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戏剧论丛

南大戏剧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南大戏剧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研究、戏剧研究前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影视研究、中外话剧研究

主管单位: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354
总被引量:125
H指数:4
平均引文率:4.122
  • 鲁大海、周冲的再欣赏——从《雷雨》演出删除鲁大海说起

    作者:陆炜 刊期:2016年第01期

    2000年,中国实验话剧院在上演话剧《雷雨》时删除了鲁大海这个人物。这一大胆改动并未引起讨论,因为是非得失很难说清。本文把讨论这个问题作为深入理解《雷雨》的一个契机。重新分析《雷雨》的情节结构,可以发现鲁大海是一个多余的人物,这是可以删除的根据所在。但《雷雨》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删除鲁大海又...

  • 戏剧参照系与时空形式——探寻电影杂耍蒙太奇艺术特性的一种方法

    作者:罗慧林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以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理论为例,以戏剧和电影的时空形式关系为主要比较视角,重新思考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特性以及爱森斯坦理论的意义和不足。通过对此理论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戏剧为主的参照系以及跨学科之间彼此关联的特定视角——电影时空形式——对思考电影特性的意义,从而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跨学科研究的路径。

  • 安提戈涅的公共行动是什么、如何可能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李河成 刊期:2016年第01期

    安提戈涅的德艺行动针砭法理社会的程序平等(平庸)问题,德艺绽现(言说)针对公共领域的建构问题。作为女性的安提戈涅代表了神义之德对政治的净化,此为'行动'之公共,而非'谁之公共'——虽然安提戈涅对神义实体的顺从成为主体公共的心性之源,但是在古希腊,性别、性格服从于行动,即主体哲学以来的'性格'服务于公共的行动实体。安提戈涅公开的言说突...

  • 影像的未来:新型文明的可能

    作者:李岩 刊期:2016年第01期

    技术决定了人类的组织形式和思维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展望新一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引涉出新型影像技术对人类社会认知和发展的影响,从而在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场域下,探讨新型影像技术对社会文化政治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由其所确立的理论语境,预测新型文明的可能。

  • 论新中国十七年话剧的舞台美术

    作者:胡志毅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话剧的舞台美术中,不仅存在着现实主义,而且还存在着'运用民族传统的美学意念,写意的以及风格化、中性化的表现手法',还有对外国和民族传统优秀的舞台美术的吸取。但是,在新中国十七年的舞台美术中,除了对于斯坦尼体系之外,从总体上说,和民国时期、新时期不一样,存在着封闭保守、和世界舞台美术的潮流脱节的问题,这与新中国...

  •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舞美师述略

    作者:贤骥清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上海是中国现代舞台美术的发源地和话剧舞台美术师的摇篮,民国时期是话剧舞美从业者群体产生和壮大的黄金时代。民国前期,上海新剧、文明戏等话剧舞美从业者群体的组织派系和师承关系反映了中国话剧舞美师的人员构成和职业特征。民国中期,'海派布景师'代表了国内舞美的前端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民国后期,上海舞美从业者群体因抗战的迁徙...

  • “文学史”的代价:论1943年曹禺西北之行及其写作

    作者:王贺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曹禺的生平与创作历程中,1943年的西北之行'是最伟大最难忘的'。但迄今为止,有关此一事件,今人所知无多,既有的一些记述亦颇多讹误。本文利用海内外档案、报刊、回忆录等不同类型的文献史料,首度重建此一事件之本末;进而指出曹禺在河西、兰州、西安的短期旅行经历,未能为其构想中的历史剧《李白和杜甫》提供必要的创作动力,...

  • 论“总体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

    作者:朱玉宁 刊期:2016年第01期

    19世纪以来,在瓦格纳、阿尔托、巴罗等戏剧家的理念中,'总体戏剧'或者'整体戏剧'的概念常被提及,这反映出戏剧家对长期以来倚重文学性要素的戏剧观念的审视。然而,随着戏剧发展中剧场性要素的突显,'总体戏剧'又有滑向剧场至上的危险。作为一种戏剧观念,'综合戏剧''总体戏剧'暗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即综合到戏剧中的各要素是否能完美地融合为一个整...

  • 中国戏曲经典化的方式、路径及其动因

    作者:安鲜红 刊期:2016年第01期

    戏曲经典化是指戏曲经典生成的过程。戏曲文学经典与戏曲舞台经典生成的路径和方式存在交集,即文人、艺人的参与,受众的审美接受等,但戏曲文学经典侧重文人参与,而戏曲舞台经典则更侧重舞台搬演,特别是名家献艺。戏曲经典化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戏曲自身的发展、革新,直接催生戏曲舞台经典和戏曲文学经典,戏曲发展所面临的外在文化...

  • “子母调”新解

    作者:孙改霞 刊期:2016年第01期

    元人所说'子母调',后人或释为'两腔循环间用',或释为'宫调与宫调之间的犯调'。但杂剧中明确标明'子母调'的,仅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通过对这唯一的'子母调'实例进行分析,结合'一曲入数调'的特点,可见'子母调'并非'两腔循环间用',且虽是宫调间的犯调,但并非单一的犯调关系,还有着极其复杂的唱法。文中对'子母调'复...

  • 清代戏曲对明代小说的改编和超越

    作者:罗冠华 刊期:2016年第01期

    清代戏曲改编本在文体形式、表达方式、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情节主题等方面克服了明代小说的限制,产生了新的形式和内容。这些改编本会通'前文本',引导观众进入剧场交流语境或返回现实。改编者调整文本结构,改变人物形象和关系,调整情节,增强戏剧性和传奇性,继承发扬主题精神。清代戏曲改编本在民间艺人、普通文人和御用文人以及读者和观众的流...

  • 祥庆昆弋社1936年在湖北湖南演出活动钩沉

    作者:王馨 刊期:2016年第01期

    祥庆昆弋社是民国时期北京昆弋重要的班社之一。自1936年夏开始在韩世昌的率领下从天津南下,在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六省的十二城市进行了巡演,是北方昆弋向南方进行大范围昆曲传播交流的重要活动。此次巡演过程中,祥庆社在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沙的演出情况,一直以来鲜有研究。本文从国家图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馆藏旧报翻检以及湖...

  • 张俊卿生平及其家班考

    作者:周立波 刊期:2016年第01期

    晚明的杭州,戏曲文化相当发达,既有从事戏曲创作的戏曲家,也有从事戏曲表演的戏曲家,还有从事戏曲活动组织的戏曲家,在这些戏曲家中还有不少尚不为人知,张俊卿就是其中的一位。张俊卿,万历二十九年出生于杭州的诗书之家,他熟谙戏曲,而且拥有自己的家班。

  • 电影大师:作为银幕精神和艺术的标杆

    作者:周安华 刊期:2016年第01期

    现代电影曾备受质疑,却发展迅猛,靠的是'思想的吸引',而这'思想'就是电影大师关于哲学、历史和文化的'思想'。大师以睿智的哲学和鲜活的艺术赋予电影以价值和魅力,也为电影赢得了观众和历史。一代代电影大师构成了电影艺术的品牌史,电影文化雄伟的殿堂和电影创作真正的经典库。因为说到底,大师代表一种标准、典范,其独具特色的艺术探索,赢得观众...

  • 大师微电影:实验与规范

    作者:慈祥 刊期:2016年第01期

    大师微电影代表了微电影变革的趋势,即微电影的短片化。微电影与一般短片虽然在影像长度上有着相似性,但是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影像文化。大师微电影短片以其实验性、先锋性、探索性切入网络影像狂欢的热潮中,虽然遭遇到障碍,但以其较弱的功利性、现实的超越性以及叙事语言的革命性摆脱了广告与草根微电影的陈规旧态,继而在政治话语的规范中实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