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33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音乐舞蹈及影视、绘画及工艺美术、田野调查、翻译之窗、艺术理论研究、其他、序跋与评介、补白、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5621
国内刊号:15-1335/J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内蒙古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1174
总被引量:1474
H指数:5
  • 李延俊书记率团参加第三届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草原之声’中国内蒙古专场晚会”赢得热烈赞誉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7年5月16-24日,以我院党委书记李延俊为团长的我院30名师生访问团,赴比利时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并进行了“‘草原之声’中国内蒙古专场晚会”演出。

  • 金代时期

    刊期:2017年第02期

  • 诗性与关联:活力艺术

    作者:纳日碧力戈 刊期:2017年第02期

    来自希腊语的“诗学”原有“制作”之意,手工脑力,融合在日用品和艺术品上.诗学让艺术充满活力,艺术让诗学青春永驻.诗学和艺术的随机性、创新性让它们能够与万象关联,让关联成为开放的过程.

  • 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三人谈

    作者:关祎; 安丽哲; 罗伯特·莱顿 刊期:2017年第02期

    自2013年始,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教授作为“高端外国专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同展开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在这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关祎副研究员与安丽哲副研究员,同罗伯特教授就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背景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有益探讨和交流,并对比反思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些特征.本文以“三人谈”的形式,将罗伯特·莱顿教授与...

  •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傩文化

    作者:李祥林 刊期:2017年第02期

    当今中国社会,“傩”文化是热点之一,为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关注.历史上,尽管“傩”的根基在于鬼神信仰,但仅仅用带贬义的“迷信”二字来定位这种古今流传的人类文化事象是远远不够的.置身文化人类学立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深层上承认它是一种基于人类生活本身、起源古老的民俗事象,剔除其糟粕,发掘其精华,就会发现其光怪陆离的表象下凝结、浓缩、...

  • 道教舞蹈中仙踪神迹之钩沉

    作者:程群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道教舞蹈中,舞蹈者所塑造的角色多数为神灵神仙或仙境灵物等.舞蹈者是以鲜明的动态肢体语言向所有观舞者诉说有关神灵神仙的点点滴滴.那些舞蹈包孕着丰富的神灵仙家之历史传说,凝结有厚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道教舞蹈在民间社会的广泛演绎,使道教文化在民间社会中的影响力得到不断扩张与播撒,也于无形之中令道教思想文化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大...

  • 山西省太原市南城角村昭惠真君庙考述

    作者:李倩倩 刊期:2017年第02期

    南城角村昭惠真君庙所供奉神灵折射出当地防洪和灌溉,以及祈雨、防蝗、生子等基本需求,使乡村生产、生活具有了浓厚的宗教意味.神灵施恩于民,村民通过祭祀将美味、佳酿和锦衣,以及歌舞戏曲等奉献于神,实现“人意谐神意”,这折射了乡村基本的宗教观念与实践.

  • 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成立成立大会在南宁举行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7年3月16日上午,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南宁举行,我院副院长蔡广志代表内蒙古艺术学院应邀出席,并作为会员单位代表签署成立宣言.在会上,蔡广志副院长以《让草原艺术走向世界》为题作了大会发言,全面介绍了我院近些年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情况.

  • 阿兰游牧部落印章上的牡鹿纹

    作者:乐仲迪; 娜达罕; 毛铭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讨论了来自高加索的阿兰游牧部落王子玛瑙印章,这一印章具有萨珊波斯典型形状、萨珊凹雕工艺,并隽刻有中古波斯铭文.印章的图像则选择了上古欧亚草原游牧图像:蜷卧的牡鹿.本文根据印章整体雕刻手法,判定创作年代为四到五世纪;印章上伊朗外省的乡土的铭文拼写,暗示了创作工匠是阿兰人,不过雕刻时遵循了萨珊艺术传统.牡鹿图像是欧亚草原斯基...

  • 腐蚀的原景——中林忠良的铜版画

    作者:佐川美智子; 图布其其格; 武志鹏 刊期:2017年第02期

    铜版画是于欧洲产生并发展的一种技法.具体指在对贵重金属、武器等铁质道具施加装饰技术中所衍生出来的技艺,令人震惊的是自工匠手艺到艺术的表现为止的众多领域中都能找到其身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了很多版画作品.其以极为细致的线条和点布满载体决高技巧制作而成,同时又会发现其所起到的将巨匠的作品转化为版画,即将其视觉化后而广泛流传...

  • 阿拉善民间艺人巴德玛和她的音乐生活

    作者:伟娜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主要讨论阿拉善著名长调歌手鲁·巴德玛以及她音乐风格的变迁.近些年以来,对音乐家个人风格的研究在民族音乐学界逐渐流行起来.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理解巴德玛的音乐生活和不同时期的录音,讨论她个人音乐风格的影响因素,以及她对当今蒙古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影响.

  • 酉水号子的旋法与演唱特征

    作者:熊晓辉 刊期:2017年第02期

    酉水号子是流行于湖南酉水流域的一种劳动号子.酉水号子因其二声音列结构、劳动节奏、土家族民歌音调、土家族民歌旋律等旋法要素,使之成为土家族地区民歌音乐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歌种.酉水号子是中国南方民歌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形式,具有强烈的民俗生活动作、直接的口语化方言、诙谐的俚曲内容、独特的歌唱技巧等演唱特征.本文通过对酉水号子的考...

  • 我院音乐学院举办第二十八期“草原乐派”音乐创作沙龙讲座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7年3月29日晚,我院音乐学院作曲系举办了主题为“选择”的第二十八期“草原乐派”音乐创作沙龙.本期主讲人为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潮鲁教授.潮鲁教授长期致力于蒙古族音乐的研究与创作,出版有《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潮鲁歌曲集》等专著及作品集.讲座中,潮鲁教授剖析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作方...

  • 青海平弦音乐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为例

    作者:郭晓莺 刊期:2017年第02期

    青海平弦又称“平调”,简称“平弦”.青海平弦是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曲艺之一.其音乐曲调优美典雅、委婉悠扬,唱腔结构多为曲牌联缀体.青海平弦是人类的共享资源,在青海各族人民漫长的历史进程及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四区”就关于青海平弦音乐文化生存与发展状况方面进行田野调查.加强对青海平弦音乐文化的挖...

  • 试析《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特点与演奏特点

    作者:包明德; 陶涛 刊期:2017年第02期

    吉他演奏的《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是西班牙吉他大师弗朗西斯科·塔雷加创作于1896年的经典作品.在吉他独奏曲中,它独树一帜,有“名曲中的名曲”之美誉.由于全曲采用轮指技术演奏,给人以“珠落玉盘”的感觉,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珍珠曲”.本文着重从《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特点与演奏特点展开分析与探讨,主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转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