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建筑

南方建筑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uth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南方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263/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设计研究、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城乡规划、以优化为导向的既有空间升级改造、设计前沿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建筑论坛、城市绿地与公众健康...

主管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
国际刊号:1000-0232
国内刊号:44-1263/TU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1.09
总发文量:1591
总被引量:7316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5.2885
立即指数:0.0155
期刊他引率:0.9412
平均引文率:5.8062
  • 对传统村落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作者:朱良文 刊期:2017年第01期

    初步对我国传统村落研究中目前一些主要问题较系统的梳理与思考。包括:分析了我国当前传统村落的状况、类型及问题;针对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弊端及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论述了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一体化的构想与笔者的初步探索;阐述了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探索及旅游发展选择,分析了关于旅游开发与保护矛盾的争论,阐明了笔者对传统村落民...

  • 客家围村式村落的动态式有机更新——以广东英德楼仔村为例

    作者:王竹; 徐丹华; 王丹; 王珂 刊期:2017年第01期

    以广东英德楼仔村为例,归纳客家围村式村落的原型、主要特征及空间更替状态,从历史文脉、产业发展与活态生活的需求出发,阐述动态式有机更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产业联动发展策略下,注重空间规划和产业策略的配合,以模块化设计手法渐进开展实践,实现合理的产业经营与宜居的人居环境,以提高当地的生活品质,达到乡村在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空间形态三...

  • 中国民居的研究起点?

    作者:潘莹; 施瑛 刊期:2017年第01期

    华南近现代学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开始中国民居建筑的起步性研究。在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省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以龙庆忠和过元熙为代表的华南学者分别展开以历史保护和历史批判为倾向的民居研究,这应该是中国民居首次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登上历史舞台。不同的价值评判引导的民居研究在研究内容、思维方法、目标结果上产生了不同的侧重,两者的...

  • 从福兴堂石雕装饰看闽南传统民居的装饰审美文化内涵

    作者:郑慧铭 刊期:2017年第01期

    闽南传统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基础上,吸收闽南文化,尤其在石雕装饰上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明清至民国期间的传统建筑中,广泛运用石雕,在建筑的塌寿、面墙、石柱和门窗等部位加以雕饰,寓意吉祥内涵。文章以闽南传统民居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福兴堂为例,从其石雕装饰部位特征、价值观念和文化影响加以深入的阐述。福兴堂的石雕装饰具有宝贵的艺...

  • 清廉州府广府民系祠堂建筑探讨

    作者:谢小英; 李莜 刊期:2017年第01期

    选题以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原清廉州府地区为地缘背景,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与整理资料,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祠堂建筑的形制和特征。研究成果充实了当地传统建筑研究体系,促进对传统建筑保护的进程,并对当地祠堂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元江南岸多尺度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特征研究

    作者:杨宇亮; 罗德胤; 孙娜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元江南岸四县是哈尼、彝、傣、苗、瑶、壮、汉等民族的聚集地,文章在不同尺度下,分别以自然村、行政村、典型个案为研究对象,以GIS的技术方法结合田野调查,探讨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特征。主要结论为:多民族聚落在宏观层面具有沿水平方向的流域分布、沿垂直方向的垂直分层、沿时间累积的同源聚居3个特征,三者在微观层面中体现为以民族为标识的基本...

  • 永宁古镇传统民居保护现状与展望

    作者:姚力; 李震; 郭新; 郭璇 刊期:2017年第01期

    永宁卫城曾是"中国三大卫城"之一,城内传统民居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当前的保存状况却令人担忧。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梳理,概括了永宁古镇内传统民居的现状,对其历史、艺术及情感价值进行了分析,从建筑的建造工艺、使用者的管理维护以及政府的统一规划保护3个方面总结了传统民居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而以其中保护价值...

  • 广州花都塱头古村落景观保护利用研究

    作者:陈磊晶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章以广州塱头村为例,通过对塱头古村落景观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挖掘景区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和人文内涵,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详细设计,主要从古村落的整体景观格局、建筑景观、街巷景观等3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总结塱头古村落景观改造利用的方法,使塱头古村落的景观资源可以切实地得到保利与利用。

  • 创造性破坏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商业化变迁研究——江西婺源李坑村、汪口村、江湾村对比分析

    作者:张菁 刊期:2017年第01期

    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浪潮,广大乡村地区正逐渐纳入城市的消费体系。其中,传统村落作为旅游目的地,因其独特的文化历史遗产禀赋而逐渐具有消费性空间的特征。基于传统村落商业化的视角,运用"创造性破坏"模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江西婺源县李坑村、汪口村、江湾村在商业化阶段演进中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实证分析,揭示旅游驱动下乡村景观的演变路径。...

  • 行业神信仰下西秦会馆戏场仪式空间探讨

    作者:王莹; 李晓峰 刊期:2017年第01期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羽,盐商们用拜祭关公的繁杂仪式传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信义的渴望和对福禄的祈盼。但目前研究多围绕其建筑实体形制,...

  • 广府传统建筑柱础之时间特征

    作者:陈丹; 程建军 刊期:2017年第01期

    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经历了一个由模仿中原官方样式,到根植于地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其柱础类型具有较清晰的先后时间特征,而时间特征又与柱础的材料以及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息息相关。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类型研究和统计分析,对各类型柱础的时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归纳。这既有助于对广府传统建筑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也是对我国地域性...

  • 广东省乡村人居环境的调查分析与政策建议

    作者:周游; 周剑云; 黄祖璜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00年以来广东省不断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村庄主要建设的指标已达到整治目标要求,然而回访中发现城乡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全面调查和科学分析广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城镇化作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根本途径,建议开展省域城镇化空间战略规划,制定城市化区域和乡村区域两种区域政策。在城市...

  • 火车站次广场片区一体化设计探析——以沈阳北站北广场片区更新改造为例

    作者:邱洵 刊期:2017年第01期

    火车站作为割裂城市空间的交通枢纽,两侧广场片区的发展往往出现较大的差距。以沈阳北站北广场片区更新改造为例,从主次广场在交通、功能、空间上的不均衡现状切入,探讨次广场片区产业、空间、政策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 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研究——我国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实证分析与解读

    作者:崔叙; 沈中伟; 张雪原; 张凌菲 刊期:2017年第01期

    铁路客站规划对其功能的实现非常重要。基于对铁路客站的先导性调研和规划理论问题剖析,构建了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从交通功能协调性、运输需求适应性、城市功能协调性3个方面,对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0个铁路客站进行了规划后评价,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研判客站评价结果的分布。最后,给出了我国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及更新建议。

  • 基于交通流线的站前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探索——以成都火车北站为例

    作者:唐毅 刊期:2017年第01期

    随着城市的不断更新发展,城市中一些老旧的火车站广场在空间和功能上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集散和现代交通枢纽设施的需求。文章通过对成都火车北站站前广场周边交通流线、人流量及环境状况的分析,归纳出其存在的多种问题,并尝试性的运用景观手段去探讨解决广场的交通流线问题,营造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环境舒适的火车站广场空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