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学报

陇东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陇东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9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社会·教育、语言·文学、历史·法律、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与其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党史专题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陇东学院
国际刊号:1674-1730
国内刊号:62-1197/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2547
总被引量:2309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7.7716
立即指数:0.0469
期刊他引率:0.976
平均引文率:10.1563
  • 关于“趣难词”的答辩

    作者:刘瑞明 刊期:2004年第03期

    谐音造词在方言词汇中的比例很大。笔者论述东莞方言的谐音造词,朱建颂先生对少数例词作否定,不但不能成立,反而有助于谐音造词的论证。

  • 宋代散文疑难词语辞书释义商榷

    作者:刘敬林; 齐社祥 刊期:2004年第03期

    对《汉语大词典》所收宋代散文疑难词语释义进行辨析商榷,校正误释,以补辞书之疏漏。

  • 浅析古典诗歌中文人的月亮情结

    作者:张淑琴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月亮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本文关注这一现象,探讨了古代诗人怎样赋予月亮超越时空的人格力量,从月亮来体悟现实社会与自我人生,同时透视作者的心灵世界。

  • 从宿命的轮回到意识的觉醒——浅论《红旗谱》中所反映的农民自身精神文化革命进程

    作者:侯海燕 刊期:2004年第03期

    《红旗谱》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阶级意识对我国农民的反抗过程进行了真实的描述。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但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形态总是制约着他们的反抗斗争,令其陷入宿命的轮回,而只有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中国农民的意识才会在炮火声中觉醒,才能由自发反抗走向自觉斗争。

  • 宋太宗与“白体”诗风

    作者:陶生魁 刊期:2004年第03期

    宋初诗坛"白体"的盛行从某种意义上应归因于太宗皇帝的大力倡导,因为太宗皇帝想通过风雅诗歌宣扬"逍遥"和"知足"的理念,以达到加强统治的目的。

  • 原罪的重新解读——亚当和夏娃暴露了上帝的秘密和缺陷

    作者:张克政 刊期:2004年第03期

    将原罪的根源归咎于亚当和夏娃的自由意志,这是对圣经的一种误读。因为在偷吃禁果之前,他们并不具有自由意志。人类之所以会有原罪,原因在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人类又暴露了上帝的秘密和缺陷,使上帝陷入了不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危险境地。

  • 民间形式和民间立场——莫言的短篇小说《倒立》解读

    作者:宿好军 刊期:2004年第03期

    莫言是一位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意识流影响的作家,然而,《倒立》在其所有小说中可谓是"另类"。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完全摒弃了他一惯张扬的肆意想象和"语言舞蹈"等现代派风格,转而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和借鉴,采用我国民间戏曲的传统艺术形式,从民间的立场出发,以调侃的民间语言和平民的视角,温婉地讽刺了当下的某些官场中人物。这种别具一格...

  •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之比较

    作者:冯炳超 刊期:2004年第03期

    由于各自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在中、西方,同样是描绘自然风景,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无论从材料技法研究,还是从画面内涵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画风景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审美和谐"的不同偏向,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审美和谐是偏向与"心理"的,而西方的审美和谐是偏向于"物理"的。

  • 试论西部农民法律信仰的培育策略——以秦安县莲花乡的个案研究为例

    作者:张海军 刊期:2004年第03期

    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精神意蕴,是法治建设的"软件"。从我国整体上来看,民众法律信仰缺失严重,但西部农民法律信仰缺失更为严重,本文主要就如何培育西部农民的法律信仰问题作一探讨,试图以法律文化、经济基础、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三个方面为理论基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 浅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曹应梅 刊期:2004年第03期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建设重点。

  • 东汉社会保障政策考述

    作者:贾如银; 孙彦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东汉政府对贫弱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释放奴婢和囚徒、保障鳏寡孤独及笃癃者的生活、假民公田与赋民公田、赈济贫弱、蠲免赋役、赐爵、重农政策、水利政策和仓储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对维护东汉王朝的长期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 略论朱元璋的治国安民思想

    作者:侯颖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朱元璋于在位的三十余年中,在"尊孔崇儒"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了以"爱民"、"宽民"、"富民"、"安定番夷"等为主要内容的治国安民思想,并推行了以释放"驱口"与奴婢、减轻赋税与劳役、严厉治理贪官污吏及"因俗"治理番夷等内容为主的治国安民举措,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弘扬了儒家治国之道,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 十余年来辽夏金军事史研究综述

    作者:赵炳林 刊期:2004年第03期

    辽、西夏和金的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创造了比较丰富的军事文化遗产。学界对其研究还处于十分薄弱和不平衡的状态。具体来说,军制和战争研究是相对集中的,而战略战术、军事人物及军事思想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总之,在辽夏金军事史研究领域,还有很多事要做。

  • 左宗棠与开发董志原

    作者:马啸 刊期:2004年第03期

    董志原是左宗棠在甘肃最先收复和开发的地方。为了收复董志原,左宗棠打败了占据董志原为根据地达四年之久的号称"董志原十八营"的陕西回民起义军。为了开发董志原,左宗棠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董志原进行治理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董志原经济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值得总结与借鉴。

  • 北石窟寺文化价值初探

    作者:王浩; 朱世广; 王宇兵 刊期:2004年第03期

    北石窟寺是陇东庆阳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存,不仅具有较高的佛教艺术价值,而且长期处于陇东地区佛教文化活动的中心地位,其宗教活动中的许多内容和形式已经转化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北石窟寺与丝路文化也有深刻的渊源关系,其文化底蕴异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