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239/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智慧应急信息技术、生态学、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体育学、海洋科学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4616
国内刊号:32-1239/N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24
复合影响因子:1.45
总发文量:1402
总被引量:14458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4.814
立即指数:0.0488
期刊他引率:0.9724
平均引文率:11.9512
  • 发挥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者:宋永忠 刊期:2011年第02期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这也是大学的第四功能。大学率先进行文化建设是审时度势的必然选择,大学要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主动引领社会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

  • 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作者:王兵 刊期:2011年第02期

    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

  • 学术与事功平衡——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蠡测

    作者:王运来 刊期:2011年第02期

    郭秉文是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他所提出的“四个平衡”广为人知。作为郭秉文大学管理思想的一部分,他所践行的“学术与事功的平衡”堪称是其“第五个平衡”。“所学者皆有所用,所用者皆本所学”,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用其所学,鼎足而三支撑起第五个平衡。有一种现象既是学术与事功平衡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这一平衡的升华与超越...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作者:聂运麟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作者:王喜满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体制危机呼唤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合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以及它的领袖邓小平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的...

  • 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作者:林德宏 刊期:2011年第02期

    爱因斯坦终生为人类命运而忧虑,认为社会充满了危机,并分析了科学技术、人的本性同时代危机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技术的悲剧就是科学家的悲剧,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破坏力量是科学家研究发明出来的,而科学家却没有能力阻止用技术力量来作恶。爱因斯坦认为“作恶”的冲动来源于“人的兽性本能”,若不加以约束,就会形成物欲主义;在“...

  • 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

    作者:张廷干 马向真 刊期:2011年第02期

    近代以来的自身意识理论在实践哲学中所导致的两个根本困境在于:“人格同一性”或道德人格危机与“意志自由”的失落,这构成了康德的自身意识理论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域;康德以“纯粹自身意识”与“经验自身意识”的区分以及一种“非对象性”的自身意识建构人格同一性的最终根基。然而,根本上内在于康德形而上学中的“反思模式”无法避免自身...

  • 留守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公共参与及其影响——来自苏、鄂、甘地区的一项研究报告

    作者:吴亦明 刊期:2011年第02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移,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妇女群体。目前,她们不但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人们始料不及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表现出了以往农村妇女从来没有过的主体性和重要作用。本文以苏、鄂、甘地区的实证研究资料为依据,探...

  • 协商共治:建构农村基层治理的制度性合作关系

    作者:刘安 刊期:2011年第02期

    村民自治在我国的出现,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调整的制度结果。但村民自治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制度限度与困境,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权力格局中多元主体问的结构性张力。在此背景下,建构多元治理主体的制度性合作关系,实现其合作共治是农村基层善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传统协商治理以及西方协商民主...

  •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基于SVAR的分析

    作者:封思贤 任琇卿 易志高 刊期:2011年第02期

    现有文献对货币政策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其整体实施效果研究而忽略了它可能带来的区域差异分析。通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鉴此,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总量...

  • 技术冲击、非技术冲击与中国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作者:明娟 王文甫 刊期:2011年第02期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将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对中国劳动就业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劳动就业对正向技术冲击的反应为先立即下降,随后持续上升并回到初始状态,而对正向非技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在一定时期内先升后降的驼峰形特征,且具有短期效应;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冲击的反应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持续上升的驼峰...

  • 主持人的话:从敦煌到西域

    作者:刘进宝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流通道,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一名,他给“丝绸之路”的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这一称谓很快得到了东西方学者的认可。

  • 中古时期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治理西域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李方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古时期中原王朝或河西地方政权皆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都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或迟或早经营西域,这既是争正统的需要,也是实际利益的需要。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都采取“恩威并用”的方式经营西域,具体做法是:经济上优惠、政治上拉拢、文化上宽容、军事上镇压。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大多还在西域条件较成熟的地方建立郡县,以此作为经营西域的...

  • 吐鲁番文书所见唐西州“城主”考

    作者:张宇 刊期:2011年第02期

    通过对吐鲁番文书中西州“城主”一词进行考察,认为城主一职设置于唐代,在对高昌原有郡县省并之后,为便于对城中居民的管理,唐保留了城的建制,设立城主对原有郡县城进行管理。城主之下,另置有副城主、城局、横催、里正、坊正等吏员。限于城镇规模,城主的官位不高,很可能位居流外,但由于其任命为“准式铨拟”,故城主应非色役或差科而属...

  • 社会认同复杂性与认同管理策略探析

    作者:管健 刊期:2011年第02期

    社会认同论作为群体间行为的解释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当某一群体在认知、情感上产生对所属群体身份不承认或疏离和自卑时便产生了社会认同威胁。为应对威胁和困境,社会认同管理策略旨在通过不同的策略手段以期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提高个体和群体自尊。社会认同复杂性与管理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