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ot Working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热加工工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33/T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试验与研究、铸造技术、锻压技术、焊接技术、失效分析

主管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1-3814
国内刊号:61-1133/TG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41
复合影响因子:1.03
总发文量:18362
总被引量:56921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6.5497
立即指数:0.021
期刊他引率:0.7198
平均引文率:9.1026
  • Mg对Al-Cu-Mn-Ag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肖代红; 黄伯云; 陈康华 刊期:2007年第18期

    通过铸锭冶金及形变热处理,制备了不同Mg含量的Al-Cu-Mn-Ag合金。采用拉伸测试、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研究了Mg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微量Mg,改变了基体合金的时效硬化过程与析出相种类。185℃峰时效时,Al-4.45Cu-0.49Mn-0.58Ag-0.82Mg合金的主要强化相由片状Ω相和少量θ'相组成。增...

  • 1Cr18Ni9钢热化学反应型玻璃质耐蚀陶瓷涂层研究

    作者:马壮; 魏宝佳; 李智超 刊期:2007年第18期

    用热化学反应法在1Cr18Ni9钢基体上制备了SiO2-MgO低熔点玻璃陶瓷涂层,该涂层在热固化后产生新陶瓷相,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耐盐性。

  • 时效对快速凝固Cu-Cr-Sn-Zn合金性能的影响

    作者:陶盛; 王东锋; 康布熙; 田保红 刊期:2007年第18期

    研究了快速凝固Cu-0.36Cr-0.23Sn-0.15Zn合金的时效处理,发现在不降低快速凝固合金电导率的前提下,可使其显微硬度比常规固溶合金提高35%。快速凝固合金强度和硬度的提高主要是弥散析出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以及晶体缺陷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表明,该合金快速凝固后,在500℃时效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其峰值可达159HV;而在550℃时效...

  • Al2O3p/2024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作者:代雄杰; 白朴存; 张秀云; 邬早勤; 侯小虎 刊期:2007年第18期

    利用TEM、HR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挤压铸造法制备的Al2O3颗粒增强2024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Al2O3p/2024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良好,未发现界面反应物,铝基体与Al2O3颗粒以共格关系结合,界面属直接结合型,且Al2O3颗粒与Al基体存在如下的位向关系:Al2O3(1^-1^-21^-)//Al(1^-1^-1^-);Al2O3〈3^-41^-1^-...

  • 热机械合金化合成WC-Co硬质合金研究

    作者:缪伟民; 鲁玉祥; 刘彦霞; 任云鹏; 娄琦 刊期:2007年第18期

    采用热机械合金化方法,通过W与C之间的原位反应制备了WC-Co硬质合金,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物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热机械合金化合成的WC-Co硬质合金的组织结构呈细棒状,延长球磨时间或升高合成温度均能提高反应物的反应活性,从而促进中间产物Co3W3C亚稳相向WC稳态相转变,并使组织均匀、致密,但过高的合成温度会使细棒状WC晶粒有长大...

  • 锌铬膜的成分与力学性能的深度剖面分析

    作者:王振林 刊期:2007年第18期

    采用浸涂及烧结工艺制备了锌铬膜防腐涂层,用辉光放电光谱分析和纳米压痕/划痕试验技术对其成分和力学性能分别进行了深度剖面分析,并探讨了涂层组成对防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元素随深度呈不同的分布状态和变化趋势,并与烧结过程相关,硬度、弹性模量的深度分布与元素的深度分布相对应,膜层有较低的失效临界载荷。

  • 室温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工业纯钛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作者:付文杰; 赵西成; 杨西荣; 郑艳霞 刊期:2007年第18期

    采用两通道夹角Φ=120°,外圆角Ψ=20°的模具,在室温下成功实现了工业纯钛单道次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并对变形试样进行(200~500)℃×0.5h退火,研究了试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工业纯钛经单道次ECAP变形后,组织内存在大量的形变孪晶;晶粒碎化成板带状组织;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显著提高,并保持了足够的塑性;退火温度低于300℃时,显微...

  • 热处理对铜基大块金属玻璃晶化过程的影响

    作者:王志新; 卢金斌; 席艳君 刊期:2007年第18期

    利用差热分析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法对Cu60Zr20Hf10Ti10大块金属玻璃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98K退火1h,铜基大块金属玻璃的晶化激活能明显降低;在过冷液相区等温晶化时,随温度降低,晶化的孕育时间和过程都明显延长;不同温度下淬火处理对随后晶化过程影响很大。

  • BT-20钛合金厚板组织形貌对应性能特征分析

    作者:王耀宁; 马红周; 郭志军; 赵西成 刊期:2007年第18期

    主要研究了BT-20钛合金厚板4种典型组织对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冲击和断裂韧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形貌对应不同的性能指标,特别是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以及断裂韧度指标对组织形貌比较敏感。等轴、双态α+β加工组织具有较多的等轴初生α颗粒,可产生均匀的应变,因此塑性良好;而保留有原始β晶界的片状魏氏组织和短板条状的网篮组织由于...

  • 高压对Cu-Zn合金固态相变组织的影响

    作者:孙莉 刊期:2007年第18期

    借助金相、SEM/EDS及XRD对不同高压下Cu-Zn合金固态相变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压力对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合金在25~750℃、3~6GPa的压力下发生固态相变时,可获得晶粒尺寸细小、形状各异且分布随机的α相,Cu-Zn合金的相变体积分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少,当压力为6GPa时,Cu-Zn合金的组织变化不明显。

  • 近等温加工参数对GH4169合金晶粒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作者:郭艳丽; 姚泽坤; 孙伟; 田军强; 虢迎光; 郭鸿镇 刊期:2007年第18期

    探讨了近等温加工参数(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对GH4169高温合金晶粒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变形量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该合金的晶粒尺寸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在1060℃和10^-2s^-1的应变速率下,晶粒尺寸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变大;在1020℃大变形条件下,应变速率高或低时,均能细化晶粒,而应变速率中等(10^-2s^-1)时,不能细...

  • 钒铁与钒氮合金生产HRB500钢筋的对比试验研究

    作者:赵亮; 张朝晖; 巨建涛; 刘漫博 刊期:2007年第18期

    研究了加入钒铁和钒氮合金生产HRB500钢筋的对比试验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其V、N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采用钒氮合金生产的HRB500钢筋强度明显提高,细化晶粒的效果比钒铁的效果好,在钢中碳当量、钒含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加入的氮促进V(C、N)化合物的析出,而大量细小弥散的V(C、N)析出物是钒氮合金钢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生钢筋的力...

  • 退火处理对B4C-CeB6/Al复合材料相组成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彭可武; 吴文远; 徐璟玉; 宁福虎; 涂赣峰 刊期:2007年第18期

    首次向B4C中添加CeO2,原位合成制备了B4C-CeB6多孔增强体。然后采用无压浸渗法,将金属铝渗入B4C-CeB6增强体中,制备出B4C-CeB6/Al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相组成的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试。对无压浸渗法制备的B4C-CeB6/Al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退火处理后,对其也进行了相组成的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退火温度下,退火后的B4C-Ce...

  • SHS/PHIP法制备Ti3AlC2可加工陶瓷的塑性特征

    作者:李翀; 李滨品; 赵家全; 赫晓东; 李庆芬 刊期:2007年第18期

    研究了用SHS/PHIP技术制备出的Ti3AlC2可加工陶瓷的塑性变形特征。应变速率为1×10^-3/s,从室温到1300℃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室温到800℃的压缩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但存在显微塑性。主裂纹的偏转与分岔、晶粒的分层与扭折是主要变形机制;1000℃到1300℃,位错运动带来了塑性流变的结果。800℃到1000℃被称为韧脆转变温度区间,在此温度区间以上的应...

  • 热处理工艺对高强高导Cu-Cr-V-Zr-RE合金性能的影响

    作者:徐祖豪; 张修庆; 邓鉴棋; 赵祖欣; 叶以富 刊期:2007年第18期

    对Cu-Cr-V-Zr-RE合金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以及时效时间对合金显微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20℃×1h固溶,550℃×1h时效。在该热处理工艺下,合金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显微硬度达到134HV,电导率达到80.5%I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