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学报

吕梁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vlia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吕梁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6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想政治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律研究、艺术研究、传播学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研究...

主管单位:吕梁学院
主办单位:吕梁学院
国际刊号:2095-185X
国内刊号:14-1365/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201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42
总被引量:1497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初探

    作者:朱冬梅 刊期:2004年第03期

    “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老子哲学、老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无事取天下,清静无欲,以正治国,柔顺谦恭而不逞强,崇尚节俭等。“无为而治”的治国原则作为一种宝贵的思想财富,为后世不少的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和仿效,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权建设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当今,“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领导和管理工作具...

  • 从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看五四精神

    作者:李翠青 刊期:2004年第03期

    妇女解放运动是的重要一支,其主要内容有爱国救亡,反对封建礼教,树立独立人格,争取经济独立和争取教育平等等。推动了妇女运动,开创了妇女运动的新时代,妇女运动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民主科学,勇于探索创新的五四精神。

  • 婚姻关系破裂原则应成为离婚的法定理由

    作者:王小琴 刊期:2004年第03期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其合理性与进步性无可否认,但在认定方面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以“婚姻关系破裂”作为法定离婚理由,在尊重婚姻当事人意志的同时,也强调了婚姻的义务与责任,使社会利益要求与法律要求相一致,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当代世界婚姻立法的潮流和趋势。

  • 论民族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作者:王浩; 李成生 刊期:2004年第03期

    古代日耳曼人的勇猛、效忠和强烈的民族尊严共同构筑了最初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它为近代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18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文化民族主义转变成政治民族主义,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实现了统一.

  • 商辅助人探析

    作者:刘宁 刊期:2004年第03期

    对于商辅助人各国商事法律大多有所规定,但只是散见于各篇章之中,且所占比重少之又少,并未形成一个固定的体系。随着商事活动的日益繁荣,企业主需要统筹兼顾自然无法事必躬亲,而许多内部及外部事宜又不能完全依仗商事人来完成,因此雇佣商事辅助人为其服务成为必需。然而仅就现有各国立法对商事辅助人的规定很难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尤...

  •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探讨

    作者:王闰平 刊期:2004年第03期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制裁违法者的法律依据。法律责任是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法律规定的贯彻执行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 建立分析预警指标体系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作者:王翻秀 刊期:2004年第03期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应从明确职责,建立分析指标体系,树立风险意识,调整资本结构,科学决策,加强内部管理,搞好收益分配等七个方面进行。

  • 新纪录片:关注底层人的尊严

    作者:杨忠文 刊期:2004年第03期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繁华,同样许多生活者的状态越来越复杂,仅仅用文字已经无法记录他们多元素的表情。然而,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些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尚不为人熟知,却以一个实践者的姿态,通过他们手中简陋的摄影器材,正努力真诚地反映着与现代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事关人类命运的命题,并坚定地传达出对人的尊严的敬意。

  • 柳永在中国词学中的地位

    作者:李国红 刊期:2004年第03期

    北宋仁宗年间,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专力写作慢词的文人柳永。从此中国的词学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柳永生平及词作的特色分析,真实再现了柳永在中国词学中的地位。

  • 《婴宁》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经验——兼谈文体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作者:欧阳翠凤 刊期:2004年第03期

    《婴宁》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文言小说。在这则短篇文言小说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重复和象征的写作手法,从而使小说散发出一种特有的传奇色彩的神秘艺术魅力,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果。通过分析《婴宁》中的人物性格的描写.从一侧面初步显示,对文学作品进行文体分析可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并希望藉此对教学有所启示。

  • 林黛玉和薛宝钗人物性格之比较

    作者:杨星丽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性情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二人不同的性格、薛宝钗抱拙守愚,贤淑谦厚,随分从时,端庄仪表中裹着封建卫道士的灵魂;林黛玉寄人篱下,仍不改其禀性,伶俐孤缴,光芒毕露:两种不同的性格导致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

  • 从《鸿门宴》看“团队精神”

    作者:梁海军 刊期:2004年第03期

    《史记》中的《鸿门宴》是司马迁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多年来,人们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波澜曲折的情节结构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上,而对他们取胜的关键却分析很少。

  • 融合质朴与真诚——读李心丽《师范女生》

    作者:武晓磊 刊期:2004年第03期

    质朴,一个充满干爽与清洁的词汇;真诚,一种关注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美好态度。如今,它们二者很巧妙地走在一起,从一种文本的形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它就是吕梁作家李心丽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师范女生》;笔者对其通读之后最大的感动或者说,它能让人发自肺腑地感受到的正是那样一种久违了的质朴与真诚。

  • 《夜色温柔》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作者:纪洁萍 刊期:2004年第03期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主要人物迪克·戴弗的悲剧体现了作家的悲剧人生观,具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意义,人物本身的不同于常人的品性与特质也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其具有神话文化色彩的悲剧原型也令人深思。

  • 《论利蓓卡夏普的女性主义萌芽》

    作者:杨琳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女性一直处于男权文化的包围中,逐渐丧失了女性话语的独立性,但是在19世纪的英国,随着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妇女们纷纷要求自身的解放,女权主义蓬勃发展.利蓓卡夏普就是女权主义萌芽的一个代表。她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男权社会,反抗阶级压迫。她聪明,智慧.尤其在婚姻生活中,她把女性主义的魅力发挥到及至。作为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