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律评论

人大法律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Renmin University Law Review

杂志简介:《人大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清代法律史专题、论文、评论、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413
总被引量:885
H指数:13
  • 亲历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若干问题与争议

    作者:刘海年 刊期:2012年第02期

    刘海年教授作为一位亲身参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法律学人,以其个人的观察和视角,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理论务虚会"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过程、"两案审判"中的种种法律问题和角力,是我们研究当时法治发展的宝贵材料。评议阶段中,张志铭教授认为要客观看待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法律事件;马小红教授以法制史的视角提出制度和人的完善应当是社会...

  • 卷首语

    刊期:2012年第02期

    <正>在众多作者及读者的关爱与期待下,经过本届编委会通力合作,《人大法律评论》2012年卷第二辑终于出版了。在近半年的组稿期限内,我们从数百篇来稿中遴选出14篇文章组成本辑《评论》。本辑作者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以...

  • 罪刑关系视野下以刑制罪的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孙道萃 刊期:2012年第02期

    传统理论一般将罪刑关系理解为罪刑的因果性,即刑因罪生。以刑制罪是反思静态、单向式罪刑关系后的产物,旨在于以刑为起点来思考和运作罪刑关系。融合观念与方法于一体的以刑制罪,具有反向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刑事立法、定罪、量刑和刑法解释及行刑中得以体认,发挥着沟通制约的作用,契合了当前刑事政策的能动性趋向。从宏观看,实现以刑制罪须...

  • 刑事错案赔偿的立法与实践问题

    作者:郭欣阳 刊期: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140件刑事错案案例的求偿情况进行研究可知,刑事错案索赔难、赔偿范围窄、赔偿金额少一直是刑事错案赔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我国刑事错案赔偿制度,当务之急就是澄清刑事错案责任与刑事赔偿责任,在此基础上明确错案赔偿的归责原则,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错案赔偿的标准。

  • 卧底侦查之立法评析

    作者:庄乾龙 刊期:2012年第02期

    域外各国及国际卧底侦查立法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内部规定到基本法律、从判例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则多以成文法的方式对卧底侦查进行规制,但缺乏体系性与全面性。我国卧底侦查立法位阶低,存在笼统性、模糊性、秘密性等缺陷。卧底侦查的应然法律依据只能从基本法律中寻找,并需配合其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理论立法模...

  • 刑事被害人品格证据研究

    作者:范红达 刊期:2012年第02期

    刑事被害人品格是指被害人的名声、在社区的威望以及过去具体的行为实例等,由于其证明效力低下、易引起认识偏见以及可能对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等原因,立法一般排除被害人品格证据的适用。但是被害人品格证据可以在故意伤害和性侵犯案件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证明价值。所以,深入客观地分析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对被害人品格证据的规定,才能更好地为我...

  • 残缺不全的“小额诉讼程序”质疑

    作者:刘学在; 欧阳俊 刊期:2012年第02期

    小额速裁程序的试点过程中出现了受理案件类型单一、调撤率过高和当事人对小额诉讼程序选择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最近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小额诉讼程序,反而绝对化地规定对小额案件实行一审终审。这一制度设计有违当事人权利保障的充分性、平等性,且程序的正当性基础不牢。借鉴域外的经验并...

  • 在进与退的边缘:我国宪法解释之反思

    作者:王菁; 张鑫 刊期:2012年第02期

    对于宪法解释的概念、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不约而同地对宪法解释提出了现实的担忧和完善的渴望。从逻辑的思维路线,应对宪法解释的含义出发,通过思考宪法解释主体和客体的维度,来限定宪法解释的概念;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宪法解释的实践与否、实践的次数进行整理,来分析我国宪法解释缺失的原因;通过总结我国宪法解释的必要性...

  • 评欧盟布鲁塞尔判决体系的新近发展

    作者:张文亮 刊期:2012年第02期

    布鲁塞尔判决体系最早是依托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建立起来的,其被公认为是国家间开展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合作的最为成功的典范。虽然2001年《布鲁塞尔条例Ⅰ》取代了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但其在很大程度上承继了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布鲁塞尔判决体系依据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所搭建起来的根基尚且稳固。2003年《布鲁塞尔条例ⅡBis》开...

  • 此“法治”非彼“法治”——兼论香港的法治水平

    作者:石冰心 刊期:2012年第02期

    本文从"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区别开始阐述"法治"这个从古到今源自西方的"法治"观。其实,西方的法治被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这两种,"形式法治"是实现"实质法治"的前提。而我国现今所提倡的"依法治国"则需要高度民主政治体制。这项要求其实是属于西方"实质法治"的范畴,因为西方的"形式法治"并不要求一定要有民主的政治体制。除此以...

  • 人权可以没有形而上学吗?

    作者: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龑 刊期:2012年第02期

    在世界范围内,人权被视为现代国家规范秩序的基础。然而,人们对于相信人权存在并非一种集体幻觉,以及它完全可以充当法治国的普遍可接受的规范基础,都还存有疑问。为此,从逻辑上对人权之存在加以证立就非常必要。总体上,有两种最基本的人权可证立性的观点,一为怀疑主义,二为非怀疑主义。非怀疑主义人权观坚持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持人权,这些理由主...

  • 从民法角度看公法与私法的交错与互动

    作者:吉村良一; 张挺 刊期:2012年第02期

    首先本文概括了传统的日本法学理论中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关系的相关学说,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新情势下出现的公法与私法的交错以及互动的典型情况:景观利益的私法保护、环境法以及都市土地法中的交错、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的效力、民营化,并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与以下日本民法的新理论是不无关系的:即"外廓秩序"论、市民社会公序论以及基本权利...

  • 作为侵权法规则的责任保险——责任保险影响行动中的侵权法的六种途径

    作者:汤姆·贝克; 李威娜 刊期:2012年第02期

    责任保险通过六种途径影响着行动中的侵权法。除非潜在的被告是最为富有之人,责任保险已然成为被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对责任保险金额的契约性限制事实上也限制了原告可能获得的损害赔偿金数量;责任被修正与既有保险相符;责任保险使侵权诉讼变为"重复参讼者"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保险公司根据他们在侵权法规则及和解准则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长远...

  • 国际人道主义法与伊斯兰战争法中的战俘保护比较研究

    作者:梅·默菲; 默罕默德·艾·塞迪; 李婕 刊期:2012年第02期

    无论武装冲突如何被定性、被分类,关押在敌方阵营中战俘的待遇一直是武装冲突中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古代,敌军俘获的人没有任何权利,也没有战争囚犯这个概念。但如何对待战俘却不是一个新的挑战,甚至旧约全书中都要求给予在武装冲突中被俘获的人人道主义待遇。俘虏最初被视为获胜方战利品的一部分,并常被杀死或奴役。罗马人对待战争中抓获的俘虏...

  • 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一般性的研究框架——塔玛纳哈《法律与社会的一般法理学》述评

    作者:郑海平 刊期:2012年第02期

    关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西方传统法律理论中流行着一种"镜像命题":法律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社会中的习俗和道德,其功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在《法律与社会的一般法理学》一书中,塔玛纳哈对"镜像命题"提出了批判,认为它并不能解释非西方社会的情形,甚至也不能解释当代西方的情形。以这种批判为基础,塔玛纳哈构建了一个研究法律一社会关系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