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212/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基础理论与应用、计算机与工业自动化、教学研究及其他、体育学、数字媒体研究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国际刊号:2095-6991
国内刊号:62-1212/N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2
复合影响因子:0.51
总发文量:1799
总被引量:2865
H指数:9
立即指数:0.0128
期刊他引率:1
  • 丝绸之路上的唐人边塞诗所涉河陇重大边事书写

    作者:田玉芳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丝绸之路至唐而大盛,其东段所经河西陇右于时极为富庶,不仅是大唐联通经营西域的门户,同时也是唐与吐蕃、突厥、吐谷浑等部开疆拓土、争夺西域掌控权的作战主阵地,因此反应河陇之地战争、书写唐蕃重大边事的诗作是唐人西北边塞诗中最多、最重要的一类,其内容主要围绕安史之乱前的河陇纷争、河湟陷落、张议潮归唐等重大历史事件展开书写,展现了唐...

  • 论作为文化记忆与表征的兰州城市雕塑

    作者:王莹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城市雕塑集中体现城市文化记忆,表征城市文化。兰州造型各异的城市雕塑按其主题可归纳为丝路主题类、精神表征类、民俗类等。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与阐释这些雕塑的形式特征、美学风格,并由此探寻这些雕塑所具有的文化记忆与表征价值。

  • 论河西宝卷中的刺绣艺术

    作者:张天佑; 张曦萍 刊期:2019年第06期

    河西宝卷有不少篇目展现了民间的刺绣艺术,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宝卷》《绣红罗宝卷》《绣红灯宝卷》。从宝卷描写的刺绣场景中,可以看出:首先,刺绣工艺在当时河西地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刺绣的内容也展现出了民众丰富的想象力;其次,刺绣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体现出了"工巧性""和谐性""象征性"的美学个性;再次,刺绣这一行为及绣样的选...

  • 从敦煌变文中的佛教称谓看文化交融

    作者:谢燕琳 刊期:2019年第06期

    敦煌变文中有大量的佛经故事,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佛教称谓。从语言层面审视,这些色彩鲜明的人物称谓,折射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征。从敦煌变文入手,以佛教称谓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通过作具体的词义辨析,来揭示这些称谓的构成途径、创新方式,进而透视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从初步融合到深度渗透的足迹,旨在充分发掘敦煌文化深厚的...

  • 主持人语

    作者:杨光祖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一些学人的眼睛里,似乎文学批评没有学术含量,谁都可以写.其实,大错特错.文学批评,不仅需要批评者有敏锐的艺术直觉,而且还需要丰富的学养,开阔的视野,否则,无法做一名合格的批评家,更无论优秀了.文学批评,需要现场感,需要第一时间发声.这都是非常考验一名批评家的素质的.我们如今撰写唐宋文学史,也要参考当时人的评论.撰写文学史,除了研读大...

  • 独立不羁的风姿——王彬彬论

    作者:徐改平 刊期:2019年第06期

    20世纪90年代进入文坛的王彬彬,之所以锋芒毕露,既有师承与自我塑造的原因,更有他明确地以鲁迅为仿效对象的关系。因为尊崇鲁迅,他自觉继承了新文学的启蒙传统,批评通俗文学作家及为其张目者;因为尊崇鲁迅,他更积极地进行恢复鲁迅真实面貌的工作,主要是去除官方强加在他身上的革命家色彩。青年期的王彬彬单纯地以偶像鲁迅的标准写作时,对胡适等...

  • 王彬彬文学批评的语言艺术浅论——以《八论高晓声》为例

    作者:程桂婷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当代文学批评热衷于理论跑马和方法竞技时,王彬彬仍正本清源地坚持对文学语言的欣赏和批评。但如果仅谈论王彬彬对作家们的语言的批评,而不谈及他自身的批评的语言,也是偏颇的。本文即以王彬彬近作《八论高晓声》为例,去品鉴他的批评语言。王彬彬的批评语言颇有特色:讲究一字一音的平仄,注重长句短句的变化,追求"骈偶"与"散体"的融合,常自觉不...

  • 批评家何为——《八论高晓声》的启示

    作者:韩春萍 刊期:2019年第06期

    批评家王彬彬通过专业的文本细读重新评价了高晓声作品语言艺术等方面被评论者忽视的成就。其中,高晓声小说中叙述者的"盘算"心理、曲折表达和作品中的鱼水意象是王彬彬的重要发现。本文结合《八论高晓声》和王彬彬的批评观,最后强调了批评家的审美能力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 高晓声研究的新突破——王彬彬《八论高晓声》论

    作者:李艳; 杨光祖 刊期:2019年第06期

    高晓声是书写农村题材中出类拔萃的作家,深受读者喜欢。研究高晓声的文章众多,而关注高晓声的语言意识、修辞艺术者却很少。王彬彬视角新颖独特,能跳出俗套,独辟蹊径,别出新意。他对高晓声小说语言修辞艺术,和高晓声生平的分析、梳理,都颇具新见,并对评论界对高晓声小说的误读,作了有理有据的反驳,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高晓声,为高晓声研究做...

  •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分析及建议

    作者:张存刚; 王传智 刊期:2019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南北区域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营商环境和要素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城市竞争力和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从四个方面来解决我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即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合...

  • 西部欠发达地区微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探析——基于甘肃省的考量

    作者:杜黎霞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西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微型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自身的功能,为农户与农业生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却不相匹配,其业务经营中虽然涉农、助农,但发展基础薄弱,其服务的对象又是经济弱势群体,如何加强风险防控、减少对贫困地区经济危害是其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以...

  • 从意识看“两种文化”的对话——《伽拉忒亚2.2》和《想……》的叙事学解读

    作者:蒋翃遐 刊期:2019年第06期

    鲍尔斯的《伽拉忒亚2.2》和洛奇的《想……》围绕意识问题,通过小说家和认知科学家相遇与分离的故事,回应了"两种文化"之争。鲍尔斯和洛奇采用双重结构、倒叙、互文及戏仿等叙述策略,通过不同的故事,揭示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话这一共同主题。文章认为,鲍尔斯和洛奇开创了神经小说这一新的文类,为叙事文学注入新的活力。

  • 诗意追寻:“生存困境中的灵魂救赎”——评叶舟小说

    作者:高菲; 程金城 刊期:2019年第06期

    小说家的身份赋予叶舟深邃的洞察力,他敢于撕开现代社会的伪善面纱,直面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挖掘人性深层的荒谬;但同时,诗人的精神气质又使他对生命饱含悲悯。叶舟的小说创作以其极为深刻的话语演绎芸芸众生的飘零落寞,审视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人类精神的荒原化,他试图在向自然人性、宗教伦理的复归中实现主体的救赎,并在形而上的生存哲理中对生命...

  • “中国社会史论战”与1930年代唯物史观的兴起

    作者:李肖含 刊期:2019年第06期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重要事件。长期以来,研究者强调论战的意识形态之争,却遮蔽了论战发生的学术逻辑。事实上,晚清以来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变革与转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时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革命运动低谷期出现了革命理论传播的高潮,看似矛盾,实则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必然逻辑。

  • 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汉语课程改革与探索——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作者:孙雪英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立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充分挖掘蕴含于语言本体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