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33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音乐舞蹈及影视、绘画及工艺美术、田野调查、翻译之窗、艺术理论研究、其他、序跋与评介、补白、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5621
国内刊号:15-1335/J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内蒙古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1174
总被引量:1474
H指数:5
  • 热烈祝贺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颉元芳副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刊期:2019年第04期

  • 合浦港与古代海上陶瓷之路

    作者:王永健 刊期:2019年第04期

    合浦港是西汉初期便已产生的一个的国际商港,是远航东南亚、西亚、东非的海上丝绸之路距离最近的始发港。经考古发现合浦地区至少有30多个古窑址,上起汉代,下至清代,时间跨度超过两千年,自古以来,这些窑口便为出口生产了大量的外销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向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运销陶瓷。本文试图通过对合浦港是广西陶瓷贸易的始发港...

  • 论满汉文化交融下的丧葬舞蹈《摆字龙灯》

    作者:刘丽珺 刊期:2019年第04期

    河北保定部级“非遗”舞蹈《摆字龙灯》,是源于承德离宫的清音十番伴奏的宫廷龙舞形式,成型于清西陵守陵人为祭祀雍正帝而形成的祭典舞蹈形式,现今流行于河北易县忠义村农民们的节日性、民俗性舞蹈。《摆字龙灯》舞蹈的主体形态为龙,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图腾崇拜与精神象征,是汉族标志性的民间舞蹈种类,“摆字”之形式的记载则是来自于唐朝武则...

  • 传统眉勒发展流变研究

    作者:王忆雯; 梁惠娥; 崔荣荣 刊期:2019年第04期

    眉勒,也称额带、抹额,造型为束在额前的巾饰,具有约发功能,早期男女皆可服用,明代盛行,清代以后渐成为女性专属服用,在时间发展推移中,眉勒产生了多样的变化,首先从使用人群发生了变化,其次功能发生转移,眉勒的形制材质多元,逐渐从约发的使用功能发展为女性炫奢竞富彰显社会阶层的工具,具有符号化的象征,其材质工艺、造型纹样、使用人群的演变反...

  • “云”与“龙”之关系考辨

    作者:秦佩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中华文化的象征“龙”与自然气象的“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云是龙的隐性存在,龙是云的显性表征和生命化形象,龙被中国古人视为云神。中国古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这组关系,与远古人的朴素自然观和泛神论思维直接相关。云参与了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过程,当龙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象征时,作为其自然意象基础的“云”便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潜在基因,...

  • 从宋庄画家村看中国艺术界的实践策略

    作者:赵跃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以北京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对象,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变迁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为背景,考察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中国实践之路,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内关系的交互和艺术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乌托邦”,到市场繁荣下的“艺术家社区”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产业时代”,本文希望从艺术界互动关系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

  • 艺术人类学与文化复兴——2019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荣树云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9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于10月24至26日在云南艺术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艺术人类学与文化复兴”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艺术人类学与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艺术人类学与表演艺术研究、艺术人类学与造型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与个案、艺术参与乡村建...

  • 纳西族民歌“喂围调”初探——以玉龙县新主村民歌传承人杨荐为例

    作者:朱永强 刊期:2019年第04期

    “喂围调”是历史上纳西族地区较具代表性的民歌形式之一,此类民歌歌词内涵丰富,曲调艺术风格独特,曾经广泛传承于玉龙县鲁甸及周边地区。旧时在流传区域内,“喂围调”与东巴婚礼仪式相辅相成,是纳西族传统婚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形式。然而历经上世纪50年代的式微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喂围调”面临传承人缺失带来的消亡危机。鲁甸新主村是目前...

  • 内蒙古高校学报2019年学术年会简报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9年12月7日,内蒙古高校学报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此次会议,有来自全区30余所高校的近60名代表参加。会上,由全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宋继承教授主持开幕式;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领导致开幕词;全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内蒙古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双喜院长做全区高校学报研究会2019年...

  • 青海德都蒙古民间音乐文化考察实录

    作者:朱慧; 德力根其其格 刊期:2019年第04期

    青海省境内的蒙古族与内蒙古、新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基本相同,但因长期与藏、汉、回、土等民族杂居,风俗习惯既有蒙古族的特点,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本文对青海省德都蒙古进行为期10天的走访,调查采录,重点研究独特的音乐文化,认识德都蒙古同胞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演唱传统和文化环境,理解德都蒙古传统民间音乐文化问题——它是怎么被创作出...

  • 桑奇遗迹:阿育王时代的印度佛塔(二)

    作者:约翰•休伯特•马歇尔(英国); 马兆民(译); 武志鹏(校) 刊期:2019年第04期

    跨过阿育王的丰碑我们来到了山崎第二舍利塔。在它们之间出现了舍利塔1和3号护堤和楼道栏杆上较小的雕刻,它们是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之后完成的,但后者对于当地雕刻历史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也没必要停下来去讨论它们了。正如在前面章节所述的,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最后季度(可能是公元前110年)的舍利塔2号雕刻,是最早的重要的本土石头浮雕工艺的...

  •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音乐(二)

    作者:约瑟夫•范•欧斯特(比利时); 李亚芳(译); 李蛟(校)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一篇由比利时籍传教士Joseph Van Oost神父撰写的,发表在1915~1916年维也纳《人类学》(Anthropos,Revue Interantional d’Ethnologie et de Linguistique)杂志第十、十一卷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音乐》(La Musique chez les Mongols des Urdus)向我们描述了20世纪初期,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人民的音乐文化概况。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音...

  • 批判性思维与戏剧教育

    作者:贝林˙沙龙; 杨塔娜(译); 布图格勒其(校) 刊期:2019年第04期

    关于戏剧教育价值存在着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观点,例如,戏剧本身具有批判性思维,戏剧作品可以促进批判性思维。如果此观点成立,那将是一个重要的声明,因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是至关重要的。为证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需要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进行全面考察,并详细阐述批判性思维与戏剧之间的关系。戏剧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论点是...

  • 云南建水遗存洞经经籍《孔教真理》用乐研究

    作者:洪江 刊期:2019年第04期

    洞经音乐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云南地方性乐种之一。本文将以遗存的云南建水洞经经籍《孔教真理》的谈演本入手,并结合当代建水洞经会经籍谈演的实际状况,从《孔教真理》内容及文体结构、《孔教真理》的宏观用乐、《孔教真理》微观用乐等几个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孔教真理》的用乐状况。

  • 琴歌“移情造境”审美理念的阐释

    作者:王爱国; 翟毅 刊期:2019年第04期

    琴歌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糅声乐与琴乐、文学为一体,不仅涵盖了叙事性、戏剧性、描写性等多种体裁,且在演唱实践中也注重想象、联想、直觉等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用。琴曲《水仙操》题解中所载的“移情造境”理念,反映出琴学传统表演理论话语中独特的艺术创造思维。“移情造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思维形式,重视人与外在环境的感应,强调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