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学报

吕梁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vlia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吕梁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6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想政治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律研究、艺术研究、传播学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研究...

主管单位:吕梁学院
主办单位:吕梁学院
国际刊号:2095-185X
国内刊号:14-1365/G4
全年订价:¥ 136.00
创刊时间:201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42
总被引量:1497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论鲁迅小说《伤逝》的召唤结构

    作者:刘小微 刊期:2017年第05期

    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鲁迅小说《伤逝》的内在召唤结构为阅读接受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伤逝》的召唤结构体现在文体生成的期待与召唤和叙事结构生成的召唤。《伤逝》把小说与手记文体套置,生成文本召唤性,使叙述活动与阅读活动之间产生巨大的张力,大大拓展了小说意义空间的广度和思想意蕴...

  • 论霍桑《红字》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作者:严娟 刊期:2017年第05期

    作为美国19世纪后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家,霍桑致力于探索美国社会万恶之源的"原罪",并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叙事塑造、刻画人物。花卉、字母,人名,场景等在作品中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象征元素所构建的艺术意境,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力,而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朱虹 刊期:2017年第05期

    哈代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有很强"依附性"和"软弱性"的传统女性苏珊与艾拉贝拉,有徘徊于"超越性"和"内在性"之间的柳塞塔与淑,还有信念坚定,经济独立的伊丽莎白·珍,这几组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主义运动不同时期的女性特点,表现了哈代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 晋东南晋语的舒声促化现象

    作者:王利 刊期:2017年第05期

    参照《方言调查字表》酌选出2404个常用舒声字,对其在晋东南晋语16个方言中的读音情况作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发现晋东南晋语入声舒化字比例大,舒声促化字比例小。舒声字促化后声母一般不发生变化,韵母和声调都要发生变化。

  • 山西孝义方言[i][y]韵母的舌尖化现象研究

    作者:管文慧 刊期:2017年第05期

    孝义方言中存在[i][y]韵母舌尖化的音变现象,韵母的舌尖化是指高元音有继续高化的趋势,并且这种音变现象广泛存在于晋语、徽语、吴语中。讨论这一音变现象的动因及其变化过程,并进一步得出孝义方言中[i][y]韵母舌尖化的主动因素是高元音韵母而不是辅音声母,且这种音变现象的性质属于拉链式音变。

  • 论河曲方言俗成语的语义特点

    作者:刘红霞; 吕勇兵 刊期:2017年第05期

    河曲方言中存在着大量富有生命力、表现力极强的俗成语,这些四字格俗语充分展示了成语注重和谐美的特点,语义结构对称,读来朗朗上口,不仅利用许多附加成分来构词并增强表义效果,而且还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构义。另外,大量偏义成语的存在更显示了其独特性。

  • 《歧路灯》语气词“哩”研究

    作者:赵晓雨 刊期:2017年第05期

    《歧路灯》是清代中期具有河南方言背景的白话小说,其中语气词"哩"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较为丰富。从句法位置来看,语气词"哩"既可以位于句尾,也可以位于句中。在句尾,语气词"哩"在多种类型的句子中表示指明事实、强调、夸张、祈使、感叹、疑问等语气。在句中,语气词"哩"具有表示假设、呼唤、舒缓语气、列举等作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语气...

  • 隐喻的施喻者主观性研究

    作者:郭焕平 刊期:2017年第05期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借喻体的某一或某些特征来理解本体,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认知主体感受的心理相似性。隐喻不是命题的"客观表述",而是具有言者的主观性特征。隐喻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言者的情感、视角和认识三个方面。隐喻的主观性研究可深化对隐喻的理解。

  • 从传播符号学角度分析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意蕴

    作者:王波波; 李浩茗 刊期:2017年第05期

    杨柳青木版年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情感的象征符号。这些艺术符号,体现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与祝愿。如对丰收的期盼,对爱情的祝愿,以及对多子多福的追求,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杨柳青木版年画展示了天津地区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根基,是天津地区的文化软实力的标志性产物。

  • 《锵锵三人行》节目成功原因分析

    作者:袁丽红 刊期:2017年第05期

    2017年9月11月,播出19年的《锵锵三人行》节目暂时停播,该节目自开播以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一直活跃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谈话类节目中,收视率也一直居于上游,在豆瓣同类节目评分中高达9.5分。《锵锵三人行》成功的原因,用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理论中的口头文化理论来分析,即口头文化的参与性增强节目效果的现场感和亲切感,凸显话语的平民化视角;谈...

  • 近代山西文峪河流域旱涝灾害研究

    作者:张俏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峪河流域是吕梁平川四县人民的母亲河,给当地人民带来丰收和富庶,同时也是一条水旱灾害频发的河流,造成"赤地千里、庐舍漂没、路有饿殍"的惨景,给两岸先民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对地方志等资料的整理统计发现,近代以来该流域内旱涝灾害的记载颇多并且具有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交替发生的特点,造成流域内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下降、灾后重建...

  • 辽金战争中宋徽宗的失误之处

    作者:程文博 刊期:2017年第05期

    辽金战争中,北宋与金联合共同进攻辽朝,加速了辽灭亡。但是,在与金联合灭辽的过程中,也充分暴露了北宋的军事实力,为日后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作为当时北宋最高的统治者宋徽宗,对此应负主要的责任。因此,宋徽宗在辽金战争中有失误之处便是重点论述的问题。

  • 1971年南亚危机中美国对巴援助研究

    作者:赵耀虹 刊期:2017年第05期

    1971年南亚危机爆发,揭露了美国南亚政策的危局。美国在危机中先是不干涉,保持冷静,在危机升级的情况下向印巴双方施压,走向战争后则彻底的偏袒巴基斯坦。援助是美国在印巴冲突中政策的重要体现。美国这种矛盾的政策,不仅让脆弱的美巴同盟离心倾向加强,同时也进一步恶化了美印关系,不利于美国在南亚的战略。

  • 教会女学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

    作者:李思思 刊期:2017年第05期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大量传教士来华。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教,他们在中国兴办女子学校。教会女学在中国存在了近百年的时间,由起初的困难重重到发展的越来越壮大,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教会女学打开了中国女子求学的大门,解放了妇女的思想,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刍议英国姓氏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李自更 刊期:2017年第05期

    英国姓氏是其社会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孕育的产物,它的产生、演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作为识别社会成员的符号系统(姓氏),它不是简单地区别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英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英国文化的活化石。加深对英国姓氏的研究及其内涵的理解是打开英语文化宝库的一把重要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