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杂志简介:《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24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政治理论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教育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青岛发展研究、研究生课程论坛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6-4133
国内刊号:37-1248/G4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31400004029274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被引量:2561
H指数:15
  • 论马克思“经济学”、“哲学”与人的二重性存在

    作者:史少博 刊期:2006年第01期

    经济学和哲学在马克思那里是一块不可分割的整钢,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始终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同一过程,他在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时也实现了伟大的哲学革命。马克思“经济”和“哲学”视野是融合的,这是由人的二重性存在的不可分割决定的,“经济”和“哲学”与人的二重属性是紧密相连的。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周敦颐:儒学本体论思维向度的开启者

    作者:何善蒙 刊期:2006年第01期

    周敦颐是儒学本体论思维向度的开启者,虽然他曾出入佛道,但他学术的最终旨趣在于儒学,“无极”是其儒学宇宙本体论思维向度进入的标志,而“诚”则是其对儒学道德本体论的论证。周敦颐以他在儒学哲学化、儒学本体论建构中的重要地位而被后世称为“道学之宗主”。

  • 试析黑格尔从自我意识的起源论个体性存在的思想

    作者:范晓丽 刊期:2006年第01期

    在《精神现象学》等著作中,黑格尔从主奴关系——人类最早的人际关系入手,揭示了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定历史形态。他指出,自我意识诸形态存在的前提是由于生命和欲望;个体性自我意识在主奴的生死斗争中产生,其前提是相互承认;通过劳动,奴隶个体的自我意识回到自身。黑格尔进一步认为,整体是民族,是国家,其本身是一个个体,个体性的存...

  • 从南朝士人的素食观看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

    作者:夏德美 刊期:2006年第01期

    蔬食是指粗粮和菜食,其本义是贫困的象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士人蔬食却具有孝道和德行的意义。南朝时期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佛教的素食观逐渐对中国士人产生影响。士人蔬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加入了对佛教慈悲精神的遵循,甚至在关于死后的祭祀问题上,一些士人受佛教影响也主张用蔬果。这些都表明佛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一般...

  • 眉山苏氏家族名字号与宋代士大夫社会生活

    作者:马斗成; 马纳 刊期:2006年第01期

    名字号富含社会生活气息,折射着特定的时代之光。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富藏诗书、文人辈出、政声卓然,其族人于名、字、号别有讲求,命名取字多出入经史,行号则多称“老”、“翁”,并向心仙佛,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和鲜明时代特色,展示了一个士大夫家族的文化分量,透示着宋代士大夫以儒为主、兼融佛道的三教合一信仰生活。

  •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代表人物文化活动网络剖析

    作者:刘黎红 刊期:2006年第01期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中,学衡派、梁启超和张君劢、梁漱溟、杜亚泉的关系相对松散,但也互相支持。吴宓、梁漱溟、章士钊、梁启超、杜亚泉等人都有各独立的交往圈,这些圈子通过学校、报刊、社团等途径聚集起来。吴宓、梁漱溟、梁启超等人与上、下代文化保守主义者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系。桐城派、江西诗派的人物给予章士钊、吴宓等人以...

  • 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从“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

    作者:李传军 刊期:2006年第01期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是汉代史籍对秦汉时期国家人才区域分布的简单概括,反映了秦汉时期重要的人文地理特点。秦汉时期的武将多出于关西地区,而文臣多出于关东即中原地区,既与关西、关东地区的自然地理形势有关,也是先秦时期政治发展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同时也是秦汉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政治变革和学术发展的产物。

  • 高欢父子霸府述论

    作者:陶贤都 刊期:2006年第01期

    高欢在晋阳缔造霸府,控制东魏的军国大权,掌握实际的权力,东魏皇帝成为傀儡,东魏朝廷形同虚设。经过高澄、高洋发展,霸府统治日益成熟。高欢父子霸府机构庞大,僚佐众多,保障了霸府的顺利运转。高欢父子霸府统治运转的方式有:京台机务,情寄深远;晋阳霸府机构和职能的扩充两个方面。东魏、北齐的更替,在高欢父子的霸府统治基础上得以顺...

  • 从国子祭酒的选任变化看唐代统治者对待儒学态度的转变

    作者:董坤玉 刊期:2006年第01期

    国子祭酒是唐代中央官学——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唐代,他不仅只是一个文化官员,而且扮演着文人在政府机构代言人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被视为一个时代最高学术水平的体现者,其任职人员的情况不仅能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学术水准,而且也能反映出某个阶段统治者的文化政策,以及对待儒学的态度。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国子祭酒人员的变动即...

  • 中国古代民族观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张鹏 刊期:2006年第01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古代民族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起源演化、具体内容、历史影响、儒家及历代著名人物的民族观等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应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大力发掘史料,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继续分层次、分阶段、多角度对中国古代民族观问题进行科学审视。

  • 论汉代皇族的文学成就

    作者:张晓明 刊期:2006年第01期

    汉代皇族在歌诗和赋体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题材上主要有对国势的深切忧虑,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对国势的歌颂和赞美四个方面。在艺术上具有以悲情为主的艺术风格和楚调为主的抒情方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对“文”认识的提高,汉代文化事业的发达和皇族提倡文学的实践。

  • 佛教与袁宗道的文学革新

    作者:赵伟; 薛希洪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以三袁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派,开启了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阶段。一般的看法都将性灵论归功于袁宏道。实际上,袁宏道性灵论的提出,袁宗道功不可没,其文学革新思想是性灵论的先声。作为三袁之长,袁宗道精通佛教,运用禅宗的心性论,在思想上打破程朱理学的僵化教条限制,文学上追求革新,要求摆脱束缚,反对雷同,反对摹拟,恢复个性,...

  • "莹然而清,窅然而邃"--论厉鹗词的审美特征

    作者:周潇 刊期:2006年第01期

    作为清代浙派词中期的领袖和巨擘,厉鹗承继了浙派之“清空”宗风,并以其孤淡幽冷的审美趣味与创作特征,成为“清空”艺术的真正代表。厉鹗在取境上多选择萧疏开阔的背景,并善于通过冷寂的意象,营造出深窗清隽的意境,用字上则趋向寒瘦,色调无华,呈现出清幽冷峭的特色,从而将“清空”艺术发展到了极致,但厉鹗之作能“清”能“幽”而不能...

  • 个体与社会心理的契合——试析中篇小说《生》的潜在结构

    作者:胡学星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中篇小说《生》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瓦尔拉莫夫的代表性作品。作者擅长攫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琐事,藉以阐发社会和人生的宏大主题。小说《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作品中实现了个体与社会心理的契合。

  • 框架核心分析法与句框架问题

    作者:邵霭吉 刊期:2006年第01期

    黄伯荣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框架核心分析法”,是一种解释力强、切合汉语实际、便于归纳句型、比较实用的析句法。黄先生在论述“框架核心分析法”时注重区分“动句”、“形句”、“名句”,这是抓住了分析句子、归纳句型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动句”、“形句”、“名句”的句子框架问题,应当作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