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singhua Studi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希腊哲学、理论哲学、实践哲学

主管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创刊时间:201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246
总被引量:51
H指数:3
  • 中国哲学精神之绵延(二)——扬雄《太玄》的哲学意义

    作者:叶秀山 刊期:2016年第01期

    西汉扬雄(前53—18)的《太玄》把道家和儒家的学说'结合'在一个'玄'的'凝固'的'体系'之中。在《老子》书中有一种'一分为二(多)'的思想,而扬雄所阐述的主要是'合二(多)为一'。《老子》看到的世间万物,'同出一源',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而扬雄眼里万物都是'现成'的'东西','需要'一个'统一'的'力量'将它们'整合'起来,这个力量就是'玄'。在这个意义...

  • 康德“德行论导论”句读(三)

    作者:邓晓芒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继续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德行论'[Tugendlehre]的导论的第三部分(13-18小节)进行'句读'。这个导论是概括整个德行论(伦理学)的总纲,抓住这个总纲,就不会在那些极其繁杂的规定中迷失方向。这一部分包含康德在'导论'中所预拟的纯粹德行论之讨论的原理、德行论与法权论相分离的原则以及德行论之划分的前概念。由于遵循德行论的理念,这...

  • 能否扼住命运的咽喉——普罗米修斯主题的变奏

    作者:刘东 刊期:2016年第01期

    无论是基于古希腊文明的固有精神,还是基于中国文明的固有精神,我们当然不应该去鼓励人类的'自高自大',而是竭尽全力地去避免人类的'自我膨胀';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却也不必由此便想要因噎废食,转而又去宣扬人类的'自暴自弃',而只应谨慎地提倡人类的'自警自律'。也就是说,在目空一切和匍匐在地之间,在无所作为和为所欲为之间,在遁回原点和修...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超越唯心论

    作者:唐浩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认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超越唯心论,即一种非实质性的超越唯心论。这种超越唯心论之所以是非实质性的,是因为它和康德本人的超越唯心论相反,认为不可能存在实质性的先验真理(substantial a priori truth)。但是《逻辑哲学论》虽然在这点上和康德相反,却依然包含着两条超越唯心论的基本洞见,即(a)思想和实在之间的...

  • 精致的排除性与精致的因果性

    作者:钟磊; 丁岳涛 刊期:2016年第01期

    排除论证旨在拒斥不可还原的心灵属性的因果效力,对非还原物理主义而言,这一论证可能是最为严峻的挑战。许多业已提出的对排除问题的解答仅能拒斥掉排除论证的简单版本,却无法封阻我所引入的精致版本。在这篇论文中,我试图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诉诸一种对因果性的精致理解来拒斥精致版排除论证,我称之为'因果性的双重条件观'。具体而言,我会论证因果...

  • 论何物可名

    作者:李大强 刊期:2016年第01期

    哲学家们经常就一个表达式是否有指称发生争论,而这种争论出于对问题性质的误解。一个表达式是否可以充当某物的名称?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而是'困惑'。本文以弗雷格的《论涵义和指称》和奎因的《论何物存在》为样本,梳理和比较了几种重要观点,就前者讨论了句子的指称引发的争论,就后者讨论了主词和谓词的指称引发的争论。

  • 评陈嘉映论早期维特根斯坦

    作者:唐浩 刊期:2016年第01期

  • 对陈嘉映回应的回应

    作者:唐浩 刊期:2016年第01期

  • 迂回之径:一条未曾涉足之路

    作者:约翰·佩里; 谢凯博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为解决由同一性导致的困难,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为同一性陈述的概念内容设定了特殊规则。弗雷格这种处理方式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不应该止步于此,而是要更进一步推广到同一性陈述以外的问题。继续贯彻弗雷格的上述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区分不同层次上的真之条件从而使该解决方案不只局限于同一性陈述上。经过这样的一般化,弗雷格意义上的真之条...

  • 从康德到弗雷格——论先验逻辑对现代逻辑的奠基

    作者:王策 刊期:2016年第01期

    康德的先验逻辑与弗雷格的现代逻辑,不但属于不同的逻辑类型,而且建立在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上。然而,这种观点近年来逐渐遭到挑战。我将在本文中继续挑战这种看法,主张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不但没有形成对立,它们在各自的基本结构和哲学基础方面隐藏着某种一致性。康德对现代逻辑的三个基本结构性特征作了奠基性的工作:一,概念和对象的区分;二,命...

  • 论当代西方心理内容研究中的命题角色

    作者:宋荣 刊期:2016年第01期

    逻辑是哲学的工具。作为逻辑学核心范畴的命题,在心灵哲学领域的基础问题研究中逐渐凸显出其独有的分析功能。尤其是在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中,命题分别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

  • 论戴维森的心智理论

    作者:戴益斌 刊期:2016年第01期

    戴维森将泰勒·伯格提出的心智的反个人主义概括为两种:社会性的外在主义和知觉性的外在主义。前者重视社会实践对心智的影响,后者重视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心智的影响。戴维森主张将心智的社会因素置于因果关系的框架之中考虑,因此,他倾向于支持知觉性的外在主义。但是,在戴维森的理论框架中,戴维森反驳社会性的外在主义的三点理由事...

  • “不可避免”的行动、道德责备与康德原则

    作者:徐向东 刊期:2016年第01期

    哈里·法兰克福的思想实验表明道德责任并不要求可供取舍的可能性,而不相容论者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实验来反驳法兰克福的观点。本文第一部分考察了大卫·威德克试图按照道德责备的概念来反驳法兰克福的论证的背景和动机,并澄清对法兰克福的某些误解。本文第二部分表明了威德克对道德责备的理解就其合理性而论实际上取决于法兰克福自己提出的观点...

  • 政治文本的理想解释(英文)

    作者:阿洛伊修斯·P.马丁尼奇 刊期:2016年第01期

    许多文本解释致力于理解在交往中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意谓,或者理解文本本身的意思是什么。唯一规范性的考虑只是这种解释是否是正确的或真的。然而有一种重要的文本解释,他致力于在一些诸如美学(诗歌和其他文学)、宗教(《圣经》和《古兰经》)和政治的规范性维度中辨识能赋予文本的最好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要关注的是理想的政治的解释,特别着...

  • 独守千秋纸上尘——古希腊哲学与当代中国问题之反思

    作者:刘康 刊期:2016年第01期

    五四时代的全面反传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合法性危机'的表征。施特劳斯回归西方古典人文传统的呼声以及海德格尔对西方传统形上学的解构与新诠,都反映了西方当代文化也面临了合法性危机。大陆继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之后于90年代所兴起的'国学热',也同样是一种重新审视传统的呼声。值此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重新思考西方启蒙运动,以及与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