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33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音乐舞蹈及影视、绘画及工艺美术、田野调查、翻译之窗、艺术理论研究、其他、序跋与评介、补白、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5621
国内刊号:15-1335/J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内蒙古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1174
总被引量:1474
H指数:5
  • 青海黄南藏戏遗产传承与表述——以托叶玛乡西顷村蒙古族藏戏演述与文化认同田野考察为例

    作者:曹娅丽 刊期:2010年第03期

    采取民族学与戏剧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西顷村藏戏表述与文化认同为例,进行田野考察研究。立足于托叶玛乡西顷村藏戏的演述特点,从藏戏在蒙古族僧俗群众中的传承与表述、蒙古族认同藏戏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特征入手,探析了藏戏在蒙古族族群流变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戏在蒙古族群中的...

  • 民间临济派道场音乐的文化传统及变迁——湘黔交界北部侗族地区的再研究

    作者:张应华 刊期:2010年第03期

    鉴于民间临济派道场仪式音乐文化近十年的变迁,借用文化变迁理论、仪式音乐研究理论以及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对湘黔交界北部侗族地区民间临济派对道场仪式的时空结构及其变迁、仪式的"音声"传统及其变迁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理论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俗音乐的"在场"表演是该道场仪式音乐文化变迁的显现标志,并进一步探讨了该道场"仪式音声"...

  • 祭典与狂欢——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师公跳盘王调查

    作者:谷家荣 刊期:2010年第03期

    跳盘王是广西金秀大瑶山操"勉语"的瑶族族群每年定期祭办的传统性节日。仪式活动有单村自办或多村联办等多种类型。传统的仪式活动主要由瑶族师公主持,祭祀过程繁琐而神圣。然而,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推进,大瑶山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跳盘王祭典交织进多种现代因素,仪式特质异化嬗变,庆典娱神更娱人。

  • “天籁草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第三届音乐节”圆满落幕

    刊期:2010年第03期

    7月23日晚,随着音乐系青年教师“萨切荣贵马头琴音乐会”的最后一个强劲丰满的和弦收束,音乐节圆满落下帷幕!

  • 仪式舞蹈与历史记忆——彝族花鼓舞起源初探

    作者:黄龙光 刊期:2010年第03期

    彝族花鼓舞是古代彝族在鲁祖业山巅祭祖大典上踏平尖刀草集体歌舞仪式的缅怀和承继,是之后六组分支、向四方披荆斩棘、开疆扩土迁徙事件的一个行为叙事和仪式模拟,是一个饱含彝族迁徙历史记忆的仪式舞蹈,富有深层文化涵义和社会功能。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宋生贵教授、赵林平教授、何奇耶徒教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刊期:2010年第03期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授予为宣传推广、繁荣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内蒙古籍或曾在内蒙古工作,现在区外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授予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区内工作的65岁(含65岁)以下文艺工作者。

  • 中国视野中“field work”的概念认知——对周代“采风”制度及1990年以来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思考

    作者:刘振涛 刊期:2010年第03期

    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建立、发展的基石,没有前者就无所谓后者。但学界在"田野工作"这一概念的使用与认知方面,颇有些混乱。总结梳理此领域20年间的重要文论,结合周代的"采风"制度,对其进行定量性的统计与梳理。以期揭示"field work"一词在不同表层概念中的深层文化内涵,统一学界的概念使用与认知,建立相对一致的话语文本。

  • 文化生态视域下那达慕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曙光 刊期:2010年第03期

    那达慕是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中发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那达慕是复合的符号体系和文化生态链,融会了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象征艺术、社交来往、民族心理等文化现象于一身,表达着蒙古族深层的文化信仰和追求。由此,对那达慕的保护其实就是对其生存和延续的文化整体空间的保护,那达慕依存于草原特定的生态环...

  • 我院隆重举办妥木斯首届油画创作研修班结业作品展暨美术系2010届毕业生作品展

    刊期:2010年第03期

    2010年6月18日上午10:00,我院在内蒙古展览馆隆重举办妥木斯首届油画创作研修班结业作品展暨美术系2010届毕业生作品展。

  • 寻访蒙古国长调民歌的足迹——蒙古国境内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

    作者:盛丽 刊期:2010年第03期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跨境分布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2008年根据中蒙两国达成的联合协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派出专家组,与蒙古国同仁一道,对蒙古国喀尔喀部长调民歌进行了实地的田野调查,初步了解了三个风格区的区域分布、历史渊源、社会习俗、音乐形态、传承人的状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草原传统物质文化的变迁——以蒙古包为例

    作者:苏浩 刊期:2010年第03期

    在草原丰富的传统物质文化中选择"蒙古包"作为描述的对象,圆形蒙古包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过程,其物质的功能正在悄然消失。而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就应该保护好与其共存亡的草原生态环境。

  • 第一届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主题论坛在锡林郭勒盟草原举行

    刊期:2010年第03期

    2010年8月4日至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主办,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委员会、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主题论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届论坛。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徐英教授、萨日娜副教授、乌云塔娜副教授应邀出...

  • 再现“蒙古乐曲”音乐之学理思考

    作者:周·特古斯 刊期:2010年第03期

    "蒙古乐曲"集中体现了元代以来蒙古族宫廷的部分歌曲和器乐曲,是用工尺谱形式来记载的乐谱文献。而从音乐文献研究法、音乐经验法以及音乐风格的把握等方面对于蒙古族古老文本音乐再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 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准格尔旗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之比较

    作者:曹晔 刊期:2010年第03期

    准格尔旗漫瀚调的大多数曲调来源于准格尔旗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借鉴冯光钰先生《中国同宗民歌》的分类方法对二者进行比较,找出其同宗渊源关系。

  • 鄂伦春民歌赞达仁的演唱艺术

    作者:曹丽艳 刊期:2010年第03期

    赞达仁是鄂伦春族民歌中的主要体裁形式。其旋律高亢悠扬、粗犷豪放,润腔时用滑音和倚音等表现原始山野风格的技法,极具民族特色。赞达仁按题材分,可分为狩猎歌、情歌、酒歌、摇篮歌等,演唱时宜采用不同的艺术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