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正文】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璐; 董强; 王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200040
卒中后抑郁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神经生物学   药物治疗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严重身体残疾和认知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也急剧上升。近年来,尽管预防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脑卒中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公共财政负担。而在脑卒中对幸存者的影响中,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最常见的精神问题,通常用于定义脑卒中后出现的任何抑郁状态,无论症状发作的时间如何。PSD会影响患者的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还与较高死亡率有关[1]。此外,PSD还会影响患者后期的康复能力和康复效果,甚至增加后续卒中复发的风险。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继发于脑损伤的功能缺陷和神经化学变化相关的精神心理问题,包括单胺能系统异常、促炎细胞因子的过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的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可塑性的改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