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杂志简介:《明清小说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1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明清小说与文化、明清小说跨文体研究、明清小说叙事研究、晚清小说研究、新红学百年纪念、综论、《三国》《水浒》研究 热点与争鸣、小说...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4-3330
国内刊号:32-1017/I
全年订价:¥ 18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被引量:4676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10
立即指数:0.0345
期刊他引率:0.9345
平均引文率:11.1724
  • 略谈古代小说的类别

    作者:程毅中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中国古代小说的分类很复杂,各人有不同的分法和名称。简单说来,大体上可以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体系。然而多年以来,许多研究者都把古代白话小说称为“通俗小说”,“通俗”一词大概起源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书。我猜想“五四”以后的学者们不称之为白话小说,因为“五四”以后的新小说也是白话小说,所以把古代白话小说通称为通俗小...

  • 小说起源问题的三重含义

    作者:刘勇强 刊期:2006年第01期

    小说的起源问题在小说史研究中歧见纷出,这既与对小说文体的不同认定有关,也与古代小说产生的实际状况有关。从逻辑上说,小说产生以后,相应的小说观念才有可能形成。但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却似乎有违这一常理。几乎所有的小说史著在论及小说起源时都会引述《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的话;桓谭《新论》中“小说家合丛残小语...

  • 进化论与《中国小说史略》

    作者:宋克夫; 张蔚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从鲁迅先生的小说研究发展观、方法论、价值观等方面,探讨进化论思想对《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

  • 略谈科举制度对小说的影响

    作者:王动 刊期:2006年第01期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小说正式形成于唐。二者的产生时期相差不远,并且相伴发展了一千多年。科举制度自然对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绝大部分是通过科举对小说作者和读者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即科举制度通过作者的活动、读者的价值取向来影响小说的产生发展、作者及读者群和题材内容。

  • 从贾家家谱方案演变史看《红楼梦》创作过程

    作者:郁永奎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今本《红楼梦》里存在着多种贾家家谱方案的痕迹,都是由旧稿积淀下来的文字。将这些文字排列起来,呈示出贾家家谱方案演变过程。而这过程和各种旧稿是相对应的,充分褐示出《红楼梦》创作的过程,那就是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 女性统治神话的张扬和终结——《红楼梦》和《创世纪》中两个祖母形象的文化比较

    作者:楚爱华 刊期:2006年第01期

    贾母和戚紫薇分别是《红楼梦》中贾家和张爱玲小说《创世纪》中匡家的两位老祖母,她们都是家庭中的掌权人物。贾母的大家风范、理家才干富贵气象,代表了女性统治神话的极致,而产生在新旧交替时期的戚紫薇,其统治的失意困顿则暗示着女性统治神话的冷寂荒凉。贾母女性统治神话的悲剧是男性文明衰落的必然,是女性的性别悲剧的宿命体现,也是贾...

  • 梁启勋与晚清小说界革命

    作者:王学钧 刊期:2006年第01期

    梁启勋是梁启超的二弟,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弟子,曾追随乃兄参与维新运动。1902年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和“新小说”,梁启勋是其中成员,提出自已的小说反映论理论、社会学批评和小说的文化比较方法。

  • 最新发现的吴趼人佚文

    作者:何宏玲 刊期:2006年第01期

    晚清小说家大多又有报人身份,吴趼人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参与办理过多种日报,《消闲报》是最早的一份。此次辑录的佚文对于考证吴趼人生平经历、思想及写作的发展脉络等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考察他早期上海的生活和写作上更是提供了直接的信息。

  • 闺阁内的爱情导师——“三言二拍”中婆子、丫环、尼姑的角色分析

    作者:严明; 沈美红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从当时社会风气以及人们思想上的状况,对“三言二拍”中婆子、丫环、尼姑等女性形象的活跃现象进行分析。这些人物共有的特点是既可以涉足社会,又能自由出入富家小姐们的闺阁。她们充当了闺阁中女子的爱情启蒙与情欲实践的导师,而大多数又是处于一种秘密的状态。对于她们的作为,历来的评论者大多持冷漠的态度,而且是贬词多于褒扬。其实,她...

  • 凌濛初死事考辨

    作者:徐永斌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对凌濛初的死事进行了考辩。认为凌濛初死于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中下旬,《墓志铭》、方志等史籍的记栽多有舛误。贾三强先生所主张的凌濛初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的说法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凌濛初死于程继孔领导的民变,而不是死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

  • 从头回看话本小说创作主旨的衍化

    作者:黎藜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从说书艺术到案头文学,从初创到大量涌现,话本小说的创作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化与娱世并存,教化更成为推动小说成熟与前进的巨大动力。随着作品中教化的日益增强,劝诫压倒娱世成为作品最重要的创作主旨,教化逐渐成为话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头回是话本小说中重要的结构形式,从头回故事数量、形制的变化中,可以窥见话本...

  • 论《石头记》霍译的底本和翻译评论中的褒贬——以《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为中心

    作者:洪涛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讨论霍克思英译《石头记》的底本和褒贬问题。文章以前人发表的意见为中心,论及三个问题:一、引文的罗列与“讨论的意义”;二、底本问题与翻译评论中的褒与贬;三、讨论“结合脂本和程本的本子”存在与否。文章指出:一些译评文章的做法和说法.不见得完全妥当,其中疑点也值得澄清,以免贻误后人。

  • 19世纪西人汉语读本中的小说

    作者:宋莉华 刊期:2006年第01期

    19世纪,为满足华洋杂处的现实需要,西方人编纂了大量双语对照的汉语读本,其中收录的中国小说十分丰富。小说原文多被编纂者用当时通行的官话进行了改写,具有独立的文本价值和艺术成就,推动了中国白话文运动的进程,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三国演义》的双向建构与解读

    作者:宋培宪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三国演义》的创作呈露出双向建构的特点:即,一方面是尚武精神和征战激情导引下对于疆场搏杀的历史再现,另一方面是传统观念和道德准绳衡鉴下时于人格较量的深层思考。这两方面在小说中,既各自独立呈现,又相互交织和重叠。只有通过分解、整合的手段,作分镜头式的取景和处理,方能既有层次、也更清晰地把握住其局部及整体的内涵与意义。

  • 杨志本事考

    作者:魏世民 刊期:2006年第01期

    杨志是《水浒传》中着墨较多的一个人物,有关他的故事人们大多耳熟能详。据笔者考证,杨志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他曾随宋江造反,招安后,参加了攻辽和镇压燕人高托山的战斗,后在抗金卫国战争中战功卓著,并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最后,他可能为国捐躯,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