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8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 经济 哲学、专题研究、心理学研究、文学 历史、语言学、心理学、课程思政论坛、教育学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3-6121
国内刊号:23-1082/C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73
复合影响因子:0.67
总发文量:2563
总被引量:619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6.3688
立即指数:0.07
期刊他引率:0.5745
平均引文率:9.05
  • 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明栋才; 雷达清 刊期:2007年第06期

    运用全球化的视野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赋予和谐社会建设以新的内涵。因此.运用全球化视野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略论传统和谐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丁建军 刊期:2007年第06期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深入发掘并借鉴传统和谐文化的精华,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和谐与利益共享——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作者:韩卫平; 陈忠平 刊期:2007年第06期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提出的社会发展思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共享。达到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公平、公正为基础,并要明确主体问的责任义务及社会各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 中美敌对关系形成过程新探

    作者:张丽; 王俊东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中美两国自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长达20余年的敌对,是战后世界最引入注目的现象之一。本文对中美敌对关系形成进行考察,认为中美敌对关系的形成并非一步到位,它有一个依据形势变化.由初步形成到完全确立的过程: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中美敌对关系初步形成;朝鲜战争期间,中美敌对关系完全确立。

  •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之争及相关思考

    作者:刘智勇 刊期:2007年第06期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物质实力和观念建构二者在国际关系中所起作用如何的本体论问题之争始终存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现实主义学派坚持物质主义本体论.建构主义学派坚持观念主义本体论,而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的物质和观念并重的本体论思想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思想.具有更强的科学性。

  • 试论循环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马成慧; 王永强 刊期:2007年第06期

    随着立法工作的不断推进,《循环经济法》草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循环经济法的出台已指日可待。近来,关于循环经济法的法律性质及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时有争论。笔者从循环经济法的法律性质和调整对象出发进行探讨,认为可以把循环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律。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浅谈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苗晓丽 刊期:2007年第06期

    曹植处于汉、魏交接的时代,他一方面从汉乐府中汲取浓厚的乳汁;一方面开辟了建安诗风,使其诗歌追求整饬工丽而又流转浑厚,使他成为建安时代的杰出代表。

  • 从尊崇门当户对到信奉郎才女貌——解读《游仙窟》中唐代爱情婚姻观念的转变

    作者:胡勇 刊期:2007年第06期

    “门当户对”的爱情婚姻观念自魏晋六朝一直延续到唐代,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等统治者大力打击门阀制度.使社会上不良婚姻风气有所改观。《游仙窟》中对士人才学、女子容貌的细致描写以及情爱场面的大胆描述,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爱情婚姻观念,由重视“门当户对”向“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并重的转变。

  • 从姜白石的词作解读其人格内涵

    作者:鲍菁 刊期:2007年第06期

    白石词以清空骚雅为主要艺术特点.本文不论词风,而从其作品本身的内容入手研究词人丰富的人性内涵.词人深情、爱国等等性格特点。

  • 香草美人之思——从才子佳人小说看清初文人的创作心态

    作者:赵涛 刊期:2007年第06期

    在中国古代礼治文化和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下.出于对政治权力的依附和追求.文人群体积淀成某种集体意识,这就是依附心态,而当专制历史使他们的这种依附不可得时.又让他们在心理上成为弱者,形成一种自卑情结。这种期盼与失落并存,自傲与颓废同在的矛盾心理格局,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不可避免地给人留下一种“南柯梦、黄粱枕”的印象。

  • 试析文化转型下的苏童现象

    作者:王颖 刊期:2007年第06期

    苏童作为中国新时期的一名作家,在面对当今文化的转型,面对文学与市场的矛盾时,却取得了成功。这个成功的取得,一方面与他创作上旺盛生命力的保持,创作方式的灵活多样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的多部文学作品涉足电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戴西·菲伊:受害者抑或加害者——《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人公形象再探

    作者:李光毅 刊期:2007年第06期

    本文结合女性主义批评与精神分析理论,深入剖析女主人公戴西的时代与家庭背景、人格与原始生命力,辩证论述了她不仅是父权社会受害者而且是盖茨比的加害者。

  • “死亡话语”构建的虚幻与真实的世界——评法国当代小说家菲力蒲·克洛代尔及其作品《亡者之言》

    作者:武天瑜 刊期:2007年第06期

    菲力蒲·克洛代尔被誉为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短篇小说《亡者之言》中,他通过神秘死亡来探讨人与外部世界,人与自然的碰撞与融合,集中讨论小说所展示的现实和超自然,真实与虚构相互交替的世界。作者寄深刻的寓意于“死亡”之中。从而表达了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 两个悲剧人物的不同命运——析《女勇士》中无名姑妈和月兰姨妈形象

    作者:孙爱萍 刊期:2007年第06期

    《女勇士》立足于女性和华裔,先女性而后华裔。本文从作者的两个亲人——无名姑妈和月兰姨妈入手,通过两个人名字及作者安排其出现章节的比较分析,论述了汤亭亭之所以赋予两位女性貌似相同却大不同的命运,是因为她所崇尚的女性权力表达方式以及反映摆脱男权社会束缚女性的重要性。

  • 治愈心灵伤痛的使者——由西尔科的《仪式》看印第安传统女性

    作者:张明远 刊期:2007年第06期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引发社会反主流思潮后.原来受压制的少数族裔文学开始受到关注。自从1969年美国本土作家莫马迪(N.ScottMomaday)的《黎明之屋》(House Made of Dawn)获普利策文学奖后。印第安文学开始复兴。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众多印第安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本文试从分析西尔科的代表作《仪式)(Ceremony)入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