系。 坚持适应复杂的形势变化要求,不断创新观念。在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配套措施,结合有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一起运用。如在落实《广西社科大院汽车管理方案》时,辅以《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南宁市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多种法律法规手段,打造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强大的规章制度约束合力,这需要后勤管理部门与有关执法部门通力协作,灵活根据形势发展,采用合理有效的办法。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也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要教育党员、群众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政、议政,珍视和保护自己的民主权利……要教育党员、群众树立法制观念、遵法、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并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车主和大院住户的民主和法制教育,将民主和法制教育渗透到规章制度中,渗透到大院的环境氛围中,渗透到与工作对象的交流中。个别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法治精神缺失、法治意识淡薄的人,相对比较难劝说,对这种人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依法治理相结合,适当采用法律手段对待,从而不断改善小区汽车停放管理情况。 (三)发动群众共建文明庭院 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必须紧密结合群众,发动群众。以人为本,是我们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因此,解决大院停车难的问题,除了要耐心做好住户思想政治工作,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摆在首位外,还要充分调动全体住户的积极性,以党员为主体,共建文明庭院,推动后勤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大力倡导建设文明庭院,增强群众凝聚力。尽管在停车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车主和住户共用一个大院,大院的整体秩序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后勤管理要以此为契机,通过下发文件、公贴告示、入户宣讲等方式,大力倡导建设文明庭院,结合“美丽广西”活动,为群众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大院环境,促使大家达成共建文明庭院的共识,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其次,采用多种手段调动群众,增强群众积极性。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职工骨干的先锋带头作用”,身先士卒,积极推进文明庭院的建设工作,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人员的积极性。各栋民主选举1名栋长,加强管理。制订广西社科大院住户文明公约,并制成不锈钢牌钉在各栋单元楼道,使广大住户都能自觉守法履约。还可以根据情况设立“文明停车示范标兵”“文明户标兵”“五好家庭”评选活动等。对表现突出的住户给予嘉奖通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予物质奖励,以此来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庭院建设的积极性。最后,做好跟踪调查巩固工作,确保效果不打折。文明庭院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防止问题反弹和新的问题出现,必须要做好跟踪调查巩固工作。要及时跟踪群众对停车情况的思想动态、舆论动态,及时调查走访,发现问题,就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巩固取得的成绩,确保活动效果不打折扣。 五、结语 总之,在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是一项系统而艰难的工程。要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工作。只要后勤管理人员坚定决心,不断探索有效方法手段,后勤管理工作必将取得长远的进步。 作者:覃黎宁 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后勤管理处 车辆管理论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车辆管理工作 摘 要:天津市勘察院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于车辆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车管工作与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关系密切,涉及到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本文就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车辆管理工作展开讨论。 关键词:行政机构 ; 车辆管理 ; 制度管理; 人事管理 ; 安全管理 天津市勘察院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也配置了数量不等的各类车辆,以服务单位的各项经营业务活动及涉密安全的各项需要。车辆管理工作,顾名思义,也就是包括了对于车辆使用人员的管理,单位内部的统筹管理,后勤部门的管理,以及车辆安全和保卫等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方便读者能更好的了解机关单位车管工作的具体实施。 1.机关单位车辆使用的管理现状 在新形势下,随着机关单位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收紧政策的压力,机关单位车辆使用管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各项工作任务很重,目前存在的车辆管理问题也有很多。如:驾驶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人车资源配置不合理、车辆燃油消耗缺少督导管理、汽车修理费用缺少有效控制、车辆安全工作缺乏管理意识等。针对以上情况,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车辆管理办法和安全保卫管理办法。 2.加强对机关单位驾驶员的管理 (1)驾驶员对于车辆的使用应该受到有效监管,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享受不一样的使用权。使用过程中要保证车辆安全依靠、安全行驶、安全保管,如何定义车辆出现损坏的事故责任,汽车驾驶员多大程度来负责等,都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2)除了在加强在使用规范方面的管理外,也要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组织纪律教育,培养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规范,让驾驶员能够发扬公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恪守职业情操,文明驾驶、礼貌待人等。 (3)在车辆使用方面,要做到统一建档备案,记录每一次车辆的使用情况,如油耗行驶里程,行车记录仪,杜绝公车私用,保证车辆使用的安全,车辆的清洁,给公车使用创造干净舒适的乘坐环境。 3.使用车辆时对燃油的管理 天津市勘察院及其它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普遍、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公车私用、管理不规范、缺少有效监督。其重要体现就是在燃油消耗方面,为减少财政公用支出,更有效、更方便地保障公务用车,加强对于燃油消耗的有效监督、管理,减少油耗,节约资源使用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建议: 做好车辆使用在燃油消耗方面一定要进行大力改革,具体措施有: (1)公车私用处罚制度。通过油耗与里程的记录来反应出差里程等来反应车辆使用问题,对于发现公车私用现象的公职人员,一经发现,就要严格处罚。根据使用情况及严重程度来定级,对驾驶员及车辆使用人员做出严肃处理。 (2)加油报销管理制度。对于加油采取实报实销,按发票与车号登记,对于伪造证剧,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严厉查处。也可以在机关内推行IC卡加油方式,一车一卡对号入座。 (3)通过奖励“节能标兵”的方式,来减少驾驶员的使用不规范引发的油耗过多问题,加强对驾驶员的技术与节油技巧培训。 4.车辆维修与日常管理 对于机关单位的车辆维修与日常管理,包括日常养护、维修管理、车辆报废三个方面。这也是车队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车辆日常维护工作的有效性高低,直接反应出车队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勘察院为例,我们所在车队的管理策略是: (1)车辆维修按照管理制度的“确保运行安全和厉行节约”的原则,驾驶员要坚持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对机动车进行“三检”工作,排查异常情况。采购特约指定维修厂家,签署正式的质量保证合约,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保养制度。且机动车尾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环保标准,院物业管理中心车辆管理人员每年安排一次尾气检测,对不达标的机动车及时处理。 (2)车辆维修、保养严格按流程报销,统一结算,并经由车队监管人员确认无误后,再予以核销。机动车在厂家承诺保修期内,必须到指定4S店维修。机动车出保修期后,可在与院签订协议的企业,具备维修资质的厂家进行维修。需要器具维修,须报送至主管人员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在保养与维修期间驾驶员应在现场进行监督,对机动车关键部件的维修物业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故障部位得到正确合理的修复。 (3)建立互相监督举报的管理机制,对于用车使用情况进行公示,驾驶员之间进行互相督导,举报有奖,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车辆损坏定责制度,增强驾驶员的使用规范,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处罚一、车辆维修按照确保运行安全和厉行节s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定点维修。 5.车辆安全管理 作为机关单位,在进行车辆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加不容忽视车辆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车管部门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车辆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与意识形态教育。 (1)做好安全的源头管理。 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二次机动车安全检查,检查出问题的车辆通知车辆所属部门,要求驾驶员及时修理,所检查车辆数量上能做到全额。并且对货车、特种车、七座以上客车进行了重点查验,引起了广大驾驶员的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安全驾驶,安全停放,安全保管,防火、防汛、安防、防滋事等。 (2)健全安全相关制度。想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制措施,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对于驾驶员进行严格约束。以及制定日常车辆使用和保管中的责任制度。此外,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容小觑,一定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到人的实施细则,提高驾驶员和车辆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责任。车辆使用过程中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使用车辆和车辆保管中的细节问题做扎实。 车辆管理是其它工作的基础,它为勘察院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因此,做好车辆管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会给其它工作开展带来更多的获益。作为车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我认为必须要建立健全车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进一步规范用车和车辆安全方面的实施细则,通过科学、高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实现车辆管理的现代化,以适应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要求和挑战,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让车辆管理更加的高效、节能、安全,提升勘察院整体形象。
1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1计算机系统安全漏洞 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着安全漏洞,如果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通过安全漏洞启动攻击性程序,就会严重威胁到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系统运行瘫痪。在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编程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漏洞,需要对系统软件进行修复和升级,减少漏洞的安全威胁性。尤其在计算机缓冲区若出现安全漏洞,就会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引发系统安全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 1.2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计算机系统是造成信息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黑客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利用网络攻击手段破坏计算机系统,以获取数据信息,严重损害了计算机用户的利益。黑客攻击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破解、截获网络信息,不会破坏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但是会造成网络信息泄密。另一种是口令攻击、数据劫持,在破解系统之后进行网络窃听,接收网络传输的数据,破坏网络数据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3病毒入侵 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运行,极易受病毒的感染和入侵,造成数据信息损坏或丢失。病毒具备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大的特点,主要潜藏于网页、存储介质中,如果用户浏览不安全网页,或接收来历不明的文档资料,或使用携带病毒的U盘连接电脑时,都会造成计算机系统被病毒入侵,延缓计算机运行速度,使得数据信息和程序系统被破坏,甚至出现计算机系统瘫痪,无法正常开机。 2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应对策略 2.1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计算机用户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操作技能,规范自身网络操作行为,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具体做法如下:计算机用户要定期修复软件漏洞、升级系统补丁,阻断系统入侵路径;用户要登录正规网站,不能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尤其对于共享的端口,用户要谨慎使用账户密码信息,以免造成共享端口受到病毒入侵而出现用户信息被窃取的情况;计算机用户不能随意下载可疑插件、文件等,在下载之前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测,在下载之后进行防病毒软件扫描。 2.2加强软硬件维护 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要将软硬件维护作为基础性工作,通过规范用户上网操作行为,创建计算机安全运行环境,从而减少信息安全隐患。在计算机硬件维护方面,要保持计算机在温湿度正常的环境下运行,做好防火、防潮措施,避免因外界环境不良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构成威胁。计算机使用者要定期清理硬件设备上的灰尘,尤其是机箱内部设备中长期积累的灰尘,避免因灰尘囤积降低设备散热性能,进而频繁引发死机故障。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若经常发生异常状况,则要检测硬件是否出现了问题,及时更换已损坏的硬件。在计算机软件维护中,要安装正版软件,不要捆绑安装带有安全威胁的插件。同时,定期进行软件系统升级,将软件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减少软件系统漏洞。 2.3采用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 为了保证计算机信息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采用文件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避免信息在网络环境传输过程中受到安全威胁。在文件加密中,主要涉及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和数据结构完整性加密,可以保证文件信息始终处于安全状态,避免非法人员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信息。数据传输加密是对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最为常见的加密方法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加密。数据存储加密是通过设置访问权限,以控制非授权人员擅自获取信息,造成信息泄露。数据结构性加密主要针对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验证,消除安全隐患。为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等级,计算机用户还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对重要的信息进行DSS签名、RSA签名,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对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进行确认,避免出现信息发送或接收方出现抵赖现象。 2.4做好信息备份与还原 计算机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运行易遭受安全威胁,为避免安全威胁对信息造成毁灭性损坏,应采用信息备份与还原措施,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完整性。在信息备份中,计算机用户可采用U盘、网盘等介质对重要信息备份存储,并且对存储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避免因丢失存储介质而导致信息泄漏。利用网盘进行信息备份是一种成本较低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但是网盘的存储空间有限,用户应将重要性的信息上传到网盘上。此外,信息还原也是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方式,计算机用户可通过移动、粘贴等方式将备份后的信息进行还原,替换已损坏或已丢失的信息,保证信息完整。 2.5安装信息安全防护软件 计算机系统应安装安全防护软件,禁止攻击性程序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避免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在安全防护技术中,可设置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进入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过滤,并监控信息数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自动拦截危险信息,清除病毒插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同时,计算机用户还可以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利用IDS实时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快速识别有攻击性的程序,及时清除程序;利用IPS监控计算机网络设备资料传输行为,若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对网络资料构成安全威胁的传输行为,则要中断传输,对网络资料进行安全隔离,保证网络资源安全完整。 3结论 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安全关系到计算机用户的切身利益,为此必须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消除计算机人为安全隐患。同时,计算机信息安全还要加强软硬件设备维护、做好信息备份与还原工作、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从而不断增强计算机安全防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艾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5):92-93. [2]亓兵.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5):106-107. [3]邵康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6(02):72-73. [4]杨继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及防护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2):124-125. 作者:张雯 单位: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1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常见问题 1.1设备的问题设备的问题 包括设备本身过于陈旧及设备故障。管理者为了节约成本,过分追求企业利润,租用或继续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的老旧设备,不舍得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导致设备老化严重,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就容易发生设备故障,设备发生故障后没有应急预案和有效的防范措施,致使工期延误。 1.2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者的问题 设备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管理人员需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及管理水平,不但是管理者和技术指导者,还承担着排除故障难题的职责。但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者工作待遇较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加之道路施工作业多数是由进城务工人员组成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机械施工指导,对机械设备的功能、使用规范、保养维护措施等常识都了解不到位,安全意识等方面也存在着缺陷,这样就给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设备管理者消极怠工,最终受损的还是企业的利益。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经常在野外露天作业等恶劣的环境中作业,雨、雪、风、尘土、泥沙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设备的运行,但是项目管理者往往只考虑本项目的利益,只注重产值进度,为赶工期、抢进度,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更有甚者,抱着侥幸心理,只要设备还能工作,就不保养维修,致使设备磨损老化严重,以致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损失拖成大损失,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1.3管理制度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直接导致设备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加之道路施工现场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机械设备众多,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严重脱节,形成一种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不明确问题,对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也制定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及奖罚制度,但实施过程中落实不到位,使制度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1.4设备租赁双方的沟通问题 道路施工的机械设备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施工单位自有的设备;二是施工队伍自带的设备;三是施工单位租赁的设备。前两种相对来说都是自己的设备,管理起来比较有责任心。但是租赁的设备,施工现场可能包含多家设备租赁公司,由于合同签订滞后或者是合同内容里面设备责任主体不明确,相关人员并没有投入精力去维修保养设备,他们认为设备的维修保养是租赁公司,但是租赁公司却认为在设备使用期间设备的维护理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这样就会出现设备有人使用而无人维修保养,最终导致施工方工期延误,租赁单位的设备损坏甚至报废,给双方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设备管理解决对策 2.1强化维修保养,加强监督检查机械设备 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安装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开机前、运行中、停机后的“每日三查”例行保养。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运行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日常使用中,制定有针对性可行的设备检查计划,对检查过程发现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应编制合理的维修计划表,做到检查有计划,实施有方案,维修有安排,保证现场的每台设备能安全正常运转。 2.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地操作和维修机械设备。每台机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熟悉机械结构原理、性能、保养常识,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设备、安全方面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化,避免出现大的设备和人员事故。对于维修保养人员,加强维护保养工作方面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维修率,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成立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的设备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做到机械设备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有专人管理,用制度来约束管理行为。项目机械采取谁使用,谁负责,从而有效避免了管理与使用脱节。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采取管理与监督并举、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现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设备管理,人人有责。 2.4加强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也需要跟随潮流,引入二维码信息管理,建立设备的二维码信息,设备入场前完成基础信息的录入,包括设备厂家,出厂日期,下次保养时间,操作人员信息,维修保养人员信息。设备各责任方共同登陆手机客户端,操作人员每日填写设备运转记录,设备管理者以及维修人员通过登陆手机客户端,关注现场设备动态信息,这样对设备的使用情况了如指掌,管理过程就能有的放矢。 3结语 道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是个综合性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把设备入场验收关,操作人员正确操作,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工作,引入信息化管理,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一新型技术渗透在各行各业中,给企业的管理效率带来了质的提升。在医院中,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好计算机网络设备是医院日常基础工作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本文围绕这一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给业内人士带来启发。 1医院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 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典型的局域网,是利用通信线路把所有相关的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所有终端之间的数据资料的相互传输和信息资料的共享。网络系统的设备主要有网络服务器、中心机房、边际设备、配电电源以及网络布线。其中,网络服务器是医院资料信息系统的核心,所有终端的信息在服务器内进行加工处理,因此网络服务器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性能的优劣。医院的行业性质和要求决定了网络服务器必须满足不间断地工作状态。中心机房是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度和高可靠性运行,对于中心机房而言,需要全面考虑温度、湿度、防震、防水、防磁等内容。边际设备主要指的是终端的打印机,扫描机等设备。配电电源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电源的突发中断所导致的传输或运行中的数据资料的丢失及设备损坏,避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网络缆线是计算机网络的生命线,如果线路发生故障,则计算机网络将全部瘫痪。目前很多医院都是采用楼宇自动化的布线设计,不仅在技术要求和规范上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同时在线路质量和传输稳定性方面也较为优良。 2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策略 2.1构建并完善网络设备管理制度 由于医院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多且涉及部门和人员交杂,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需要尽快对现有的网络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管理制度需要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部门的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进行明晰的确定,另一方面,管理制度还要包含一本面对全院人员的设备操作和使用手册。在设备操作和使用手册中,不仅要将网络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给予明确的规定,做出专业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同时还要对一些容易发生的误操作进行强调和指明。在制度的不断实施过程中,网络设备管理部门及人员需要对一些新的设备或网络使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补充进这套网络设备管理制度和条例中去,切实做好医院使用人员的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 2.2强化计算机网络设备终端管理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网络管理的安全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这种安全性不仅涉及到设备本身,同时还涉及到使用的软件系统以及其他与外界相连的网络终端。正因为与外界相连的网络终端的危险性和攻击性是未知的,所以一旦受到外部的干扰或侵袭,很容易导致医院整个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瘫痪或故障,不旦给医院的日常运营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而且查找漏洞和解决问题都相对被动且较为困难。因此,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格外重视网络设备终端的管理,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比如给网络终端安全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注意网络对系统自身的漏洞做好日常防控、配备医院内外网的隔离监管系统等。另外,对医院的重要技术信息和资源也要防范资料的泄露和丢失,通过对即时的通信软件进行隔离和监控来守护好医院重要的技术资料和信息。 2.3不断实现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更新和优化升级 作为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部门来说,不仅需要管理好医院的日常网络系统,使其发挥出良好的服务功能,同时还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跟上医院的发展步伐,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更新和升级。在高效率的互联网时代,社会和民众对医院的诊疗效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计算机网络设备是重要的工具和实现手段,因此网络设备管理部门及人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更新和升级,来适应社会和医院发展的要求。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网络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对一些硬件设备进行淘汰更新,另一方面,对关键的软件要根据日常使用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必要时需要与软件提供商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这些软件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为医院的日常运营和日常管理服务。 3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维护策略 3.1做好网络设备维护宣传工作 医院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遍布在医院的各部门,涉及到众多的使用人员,因此仅仅依靠网络设备管理部门及人员来维护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一些网络终端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更是需要使用者来注意。因此,网络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将网络设备维护的重要性渗透在全体部门及人员心中,同时配合标准规范的设备使用和操作手册,来提高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质量和效率。 3.2网络设备的清洁除尘 医院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处于不间断运行的状态,所以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静电感应的现象,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的大量灰尘,所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导致灰尘聚集在设备表面或孔隙处,久而久之将会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影响到网络设备的良好运行。因此,作为医院的网络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清洁和除尘措施,使计算机网络设备能够尽量保持在一个清洁的状态。另外,对于设备所处的环境工作人员也要保持整洁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网络设备不能用刺激性或高浓度的有机试剂进行清洁,比如电脑显示屏、光驱的激光头等,因为这些有机溶剂很容易溶解到设备表面的涂层。 3.3网络系统及设备的定期检修 对于计算机网络设备来说,定期的检修是比不可少的。这就需要网络设备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具备专业的检测和维修技能,对于一些常见的危险隐患能够及时的排查并清除,对日常可能发生的故障能够了然于胸,一旦遇见这些问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和故障。因此,网络设备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技术人员队伍的优秀就是网络设备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另外,由于医院的网络设备多且杂,所以,网络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设备的检修计划,一般来说,每年一大检,中间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消毒维修和检查。大检是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修正,对硬件进行维修更新,对软件进行检测和清理。阶段性检修一般是配合各个部门的情况来进行。通过大检修和阶段检修将故障隐患和系统漏洞进行排查和处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良好运行。 4结语 对于医院来说,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日常运营,因此,网络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专业技能,采取更优的策略来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为医院的良好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解析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 摘 要:计算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当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办公,娱乐的时候,却很少会关心到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下,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优化有着重要意义。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果。因此,基于电力系统的巨大意义,本文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维护;优化;分析研究;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带来了人类的社会的巨大的进步。其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技术的日趋成熟,标志着人类迈入了新的纪元。在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的使用与计算机系统的良好维护,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大力支持,电力系统的良好稳定的的发展也会推动计算机的发展,因为只有有了稳定的电路,计算机系统才能够正常的工作,人类也才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在本文中,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概述,电力系统对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影响以及电力系统的良好发展对于计算机的系统优化的重要意义的相关介绍,旨在让人们了解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维护和优化计算机系统,使其让计算机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1.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重要性 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操作系统,该系统控制并管理着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操作部件,起着主导的作用。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包括控制处理器,控制信息管理,控制外围设备以及管理指令作业。计算机有着不同的系统,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等。计算机最常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是计算机系统。最常见的计算机使用系统是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目前出现问题最多的系统。微软公司对于该系统也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与改进,却依然难以达到完美的程度。计算机系统不会没有漏洞,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样才能够使得用户正常使用,也能够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比较脆弱的系统之一,对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日常维护,显得及其的重要,需要使用计算机的人们应多加的注意。计算机系统需要及时经常性的维护和优化,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能够使得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经济财产的损失。 2.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优化的影响 在现代计算机的应用中,计算机系统必须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优化,才能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而只有当有一个稳定的电路的时候,计算机才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当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会造成计算机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一,电路不稳定本身就会危及计算机的相关硬件,使得计算机的硬件无法使用;其二,电路的不稳定对计算机的软件也有极大的危害,文件无法及时的保存,应用软件得到破坏等等,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在有稳定电力维持的时候,计算机系统在高速的运转着,其内部系统程序的软件和硬件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高速的工作状态。但是,一旦发生断电等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工作寿命。当突然断电的时候,对于电脑所有的部件均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当突然断电的时候,硬盘由于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突然断电使得硬盘的盘片马上也停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硬盘的磁头是和盘片直接接触的,当重新开机的时候,系统也会对计算机硬盘进行重新的扫描和检测。突然的断电,会使得瞬间所产生的电压波动冲击到电脑的硬件芯片,电脑突然断电,其磁盘读写操作由于突然的中止,坏道现象很容易产生。另外,突然断电会使得正在编写的文件丢失,造成使用人员的损失。 在公共电网系统中,当突然发生断电的时候,主机会立刻停止工作,正在处理的数据很容易发生丢失的情况,电脑设备也会很容易由于断电而遭到损坏。闪存盘在其读写的过程中,发生突然断电的时候,会丢失计算机上所储存的数据,同时还可能损坏盘片。在对BIOS进行刷新的时候,断电会使得Firmware变的不够完整,升级程序宣告失败。当突然发生断电的时候,电脑系统的串口以及其外部设备很可能被破坏掉。突发性的断电和电压不稳等电力系统常见故障,容易引发电脑的重新启动,还会使得电脑关机等,这样容易造成电源的破坏,甚至硬盘的损坏。在突然断电又突然来电的情况下,瞬间电压是非常大的,其危害也是非常的大。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会承受更大的电压,其硬盘控制电路以及一些其它的系统元件等很容易被破坏掉,造成经济财产的重大损失损失。另一个突然断电又突然来电的重大危害是,由于停电来电的时间间隔太短,会使得硬盘的控制转速的部位失去控制,从而使得盘体被划伤等。硬盘是否得到破坏,主要还是和设备的反应能力有关,也就是在发生突然断电的时候,电源设备能否及时的发出PG信号,使得计算机系统获得准确的PG信号,从而做出预防。当电压不够稳定的时候,电源系统会发出了PG信号,硬盘会根据得到的指令进行读写,然而,电压不稳定会导致转速不稳定,因而导致磁头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水平进行悬浮而使得盘体被划伤。而如果使用人员自己进行主动性的关机的时候,电源系统就会很自然的发送出所需要的PG信号,通知电脑进行清场处理,准备及时的关机,然后电源系统真正的进行断电关机。然而,突然断电,电源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PG关机信号,这样就相当于告诉硬盘,立刻关机,什么都不要管了。因此,数据丢失就成为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了。 3.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方法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维护,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很有意义。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最脆弱的可以说就是硬盘了。硬盘常出现的问题是在进行文件读取的时候出现错误,或者是在运行软件系统的时候出现错误,还有的情况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操作完成。硬盘在读取的时候,还会发出一些比较刺耳的声音,平常的使用不注意,会引发硬盘的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合理的进行维护和优化。首先,不能够对硬盘进行随便的低级格式化。每个硬盘的低级格式化的方法是不对的,在进行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包括多个方面,对于每一个方面都应该考虑到,而且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清理卫生,断电的时候,要配合适当的处理措施。通过多方面的注意,使得计算机的使用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使用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作者单位:郑州市卫生学校)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浅析计算机系统维护的策略和技巧 摘 要:现如今,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几乎遍布各个领域,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为了降低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发生几率,必须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基于此点,本文就计算机系统维护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浅谈。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维护;稳定 中图分类号:TP307 1 加强计算机系统维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长足进步,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系统现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虽然大多数用户都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熟练操作,但是他们对整个系统的了解却并不全面,这就造成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正确的操作。同时,有很大一部分用户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知识,从而造成了用户只会操作却不懂得如何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这不但增大了系统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而且还会缩短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后发现,计算机系统的很多故障问题都是由于系统维护不到位引起的,若是用户能够掌握正确的维护发方法和技巧,便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从而确保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正常、稳定。鉴于此,除了要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策略与技巧之外,还应不断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 计算机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 大体上可将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系统硬件故障,另一类是系统软件故障。 2.1 硬件故障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硬件故障的出现与使用时间有关,即使用时间越长,发生硬件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比较常见的硬件故障有以下几种: (1)参数设置不正确。计算机中很多硬件的运行都需要相应的参数,若是参数设置的不正确,便会导致系统发生错误。例如,病毒警告开关设置为开启状态时,Windows系统便无法成功安装; (2)接触问题。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些硬件是直接安装的,一旦这些硬件接触不良,便会引起各种故障问题,容易出现接触问题的硬件包括插卡、内存、CPU、电源线、数据线等等。其中主板与内存接触不良的问题比较常见; (3)硬件自身问题。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种类较多,有些硬件本身的质量存在问题,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同时,计算机运行中负荷过大或是其它一些原因也可能引起硬件故障,例如,电源功率偏低,CPU超频使用等等; 2.2 软件故障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程序,一旦软件出现故障,则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大部分软件故障都是因为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或是病毒导致的,例如,驱动程序之间存在冲突,造成软件功能异常。计算机病毒是影响软件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计算机被病毒侵入后,不但会影响运转速度,而且还会是文件遭到破坏,严重时会造成计算机系统死机。为了便于对计算机进行维护,需要准备好杀毒软件等工具,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必须予以注意。 3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策略与技巧 3.1 系统硬件的维护策略与技巧 (1)给计算机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为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应当为其提供一个干燥且通风条件良好的运行环境。实践证明,过多的灰尘会对计算机系统硬件的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系统使用寿命缩短。为此,必须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清灰保养。同时,计算机系统若是长期闲置不用,部分硬件设备会出现腐化。所以,要保证计算机的开机率,即便不使用的情况下,也要定期开机运行,这有助于减缓硬件设备的老化速度; (2)保证线路连接牢固。计算机系统有很多外置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若是数据线接触不良或是脱落便会造成外置设备运行异常。例如,计算机显示器接头松动会导致屏幕无显示。为此,应当保证电源线以及数据线的连接牢固可靠。这就要求使用者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应对各种线路进行检查,重点看线路有无松动、脱落等现象,并定期对线路接头进行紧固,防止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发生,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 (3)主要硬件设备的维护。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CPU、硬盘和内存是最为重要的硬件设备,一旦它们之中的某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所以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维护。1)CPU的维护。在计算机系统中,CPU又被称之为中央处理器,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的运行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PU,由此不难看出CPU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在对CPU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下几点加以注意:其一,要确保CPU运转频率正常。在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有些使用者为了提升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而有意提高CPU的运转频率,这样一来会对CPU造成一定的损害,若是CPU长时间处于超频运转,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而且还会缩短CPU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确保装机时的CPU运转频率正常。其二,保证CPU散热良好。如果CPU的散热性较差,会造成系统频繁重启、死机或是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为确保CPU运行稳定,应当配置一个功率较大且性能良好的CPU风扇,同时,应当对散热片和风扇进行定期清理,保证散热良好;2)硬盘的维护。硬盘是存储各种数据和软件的设备,若是硬盘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系统瘫痪。为此,必须加强对硬盘的维护。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防震,尽可能不要经常移动计算机,或将之放在稳定性较差的地方,如果需要移动设备,则应当采用海绵或是泡沫等进行包装,借此来减少对硬盘的震动。同时,要防止硬盘与手机、电动机、音响等磁场接近;3)内存的维护。内存在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容易出现氧化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可在维护时使用橡皮擦去除氧化层。对内存进行升级的过程中,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内存条,防止不兼容的情况发生。 3.2 系统软件的维护策略与技巧 (1)不得随意对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软件进行删改,尤其是一些系统应用程序,若是删除或修改之后,则会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为此,存储重要的数据的移动介质应当写保护,并做好备份,同时,还应当对硬盘上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2)可在注册表编辑器中以手动的方式编辑注册表,借此来灵活使用控制面板等相关功能,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未经允许的程序修改操作。同时,要经常对系统程序进行更新,并下载相关的补丁程序,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尽量不要拷贝来路不明的软件,在对新软件进行初次使用时,应当对软件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带有病毒或木马程序,软件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扫描,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使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是一项较为繁琐且复杂的工作,而想要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就必须对计算机维护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要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硬件与软件的维护策略与技巧,并在实际维护中进行合理运用,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运行正常,而且还能进一步延长计算机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南京 210007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三、《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四、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五、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六、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医院信息科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院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计算机在现代医院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一些医院信息科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日常更新与维护,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作为其最主要的关注点,应当加强思想重视。文章将对当前国内医院信息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基础上就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关键词:医院;信息科;计算机系统;维护;研究 实践中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知识集合体的现代医院信息科,即为院信息化建设的心脏,同时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因此信息科所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来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作为信息科建设的基础,占据核心地位,因此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国内医院信息科建设现状分析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很多医院对信息科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无论是受重视程度,还是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医院医生难以相媲美。在倡导国内卫生信息系统快速建设的今天,管理体制却严重滞后,这完全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客观需求。对于国内医院信息科而言,其软件和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普遍较低。实践中可以看到,医院信息科软件和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医院信息科建设整体过程之中,比如,建立患者信息库、网络资源系统,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先进程度。在目前的医院信息科建设中,不少医院缺乏先进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因此,医院信息科应亟需增强技术手段的运用,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等,来提高其自身的工作水平与效率。作为信息科建设的基础,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不可小觑,因为医院的所有住院资料录入、存储以及病人的挂号、手续办理等,均需要依赖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系统,这关系着医院信息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关系着收费管理方面是否存在着漏收、错收以及多收和人情费等不良现象。基于此,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信息科的建设至关重要。 2 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方法 基于以上对当前医院信息科建设、计算机硬件维护的重要性分析,应当结合信息科建设实际,对计算机硬件维护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对于实质性的硬件设施维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主机与主板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主机维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半年之内应当对主机内部构件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特别要是对板卡、接插件、散热扇以及其他硬件进行清洁擦拭。在此过程中,应当确保主机内部不出现残留物、杂物,以防止出现短路问题。同时,还应当注意不能将接线与排气扇等部件错连在一起,以确保硬件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对于主板而言,其维护过程中应当注意三个方面,即硬件设备应当避免盲目热拔插、确保设备持续接触、防静电,以免造成主板上的各种细小硬件设备烧坏。 2.2 硬盘、光盘以及光驱维护 硬盘是医院信息科计算机数据信息的主要存储装置,对信息科而言显得非常的重要,实践中可以看到,硬盘通常比较脆弱,所以维护过程中应当加强重视。通常情况下,硬盘会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以及频繁读写状态,而在此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不断程度的震动因素影响,因此硬盘可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伤;基于此,在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的降低计算机硬盘的应用符合,坚决杜绝损害性运行操作。确保光驱自身的清洁、干净,同时这也是医院信息科计算机硬件维护的重要内容。在维护光驱部件时,建议用棉签蘸少量酒精对其进行擦拭,但需要注意的是激光头不能沾上酒精,只需利用气囊将激光头上的灰尘吹掉即可。 2.3 鼠标、键盘以及显示器等硬件设施的维护 对于医院信息科而言,键盘和鼠标是最重要的两个输入硬件设备,因此具体应用时,应当注意键盘敲击与鼠标的点击力度,这样可以减少对键盘弹性的影响,同时还应当注意某键的敲击时间,持续时间不应当过长,以免影响其功能;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一定不要将异物掉进键盘缝中,特别是不能将饮料、水等洒到键盘上,这样很可能会导致键盘短路,丧失功能;鼠标应用时,应将鼠标放在较为光滑的桌面上,并且要确保其平整性。对于各种类型的鼠标,比如机电式鼠标、光电式鼠标等,都应当借助鼠标垫,以减少应用中的磨损。按压过程中力度不要太大,尤其是不能一直按住长时间不放开。当出现故障问题时,可以拆开检查,通过清洗尝试解决之。对于显示器而言,一定要注意其防尘与除尘操作,在显示器上安装防尘罩,定期用专业清洁设备进行除尘,切忌用水或者酒精等,对显示器进行直接擦拭,以免对液晶显示器造成腐蚀或者损害。 3 计算机软件设备维护 对常用的Windows XP系统而言,应当还原新增、可用于系统恢复的重要工具。目前医院已经做好一键Ghost备份还原,同时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软件设备进行维护。 3.1 设置公司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 实践中,应当不断的加强对医院非法访问的严格限制,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全面的核查。在设置访问权限时,应当从访问者的身份、等级以及目录和用户类别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限制;信息科计算机采用口令方式来控制授权访问,其中口令一定要符合复杂口令之规则,定期进行更换口令。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访问权限,比如应用系统的功能菜单、各个界面的按钮、数据显示的列及行级数据信息进行权限操控。 3.2 强化医院内部信息备份及恢复管控,防范黑客攻击 对于信息科的重要数据一定要进行备份、更新。必要时建议进行多次备份操作,并且对其进行分开存放。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应当及时恢复数据,以保证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计算机网络攻击软件的频繁出现,导致黑客攻击大量存在于公司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中。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医院信息科运行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遭到电脑黑客的攻击,这也从以另一个侧面说明黑客攻击较为普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和防范,则可能会对公司计算机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3.3 加强对医院信息科计算机网络系统登录密码的管理 尽可能的将密码复杂化,多层次保护,以免非权限用户进行恶意访问或盗取、破坏信息数据;同时,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密码类形式进行设置,以免密码被破译程序后数据库遭到攻击、相关数据信息被恶意的篡改;同时还要加强对计算机病毒、木马以及非法程序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外来数据载体更应当加强管理,不应用未经杀毒移动存储设备;最后还要对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研发和升级换代,以此来提高信息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科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硬件又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维护,以确保医院信息科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传统教学逐渐显现出了不符合当前计算机人才需求的问题,为了满足当前用人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保证实践的比例,把实践教学放在比理论教学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IT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人才短缺问题也日趋严重,我们的毕业生因缺乏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就业困难,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团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主动参与实践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技能的掌握受到限制。 二、实践教学现状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认清自身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过分的重视知识结构的完整,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另外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及手段都远远不能适应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当前的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中,操作型人才需求居多,在学校的学习中,实践作为辅助的理论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演示性和验证性的操作,使学生提高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使我们现在的高职教育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导致了当前的高职毕业生毕业后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在实习实训方面,高职很多专业缺乏动手实践的平台,所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校内工厂都是空谈,没有实际的落实,没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训的氛围,使学生对实习实训的重视和兴趣不高,由于没有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使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措施和考核标准都变成了一纸空谈,很多课程的实验变成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验证,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笔试,对于综合的实训没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导致学生对大型的实习实训持应付的态度,大型的课程设计最终只是流于形式,高职教学最终还是以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 三、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根据这一目标来设置教学计划,突出理论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更注重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解决传统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注重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的培养,把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作为重要的活动;为了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我院创建了“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室”和“计算机外围设备实训室”,在“计算机硬件实训”课程中,每个学生利用一套旧的计算机硬件,逐件认识每个部件的形状,了解其功能,观察和记录安装位置、连接方法,逐件拆解所有部件,然后再安装还原。经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对计算机各个部件的接插位置、安装方法以及手感力度等均达到满意程度后,再提供一套完好的套件供学生安装并通电检验结果。 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单纯依靠学校自己的力量,常常要受到实习场地、实习设施、技术力量、实习经费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具体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确定能力和技能培养目标,把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创造实践教学条件是非常有效的举措。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具有岗位针对性的生产实习教学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及工作经验。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习,不仅学到了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熟悉工作岗位要求,了解岗位技术工作的职责与特点,全面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正好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四、结束语 计算机是一门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也是动手实践较强的学科,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实践教学不仅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育思想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使实践教学能真正发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我们要不断研究探讨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找出一条适合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新路子,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高专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和改革仍然是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关于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几点思考 摘 要:我国的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日趋普遍。多媒体教学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还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内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实际维护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系统维护策略及技巧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维护 视频展示台、投影机系统以及扩音设备等多种设备,相互配合构成了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的教学平台,该教学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整个多媒体教室能正常顺利运转的核心保障是计算机系统,该教学平台中,多媒体计算机控制平台统一管理和使用各种媒体设备。因此,维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是多媒体教室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鉴于此,对于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本文浅析了几点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1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不能够及时地进行维护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系统。在高校多媒体教室中,计算机系统不能被及时维护是以下问题造成的:由于教师的流动性的课程,不能统一管理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进行相应的维修,教学的正常运行也遭受严重的影响。 其次,使用和管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出现混乱。针对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以下几方面因素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造成了威胁:高校教学有较大的流动性,多媒体教室与较强的公用性,由不同的教师使用计算机系统,而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在授课时,课件的传输与使用都得通过优盘才能进行。 再次,病毒容易入侵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系统。高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频率较高,未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被教师不规范的使用,对高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造成以下问题:病毒容易入侵电脑,因而无法正常运行多媒体教室,相应地,系统崩溃、频繁关机、丢失数据和软件等现象,都是计算机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甚至整个高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会导致崩溃,因为多媒体教室相互连接,病毒或木马程序进行相互传染,正常的高校教学进行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长时间的使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设备。由于数量有限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设备被长时间的使用,而且使用频率高,久而久之,由于系统未及时更新,便导致了计算机系统反应慢、计算机系统的设备老化以及易受病毒感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 2 对于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方法技巧 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平台的多媒体教室,在运行期间,在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中,为了保证其相关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必须予以考虑:一是如何在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用最短的时间消除故障,从而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也会降低;二是如何把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故障率进行消除或降低,从而减轻对正常教学的影响。以下就是相关技巧方法: 措施需加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护理措施:一是护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升级过程;严格护理计算机相关硬件设备、机体等的卫生情况。卫生情况是否合格,在保证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能定期地清除多媒体教室的灰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相关硬件设备与机体的运行。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升级过程进行护理,至于相关的护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课余闲暇时间来进行,护理杀毒软件的升级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杀毒。 防范于未然:针对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上,学校可以适当地增加,以严加防范各种软、硬件故障和病毒的入侵。一方面,在软件防护工作中,为了加强防范各种病毒入侵,一些相应的杀毒软件要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安装上,如诺顿、瑞星、卡巴斯基等、金山毒霸、巨盾等。此外,考虑到学校多媒体教室普遍采取的联网方式是局域联网,我们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有关ARP防火墙,以便能够在病毒侵入时,能够有效控制其传播与蔓延。另一方面,在硬件防护工作中,为保护计算机系统,在其每次启动后可以自动还原至初始运行状态,从而使计算机系统长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得到保障,计算机系统中还要安装上硬盘保护卡,这些保护卡须由专业软件生产商提供。 培训需强化:学校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负责多媒体教室的专业培训,经过专项培训后,以便于教师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应用技巧能得到强化。培训人员要把正确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系统、相关设备的方法和步骤等向教师进行详细地讲解,特别地,要细致地讲解一下关于一些常见病毒的常用的防范措施和方法。与此同时,还要把各项使用守则、操作规范等注意事项,在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制度中明确标注出来,以降低因人为失误而损坏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设备的可能性。 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作为一项繁杂、琐碎、长期的工作,要想在维护工作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上几个技巧来维护计算机系统。 3 结束语 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都可能出现,产生的故障涉及到软、硬件多方面的知识,因而维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可以说是复杂而长期的。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学习,总结有关经验,采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技术与操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把高校的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真正的做好,进而高校教学的正常运行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浅析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工作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医院这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构行业是越来越关注了,对医院的各种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系统的这种设备也是越来越关注了。不仅如此,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工作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和医院的信息主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可以作为领导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对医院实施有效控制的保证,也是医院实现定量化以及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文主要从医疗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医疗单位的现代化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医疗单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也开始在医疗单位的业务工作中开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医疗单位的各项业务不仅仅是医疗的技术还有医疗单位的管理对计算机系统安全以及稳定运行的依赖性也是非常之大日,而这样也使得其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是随之增强。所以,为了提高医疗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工作质量,就应该对医疗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工作管理要加以重视以改进,而让计算机系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 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是一个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为目的工作,而作为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来说,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缺乏标准化的故障处理制度,也就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分配,而导致问题发生时容易产生混乱。 第二,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处于被动的阶段。这也就是说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没有做到主动,而是等待问题发生后才去采取措施解决。 第三,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方法。这也就是说,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的效果受到了维护的工作人员本身的技术条件制约。 2 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中问题解决措施 从上文可以知道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和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的,所以,应该要对其解决措施进行探讨,而通过问题可以知道,要对其解决那么也应该从医疗单位计算机维护工作的故障处理制度以及维护工作的阶段还有规范标准化人手分析,下面就是具体的阐述: 第一,建立标准化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流程。这主要就是在首先要是医疗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其次,当发生故障时的处理申请流程要做到具体。最后,那就是对计算机处理故障的工作人员的责任以及处理时间要做到明确的规定。 第二,建立完善以及行之有效的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事前维护体系。这方面的任务主要就是要对计算机系统做到定时的检查以及对关键系统部位做到实时的监控,另外就是对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安全要做到位,争取把医疗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故障消灭在萌芽态。 第三,建立和完善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的操作以及提高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的整体水平。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以下的两个部分构成,也就是规范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下面就对这个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要做到规范流程和操作方法,那么首先就应该做到建立计算机系统设备的档案和人员档案,建立了计算机系统设备档案和人员档案,也就是在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数据库中建立了整个维护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而能够让医疗计算机系统维护整个工作流程的规范提供可能。其次,那就是建立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记录和运行记录。这两种记录的一旦形成那就相当于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记录,而有助于分析计算机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这也为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的责任追究和工作评估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这还能够从管理上而保障了计算机系统维护的有序进行。最后,建立计算机维护的操作方法文档。这种文档的建立不仅能够让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人员能够有一种经验的借鉴和学习,而且这还能够使得让计算机系统维护夫人工作经验能够得到交流,而提高医疗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的自身技术实力以及维护工作的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管理工作对医院来说应该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的管理在医院的管理之中只会承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医院来说,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也应该是医疗单位的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所以,医疗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地探索计算机维护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重视对计算机系统的检测和维护,客观地对计算机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系统能够在医疗单位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能够更好地为医疗单位服务。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浅论微型计算机系统维护 摘 要:计算机作为目前信息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不仅仅需要正确合理,同时在计算机的系统维护上也有着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的系统在日常中的维护需要注意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目的就在于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软件故障;硬件故障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生产力,计算机的普及使人类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发挥作用的同时,计算机的系统的维护以及稳定性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硬件系统故障维护;其次,软件系统故障维护;最后是日常使用维护。 1 硬件系统 在计算机的使用中,由于硬件故障产生系统问题的时候较多,并且由于计算机本身元件的复杂程度较高,所以故障的原因也较为的复杂。计算机的使用中黑屏或开机无反应、频繁死机,开机出现报警等,一般是由于硬件上出现了问题造成的。而硬件维护工作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修或者是常规的维护。一般出现了硬件问题我们可以: (1)遵循外设维护在先,主机维护在后的顺序。由于计算机不仅仅是单单有一个主机,其外接设备比较多,大部分通过连接线和主机相连,线路极易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容易被发现,且排除较为简单。一般出现故障之后会在系统上出现报错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相应设备进行检查,若是故障依旧,才考虑主机部分。 (2)遵循先维护电源后维护部件的顺序。其实计算机的故障也有可能是电源问题造成的。很多用户都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电源就是供电的只要是有电就行,其实这是错误的,有些时候虽然有电,但是电源功率不能满足电脑的需要,且输出电流异常,这些时候很容易出现故障。但是电源故障通常为人们忽视,所以,对于显卡、主板以及硬盘等等都检查了之后仍旧找不出故障所在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电源的故障。(3)先对简单问题进行维护,后对复杂故障进行维护。由简入繁是对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故障排除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检查,这种时候问题的发生大多是灰尘过多或者是接线松动接触不良,对这些问题进行排除后再考虑部件的损坏以及故障。基本的处理办法有,将怀疑有问题的部件拔下,将好的部件更换上去,再进行运行看看故障是否排除,这就是替换法;计算机上一般都带有系统自检,可以根据自检信息进行直接观察,或者是根据系统的报警声用以判断故障的位置;最后一种则是需要利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检测。 2 软件系统 软件主要包括了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这是计算机的常识问题,所以软件系的故障主要也就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造成。有可能是因为硬件的驱动程序不恰当的安装而使得硬件无法正常工作,也有可能是因为系统软件的误删和修改造成的。 主要的具体原因如下:(1)软硬件相互不兼容。由于硬件的运行需要有相应的软件环境,若是在运行上软件的版本同硬件的配置无法匹配就会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出现死机、卡机、当机现象。或者是由于硬盘的空间太满磁盘的碎片太多使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系统的错误会造成文件不明改动以及丢失。(2)软件和软件的不兼容造成的冲突故障。这是由于两种软件有可能在运行环境上有所冲突就会造成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存取区域的冲突或者是工作地址的冲突等,从而系统发生故障。除此之外人工操作失误也会造成软件系统的故障,计算机病毒也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使得数据被破坏,最后,软件需要有着正确的搭配,不当的配置也会造成故障的发生。 对于软件系统故障的应对方法有:(1)利用Ghost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在计算机系统出现大故障时,利用Ghost软件将备份文件还原系统。(2)学会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在日常使用中随时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侵害,所以学会防计算机毒是计算机软件日常维护的一大要旨。通常情况下,就算就算计算机系统中装有硬件防火墙,也要装其他防杀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并且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和对系统补丁进行修补,保持计算机系统对新病毒的防杀能力,这样可以让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在网络环境中。(3)学会应对计算机系统的死机。 很多人在遇到计算机系统死机时就可能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冷启动,经常这样做就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很大的损伤。其实计算机系统死机分很多种,不要害怕计算机系统死机,而是我们要学会在发生死机的情况时如何正确应对。对待死机的原则是:死机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总是会遇到的,但频繁死机一定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必须进行相应的系统维护了。 3 提供一些日常的计算机系统维护 (1)计算机系统比较适合的工作环境。a.温度:计算机系统理想的工作温度应该是常温环境。b.洁净度:是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后, 应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相应的清洁工作, 即全面进行计算机内部硬件的清洁。c.电磁干扰:在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因尽量使计算机运行在远离电磁干扰源。 (2)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正确的开关机,也不要频繁进行开关机操作,每次关、开机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0秒。在插拔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时候, 必须要先断开与电源的连接后,并且确认自己的身体不带静电时, 才可以进行操作。使用来路不明的U盘或光盘等移动存储器前,一定要先进行查杀病毒操作,安装或使用后也要再查杀一遍病毒。(3)备份硬盘及硬盘上的数据。为计算机系统准备一张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及时的将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尽量不要乱用分区、格式化等危险操作命令,防止硬盘被意外做了格式化操作。备份分区表、文件夹分配表和主引导区等信息。 结语 日常使用表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多数都是由于用户缺少必要的日常维护或维护方法不当导致的,假如用户注意日常维护,既能防范故障发生,就是发生故障也可以将故障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维护和保养好计算机,不仅可以使计算机系统保持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分析研究 【摘要】计算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当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办公,娱乐的时候,却很少会关心到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下,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优化有着重要意义。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果。因此,基于电力系统的巨大意义,本文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维护;优化;分析研究;意义 0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带来了人类的社会的巨大的进步。其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技术的日趋成熟,标志着人类迈入了新的纪元。在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的使用与计算机系统的良好维护,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大力支持,电力系统的良好稳定的的发展也会推动计算机的发展,因为只有有了稳定的电路,计算机系统才能够正常的工作,人类也才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在本文中,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概述,电力系统对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影响以及电力系统的良好发展对于计算机的系统优化的重要意义的相关介绍,旨在让人们了解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维护和优化计算机系统,使其让计算机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1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重要性 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操作系统,该系统控制并管理着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操作部件,起着主导的作用。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包括控制处理器,控制信息管理,控制外围设备以及管理指令作业。计算机有着不同的系统,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等。计算机最常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是计算机系统。最常见的计算机使用系统是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目前出现问题最多的系统。微软公司对于该系统也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与改进,却依然难以达到完美的程度。计算机系统不会没有漏洞,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样才能够使得用户正常使用,也能够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比较脆弱的系统之一,对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日常维护,显得及其的重要,需要使用计算机的人们应多加的注意[1]。计算机系统需要及时经常性的维护和优化,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能够使得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经济财产的损失。 2 电力系统对于计算机系统优化的影响 在现代计算机的应用中,计算机系统必须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优化,才能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而只有当有一个稳定的电路的时候,计算机才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当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会造成计算机不同程度的损坏。[2]其一,电路不稳定本身就会危及计算机的相关硬件,使得计算机的硬件无法使用;其二,电路的不稳定对计算机的软件也有极大的危害,文件无法及时的保存,应用软件得到破坏等等,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在有稳定电力维持的时候,计算机系统在高速的运转着,其内部系统程序的软件和硬件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高速的工作状态。但是,一旦发生断电等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工作寿命[3]。当突然断电的时候,对于电脑所有的部件均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当突然断电的时候,硬盘由于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突然断电使得硬盘的盘片马上也停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硬盘的磁头是和盘片直接接触的,当重新开机的时候,系统也会对计算机硬盘进行重新的扫描和检测。突然的断电,会使得瞬间所产生的电压波动冲击到电脑的硬件芯片,电脑突然断电,其磁盘读写操作由于突然的中止,坏道现象很容易产生。另外,突然断电会使得正在编写的文件丢失,造成使用人员的损失。 在公共电网系统中,当突然发生断电的时候,主机会立刻停止工作,正在处理的数据很容易发生丢失的情况,电脑设备也会很容易由于断电而遭到损坏。闪存盘在其读写的过程中,发生突然断电的时候,会丢失计算机上所储存的数据,同时还可能损坏盘片。在对BIOS进行刷新的时候,断电会使得Firmware变的不够完整,升级程序宣告失败[4]。当突然发生断电的时候,电脑系统的串口以及其外部设备很可能被破坏掉。突发性的断电和电压不稳等电力系统常见故障,容易引发电脑的重新启动,还会使得电脑关机等,这样容易造成电源的破坏,甚至硬盘的损坏。在突然断电又突然来电的情况下,瞬间电压是非常大的,其危害也是非常的大。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会承受更大的电压,其硬盘控制电路以及一些其它的系统元件等很容易被破坏掉,造成经济财产的重大损失损失。另一个突然断电又突然来电的重大危害是,由于停电来电的时间间隔太短,会使得硬盘的控制转速的部位失去控制,从而使得盘体被划伤等。硬盘是否得到破坏,主要还是和设备的反应能力有关,也就是在发生突然断电的时候,电源设备能否及时的发出PG信号,使得计算机系统获得准确的PG信号,从而做出预防。当电压不够稳定的时候,电源系统会发出了PG信号,硬盘会根据得到的指令进行读写,然而,电压不稳定会导致转速不稳定,因而导致磁头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水平进行悬浮而使得盘体被划伤。而如果使用人员自己进行主动性的关机的时候,电源系统就会很自然的发送出所需要的PG信号,通知电脑进行清场处理,准备及时的关机,然后电源系统真正的进行断电关机。然而,突然断电,电源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PG关机信号,这样就相当于告诉硬盘,立刻关机,什么都不要管了。因此,数据丢失就成为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了。 3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优化的方法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维护,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很有意义。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最脆弱的可以说就是硬盘了。硬盘常出现的问题是在进行文件读取的时候出现错误,或者是在运行软件系统的时候出现错误,还有的情况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操作完成。[5]硬盘在读取的时候,还会发出一些比较刺耳的声音,平常的使用不注意,会引发硬盘的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合理的进行维护和优化。首先,不能够对硬盘进行随便的低级格式化。每个硬盘的低级格式化的方法是不对的,在进行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在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内存故障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内存是电脑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计算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件之一。电力系统是否正常的工作,对于计算机内存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内存质量不好的话,很容易使得计算机系统出错,故障产生。还有就是计算机的内存所具备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对于计算机内存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都具备的,有的计算机内存是不具备良好的一致性和兼容性的,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注意。还有就是计算机的CPU其散热性能要好。CPU的工作频率很高,其运行是否正常和它的风扇关系很大。[6]因此要有足够功率的风扇才可以,风扇也要及时的进行清灰,确保计算机散热的畅通。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包括多个方面,对于每一个方面都应该考虑到,而且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优化。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清理卫生,断电的时候,要配合适当的处理措施。通过多方面的注意,使得计算机的使用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使用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浅谈计算机系统维护 摘 要 计算机作为日常工作里不可缺少的工具,稳定正常运行是基本要求。作为电子产品,它的硬件软件系统都影响着使用效果。所以,需要掌握相关的硬件软件知识和对应技术,才能使维护人员正确处理可能面对的各种计算机问题。 关键词 日常维护 硬件 软件 故障分析处理 计算机在现代办公室和家庭里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使计算机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办公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努力方向。 在计算机维护中,判断故障的原因是很关键的,是正确高效的维护工作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计算机故障分为两类: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包括:机械故障,电气故障,介质故障,人为故障。 那么这些故障一般常见起因会有这些: 环境因素:长期工作在多尘,多静电,恶劣温度湿度等环境中,一些部件就会因为积尘、静电、潮湿等出现故障。 供电电压不稳,没有可靠接地,开关电源接触不良等等电气问题也易诱发故障。 硬件质量:硬件设备中使用的各电子元器件和其他配件的质量以及制造工艺,都会影响到硬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硬件和硬件之间,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硬件和驱动程序之间,也可导致故障出现。 人为因素:不正确,不科学的使用习惯和操作方法,都会增加故障率,影响计算机使用寿命。 一、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作为电子设备,计算机对运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好的环境才能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因此提出下列要求: (1)定期(半年至少一次)检查机箱内部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灰尘多时要拆开清洁。尤其检查润滑情况,避免停转导致元器件温度过高等问题。尤其是CPU、显卡等关键部件上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 (2)定期清洁光盘驱动器的光头(如半年一次)。目的是防止器件或光头因为灰尘或脏物造成读盘出错。 (3)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应该定期进行使用,避免长期放置不用。目的是防止计算机元件因为接触不良或电容失效而致使使用时无法工作,另外也避免受潮霉变等不利于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情况出现。 (4)不要频繁开启关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正确的开机顺序为: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后给主机加电;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后关各外部设备,开机后不能立即关机,关机后也不能立即开机,中间应间隔15秒以上。目的是防止电源电压对计算机元件的意外冲击而损坏。 二、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避免不必要的软件崩溃。开机后,系统软件没有完成进入正常使用时,不能立即关机。目的是防止损坏软件,当然也会容易导致硬件损坏。 (2)基本应用软件安装使用正常后,马上进行系统区域备份工作(可使用专用软件备份到另一硬盘区域或另一个硬盘,还可以刻录到光盘上或U盘上)。目的是为快速修复系统软件作好预备工作。 (3)防毒杀毒工作必须到位。使用可靠的杀毒软件,能保证自动更新升级,能定期对磁盘进行检查分析。 (4)使用当中随时或定期做好自编文档、自拍图片和录象及其他重要文件的备份工作。目的是防止因为计算机系统软件或硬件的损坏而导致自己的劳动果实丢失。 (5)不要随便更改删除系统盘上的软件。目的防止系统软件被意外损害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6)不要打开过多的同类软件,避免系统资源超负荷,另外也避免出现运算和配置错误。尽量避免软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使系统平稳高效运行。 (7)关闭软件系统时,要严格按照软件要求关闭,有步骤,有顺序操作。避免强行改变,强行关闭软件系统而造成的软件系统错误。 三、大型办公环境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维修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维修技能,熟悉网络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技能。 (2)要了解和熟悉本单位或行业的计算机硬件构造,理解各部件的性能特点。了解基本电器件的测量,更替维修工作。 (3)了解和熟悉本单位本行业的软件安装和使用,能够设置软件备份工作,加强操作人员间的沟通交流。 (4)基本熟悉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能进行常见问题的处理,可以使用软件暂时修复使用。 (5)能合理有效分配资源。另对24小时运行的机器,要定期在机器闲时阶段进行停机或不停机检查和维护。 (6)可以对一般网络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分配,检修。预留应急处理方案。 (7)对配有的UPS电源,进行定期的放电和功率测试,防止UPS电源失效而无法起到备用电源的功用。 (8)设置运行维护记录日志,定时记录有关状况,以保证维护工作顺利执行和完成。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试谈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 【摘 要】本文就当下计算机维护状态以及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简单的叙述,并且针对计算机系统维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管理策略和实施的具体措施。可见,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有序的进行是系统维护的主要目的。并且,随着现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应用、管理、计算的系统信息平台,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若不能掌握好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就会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可见,计算机的维护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 1.计算机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1.1制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环境 为保证计算机顺利正常的运行,为之提供一个干燥并且通风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计算机的良好运行,要有清新的空气,避免有过多的灰尘积累,灰尘积累过多将会导致计算机寿命缩短,因此要做好计算机硬件的保养,及时清理积灰。另外,要注意保持计算机的开机率,若将计算机长期闲置也会造成计算机设备的腐化与老化。 1.2牢固计算机电源线,数据连接 数据线是用于计算机与外设的连接,数据线接触不良或突然脱落都会导致外设运行异常。例如,显示器的接头松动回使屏幕出现偏色或无显示等不良现象。保证计算机以及外设正常运作的就是电源线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果电源线连接不稳固会产生因电源接触不良而打火的安全隐患。若是笔记本电脑,会导致电源的突然中断,对电脑的电池或是计算机都有着很大的伤害。 1.3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的维护与管理 CPU,硬盘和内存是构成计算机内部部件的主要三大部分。对于计算机内部硬件的维护与管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CPU,即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计算机正常稳定的运转都主要依靠于CPU,可见CPU的重要性。CPU的维护与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CPU运转的正常频率。计算机的实际装配过程中,一些人为了保证计算机的高性能而有意提高运转频率。这种做法,极大地损害了CPU,造成了计算机运行不稳定并且缩短了CPU的实用寿命;其次,高度重视CPU的散热性,倘若CPU的散热性能较弱,将会导致计算机突然无故重启,死机或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等故障出现。所以,为了保障CPU的正常运行,需要配置一个高性能的CPU风扇,并且要经常清理CPU散热片和风扇。 (2)硬盘。计算机中数据和软件的储存都是依靠硬盘,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对硬盘进行维护和管理。第一,硬盘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震。在使用计算机时尽量不要移动计算机或是在不稳定的地方使用计算机。在移动或运输硬盘的时候采用泡沫、海绵等包装以减少硬盘的震动。第二,避免硬盘靠近喇低音炮,电视,手机,电机等磁场,防止受干扰。同时要注意保持硬盘使用卫生,避免在潮湿,灰尘过多的地方使用计算机。 (3)内存。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之一——内存,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在实际的维护与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存条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氧化的现象。之所以会导致此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在于在内存条的配置卡和金手指之间仅仅只隔着一层铜箔,因此可以通过橡皮擦来擦除氧化层;第二,升级内存条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与原装内存条相同品牌和外频的内存条来搭配使用,从而避免运行不稳定和系统不能兼容的现象产生。另外,在对内存条进行更换时,内存条的工作电压是否一致应引起注意。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2.1合理构建软件运行环境 在对计算机硬盘进行分区的时候要具体结合用户的格式和计算机的实际容量,选取最为合适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并对相同类别的进行归纳然后存入对应的硬盘。这样一来可以清晰明了的将不同用途的数据合理选择分区和目录机构进行存储,从而促进计算机运行的安全和效率,使磁盘的使用空间得到扩大,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的工作量得到减少。 2.2重视常用软件的管理 (1)不可随意对软件进行删除和修改,特别是应用于系统的程序,随意删除会导致误删从而使计算机不能够正常运行。因此,存有重要数据的移动介质要写保护,并且做好系统备份工作,硬盘上的重要数据亦要通过移动介质备份。 (2)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手工编辑注册表,促使如隐藏驱动器图标和控制板等相关功能单元的灵活使用,有利于将未经许可的修改与操作的修改所造成的系统崩溃扼杀在萌芽状态;要经常下载系统补丁程序,从而使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加强。 (3)不可非法复制来路不明的软件,在首次使用新软件之前要对此软件是否带有病毒进行检测,要及时扫描不确定来源文件。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3.1注重计算机网络漏洞的查补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应该做到经常查找以及修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漏洞从而防止网络攻击对计算机造成的破坏。 (1)数据库的安全。各种软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要通过网络对主机数据来逐一筛选主机数据库,对安全漏洞进行预测,促使安全漏洞能够得到及时发现。例如,用户设置,口令密码,账号密码等,以此来判断当前系统的安全系数,并针对所存在的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2)系统安全。采用agent的方式装置与重要的服务器主机相连,从而有利于检测出安全配置中所存在的漏洞与错误,同时确定黑客攻破系统的方法和途径,及时提醒用户对漏洞进行修补。 3.2技术上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与管理 (1)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隐藏信息内容,从而有效防止用户非法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为了使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得到加强,运用数据加密防止外部破析获取秘密数据。加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 (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作为一个存在于计算机与它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其职责在于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止未经用户授权的外部网络的访问。利用防火墙来扫描流经她的网络,从而过滤部分恶意攻击且避免攻击在目标电脑上的执行,最大程度的阻止网络黑客的恶意更改,删除或移除计算机上的数据。换而言之,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其有效的遏制了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弥漫到局域网内部。 (3)物理隔离网闸。物理隔离网闸是从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专用硬件,并且能够在网络间进行安全适度的应用数据交换的网络安全设备。物理隔离网闸能够十分干脆从物理上隔离和阻止具有潜在攻击的一切连接,以达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的。 综上所述,为了能让我们的计算机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运行,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首先要在硬件方面做好维护与管理,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离不开硬件的保养。其次是计算机软件,我们打开电脑,软件处处存在。做好软件的维护与管理防止漏洞或病毒等不良因素对电脑造成影响。无比广阔的网络世界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黑客的入侵以及非法用户窃取计算机的重要资料都是要通过网络来完成,可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与管理亦是不可忽视的。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入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预设故障-分组讨论-尝试修复-纠错重试-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我们在我院机电系、经济系和文法系多个专业开设了这门课,并对三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学生普遍认为符合市场需求,受到用人单位重视。用人单位反馈,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对于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单位的一大难题。 相对来说,《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是一门新课。笔者认为不论高职高专院校还是本科院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都是有必要的。但课程内容设置是否恰当,课时分配是否合适,如何更好地安排实训课程,都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进一步探讨。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机房及办公网络计算机系统维护的改进 摘要:现代生活中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对维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计算机主板为我们提供了PXE技术,却是一个非常方便实用的功能;维护计算机网络不可缺少的是病毒库管理,但是对于普通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如何才能既省钱又省事地使用防毒、杀毒软件呢?本文讨论的方法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PXE;GHOST;组播服务;虚拟机;漏洞修复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许多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教育部门的计算机已经很多,甚至是每人一台或一个教室有几十台。这么多的计算机要想轻易地实现管理,不但要保障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要保障计算机不被病毒困扰,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许多单位计算机已都连成局域网和能上互联网,维护情况复杂及维护量之大,是许多单位都存在的问题。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网络,实现计算机系统维护呢? 现在计算机主板集成技术越来越高,主板上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集成声卡和网卡已经成为普及,主板制造商在集成网络芯片后,都将网络引导PXE也进行了软件固化,这给我们日后的管理及维护带来了诸多方便。我曾走访了许多单位计算机机房,但是发现许多的管理人员根本不知道或不会用主板的这部分功能。 其实许多的维护管理是可以不用我们机房管理人员自己介入的,就拿现在流行的克隆来说,一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只要告诉他按哪几个键,三五分钟后就能将系统安装好,那他又何必找来管理员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折腾计算机浪费那么多时间呢! 再者就是现在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病毒,更是让许多管理维护人员忙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因为多台计算机在网络使用中通过局域网病毒传播是非常之快的。病毒库升级效率低和杀毒软件使用成本的增加,无疑是给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加大了支出,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很少的投入却能产生很大的功效呢? 下面分三部分来讨论如何进行网络计算机维护和管理: 一、 操作系统的维护――克隆 Norton GHOST在进行系统维护中的功劳是有口皆碑的。由于有了它,我们不用再为每台计算机分别安装系统。这套软件不单单是适用于Windows系统,同样也可用于BSD和LINUX操作系统,甚至有些UNIX系统也可以用。GHOST软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服务器端,一部分是客户端。 (一) PXE引导功能的实现 在作为管理功能的计算机上安装PXE服务端,具体软件可用超级一键网克,该软件集成了DHCP,只要进行相应的设置,符合您的局域网即可。 在这里,要注意DHCP服务器的地址采用本机的IP地址,不可以乱指派,如192.168.1.1,然后指明具体网络中有多少台计算机,建议不要设置的太大了。启动文件名不可以更改,因为这个软件启动后会具体生成启动文件内容,子网掩码用C类地址即可,最后一定要按保存按钮,将前面进行的设置值保存起来。 (二) 组播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 安装完超级网克后,组播服务器已经安装到计算机上了,但是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设置才可以正常工作。 如果下面的客户机比较多,可以先准备一台计算机,将所有的驱动都安装好,最后将高级电源管理功能关闭,再生成映像文件进行克隆(切记要关闭电源管理功能,否则不同种类和配置的计算机是无法进行引导的,安装时会出现计算机硬件不匹配而蓝屏)。 (三) 客户机的使用 在客户机上需要设置PXE功能,使其可使用。具体的设置一般在BIOS启动项高级特性引导顺序。对于笔记本或部分台式机,也可以在启动时按引导顺序切换键,将引导顺序选择为网络引导即可,启动后一小段时间就会出现中文菜单。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自己要区别使用分区和全盘网克的不同,如果网络速度快的话,一个教室50台计算机,全部重新克隆一遍大约耗时5分钟左右,这样的速度估计即使是课间操的时间就足矣! (四) 虚拟机的使用 对于有些单位或学校,没有专门的服务器,就该使用虚拟机啦!何谓虚拟机?虚拟机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我们常用的是Vmware 和微软的Virtual Pc,在安装好其中任一款软件后,安装一套Windows XP ,然后按照第一至第三步骤进行即可。 二、 病毒防护 按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发展状况及计算机使用情况,计算机没有杀毒软件简直就没法使用!由于现在U盘的盛行和网络软件及邮箱的普及以及盛行,无孔不入的病毒更是猖狂到了巅峰,以前流行的冲击波、熊猫烧香等一类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病毒和木马,使得使用计算机的人有时都有谈虎色变之一说。 可以用一套互联网杀毒软件,如金山毒霸杀毒套装(价格便宜,对国内病毒升级比较快,要优于其它国外的杀毒软件,也可以采用瑞星等其它软件),具体防毒杀毒的使用方法分二步: (一) 服务器端 在服务器端安装金山毒霸杀毒套装,并且激活自动升级功能,这样可以保障计算机的病毒库能得到及时升级,免除新病毒的困扰和破坏。 并且要设置金山毒霸升级用的病毒库文件夹update为共享文件夹。 (二) 客户机上的安装设置 在所有的客户机上也安装此套软件,“在线升级”处设置为“自定义升级模式”“从本地、局域网上升级” “浏览”找到共享文件夹并确定,同样在综合设置中的升级设置为实时升级。 这样设置后服务器和客户机可以同样进行实时升级,但是使用费用可以极大的节省。这样优秀的软件非常适用于学校类单位使用。 三、操作系统漏洞的及时补救 这项功能仍然要依赖于金山毒霸的金山清理专家。现在的新版金山毒霸已经集成了金山清理专家,其中的“漏洞修补”就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又省时又省力的修补功能。具体设置是在金山毒霸的综合设置中,打开主动漏洞修补功能。在使用这项功能时要区分一下:如果是普通漏洞,可以多个漏洞一齐来修补;如果遇到有些漏洞是独占资源型的,这种漏洞修补起来麻烦,需要一个一个进行修补,修补完之后要及时更新前文第一项中用到的映像文件,以免不必要的重复更新和重复劳动。 如果能够将这三部分功能完整地应用于现代机房及办公网络计算机的维护中,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功效,不但能常时间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也能解脱维护人员的劳动量及人员配比数量,同时也能很好地提高效率。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计算机系统维护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结合我院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了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维护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一门实用的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计算机系统维护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必开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这门课程讲授的技术非常实用,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显得过于陈旧,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应该跟踪新技术的发展潮流,创造条件力求把计算机系统维护最新技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的对计算机进行维护。笔者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感触很深,结合我院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该文就该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 1 教学内容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如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的性能、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利用PPT给学生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杀毒软件及常见工具软件的安装,部分学校对注册表、BIOS设置等进行介绍……,这样的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使用传统的教材,知识更新较慢,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削弱,使一门非常有活力的课程变的枯燥入味。 我院这门课程完全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形式,采取理论够用的原则,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动手练习。我们结合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际应用,将该课程分成三个大的项目: 1) 实验室机房的组建; 2) 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3) 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当学生拿到该课程的实训项目书时,就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个项目中我们根据机房组建的实际情况,将该项目分成以下任务: 1) 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2) 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3) BIOS的设置; 4) 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5) 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6) 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7) 网线制作及网络连接。 第二个项目我们分成以下任务: 1) 硬盘数据的恢复; 2) 注册表的合理使用; 3)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4) 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5) 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6) 利用主板检测卡分析、排除硬件故障。 第三个项目我们分成以下任务: 1) 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2) 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3) 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4) 汉王识别软件的使用。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很多院校都采用教室理论学习加平时实验室实验的手段,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1:1,实际上该课程的很多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没有较大帮助,相反会给学生带来厌学心理,如:硬盘工作原理、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等,对于职业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知识可以完全放弃,职业教育的原则是让学生能够非常熟练的对计算机进行维护,遇到故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排除。该课程可采用理论与实验1:3的课时分配,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多媒体教室演示、实训室分组训练对一些学生难于独立操作的内容我们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的的方法,如计算机的拆装,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多种目前主流计算机的拆装录像,形象的将拆装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录像观看结束后,我们对一些重要知识采用幻灯片讲解的方式再度强化,如:主板跳线的安装、双硬盘的安装等。演示完后我们将学生带进拆装实训室,让每一个学生对计算机进行拆装练习。对于BIOS的设置、硬盘的分区我们采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讲解完后我们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在系统维护实训室进行练习,根据不同的内容我们会留下一些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摸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如合并分区、拆分分区、BIOS的优化技巧等。 2) 电脑城及社会维护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训期间,我们利用周末,联系好电脑城的十几家电脑公司,让学生在电脑城进行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如:组装电脑、U盘维修、系统安装、故障维修等。除了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专业化的实训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践外,还可以鼓励或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维护维修实践活动,免费为居民维护维修电脑,让学生有意识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收集在维护维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学习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训课程的考核一直是大家困惑的话题,利用传统的试卷做题肯定不行,本课程考试属于技能型考核,因此我们采用操作性考试,项目化考核手段。如:第一个项目的考核我们给每组学生一台电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的拆装、分区、系统安装、网络连接等。在第二个项目的考核中我们采用预设故障让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排除。第三个项目我们让每组学生走上讲台给大家讲解办公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措施,然后让学生和老师来共同为他们的表现打分。从考核效果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考试方式,学生反映这远比笔试要好。结束语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非常有活力的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对计算机系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全国上下高职院校都在搞课程教学改革,我院也毫不松懈,围绕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展开紧张、细致的学习,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总之,PC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产品更新换代快,如何在计算机系统维护教学中,将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与PC新产品、新技术的"动态"进行充分、合理地联系,值得进一步思考。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浅谈高校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系统维护 摘要: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高校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也日益重要。本文结合实践,介绍一些电子阅览室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及系统安全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维护;系统;安全 高校电子阅览室是读者获取电子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平台,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检索和阅读、网络信息服务、馆藏信息与参考咨询服务等。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大力发展,由于资源更新速度快、智能化检索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读者到电子阅览室检索和阅览信息,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高效维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系统,使之能安全、方便为读者服务,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硬件系统维护 电子阅览室的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及普通工作机。一般来说电子阅览室用的交换机无需配置,只要将网线做好标记,直接插入就可正常使用。电子阅览室的路由器需要设置,其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设置IP/MAC地址绑定,防止ARP攻击和欺骗,保护系统安全【1】。第二,关闭路由器DHCP服务器,不使用局域网自动分配IP,方便阅览室对工作机的管理。路由器的其他配置可按照实际情况根据配置规则具体实施。路由器配置完成后,测试成功,将路由器放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防潮、防尘、防过热,避免撞击和震荡,防止数据丢失和设备损坏。 电子阅览室服务器维护是硬件维护的重点。服务器数据库是图书馆的核心数据,不容出错,一旦出现数据丢失或服务器停止工作,将对图书馆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也会极其严重,服务器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器硬件维护主要是服务器配置升级,为支持多芯的主板增加CPU、内存硬盘扩容、添加千兆光口网卡、安装SCSI卡提高数据读写速度、安装RAID卡以增强数据容错能力等。另外,有些服务器部件如电源和风扇由于长时间不间断运转,也可能出现老化或故障现象,应及时发现及时对其进行更换。服务器防尘也是维护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服务器故障都是尘土引起的,一般来说每个月都应打开服务器机箱清除一次灰尘。另外,服务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热的环境影响服务器正常运行,应注意观察机房空调的工作状态,确保服务器工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 电子阅览室的工作机,是维持电子阅览室正常运行的基础【2】。阅览室工作机的维护主要是对易耗品的维护,经常清理显示器、鼠标、键盘机箱外壳上的灰尘,检查耳机使用情况,每天检查工作机运行情况,对有故障的设备即时维修。由于出入电子阅览室读者众多,而计算机采用风冷散热,电脑长时间工作后,灰尘会在机箱内大量聚集,影响散热造成主机故障,应定期对其进行除尘维护。 二、软件系统维护 电子阅览室软件系统包括工作机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还原系统。 电子阅览室工作机操作系统同大多数普通计算机操作系统一样,用保护卡为系统分区,对于工作机,将硬盘分成2个区:C盘、D盘,C盘安装所有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启动时自动还原,保证系统与应用软件正常运行;D盘供读者使用,定期清除。系统安装的是WindowsXPpack3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安装安全卫士360最新版并修复所有的系统漏洞、安装最新的杀毒软件、防火墙。不同的是要更改注册表、组策略,设置一些规则以利于日常工作管理,减少系统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如关闭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禁用Automatic Updates、Fax Service、Telnet等服务[3]。根据实际情况,阅览室工作机操作系统应安装一些常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FlashMax2004、VB、VF等;还要有各大数据库阅读器,如超星阅读器Ssreader4.0、中国知网阅读器CAJViewer7.0等,以便读者阅读文献时需要。阅览室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监控阅览室客户端工作机,以便管理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管理系统很少需要维护。阅览室还原系统是阅览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工作机遭受病毒感染系统崩溃,提高整个阅览室计算机系统安全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系统安全 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系统维护重点是系统安全性能维护,系统安全也是软硬件维护的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同时提供多程序、多数据流向和各种数据业务的服务,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这些都是阅览室计算机系统维护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安全设置。将安全性等级设定到“中”或“高”,禁用注册表编辑工具regedit.exe,尽量删除Debug、Attrib命令,避免被修改CMOS参数。利用NetshareC$/delete命令删除没用的默认共享,把“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取消,并在WINS面板中NetBIOS设置选中“禁用TCP/IP上的NETBIOS设置”,在服务中禁用“远程访问注册表”“TCP/IPNetBIOSHelper”,禁止用户更改“我的文档”路径,禁止更改主页设置等,还可以利用注册表和组策略进行更多的控制,但要慎重考虑,设置太死会造成某些软件无法正常使用。对于某些有远程控制的程序,为了避免漏洞遭黑客攻击先不要安装[4]。 (二)做好病毒防御。网络病毒是阅览室计算机病毒的最主要来源,阅览室的工作机都装有还原系统,大多数的病毒感染还原系统都可以还原,保护系统不受破坏,采用冰点还原和360还原系统保护器同时使用,可以有效防病毒对系统的穿透,提高系统安全性。阅览室病毒感染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读者自带存储设备传播,U盘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移动频率最高的存储设备,却成为阅览室计算机病毒寄生和传播的主要媒介。U盘病毒都会运用到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当双击打开磁盘时,就会激活并运行病毒,而系统默认自动播放功能都是打开的,这样一来,当U盘插入电脑时就会自动打开U盘内的内容,这样虽然方便了读者操作,却也构成病毒传播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关闭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开始- 运行,输入下面的命令:gpedit.msc用户配置- 管理模板- 系统- 关闭自动播放- 启用。关闭了系统自动播放功能,提醒读者在使用U盘前进行杀毒,有效防止了病毒在阅览室大范围感染。U盘病毒查杀可以使用USBCleaner6.0和USBKiller2.3,这两种工具免费使用,而且相当实用,在相关网站可以下载使用。 (三)系统备份。这是计算机系统的最后防线,用来对系统遭受攻击之后进行系统恢复。阅览室系统备份主要包括工作机系统备份和数据库备份。工作机系统备份在工作机装完操作系统及各种驱动后,将常用的软件如杀毒软件、媒体播放软件、office办公软件等安装到系统磁盘,升级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各种更新补丁,优化系统,清理系统垃圾,使用Ghost或其他备份工具做一个系统镜像文件,以便在系统遭遇不可恢复损坏时使用镜像系统。我校阅览室使用超级一键网克对阅览室工作机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该软件是图形化界面,全中文显示,自动化程度极高,操作十分简单,非常适用于学校电子阅览室的系统管理。阅览室数据库是阅览室的中心数据,每天的数据库备份工作必不可少,高校电子阅览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专业的备份软件,建议每小时做一次事务日志备份,每四小时做一次差异备份,每天做一次完全备份,以保障数据损坏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四、结束语 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个较复杂的工作,必须把各种计算机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融合起来,才能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技术变革,需要阅览室管理员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极面对各种困难,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使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系统保持高效、安全的运行,为读者提供舒适、便捷的文献检索与阅览环境。 [作者简介]成定荣(1962-),男,祖籍安康,大学本科,工程师,现就职于西安医学院。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经验分析 1计算机系统维护的改善对策 (1)CPU的日常维护。为延长CPU的使用寿命,我们要确保CPU在正常的频次下工作。因为超频工作会降低CPU使用寿命,因此尽量让CPU工作在额定频次下。同时作为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的发热部件,CPU的散热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如果CPU无法很好地散热,系统运行就会出现异常,机器就会出现故障,因此给CPU加上散热风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计算机正常运行时尽量不要动CPU,在清洁完CPU安装时要一步到位,避免引起机器启动故障。 (2)内存条的日常维护。升级内存条的时候,尽量选择和以前品牌、外频相同的内存条,这样搭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了系统运行故障。 (3)显卡和声卡的日常维护。显卡的发热在计算机系统维护中也需要引起重视,可以将显卡带上一个散热风扇,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留意显卡风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杂音,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换个新的显卡的散热扇,以延长显卡的寿命。而在插拔麦克风和音箱时,要关闭电源,不能带电操作,以免损坏其它配件。 (4)硬盘的日常维护。①避免硬盘读、写操作时断电。硬盘工作时转速高,在对磁盘读、写操作时,如果突然断电,磁头与盘片之间会产生猛烈磨擦,对硬盘损伤。因此在对计算机进行关机操作时,要确定机箱的硬盘指示灯是否亮着,若硬盘指示灯还在闪烁,说明硬盘的读、写操作还没有结束,因此这时不能关闭电源,当指示灯停止闪烁时,才可以关机。②硬盘的防灰防潮。为防止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以及主轴电机的内部吸附灰尘,影响硬盘的正常工作,硬盘的安装过程中,应将带有印刷电路板的背面朝下,尽量减少灰尘与电路板的接触空间;同时为防止空气潮湿所引起的绝缘电阻等电子组件无法稳定的工作,导致硬盘读、写操作时计算机出现产生数据等问题。因此,常进行室内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尽量减少空气中的潮气和灰尘。③不要擅自打开硬盘盖。如硬盘出现物理故障时,不要擅自打开硬盘盖,若灰尘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读、写操作时,灰尘会划伤盘片或磁头,如果实在需要开盖维修,也一定要送到专业维修计算机的地方,一定不能自行打开硬盘盖。④硬盘的防震。在硬盘工作时,磁头在盘片的外表浮动高度是几微米,当硬盘在读、写状态时,较大的震动可能引起磁头与盘片的撞击,致使硬盘的受损。因此,当计算机硬盘在读写操作时,尽量不要挪动计算机,同时硬盘在搬运过程中尽量用泡沫或海绵保护好,减少震动。⑤温度控制。硬盘的最佳使用温度为20-25℃,当硬盘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硬盘电路元件无法正常使用,也影响着磁介质的精确度;如果温度过低,水蒸气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导致短路的发生。 (5)病毒的防治。①不接来历不明邮件,不上不了解的网站,不使用下载后未经杀毒的软件,关闭或删除不需要的软件。②定期下载安装补丁,使用复杂一些的密码。③病毒入侵文件后迅速隔离感染文件及计算机,必要时可即刻断网,防止感染扩散。④尽可能多了解病毒常识,便于能及时发现新病毒并及时采取措施。 2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计算机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当我们尽情享受资源丰富的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的同时,是否也为计算机故障而烦恼,因此,为了计算机能够健康安全的运行,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不但在硬件方面做好保养,系统的软件的良好运行同时离不开维护和管理,每一个计算机使用者都应该认真学习计算机系统维护经验,确保计算机时刻在安全健康环境正常运行。 作者:林文献 单位:广东电网湛江雷州供电局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出路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及现状 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软硬件工具,具有软硬件安装、操作、维护和开发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普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计算机也正以每年上百万台的速度迅速增长,大量涌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办公、教育和娱乐的重要工具,学习计算机也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但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计算机系统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计算机行业面临的困境 市场经济的疲软,给PC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据权威机构调查,最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PC销量同比下降14%,创1994年以来降幅新高,这也是连续第四季度PC同比销售下滑。另外在市场逐渐倾向移动互联的时代,用户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同,过高的性能已经成为一种没必要的浪费,而与功耗直接相关的,是产品的续航问题,这也是用户非常注重的一点。智能手机在移动性性、便携性、用户体验、续航等方面均比计算机具有优势,特别是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给世人奉献了一个iPhone,让全世界的客户更青睐智能手机。PC行业在衰落,PC厂商重心转移,另寻出路;因为PC厂商寻求多元化,导致PC行业更快速地衰落。蓝色巨人IBM早在2004年就将其PC业务出售给了目前中国最大的PC制造商——联想。目前联想以PC+的战略寻求PC市场之外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增长,进入手机领域,并主攻中国、印度、菲律宾和越南市场。智能手机、平板的迅速崛起,抢走了大部分市场。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就业 3.1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超过727万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2013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超过100多万人,全国有930余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在30万人以上。① 3.2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许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大部分毕业生寄希望于参加省上或地方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导致出现前期“有业不就”和后期“无业可就”的现象。另外大学对就业薪水的期望值过高,导致许多大学生错失就业机会。据一家招聘网站的《2014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14年名牌大学中52%的毕业生期望起薪在6000~8000元之间,只有38.8%的大学生理想起薪在2000~4000元之间。过高的薪酬期望使部分学生不愿意就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也不愿意增加更多的岗位。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出路 4.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目前计算机走入千家万户,计算机普及到各行各业。计算机培训司空见惯,电脑操作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今天计算机初级操作人才的社会需求已经逐渐饱和,但是行业性、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十分紧俏:系统维护管理员、络管理员、硬件维护维修员、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制作员、网站设计及网页制作员等是目前社会紧缺的专业人才,②社会缺口比较大,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是就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系统维护专业应该开设主板维修、硬盘维修、电源维修、打印机复印机维修、笔记本电脑维修、网络原理与组网设计、服务器配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制图、网站设计与维护,网页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毕业了能直接上手。 4.2借鉴国际计算机教学的先进理论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对国际计算机教学先进理论的学习理解、借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系统维护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探索使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问题把新知识融入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到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做任务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用计算机辅助教育(CAI)开展教学,深入推进网络环境下师生的交互,加大实训力度。③ 4.3强化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这么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强化学生专业素养,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敬业精神。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忠实;有较丰富的知识结构,很好的文化素养;能自我调节心态,能放弃、敢选择,自信但不骄狂、自重而不浮躁;身体健康,能自我锻炼,保持优良、健康的体魄。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计算机基本硬件维护能力;计算机基本软件维护能力;能熟练地维修主板、显示器、硬盘、打印机等硬件设备。 4.4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双制合作,开办定向培养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学校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国家的教学大纲来的。但学生学到的很多东西并不是企业需要的,所以,很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与新企业进行磨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企业当中。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已经让学生完成了角色转换的过程,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卸下行李就能上岗。系统维护专业是一个与企业关系十分密切的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可以让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和企业零距离对接。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也能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 5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的毕业生可以做电脑组装技术员、电脑系统测试员、电脑系统维护员、电脑硬件维修员、网络管理员、电脑销售员等。 5.1选择做计算机维修员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计算机故障也层出不穷,普通用户无法解决千奇百怪的故障,社会对计算机维修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做一名计算机维修人员,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各方面都有优势。 5.2选择做计算机组装维护员、测试员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组装维护岗位的缺口也在不断加大,品牌电脑生产线需要组装员,兼容机组装市场也有需求,系统维护专业地毕业生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理论和动手能力,毕业了能很轻松的胜任这份工作。任何产品生产出来后都需要进行检测,计算机也一样出厂前需要进行兼容性、稳定性测试,系统维护毕业生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5.3选择网络管理员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随着用户的指数增长网络故障也成倍地增加,而且网络故障的排除对一般用户来说是无法解决的,网络对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箱子,需要专业的技术员进行维护和清障,系统维护专业的毕业生拥有扎实的网络原理的组网基础及服务器配置能力,能很轻松地胜任网络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5.4选择做软件技术员、网站开发设计员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互联网企业需要数以万计的软件技术开发员和网站设计员,电子商务巨头们需要年轻的有创新的软件开发员和网站设计工程师加盟,系统维护专业的毕业生在学习了基础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网站设计及开发、网页制作等课程后,有进一步深入学习软件开发和网站开发设计的潜力,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选择做一名软件技术员或者网站开发设计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5选择做营销人员如果你是电脑技术员你可以把相关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参数解释得很到位、很专业,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可以对答如流,这样可以增加客户对你的信任程度,当电脑出现故障时你能处理,可以解除客户后顾之忧,客户没有理由拒绝你推荐的计算机。虽然选择作一名计算机营销人员,有点大材小用,但是销售可以给你带来不菲的收入和经验,甚至你以后可单干。当然,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营销人员,不仅要计算机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拥有良好的交流能力。(2)热诚友善,销售员和客户沟通时,热诚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兴奋会引起客户的共鸣,容易使客户接受。(3)有丰富的电脑知识,熟悉电脑各个部件的功能,并能快速维护计算机的常见故障,这样,才能让客户充分信任你,能更快地接受你,从而接受你的计算机产品。(4)熟悉有关计算机的各种信息和行情,例如:各配件和整机的最低价格和市场价格。 5.6选择创业现在有很多政策帮助大学毕业生创业,很多毕业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目前,创业的形式有很多,对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开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维护、电脑销售、软件开发、数据恢复等等。 作者:任朴生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计算机系统维护论文:企业计算机系统维护措施 摘要: 企业中机房的管理及系统维护作为企业计算机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为机房的设备如果能够安全、高校、稳定的运作能够保障企业信息化管理正常开展。基于此,主要介绍当前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健康运行。 关键词: 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维护 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让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变革,企业的管理中计算机成为主要的工具。尤其是集团型的企业,很多都运用大型的集中部署机房管理模式,形成系统化的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中心中存储着很多企业的核心资料和核心资产。因而对机房开展管理不但是能确保企业计算机系统网络正常运行,更能保障信息数据安全。 1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的新思路 计算机机房在管理和维护中,需要面对各类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中的惯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借鉴机械维修中的前沿维修状态,指导工作的开展,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杜绝隐患的发生,预测可能出现故障的各类问题,提前解决问题,这是计算机机房维护中的一种新的工作思路。因而在机房维护和管理中,需要加强这一点,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抚,把计算机机房看成一个整体设备,以状态检修为解决问题思路。因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对工作状况有以下情况的挖掘:第一,挖掘问题,表述问题,主要是把计算机机房中的表面问题分析处理,通过问题的显现尽量了解问题出现的实质,在对比中寻找设备出现的最初根源,当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最终获得妥善解决。第二,多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多挖掘“为什么”,这样才能最终确定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并且在工作中立足实际情况,大胆的实践创新。笔者总结问题的时候,总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防微杜渐的过程,在保证细节和核心的基础上,让计算机机房能够真正的长久地进行下去。新思路的开展需要把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转变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 2当前机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环境安全隐患对计算机正确运行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灰尘,因为设备自身能够产生静电吸附,所以灰尘对计算机产生的危害比较大,当计算机处在多灰的环境中,内部零部件易受到损害,特别是计算机主板上面的精细部件,影响计算机散热,减少计算机使用寿命。另外,计算机温度、湿度不在合适范围,也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对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也会产生威胁。所以计算机的运行环境监督变得尤为重要。 2.2机房管理维护不足计算机机房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果相关的设施不够齐备,会对信息管理造成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计算机长期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运转,会威胁系统的安全。 2.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机房的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如产生数据更改、丢失等情况,与人员工作不细心、操作不当有关,严重会损坏计算机硬件,危害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当计算机出现问题后,需要及时妥善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埋下安全隐患,因而在平时工作中需要加强管理计算机的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2.4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失第一,由于计算机的技术档案不甚健全,所以人员对设备的基本信息概况及软件和硬件的相关技术参数了解不多,这对计算机今后的管理形成较大的威胁。第二,设备的整体利用状况不佳。因为信息系统中各项资源不能合理运用,减低了系统的使用效率。第三,设备维护不到位,根据系统资料显示状况,当前计算机出现的大部分系统问题都是因为维修管理不当和不及时。 3设备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3.1环境措施的完善 3.1.1温度湿度方面对计算机的相关设备,比如交换机、服务器等通讯电源等设备。室内温度、湿度过高会影响设备的整体散热性能,加速半导体材料老化速度,影响晶体管参数,干扰电路稳定和可靠性。所以计算机的机房温度需要持续在18~24°,关机后温度保持在0~40°的适宜温度。如果在机房中储存比较多的硬件或设备,且需要常年运行,将产生比较大的热量,因而机房温度需维持在22°左右。机房湿度比较大,金属元件会发生锈蚀,这样也会威胁设备,引起电路板和插件的绝缘,引发短路。但当空气湿度逐步降低后,会出现静电效应,威胁设备的整体安全。所以要严格的控制机房的湿度和温度。 3.1.2防尘方面防尘主要是为了保持机房较好的工作环境,如果设备内积尘较多出现绝缘新能不足及接触不良,严重还会影响电路板,造成电路短板及设备损坏。空气中污染物比较多,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机房,很容易吸附到线路板上面,不及时清洗就会出现功能障碍。因而,为保持室内的空气洁净,要在计算机机房中安装空调过滤设备,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维护和保养,尽量减少机房内的尘埃。 3.2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履行机房的监督和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检查和维护各类设备。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做好相关文字和数据报告,以此为基础解决各类系统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经过许可,不能随意进出机房,另外在特殊的情况下,一定做好人员登记表的填写工作,进入机房的相关人员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开展操作,如果违法操作规定或者不按照操作规定执行的人员,工作人员一定要马上提醒和及时制止。 3.3硬件安全实施管理硬件是计算机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因为使用频率过高,所以损坏几率也比较大。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机房能够正常运行,合理的管理计算机硬件。另外电路板及接插件不能随意触动,做好日常的管理和除尘养护工作。定期维护和保养硬件设施,发现问题马上更换问题部件。定期的除尘工作后还要做好散热工作,散热的有效方法是配置除尘吹风机和吸尘器等类型的设备。显卡是不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件,但如果不能处理好电线和网线,显卡显示器的线路因为牵绊搭线过热的情况,容易烧毁显卡。所以问题的不同采用解决方案和解决措施也将不同,及时的排出故障,保障设备运行是维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以上的切实问题,需要做到几方面的防护,第一,管理登记表的填写;第二,检查和维护管理制度的经常落实;第三,备用储存硬件设备,当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的排解故障;第四,记录和分析硬件故障,提高系统管理工作效率。 4结语 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开展,针对环境维护、软件和硬件管理等方面,需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工作人员相关的操作素养及专业技能,更要运用严格的制度管理,提升企业机房管理的高效性。但当前机房管理中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所以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也变得任重道远。
1互联网+环境的优越性 互联网作为本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科技工具,目前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各行各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越发的感觉到在全民信息化的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越发明显,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在“互联网+”信息化环境下,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其高效的信息处理以及对物质资源的节约,“互联网+”平台的推广使用能够在保证信息质量的前提,尽可能高的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每一个信息行业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校档案管理而言,其优点更是不言而喻。 2“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建设内容 首先建立信息化的档案工作环境,这需要学校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对于软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设备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规范电子数据标准,提高不同数据之间的交换的效率,加强系统之间的通用性。最后注重数据安全性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查询保密制度。 3传统高校档案管理的不足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个工作量大,原始资料多,对工作者细致程度要求高的工作。在这种工作性质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原始档案上的问题,例如档案丢失、数据错误等问题。如果一旦出现这种问题,修改起来也是非常麻烦。不仅如此,对于学生而言,查找档案或者提取档案信息也是极其不方便。大量的档案数据,在占用大量的人力维护的同时,也需要占用不小的空间来储存原始纸质档案,既然是纸质档案,就面临着各种物理上上损毁的危险,所以说,传统的档案管理弊端诸多。 4“互联网+”平台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结合的优势 “互联网+”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会带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独特优势,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运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档案的存储方式,电子版的档案越来越普及。这极大的减少了档案丢失以及损毁的风险。与此同时,电子档案的普及,极大地减少了传统档案对存储空间的占用度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依懒性,较大程度节约了资源成本。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管理者直接参与工作的单方面性弊端,学生也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下间接执行档案管理程序,这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档案查询效率,提升了错误信息反馈度。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推广,不同学院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便捷,更加安全,这对于学院之间联合工作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增强的信息化趋势意味着数字化信息拥有比传统数据信息更高的准确性,更高的可查询性,这就意味着,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数据的推广会大大降低学生信息例如学籍信息的错误率,同时由于可查询性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学生主体的查询便利性,由于查询便利性的提高,对错误的反馈速度以及纠正率也更高,这些都是电子数据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在传统模式下档案管理工作中难以实现的。 5目前“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全面改革传统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新型概念,所以,目前在各大高校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普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很多学校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提升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目前从事数据管理工作的从业者普遍缺乏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数字化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建设。除此之外,系统平台以及相关标准的建设也存在滞后性,不同平台之间的交互性普遍较差,大大影响使用效率。这些问题目前严重阻碍档案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这是急需改变的现状。 6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方式升级的主要策略 6.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当着重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培养。重点是加强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与维护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6.2建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体系的标准 无标准,不成立。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体系的标准化至关重要。这要求学校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建设相应的标准,注重将本校实际情况与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相结合,例如国家制定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以及《CAD电子文件光盘存贮、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等规范性的文件。只有建立了规范的标准,才可以统一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换工作,从而减少减少差异,提高工作效率。 6.3完善学校的数据库平台建设 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这需要每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数据库建设,使得数据库更易用,更实用。应当加强网络查询使用平台的建设,增加平台的使用便利性。同时,根据使用主体的多样性,建立健全不同使用权限设置,使得档案的保密工作建设以及查询工作建设更加完善。 6.4加速资源贡献系统的建设 高校可以与不同机构例如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性,不断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建设,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完善性、使用的高效性。
计算机在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篇1 0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渗透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普及有目共睹[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两者的关系并非单向的,它们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本文在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的前提下,列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给更多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1基本概念 1.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体。它是一个系统,能够连接地球上彼此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可以共享资源以及传递信息。在共享方面,它能够共享数据资源、软件和硬件,还能够集中处理、管理和维护数据资源[2]。计算机网络分为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可以转移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将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介质互相联系,基于网络协议的前提下,实现共享资源和传递信息的系统[3]。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的使用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一代计算机已在主板上整合了网络界面,在作业系统内嵌入网络功能,而智慧大厦的建造也与计算机网络同时、同地、同方案施工[4]。 1.2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即应用现代化技术(计算机等)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工业制造、通信工程、智能控制设备等与通信工程有关的行业。其涉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运行和维护工作,在物联网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开发、集成系统、生产、营销、服务等多个层级均有运用[4]。电子信息工程贯穿了许多领域运营的全过程。 1.3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关系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时代,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时期,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两者在彼此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2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列举 2.1日常生活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多方面的应用。各种手机软件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友方式、购物方式等。许多只有在网上才能完成的事情,都可以在手机或者计算机上完成,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5]。网商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万亿元;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已经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最大的网上零售业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这一切都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商经济需要搜集客户信息、统计订单、派发快件信息等多种信息,电子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依托各类电子平台,其背后正是电子信息工程。两者的结合使得经济的供求双方均有适合自己的系统,并且能够24h进行信息流转。线上教学成为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教育的必要途径,而这便是日常生活中,网络技术运用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典型案例之一。此外,高校重视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信息交流方式的革新,重视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全国高校的联合平台即大学慕课网络,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收看不同高校的名师录播课程,教师可以互相学习,改进自己的讲课技巧,丰富自己的讲课内容。大学慕课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共享学习资源,推动了“好的大学没有围栏”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进程。通过在线学习工具,如职业教育平台和雨课堂,任何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学习,如周末或者放学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 2.2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 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是不可分割的。目前,所在的时代是信息爆炸、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这使得人们能够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信息的及时传递和资源的多重共享是人们及时获取重要信息的必要手段。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引进,使得网络的传播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要实现资源共享,首先要进行信息的转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转化。在电子资讯工程中,资讯可以转换成传送状态。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在任何时候将自己所需的资源和资料上传到网上,达到最大限度地分享资源。为了达到通信目的,必须把发送者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编码,然后用相应的软件把它们变成计算机的代码,并在网络上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传播。以认知无线电网络为例,将使用者与使用者相结合,以感知使用者为主要使用者的转接资料,使网络效能最大化,无线网络传输示意图如图1所示[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互动能力越来越强,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的及时交换、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城乡间的通信网络,使城乡通信更为方便。在社交网络的使用方面,网络中的社交媒体使人们拥有了更广阔的社交范围,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更多的陌生人接触,扩大社交范围。 2.3电子设备的开发 目前,人们所接触到的所有电子设备是科技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安全的网络浏览器和网络,以推动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在设备开发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媒介的构建以及应用[7]。新媒介技术是数字、网络、移动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技术支持系统下,新媒介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媒介信息的获取范围不断扩大,信息的种类、来源越来越广泛,新的信息维度也随之产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具体的硬件原理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对复杂的、高附加值的工程产品、操作过程和工程系统进行加工和处理。采用新的技术路线,开发新的工程方法和技术或者结合各种工程方法和技术来解决这些工程问题。在设备开发领域,我国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技术,来开发更多的高精度的仪器[8]。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工业制造领域的主流技术,智能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设备乃至整个生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需要新材料、新元件、新原理以及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2.4信息维护 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是信息,信息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工程则着重于信息的处理与管理。随着现代社会和高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数量也在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增加。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维护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然而,信息系统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或者管理问题,都会造成严重的系统风险。现实所面临的困境有如下几点;第一,信息多而杂,需要筛除错误的部分;第二,信息更迭快,更新与保存需要同步,这需要更大、更稳定的数据库;第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信息阅览、资源管理、用户交互以及多平台访问等,需要维护信息平台的稳定运行;第四,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和维护成本较高,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和管理,且能耗较高,运行费用较高。若系统设计不当,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2.5安全维护 信息化时代,许多重要的资料都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进行转移。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上到国家机密数据,下到每个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安全维护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安全技术,目前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有病毒检测与消除技术、安全防护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解密加密技术以及身份认证技术等。防火墙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多种信息加密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10]。基于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SubscriberIdentityModuleElectronicIDentity,SIMEID)的安全认证系统是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自行开发,基于SIMEID的安全认证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与传统系统相比,该系统在隐私保护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信息隐藏技术作为另一种信息保密性的手段,因其本身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克服其保密性的缺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3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结合体现在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其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学习、购物、交流提供了虚拟平台,使得上述活动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充分发挥了协调能力。在信息传递和共享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结合为信息流通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渠道,使得人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悉最新信息,大大缩减了地理限制造成的讯息传递的时延。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融合除了相辅相成,促进彼此发展外,也可以带动就业岗位的产生,使得人才培养有了时代的指引,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机遇越来越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者:曾靖善 单位:湖南大学 计算机在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篇2 0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及现代工业转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并逐步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如工业生产、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电视传播等,对于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1]。计算机网络技术可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通信效率,保障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科学性、规范性,对于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出也可以为电子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仍然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及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主要应用现状,论述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及科技背景,提出未来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旨在提升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水平,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高效应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1.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质是将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兴技术,基于计算机网络精准地为使用者提供各类信息的控制处理,在不影响互联网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存储、控制,有效完成对各类信息的传输、共享。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接层、物理层。应用层主要为各项网络程序提供访问接口完成特定信息的交换;运输层主要负责在两个计算机主机之间进行通信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网络层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网络选择,为不同的计算机主机提供通讯服务;数据链接层主要是对传输数据与信息进行差错检测;物理层是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流。 1.2电子信息工程 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是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其做到对资源信息不断整合、处理。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逐步发展成为利用互联网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升级传统数据传输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应用与集成。 2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产业,想要突破传统产业的“枷锁”就必须依靠电子信息技术[2]。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种新型学科,是将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的综合性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的由来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对网络电子信息进行获取、传送、处理,从目前发展来看,电子信息工程已经被应用于我国多个行业领域当中。我国当前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也能称为是被电子信息工程覆盖的时代,为了使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更好地结合发展,将电子信息工程的几大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2.1便捷性 电子信息工程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接收系统的指令,利用硬件设备完成对于数据信息的控制处理,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控制处理。与传统信息处理方式相比,信息处理的准确度更高、工作效率更快、安全性更稳定[3]。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整体技术水平正在稳步提高,逐渐呈现出速度快、效率高及多元化发展等特点。 2.2准确性高 电子信息工程在进行数据处理与传输过程中可靠性与准确性较高,将其与人工监控信息处理结果相对比可以发现,在使用人工处理时,由于需要检查的信息内容较多,劳动量、劳动强度及难度较高,经过人工检查的信息处理结果无法保证其准确率,在信息处理与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时依靠人工检查很难发现,信息处理结果会对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极大影响,对后期使用形成一定的阻碍,但是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可以批量处理大量数据,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量数据的处理、传输与储存,在相关设备上安装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系统命令按照检索要求自动调取信息并进行处理,标准化的程序与命令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提高信息处理精度。 2.3涵盖面广 社会发展、工业进步及人类生活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效性、便捷性、准确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生活中,已经逐渐变成了各个行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目前,各行业对信息量的需求逐渐增大,就需要增加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大批量解决信息处理问题,体现出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提高信息处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3.1推进电子信息化,设备自动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出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类电子设备、互联网、智能电器、手机、电脑、网络等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设备,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及工业水平的进步。 3.2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系统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相结合使用后,能更加高效地控制管理相关的机器设备,拓宽信息数据来源,提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作效率,保证更好地完成信息数据的控制处理工作。 3.3保证电子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使用时偶尔会出现不稳定情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计算机网络备份功能加强对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4提高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力 电子信息工程获取处理信息数据主要依靠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控制,主要应用于其他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使用,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中各个设备机器的高效运行能力,对于技术创新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4.1对于设备开发的应用 电子设备的开发与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的设备设计与开发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并应用于新设备的开发。新设备的开发主要的依据是数据测试与参数的准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可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保证系统建设的质量,例如通信干线、传播媒体、通讯传播和浏览器等技术的开发。 4.2对于信息传输的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方便各领域的信息沟通交流,实现信息数据在全国范围性的流通,需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在传输的同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基础上,保证信息数据得以稳定、快速地完成传输。 4.3对于安全管理的应用 由于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工作均开始采用信息技术,对其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数字签名,能够进行使用人员的身份验证,以此来决定对于信息数据的呈现情况;第二,隐藏信息,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使用某一模块时,仅呈现出该模块的信息数据,对其他模块的信息数据进行隐藏处理,运用该种形成可以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第三建立网络防火墙,其形式如图2、图3所示。防火墙作为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一种访问控制设备,常常安装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交界点上,防火墙具有很好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 4.4对于信息共享的应用 在使用信息共享模式时,之前需要以局域网作为基础,与IP完成连接后才能得到信息的共享,由于该种模式的共享范围较小,对于可共享的信息数量也有限,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电子信息工程之中,可以提高信息存储的空间,还能使信息数据的共享范围变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某些信息数据设置共享权限,对共享信息形成一个有效保护。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共享渠道与方式多种多样,信息共享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电子网络技术人员以网络协议的标准作为资源共享技术的基础,保证信息在共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5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共享都是通过电子信息工程完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相结合使用时,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水平。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中,电子信息工程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样也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种需求体现。 作者:董美荣 单位:集贤县农村机械化服务中心 计算机在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篇3 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且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模式,让信息的传递更便捷,也拓宽了对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渠道。通过这一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动动手指就能进行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让人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这一基础之上,电子信息工程应运而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从多个维度给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质量和水平带来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 1.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或者局域网将处在同一网络下的计算机进行连接,从而对共享各种信息和资源。实现这一技术的一个基础是电子终端设备,其在整个系统中起到控制的作用,结合网络技术将电子设备终端进行链接,搭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网路结构,从而完成对对各项资源的收集、处理和传输。综上所述,现阶段人们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再单纯是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它跟很多学科之间都有紧密的关联,利用专业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使得信息的交互更加便捷、准确。 1.2电子信息工程 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衍生了电子信息工程,这一学科的研究中心是对电子信息的处理和传播等,其主要包含了现代信息技术、通信和传播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内容。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兼具的功能也变得更多,现已成为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相关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电子信息技术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推动人类社会以及多个行业快速发展,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它能给社会发展和变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的发展离不开后者的技术支撑,只有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工程技术相关的产业才能更好的提升改造;后者也离不开前者,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后者的发展需要前者根据相关问题提供信息支撑,确保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1.3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的工作原理是把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相互融合,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一媒介实现对电子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要涵盖了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播以及系统的开发等。现阶段,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与电子工程相关的产业链条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价值呈现几何式增长。要想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作用,还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现状,加强对外交流学习,不断创新。现阶段,电子工程技术我国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各个阶层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其产业链跟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对相关产业进行细分和并逐步完善各项机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多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才推动了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没有例外,在跟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之后,无形之中就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使之前困扰人们的难题不断得到高效解决,同时为不同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当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之后,不仅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息的安全,从而促进了这一技术的稳定发展。 2电子信息工程的优势 2.1便捷性 通常情况下,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软件和硬件共同协同才能完成的,利用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整合处理,从而不断提高数据加工的速度,避免出现因为处理效率较慢导致的信息延迟。同时,由于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出现,推动了计算机算法的更新发展,为了满足这一社会需求,电子设备的硬件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加快,其便捷性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2精准性 电子信息工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精准化加工处理。总所周知,电子信息工程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协同部分组成的,只有在确保软件程序和系统不会出现偏差,硬件终端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对信息素材的精准化分析处理。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单纯依靠人工来完成这些工作,就会面临流程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失误的局面。在传感器和特定软件程序配合下电子信息工程得以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当中,传感器能够精准反馈信息的内容,并用网络信号等形式对信息进行传递,扮演“总指挥”角色的中控计算机负责接收信息,其内置的软件系统会对下一步的操作进行判定。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工程的结合 和传统的通讯行业相比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通讯技术拥有传输信息的高效性、传输手段的多样性,信息传播渠道丰富的优势。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成熟之后,这种优势也变得更加名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能确保其组织架构更加准确和高效。经过实证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工程中相互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分析,两者的结合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价值的拓展和延伸,能使相关研究在相关领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同时也是对科学新模式的一种尝试,实现了多学科之间的交互应用,为人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提供理论支撑。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帮助电子信息工程提升相关技术的融合性,并且能够高效及时地帮助电子信息工程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信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信息工程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人们利用计算机作为载体,搭建一个可以资源共享的平台,结合互联网、移动设备终端等通讯环节实现信息的网络化甚至是全球化。上文提到结合了网络计算机技术的电子信息工程,拥有传递速度快、精准度高、便于管理的优点,使得其处理信息的公众中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确保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安全,还能极大缩短获取和发布信息的时间,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从而实现信息的高质量运转。两者的相互融合以及广泛应用能不断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虽然,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自身,都在致力于网络环境的优化和网络安全的维护,但是,就目前的网络环境分析,对电子工程来说依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经常受到外界不法分子的攻击,给企业以及科研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互联网技术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人类交往模式的同时也使得黑客攻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这其中主要包含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和物理传输攻击。特别是一些网站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很多门户网站,在注册登录的时候需要用户绑定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这样就给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潜在机会,在利益的趋势下,一些黑客会入侵这类网站,窃取用户的基本信息或者盗刷他人银行卡上的钱财。面对这些威胁,可以更新改进防火墙(见图1)的功能,提高杀毒软件的扫描,及时更新资源库等,从而做好防护工作。经过研究笔者发现,相对比较完善的互联网系统能有效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的防御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安全系统实时更新,能为计算机以及电子工程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对其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电子信息工程的运作体系,往往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支撑,通常情况下,用TCP/IP协议(见图2)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到网络端口,进而禹网络的覆盖层和应用层相结合,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输等工作。在这一架构中,分别对网络的连接形式,信息的传输形式及工具都提出了相关的要求,真正实现了对传输控制的分层体制。概而言之,电子工程运作中,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而这些信息的传递基本上都是通过TCP/IP技术完成的,综上所述,将二者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推动信息工程的发展。 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现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和人类的社会综合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尤其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东风,大数据和云技术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在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且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电子信息工程要想更好的发挥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不断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4.1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信息传递技术应用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子工程技术应用中,传递信息的的速度、效率、质量、安全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电子信息工程的综合质量。所以说,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质量和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顾名思义,信息传递技术其实就是利用传输介质实现对信息的接收和传输。信息传递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信息交互模式进行了创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了效率、安全性等功能的提高。现阶段,信息传输的手段主要有网络、广播、移动终端等,且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多网融合,多渠道并轨已经成为趋势,且正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模式。信息源的多渠道传播、重复利用在确保其传播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传播的质量,以信道技术为例,其中就包含了信道的均衡、信号的设计、分集的传送和接收等相关技术。现阶段,信道均衡的研究重点方向是自实行均衡技术,信号的设计理念是针对信道实时数据计算和发射拥有抗衰能力的特定信号,并利用专门的接收终端将其还原,怎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弱衰耗带来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阶段人们通常采用多进制的信号和伪噪声编码等技术来减弱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耗现象。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采用哪一种传递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代替的。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信息的传播能力、便捷程度以及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传递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2电子信息工程的设备开发 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历程中,队友相关设备的研发以及利用是一个最基本的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相关设备也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为了确保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相关设备单元的研发质量、安全性以及时效性,就必须加强计算机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就传统意义上的通信线路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下的通讯技术无论是从效率、质量上都远远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再者即便在局域网络范围内,计算机网络技术也确保信息系统的统一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好网络专线公网线路的区分,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和制定预案。当前,人们虽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广泛搭载了UNIX系统及其衍生系统。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行业中,缺乏相对统一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标准。这就很容易引起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源的复杂性,操作起来较为麻烦。而在电子信息工程设备的开发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就能充分解决结构和协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也能让通讯线路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不仅如此,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通信介质而言,也需要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信技术和传输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接受与传播,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网进行检索等等。以数字通信技术为例,我们想要实现点对点的通信,首先要把模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源编码,然后在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当接收器完成接收之后在将复原为模拟信号,也就是解码。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离不开设备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也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此同时,通信介质也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其信息被不同的接收终端分析和共享。比如我们经常会使用的网页浏览器,不仅能完成搜索功能,还能实现在线下载,这也是基于HTTP协议,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人们最终实现了对信息的共享。 4.3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问题 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子信息工程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并在许多相关领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既带来的寄语也带来的挑战。例如,信息的安全性是电子信息工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制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为了确保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例如,加密技术能够有效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有效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能。具体而言,就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系统中,将密钥管理程序用于计算机中,对其中的文件和重要程序进行一道加密程序,以确保它们不被远程用户访问。现阶段,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有两种加密应用:访问地址和密码。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密方式。在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4.4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现阶段,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借助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改革和发展都得到有效提高。所以说,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应用无法替代的。从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在众多信号源传输的过程中,光纤材质的输送工具能够降低信号的损耗确保信息传输的质量。所以说,在广域网中,需要定期对光缆、光纤等信息传递工具进行检查和提升工作,从而确保网络通讯的安全和稳定。不仅如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个较大的有点就是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信号的传输,其主要工作原理通过卫星和地面接受基站进行信号的接收和传输,卫星通讯技术的出现能够解决光缆铺设困难和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服务器能否安全运行,能否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以及数据的维护是否迅速,将直接影响到电子信息工程运行的平稳性和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确保服务器的安全和正常运转。由于信息传输工作的持久性和连贯性,对服务器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一般情况下,服务器需要全年无休的运转;此外配置和执行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再有就是电源的稳定性、有无应急电源、运行的环境是否整洁等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只有做到未雨绸缪,及时预防,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信息传递和数据储存的安全。 4.5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维护 在信息的维护领域,科学怀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够起到维护电子信息工程信息质量的作用。在这里的信息维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信息工程维护,而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中需要运用到的一种功能维护形式。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主要通过这一技术完成对设备终端和网络系统进行维护。除此之外,在这一系统中还经常会应用到向量化电子地图技术,用户通过这一技术能够轻松实现对监测中心访问的功能,从而在远程状态下就能完成对故障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4.6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共享 过去传统的模式中,信息的共享存共享范围狭窄,数据化的存储空间较小等缺陷,已经很难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人们的需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植入电子信息工程当中,可以将传统的定向传播转换成信息资源的覆盖式共享,能有效扩展数据的储存空间。不仅如此,通过防火墙、密钥管理程序等手段还能设置信息的共享权限,针对信息资源的秘密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加密保护方案,以确保信息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前,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共享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共享中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很难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网路的出现,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信息共享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对人们和社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电子信息工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并让其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推动人们文明进程不断向前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实现资源的快速共享,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抓住这一特性,并科学化的英勇,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要不断优化信息资源,确保电子设备终端之间共享资源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要严格按照网络协议中的执行标准进行信息资源的输送、储存,排除外界干扰,确保信息共享的效率和顺畅程度。现阶段,信息共享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意义,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也让电子信息工程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快捷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流畅性。 5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对推动社会科技发展意义重大。在日常生活和管理中,网络信息及设备的安全问题、信息的搜集和传输、设备开发和高效利用等方面,都需要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所以说,人们要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等方向持续加大投入,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两者的融合,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薛董敏.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23:73-74+79. [2]张杰.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4:28-30. [3]马萌,张高生,黄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193-194. [4]蔡敏晗.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6:9. [5]刘树宝.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2:254-255. [6]杨洋.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20,06:340. 作者:胡亚龙 单位:济宁学院
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制碱工业中的应用 【摘 要】目前,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但是往往忽视了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本文所介绍的个人计算机网络管理(PCNM)系统,既可以方便地与过程控制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又可以同企业内部原有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计算机一体化的生产系统,实现了工厂的计算机控制与信息管理一体化。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工业过程控制 网络系统 一、概述 纯碱是基本化学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产品,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纯碱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除了扩大生产规模外,还必须进一步发掘生产潜力。 山东潍坊纯碱厂是一个新建厂,设备先进,但纯碱生产大部分还是人工操作,落后的操作方法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先进设备与落后操作的矛盾,稳定生产,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增加产量,碱厂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引进具有先进水平的TDC-3000集散型控制系统,并用于制碱生产的心脏工序——重碱碳化工段,以实现工业生产的全局控制。 工业生产的全局控制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二是指企业管理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指的是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用计算机自动调节各生产要素,做到产品的高产、优质与低耗。企业自动化管理指的是调度、经营与决策的自动化,就是把当前生产的全部信息汇总起来,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对全厂的生产、经营进行整体安排与调度,以期取得全厂各部门生产活动的协调进行,达到整体效益的最佳工业过程。全局控制系统可分为以下4级: 1.直接控制级过程控制计算机直接与现场各类装置(如变送器、执行器、记录仪表等)相连,对所连接的装置实施监测、控制,同时它还向上与第二级的计算机相连,接收上层的过程管理信息,并向上传送装置的特性数据和采集的实时数据; 2.过程管理级过程管理计算机(主要有监控计算机、操作站、工程师站等)综合监视过程各站的所有信息,集中显示操作,控制回路组态和参数修改,优化过程处理等; 3.生产管理级管理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与需要,协调各单元级的参数设定,是生产过程的总体协调员和控制器; 4.经营管理级与办公室自动化连接起来,担负起全厂的总体协调管理,包括各类经营活动、人事管理等。 上位机系统在整个控制系统中属于第三级(生产管理级),它既可以方便地与过程管理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又可以同厂内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计算机一体化生产系统,实现工厂的信息管理一体化。 二、系统目标 由于纯碱生产是人工操作,生产数据全部由手工记录,数据错综复杂,误差较大,给管理人员协调各部门生产、优化控制过程造成很大困难。为了使碱厂在运行工况、设备状态、故障处理等方面都处在合理、优化的状态,合理的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已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现有的管理水平离一个现代化企业所要求的目标还相差很远。针对这种状况,确定了本系统的目标为: 1.利用TDC-3000系统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接口(CG),上位机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实时采集现场数据;也可以读取存贮在TDC-3000系统历史模件上的历史数据。上位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类后,再把它们存放到上位机的碳化塔生产历史数据库中。此数据库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的生产数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提供的查询手段,调出所需要的历史数据。上位机自动生成碳化塔生产的班报表、日报表等,避免因手工记录出现的数据误差较大的现象,大大提高碳化塔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 2.本系统局域网采用的是五用户以太网,即系统可以同时连接5台上位机,而每台上位机都可以对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实现数据共享。另一方面本网络系统可以与厂内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从而将全厂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PCNM网络系统 PCNM是一个将LCN网(局部控制网)和相关过程信息送到用户的个人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PCNM使用了最新的LAN(局域网)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图形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很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数据(见图1)。图中虚线内为本系统配置。图1PCNM结构图AM——应用模件US——万能工作站PCNM系统由TDC-3000的计算机接口(CG)和PCNM服务器组成。通过HDLCLAPB高速数据通讯板,LCN网的数据可以从CG传送到PCNM服务器,这些数据包括实时瞬时值或存贮在历史模件(HM)上的历史数据。 PCNM服务器是一台基于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器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使用了最新的MS LAN Manager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广泛地连接多种类型计算机和LAN网络服务器,其中包括DOS和OS/2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SQL服务器是一个工业标准数据库工具,用于存贮PCNM服务器的实时数据和系统配置数据,SQL服务器为共享LCN网和子系统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既灵活又安全的平台。 对于LAN工作站,PCNM支持图形显示接口(GDI)和高级语言应用程序接口(HLLAPI)子程序库。GDI是一个允许用户编制自己流程图的图形软件包,流程图中可以显示PCNM服务器和LCN网上的数据。HLLAPI子程序库,可以使用户的应用程序存取PCNM服务器的数据库和LCN网中的历史数据。 PCNM提供的网络连接选择包括:远程数据存取服务功能,NetWare连接和TCP/IP协议支持。远程数据存取服务功能可以使用户通过一个9600波特率的调制解调器,连接到PCNM服务器上。NetWare连接允许一个DOS工作站访问PCNM服务器和与之相连的其它网络服务器。TCP/IP协议支持,可以使用户的工作站连接到UNIX系统或其它支持TCP/IP协议的系统中。 四、软件开发的环境 现在Windows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美观、漂亮,所有应用软件其界面基本类似,用户易于掌握,便于使用; 2.支持多任务,各任务之间切换容易,并且可以很方便地交换信息; 3.提供虚拟内存管理,使内存突破640KB的限制,程序运行时不会出现内存资源紧张的情况; 4.目前,除了中文Windows以外,国内相继推出了许多Windows环境下的中文平台(如:中文之星),在中文环境下,可以非常容易地编写中文应用程序。 因此,我们使用MS Windows 3.1外挂《中文之星2.0》中文平台,作为软件的开发环境。 选择C语言作为系统的编程语言,有两方面原因。第一,C语言具有数据类型多、控制灵活、代码效率高等优点;第二,PCNM网络所支持的高级语言应用程序接口中,有C、Fortran和Pascal三种库函数,只有C语言适合编写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另外,作为开发工具,MSVC 1.5的开发环境比较好,调试工具性能优越,编译速度快。 五、系统功能特点分析及结论 本系统是一个具有先进水平的整体优化系统。系统功能特点概括如下: 1.实用性 ·实现了数据采集、管理一体化,不仅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而且具有统计、报表等管理功能。 ·历史信息存储功能,可以存储有关参数的历史信息。 ·人—机界面友好,采用MS 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技术,使用户界面与Windows的相同,易于用户掌握,便于使用。 2.扩充性 系统很容易进入厂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网,将工作状态、生产数据、报表信息直接通过计算机送到有关管理、调度部门。 综上所述,本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是一种具有先进水平的上位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基本功能 网络应用 发展方向 论文摘 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网络正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和易扩充性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角落,Internet将遍布世界的大型和小型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它日益成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网络应用及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 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不再局限于单计算机网络,许多单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了有多个单主机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连网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各种计算机网络怎么连接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复杂,因此需要把计算机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使之更好的连接,因此形成了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各种符合OSI RM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4、网络互连阶段 网络互连即在简单网络的基础上,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并且采用不同协议的网络相互连接起来,以构成大规模的、复杂的网络,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在更大范围进行通信,让用户方便、透明地访问各种网络,达到更高层次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Internet为典型代表,特点是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 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1.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用于传递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通过网络人们享受到了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新闻消息,进行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便捷服务。通过数据通信这项基本功能,实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单位或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从而便于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2.资源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资源共享,避免了软硬件的重复购置,提高了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利用率。此外,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实现了分布式计算,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分布式处理 即在网络系统中若干台在结构上独立的计算机可以互相协作完成同一个任务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每台计算机独立承担各自的任务。 在实施分布式处理过程中,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对大型综合性问题,可将问题各部分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头处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增强实用性。多台计算机进行网络互连能够构成高性能的计算机体系,对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4.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 在单机使用的情况下,如没有备用机,则计算机有故障便引起停机。如有备用机,则费用会大大提高。当计算机连成网络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当某一处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可由别处的计算机代为处理,还可以在网络的一些节点上设置一定的备用设备,起到全网络公用后备的作用,这种计算机网络能起到提高可靠性及可用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地理分布很广并且实时性管理和不间断运行的系统中,建立计算机网络便可保证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三、计算机网络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的不同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商业领域,网络可以为经销商和客户提供如信息交流、产品销售、定单生成,电子出版物和信件的收取,建立和维持商业连接,获得市场情报,及网上购物等便捷高效的服务。在企业管理中,通过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等计算机网络结构系统,企业内部人员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MIS系统使得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远程教育、校园网等网络应用使得计算机网络在教育科研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计算机网络在政府机关、金融保险、及军事国防等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1.更加开放性和更大容量 系统开放性是任何系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特性。因此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统一网络通信协议标准的互联网结构,正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体现。“互联网结构”实现不同通信子网互联的结构,可以把高速局域通信网、广域公众通信网、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及无线移动通信等各种不同通信技术和通信系统有机地联入到计算机网络这个大系统中,构成覆盖全球、支持数亿人灵活、方便通信的大通信平台。近几年来,各种互联设备和互联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网络开放性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的这种全球开放性不仅使它要面向数十亿的全球用户,而且也将讯速增加更大量的资源,这必将引成网络系统容量需求的极大增长,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大容量方向发展。 2.一体化和方便使用 “一体化结构”就是一种系统优化的结构。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是由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系统简单互联而实现的,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网络系统功能、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中的许多成分必将根据系统整体优化的要求重新分工、组合、甚至产生新的成分。另外,网络中通信功能从计算机节点中分离出来形成各种专用的网络互联通信设备,如各种路由器、桥接器、交换机、集线器等也是网络系统一体化分工协同的体现。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将是网络内部进一步优化分工,而网络外部用户可以更方便、更透明的使用网络。 3.多媒体网络 高度综合现代一切先进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便。人类自然信息器官对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形式的需求,实现了各种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这一综合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既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必定是融合电信、电视等更广泛功能,并且渗入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关于下一代计算机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研究已全面展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必将在社会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谈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 摘要 从近几年金融犯罪的手段来看,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一些罪犯侵犯的对象和渠道。因此,其安全问题不仅是当前银行的重点工作,也应一直作为银行日常的重点工作。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安全工作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网络 安全 管理 防范 一. 银行系统主要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体遭到破坏 实体是指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包括各类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网 络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加密机等)、存放数据的媒体(磁带机、磁盘机、光盘等)、传输线路、供配电系统以及防雷系统和抗电磁干扰系统等。这些设备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网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类问题,一部分由于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一部分由于内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定操作、麻痹大意造成,一部分是来自外部的恶意破坏。 2. 内部人员利用网络实施金融犯罪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已破获的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金融犯罪的人员中 ,内部人员占到75%,其中内部授权人员占到58%。他们方便地利用所授的权利,轻松地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增加,转移某些帐户的资金,达到挪用、盗用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预设“后门”,“后门”就是信息系统中未公开的通道,在用户未授权的情况下,系统的设计者或其他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出入系统而不被用户发觉,这类行为不仅损害客户的利益,大大影响银行在民众中的信誉,更为严重的是“后门”成为黑客入侵系统的突破口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3. 遭受各类黑客的侵犯和破坏 存储和运行在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不仅本质上代表着资金的运动,而且从微观上能反映某些企业的经济活动,从宏观上能折射出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因此,在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时代,银行网络系统必然遭到各类黑客的“亲睐”。有的通过监视网络数据截取信息,从事经济领域的间谍活动;有的未经授权擅自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进行修改;有的进行信用卡诈骗和盗用资金;有的进行恶意破坏,造成通信流量堵塞;我国的电子商务工作屡遭挫折,很多原因是遭遇黑客,如2000年3月30日金融CA认证中心(由国内12家银行发起的保障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组织)试发证书的消息公布不到1小时,认证中心就遭到黑客的攻击。 4. 面临名目繁多的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数据,将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程序和数据严重破坏,使网络的效率和作用大大降低,使许多功能无法使用或不敢使用。虽然,至今尚未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但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活跃在各个角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令人堪忧。 二. 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 笔者认为,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 工程,是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工程方案。在目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首先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构造全方位的防御机制,使系统在理想的状态下运行。 1. 加强安全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工作 安全制度的建立也是一门科学。一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所采用 的技术条件,参照有关的法规、条例和其他单位的版本,制定出切实可行又比较全面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场地与实施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密钥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等。 制度的建立切不能流于形式,重要的是落实和监督。尤其是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更要注意。如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及时审查系统日志和记录。重要岗位人员调离时,应进行注销,并更换业务系统的口令和密钥,移交全部技术资料,但不少人往往忽视执行这一措施的及时性。还有防病毒制度规定,要使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正版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而不少人使用盗版杀毒软件,使计算机又染上了其他病毒。 另外,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真正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决不能有依赖于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思想。技术的先进永远是相对的。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有矛,明天就有盾。安全工作始终在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只有依靠人的安全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 构造全方位的防御机制 笔者认为,衡量一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如何,至少应能保证其数据的保 密性、完整性、可使用性及可审计性等。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如下的防御机制: 要保证处于联机数据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之中的以及网络传输当中的保密信息不会非法地主动地或被动地提供给非授权人员,系统资源只能被拥有资源访问权的用户所访问,能鉴别访问用户身份,保证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和使用。其防御机制是:除了对关键数据进行级别较高的加密外,还要建立访问控制体系,根据信息密级和信息重要性划分系统安全域,在安全域之间用安全保密设备(加密机、防火墙、保密网关等),通过存取矩阵来限制用户使用方式,如只读、只写、可读写、可修改、可完全控制等。 要使信息的安全性、精确性、有效性不因种种不安全因素而降低,不会使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及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遭受任何形式的插入、删除、修改或重发,保证合法用户读取、接收或使用的数据的真实性。其防御机制是除了安装“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之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形成多层防线。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都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 要使合法的用户能正常访问网络的资源,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服务能得到及时响应,不会因系统的某些故障或误操作而使资源丢失,或妨碍对资源的使用,即使在某些不正常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其防御机制主要靠系统本身所设计的功能来实现。 要使网络系统中的每一项操作都留有痕迹,记录下操作的各种属性,并保留必要的时限,以使各种犯罪行为有案可查。其关键是建立监控体系和审计系统。集中式审计系统将各服务器和安全保密设备中的审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汇编成审计报表,用来处理绝密级信息或信息内容,特别重要的涉密系统,分布式审计系统的审计存放在各服务器和安全保密设备上,用于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员审查。 3.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要构造上述的防御机制,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目前主要采用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有以下几种。 ①“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安全技术,是通过对网络作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加强网络安全的一种手段,它是电脑网络之间的一种特殊装置,主要用来接收数据,确认其来源及去处,检查数据的格式及内容,并依照用户的规则传送或阻止数据。其类别主要有:应用层网关、包过滤网关、服务器等,它可与路由器结合,按不同要求组成配置功能各异的防火墙。 ②加密型网络安全技术 这一类技术的特征是利用现代的数据加密技术来保护网络系统中包括用 户数据在内的所有数据流,只有指定的用户或网络设备才能够解译加密数据,从而在不对网络环境作特殊要求的前提下从根本上保证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这种以数据和用户确认为基础的开放型安全保障技术是比较适用的,是对网络服务影响较小的一种途径,可望成为网络安全问题的最终的一体化解决途径。 ③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是自动检测远端或本地主机安全脆弱点的技术,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对系统进行攻击并记录它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它查询TCP/IP端口,并记录目标的响应,收集关于某些特定项目的有用信息,如正在进行的服务,拥有这些服务的用户,是否支持匿名登录,是否有某些网络服务需要鉴别等,可以用来为审计收集初步的数据。 ④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可被定义为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上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 响应的处理过程。它不仅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检测内部用户的未授权活动,还能发现合法用户滥用特权,提供追究入侵者法律责任的有效证据。该技术通过分析入侵过程的特征、条件、排列以及事件间的关系,具体描述入侵行为的迹象,这些迹象不仅对分析已经发生的入侵行为有帮助,而且对即将发生的入侵也有警戒作用。 总之,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努力,同时要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并在制度上确保该体系功能的实现。 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及维护研究 摘要]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模式的变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低成本性和快速性使得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分别建成了内部局域网、外部网,并将之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了连接。在此背景下加强计算机网络故障查处及维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故障 故障分析 网络维护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的一重要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在数据获取、传输、和处理方面具有方便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特征,但计算机网络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数据获取、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障碍,影响网络用户正常的使用,甚至会给用户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加强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及维护研究应该成为网络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一、计算机网络故障 计算机网络故障是与网络畅通相对应的一概念,计算机网络故障主要是指计算机无法实现联网或者无法实现全部联网。引起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或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物理故障或硬件故障可以包括电源线插头没有进行正常的连接,联网电脑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故障、计算机硬盘、内存、显示器等故障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到网络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软件故障是当前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故障之一,常见的软件故障有网络协议问题、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设置等问题造成的。 网络故障目前已经成为影响计算机网络使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分析和网络维护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经常性的工作之一。及时进行网络故障分析和网络维护也已经成为保障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方式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 计算机网络故障主要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对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分析也主要可以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着手: (一)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原则可归纳为:由服务器到工作站(就是出现工作站不能入网的情况时,先确定服务器是否有问题);由外部到内部(即当有工作站出现网络故障时,先检查其外部直接可看到的设备情况,如与之相连的交换机或集线器有没有故障,电缆有无缠绕导致内部线缆断裂或接触不良);由软件到硬件(就是网络出故障后先从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卡驱动程序及配置上找原因。重新安装网卡驱动或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看看故障是否消失。在确定排除软件问题后再检查硬件是否损坏。 (二)网络硬件故障的分析与诊断方法 网络中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现就日常工作中常见的网络连线问题和网卡问题来进行探讨。如,网线至交换机或集线器之间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故障诊断:通过看网卡指示灯集线器指示灯。首先,检查网线是否插好;其次,若有数台工作站同时出现网络故障,则有可能是连接这些计算机的交换机或集线器出故障。如,网卡故障,故障分析:这是最常发生的问题。如网卡设置错误,网卡在安装过程中是否正确地设置中断号,I/0端口地址,驱动程序是否出错,网卡是否出故障等。 (三)网络配置故障的分析与诊断 故障分析:网络配置故障就是由网络中的各项配置不当而产生的故障。它是一种较复杂的现象,不但要检查服务器的各项配置、工作站的各项配置,还要根据出现的错误信息和现象查出原因。如,域名、计算机名和地址故障的分析与诊断。故障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其它计算机或只能看到部分计算机,无法找到指定的计算机等现象。故障诊断:检查网络中每个域、每台计算机的名称是否唯一;检查网络中的计算机名是否和域名或工作组名重复,使用TCP/IP时,检查分配给网络适配器的IP地址有无重复。在如协议故障的分析与诊断,故障分析:确认您所使用的协议与网络上其它计算机使用的协议相同。否则,将看不到网络上其它计算机。在配置和使用TCP/IP协议时的主要问题是IP地址、子网掩码和路由问题。IP地址的分配复杂,分配不好,容易造成网络混乱。因而,非网管人员不要随意修改IP地址。 三、计算机网络维护 计算机网络维护是减少计算机网络故障,维护计算机网络稳定性的重要的方式方法。计算机网络维护一般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对硬件的维护。首先检测联网电脑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故障、计算机硬盘、内存、显示器等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对临近损坏的计算机硬件要及时进行更换。同时要查看网卡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安装与配置。具体来说要确定联网计算机硬件能够达到联网的基本要求,计算机配置的硬件不会与上网软件发生冲突而导致不能正常联网。 2.对软件的维护。软件维护是计算机网络维护的主要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1)计算机网络设置的检查。具体来说检查服务器是否正常,访问是否正常,以及检查网络服务、协议是否正常。 (2)对集线器、交换器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检查。具体来说,包括检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网络设备的系统配置。 (3)对网络安全性的检测。对网络安全性的检测主要包括,对服务器上安装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和维护,并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查杀毒处理;对服务器上安装的防火墙做不定期的的系统版本升级,检测是否有非法用户入网入侵行为;对联网计算机上的数据库做安全加密处理并对加密方式和手段进行定期更新,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4)网络通畅性检测。在进行网络维护的过程,经常会遇到网络通讯不畅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网络中的某一结点pingq其他主机,显示一个很小的数据包,需要几百甚至几千毫秒,传输文件非常慢,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看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状态指示灯,并根据情况进行判断。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的一重要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的便捷、高效、低廉为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增加提供了保障,但计算机网络故障一旦发生就会给网络用户带来使用上巨大不便,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与维护研究,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方法 [论文关键词]网络故障 网络维护 分类 解决办法 [论文摘要]网络故障极为普遍,网络故障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要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及时对出现故障的网络进行维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维护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关键。就网络中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对各种常见网络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日趋流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互联形成日渐庞大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转已与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密不可分。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稳定地运行,这是网络运行维护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排除比较复杂网络的故障时,我们常常要从多种角度来测试和分析故障的现象,准确确定故障点。 一、分析模型和方法 (一)七层的网络结构分析模型方法 从网络的七层结构的定义和功能上逐一进行分析和排查,这是传统的而且最基础的分析和测试方法。这里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思路。自下而上是:从物理层的链路开始检测直到应用。自上而下是:从应用协议中捕捉数据包,分析数据包统计和流量统计信息,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 (二)网络连接结构的分析方法 从网络的连接构成来看,大致可以分成客户端、网络链路、服务器端三个模块。 1、客户端具备网络的七层结构,也会出现从硬件到软件、从驱动到应用程序、从设置错误到病毒等的故障问题。所以在分析和测试客户端的过程中要有大量的背景知识,有时PC的发烧经验也会有所帮助。也可以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询问客户端的用户,分析他们反映的问题是个性的还是共性的,这将有助于自己对客户端的进一步检测作出决定。 2、来自网络链路的问题通常需要网管、现场测试仪,甚至需要用协议分析仪来帮助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分析需要有坚实的网络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时实践经验会决定排除故障的时间。 3、在分析服务器端的情况时更需要有网络应用方面的丰富知识,要了解服务器的硬件性能及配置情况、系统性能及配置情况、网络应用及对服务器的影响情况。 (三)工具型分析方法 工具型分析方法有强大的各种测试工具和软件,它们的自动分析能快速地给出网络的各种参数甚至是故障的分析结果,这对解决常见网络故障非常有效。 (四)综合及经验型分析方法靠时间、错误和成功经验的积累 在大多数的阿络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中是采用这个方法的,再依靠网管和测试工具迅速定位网络的故障。 二、计算机无法上网故障排除 1、对于某台联网计算机上不了网的故障,首先要分别确定此计算机的网卡安装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硬件故障,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采用Ping本机的回送地址(127.0.0.1)来判断网卡硬件安装和TCP/IP协议的正确性。 如果能Ping通,即说明这部分没有问题。如果出现超时情况,则要检查计算机的网卡是否与机器上的其它设备存在中断冲突的问题。通过查看系统属性中的设备管理器,查看是否在网络适配器的设备前面有黄色惊叹号或红色叉号,如有则说明硬件的驱动程序没有安装成功,可删除后重新安装。另外,要确保TCP/IP协议安装的正确性,并且要绑定在你所安装的网卡上。如果重新安装后还是Ping不通回送地址,最好换上一块正常的网卡试一试。由于在局域网中划分了VLAN,所以连在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都有各自不同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要在机器的网络属性中设定的IP地址等数据与连接的VLAN相匹配,否则将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 当确保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网络配置正确后,接着就要查看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双绞线,交换机的RJ45端口或交换机的配置是否有问题。此时我们要Ping上网计算机所在VLAN的网关,不通的话就要分段检查上面所说的各项。 最简单的方法是检查双绞线,用线缆测试仪检测双绞线是否断开。双绞线没有问题,就要查看交换机的端口是否坏了。交换机每一个端口都有状态指示灯以询问一下其它网管人员就可以排除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对照查看。交换机的参数配置表也是网络管理员必备的资料之一,并且随着网络用户的变化要不断地修改,检测到此,如果端口指示灯不亮,就只能是端口损坏了,可以把跳线接到正常使用的端口上排除其它原因,确定是端口的问题。 2、一批联网计算机上不了网对于同时有一批计算机上不了网的故障,首先要找到这些计算机的共性,如是不是属于同一VLAN或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若这些计算机属于同一VLAN,且属于计算机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楼层交换机,那么检查一下路由器上是否有acl限制,在路由器上对该VLAN的配置是否正确,路由协议(如我局的OSPF协议)是否配置正确。若这些计算机属于同一交换机,则应到机房检查该交换机是否有电源松落情况,或该交换机CPU负载率是否很高,与上一级网络设备的链路是否正常。 通常某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电脑都不能正常与网内其它电脑通讯,这是典型的交换机死机现象,可以通过重新启动交换机的方法解决。如果重新启动后故障依旧,则检查一下那台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电脑,看逐个断开连接的每台电脑的情况,慢慢定位到某个故障电脑,会发现多半是某台电脑上的网卡故障导致的。 故障通常是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变得非常缓慢,最后导致整台交换机或整个堆叠慢下来。通过控制台检查交换机的状态,发现交换机的缓冲池增长得非常快,达到了90%或更多。原因及解决方法为:首先应该使用其它电脑更换这个端口上原来的连接,看是否由这个端口连接的那台电脑的网络故障导致的,也可以重新设置出错的端口并重新启动交换机,个别时候,可能是这个端口损坏了。 三、故障定位及排除的常用方法 (一)告警性能分析法 通过网管获取告警和性能信息进行故障定位。我们单位使用了Siteview网络网管,可以对全单位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平时多观察各设备CPU负载率和各线路的流量。当有人反映不能连接至网络或网速很慢时,可通过网管观察计算机与交换机的连接情况,是否有时断时通的现象,交换机CPU负载率是否很高,线路流量是否很大。通过观察设备端口状态,分析和观察交换机哪个端口所接的计算机发包量不太正常。 (二)查看网络设备日志法 经常看一下网络设备的日志,分析设备状况。我曾经通过showlonging命令观察到4006交换机下连的2950交换机经常每隔7小时down掉,然后又up,因时间间隔较长,单位人员未感觉网络中断,在此期间我们检查并确定了光缆、光收发器、网线、交换机配置、交换机端口均正常,后来的间隔时间由原来的7小时减为7分钟。由此我们立即判定2950交换机本身有故障,马上将已准备好的备用交换机换上,从而减少了处理故障的时间,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网络。 (三)替换法 替换法就是使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体去替换一个工作不正常的物体,从而达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线缆、一个设备和一块模块。 (四)配置数据分析法 查询、分析当前设备的配置数据,通过分析以上的配置数据是否正常来定位故障。若配置的数据有错误,需进行重新配置。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故障也十分复杂,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类故障及其维护方法。为了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及时对网络进行维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在网络维护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整的组网文档,以供维护时查询。如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网络设计总体思路和方案、网路拓扑结构的规划、网络设备和网线的选择、网络的布线、网络的IP分配,网络设备分布等等。 2、做好网络维护日志的良好习惯,尤其是有一些发生概率低但危害大的故障和一些概率高的故障,对每台机器都要作完备的维护文档,以有利于以后故障的排查。这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3、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口令的可靠性,并为主机加装最新的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和防火墙、防黑客程序等来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洞。 计算机网络论文:试论智能电网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作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 智能电网 计算机网络系统 安全 论文摘要 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并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以确保电网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工作的安全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文对智能电网中计算 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安全防护和安全监控及保密进行了介绍。 0 引言 我国随着近年来的智能电网建设,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在多个方面均面临着可能的信息安全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关键保障,也是电力企业管理、经营和生产的重要组成。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其信息安全的防护也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并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以确保电网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工作的安全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1 智能电网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安全防护 1.1 防病毒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中,病毒问题一直是很严峻的问题。随着各种业务系统的推广和网络的建设和发展,计算机的病毒扩散也呈现出了新特征,所以在电网企业的内外网建设中,均不能忽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问题,并且要联合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一起构建出多维的防护体系。 1.2 防火墙 为了保障网络系统资源的安全,则电网企业应当采用防火墙来做为安全防护体系中的第一道防御,通过控制访问来防御攻击。配备防火墙对于提高内外网络和边界的安全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防火墙的选型也应根据业务安全性的要求和业务数据流量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1.3 入侵检测系统 作为系统安全检测最后的一道防线,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监视、安全审计、反攻击和攻击识别等多项功能,能够对误操作、外部攻击和内部攻击进行实时的监控。而且入侵检测系统有着事后取证、事中防护和事前警告等特点,因此建议对其采用高级的分析技术,比如多个相关协议、相关事件的综合分析。而在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攻击时,能够自动记录该攻击,并通知网络系统管理人员,通过与防火墙的联动,来及时阻断攻击。 1.4 安全审计系统 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采集、识别和分析,动态、实时地监测网络流量、网络行为和通信内容,安全审计系统能够发现并捕获各种违规行为和敏感信息,开启实时报警,全面记录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的各种事件和会话,实现对系统安全的智能关联评估、分析及安全事件的全程准确跟踪定位,从而为整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策略制定提供权威而可靠的支持。 2 智能电网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监控及保密 2.1 安全监控系统 作为一种防护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就是为了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对系统平台来进行安全方面有效地监控而建立。针对通用的操作系统环境下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主动的对操作系统行为进行监管的方法,利用智能软件技术、操作系统的底层技术和系统的引导固件技术等,设计且实现一个面对主流通用的操作系统安全管制与监测平台。并通过在操作系统的引导层、应用层、核心层等多个层面,来对操作系统的启动前、启动过程中和运行中的一系列操作行为来实行安全管制和监测,从而达到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目标。其功能主要包括了远程主机的监测功能、对应用系统的完整性进行监管的功能、安全配置各信息监管的功能以及系统输入及输出的监管功能等。 2.2 安全保密管理系统 安保管理系统能够提供自动化的安全规章和技术规范的管理、安全状态的管理、安全策略的管理和安全资产的管理等功能,并能有效增强内外电力网的可管理性和可控性。而其中,安全规章和技术规范的管理是通过安全规章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与电网企业相关的制度、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明确各项安全规章和有关环境、系统和设备的关系,并确保安全规章发生变化时能在安全策略当中及时得到体现;安全状态的管理是建立安全状态的管理系统,并对电网企业涉及到的网络和系统设施的安全状态及变化进行相应的管理;安全策略的管理是建立安全策略的管理系统,管理和维护内外电力网的各种安全策略;安全资产的管理是对内外电力网涉及到的安全设备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并自动化地管理各安全设备的操作规范、配置状况、与设备有关的人员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 2.3 信息安全管控平台 信息安全的管控平台是电网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当中的核心部分。而通过信息安全的管控平台,还可以对于电网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对于用户访问资产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所有的访问行为来进行统一的日志管理,并对电网企业的网络系统安全服务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又能对各类事件的反应机制进行统一的管理。最终将各种系统安全服务、资产、事件、响应都融合到平台中,从而为用户来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与手段。 2.4 信息加密系统 要保障网络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则在电网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当中,其信息加密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措施,特别是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等关键的阶段。对于智能电网来说,有大量的数据要进行传输,因而传输过程当中的数据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这就必须采用可靠的传输手段来保障信息的传送安全。同时数据在关键节点、终端的保存,也需要安全可靠的措施,来保障数据得到安全的存储。因此在电网企业中,应用加密协议、数据加密传输与存储,就成为重要的环节。另外,将数据加密技术与个人身份识别相结合,可以避免同一机构的不同人员之间的数据不安全访问,从而实现分层的数据安全机制。 计算机网络论文:试论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数据挖掘;网络病毒;防御 【论文摘要】随着Internet的普及,尤其是宽带网的盛行,计算机病毒也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这种病毒就是所谓的蠕虫病毒。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如何在新的蠕虫病毒大规模爆发之前就将其检测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网络病毒的特征分析 网络病毒(蠕虫病毒)自身就是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程序文件。它的传播途径、方式与传统的病毒不同,它具有主动性传播的特点。它主动扫描网络上主机操作系统和一些网络服务的漏洞(大多是利用操作系统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利用这些漏洞侵入这些主机,将自身的副本植入其中,从而完成传播过程。被感染后的主机又会用同样的手法感染网络上其它的主机,如此反复下去,这样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网络,尤其是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漏洞还没引起计算机用户足够重视的时候。蠕虫病毒感染主机后往往大量占用主机资源(如CPU资源、内存资源等),使机器运行速度越来越慢,或向网络上发送巨量的垃圾IP数据包,严重阻塞网络带宽,甚至造成整个网络瘫痪。更恶毒的还会盗取用户的敏感资料,如帐号和密码等。而且现在的蠕虫病毒有从以破坏为主要目的向以盗取资料为主要目的转换的趋势,因此危害更大。 通过分析蠕虫病毒的传播过程可知,蠕虫病毒要感染网络上的其它主机,首先必须对网络上的主机进行扫描。它的这一举动就暴露了目标,就为检测蠕虫病毒提供了途径,也使蠕虫病毒预防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通过抓包分析,发现蠕虫病毒的扫描过程并不像黑客入侵前的扫描那样详细,它只是随机地生成目标主机的IP地址(通常优先生成本网段或相邻网段的IP地址),然后用攻击模块(通常是用缓冲区溢出程序)直接攻击目标IP地址的主机,而不管该主机是否存在。这个攻击过程首先要向目标主机的特定端口发起TCP连接请求。例如,冲击波蠕虫病毒会在几秒内两次向目标主机的135端口发起连接请求,而震荡波会在几秒内两次向目标主机的445端口发起连接请求。因此,通过捕获数据包,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它们的特征,找出异常的数据,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二、基于数据挖掘的病毒预防系统 基于数据挖掘的蠕虫病毒预防系统主要由数据源模块、预处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规则库模块、决策模块、预防模块等组成。 (一)工作原理 1.数据源是由一个抓包程序将所有来自于网络的、发向本机的数据包截获下来,交给预处理模块处理。 2.数据预处理模块将截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成连接请求记录的格式。因为蠕虫病毒传染网络上的主机时,会主动地向主机发起连接,这也是预防系统建立的理论依据。连接记录由时间、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组成。这些众多的连接请求记录组成了事件的集合。 3.规则库用于存储已知的蠕虫病毒的连接特征和新近数据挖掘形成的规则集。规则集是蠕虫病毒行为模式的反映,用于指导训练数据的收集和作为特征选择的依据。 4.数据挖掘模块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分析由连接请求记录组成的事件库,分析结果交给决策模块处理。 5.决策模块将数据挖掘的结果与规则库中的已知规则进行模式匹配,若与规则库中的规则匹配,则由预防模块发出发现已知蠕虫病毒的警报;若不匹配,则由预防模块发出发现新蠕虫病毒的警报,同时将新规则加入到规则库中。 (二)基于数据挖掘的病毒预防系统 1.分类:把一个数据集映射成定义好的几个类。这类算法的输出结果就是分类器,常用决策树或规则集的形式来表示。 2.关联分析:决定数据库记录中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利用审计数据中系统属性间的相关性作为构建正常使用模式的基础。 3.序列分析:获取序列模式模型。这类算法可以发现审计事件中频繁发生的时间序列。这些频繁事件模式为构建预防系统模型时选择统计特征提供了指导准则。其算法描述为:已知事件数据库D,其中每次交易T与时间戳关联,交易按照区间〔t1,t2〕顺序从时间戳t1开始到t2结束。对于D中项目集X,如果某区间包含X,而其真子区间不包含X时,称此区间为X的最小出现区间。X的支持度定义为包括X的最小出现区间数目占D中记录数目比例。其规则表示为X,Y- Z,[confidence,support,window],式中X,Y,Z为D中项目集,规则支持度为support(X∪Y∪Z),置信度为support(X∪Y∪Z)/support(X∪Y),每个出现的宽度必须小于窗口值。 3.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模块 首先利用分类算法对连接请求事件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本系统中分别按源IP地址与目的端口对事件进行分类。然后对这两类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与序列分析,在对相同源IP地址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该台主机是否感染已知的蠕虫病毒或异常的举动(可能是未知的蠕虫病毒所为);对同目的端口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前网络上蠕虫病毒疫情的严重程度。 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网络病毒与网络安全维护探讨 论文关键词:网络病毒 安全 维护 论文摘 要: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网络连接更加容易,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安全也日益受到威胁,安全现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国际互联网和网络应用正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复杂,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网络病毒的发展也同样迅速,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 一、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也包括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和可触发性等特点。 2.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是一种恶意程序,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让攻击者获得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的权限。大多数特洛伊木马都模仿一些正规的远程控制软件的功能,安装和操作都是在隐蔽之中完成的。 3.拒绝服务攻击 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简称,即拒绝服务。造成DoS的攻击行为被称为DoS攻击,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最常见的DoS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 4.逻辑炸弹 逻辑炸弹是指对计算机程序进行修改,使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触发,按某种特殊的方式运行。在不具备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用户也感觉不到异常之处。但触发条件一旦被满足,逻辑炸弹可以严重破坏计算机里存储的重要数据等严重后果。 5.内部、外部泄密 由于黑客的目的一般都是窃取机密数据或破坏系统运行,外部黑客也可能入侵Web或其他文件服务器删除或篡改数据,致使系统瘫痪甚至完全崩溃。外部入侵又分外部网络入侵和外部实体入侵。内部信息泄密是指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意识地泄露单位机密,或者利用职务之便有意窃取单位机密。 6.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黑客破解或破坏某个程序、系统及网络安全,或者破解某系统或网络以提醒该系统所有者的系统安全漏洞的过程。 7.软件漏洞 软件漏洞是软件开发者开发软件时的疏忽,或者是编程语言的局限性,比如C家族比java效率高但漏洞也多,电脑系统几乎就是用C编的,所以常常要打补丁。 二、计算机病毒 1.网络病毒类型 网络病毒从类型上可分为两种: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木马病毒源自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著名的“木马计”,是一种伪装潜伏的网络病毒,它一旦发作,就可能把用户的隐私泄漏出去。蠕虫病毒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主要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等途径传染。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它能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 2.网络病毒传播途径 (1)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病毒。常见的电子邮件病毒通过E-mail上报、FTP上传、Web提交都会导致网络病毒传播。 (2)通过MSN、QQ等即时通信软件传播病毒。打开或下载不明可执行程序可能导致网络病毒进入计算机。 (3)通过网页传播病毒。网页病毒主要是利用软件或系统操作平台等的安全漏洞,通过执行嵌入在网页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程序,强行修改用户操作系统的注册表设置及系统实用配置程序,或非法控制系统资源为行为目标的非法恶意程序。 三、网络安全的维护 1.明确网络安全目标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机密性、信息完整性、服务可用性、不可否认性、系统可控性、系统易用性、可审查性等方面。 2.采用相应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安全防范 (1)利用虚拟网络技术,防止基于网络监听的入侵手段。 (2)利用防火墙技术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 (3)采用VPN技术。将利用公共网络实现的私用网络称为虚拟私用网VPN。 (4)利用入侵检测技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 (5)安全扫描技术为发现网络安全漏洞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6)采用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认证技术用以解决网络通信过程中通讯双方的身份认可,数字签名技术用于通信过程中的不可抵赖要求的实现。 总之,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的防治,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论文关键词]Web Services 网络完全 技术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提出了基于XML的Web服务。它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的各种异构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通用的与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技术层,各种平台上的应用依靠这个技术层来实现彼此的连接和集成,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主要是XML技术、SOAP技术、WSDL及UDDI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XML技术 近年来,XML已成为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一种新标准。其基本思想是数据的语义通过数据元素的标记来表达,数据元素之间关系通过简单的嵌套和引用来表示。若所有web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将它们的数据以XML编码并到Internet,则信息可以很快地以一种简单、可用的格式获得,信息提供者之间也易于互操作。XML一推出就被广泛地采用,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及软件开发商的支持。总体讲来,XML具有自描述性、独立于平台和应用、半结构化、机器可处理的、可扩展性和广泛的支持等特点。因此,XML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不同数据源的集成、数据的多样显示等各个方面。XML描述了一个用来定义标记集的方法用于规定一个标记集,填入文本内容后,这些标记和纯文本一起构成了一个XML文档。一个良好的XML文档必须满足以下几条规则:(1)有一致良好定义的结构(2)属性需用引号引起来:(3)空白区域不能忽略:(4)每个开始标签必须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结束标签:(5)有且只有一个根元素包含其他所有的结点:(6)元素不能交叉重叠但可以包含:(7)注释和处理指令不能出现在标签中:(8)大小写敏感:(9)关键词“D0CTYPE”、“ELEMENT”、“ATTRIBUTE”和“ENTITY”要大写。为了说明特定的语法规则,XMLDTD(DocumentTypeDefination)采用了一系列正则式。语法分析器(或称解析器)将这些正则式与XML文件内部的数据模式相匹配,以判别文件是否是有效。一个DTD描述了标记语言的语法和词汇表,定义了文件的整体结构以及文件的语法。在Internet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数据的交互,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双向数据交流。当前所面对的是一个物理上分散的、异源、异构的数据环境,能方便地从这些数据中取得所需要的信息极为重要。XML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转换成XML文档,然后对XML文档进行处理,之后,再将XML数据转换为某种方式存储的数据。XML的数据源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本身是纯文本的XML文档、TXT文件、DAT文件等第二种来自于数据库,如关系数据库、对象数据库等:第三种是其它的带有一定格式的应用数据,如邮件、图表、清单等。针对不同的数据源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转换。纯文本文档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它将数据存储于文本文件中,可以直接方便地读取数据。另外,XML文档也可以加上CSS、XSL等样式信息在浏览器中显示,或者通过DOM、SAX编程接口同其它应用相关联。第二种来源主要利用现有的比较成功的数据库资源,是对第一种资源的扩展,可以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并用服务器编程语言对数据进行动态存取,来实现各种动态应用。第三种数据源的转换可以利用微软提出的基于OLEDB的解决方案,从数据源直接导出XML文档。 2 SOAP技术 SOAP(simple ObjectAcCess PrOtOCO1,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由Microsoft、IBM等共同提出的规范,目的是实现大量异构程序和平台之间的互操作,从而使存在的应用程序能够被用户访问。W3C的SOAP规范主要由SOAP封装、SOAP编码规则、SOAPRPC表示及SOAP绑定四方面的内容组成:(1)SOAP封装(SOAPEnvelop):构造了一个整体的SOAP消息表示框架,可用于表示消息的内容是什么、谁发送的、谁应当接收并处理它,以及处理操作是可选的还是必须的。信封包含了S0AP消息头部(可选)和SOAP消息体(必须)。消息体部分总是用于最终接收的消息,头部可以确定执行中间处理的目标节点。附件、二进制数字及其他项目均可以附加到消息体上。(2)SOAP编码规则(SOAPEncodingRules):定义了一个数据编码机制,通过这样一个编码机制来定义应用程序中需要使用的数据类型,并可用于交换由这些应用程序定义的数据类型所衍生的实例。(3)S0AP RPC表示(S0AP RPcRepresentation):定义了一个用于表示远程过程调用和响应的约定与HTTP相似,RPC使用请求/响应模型交换信息。使用SOAP调用远程方法的主要工作就是构造SOAP消息。SOAP请求消息代表方法调用,被发送给远程服务器,5OAP响应消息代表调用结果,返回给方法的调用者。(4)SOAP绑定(sOAPBinding):定义了一个使用底层协议来完成在节点间交换SOAP消息的机制。SOAP消息的传输依靠底层的传输协议,与传输层的协议都能进行绑定。SOAP采用了已经广泛使用的两个协议:HTTP和XML。HTTP用于实现SOAP的RPC风格的传输,而XML是它的编码模式。SOAP通讯协议使用HTTP来发送x扎格式的消息。HTTP与RPC的协议很相似,它简单、配置广泛,并且对防火墙比其它协议更容易发挥作用。HTTP请求一般由Web服务器来处理,但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器产品正在支持HTTP XML作为一个更好的网络数据表达方式,SOAP把XML的使用代码转化为请求/响应参数编码模式,并用HTTP作传输。具体的讲,一个SOAP方法可以简单地看作遵循SOAP编码规则的HTTP请求和响应。一个SOAP终端则可以看作一个基于HTTP的URL,它用来识别方法调用的目标。SOAP不需要将具体的对象绑定到一个给定的终端,而是由具体实现程序来决定怎样把对象终端标识符映像到服务器端的对象。 3 WSDL与UDDI技术 WSDL(WebServicesDescription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基于Ⅺ旺,将Web服务描述为一组对消息进行操作的服务访问点它抽象描述了操作和消息,并绑定到一个具体的网络协议和消息格式,定义了具体实施的服务访问点。WSDL包含服务接口定义和服务实现定义,服务接口是Web服务的抽象定义,包括类型、消息和端口类型等。服务实现定义描述了服务提供者如何实现特定的服务接口,包括服务定义和端口定义几乎所有在因特网上的Web服务都配有相关的WSDL文档,其中列举了该服务的功能,说明了服务在Web上的位置,并提供了使用它的命令。WSDL文档定义了Web服务功能发送和接收的消息种类,并规定了调用程序必须提供给Web服务的数据,以便该服务能够执行其任务。WSDL文档还提供了一些特定的技术信息,告诉应用程序如何通过HTTP或其他通信协议与Web服务进行连接和通信。用户想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首先找到这个服务。UDDI(UniversalDescrip—ti012Diseovery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集成)提供了一种、查找服务的方法,使得服务请求者可以在Internet巨大的信息空间中快速、方便地发现要调用的服务,并完成服务间的集成。UDDI是一个基于SOAP协议的、为Web服务提供信息注册中心的实现标准。同时也包含一组提供Web服务注册、发现和调用的访问协议。UDDI通过XML格式的目录条目将Web服务注册在UDDI中心的公共注册表内供其它用户查询和使用。UDDI目录条目包括三个部分:白页、黄页和绿页。白页提供一般信息,即Web服务的URL和提供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黄页提供基于标准分类法的相关产业、产品或提供服务类型以及地域等的分类信息:绿页提供技术信息,它详细介绍了访问服务的接口,以便用户能够编写应用程序以使用Web服务,这是发现潜在Web服务的关键。同时,UDDI提供了基于XML的轻量级的数据描述和存储方式,服务的定义是通过一个称为类型模型的UDDI文档来完成的。UDDI本身就是一个Web服务,它通过一组基于SOAP的UDDI的API函数进行访问。其中查询API用来查询定位商业实体、服务、绑定等信息。API被用来在注册中心或者取消服务。 计算机网络论文: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课程特点 教学问题 论文摘要:该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首先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概述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以培养综合型人才。而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不可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及模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那么如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材施教呢? 2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复杂、理论和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迅速等特点。计算机网络是结合了计算机与通信两大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两种技术的大量概念。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网络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四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更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 3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与学之间缺乏良性互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是教学取得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师生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对学好这门课也很重要。目前,很多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师生间缺乏良性互动,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实验条件不充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基础》里面的许多知识点诸如路由协议,IP地址的配置等,没有经过亲自动手,很难掌握。而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局域网的设置,服务器的调整、设备的配置等很多实验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握。 3.3理论与实践不能统一, 现在很多学生在学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后仅仅知道OSI的七层模型和TCPdP协议,对于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实现的就一无所知,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有一些学生学完该课程之后连最子网掩码的设置都不知道,就更别谈网络设备的设置和进行网络管理了。 3.4教材编写中不合理处较多 目前,这门课程最经典的教材是谢希仁写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但那是本科院校适用的教材。我们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理论知识太多,图太少,使得许多理论知识不能完美地解释。象路由协议那一节,仅有理论描述,对RIP、OSPF、BGP三个协议,没有详细地阐述其工作过程,这就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还有象TCP的三次握手那一节,三次握手中出现了SYN,ACK等术语,但前面并没有对其详细说明,这就让学生莫名其妙了。 4课程改革目标与思路 4.1多元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法:①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用PowerPoint等课件将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②类比教学方法。用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基础理论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引导学生去公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参加网络相关产品会、技术讲座等,增进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2精选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TCPlfP的内容。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TCP, P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其协议应用广泛,但它的参考模型的研究却很薄弱。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纳Andrew·S·Tanenbaum建议的一种层次参考模型,它吸取了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二者的优点,是一种折中的方案,自上而下包括5层.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在用多媒体上课时多增加了许多图片以详细说明。在讲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那一节时,书上只有文字描述,本人讲解时就增加了如图1的例子。 根据这幅图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过程。在讲TCP的三次握手时,我先对TCP提出报文作了详细讲解。特别对发送序号、接收序号ACK、SYN、FIN都作一一讲解。然后再讲TCP三次握手时,学生都听明白了。 4.3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增加实践课程,既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课中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做RJ一45接头。事后证明,这节课很有意义。它不仅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还让他们学到了实用技能。有几个同学实验课完后,马上回去把自己损坏的RJ一45接头换好了。这就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结论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该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时效性强,因而教学难度也较大,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尝试、完善、改进,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更多更好的相关行业高素质人材。 计算机网络论文: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数据交换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论文摘要]本论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 9 4 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 C 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 C 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 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 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 0世纪9 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 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 T 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 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 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 T 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 T 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 A T 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 T 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 T 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 T 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计算机网络论文:试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英语教学模式的不同,新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周围环境,经过意义构建获得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教师讲授课程的能力。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一些独到的方法和教学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由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还不能把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相比之下,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①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②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的参与所给信息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基于计算机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使用指定的网络多媒体课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定期评测,有教师在教室巡视并及时解答学生问题的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无疑是课堂的真正主宰,是整个课程的主导和主体,教师利用教材和板书等方式传授英语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控制”的作用,侧重于教,通过这种方式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裁判员,也是主要参与者,制定规则并且参与规则。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随着学生的角色转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应完成角色的转换或变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成为:需求分析者、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件制作者、顾问、辅导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习惯并逐步接受这样一种新教学模式理念的转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课堂问题的解答者,也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主动掌握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科学方法 很多年来,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计算机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痼疾。 2.计算机网络的无限扩展性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思维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有了互联网,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就不再是“人—机”之间的单机学习,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集体。 3.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能够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及时转变自身定位,从主体转变为引导者和领路人,使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适应者、积极践行者。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析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模式的研究生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英语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模式 学习者自主 论文摘要:分析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生比例失调、教学方法陈旧及效率不高等现状,探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认为该模式可在诸多方面解决研究生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一、引言 1992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改革确立了目标。近20年来,研究生英语教学在质与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绩不可否定。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中国社会对高端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却相对迟缓。如何适应国际化大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研究生外语教学必须认真探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立足现实,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借助多媒体教学促进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之道。 二、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 研究生英语是我国目前统招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我国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外语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是必修,这门课程要面向几乎所有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受众面广。按照大纲的规定,该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144一216学时,课时比大。无论从社会对人才需求,还是从硕士生追求自我提升的角度,人们对这门课程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值。1999年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从1998年的7. 2万扩大到2010年的46.5万。这意味着,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机会的同时,也给高等学校的师资、设备、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问题与矛盾随之出现。 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张使生源结构趋于多样化。研究生来源不仅仅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相当数量的往届生和来自社会的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尽管他们都经历了研究生英语的人学考试,并达到了各校不同的录取分数线,但其英语程度差距仍然很大。以辽宁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为例,入学时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人数约为22%,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人数约为76%而剩下的2%的学生甚至还没有获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研究生人数的骤增,使有限的师资力量捉襟见肘,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师生比为1:167)。庞大的英语教学班型和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使教学中“众口难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本针对全体硕士生学习“共性”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愈来愈难以满足众多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诉求。在教学管理上,对研究生教学的关注度明显低于本科生教学,教学环境建设投人和提供相对不足,“重本轻研”倾向普遍存在。成绩管理制度弹性大,变数多。沿用了长达18年而未作修订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也因其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而遭垢病。改革英语教学标准、手段和方法,推进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个性化英语教学,提高研究生的英语综合使用能力的呼声日益强烈。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解决研究生英语教学困境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这一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记忆储存和逻辑推演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运用在教学上,其强大的交互性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生动丰富的可选择的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和内容的局限性,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和顺畅,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可以即时评估教与学的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重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而必须由学习者本人来完成;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主导着语言教学的始终。这种模式强调单向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这种教学模式背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压抑了学习者个性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把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及活动设计得更加人性和科学,可以使学习者在明确学习目标和课程要求的前提下,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这就使在传统课堂中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中心和主导者,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平台提供的语言材料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扩充、强化、解析、释义和操练,从而更好地掌握、操练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优势还在于,它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诉求。如前所述,研究生生源结构复杂,人学英语水平差异大,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想要通过一名教师、一个课堂、一本教材、一种模式解决所有人的需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计算机网络支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其资料的丰富性和使用的便捷性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体裁和题材、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资料。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众口难调”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开发建立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中嵌人形成性评估的功能,是多媒体教学的又一优势。所谓“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整合和解释的过程,以此来促进学习和教学。或者说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估,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估体系弥补了传统教学沿用多年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即不仅仅靠一次期末课程考试来判断教学效果,而是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性监控和评估,使评估的结果更科学、更精确、更有信度和效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上教学和网上自学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观察、评估和管理,对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绩效提供快速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传授获取过程中的不足和盲点,调整教学方案或学习计划,这样的评估在传统课堂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环境决定角色的变化。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自己的角色作出调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研究者、推动者、合作者、辅导者和监督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的知识追求者、建构者及自我学习的管理者和评估者。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互为促进,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结语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指出:“硕士生英语教学应当提倡从实际出发,博采众长,讲究实效,并在加强理论研究和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硕士生英语教学体系。”相信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从诸多方面解决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难题,在“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硕士生英语教学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应用探讨 论文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 数据加密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网络也在不断的发展。相对应的各种攻击网络的手段也随之产生,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现在人类网络生活的重要要求。 保证网络安全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数据加密,它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人类传输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网络信息传输缩小了时间空间的距离,这种方便的传输方式无疑成为人类最依赖的方式,而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却越来越大,各种病毒层出不穷,这对于网络用户来说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病毒及木马的侵入,不仅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还会造成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数据加密方法则可以有效的保障网络信息进行安全的传输,下面就对这种方式的应用进行讨论。 一、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因素 ㈠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隐患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整个电脑的支撑软件,它为电脑中所有程序的运行提供了环境。所以,一旦操作系统存在隐患,网络入侵者能够获得用户口令,进而操作更个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获取计算机各个程序中残留的用户信息;如果系统掌管内存,CPU的程序有漏洞,那么网络入侵者就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把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弄瘫痪;如果系统在网络上传文件、加载和安装程序的地方出现漏洞的话,网络入侵者就能够利用间谍程序对用户的传输过程、使用过程进行监视,这些隐患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用了不安全的程序,所以尽量避免使用不了解的软件。除此之外,系统还有守护进程的程序环节、远程调用功能、后门和漏洞问题,这些都是网络入侵者可以利用的薄弱环节。 (二)网络中存在的不完全隐患 网络允许用户自由和获取各类信息,故而网络面临的威胁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传输线的攻击,也可以使网络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的硬件实施攻击。其中协议的不安全性因素最为关键,计算机协议主要包括:TCP/IP协议、FTP、NFS等协议,这些协议中如果存在漏洞网络入侵者就能够根据这些漏洞对用户名进行搜索,可以猜测到机器密码口令,对计算机防火墙进行攻击。 ㈢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安全隐患 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具有先天缺陷的一方面,他是基于分级管理的理念而建立,所以,数据库的不安全就会泄漏我们上网看到的所有信息,在网上存储的信息,通过这些用户的帐号,密码都会被泄漏,这样对用户的财产、隐私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㈠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就是按照确定的密码算法把敏感的明文数据变换成难以识别的密文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密钥,可用同一加密算法把同一明文加密成不同的密文,来实现数据的保护。数据加密的主要方式有三种: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网上银行”的兴起,使得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安全隐患不得不令人担优,数据加密系统作为一种新一级别的安全措施脱颖而出。各大银行中都采取了数据加密技术与网络交换设备联动。即指交换机或防火墙在运行的过程中,将各种数据流的信息上报给安全设备,数字加密系统可根据上报信息和数据流内容进行检测,在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动作,并将这些对安全事件反应的动作发送到交换机或防火墙上,由交换机或防火墙来实现精确端口的关闭和断开,这样就可以使数据库得到及时充分有效的保护。 (二)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 密钥是对于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分为私人密钥和公用密钥。私人密钥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安全性相对较高,因为这种密钥是双方认可。 可是这种密钥也存在缺陷,那就是当由于目的不同所需要不同密钥的时候就会出现麻烦和错误状况,这个时候,公用密钥就能发挥作用。这样一一来传输者可以对所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公用密钥进行加密,接收方接到文件时用私人密钥解密,这样就避免了传输方要用很多私人密钥的麻烦,也避免私人密钥的泄漏。例如用信用卡购物时,通常情况下商店终端的解密密钥可解开并读取以加密数据形式存储在信用卡中的个人信息。终端将读取的信息传送到发行信用卡的公司认证顾客信息。这种情况下,店铺的终端会留下个人信息的记录,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所以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信用卡号被人盗用。密钥密码技术,要求用两个密钥解读加密数据,这两个解密密钥分别掌握在商店和信用卡公司手中。店铺终端密钥读取的信息只够确认持卡人是否是某家信用卡公司的会员,而不能读取其他个人资料。信用卡公司的解密密钥能解开所有信息,进而确认持卡人是否具有使用这张信用卡的权限,提高了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 ㈢数字签名认证技术的应用 认证技术能够保障网络安全,它可以有效的核实用户身份信息,认证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是数字签名技术。它建立在加密技术的基础上,是对加密解密计算方式来进行核实。在这个认证技术中被最多应用的是私人密钥的数字签名以及公用密钥的数字签名。私人密钥的数字签名是双方认可的认证方式,如上文所述,双方运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但是由于双方都知道密钥,就存在着篡改信息的可能性,因此这种认证方式还要引入第三方的控制。而公用密钥就不用这么麻烦,由于不同的计算法则,加密密钥完全可以公开,而接收者只要保存解密密码就可以得到信息。例如在国内税务行业中,网上办理税务业务越来越受到认可。数字签名安全认证系统就成为了网上保税业务的安全门卫,为税务办理系统提供了安全性保障。 三、常用的数据加密工具的运用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依赖,相关的数据加密工具也应运而生,下面就举出一些最为常用的工具,以供参考。 硬件加密工具:这种工具是在计算机并行口或者USB接口的加密工具,它可以对软件和数据进行加密,很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对用户的知识产权进行了保护。 光盘加密工具:它是通过对镜像文件进行可视化的修改,隐藏光盘镜像文件,把一般文件放大,把普通目录改为文件目录,从而保护光盘中的机密文件和隐私信息,方便快捷的制作自己的加密光盘,简单易学,安全性也高。 压缩包解压密码:对于打文件的传输,我们往往会用到压缩包,ZIP和RAR是我们最常使用的两种压缩包,这两个压缩包软件都具有设置解压密码的功能,就是说在解压的时候要有密码才能获取压缩包内的信息内容,这样在双方传输的重要信息的时候,就避免了第三方窃取信息的可能性。 有加密工具就会产生解密工具,当自己设置的密码遗忘的时候,这些工具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些工具也是泄漏信息的隐患。所以数据信息的安全就如同战争,知己知彼才能久立不败之地。解密软件也有很多种,例如针对以上三种就有相应的关盘解密工具,光盘密码破解器,和ZIP--KEY等工具,我们不仅要知道和应用这些软件,也要防御不法分子运用这些软件破解密码。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化、信息时代的更新迅速,网络中恶意的攻击,流氓软件木马软件的横行,使得网络安全被高度重视。然而只注重防护体系是不行的,操作系统技术再提高,也还是会被漏洞破坏;防火墙技术再高,也会有黑客攻破。病毒防范技术再高,也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免不了被新生病毒侵害,所以,在完善的防护体系的建立下,还要注重网络安全应用的管理,只有管理的技术并用才能有效的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总而言之,对于网络不断发展,我们要总结以往教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保护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析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以及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内教学平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目标,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前言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实践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上机练习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许多学生上机根本不知做什么,大量的上机时间都浪费了;学生的上机情况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无法及时提供给学生相关学习资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不能处理就业后面临的许多技术问题,造成学生对学习和未来充满迷茫。因此,让学生在实训中学到技能,这才是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平台的优势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主要有: (1) 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平台能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课堂所不能够提供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最新的知识,凭借电子邮件和论坛与他人进行沟通,探讨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资源能够创设一种类似真实的环境,促进学生在其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行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在学习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可以把知识"物化"为多种形态,满足学习活动的多种需要。 (2) 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模式 通过网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网络上大容量、更新较快、动感的学习内容,改变了以往单调、信息有限、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学生可以自行考试,模拟实验,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从而建立了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学习模式。 (3) 内容更新快 网络内容的更新速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地获得世界范围的信息和资源。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根据教学的情况更新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这种更新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并且能够立刻反映出来,这是受时间限制的课堂教学所难以做到的。 (4) 形象、直观的交互环境 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的整体教学、学生间交互的分组教学、人机交互的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 (5) 更好地实现教学设计策略 网络的各种特性还决定了其能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策略,使得教学更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原来不易实现的教学策略得以实现。在网络教学中,由于它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具有多媒体性、交互性等多种特性,使得在网络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策略成为可能。 (6) 有利于对学生的辅导 通过网络,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已不再是仅仅批改书面作业,学生也不再为没时间找老师或找不到老师而发愁。E-mail和论坛可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的有效方式,而这一切均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且快捷便利,从而对学生的辅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便于教师们对同类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二、网络在辅助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虽然网络在辅助课堂教学应用中具备了上述优势,但是它也是具备很多目前难以解决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会用计算机进行学生的档案与成绩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与管理,利用一些电子备课系统制作电子讲稿和多媒体课件,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能用信息化方法与学生进行交互,以及利用计算机评阅学生的作业、考试。因此,设计和使用网络平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思想、方法,将影响网络平台使用的有效性。 (2) 信息要适量 平台虽然能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信息,但如果设计不好,很容易造成信息泛滥、学习者迷航问题。因此,不要认为平台上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界面越花哨越好。在设计网络平台时,应以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深层的认知为主。 (3) 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平台在给教育带来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网络上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也可能以平台作为传播,从而损坏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无疑对学校的教学形成了冲击,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克服这些负面影响。 (4) 要增强平台的可靠性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常常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错误,需要及时解决和不断地进行修改。 (5) 认识上的误区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虽然能代替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能忽视。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发挥各自特长,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目前国内教学平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良好的设计 很多网站缺乏针对其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网络媒体的特性,对内容的组织、表现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把书木的知识按照原样拷贝到网页上,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的做得稍微好一些,在文字里面加入一些声音、图片、视频素材,并简单地加入网站的导航图、适当的跳转等。 (2) 交互性不强 很多教学服务平台的交互性很差,学生还停留在主要采用浏览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阶段,不能实现实时提问、交流。 (3) 资源不够丰富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最丰富的、最易于操作使用的学习材料,从而使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者能更方便、更有效地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国内的大部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仅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而很少提供关于国内外学科动态与发展的相关资源。 四、辅助教学平台设计应实现的目标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目标是要求学习者在平台的辅助作用下,进行更有益、有趣的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平台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教育管理功能 可以实现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课程管理、论坛管理。 (2) 在线学习功能 在线学习功能是指平台支持的网上活动:学习知识、课后练习、学习、测试、答疑、同学之间交流和评价反馈功能。 (3) 记录的功能 记录用户登录的次数和时间,在线课堂次数、答疑次数、作业分数、在线测试分数等。 (4) 答疑功能 教师主要通过在线聊天实现同步答疑,通过留言板在线提问、论坛讨论区和E-mail实现异步答疑,同时将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给予解答后放入"常见问题库"中供学生查询以实现自动答疑。 (5) 交流功能 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实时文本交互功能。通过学习论坛,激发学生以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论坛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网上学习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每个学习小组可进行文件交流。 (6) 激励功能 主要采用正面激励,就是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通过赞许、表扬、激励对学生做出肯定的评价,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其潜能。 结论 文章对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优点、缺点、目前国内辅助教学平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学科特点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应用多种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提出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目标。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提升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对策 一、当前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隐患 1、首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中往往难以被发现,是一种会对用户系统造成破坏的应用程序。计算机连接着网络,用户的不经意操作都有可能会带来计算机病毒,并实现快速的复制与裂变。由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具有很多的网络接口,不同的地域都有大量数据在传递着。只要有一个系统的平台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就会迅速的传播到整个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内。而系统内的个人信息一旦被盗取就可能会引发无法估量的损失。 2、其次是关于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系统数据库的安全问题。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存储,所以要提高对存储介质以及程序的重视。计算机硬件设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有两种,分别是硬件设施故障以及硬件丢失问题。同时数据库管理人员粗心大意的工作态度也很容易引发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比如说设置弱密码,系统软件有漏洞没有及时修复等。 3、最后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匮乏。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网络系统的工作人员大致可以分为领导者、网络负责人以及网络操作人员。作为领导者更加重视的是手下能否及时的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好手下的人员,而不是网络安全的管理问题。作为网络的负责人主要出现的问题就是系统密码设置太弱,从而使得系统不具有很强的防护功能。相关的网络操作人员也不具有强烈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使得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针对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首先要构建一套健全的网络架构,确保各部门的工作不会相互干扰整个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想要实现有效的运作,必须要建构一套完善的网络架构。这是由于社会保障事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在社会保障工作中会涉及到众多的部门,众多数据的传送,对网络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所以在进行网络架构的时候,针对社会保障事业的一些内部部门最好采用专门的网络并且建立起局域网,比如说税务部门,银行部门等。然后又按照不同的部门进行区分,在不同的部门内建立起虚拟的局域网,从而确保每个部门的工作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 2.2其次强化防范措施与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首先为了避免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受到黑客或者是病毒的恶意攻击,必须在计算机上建立起高质量专业的防火墙加以防护。同时还要在计算机上下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确保计算机上一旦出现病毒,马上进行查杀处理,切断病毒的继续传播。其次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是建立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的,所以也应该严格的采购相关的网络硬件设备,服务器以及网络设施,确保采购的硬件设施具有稳定的良好的性能。在考虑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硬件设施的性能后再来考虑设施的成本问题。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硬件采购的时候一般都要买两份,这样的话,及时是碰到设备出现故障,也可以马上的将损害的硬件换上,确保设备的顺利运行。从而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可以持续正常的运转,避免影响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工作。 2.3再次强化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内数据库的防护工作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内的数据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威胁,极有可能会有大量的数据流失,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对数据库的防护工作。首先可以采用角色安全管理措施,实现对数据库限定权限的操作,这样做的话只有数据库的管理人员才权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库登入密码设置的时候一定要设置口令,同时要确保设置的密码是比较强比较复杂,无规律可寻的密码。其次还可以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备份,主要采用热备和冷备这两种备份方式。 2.4最后工作人员要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管理安全问题需要每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不论是系统中的管理层,还是基本的操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都应该进行定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从而树立起对网络安全的正确意识。同时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中心必须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加以监管,在数据库权限的访问方面必须设立严格的权限,严禁越权访问情况的出现。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注意保管好不同系统的密码,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的查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日志以及相关的设备,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结束语: 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习先进的防护技术确保信息系统网络可以实现正常的运转,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进一步的胜利。 作者:张彦斌 单位:蒙自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的维护,对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为医疗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医院等医疗机构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普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相关网络的建设。 【关键词】 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策略 1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医院医疗的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还未运用电子信息发展的成果时,医院的信息杂乱而难以管理,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控制,在信息安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如今大部分的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也大大的加强。但是医院因为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构建医院网络系统的防火墙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会给当下的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也会建设性的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2网络硬件设备对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 2.1计算机网络布置和接线 现在的医院要采用多模光纤作为系统网络的主干线,所有网络线路都留有相应的备份,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防备不时之需。为了能够有绝缘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其他网络的干扰,在接入光纤的时候,要用屏蔽双绞线。 2.2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中心机房 中心机房是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全天候的供应电量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其次,要选择好机房的位置,对于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要严格的把控。最后,要好防雷接地措施,以防止在雷雨这样的极端天气时,系统出现故障而使得整个医院处于瘫痪状态无法使用。耽误病人的正常就医,也会影响医院正常的运行。 2.3系统服务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院因为其特殊性,要保证系统的服务器全天候的运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只有持续不间断的供应电力,以及保障体统的稳定,才能有利的保证医院的计算机系统不会出现突然崩溃的情况,给医院的工作造成压力。 2.4外界环境的影响 除了做好内部系统的稳定之外,外部环境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的系统需要在相对温度变化不大的环境当中运行,不适宜的温度都会让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使得数据发生严重的偏离,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万万不可大意。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相对潮湿,会使得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腐蚀、生锈,很容易出现设备接触不良或短路的情况。所以外部环境对于医院系统还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网络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位置。 3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 (1)医院作为医疗机构,为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有着特殊的性质。所以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必须要严格执行更高的标准,严格管理和控制系统登录账号和访问的权限。一段时间内就要对信息进行统计,对于出现的不良访问记录一定要及时问责,查清楚情况,防范于未然。 (2)医院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把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内部控制对于医院这样的人流密集且流动性较高的地方显得更为重要,只有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的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对于系统的操作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提升他们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建立人才培养和晋升体系,加强对后辈人才的培养。对于优秀的人才要把他们留下来作骨干发展,为医院建立一支优秀的计算机技术过硬、安全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做贡献。派遣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流,学习其他医院或者是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地改进自身的缺陷。 (4)医院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牢记“安全大于天”的宗旨,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小心谨慎避免出现错误。还要经常组织不同形式的故障演练,人为的设置一些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对技能,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突发情况提供思路。出现问题,一定要启动责任问责制,对想关的人员进行惩罚,以儆效尤,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5)医院都是按照科室来划分的,不同的科室之间的系统应该是相互独立而又统一的,系统与系统之间要设置防火墙。同时,医院还要建立一个中心的数据库,提高医院数据库的安全等级,不给那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减少安全隐患。 (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技术上改进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不是问题了。要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密技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加密设置,提升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现有的技术条件,已经可以做到三层机密了,它是加密技术的一个升级版,可以保护很多之前不能加密的系统,能够对多个对象交换提供连续性的加密,这样就很难破解密匙,从而大大的加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7)如何控制病毒入侵、信息泄露、非法访问等是当前的医院的计算机系统常见的问题,所以要引起医院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医院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强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把各项规章制度都落实到实处。医院领导要有一个全局的视野,从全局的角度来防止和控制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从而保证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身体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从前。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医院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地提高,不仅仅可以提高医院服务病人的效率,更多的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医院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不断进行安全体制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维护策略,切实将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证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能够长期保持下去。我们也要积极地思考一些新的策略,为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健康安全发展保驾护航。在学习别人优秀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借鉴。 作者:杨志江 张义坪 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为了高职院校安全系统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高职院校相关的安全问题,最后就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也使高校内部的信息交流受益匪浅。在学校范围内,高校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局域网,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快捷传递,为高校的教学与研讨提供了方便的平台,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的自身对外影响力。但是高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局面,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力度不够,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风险加大,经常受到所谓黑客的攻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即网络系统里的软硬件以及相关有价值的数据,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受到干扰,具体包括篡改、泄露和毁损等现象,是网络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和发挥作用。这里的人为因素应该排除网络系统断电、磁场扰乱等客观现象,而是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等攻击高职院校的局域网安全系统,窃取他们想要得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以此来获得利益。笔者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问题 校园计算机网络属于弱电工程,耐压能力低,在雷电、突然断电等情况下极易遭受袭击以致线路短路、晶片损坏而最终造成物理工程失去效果,继而中断了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若此时数据库存储硬盘遭遇损坏,那么将不能保证它所存储的信息数据是安全的。 1.2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 高校计算机网络是由内部局域网联合国际互联网构建而成的网络。通过内部局域网建设,它能够实时共享局域网内数据,并能实时进行资料的传递;通过连接外部互联网,它还能够实现数据的交流。木马病毒极易在各终端与互联网通信的过程中攻击互联网,而且无论该木马的传输途径是哪一个终端都能够经内部局域网的迅速交流而在整个网络蔓延开来,导致局域网不能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数据和信息处于完全暴露的状态下。 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是由网络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两者构建而成的,两者在日前的计算机技术下都还未达到完美,存在技术方面的缺陷,不能说是一定安全的,因此,在系统构建的源头就已决定该网络是具有Back-Door的。正是基于此,要想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性,那么如何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就成为了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2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各种系统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结构单元互相配合搭建而成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其中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构建的安全系统通常包括SNMP协议、路由访问控制技术、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网络用户身份认证技术、边界防火墙技术、入侵防御技术等,本文主要从网络用户身份认证技术、边界防火墙技术和入侵防御技术三个方面来简要介绍校园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2.1边界防火墙技术 在校园计算机网络与外部互联网进行连接时,边界防火墙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密码技术、安全协议与技术等,能够隔绝网络内部和外部系统,只要内部网络保持相对独立,不受外在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就能够保持正常状态,对于一些突发性和大范围长时间的网络攻击,也能起到抵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过滤内外信息通信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校园网络与外部网络、总网与子网之间的网络攻击能够起到较好的抵御作用。 2.2网络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网络用户身份认证技术,当下在国内的高校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常规手段,并且起着重要作用。每个终端在网络服务器后台都会分到一个独有的IP地址与用户登录名,用户在进行校园网络连接时只有将正确的用户名输入进去才能够获取权限继而完成通信连接,这样就可以阻挡不合法的外来用户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某些高校在构建校园网络安全系统中,对IP地址进行分配时,采用绑定该IP与电脑MAC的手段,这就使得网络用户名登录时,若不是本电脑、本IP将限制其登陆权限,使得计算机网络可以阻止网络伪装访问该系统,实现网络登录的安全控制。 2.3入侵防御技术 入侵防御技术,它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软硬件两方面的配合,这种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可以鉴别用户的访问目的,检查数据包的内容以及来自黑客的攻击,强破中断该来源用户名、IP地址的网络连接,并及时清除该数据包。入侵防御技术主要防御的是网络攻击,这种攻击来自于内部终端和网络的连接过程中,并且通过局域网影响到下面的子网,有利于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入侵防御技术在技术层面的主要特征有:(1)实时监测性,它采用嵌入式的运行方式用以实时监测数据包的来源与攻击;(2)准确性,它可以深入研究与控制数据包,以得到准确的正常运行数据与恶意攻击数据;(3)在通信过程中,这种完备的入侵特征库,能够马上检测是不是网络恶意入侵行为。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入侵防御技术具有全面高效的特点,技术相对完善,所以适应于高校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建设,也是比较可靠的。 3结语 总之,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的正常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也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学校教学的秩序有条不紊,其技术需要不断的开发和改进,从而形成可靠的技术保障。 作者:熊磊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企业网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探微 摘要: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带来信息交流沟通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安全的威胁。因此做好对网络安全的关注与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就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效的网络安全维护技术。 关键词: 网络安全;企业网;安全技术;安全威胁 1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21世纪信息时代到来,网络充斥于生产与生活,在带来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安全性的思考。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成为世界性课题。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其中网络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在1969年提出网络技术概念,形成以ARPANET为主干的网络雏形,并迅速衍生出互联网。进入到21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环境更加复杂与多样,网络安全漏洞、网络黑客入侵层出不穷,网络技术面临物理安全、网络结构、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等多个层面的安全考验,网络安全技术应运而生。企业网作为企业的网络组织,是伴随企业发展建立起来的网络组织,可以更好地展示企业产品与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产品推广、内部管理的重要载体,以期满足企业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员工借助企业网获取企业通信资源、处理器资源及信息资源,提升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认同。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与无处不在的网络黑客攻击下,企业网络岌岌可危,如果缺乏对企业网安全性的高度关注,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加固措施,企业信息被盗取,企业网络框架被摧毁,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也伴随企业网的建构逐渐凸显,因此做好企业网络技术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2我国企业网安全维护现状 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通讯工程与电子信息技术使得互联网的优势更加凸显,企业网建设成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渗透到企业设计、企业管理、企业宣传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的企业网安全问题也伴随而生,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越来越多,企业网网络安全建设与维护成为世界性话题。纵观企业网安全管理现状,首先企业网络软硬件设施参差不齐,不同的经济实力与产业发展潜力决定企业的网络建设水平及安全性能。企业也不约而同地借助一些网络安全技术满足企业网站安全运行需求,比较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等。基于网络维护经费的差异,经费不足的企业只能满足基本的网络使用需求,网络安全维护需求难以得到关注与满足。因此总体上来说,我国企业网的安全建设投入不足。此外企业之间技术管理水平也具有明显差异,经济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聘请专业的网络维护专员参与网站安全管理,而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缺乏专业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网络问题的频发更提出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构的需求,但我国网络立法及管理方面稍显薄弱,企业员工普遍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还有一段距离,整个网络环境亟待健全与完善。 3企业网安全影响因素 3.1来自于网络协议的安全缺陷 网络本身具有自由开放与共享性,网络协议是信息共享的关键与前提。目前最为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以网络协议的达成为前提使得网络信息同步与共享,而网络协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其安全与否与整个企业网络息息相关,多数协议在设计时对自身安全性关注不多,因此其很容易受到外界恶意攻击,安全性缺乏保障,使得企业网络安全受到威胁。 3.2来自于软硬件层面的安全缺陷 企业网的正常运行除了安全的网络协议,更需要软硬件的支持。而网络软硬件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组成,其自身安全性却十分脆弱。软硬件层面的安全缺陷比比可见:网络与计算机存在电磁信息泄露风险,软硬件通讯部分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通讯线路多数为电话线、微波或者电缆,在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信息更容易被截取;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存在缺陷,影响网络稳定及网站正常运营。而软件的缺陷影响也显而易见。软件缺陷因为其先天特征为主,因此无论是小程序还是大型的软件系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设计缺陷,而这些设计缺陷则为病毒黑客的入侵提供了便利,网络病毒以软件形式在企业网中传播,对企业网安全带来威胁。 4企业网安全主要威胁因素 4.1计算机系统设计缺陷 计算机系统是企业网的核心,而计算机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得益于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的合理,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相对简单,但难点在于后期的维护与定期的升级优化。网络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网络建构是从不系统不完善到系统完善逐渐过渡的过程,网络建构初期就应该树立系统维护与管理意识,将网络安全融入网络建构的每个环节。通过定期的网络检测,优化程序设计,弥补系统程序设计漏洞,及时发现潜在的系统安全隐患,制定升级优化计划,有条不紊地完善网站,加固网站,提升企业网的安全性能,确保企业信息的妥善储存与调取。在程序优化的基础上奠定企业网系统运作的良好基础。 4.2计算机病毒入侵的威胁 对于企业网来说,除了计算机系统安全威胁外,计算机病毒入侵是来自外部的侵袭之一,计算机病毒侵入网站内部,干扰原有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导致企业网站系统的瘫痪,导致企业重要数据信息的损毁丢失,使得正常运行的企业网产生安全漏洞,引发病毒传播,企业网站彻底瘫痪。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及传染性四大特点,往往潜伏在网站系统中达几年之久,一旦爆发带来始料未及的网络危害,而这种危害是长期潜伏量变累积的结果。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往往很隐蔽,网站管理人员及网站自身的抵御系统难以及时察觉,不能进行有效的抵御。其破坏性与传染性使得病毒在计算机内部迅速传播复制,波及整个网站,网站瘫痪。除了极强的破坏性与潜伏性外,计算机病毒种类多样,防不胜防,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木马病毒、蠕虫病毒、脚本病毒,病毒的存在为黑客攻击及信息盗取提供便利,是企业网的巨大威胁因素。 4.3黑客入侵及恶意性攻击 网络攻击简单地理解就是黑客攻击,黑客一般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识别技术,通过非法攻击计算机系统,获取计算机用户终端的重要信息。黑客网络攻击有几种常见形式,利用虚假的信息对网络展开攻击,利用计算机病毒控制计算机用户终端,借助网页脚本漏洞加强用户攻击,采用口令账号进攻网站系统,最终导致网站用户信息被窃取,重要文件资料被删除,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网站原有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不复存在。 4.4借助网络开展诈骗 随着计算机网络使用环境的开放多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诈骗推销,这也是企业网站安全威胁之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网络诈骗警惕心理,轻信诈骗谎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网络运行的前提是操作系统的稳定,虽然现代技术已经实现网站的定期更新,但在更新过程中也不免有网络安全漏洞,这些漏洞成为黑客、病毒入侵网站的入口,企业网站安全性受到威胁。 5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网中的应用 5.1网络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最常见的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在企业网安全性维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防火墙可以有效应对网络病毒入侵,在企业网的运用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为应用级防火墙技术和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其中应用型防火墙可以起到服务器保护的作用,在完成终端服务器数据扫描后,及时发现不合理的网络攻击行为,系统自动断开服务器与内网服务器之间的联系,借助终端病毒传播形式确保企业网安全。而包过滤型防火墙主要工作任务是及时过滤路由器传输给计算机的数据信息,实现固定信息的过滤,将病毒黑客阻挡在企业网之外,同时第一时间通知用户拦截病毒信息,做好企业网安全屏障保护。 5.2数据加密处理技术 除了防火墙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外,数据加密技术在企业网安全维护中也有积极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伴随自身发展壮大,其企业网对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要求更高,而加密技术则很好地满足企业上述安全保护需求。通过将企业内网的相关数据作加密处理,数据传输与信息调取只有在密码输入正确的前提下才能执行,通过文件资料的加密处理提升企业网的安全性能。目前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是比较常见的加密形式,前者要求加密信息和解密信息需一致,后者的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则存在较大差异,这两种加密方法都很难被黑客破解,因此在企业网的安全维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5.3病毒查杀处理技术 病毒查杀技术是基于病毒对企业网的威胁而产生的网络安全处理技术,其也是企业网安全维护的常用手段之一。病毒对网络的巨大威胁,该技术的安全维护出发点则是网络系统的检测与更新,最大限度降低漏洞出现频率,用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无法下载正规软件。在安装正版病毒查杀软件后应定期清理病毒数据库。筛查用户不文明网页的浏览行为,如果用户下载不明邮件或者软件,立即进行病毒查杀,检验文件的安全性,确保文件资料安全后允许投入使用,防止病毒对企业网及计算机终端系统的损坏。 5.4系统入侵的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在企业网安全维护中可以起到早发现早抵制,将病毒黑客等不良因素排斥在企业网之外。入侵检测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其一,可以通过收集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开展自动安全检测。其二,及时发现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将侵害行为的危害降到最低。其三,企业网一旦受到侵害,自动发出求救报警信号,系统自动切断入侵通道。其四,做好所有非法入侵的有效拦截。入侵检测技术是企业网的整体监督监控,检测准确,效率高,但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加密技术的功能发挥,该技术在对企业网进行入侵检测时,不可避免存在异常检测及误测情况,异常检测面向整个网站资源用户及系统所有行为,检测范围大,其准确性必然受到影响。此外整个企业网检测要求全面覆盖,耗费大量时间,也降低工作效率。入侵检测技术在企业网安全维护中的引入更需要结合企业网运行实际。 5.5物理环境层面的应对技术 外部网络环境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网的安全性建设,而外部网络环境主要是网络所对应的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通讯线路环境、网站运行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中通讯线路环境安全特指信息数据在传输线路上不被恶意拦截或者有意篡改,使得信息数据传输更流畅。建议选择安全性高的光纤作为通讯传输介质。运行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意外断电停电。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剧,企业对网络产生巨大依赖,一旦意外断电或者停电,企业数据网络中断,信息正常传输受阻,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提升运行环境的稳定性,企业安装不间断电源可以有效减少停电带来的损失。定期检查通讯线路,确保线路通畅,提供备选冗余线路,在某条线路发生中断时能选择备份线路连接,确保网络传输正常,降低财产损失。 5.6虚拟局域网安全处理技术 虚拟局域网是起源于国外的网络安全处理技术,其中IEEE组织在1999年颁布了虚拟局域网的标准实现协议在交换式局域网中,可以利用VLAN技术将网络设备划分为多个逻辑子网,开展虚拟工作组数据交换。虚拟局域网操作简单,技术灵活,其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上,由单一的子网形成特定的逻辑广播域,子网通过网络层的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转化沟通,实现多个网络设备的多层面覆盖,其灵活性体现在其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自由添加到逻辑子网中,这种自由并入技术使得虚拟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更清晰。 6结语 企业网是社会时代及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信息社会未来发展轨迹。但与网络建设相伴而生的则是网络安全问题,涉及技术、产品及管理多个层面的内容,带有很强的综合性,仅仅依靠单一的防护体系显然不够。本文在分析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企业网主要安全影响因素,针对几种比较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网安全维护中的作用作了阐述。在分析网络安全问题时更应该从需求出发,将安全产品的研发与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网络管理方法,建构更加系统、高效、安全的企业网络体系。 作者:陈张荣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机电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管理 【内容摘要】 当前信息网络发展步伐迅猛,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更新,带来了市场各行各业前所未有的变革。高速公路机电项目中计算机系统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给信息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从网络信息安全考虑,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启发。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机电项目;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网络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在逐渐深入,从以前的小型业务向大型业务拓展,从新兴产业向传统产业拓展,比如,金融业务系统、党政部门信息系统、企业商务系统、机电控制系统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带来了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高速公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以前的单一高速公路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多条高速公路,而且大多数已经实现互联互通的联网运营。机电系统作为高速公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而加快机电项目的智能化、网络信息化是为高速公路系统换上了新的发动机,有助于提高行业的创新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益。将高速公路网络化就是将现有的网络信息手段与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通信、养护、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以前单一而封闭的业务整合在一起,实现规范化管理。但是系统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的网络信息安全尤为重要。 一、高速公路网络的安全问题 目前高速公路都建设了大量的监控计算机系统、网络收费系统、人员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的建立促进了信息的安全,但是高速公路的网点较多,涉及范围广,在全国各地都有收费站、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在联网收费中更是涉及对外网站、外部银行等的对接,更涉及到微机管理中的数据公共传输问题。2003年美国FBI针对企业网络安全信息方面做过一次针对调查,调查发现内部攻击要多于外部攻击,因此,如何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目前的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外部攻击。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在高速公路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连接处进行有意的攻击,篡改、偷取信息等。第二,内部攻击。随着网络的普及,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升,黑客的攻击工具在网上随处可见,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性加快,网络受到内部人员攻击越来越频繁,给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第三,系统漏洞。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漏洞都会给信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目前市场上的软件、操作系统并不是无懈可击,安全漏洞为犯罪分子带来了犯罪的机会。另外,高速公路的管理系统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地方只是满足了日常的使用要求,对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不到位,也给高速公路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第四,人为失误。人作为系统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决定着系统工作质量的优劣,如果操作人员处置不当,不合理地对资源进行访问很可能造成数据信息的破坏或者丢失。有的工作人员信息保密意识不强,将口令信息、账户信息随意借给他人或与别人共享,都会给网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二、确保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 (一)网络防火墙的部署。 我们要在网络的连接处设置网络防火墙,比如在内网与外网之间、在内部网络的不同网络系统之间,实现不同子网络的隔离,控制其访问权限、对于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审查过滤、对进出网络的人员进行监控,对于禁止的业务要进行封堵、设置关键字,关键词,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审查,检测不良信息,防止网络攻击。 (二)入侵检测的部署。 入侵检测用来弥补静态防火墙的不足,和防火墙配合使用,对网络系统上发生的侵入行为和非法现象进行数据的记录,利用数据库的大数据原理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加强对相关网络攻击的方法力度。 (三)漏洞扫描系统。 加强对软件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检测,必要时配置漏洞扫描系统以便对系统定期进行检测,保证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等的安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安全可行性报告,提高网络系统整体的安全力度。 (四)网络病毒的防范。 针对网络系统加强网络病毒的防范,建立信息安全系统部门与病毒公司的合作,加强二者的信息安全保护力度,杜绝互联网上的病毒侵入,更要杜绝局域网内部病毒的传染。为了对整个系统快捷、高效实施管理,要对病毒软件进行集中管理、远程安装、智能升级、分布查杀等方式,严防死守确保信息安全。 (五)信息加密和备份。 将收费数据、监控数据、人员信息等进行传输时要对数据进行VPN技术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信息要进行备份保存,使用增量备份、全盘备份、差分备份等方式或者三种方式结合,确保数据的备份安全。 三、高速公路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人始终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人员进行分级,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对重要的信息管理设置责任的划分,以保证相互监督。要严格划分权限,划分系统管理权限、数据修改权限、数据备份权限、审核追踪权限、普通操作人员权限等,建立严格的人员奖惩制度、雇佣和解聘制度,保证工作人员的权限责任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自主投入到信息安全系统的创新建设中。 (二)数据备份的管理。 加强数据备份的制度管理,一是要对数据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特点数据进行不同的登记方式,准确记录备份周期、数据负责人。二是对登陆系统人员及其操作日志、病毒检测日志、系统错误日志等严格备份记录。还要对设备数据进行记录,比如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的参数,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问责、培训制度。 要定期对信息安全进行评估、对安全策略进行复查和更新。针对系统中的错误数据、监控资料、系统日志、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相关负责人员进行问责;当前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新设备不断应用于市场,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职业素养的培训,加强负责人的的管理意识。 (四)危机处理制度。 没有绝对安全的存在,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机制的建立只能尽量减少信息安全隐患,把相关损失降到最低。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针对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等要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当出现问题时利用完善的制度规范进行处理,对于维护的内容进行备份,将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以后出现类似事情。 作者:吴丽娟 单位:江苏智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数据融合技术网络安全管理应用 【摘要】 目前网络网络安全产品缺乏协调统一,安全产品孤立,这对网络安全来说是十分不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对网络安全管理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对数据同和方法进行应用,解决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的复杂问题。 【关键词】 数据融合;网络安全;管理平台 网络安全的最终目前是确保业务的连续性,本质则是风险管理。数据融合技术是利用多个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或冗余进行组合,从而获取被检测数据的一致性描述或解释。在网络管理安全平台中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模糊信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一、网络安全中引入数据融合的原因 目前,网络遭受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多,面对众多的网络攻击手段,单一的网络安全产品显得十分无力。例如,基于病毒码的防病毒软件无法及时的发现蠕虫攻击,而孤立的对网络安全设备进行分析处理,无法对整个系统的态势和安全状况做出准确判断,这对网络运行的安全性来说是一项极大的隐患。网络防御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增多,其中包括的主要手段有: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这产品在应用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不同类型的安全信息,从而使系统统一和相互协调管理成为了安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二、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对数据融合的应用 2.1数据融合的层次 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几年才被应用到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的,数据融合层次的分类和每一类所包括的内容如下: 1像素级融合:在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基础融合,也被称作最地基融合,该融合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保留更多的数据,为了提供大量的为信息,但缺点也较为明显,由于数据量过大,因此处理起来十分麻烦,不仅耗时长,而且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 2特征级融合:在数据融合前,对所采集到的信息的特征进行提取,然后对特征进行处理,完成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工作,该融合方式的优点是完成了对信息的压缩,便于实时处理工作的开展。此融合技已经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3决策级融合:决策级融合是高层次融合,主要为控制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决策级融合过程中需要对特技融合中所提到各项信息进行应用,然后进行再一次的融合,重中获取决策依据。该融合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容错性好,对信息的来源没有过多要求,但需要注意,在融合之间需要对信息的格式进行转换,转变为同一格式,一边融合的顺利开展。现代网络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数据融合模式主要集中在对像素级和特征级信息融合,例如,防毒墙、智能IDS等,决策级信息融合更多的是在集中式网络安全管理中,在决策级融合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初层次上各种安全设备在经历特征级融合之后而产生的信息。 2.2数据融合在多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应用实例 在多网络安全技术下,安全设备融合数据的目的、层次、效果都比较特殊。例如,入侵检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工作数对特征级融合中的信息进行检测。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提出了基于多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安全评估系统。在该系统中,评估系统输入信息为安全技术产生了大量的源信息,信息在格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为了便于融合与处理,需要将所有的信息都转化为统一标准格式。整个系统在融合算法中采取的都为证据理论法,对信息的归类处理主要通过聚类合并的方式完成,然后完成对结果的判断,最终将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此外,该系统在对整个网络安全态势的分析主要通过案例推理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使网络安全的各项技术都系统中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了安全管理系统中信息的动态变化和安全性,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信息安全不再是某一个环节上的问题,其已经成为了一个立体的、动态的体系。因此在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上,需要从技术、运行、管理三个层面入手。将数据融合技术融入到管理平台中,从整体上加强对安全性的深入探讨与分析,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分析结果,彻底摆脱对安全设备进行间断管理的不利局面,全面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健康运行。 作者:意合巴古力·吴思满江 单位: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中职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摘要】 当今,互联网病毒、木马横行。校园网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对校园网进行研究甚至是破坏,校园网络安全受到了威胁,可谓是内忧外患。论文分析了中职校园网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校园网;安全;措施;策略 1引言 近年随着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推进,校园网的规模上在扩大,应用在增加,服务师生的能力在增强,我们通过校园网办公更便捷,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效果更好。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校园网络安全也存在很多问题:校园网络拥塞引起的网络崩溃;网络规划不科学,存在Bug;无线网络开放,教室信息点开放,病毒泛滥;校园网建设中,安全性、可扩展性的需求较为明显。 2校园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病毒和木马入侵 中职学校的网络资源价值不高,但是安全防护技术低下,已经成为初级黑客实习训练的重要场所。校园网络奇慢,打开网页慢,播放流媒体文件慢。ARP攻击使网络遭受到了ARP入侵,攻击者通过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在校园网中产生大量的通信量,使校园网络阻塞,或者达到断开其他用户连接,增加被攻击者带宽的目的。 2.2APP攻击 Android软件开发的技术已经开始发酵,目前手机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开发能力和水平越来越高,甚至APP开发和网络应用越来越紧密。开发能够控制网络设备的APP应用已经很常见了,这样就给校园WLAN带来了很大压力。学生的好奇心使然,通过某些APP控制学校的网络设备,向网络发送大量垃圾文件,就会形成APP攻击,导致校园网络出现拥塞。 2.3开放信息点 中职学校网络大多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级,树型与星星混合的拓扑结构模式的网络结构相对简单,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存在大量开放信息点,通过连接终端,可直接进入校园网络。以某校为例,校园WLAN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为了补充不足,老师自带无线路由器,仅办公楼四楼的路由器数量多达15台,大部分教师将路由器的LAN口当作WAN口来用,连接方式错误,致使路由选择路径发生变化,网络连接错误。教师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发出的信号容易被学生或攻击者接收,稍加分析,便可以接入校园网络,轻松获得网络资源,登录办公管理平台,甚至入侵网内其他主机。 2.4校园网拥塞 中职学校财力薄弱,为了节约成本,通常采取监控与网络使用公共传输介质,公用同一网段,不建立独立监控网络。另外,近些年中职校的网络教学设备不断增多,多媒体一体机大量投入使用,获取校内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教学资源占用大量带宽。目前,师生使用手机数量已达每人一部,同时通过APP获取互联网多媒体资源和流媒体业务,导致校园网络带宽不足,网络处理能力不够,产生网络拥塞现象。校园网络崩溃。 2.5技术力量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拓扑混乱,缺少科学规划。缺少专业的网络管理、网络设计人员,现有技术人员技术能力急需提升。然而,学校网络的规模在日益扩大,网络的应用(业务)在不断丰富,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尤为凸显。 3校园网安全管理的措施和策略 3.1网内主机 主机备份。网内重要主机、服务器恢复注册表,不使用共享文件夹。对存放重要资源的主机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要对系统和注册表等信息进行备份。当遭受攻击、瘫痪后可以快速恢复系统和注册表,使系统正常工作。禁止网内使用文件夹共享的方式传送问文件,此方式极容易被工具软件检测到,并利用共享机会向主机埋下病毒或木马。清理僵尸节点。僵尸节点不但节点本身有病毒,反应慢,而且会感染相邻节点,具有传播特性。对网络节点进行排查,清理带有大量病毒的主机节点,关闭没有重要业务的计算机和服务器。 3.2网络本身 入网认证。使用校园网络需要认证,使用防火墙技术,静态IP与MAC地址绑定,增加MAC地址的过滤,将校园网络的资源分类分级,建立开放网络和认证网络,并加强管理。杜绝随意使用校园网络,禁止未经身份认证的用户登录、获得校园网络重要资源。建立基于流量约束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网络流量问题,同时也影响网络安全。可以说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安全的基础,改变传统的核心、汇聚、接入三级的网络模式,变为核心、接入二级网络模式,既简单又相对安全。此种模式减少了汇聚层对核心层流量压力,同时实现了校园主干网络的负载均衡,使整个校园网络更加稳定、安全。增加网络架构的冗余设计。目前,学校网络应用(业务)越来越丰富,师生交流的平台越来越重要,保护好数据资源十分重要。主要方法就是在使核心节点之间建立链路冗余,节点与核心节点间有至少两条通路,当两个核心节点之间断掉,节点可以通过其他冗余链路连接到核心节点。 3.3策略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断培训师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建立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定期和随机检查关键主机的网络连接,病毒防御状态等情况。定期检查校内网络线路连接状况,禁止私自连线。关键网络节点、设备要进行监控。总之,要树立网络安全防范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建立高水平的管理团队。通过聘请、培训等方式组建和培养一批网络管理、网络设计能力强,网络知识扎实,业务水平高的队伍,通过开展网络对抗赛等活动对网络管理员进行强化训练。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在学校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建立管理员负责制度,鼓励网络管理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奖励制度,奖励在学校网络安全方面解决了实际问题的管理员。总之,不但要在网络布局上,网络设备上进行技术监管,还要在使用者的行为上进行监管,更要形成制度。 4结束语 校园网安全的提升,不要盲目扩大校园网络规模,应该科学规划学校的网络,建立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提升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素质,采取有效的具体防范措施,使用恰当的网络技术。 作者:张猛 单位:辽宁省北票市职教中心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云计算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云计算借助于虚拟化技术,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软件、平台等服务,在下一代网络技术中,云计算技术将成为核心技术,它提供可靠、安全的信息存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快捷的互联网服务能力。本文则重要探讨云计算下的企业网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自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云计算;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构建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及其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在各个领域中均得到实施。信息网络技术已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较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企业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核心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2007年出现的新名词,只带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总的来说,云计算指的是把分布式计算,虚拟化等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计算方式,基于互联网为媒介,向用户提供各种技术说明、数据说明及应用,以方便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对于云计算而言,它是分布式处理、网络计算的发展,对分布式计算机中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协同工作。用户连上网络,运用云计算技术使标准化的讯息和数据更加的有效、精确、快速及多量化。云计算主要由计算与编程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技术构成。云计算技术不同于其他技术,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中包括:超大规模、高真实性、高安全性、扩张性、按需求提供等。云计算技术具有独特的特征,即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泛、高效的运行速度,被各大企业广泛运用。云计算通过电脑进行数据,至电脑的算术功能更加强大,使那些繁琐的、量大的计算得到了提高。并且,启用云计算模式,使数据的储存更加的统一化,有利于数据在监管测试中更加的安全。在云计算模式的数据中心中,其对数据的统一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化、系统的优化、安全的监测环境和铺排软件,有效的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并且,在云计算平台加入硬件、软件及技术资源,从而促进集中管理的实行,同时,增加动态的虚构化层次,促进了资源、硬软件的全面发展。云计算技术具有可持续性、虚拟化的特点,可持续性的特点,使系统的总体消耗费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云计算的种类可分为公共云、社区云、混合云及私有云。其中公共云主要用于公共服务的云平台,进而为公众提证供云存储及云计算的服务;社区云则是在某一区域内使用的云服务,进而为多家关联机构所提供的云服务;混合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所组成的;私有云是指企业内部所使用的云服务,适宜专网向结构采用。公共云混合云私有云软件即服务,以软件程序提供服务,包括ERP、OA平台即服务,以内容服务器平台开发环境提供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通过网络获得虚拟的服务器及存储 2云计算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企业管理所形成的运用系统平台都向着规模化、多效用化、高效能、高机能的方向发展。以保障企业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的正常运行、对其进行定时调度和维护,完善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发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必不可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可以确保企业安全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 2.1云计算系统实现 作为多层服务的集合体系,电力云主要由物理存储层、基础管理层、高级访问层、应用接口层四个主要层次构成。云计算系统是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网络存储与设备是以物理存储层为基础的,其所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其云物理设备也不同,这些差异的地理位置及云物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内部网来实现的。基础管理层是采用集群式和分布式系统,促使云中的储存设备进行协同工作,在基础管理层中,还包括机密、数据备份内容。高级访问层主要包括管理系统的基础与高级应用,通过软件平台来实现安全管理软件快速有效的运行。云计算系统是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应用接口层是其最最活跃的部分,其系统中的运行管理机构信息及数据获取必需通过应用接口层完成。 2.2云计算的信息整合 云计算的信息整合很多都是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的,如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同享,利用公有信息模型,标准组件接口,让多个企业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交流、同享。同时,可利用自动分析与拆分技术,对系统中繁琐的资源进行统一,使其任务变成较小任务。经过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中某个信息点将请求发云体系实现资源的统一,在请求接到后,将数据请求要求发送给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公用信息平台,依照请求,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储蓄整理、推算。完整资源的统一可以通过剖析、推算云资源,最终将计算结构返回到信息点中来实现。 2.3资源管理与调度 为了完成云计算技术在工作中的的有效使用,应该巩固对资源的处理、调度。其详细运行表现为:起初,为了保证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定、稳固进行,应该对每一台使用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设施进行整合,对使用者权利、使用者因特网地址、用户终端级别进行整合。另外,描绘计算机资源近状,对Cache、MFLOPS等数据结构进行概述。最后,实现云内部任意终端的探问,运用云调度技能,有效处理云资源,完成对系统资源的灵验、科学整理,便于资源的询问、使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与云计算的应用具有计算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为了使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有效快速的运行,云计算技术还对技术标准合理的进行规范,利用数据模型,完成数据的平稳执行。 2.4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数据安全技术。在企业网络管理系统中采用云计算技术,数据的散落式储存保证了数据的安全问题、系统内的安全问题。在系统进行运行的过程中中,保障数据完好,应该对数据处理、用户约束、资源证实、权利管理等各技术的认真分析,保障应用数据的稳定性、整体性。因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云计算技术还要加强对数据的隐秘功能,从而保证数据的稳定性、整体性,可以通过数据加密技术进行维护。就像采用华为技术公司利用IaaS层资源管理软件,有用地解决了数据存在的安全问题。与此之外,数据的安全技术强化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安全,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共享,保障了数据的交迭。动态任务调度技术。其于企业网络管理系统,其计算方式有暂态、静态等多样性,因为计算时间具有不稳定性因素,且计算之间是具有相互依靠关系,从而便增加了计算任务的调度的难度。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网络管理系统的高速运行,在系统的云计算中心,使用任务预分配与动态分配相配合,分布式文件与本地文件相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促使数据运送、调整管理的时间损失降低了一定的程度。一体化数据管理技术。在系统的多种整理中,通过采用一体化数据管理技术与模型的方法来实现数据模型的统一化,以此减少不同模型转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丢失与失误,利用合并的计算数据准则。在当前的的数据模型中,大部分采取EICCIM国际标准,同时使用国网E格式标准数据替换,而关于计算输入数据而言,可使用BPA和PSASP兼并的方法。 3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可分为三大层次,即: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及软件服务层。其中基础设施层是面向应用对象,平台服务层面向服务、软件服务层面向用户。在每一个层次中都能够根据功能需求加以细化。并且根据逻辑的顺序,在基础设施层上能够分为数据采集及其转化,并且根据硬件的不同,将其分为用户设备终端、存储设备及其服务器等。此外,在云计算的信息管理中,大多是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来实现资源的形象化转变,并将数据传递到服务平台。同时根据设计及开发的相关流程,平台服务层可分为开发、测试及其运行。每一层都应根据相关设计来进行开发。如:在建立某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时,首先,应对该企业的业务类型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并给予分类,查看适合采用哪一种云计算分类。若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适宜采用私有云计算类型,则可采用私有云的管理系统。然后,企业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需要配备足够的服务器设备等。再次,对企业内部IT资源、数据中心等加以整合,并选择较为合适的虚拟化方法,对存储设备及服务器给予虚拟化整合,将已虚拟化的集成管理器给予管理,并将其上传到云计算的平台之中。最后,在软件的服务层,应根据实际的应用对象及其需求进而用户终端提供不同的软件,并设置相应的操作系统。当企业采用云计算的技术后,应配置基础设施或功能软件等,最终向服务提供者提供费用,可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对于云计算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影响较大的缺陷即所拥有的隐私保护力不够,且公享资源的较大则是服务提供者所拥有的任意数据,如何在确保资源共享的优点下,达到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4结语 总而言之,云计算技术是当前流行的新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于企业网络安全管理而言也不例外,同样可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本文则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企业安全网络管理中,旨在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程伟 单位:宜宾学院网络与多媒体管理中心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同时由于开放的信息平台使得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性和脆弱性特征显现。故而,现阶段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显得紧迫。重点要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在技术措施上做到防范,同时应在管理上做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便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平台 1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在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也使得人民的生活有了诸多的便利,同时由于开放的信息平台使得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性和脆弱性特征显现。故而,现阶段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显得紧迫。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同时网络破坏造成的损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就需要对网络技术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网络安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安全管理一直是网络系统的薄弱环节之一,而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往往又相当高,因此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网络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安全性威胁,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这些威胁带来的恶果,将安全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国外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发起步较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国内的网络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目前也没有开发出通用的网管平台。由于网络管理系统对一个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因此在我国大力研发与应用推广网络管理系统非常迫切。为此,在应用方面要采取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国内对网络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刚刚开始,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完全自己开发是不太现实的;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国外的产品也并不是上策,因国外的网络管理产品并不一定很适合我国的网络应用环境,而且这对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与管理也不利。在研究方面,应尽可能跟踪国外的先进技术并进行创新研究。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同国外的合作,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以提高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效率和作用。 3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其自身是脆弱并且存在漏洞的,但是要避免其数据资料的外泄,也并不是无计可施。如建立安全管理系统与机构,就可以有效防止由于系统漏洞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使黑客没有下手的可能。 (2)及时安装并更新优良的安全管理软件。 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可以保证在遇到黑客攻击或者是有不良病毒入侵的时候,及时的隔离或者提醒用户,防止不法分子恶意对重要信息的窃取和访问,或者因此而带来的电脑瘫痪等恶劣现象。 (3)养成网络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的良好习惯。 网络系统备份是指对于重要的资料和核心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当计算机遭遇了黑客攻击,还可以通过系统快速恢复相关资料。这是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的一个良好的习惯。 (4)制定网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监管法律。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条文的规范,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无法平稳续发展。因此,除技术上做到防范外,同时应在管理上做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便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5)提高网络使用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不管是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还是安装安全软件或者资料备份,这些并不是解决网络安全的根本方法。而只有加强计算机从业者的道德教育与职业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才能保障网络安全。 作者:董轩辰 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网络安全管理论文: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1网络安全分析 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大事,在日常使用工作中,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信息安全,避免出现信息泄露问题。这种保障不仅是对计算机的信息储存功能的安全负责,也需要对在互联网中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进行保障,对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传递中涉及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要注意到的一个前提问题就是,计算机是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个部分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两者会出现不同的威胁。另外就是现在基于信息网络的应用不断增多,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应用的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未测试出的漏洞威胁到用户的信息安全,并且会占用用户的信息交换通道,使得用户正常的数据交换速度变极其慢。计算机网络在使用时,常常会受到各类不同类型病毒的入侵,一旦未得到科学的防范,往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在网络的发展初期,病毒主要通过链接、网络文件来传播,以前几年出现的熊猫烧香病毒为例,对计算机系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受到波及的单位有能源单位、金融单位等等,这些重要的单位网络一旦受到病毒的入侵,后果不堪设想。除了病毒之外,计算机网络也会受到黑客攻击的影响,一些不怀好意的黑客会通过网络来潜入目标用户的电脑,从中盗取资料。还有一些非法分析会盗用用户的IP地址,并将虚假的数据伪造出真实的,以此来获取到自己想要获取的资料,目前,这种问题也是广泛存在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随着现在无线技术的发展,很多黑客仅仅是通过制作开放式的无线网络或者盗取MODEL的管理权限进行用户信息的非法收集。如现在新闻经常报道的“手机银行转账巨款不翼而飞”,大部分就是通过MODEL中残留的用户数据进行银行卡内金额的盗取。 2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病毒防护,提升使用安全性 近年来,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基本上所有的用户都明确了防火墙使用的意义,也会对自己的电脑定期进行杀毒,有效提升了网络使用安全性。截止到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有很多公司都致力与杀毒软件的防护,从早期的卡巴斯基,到目前常用的360杀毒软件。此外,我国的很多网站也推出了防护制度,很多的杀毒软件已经开始免费使用了,这给人们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安全,在安装好杀毒软件之后,需要定期进行杀毒和升级,及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当然,用户自己也需要有网络安全意识,严禁在不信任网站上下载文件和视频,在下载任何资料时,都需要进行病毒查杀,避免给网络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要合理设置网络防火墙,提升计算机的安全级别,避免自己的计算机受到不法攻击。对于部分重要的软件,可以进行加密处理,设置访问权限,只有通过认证的访问者才有权利访问相关的信息。在对MODEL的设置中,必须更改管理员密码,并且对WIFI使用加密的服务。对于数据传输突然变慢的事情必须要有警觉性,可以通过不定期更改WIFI密码保障MODEL中交换数据的安全。另外,对于网络上流行的软件需要保持警惕心里。比如某些WIFI万能钥匙的手机APP,实际上是一个共享WIFI密码的软件,在你使用WIFI万能钥匙的过程中,会将你手机里原来储存的WIFI网络和密码全部进行共享,包括住宅公司等所有你曾经登录过的WIFI,其安全堪忧。在外上网,尽量不使用莫名的WIFI,用公共WIFI时,最好不要使用网银、支付宝等金融类的软件。近年来,针对非法盗取用户信息的案件还是有了一些处罚的案例,但是在整个互联网安全的规范中,预防性的法律法规还是相对薄弱。在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的面前,在互联网安全漏洞存在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来保障互联网安全。 3利用防火墙技术保障网络安全 3.1防火墙种类与特点 防火墙的类型是非常多的,不同类型的防火墙针对性也存在差异,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过滤式防火墙为例,这种防火墙主要针对电脑路由器来设置,其过滤功能是非常理想的,可以过滤大部分病毒、木马等等,还可以筛选协议和端口。除了过滤型防火墙之外,常用的还有型防火墙,这种防火墙简单、便捷,其中间节点能够直接与客户端进行连接,这种防火墙与前面的类型不同,不仅可以预防病毒和木马,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日志服务。复合型防火墙可以将服务与过滤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一种新型防火墙,其主机可以同时提供相关的服务。主机过滤防火墙与双宿主主机防火墙是由堡垒主机来提供服务,其网关是由堡垒主机来负责,需要安装相应的防火墙软件,才能够保证内部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主机过滤防火墙能够将外部网络与过滤防火器直接连接,保证内部网络不会受到外部的攻击。 3.2计算机防火墙技术的实际应用 社会生产对于网络安全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尤其是部分涉及到金钱交易的领域,一旦受到不法攻击,必将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在使用网络防火墙时,必须要考虑到具体的要求,不同的领域使用不同类型的防火墙,采用合理的ISP设置,在满足安全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对于硬件防火墙,一般使用Netscreen-SGT产品,这可以提供安全、丰富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避免网络蠕虫、木马和间谍的攻击,还可以避免黑客与恶意软件的攻击,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关于软件防火墙,需要采用ISAServer软件,该种防火墙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可以免受各类攻击,在确定状态数据包之后,可以许可受保护数据为其服务,如果数据不受到认可,那么是不能进行服务的,这可以有效保障系统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能够简化网络信息以及服务器的搜寻,再通过向导、界面、模板以及管理工具为用户提供服务。此外,还可以在日常访问中推广防火墙的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网络信息进行深化处理,提升保护系统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进行全盘规划和设计,进行合理的分级,保障信息访问的安全性;其次,采用系统的访问措施了解计算机的端口地址与运行目的,了解网络运行特征,为提升网络安全性奠定好基础。最后,在应用这一技术时,有不同的保护方式,具体保护方式的应用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需求,通过防火墙来合理调整参数,最大限度的提升保护工作的安全性。在制定这一策略时,需要合理的使用策略表,记录好相关活动,再利用防火墙来提升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当然,网络安全不是一个小事,而是与人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不需多说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为了保障使用安全性,需要对防火墙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采用防火墙技术,避免病毒、黑客影响网络使用安全。 4结语 综合各个时期的情况来看,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力量,与此同时的网络通信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护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并且将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变迁,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技术在创新,病毒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新换代,各类新型的病毒层出不穷,影响非常恶劣,网络通信安全必须跟随着实际问题的发展,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将网络通信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发展和应对,提升国民互联网体验,保障用户信息交换的安全性。 作者:孟令波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及策略篇1 引言 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标志着该企业的竞争实力,煤炭企业也不例外,煤炭开采发展到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离不开先进的机电设备。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关系着整个煤炭企业的开展情况和企业效益情况。机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开采环境,必须做到机电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下面从煤炭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机电设备定时维护、管理制度完善、培养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需要改善的策略,期望煤矿机电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保障煤炭企业的生产。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随着科技进步,煤矿开采技术和生产逐渐摆脱了人的手工劳作,向机电设备自动化作业方式转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决定了煤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企业利润。全面梳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解决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提升企业效益,有必要从下面五个方面探讨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1]。 1.1存在机电设备维护不到位的安全隐患 如今露天煤矿存量较少,现在煤矿开采多是地形复杂的井下煤炭开采。煤矿开采过程中是机电设备发挥主要作用,机电设备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一方面,井下开采煤矿外部环境复杂,开采难度大,机电设备需长期在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工作,设备的性能和构成设备的金属材料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备的运行中有可能被腐蚀或部件受损害;第二,煤矿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机电设备长期工作而忽视机电设备维护的现象,没有重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如果启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煤炭开采,设备的维护保养实施不到位,就会出现安全事故隐患[2]。 1.2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和设备操作有约束力的规范,这个规范有一定的原则、方法以及管理组织。煤炭企业在应用机电设备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制定符合企业运行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可以从多个层面保障企业运转正常,如果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到位,那么企业员工在工作时就无章可循,容易导致操作失误。虽然煤矿机电设备类型各异,功能区别很大,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克服困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制度不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会造成企业隐患被忽视,设备安全检查流于表面文章,对企业正常运转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3]。 1.3改变滞后的管理观念 我们国家地理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分布的区域众多,这也造就了很多的煤矿企业。由于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管理层较多,这种管理观念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没有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导致没有从观念上去思考创新管理思路,没有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要上水平。事实上,很多煤炭企业管理者与现代企业管理者差距非常大,管理观念滞后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必须提升管理者的能力改变滞后的管理观念。 1.4机电设备技术力量薄弱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人才作为支撑。机电设备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让机电设备发挥更大的能量。由于煤矿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薪资水平的限制,煤炭企业不容易招聘到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缺乏懂技术、懂管理、会操作的专业技术力量,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完好维护和故障排查。煤炭行业由于是传统行业,待遇水平与发达的城市新兴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导致人才流失,使得专业煤矿技术人员流向发达城市。尤其是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人才流失更严重,煤矿企业的人才现状需要改善。 1.5机电设备技术水平低,设备利用率低 目前存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混乱、设备使用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在购买设备之前没有经过充分论证,购置了很多技术水平与实际生产不符的设备,这些设备不能明显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导致大量的机电设备闲置,机电设备是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占用了企业的资金流,而且生产环节仍缺乏高效的机电设备,致使企业生产效率不佳,影响企业生产。另一方面煤炭行业对于机电设备缺乏统一的制造标准要求,煤矿机电设备生产商的设计与研制类型、性能五花八门,使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改进措施 如果从业人员发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去研究改进策略,从而改善煤矿企业的现状。下面从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分析探讨改进措施。 2.1加强机电设备维护保养 为了防患于未然,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是必不可少的。机电设备维护需要做出年度计划,对设备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按照时间、设备类别、性能指标等方面制定维护保养手册,查找潜在的隐患,不放过每个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防止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在环境复杂的井下作业设备,在没有明确有异物卡住了设备的某个部件,可能部件的磨损异常导致轴承或者齿轮等机械故障,没有及时维护的情况下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安全事故,尽可能定期对机电设备维护,排查安全隐患,是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我国煤炭企业的资产中煤矿机电设备占很大比例,原值几乎占企业固定资产的一半以上,有统计数字显示煤炭企业安全事故多数是由设备的电气电火花造成的,这种故障完全可以通过机电设备维护排查出来,由此可见机电设备定时维护的重要性。 2.2加强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建设 优秀的企业都有制度来保障,煤炭企业进行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建设是用来保障企业高效运转的。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从多个角度规范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约束人员的行为。制度的前提是对企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在进行制度建设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查找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不足,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正,根据日常排查设备故障的流程做成制度文件,变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把查找管理漏洞形成自觉的行为,形成企业文化;第二,制度建设全员参与,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形成有效的相对完善设备管理工作体系,保障煤炭企业建设自己独特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2.3加强企业机电设备人才培养 煤炭机电设备的技术指标关系着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是否顺利达成,其中机电设备专业技术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人才培育有两种途径,一方面需加强对本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高技能的机电设备管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从大学和社会进行招聘,这条途径难度较大。由于煤炭企业多数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对本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通过与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强员工的机电设备理论基础学习和实际操作维护技能的专业培训,为企业储备机电设备管理人才。 2.4加快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 煤炭企业有大量的机电设备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工具,随着社会的技术进步,机电设备越来越向智能化方向改进。考虑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有必要对煤矿企业建立信息化体系。由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可以先建立局部的信息化系统,逐步分阶段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先对煤炭企业现有可连接信息化平台的机电设备进行分析,按照空间布局可以分为地面控制设备和井下开采设备。主控中心应用服务器通过计算机应用系统将地面控制设备和井下机电开采设备集成在一起,地面控制设备包括显示屏,显示整个信息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和采集到的各项数据;井下机电设备是数据采集端,包含多个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环境信息传感器。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能够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省去了人力对环境的制约,实时信息很快反馈到主控中心,可以及时对危险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另一方面系统对设备的各项数据高频度采集,能建立设备的运行记录数据库,很好地监测设备的性能信息无需员工在现场收集记录。采用信息化管理机电设备是未来煤炭企业的管理发展趋势。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未来发展趋势是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国家发布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体系的标准,对于工业企业提倡建立两化体系。煤炭企业管理模式要创新,信息化建设是未来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下面探讨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3.1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 信息化建设是传统管理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决心和坚持改革的信心。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煤炭产量在增加。智能化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多,尽快建立带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电设备,引进先进技术,需要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全面提升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 3.2管理模式创新 建设信息化系统其实是将管理流程和流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融入到信息化系统中,信息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对应煤矿企业技术上没有挑战性,只要提出需求,建立适合企业的协同办公系统,并生成管理和交互的信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统形成新的管理模式。煤矿企业要改变粗犷式管理模式为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生产信息、物流信息、设备信息以及经营信息整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对提升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是未来的管理模式创新实践,是未来发展趋势。 3.3培养煤炭信息化人才 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人才都是重中之重。建设信息化不仅仅包含信息化设备和智能化终端,人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要建成什么水平的信息化系统,要达到的管理目标必须清晰。上述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企业管理团队策划,对企业的管理细化到每个节点。如今煤矿企业信息化起步晚,缺乏信息化人才,要想快速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将煤矿企业的人员培训成复合型人才,既满足煤矿企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我国设有煤炭工业专业化的大中专院校,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对煤矿职工进行培训,通过高校的师资力量培养煤炭信息化人才,才能更好地构建煤矿机电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一体化平台的作用。 4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 4.1保障煤矿正常安全生产 现阶段的煤矿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在机电设备的参与下生产煤炭,煤矿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自动控制能力都不同,需要操作人员对设备熟练掌握和控制使用。如果机电设备管理不完善,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 4.2保障煤炭生产效率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煤炭机电设备的性能改进,尤其是自动控制技术的采用,使得煤炭开采效率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受机电设备技术水平制约的。在煤炭企业,添置先进的机电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每年计提设备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不菲,因此机电设备的合理维护和保养,可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有重要的影响。 4.3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煤炭企业向来重视生产安全,煤矿井下事故的发生和煤炭机电设备故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机电设备故障排查,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障整个煤炭采煤过程的安全,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生产过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必须保障生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高效进行煤炭开采。煤炭企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机电设备的新技术提升和完善的管理模式。在我国煤炭机电设备的管理中既要参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障煤炭机电设备效率发挥,尤其是注意培养煤矿机电设备行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相信未来煤炭行业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贾晓丽 单位:神华准资氧化铝中试厂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及策略篇2 随着煤矿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被应用到开采工程中。由于煤矿井下的生产环境恶劣,机电设备会发生各种故障,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这就要求在煤矿开采中要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维修,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因此,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十分重要[1-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种类繁多,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威胁着机电设备管理的有效性。本文围绕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重点讨论了改善机电设备管理的一些策略。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通过一些手段使设备的运行性能保持稳定,以达到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其运行安全的目的。然而,煤矿井下实际情况比较复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不及时、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技术人员的水平低等。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1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不及时 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时,最重要的是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维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设备进行检修发现一些潜在的故障并进行维修。在进行维修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选择维护的时机不恰当,一些潜在隐患被激发出来,从而导致机电设备故障,引发机电安全事故等。例如: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卡入了异物,某些部件出现严重的磨损而未及时维护,机械部件磨损断裂,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机电故障,造成了重大损失。通常情况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未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或者是为了节省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机电设备管理面临的又一个难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众多,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管理制度[4-5]。很多煤矿的管理制度都是照搬别的煤矿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煤矿实际条件的差异性,一些制度可能不适用。当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时,在进行设备维护时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对设备的一些隐患排查不彻底,一些设备的检查流于形式等。目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定的有关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一些管理制度在执行时存在问题。对于前者,文中已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于后者,主要原因是难以对一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在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分布的范围比较广而且数量众多,需要的机电管理人员数量较多,导致在执行某些制度时监管存在很大的问题。 1.3技术人员的水平低 在设备管理时,需要很多专业的技术人员。然而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很多煤矿都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设备维护和维修时不能有效排除故障隐患。此外,相对于其他行业,煤矿行业的待遇普遍较低,使得煤矿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严重流失。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智能化开采发展以后,对机电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为此,煤矿有关部门对这种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机电设备管理改善策略分析 以上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需要针对现有的状况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主要包括采用信息化管理、重视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完善现有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1采用信息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效率,应该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集中化。常见的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分为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多为集控中心,主要是各种显示器,可以实时显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信息。而井下部分多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采集,这主要是由一些传感器完成,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等。采取信息化管理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a)可以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实时管理,一旦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喊话或者是直接操作的方式来防范危险情况的发生。b)实现了对设备内各种性能参数的记录,过去对设备的一些记录都是纸质化记录,这样不仅不方便查阅,而且还存在造假的嫌疑。进行了信息化处理后,提升了各种信息的可读性。c)实现了设备管理的自动化,通过传感器将各种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不需要人现场采集,极大地方便了设备的集中化管理,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2.2重视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机电技术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煤矿企业应该重视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5]。一方面,煤矿企业应该去招聘一些大中专学校毕业的机电专业的学生。考虑到机电方面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为此,煤矿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其不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更重要的是,给予优厚的待遇,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煤矿企业还应该重视对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考虑到煤矿行业招聘机电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困难,为此,应该对煤矿现有的一些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培养方式是通过与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例如在一些重要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培训,让技术人员充分了解设备各方面的知识。 2.3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良好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是实现煤矿机电设备有效管理的前提。为此,煤矿企业应该根据现有的情况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a)发现管理中存在漏洞,要及时修正。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一些漏洞必然会长期存在,这也要求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这些问题较为敏感。b)鼓励员工一起参与管理制度的修正,提出最有利的解决方案。对于员工提出的有效意见,相关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结语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对于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目前,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制度不完善、设备维护不及时以及人员素质低等。鉴于此,煤矿企业应该从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重视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完善现有的机电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解决,从而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作者:郝耀强 单位: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及策略篇3 在当今煤矿开采过程中,各种机电设备在井下作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机电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大量机电设备的使用也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事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同时,煤矿所处地形复杂,存在积水、许多易燃易爆气体,以及对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常会导致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如何进行有效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所有煤矿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对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深入讨论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改善策略。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现如今,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现代化升级,设备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因此对设备精细化操作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煤矿环境恶劣,企业待遇低等,无法吸引专业技术人员来高效操控机械设备,为了节约成本,大多借调一些其他技术工来操作。因此,机电设备老化、制度管理体系缺失以及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1.1机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使机电设备的管理有章可循。煤矿作业中设备多、情况复杂多变,生搬硬套的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可能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本煤矿的情况,因此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决策者。一方面,现有的机电管理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复杂情况下机电设备的操作需求,缺乏更加细致的制度管理;另一方面,制度的制定最后还需要靠人来执行实现。实际中,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大多时候管理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表面,工作中并没有对制度进行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深入理解,使得煤矿机电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人为增大了事故发生的风险[1]。 1.2设备操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越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如果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没有经过操控培训,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意识去判断,这样一方面无法发掘机电设备的所有功能,进而无法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和知识的缺乏使得在日常机电设备管理中对设备的隐患排查不到位,进而使得机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风险[2]。 1.3机电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及时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对磨损的零部件要定期更换,这样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超负荷运转是常态,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中,这种情况十分严重[3]。长期超负荷运转不仅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还会使设备事故频发,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此外,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不及时更换也会带来安全隐患。目前,许多先进的设备依然通过国外进口来满足需求,关键零部件损坏后在更换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因此,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往往找一些功能相似的零部件作为补充,这样虽然能够暂时维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这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1.4机电管理信息滞后 传统的机电信息管理是通过纸质的方法去人工记录每个设备以及仪表的参数,然后通过汇总来判断整个作业面的工作情况。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数据量大,对机电设备状态的全面评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手动记录和人工巡检的方式也无法实现对设备全时段的监测。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改善策略 2.1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生产至关重要。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设备的更新换代,还要对原有落后的制度进行完善。a)要对现有的制度及时进行补缺。可以通过大会讨论,多听取一线工作人员的反馈,然后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b)设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增强人员的参与感和工作积极性。c)针对一些容易忽视的环节,要做好突击检查,建立动态评价体系,切实将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图1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图[4]。 2.2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先进的设备管理需要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去指导,这样才能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为了维持煤矿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企业必须培养一批能胜任相应岗位工作的机电管理人员。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技术人员派出去接受专门的培训学习,通过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以后再上岗。这一批技术骨干回来以后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新知识传授给新人,同时也可以与新人交流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要考虑行业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薪资待遇和福利制度,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进来。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设立一些提升通道,鼓励员工积极地提升自我。从国家层面来讲,要提高特殊岗位的准入门槛,坚决杜绝无证不合格人员进入,倒逼企业提升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使更加专业的人来管理机电设备,从而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高效生产。 2.3及时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 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也是机电设备管理重要的一部分[4]。对于一些故障频发的老旧设备,要定期做好维护和保养记录,为了方便管理,表1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机电设备检查内容[5]。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做好预案,对一些关键的零配件要做好备份,这样在遇到设备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节约时间和精力。此外,可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失效的零部件进行仿真计算,构建合适的系统可靠度与维修成本之间的正态分布数学模型,从源头做好相应的维护和保养预案,节约维护成本。图2和图3分别为不同期望值下系统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系统维护成本随时间的变化关系[6]。由图2仿真结果不难发现,系统可靠度可以分为初始状态下的震荡阶段和接下来的稳定阶段,且系统可靠度与期望值近似呈正相关变化;由图3的仿真结果对比可知,维护成本与期望值μ呈负相关。综上可知,在机电设备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高寿命期望值的零部件来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针对复杂的操作环境,可建立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制度,使每个人在执行过程中操作更加规范和合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4提升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交互和共享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由于作业困难、距离地面远,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和传递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网络和大数据建立煤矿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机电设备的状态进行全天候无死角跟踪和监测(见图4)[7]。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检查和监控,煤矿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更加高效和安全,大大提升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力。 3结语 煤炭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机电设备的管理成为了煤矿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多智能化和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中国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的健全方面、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面以及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等都亟待改善和提升。为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策略,希望能为煤矿机电设备更加安全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马会明.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22):54-56. [2]郝耀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能源与节能,2022(1):167-168. [3]郭海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9):90-91. [4]王飞.杨伙盘煤矿机电安全巡检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8. [5]闫力维,高清福,杨春红.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标准化模式研究[J].能源科技,2020,18(9):67-70. [6]韩自强,岳文辉.机电设备系统可靠度和维护成本建模与仿真[J].机床与液压,2021,49(2):110-112. [7]李哲.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20,49(3):17-18. 作者:岳守鹏 单位:山西介休义棠青云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