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239/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智慧应急信息技术、生态学、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体育学、海洋科学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4616
国内刊号:32-1239/N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24
复合影响因子:1.45
总发文量:1402
总被引量:14458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4.814
立即指数:0.0488
期刊他引率:0.9724
平均引文率:11.95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系统及其历史开放性

    作者:金民卿 刊期:2017年第03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就是被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之中、被主体加以结合的对象,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一个是理论客体,一个是实际客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指导思想而不是一般理论、是次生态而不是原生态、是以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以追求理论完整性为中心;中国具体实际是一个包括...

  • 从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的视角看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方世南 刊期:2017年第03期

    社情民意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着紧密联系。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从而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之举。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认真正视社情民意渠道不够顺畅的一系列重大而突出问题,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主动化解因利益诉求差异和执政能力有待提高而引发的多元文化...

  • 论民粹化网络泛道德批判

    作者:黄明理; 李婉婧 刊期:2017年第03期

    民粹化网络泛道德批判是在互联网的虚拟社群里出现的极端平民化思潮,它具有平民性、自发性、非理性和方法论上片面性等特点。它存在着以个体利益僭越合理道德和以人道同情绑架法律之倾向。经济生活中弱势群体获得感相对不足、大众与精英日益增加的隔阂与误解以及权宜性维稳思维是民粹化网络泛道德批判思维生成的主要原因。对民粹化网络泛道德批...

  • 对泛道德化批判之批判

    作者:李嘉谊 刊期:2017年第03期

    泛道德化批判是将一切现象道德化后再用理想化、双重化的标准进行道德评判的一种批判方式。对主体和现象的过度抽象是泛道德化批判的逻辑前提,过度抽象带来的非现实性与虚假性紧张导致个人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泛道德化批判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对泛道德化批判的扬弃既要肯定它的热情批判态度,又要摒弃抽象的思维方式,并自觉将科学的批...

  • 善的求索:道德合理性的向度及其达成路径

    作者:舒婷婷; 刘云林 刊期:2017年第03期

    道德作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信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功能的有效实现受制于道德本身的合理性。具体而言,这一合理性表现为与事理、情理和法理的契合。此三者,构成了道德合理性的具体向度。在事理上,要提升把握道德真理的认知能力,对道德建设进行自觉反思,努力探究并昭示道德的内在依据;在情理上,要从“源头”上确保道德与情理的契...

  • 蒯因的不确定性论题与事实问题

    作者:胡庭树 刊期:2017年第03期

    翻译的不确定性与理论的不充分决定性是两种不同的不确定性论题,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种不确定性都是建立在整体主义基础之上的,都存在着逻辑上不相容,但经验上等价的不同系统。前者断言经验上等价的不同翻译系统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翻译手册,因为没有所谓意义这样的实体,不存在关于意义的事实问题;后者断言两种逻辑上不相容但经验...

  • 技术决定论形成的历史进路及当代诠释

    作者:黄晓伟; 张成岗 刊期:2017年第03期

    技术社会学诞生于现代性语境中,以技术决定论为基本内核,伴随工业社会和理性主义拓展而形成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技术解释图景。技术决定论现代性意涵的历史诠释中存在着技术与社会对立的二元逻辑张力。从技术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论视角透视,揭示出“经验转向”以来对技术决定论的社会维度和技术维度批判的不对称性。技术决定论经历了欧洲起源、美...

  • 在职场中生长教师的生命自觉——兼及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的思想与实践

    作者:朱小蔓; 王平 刊期:2017年第03期

    人的生命的多测度的整体、协调发展需要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尊重生命、理解生命、鼓励、促进并成就生命。教师关于人、生命的知识,关爱、呵护生命的情感情怀,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和能力以及教师自我生命的状况是在教育职场生活中,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并经由师生生命的坦诚相见和不断碰撞逐渐生长和提升的。面对社会和教育转型中生命教育所存在...

  • 解释学与教育:教育理论的解释功能

    作者:薛晓阳 刊期:2017年第03期

    解释学使教育的理论获得新的本质和使命,它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宣告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真理的可能性。教育的本质不是自然属性的体现,而是人类意志和自由想象的赋予,在解释学的框架下。教育获得一种主观性本质。教育的理论是人对世界的理解,而不仅是对世界的一种“反映”。教育的理论提供了对教育的解释,同时教育的解释又创造了教育的理论。人...

  • 沙利文人际精神分析理论的新解读

    作者:郭本禹 刊期:2017年第03期

    沙利文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人际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反对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内部心理机制即由本能驱力决定的内部心灵的观点,转而强调人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人际关系或相互作用关系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人际关系。他从人际关系的视角解释了人格含义、人格动态过程、人格结构、人格认知水平和人格发...

  • 温尼科特过渡客体理论的发展线索

    作者:郗浩丽 刊期:2017年第03期

    温尼科特的“过渡客体一过渡现象一潜在空间”理论是继弗洛伊德和克莱因之后对人类本质的又一种表述,在精神分析领域影响深远。后继者们分别从个体发展的理论延展、领域多样化的延展,以及理论的整合与解析三个方向发展这一理论。个体发展的理论延伸到了青少年期以及成人期的正常与异常发展;多领域的延展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来...

  • 拜昂精神分析容器理论

    作者:吕英军 刊期:2017年第03期

    拜昂是20世纪中后期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思想家和实践者之一,后克莱因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扩充和深化了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思想,将其发展为一种独特的人际互动的容器理论。拜昂认为,容纳是母亲和婴儿最早的沟通方式,也是患者和分析师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模式。在此过程中,母亲或分析师发挥着容器的功能,将婴儿或患者投射...

  • 论以戏剧入词

    作者:乔国恒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宋代,词与戏剧之间呈现出相资为用、彼此借镜的共生关系。目前的研究关注宋词对于戏剧艺术的深远影响,然而回归历史情境可知,宋代戏剧艺术的勃兴亦唤起了词人们的参与热情,积极投身于戏剧的观赏、创作与评议。当他们回归词的书写领域,戏剧元素便自然渗透于字里行间。戏剧各具异彩的角色、生动的演出、经典的故事等丰富了词的创作素材,新...

  • 萨都剌入方国珍幕府说辨析

    作者:周明初; 王禹舜 刊期:2017年第03期

    元末回回族诗人萨都剌晚年入方国珍幕府,是钱谦益首先提出来的,得到后来许多学者的支持。但此说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方国珍最忌色目人,而萨都剌是色目人;(二)现存的萨都剌的创作中没有涉及方国珍及治下的人或事,也没有到过方国珍辖地的迹象;(三)现存的方国珍治下的文人创作中也没有涉及萨都剌有关的人或事;(四)最早的记载...

  • 媒介变化与唐宋诗歌的公众传播

    作者:徐红漫 刊期:2017年第03期

    唐宋诗歌的传播,除了受到思想观念、社会环境、个体差异等非传播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不同时期的媒介因素。唐宋诗歌传播主要有艺术、生活、印刷三种媒介类型。艺术媒介主要包括音乐、歌舞、绘画、书法等,生活媒介则指各种自然之物和生活物品,印刷媒介主要指各种印刷书籍。这些媒介传播效果各异,对唐宋诗歌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的作用,共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