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学院学报

零陵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ingli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零陵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397/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零陵学院
国际刊号:1671-9697
国内刊号:43-1397/Z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被引量:1820
H指数:11
  • 道家管理哲学的理论结构

    作者:张博栋 刊期:2010年第03期

    道家管理的核心概念是:一、道;二、自然;三、无为。道家管理的四大发展方向是:一、道体观:管理价值之发展;二、人性观:管理人生之发展;三、修身观:管理人格之发展;四、认识观:管理方法之发展。"体用一元"是道家管理哲学的理论结构。

  • 柳宗元《非〈国语〉》中的“大中之道”思想

    作者:李伏清 刊期:2010年第03期

    柳宗元在《非〈国语〉》中,从义理的角度具体在以下方面伸长了"大中之道":首先,在道德伦理领域,柳宗元认为,礼、信、忠、贤、孝等均本于"大中之道";其次,于治道方面,发挥了"大中之道"中行仁义之德政的政治主张;另外,还主张"崇礼明法"之治道。

  • 兖州龙兴寺唐代《陀罗尼经》幢考略

    作者:陈靖华 刊期:2010年第03期

    2008年9月在对兖州市兴隆塔地宫进行考古发掘和清理时,在兴隆寺塔的北侧6米处发现了一个八边形小塔基。经考证,这是唐代咸通十一年(869)所造立的"朱常庆等《陀罗尼经》幢"基坛的遗址。该经幢完整的名称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在金石志书中,或著录为"龙兴寺《陀罗尼经并序》",或著录为"朱常(长)庆等《陀罗尼经》幢"。该经幢基坛...

  • 佛教史籍中的兖籍僧人及其宗派渊源略考

    作者:周建刚 刊期:2010年第03期

    兖州地区的佛教传播源远而流长,根基深厚,名僧辈出。从《续高僧传》、《佛祖统纪》以及禅宗的历代灯录来看,兖籍僧人与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都有渊源关系,并在这些宗派的早期形成过程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用用用用佛教用籍,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禅用用用用用禅用等兖籍用用用籍用兖州用流用兖州用知名僧...

  • 石刻上的文学史:唐宋文人在湖南的仕宦游历与诗文题记——以永州为中心

    作者:李花蕾 刊期:2010年第03期

    文章依据金石学、方志学等传世文献,结合地面文物存留现状,概述永州唐宋石刻的人文特色、大致规模及在省内的代表性地位。一方面尝试将唐宋文人在湖南的仕宦游历与诗文题记视为一种"石刻上的文学史"而加以阐释,另一方面在图书馆特色资源与电子数据库建设上,尝试提出今后工作的若干思路。

  • 花间词对宫体诗语言风格的继承

    作者:郑晓明 刊期:2010年第03期

    花间词与宫体诗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其中较明显的是语言风格上的继承关系。从宫体诗理论代表萧纲和萧绎的著述中,可以总结出宫体诗的语言风格为灵活流畅、优美精致、精炼风趣。结合花间词和宫体诗的文本,可以分析花间词对宫体诗的这些语言风格的继承。

  • 时代背景下的多向度审视——从高阳与《胡雪岩》谈起

    作者:夏长青 高迎春 刊期:2010年第03期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作家更是人类灵魂的揭示者。它不仅塑造文学形象启迪人的心智,更通过叙事塑造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读到作者自己。这种通过小说这面镜像照见读者也照见作者的"看"与"被看",是文学带给人们的最微妙的乐趣。

  • 《源氏物语》“物哀”中表现“物”的方式

    作者:周韬 陈晨 刊期:2010年第03期

    《源氏物语》所蕴含的"物哀"是日本古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审美理念,其内涵是以"外物诸象"为客观源泉而使"哀"之主体——"人之内心"而萌生出诸多感动,即"感物兴情"。其中"物"作为第一性,人的思想感情是第二性。"物"无所不包,从人事、自然到人间万相。《源氏物语》作为一部鸿篇写实巨著,对"物"的情景描写可谓纷繁生动,其描法大致可...

  • 希利斯·米勒“重复”理论的范式意义

    作者:李琪 刊期:2010年第03期

    国内学界对内在于小说中的重复现象、"重复"之于小说的意义鲜有关注,而J.希利斯·米勒的"重复"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被视为西方"当代批评思想的重要贡献"而广受赞誉。"重复"理论受益于新批评,立足于经典,从严格而坚实的学理角度有创见性地总结了小说重复的种类、源头和方式等问题,以崭新的视角重读经典并以此激发了经典的活力。

  • 《洛丽塔》第一部分剖析

    作者:刘彦博 刊期:2010年第03期

    《洛丽塔》被称为后现代美文,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经典。该文用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对小说第一部分的语音、词汇、句子等进行文本细读,以期能一斑窥豹,深刻展现这部小说的美文风格。

  • 拷问生存困境——对黑塞小说的一种整体解读

    作者:吴华英 肖燕芳 刊期:2010年第03期

    从早期小说《在轮下》开始,黑塞在其绝大部分小说创作中都致力于对艺术家及普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刻画,描写他们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想从困境中逃脱的抗争,但是他的人物都只能以死亡为结局,只有在死亡中才能解决冲突。

  • 解读《呼啸山庄》中的重复艺术

    作者:谢基凤 刊期:2010年第03期

    米勒(J.H.Miller)提出:"一部像小说那样的长篇作品,不管它的读者属于哪一种类型,它的解读多半要通过对重复以及由重复所产生的意义的鉴定来完成。"《呼啸山庄》通过人物,景物或场景以及情节的重复叙述突出了艾米莉的基本人生观:生命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 略论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

    作者:卢朝允 刊期:2010年第03期

    作为一位爱国历史学家,在民族存亡绝继的抗战时期,缪凤林潜心于日本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抗战,抵抗外来侵略。为此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日本古代历史之虚伪,以打击敌人的民族自信;二是探索日本军国主义的渊源,揭露日本人的侵略本质,以警醒国人,并指出在侵略面前,中国人民只有抗战,别无他途。

  • 基督新教与美国早期社会稳定

    作者:邬德平 刊期:2010年第03期

    基督新教向来注重教民的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崇尚福利慈善。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清教在这方面更为突出。来到美国后,他们继承这一传统,既关爱弱者,又发展慈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国上下得以将力量汇聚一处,快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模式探讨

    作者:贺金林 张季 刊期:2010年第03期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途径,为全面推行该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对社会实践过程的监控,以及实践环节完成后展开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是社会实践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