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科学与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膜科学与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49/T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工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专题综述、应用研究、动态信息_简讯、动态信息、动态信息_会讯

主管单位: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7-8924
国内刊号:62-1049/TB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化工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7
复合影响因子:0.6
总发文量:1670
总被引量:10362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6.2721
立即指数:0.0224
期刊他引率:0.8243
平均引文率:15.9552
  • 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武江津; 刘桂中; 孙长虹 刊期:2007年第06期

    膜分离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在国外已经成熟,国内近年来也已经开始应用.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中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优势和不足,对膜分离技术在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影响酚酞基聚芳醚砜/DMAc/水三元体系相图的因素

    作者:刘峙岳; 赵欣; 陈翠仙; 李继定 刊期:2007年第06期

    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了聚芳醚砜(PES—C)铸膜液的浊点,并绘制了PES—C/DMAc/H2O三元体系相图.在PES—C/DMAc溶液体系中分别加入苹酸(O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无水氯化锂(LiCl)、聚乙二醇600(PEG-600)、吐温80(Tween-80)、乙醚(EE)6种添加剂,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对体系相图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简要分析.此外,还考察了草酸...

  • 二次生长法FAU型沸石膜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王季平; 刘丽娟; 邵国林; 刘昶; 王金渠 刊期:2007年第06期

    采用二次生长成膜的方法,在合成液的配比为46Na2O:12.8SiO2:1Al2O3:4 500H2O的稀溶液中,在大孔a—Al2O3陶瓷管载体外表面,合成出致密的FAU型沸石膜,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气体渗透性能等手段对沸石膜进行了表征.用热浸渍法将与载体孔径尺寸相近的晶种引入载体表面,晶种嵌入了载体表面的孔口和次孔口,且均匀地分布在膜管表面,...

  • 影响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临界通量的因素

    作者:华娟; 吴志超; 刘江峰; 黄圣散 刊期:2007年第06期

    利用阶梯式通量递增法测定了一体式平板膜一生物反应器中的临界通量,对不同操作条件下测定值的差异进行了考察.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曝气强度、污泥浓度(MLSS)和滤液COD(SCOD)三个因素分别在0.8,1.2,1.5m^3/h;10,20,30g/L和50,100和150mg/L水平下对临界通量测得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泥浓度和SCOD均对临界通量测得值呈负...

  • 基于神经网络的膜法薏苡仁油脱胶过程动态模拟和预测

    作者:杜邵龙; 周春山; 张杰 刊期:2007年第06期

    应用BP神经网络对膜法薏苡仁油脱胶过程的膜通量动态模拟与预测.研究了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结果测试和模型泛化,并用得到的神经网络对不同运行条件下(操作压力和温度)膜通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模拟膜法脱胶过程的通量变化。预测结果与实验实测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与传统模型法相比,神经网络能快速简便地得到模拟和...

  • 采用表面凝胶化技术制备超疏水性涂膜

    作者:段辉; 汪厚植; 赵雷; 邓承继; 顾华志 刊期:2007年第06期

    采用表面凝胶化技术制备了超疏水性涂膜.在醇溶性氟化聚合物溶液中,在水量不足的酸性条件下,掺杂聚四氟乙烯(PTFE),得到了杂化复合溶胶.涂敷后,以表面凝胶化技术为手段,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微米和纳米相结合的阶层结构膜.TEM和XPS证实了凝胶化只在膜表面发生,SEM和AFM观察到膜表面的形貌与天然荷叶表面极其相似.该方法制备的涂膜对水的...

  • “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

    刊期:2007年第06期

    由中国膜工业协会和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于2007年10月15~1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召开,来自93家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宪秋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为大会致欢迎词.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守法教授,

  • 旋转切向入流对膜蒸馏通量的影响

    作者:贾晨霞; 田瑞; 杨晓宏 刊期:2007年第06期

    研究了三向旋转切向入流对膜蒸馏的通量的影响,其中讨论了喷嘴形状、进水管与所在圆周中心距离、喷嘴前端距膜面距离、喷嘴与热容腔半径方向之间夹角、喷嘴与进水管之间夹角等膜组件结构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参数来改变膜通量.

  • “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将于2008年5月下旬在天津召开

    刊期:2007年第06期

  • 用正交设计研究PVDF/PVC/PMMA共混中空纤维膜

    作者:李浩; 陈健波; 刘湛红; 王健; 奚旦立 刊期:2007年第06期

    制备了PVDF(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混中空纤维膜,讨论了影响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PVC/PMMA体系中,聚合物总浓度是影响膜的水通量的主要因素;PVDF浓度对膜强度影响最大;PMMA对膜的亲水性有较大的贡献.得到优化的制膜条件为:铸膜液中PVDF:PVC:PMMA=7:1.2:1.8(质...

  • 欢迎订阅2008年《化工环保》(双月刊)

    刊期:2007年第06期

  • 海藻酸钠-壳聚糖-粉末活性炭生物微胶囊的制备

    作者:李朝霞 刊期:2007年第06期

    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粉末活性炭(SA—CA—PAC)微胶囊,研究了添加适量粉末活性炭后对新型SA—CA—PAC生物微胶囊的粒径、机械强度和膨胀度等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粉末活性炭的添加对海藻酸钙胶珠和SA—CA—PAC微胶囊其它制备条件的影响不大,但却对SA—CA—PAC微胶囊的机械强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0℃时,向2.0%的...

  • 混合稀释剂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等规聚丙烯微孔膜的影响

    作者:陈刚; 林亚凯; 王晓琳 刊期:2007年第06期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大豆油混合物为稀释荆,利用热致相分离(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微孔膜.结果表明,稀释剂体系中DBP和大豆油的质量比对浊点温度影响较大,而对结晶温度影响较小;随着稀释剂体系中DBP含量的增加,在固定聚合物浓度及相同的冷却条件下,多孔膜由空间网状结构逐渐转变...

  • 填充纳米SiO2对聚偏氟乙烯膜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裕卿; 张红柳; 曲云 刊期:2007年第06期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膜材料,被广泛用于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过程.但由于它的疏水性,膜在分离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污染,会导致膜通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为提高膜的性能,将经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填充到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复合膜,并对该膜的形貌、韧性、亲水性...

  • 以铝为支撑体的一种新型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常晓仆; 李淑英; 马迪; 张海霞 刊期:2007年第06期

    阳极氧化铝膜在分离方面有许多优点如均一的孔径、高的热力学稳定性、独特的孔结构等,作为无机膜有较好的商业应用价值,但膜的脆性问题一直是公认的难题.用一次阳极氧化铝膜的铝面做阳极在盐酸中电解后,再在磷酸中扩孔,制得了两面贯通以大孔铝为支撑体的阳极氧化铝膜.研究了扩孔时间对膜的纯水通量、平均孔径、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