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singhua Studi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希腊哲学、理论哲学、实践哲学

主管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创刊时间:201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246
总被引量:51
H指数:3
  • 柏拉图对逻辑的贡献

    作者:王路 刊期:2017年第02期

    柏拉图关于'是'的讨论与知识相关、与真相关。特别是他关于'不是'的讨论还凸显出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是'出发,先是借助'运动'和'静止',后又借助'相同'和'相异',试图达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说明。他的讨论在许多方面给人启示,包括关于语言的考虑,关于区别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东西的考虑,关于句法和语义的区别的考虑。所有这些考虑涉及与逻辑相...

  •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理论

    作者:大卫·博斯托克; 吕纯山(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大卫·博斯托克认为,亚里士多德赋予形式以太多它本身无法承担的角色,以至于在《形而上学》中根本无法对形式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而本文集中于分析除《形而上学》之外的亚里士多德其他著作中的形式的功能,并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概念能满足它们所有的角色功能。因为在逻辑学著作中,形式是种,在《物理学》中是与质料相对照而出现,在生物学著作中,形式...

  • 亚里士多德的单纯物的自然目的论——对《物理学》Ⅱ.8中雨的例子的一个解释

    作者:张家昱 刊期:2017年第02期

    亚里士多德并不仅在生物学领域寻求目的论的解释,对于单纯物亦然。在亚里士多德言及冬雨之具有某种目的时,他所设想的'雨'并非水从天而降的运动过程,而是一种作为单纯物的'雨',一种从天空下降到作为其'自然位置'的地面的特殊的水。在到达地面的一瞬,雨将其内在自然本性实现出来,因而成为其自身,并借此完成了对神的模仿。

  • 休谟的工具实践理性观念

    作者:张继选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旨在考察并清楚地理解休谟的工具实践理性观念。根据工具论的实践理性观念,理性唯有指导行为而起工具性作用才是实践的。休谟的工具理性观念出发点是他对传统道德理性主义的战斗论题(即理所当然地认为在理性和控制意志的情感之间存在着持续的战斗)的批判。所以,本文将首先考察休谟所面对的道德理性主义的主流传统,然后,将详细分析和讨论构成...

  • 哲学自我-意识的赠礼

    作者:贺博特·博德; 谢晓川(译); 黄水石(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最后时代初始阶段的哲学展开并不曾达到自我-意识;哲学的自我-意识是卢梭划时代智慧的赠礼;这一智慧赠予时代的是思想所造的纯粹之'人',后者守护着这一时代人的人性和尊严。作为哲学自我-意识的自我,这样的'人'首先是卢梭的智慧之思想象的作品,创造性的想象力基于自由原则并通过人与自身的区分来锻造纯粹的自我。'自我'首先在书信体小说《新爱洛...

  • 作为反形而上学原则的关系唯名主义

    作者:迪奥戈·萨丁哈; 汤明洁(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福柯与马克思都消解了本质,从而抛弃了哲学阵地。本文首先从文本上追溯了福柯与马克思对本质之消解的观点来源,其次分析了两者是以何种方式消解本质的,最后阐明了他们如何避免了重返形而上学。由此可以得知,在这一消解本质的过程中,关系唯名主义是关键,作为一种新唯名主义,它并不以个体为优先;而通过关注实践与历史,福柯与马克思则确保了思想的...

  • 《存在与时间》——《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改写?

    作者:弗朗柯·伏尔皮; 王宏健 刊期:2017年第02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的阐释开始受到学界的重视,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伏尔皮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存在与时间》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平行关系的探讨,后者已经成为海德格尔研究界的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论题。作者指出,海德格尔在对胡塞尔的真理理论的批判中走向了亚里士多德,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所提出的实存论分析乃...

  • 从先验想象力到理念——早期德勒兹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解释与改造

    作者:牛子牛 刊期:2017年第02期

    德勒兹经常将自己早期的哲学界定为'先验的经验主义'哲学。学界一般认为,德勒兹尽管吸取了康德的'先验'概念及其'内在性批判'的大体方法,但对于先验领域本身的意义和构造,则几乎全异于康德之所设想,而更多吸收了来自尼采、斯宾诺莎、柏格森等哲学家的概念方式,而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通常被视为一种几乎全然批判性的关系。本文拟通过揭示德勒兹在追...

  • 20世纪初的捷克哲学

    作者:米罗斯·格拉多维勒; 龚李萱(译); 牛子牛(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作为一个小国,捷克哲学的命运在其历史上始终与来自国外的哲学运动相关。捷克哲学家在西方(如欧洲)哲学的历史上从未起到过决定性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捷克哲学没有其自身的特色、话题和争议。在本文中我们要关注的是捷克哲学最鼎盛的时期(1900年代—1920年代),该时期之哲学被称为“所有捷克哲学的母体哲学”、“捷克民族哲学”,或是确实“具...

  • 超验与范畴

    作者:雅恩·帕托什卡; 皮特·帕维拉斯(英译); 贺腾(中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简要展示了夸美纽斯的形而上学改革计划。本文指出且论证了库萨的尼古拉对夸美纽斯的影响,也说明了夸美纽斯异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地方。此外,本文分别介绍了夸美纽斯的偶性学说、超验推出偶性学说以及实体学说。最后,本文介绍了夸美纽斯对后世的影响。

  • 雅恩·帕托什卡论扬·阿姆斯·夸美纽斯的形而上学以及库萨对他的启发——对夸美纽斯三分论研究的贡献

    作者:皮特·帕维拉斯; 贺腾(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旨在展示帕托什卡对夸美纽斯三位论的研究的贡献,总结和评价了帕托什卡《超验与范畴》一文。本文追溯了西方思想史上三分论的起源及发展。夸美纽斯三分论思想受到库萨的尼古拉的影响。相较于库萨的尼古拉,夸美纽斯是更为激进的三分论者,他分别在质、量、时间、空间以及学科划分等领域找到了三位的结构。

  • 帕托什卡对黑格尔艺术过去性理论的解释

    作者:米洛斯·舍夫契克; 俞燚帆 刊期:2017年第02期

    帕托什卡通过发展黑格尔的观点,提出了艺术的两个时期的概念,即'艺术文化'时期与'美学文化'时期,二者的艺术作品都揭示出某种给予人类存在以基本参照点的意义,其中,艺术时期的艺术提供了客观的、具有约束力的意义,而美学时期的艺术提供了私人的、个体的意义。后期帕托什卡通过对黑格尔艺术过去性理论的解释,表明艺术揭示了作为意义之显露的存在...

  • 先贤祠-索邦大学索邦当代哲学中心简介

    作者:让-弗朗索瓦·盖赫威冈; 汪沛(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索邦当代哲学中心(Le Centre de Philosophie Contemporaine de la Sorbonne,简称PhiCo)创建于2006年,隶属于巴黎一大——先贤祠-索邦大学(Universitéde Paris I-Panthéon-Sorbonne)哲学系,在法国影响深远。中心由以下三个原本就存在的研究所聚合而成:'规范、社会、哲学'(NoSoPhi:Normes,Sociétés,Philosophie)研究所,'经验与知识'(EXeCO:Experi...

  • 无伦理的伦理生活(l’éthicité)——论“博肯定理”及哈贝马斯和霍耐特对它的应用

    作者:让-弗朗索瓦·盖赫威冈; 宋珊珊(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围绕关于世俗化的'博肯定律'这一概念展开。对于世俗化现象中政治的去神圣化有两种相反观点。第一种看法认为,现代性是对前人遗产的继承;第二种则坚持,是新的社会组织机制创造了现代性。国家的世俗化是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中心论点。没有市民社会,民主进程等商谈程序,可能造成市民社会进一步分裂。哈贝马斯主张一种民主观念的空心化观点,他...

  • 摆脱了形而上学的实在论

    作者:约斯林·贝努瓦; 邝全(译)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通过阐述一种情境性的实在论,来抵制新实在论思潮中的形而上学倾向。新实在论为了驳斥'相关主义',提倡'回归形而上学',企图撇开思考的具体条件而提炼出某种'纯粹的存在'。情境性的实在论则一方面肯定,任何情境下的思考和言说都扎根于实在中。因此,强调实在的情境性并不会陷入相对主义,反而界定了语言和真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情境性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