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律评论

人大法律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Renmin University Law Review

杂志简介:《人大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清代法律史专题、论文、评论、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413
总被引量:885
H指数:13
  • 卷首语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经过半年时间的组稿,《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卷第1辑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在本辑的组稿、编印、出版的过程中,收到了广大学人的踊跃投稿,得到了法学院韩大元院长、指导老师张志铭教授、外审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法学院诸多师长及历届编辑的不断激励。此外,编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使得本书的出版成为可能。我们在此向诸位表示衷心感...

  • 从法制体系到法治体系:以宪法法律权威为中心的体系转型

    作者:李桂林 刊期:2015年第01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制体系到法治体系"与"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这两个命题具有内在一致性,法治体系建设实质是从现有法制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转型。我国法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处于从人治到法治的过渡阶段。"从法制体系到法治体系"意味着正...

  • 法治体系建设中的司法转型

    作者:方乐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转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不仅对当下中国的司法发展提出了新的主体性法权要求,而且为司法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和社会空间以及丰富的制度资源和社会动力。司法发展不仅必须因应这种由于法治建设重心的转变所带来的法权要求的变化,还要及时回应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内在性纠纷变化。因此,法治体系建...

  • 乡村司法的理论困境与法治化治理理论之提出

    作者:张青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本源意义上看,乡村司法应为乡村人民法庭之司法。历经多年发展,乡村人民法庭目益现代化、规范化,法官办案方式亦由"马锡五审判方式"逐渐转向形式化的司法方式,但结果却近乎一种"两不是"的草率判决。这表明,我国乡村司法已陷入"内卷化"困境。囿于各自研究进路的限制,乡村司法既有的"法治论"和"治理论"均无法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这从根本...

  • 法律权威源自何处——苏格拉底对法律权威的哲思

    作者:肖厚国 刊期:2015年第01期

    无疑,法律必须具有权威性,它要求公民必须服从法律并遵守法律判决。但问题是:公民是否因此必须放弃对法律的批判或反思的自由?法律的权威性来自何处?柏拉图在《申辩》和《克里托》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在他看来,法律的权威性来自于其负载的正义,对法律及权威的服从以正义为前提条件;当法律与正义的道德原则相悖的时候,正义实施独...

  • 司法公正:二维评判与司法论证方法

    作者:梁平 刊期:2015年第01期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司法公正的基本要素包括正义的司法规则、物态化的司法装置、司法程序中法官与当事人的理性互动以及司法裁判结果的公正性评判,法官思维独立、诉讼结构与程序技术对司法公正具有重要影响。司法公正具有两种评判维度:根据法律规则标准,司法裁判结果是否公正,主要在于法律规则是否得到了准确适用;而实质正义标准则对司法裁判予...

  • 法律现实化、类型思维与哲学诠释学——考夫曼类型学说的误区及其根源

    作者:陈坤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类推与"事物本质"》等学术著作中,考夫曼提出了类型学说。这一学说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类型思维这一新的法律适用思路。然而,类型学说也存在理论误区,这主要表现在:它忽视了立法过程中规范类型建构的主体性与司法过程中规范类型确认的语言习惯性。这一理论误区导致考夫曼所提出的类型思维由于无视立法意图与语言习惯的约束而无法成为妥当的法律...

  •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契约的地权内涵

    作者:袁震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群体之间缔结了一个以农村土地属于农民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契约,这一政治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契约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与思想,核心内容是农村土地的农有农用——"耕者有其田",该政治契约的缔结与践行起到了动员农民投身革命并缔造新中国的巨大历史作用,也使新中国...

  • 公私领域分离与我国宪法再修改

    作者:陆幸福 刊期:2015年第01期

    公私领域分离为构建现代政府模型所必需,自1949年以来,中国在此方面历经两个阶段:一是私人领域消失,二是残缺的私人领域重现。当前公私领域分离不足造成公权力不受制约、个人权利易遭侵犯、民众不安全感较强、社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社会稳定受冲击等后果。尽管公私领域分离需要在立法和法律实施两个层面确立,但首先应该体现在作为根本法的宪...

  • 宪法商谈论

    作者:王旭 刊期:2015年第01期

    宪法商谈理论是对传统宪法解释学的发展。普通商谈哲学和当代审议民主政治理论构成了宪法商谈的理论基础。从比较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宪法商谈有三个基本的层次,连接着以司法权为核心的政治国家与生活世界。宪法商谈理论对于宪法解释学最大的发展即在于,将宪法不仅仅理解为主观权利保障的清单,而是一种对公共善的担保,因此宪法实施不仅仅取决于某...

  • 美国国家安全指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潘培伟 刊期:2015年第01期

    国家安全指令是总统给部门负责人发出的一种正式通知,总统把国家安全事务方面的决定告知相关部门,一般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后续行动。国家安全指令的目的是实施和协调国家安全领域的军事政策、外交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国家安全指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总统经常把国家安全指令作为其优先考虑的事项,然而国家安全指令却几乎不为公众所知,因为大...

  • 人身危险性与死刑控制的理论重构——以行为人为中心的另行考察

    作者:陈伟 刊期:2015年第01期

    绕开死刑既有学说抽象层面的存废之争,在现有的司法运作体制下,探究如何从实体法层面有效限制死刑适用无疑是务实性的做法。定位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视角,先把犯罪行为人置于主体性地位审视再作死刑适用与否的判断,不仅与我国刑法对死刑限制性适用的初衷相契合,而且与刑罚思潮的主流价值相一致。人身危险性理论可以对死刑的司法适用进行双重限...

  • 民法过失责任之“过”

    作者:余履雪 刊期:2015年第01期

    对于民法过失责任的理据,报应型公正的问题在于它忽视了对损害的弥补;当代人对亚里士多德矫正公正新的诠释,亦没有给出过失责任的直接依据;功利主义无法逻辑地解释过失责任中的"内部运气"与"外部运气";康德的普遍法原则和目的亦无法证明为什么过失责任必须以"损害结果"为必要条件。过失责任的依据,须在分配公正的框架下考察。分配公正考虑的是好...

  •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研究

    作者:胡延玲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的分析,以期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可行之路。在探讨了影响科技型公司融资的因素之后,本文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文献的研究,对此新兴业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的分析揭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

  • 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论《旧邦新论》中的两个问题

    作者:黄翔 刊期:2015年第01期

    白彤东的《旧邦新命》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白彤东以及其他一些推动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倾向于排斥儒家形上学和儒家元伦理维度,这是由他们对儒家哲学中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有所误解所致。其次,白彤东的政治学模型采用了比罗尔斯的薄化理论更薄的处理。我论证这个更薄的处理站不住脚;即使是罗尔斯自己的薄化理论对白彤东的比较研究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