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戏剧论丛

南大戏剧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南大戏剧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研究、戏剧研究前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影视研究、中外话剧研究

主管单位: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354
总被引量:125
H指数:4
平均引文率:4.122
  • 论朱穰丞对中国话剧导演艺术的独特贡献

    作者:马俊山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中国话剧导演史上,朱穰丞(1901—1943)是一座里程碑,一个转折点。他把导演和原创剥离开来,使之成为真正的二度创作,为导演艺术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导演实践中,他以演员为中心,强调演个性,演心理,推动话剧表演艺术前进了一大步。他最早尝试运用斯坦尼体系来解决中国的艺术问题,发动了磨练演技的"难剧运动",培养了中国第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表现派...

  • “土地流转”与建设“新农村”的叙事想象

    作者:李兴阳 刊期:2015年第02期

    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叙事的主旋律,就是"新农村"建设,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流转"制度变革。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农业现代化、农民权益保护、"新农民"成长、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民养老保险等。在演绎这些热点问题时,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一方面重犯"图解政策"和概念化的老毛病,另一方面又能对"旧...

  • 中国古代三类班社论

    作者:解玉峰 刊期:2015年第02期

    从中国古代戏剧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戏剧班社按其组成性质可分为三类,即家庭戏班、家班、职业戏班,其对中国古代戏剧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家庭戏班,即以家庭成员为主的戏班,中国戏剧史上最早的南戏和元杂剧这两类戏剧似皆由家庭戏班搬演,但入明后,家庭戏班似退出戏剧舞台。明中叶后缙绅阶层豢养家班的风气,直接促成了明清文人写作传奇之风。作为一...

  • 宋辽金元明宫廷傩仪钩沉

    作者:黎国韬 刊期:2015年第02期

    通过史料钩沉和分析可知,北宋后期、南宋、辽金、明朝末年均有宫廷傩仪的施行,只有元朝一代,可以算作宫廷傩仪的衰亡时期。据此不但可以勾勒出唐五代以后宫廷傩仪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进一步说明:清人关于宫廷傩仪不见于正史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而近代学界将契丹"惊鬼"之俗和蒙古"脱灾"之俗视为傩仪也不准确;至于把元朝的国俗"游皇城"等同于傩仪一说,...

  • 李渔剧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感”及其成因探讨

    作者:许莉莉 刊期:2015年第02期

    李渔的戏曲理论与实践之间,给人的已不再是差距感,而是明显的"差异感"。如他主张"戒荒唐",作品却"荒诞不经";主张"脱窠臼",作品却堕入新窠臼;主张"立主脑"、"一人一事",但不少作品都写成了双线结构;主张"戒淫亵"、"忌俗恶",但作品常被批评为低俗。通过分析发现,李渔的这几点理论主张,如果紧扣其自己的阐述来与作品相比,则无甚出入;问题在于理论...

  • 权力与市场:晚清上海租界戏园的职业化进程与冲突

    作者:陈恬 刊期:2015年第02期

    晚清上海租界特殊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为戏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宽松的环境。然而,以上海县当局为代表的传统统治方式和伦理观念始终没有放弃干预戏曲的努力,而戏园经营者遂利用租界的缝隙效应与之周旋。从杨月楼案、开演善戏和国制停演等事件引发的争论可以看出,正是来自市场的强大动力,使上海租界戏园在与权力的冲突和博弈中,逐渐走上自主...

  • 论《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及其意义

    作者:洪宏 刊期:2015年第02期

    话剧研究界普遍认为《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在"曹禺影响"下的"现实主义转变"之作。然而,这个来自夏衍本人1950年代的看法与该剧的创作实际并不吻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并非"曹禺影响"的产物,而是出于作者对于当时剧坛流行的"情节戏"和"服装戏"的"不服和反感";它也非夏衍"现实主义转变"之作,而是夏衍在《都会的一角》的现实主义基础上,"更沉潜...

  • 为什么是巴金发现《雷雨》

    作者:刘艳 刊期:2015年第02期

    本文探讨巴金"喜欢"曹禺的剧作《雷雨》并"死命推荐"发表的深层原因。认为鉴赏力不能作为巴金"喜欢"《雷雨》的唯一依据,而趣味在巴金鉴赏这部剧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进而以《雷雨》、《家》为例分析了经典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为人类而艺术。

  • 重返“诗意栖居”——论儿童生态戏剧的深层生态审美

    作者:初滢滢 刊期:2015年第02期

    随着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唤醒人的生态意识,在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已形成共识。在儿童戏剧领域也出现不少关注自然生态、保护地球环境的作品。但很多环境题材的儿童戏剧,往往忽视了儿童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成为了说教工具。儿童生态戏剧应该体现深层次的生态审美,唤醒儿童天生具有的那种率真与质朴,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充满生态智慧...

  • 启蒙理性的坚守与曲折表达——田汉话剧《关汉卿》及其论争研究

    作者:刘蒙; 向贵云 刊期:2015年第02期

    本文简要描述了田汉话剧《关汉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论争情况,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该剧引起论争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与缺失;二是语言描写上的得失;三是结构布局的恰当与否;四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与否。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如何再次探寻不同语境中的文本,拨开当时社会、政治与文化的烟雾,品味隐藏在多种因...

  • 论《蝴蝶君》中性别身份的设置及其文化意涵

    作者:马姝 刊期:2015年第02期

    《蝴蝶君》剧情的展开以及对其所作的文化阐释,都依托于剧作对性别身份的设置。正是因为两个主角性别身份具有特殊性,才会有从关系建立到最后发生扭转的张力十足的戏剧故事;在文化象征层面,二人的性别关系所象征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权力关系从建立到转变的过程才有可能发生;在创作策略层面,通过"模拟"《蝴蝶夫人》而进行的对殖民话语的超越也才得...

  • 新世纪《赵氏孤儿》海外改编与演出述评

    作者:靳小蓉 刊期:2015年第02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戏曲经典剧目《赵氏孤儿》在美、英、德等多个国家被不断改编和演出,形成一个小小的国际性改编和演出热潮。本文以美国陈士争改编的中英文版《赵氏孤儿》、英国格里高利·道兰导演的舞台剧《赵氏孤儿》、德国庄祖欣改编的歌剧《赵氏孤儿》为述评对象,藉此探讨中国传统戏曲在跨文化戏剧改编与演出中的戏剧主题、舞台表演语汇和...

  • 陈白尘与中国喜剧电影

    作者:江萌 刊期:2015年第02期

    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显露出喜剧精神的丧失。在中国喜剧电影发展史上也曾两次出现过类似的情形,第一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是五六十年代。在那两次喜剧电影转型的混乱期,陈白尘推出了《乌鸦与麻雀》、《阿Q正传》等喜剧电影作品,促使中国喜剧电影建构起真正的喜剧精神而获得长足进步。陈白尘的喜剧电影创作,对于当下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仍...

  •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乡土叙事与乡村想象

    作者:余荣虎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1949年至2000年的中国当代电影中,乡土叙事与乡村想象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不同时段的乡土叙事和乡村想象是不同的,"十七年"电影以中国乡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为主;1980年代电影主要叙述政策、习俗、习惯制约下的乡村婚姻、创业与离乡;1990年代电影则集中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为民做主、女性解放与价值反思。从乡土叙事与乡村想象的变化中,...

  • 当代印度电影中的宗教表达

    作者:汪许莹 刊期:2015年第02期

    宗教是印度社会不可忽略的存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印度人最热衷的娱乐项目——电影中也占据了醒目的位置,它不仅作为印度电影的标签以景观的形式展示,同时能够深层次地反映印度社会,无论是对宗教陋习的反思还是对宗教实体进行批判,都成功地折射了当代印度社会的变化,同时,它还能够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缓和宗教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