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艺苑

齐鲁艺苑杂志 省级期刊

Qilu Realm of Arts

杂志简介:《齐鲁艺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63/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术学、戏剧影视学、音乐学、艺术学、设计学、图版、舞蹈学、成果评价、艺术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2-2236
国内刊号:37-1063/J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7
总发文量:1904
总被引量:2575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 水性品格 禅意境界——张洪祥油画风景作品读记及其他

    作者:张丽华 刊期:2010年第04期

    从张洪祥油画风景画谈起,从艺术家个性切入艺术创作,从个体作品引申出中国油画的基本问题,把张洪祥放在整个中国油画,乃至世界油画中观照,既看到中国艺术家油画的局限性,又肯定张洪祥在努力探索的价值,以对纯正意义油画语言的呼唤引起艺术家的警醒。

  • 观看方式及其“历史”——讨论风格分析方法论的心理学基础

    作者:孟宪平 刊期:2010年第04期

    风格分析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而最初的风格学派的出发点是创作过程的观看方式,这是一个富有心理学意义的概念。但风格学派的问题是,使用了这个概念但没有分析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导致风格分析方法论受到质疑、否定甚至放弃。本文试图分析这种观看方式的心理学意义和问题根源,发现其价值,从而为当前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 雕塑语言的叙事性分析

    作者:廖卫东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从语言叙事性的角度出发,从雕塑的形式语言和本体语言两方面具体分析了雕塑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叙事特点。运用叙事学的原理对雕塑语言进行文本化的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艺术语言的功能性本质。

  • 简析环境雕塑的公共性

    作者:董明光 刊期:2010年第04期

    环境雕塑所具有的公共环境和公众文化的属性,也就是它的公众性。环境雕塑不仅要从视觉美角度来协调与客观公共环境的关系,还要协调与它所处位置的公众文化背景的关系。雕塑自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元素,只有把客观环境的公共性、人文环境的公众性及雕塑形式美的公众性三者同时考虑,并有机地协调起来才能充分展现出环境雕塑的魅力。

  • “低碳时代”的装修设计

    作者:刘志强 刊期:2010年第04期

    通过阐述时下流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即低碳化生活对装修设计师的思想观念、设计手段以及个人修养的影响,探讨装修设计师如何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相关问题。

  • 齐鲁文化在北京“齐鲁苑”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矫克华 刊期:2010年第04期

    "齐鲁苑"景观设计注重了礼乐布局、比德内涵、意境美的追求,设计者在满足环境各项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造园要素形成有序空间,突显齐鲁文化对现代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作用,阐述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景观设计艺术创作的"和谐"理念及其深远意义。

  • 云南传统民居墙体的生态建筑形式构成美

    作者:邓云 刊期:2010年第04期

    云南传统民居原生材料墙体,特别是那些未经过加工或稍经加工但却仍然保持本来特色的原生材料而建造的墙体,构成了云南地域的独特生态建筑风貌。本文以云南传统民居原生材料墙体为基点,剖析体现云南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特质的墙体形态构成、肌理构成、色彩构成三大形式构成美,探讨这些传统民居原生材料运用的技艺精华、创作思维方法。

  • 设计之梦——记法国服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

    作者:李虎 刊期:2010年第04期

    伊夫.圣洛朗是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自1950年代到2008年去世一直活跃在服装界高层领域。在他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有一种极其深邃的内涵。在他设计蒙得里安系列之后,又使用多种艺术形式引入服装,例如毕加索系列、波普艺术系列等,设计手法日趋成熟,开创了服装史上表现艺术精神和本质的先河。他的服装有高贵高雅之态,又线条单纯,结构简练,这正是伊夫...

  • 论新时期电影的色彩美学

    作者:厉震林 陈玲 刊期:2010年第04期

    中国新时期电影的色彩美学,逐渐从电影画面构成的辅助性元素上升到主题性内涵,呈现出了三个美学发展段落,即第五代的历史寓言和浓烈的色彩图腾、"第六代"的个人化叙事与灰色写实、全球化语境中的新世纪色彩神话。从电影修辞角度而言,第一阶段的色彩语言是一种局部性的视觉图谱,第二阶段则是一种写实形态,第三阶段的新世纪是一种全局性和整体性...

  • 国产电影体系受众定位策略分析

    作者:赵勇 刊期:2010年第04期

    当下电影主流受众为"青春对抗型受众"的定位策略,严重局限了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步伐。而处于事业奋斗期、身兼多重身份标识的"角色流动型受众",才是城市文化核心载体,是电影叙事的潜在消费对象,是具有稳定票房购买力的社会主流群体。受众定位的转移,有助于破解电影发展的诸多桎梏。

  • 《阿凡达》:对工具理性的追捧与反讽

    作者:孔令顺 刊期:2010年第04期

    科幻电影《阿凡达》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表达内容上都呈现出对工具理性的追捧,同时也流露出对工具理性的反讽。中国电影从中应当获得两点启示,即走出工具理性的泥沼和直面人类生存的困境。

  • 杨德昌影像叙事的张力结构

    作者:齐钢 刊期:2010年第04期

    对电影的张力应给予重视。杨德昌的影片就充满叙事张力。这不仅表现在影片价值观上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而且也反映在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过于强烈与镜头语言客观冷静的对峙;影像叙事中杨德昌还充分应用了反讽和声画对立的技巧增强影片的艺术张力。

  • 侯孝贤电影的民族志模式

    作者:熊晓霜 刊期:2010年第04期

    在电影日益技术化和商业化的今天,电影艺术本身应该具有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却往往被忽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一直以来以其特有的现实主义特色著称,记录台湾历史和传承台湾文化贯穿了导演侯孝贤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他的12部代表电影以时间上的编年史模式和空间上的全景模式,展示了台湾地区一百多年历史发展中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侯孝贤的电影...

  • 台湾电影中的日本情结

    作者:赵春 刊期:2010年第04期

    台湾电影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暧昧的日本情结,而其又可分为仇日和亲日两种。仇日情结多讲述日本对台湾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亲日情结的言说方式则略显隐晦,多缅怀已逝的殖民时代,或歌颂当下台日的亲密关系,或推崇日本的文化。仇日情结形成原因比较单纯,而亲日情结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皇民化运动"的遗毒,也有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化...

  • 现代美国音乐学观念的变迁

    作者:杨丽 郭磊 刊期:2010年第04期

    虽然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美国的音乐学发源于德国的音乐学体系,但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美国音乐学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音乐学发展的主力军,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回溯其历史,借鉴其良益,不仅有利于我国西方音乐学研究的发展,加强中西换位对话,而且对我国音乐学总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性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