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2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双循环”运行、公共危机治理与公共政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专栏、经济法研...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开大学
国际刊号:1001-4667
国内刊号:12-1027/C
全年订价:¥ 268.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6
复合影响因子:1.73
总发文量:1302
总被引量:12088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9.1875
立即指数:0.0093
期刊他引率:0.9945
平均引文率:26.9252
  • 国际安全与大国关系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主持者言: 冷战结束并没有带来人们期盼和追求的理想和平,国际安全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和实际观察的重要议题。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创立国际安全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那么,国际和平与安全到底意味着什么?

  • 国际安全中联合国作用的历史发展

    作者:迈克尔·霍华德 刊期:2007年第03期

    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其首要任务是创立国际安全新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不仅保留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法院等国际性合作团体,促进了整个世界从以欧洲为中心向全球体系转变,而且为世界政治提供了一个中心舞台,但是它没能成功地建立起其创始者所期望的国际安全框架和使每个国家获得安全保障的世界新秩序....

  • 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

    作者:门洪华 刊期:2007年第03期

    美欧关系的基本历程是从美洲的争夺到亚洲的争夺,再到欧洲本土的争夺.第二次世界大战赋予了美国直接介入欧洲事务的契机,而冷战的爆发给美国确立西方霸权提供了机遇.冷战期间,历经战争磨难的欧洲各国痛定思痛,逐渐将一体化视为解决欧洲困境的路径.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美欧矛盾逐渐凸现.近年来,美欧在关键性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对待国际制度的态度...

  • 美国霸权、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美关系

    作者:韩召颖 刊期:2007年第03期

    冷战后国际体系的两个突出特征是美国霸权主导的单极世界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既存在着结构上的战略矛盾,但由于美国霸权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国内面临的种种困难,特别是中国经济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又使得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至于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大规模冲突.由于中美关系之间这种矛盾与合作并存的...

  • 美国权力的悖论

    作者:肖风 刊期:2007年第03期

    “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政治保持着一种所谓的两极格局,即以美、苏两强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社会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对此,长期以来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缺乏热情的西方国家也一反常态,提出了他们的主张.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几任领导人都表现出了对国际新秩序的热衷,

  • 生态环境史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主持者言: 本组论文有三个主题词:土地、水和森林。

  • 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

    作者:邱仲麟 刊期:2007年第03期

    自15世纪初起,明帝国北边国防在线的森林,不断遭到盗砍与滥伐,许多山地的森林日渐枯竭.因此,官员除-再建请禁制与查缉之外,也有人提议于边境补栽树木.后来,朝廷便将种树列为边区镇守官员的考绩项目之一.在1560年代,燕山山脉上更曾植树930多万株.然而整体说来,明代中后期边关植树的成效并不彰,无法挽救森林日少的情况.

  • 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

    作者:王利华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中古时期(约公元3-9世纪),华北地区仍然具有良好的水环境,大小河流在枯水季节亦能维持可观流量,湖泊沼泽众多,丘陵山地泉水丰富,与当代严重缺水的情况迥然有别.其时,华北内河航运发达,水稻种植规模可观,水力加工在若干地区曾-度相当兴旺,河湖之滨的渔业具有一定经济意义,这些均因丰富的水资源为之提供了环境支持.中古华北之所以仍能保持良好的...

  • 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

    作者:侯甬坚 刊期:2007年第03期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我国现存的-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典范景物,其形成过程必然是在历史时期.在可查阅的汉文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哈尼族古歌资料中,惟有后者包含着较多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梯田形成史信息.据此分析得知,历史上哈尼人迁徙所至的是海拔甚高、野生动植物密集的原始大山环境,经过了撵山堵口、烧地盘、找田、挖田...

  • 经典诗人穆旦的当下阐释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主持者言: 穆旦是中国新诗坛的翘楚,更是南开大学的骄傲,他的人和诗已经构成20世纪诗坛一道沉雄峭拔的迷人风景线。但是,这样一位意义独特的诗人却由于时势动荡、艺术观念偏狭等原因,在解放后长时间被漠视、批评。直到1981年《九叶集》如出土文物一样面世,人们才猛然意识到40年代的一片呐喊与高歌声外还有他这样一种诗,

  • 穆旦被经典化的话语历程

    作者:方长安; 纪海龙 刊期:2007年第03期

    穆旦由文学史缺席者变为“经典”诗人,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不断阐释的话语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九叶”诗人身份重新“出场”,其诗歌被策略性地赋予爱国主义、现实主义本质;80年代中后期,文学史著作将他叙述为“九叶派”代表,即接受了西方现代派形式影响的“中国民族的诗人”;进入90年代不久,其反叛性、异质性和现代性得以凸显,被列为...

  • 对抗“古典”的背后——论穆旦诗歌的“传统性”

    作者:罗振亚 刊期:2007年第03期

    穆旦诗歌对抗“古典”的背后,依然有“古典”传统因子的强劲渗透和内在传承.它执着于“此岸”关怀,以别样的姿态“拥抱人民”,充满典型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经验;它从未放弃对抒情性的坚守,并确立了知性化的“新的抒情”模式;它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形式感”的先在自觉,注重形式和语感,承继了传统诗歌的意象抒情方式,追求语言的含蓄凝练.

  • “归来”诗群与穆旦、昌耀等人的诗

    作者:王光明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世纪70、80年代一批被迫放弃过写作的中国诗人的“归来”,既意味着社会体制与文艺观念对历史存在的重新接纳,也象征着中国诗歌的死而复生.这些诗人从“说真话”出发,以真切的个人经验见证了时代的错乱和灵魂的挣扎,修复与重建了人与诗的尊严,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无以替代的特质.其中,穆旦与昌耀等人的诗歌成就,尤其值得关注.

  • 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治理商业贿赂

    作者:邵沙平; 廖诗评 刊期:2007年第03期

    商业贿赂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亟须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法律合作治理商业贿赂新的里程碑.我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按照公约的规定治理商业贿赂,不仅是我国履行公约义务的责任,也是高效而有力地预防和打击腐败的必然要求.按照公约的规定治理商业贿赂,还将有效促进反腐败领域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 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关于“宗教思想”的研究

    作者:孙昌武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主持者言: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意识、宗教精神,以至上升到学理形态的宗教理论等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宗教思想的内容,乃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重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宗教思想影响到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情况当然也不例外。陈寅恪曾精辟地指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